1、安宁市鸣矣河小学 田静 抵抗弯曲抵抗弯曲是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是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形状与结构构”单元的起始课。本课通过对比实验,研究横梁宽度、厚单元的起始课。本课通过对比实验,研究横梁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它既是下一课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它既是下一课形状与结构形状与结构教学教学的基础与前提,又为形状与结构的综合应用奠定基础。本课的基础与前提,又为形状与结构的综合应用奠定基础。本课教学共有三个活动:教学共有三个活动:教材分析 第一: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探究活动。通过在第一: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探究活动。通过在不同宽度的纸上放垫圈,比较不同宽度的纸的抗弯曲
2、的不同宽度的纸上放垫圈,比较不同宽度的纸的抗弯曲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纸的宽度增加,抗弯曲的能力会增能力,使学生认识到纸的宽度增加,抗弯曲的能力会增加。加。第二: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探究活动。通过在第二: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探究活动。通过在不同厚度的纸上放垫圈,比较不同厚度的纸的抗弯曲的不同厚度的纸上放垫圈,比较不同厚度的纸的抗弯曲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的能力会显能力,使学生认识到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的能力会显著增加。著增加。第三:研讨长方形的横梁平放好,还是立放好。这个活第三:研讨长方形的横梁平放好,还是立放好。这个活动是对前两个活动结论的应用。让学生用前面研究的
3、结动是对前两个活动结论的应用。让学生用前面研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并用简单实验的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果进行解释,并用简单实验的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学 情 分 析 在认知特征与思维水平方面:六年级的学生思维能力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虽然仍要借助直观形象的支持,但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分析、推理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已有的知识经验方面:学生已经有了横梁的材料、长度对抗弯曲能力影响的生活经验,这为本课中“影响抗弯曲能力的因素”的推测、研究问题的提出奠定了基础。教 法 从教的方面来说,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力求将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等心理因素融为一体。综合本课特点,我主
4、要采用实验观察法,既能使学生获得真实可靠的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同时充分利用各小组的相互合作,使学生之间有更多更好的交流,拓宽学生的视野,让教学更容易突破难点,再辅以课件教学,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学 法 与教法相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分组实验,互相合作,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实验、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在此基础上我只作适当的点拨,着重从内容、方法方面作归纳小结,使“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得到真正的体现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科学知识 (1)知道知道“房屋、桥梁结构中有房屋、桥梁结构中有柱柱和和梁梁,梁比柱容易弯,梁
5、比柱容易弯曲。曲。”(2)理解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的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理解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的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的能力。大大增加抗弯曲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1)识别和控制变量,采集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识别和控制变量,采集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2)用简单实验说明横截面是长方形的横梁为什么都是立着安放的。用简单实验说明横截面是长方形的横梁为什么都是立着安放的。3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探究中既能大胆假设又能小心求证。在探究中既能大胆假设又能小心求证。(2)发展乐于合作、善于合作、不怕困难的品质,进一步激发学生发展乐于
6、合作、善于合作、不怕困难的品质,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形状与结构的兴趣。探究形状与结构的兴趣。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实验研究横梁宽度与厚度对抗弯曲能力的影响。因为这实验研究横梁宽度与厚度对抗弯曲能力的影响。因为这是本课的主要活动,实验的结论也是学生后续学习的基础。是本课的主要活动,实验的结论也是学生后续学习的基础。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识别与控制变量。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了对比实引导学生识别与控制变量。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了对比实验的基本方法与要求,但是不同的实验有不同的变量,本课验的基本方法与要求,但是不同的实验有不同的变量,本课实验的变量还较多,学生较难找出本课的所有变量。实验的变量还较多,学生较
7、难找出本课的所有变量。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师准备:长长1919厘米、厚厘米、厚0.50.5毫米、宽分别是毫米、宽分别是2 2厘米、厘米、4 4厘米、厘米、8 8厘米的三个纸横梁。厘米的三个纸横梁。长长1919厘米、宽厘米、宽4 4厘米、厚厘米、厚0.50.5毫米毫米的三个纸的三个纸横梁横梁小垫圈垫圈小垫圈垫圈6060个个学生准备:一把塑料直尺。学生准备:一把塑料直尺。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情境引入科学探究科学探究解释应用解释应用拓展延伸拓展延伸(一)、情境引入:首先课件展示房屋与桥梁图片,引导学生寻找它们在结构上的共同之处,进而认识柱子与横梁。然后通过思考“在相同条件下,横梁与柱子受到压
8、力后谁更容易弯曲?”体会提高横梁的抗弯曲能力的重要性,进而引入新课。(二)、(二)、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活动一、横梁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活动一、横梁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活动二、横梁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活动二、横梁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活动一、横梁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1、首先质疑:要研究宽度对材料抗弯曲性能的影响,根据我们准备的材料,大家想想,怎样来做实验呢?2、让学生各抒己见。3、老师因势利导:鼓励学生说说在实验过程中控制不变的量有哪些,改变的量是哪个。这一环节要组织学生把实验方法讨论透,为研究厚度对抗弯曲性能的影响作好铺垫。让学生先说,然后老师再课件展示。4、继续设疑:出示
9、1倍宽、2倍宽和4倍宽的纸横梁,你认为分别能放几个垫圈?5、学生实验:在学生预测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分组实验并按表1作记录。6、让学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宽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也增加。(上好这堂课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明白实验中的不变量。因此,在学生实验之前,应让学生充分讨论实验中哪些量不改变,实验中先预测再实测,不但能提高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关注程度,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思考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表1 纸梁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记录表纸梁的宽度(以最窄的为标准)1倍宽(2厘米)2倍宽(4厘米)4倍宽(8厘米)抗弯曲能力的大小(放垫圈个数)预测 实测 结论 活动二、横梁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1、做完宽度
10、对抗弯曲能力影响的实验,学生已经掌握了实验的方法,了解了实验中的控制量和如何去控制,所以本实验我在提出几个思考题目后,就放手让学生去探究,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2、思考题:1)不同厚度的纸抗弯曲能力一样吗?怎样用实验来证明?2)实验时我们又该控制哪些量不改变?改变的量是什么?3、组织学生思考讨论,然后课件展示。4、学生分组实验(实验前先预测),并按表2记录数据。5、分析数据,得出结论。6、比较两个实验,得出结论:增加材料的宽度和厚度,都能增加材料的抗弯曲能力,但增加材料的厚度能显著增加它的抗弯曲能力。表2 纸梁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记录表纸梁的厚度(以粘在一起的张数计算)0.5毫米(1 张)1
11、毫米(2 张)2毫米(4 张)抗弯曲能力的大小(放垫圈个数)预测 实测 结论(三)、解释应用(三)、解释应用(1)、)、课件展示课件展示“横梁横梁”,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看看谁是最出色的建筑师,你认为该横梁平着放好,看看谁是最出色的建筑师,你认为该横梁平着放好,还是立着放好?解释原因,并观看教室中横梁的放置还是立着放好?解释原因,并观看教室中横梁的放置方法。方法。(2)、让学生用尺子来实际体验。)、让学生用尺子来实际体验。(四)、拓展延伸:课件展示问题:你能不能用这张纸在既不增加它的宽度又不增加它的厚度的情况下,就能增加它的抗弯曲能力呢?(还是这张纸,在提出上述问题后,让学生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去课外探究,为下一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作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