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八章第八章 观察法观察法l主讲:周红益1观察法的概念与作用观察法的概念与作用l观察法也叫实地观察法,是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和辅助工具,能动地了解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客观现象的方法。l观察法的主要作用就在于收集到真实可靠的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科学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2观察法的特点与原则观察法的特点与原则(1)特点)特点l它以人的感觉器官为主要调查工具;l它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活动;l它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观察;l它观察的是保持自然状态的客观事物。l(2)原则)原则l客观性原则;全方位原则;l求真务本原则;法律和道德伦理原则。3观察法的类型观察法的类型 l根据观察程序的不
2、同,观察法可分为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两大类;l根据观察场所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实验室观察和实地观察两大类;l根据观察者的角色不同,观察法可分为非参与观察和参与观察两大类;l根据参与程度不同可以分为完全参与观察和不完全参与观察。l根据观察对象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两大类。4观察法的实施观察法的实施l各种类型观察法的实施都包括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整理分析观察记录阶段。l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制定观察计划和进行必要的物质准备。l正式实施观察首先要保证能够顺利进入观察现场。l观察记录是对所观察到的现象的文字描述。5观察准备的八个方面观察准备的八个方面l确定观察的对象和范围
3、;l时间;l地点;l活动的特点及发展过程l原因;l方式和方法;l态度;l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6观察实施观察实施l主要考虑的三个条件:符合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的要求;具备必要的人、财、物等条件;当地部门和观察对象不反对。l选择恰当的观察方式:主要方式有隐蔽和公开两大类。l对于非参与式观察来说,完成观察任务的关键是不能惊扰观察对象。而在参与式观察中,完成观察任务的关键是与观察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l观察者应当注意解决好:消除观察对象的种种顾虑;深入到观察对象的生活之中;遵从观察对象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重视个别交往;热情帮助观察对象。l还要注意两个具体问题:观察要先从大处着眼;注意转换观察视角。7观
4、察记录观察记录l观察记录的过程是观察者对观察现象思考、分类和筛选的过程,也是一个澄清事实、提炼观点的过程。l观察记录包括两方面工作:一是正确和详细地进行记录;二是科学地整理与分析记录。l观察记录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当场记录,一种是事后追记。当场记录是最常用的一种记录方式。事后追记是一种补救性的记录方式。8观察误差观察误差l观察误差来自观察主体和观察客体两个方面。l观察者方面:社会价值取向;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能力、知识和经验;心理素质;观察手段。l观察对象方面:反应、人为假象;事物的本质的显现程度。l针对造成观察误差的原因,可以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这种努力,尽管仍然不可能完全消除观察误
5、差,但是却可以将其减少到最低程度,观察结果也可以做到基本准确。8观察法的评价观察法的评价l(1)优点)优点l提供第一手资料;可靠性高;获取的资料及时有效;可搜集到一些难获取的信息;简单易行。l(2)局限性)局限性l难以进行定量分析;容易受观察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获得合作有难度;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资料整理和分析有难度。第九章第九章 实验法实验法l主讲:周红益1实验法的含义与基本要素实验法的含义与基本要素l实验法也称试验调查法,是实验者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改变某些社会环境的实践活动来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方法。l实验法的基本要素有实验主体、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实验活动、实验检测。2实
6、验法的主要任务和特点实验法的主要任务和特点l实验法的主要任务就是明确实验对象和实验激发之间的因果关系,由此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它一般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自变量与因变量;实验组与对照组(也叫控制组);前测与后测。l实验法的特点:实验主体的实践性;实验对象的动态性;实验目的的因果性;实验过程的可控性;实验方法的综合性。3实验法的类型实验法的类型 与基本程序与基本程序l按照实验的组织方式不同,实验法可分为对照组实验和单一组实验;l按照实验的环境不同,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l按照实验的环境不同,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l按照实验者和实验对象对于实验激发是否知情,实
7、验法可分为单盲实验和双盲实验。l实验法的实施程序分为:准备工作、具体实施和资料处理三个阶段。4实验设计实验设计l实验设计是实施实验的依据,决定了一项实验的具体内容。无论哪种类型的实验,其设计一般都依实验的组织方式而定。l常用的实验设计有:单一实验组设计、经典实验设计、两组无前测实验设计、多组实验设计和多因素实验设计等。5实验法运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实验法运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l实验法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实验者、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的选择;实验的过程控制;实验的信度和效度等。l其中实验的过程控制非常重要,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实验激发的控制,二是对非实验因素的控制。6实验法的评价实验法的评价 l实
8、验法的优点:适于对理论、方针、政策的检验;控制性强;可重复运用。l实验法的缺点:代表性往往不够充分;实验范围仍然有限;耗费人力、时间,操作复杂。第十章第十章 资料整理资料整理l主讲:周红益1资料整理的定义资料整理的定义 l所谓资料整理主要是指对文字资料和对数字资料的整理。它是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审查、检验,分类、汇总等初步加工,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并以集中、简明的方式反映调查对象总体情况的过程。2资料整理的意义与原则资料整理的意义与原则 l资料整理的意义:是资料研究的重要基础;是提高调查资料质量和使用价值的必要步骤;是保存资料的客观要求。l资料整理的原则:
9、真实性、合格性、准确性、完整性、系统性、统一性、简明性和新颖性。3文字资料的整理文字资料的整理 l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定性资料基本上都是文字资料,因此一般也把文字资料整理称作定性资料整理。l文字资料的整理方法通常情况下可划分为审查、分类和汇编三个基本步骤。4审查、分类和汇编审查、分类和汇编 l对于文字资料的审查,主要解决其真实性、准确性和适用性问题。外观、内涵、逻辑、来源审查。l分类就是将资料分门别类,使得繁杂的资料条理化系统化,为找出规律性的联系提供依据。分类的方法有两种,即前分类和后分类。分类要注意几点。l对于文字资料的的汇编,主要是指根据调查研究的实际要求,对分类完成之后的资料进行汇总、编
10、辑,使之成为能反映调查对象客观情况的系统、完整的材料。5数据资料整理数据资料整理 l数据资料是调查研究中定量分析的依据,因此数据资料的整理也叫定量资料的整理。l在资料的整理阶段,为了便于得出正确的调查结论,需要对数据资料做进一步的处理,其一般程序包括数字资料检验、分组、汇总和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几个阶段。6检验、分组、汇总和制表检验、分组、汇总和制表l检验,主要是对数字资料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进行检验,以确保更加准确的研究结果。l分组就是把调查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标志划分为不同的组成部分。l汇总就是根据调查研究目的把分组后的数据汇集到有关表格中,并进行计算和加总,集中、系统地反映调查对象总体的数量特征。
11、数据的汇总可以分为手工汇总和机械汇总。l经过了汇总的数字资料,一般要通过表格或图形表现出来,最常见的方式就是统计表和统计图。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概念的操作化与测量概念的操作化与测量l主讲:周红益1概念的具体化和操作化概念的具体化和操作化 l概念的具体化和操作化就是明确所提出概念的定义,分清概念(包括命题和假设)的层次,并将抽象概念一步步化解为具体的和可操作的指标,而且最理想的目标是将概念化解为可测量的指标,以实现社会调查研究的定量化。l概念的具体化和操作化的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概念的形成概念的界定选择测量指标编制综合指标。2社会测量社会测量 l社会测量指对所确定的调查指标进行有效的观测与度量的
12、方法。它是运用一定的测量工具,根据一定的测量规则,对调查研究对象的特征(变量)进行观测与度量并赋予一定数值的过程。l社会测量有四个要件:测量工具;测量规则;测量对象;测量数值。其中确定测量规则是测量中最基本的和难度较大的工作。2社会测量社会测量 l有效的测量规则必须符合三个条件:准确性、完整性和互斥性。l测量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分成四个层次: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和定比测量。这四种测量层次分别对应于概念中的四种变量,即定类变量、定序变量、定距变量和定比变量。3选择测量层次时需要注意的问题选择测量层次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l1要“量体裁衣”,根据测量对象的特征选择测量层次。l2要根据研究条件选
13、择适当的测量层次。l3要根据调查研究对准确度的要求和实现它的可能性来选择测量层次。l4用较低层次测量收集的资料不能用较高层次测量的数学运算来处理,反之则可以。4测量信度和效度测量信度和效度 l测量信度是指测量的可靠性。这种可靠性一是测量方法的可靠,二是测量结果的可靠。l检验测量的信度,通常有再测法、复本法和分半法。l测量效度指的是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量准确测量的程度,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测量方法的效度,第二,测量结果的效度。l检验效度的方法有:内容效度、构想效度和效标效度三种。4测量信度和效度测量信度和效度 l测量信度是指测量的可靠性。这种可靠性一是测量方法的可靠,二是测量结果的可靠。l检验测量的信度,通常有再测法、复本法和分半法。l测量效度指的是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量准确测量的程度,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测量方法的效度,第二,测量结果的效度。l检验效度的方法有:内容效度、构想效度和效标效度三种。4测量信度和效度测量信度和效度 l信度和效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l信度和效度之间的关系表现形式有三种:1可信且有效;2可信但无效;3不可信且无效。4测量信度和效度测量信度和效度 l影响测量信度和效度的主要因素:l1调查者的问题;l2被调查者的问题;l3测量的长度;l4测量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