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3379126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PPT 页数:154 大小:48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4页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4页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4页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4页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 MG是重点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是重点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上乙酰胆碱受体(AChR),主要由乙酰胆碱受体,主要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抗体(AChRAb)介导、细胞免疫依赖性、补体参介导、细胞免疫依赖性、补体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特点是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晨轻临床特点是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晨轻暮重的骨骼肌无力,电生理上是低频重复电刺激暮重的骨骼肌无力,电生理上是低频重复电刺激波幅递减、单纤维肌电图上颤抖波幅递减、单纤维肌电图上颤抖(Jitter)增宽,药增宽,药理学上是胆碱酯酶抑制

2、剂治疗有效、对箭毒类药理学上是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有效、对箭毒类药物的过度敏感性,免疫学上是血清乙酰胆碱受体物的过度敏感性,免疫学上是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增高,免疫病理学上是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抗体增高,免疫病理学上是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的皱褶减少、变平坦和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后膜的皱褶减少、变平坦和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减少。受体减少。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获得性疾病,病理性自身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获得性疾病,病理性自身抗体致运动终板乙酰胆碱受体减少,因微小终板抗体致运动终板乙酰胆碱受体减少,因微小终板电位、终板电位电位、终板电位 (End Plate Potential,EPP)(End Plate P

3、otential,EPP)和和动作电位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Action Potential,AP)小而损及神经肌小而损及神经肌肉传递的安全系数肉传递的安全系数(Safety Margin,SM)(Safety Margin,SM)。80-80-90%90%病人有循环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突触后膜有病人有循环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突触后膜有IgGIgG和补体成分沉积。因补体介导神经肌肉接头和补体成分沉积。因补体介导神经肌肉接头处皱褶溶解,因抗体处皱褶溶解,因抗体(调节调节)乙酰胆碱受体交联而乙酰胆碱受体交联而加速乙酰胆碱受体内在化和结构破坏,小部分是加速乙酰胆碱受体内在化

4、和结构破坏,小部分是由于抗体封闭乙酰胆碱由于抗体封闭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Acetylcholine,ACh)与与乙酰胆碱受体的结合而致有效乙酰胆碱受体减少。乙酰胆碱受体的结合而致有效乙酰胆碱受体减少。简史简史 1672年年Thomas Willis 描述了第一例描述了第一例MG病人的临床表现。病人的临床表现。1877年年Sameul Wilks医生描述了第一例肌无力危象。医生描述了第一例肌无力危象。1879年年Erb W描述三例描述三例MG病人,强调其症状波动性,并把病人,强调其症状波动性,并把它列作独立疾病。它列作独立疾病。1900年年Campbell MJ等复习

5、了等复习了60例并详细地描述了其临床例并详细地描述了其临床表现。表现。1901年年Laquer L报道病人有胸腺改变。报道病人有胸腺改变。1934年年Walker MB根据发病机制与箭毒中毒相似,开始用根据发病机制与箭毒中毒相似,开始用毒扁豆碱治疗并取得良好效果。毒扁豆碱治疗并取得良好效果。1973年发现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受体有缺陷,并建立年发现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受体有缺陷,并建立了动物模型了动物模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xperimental Autoimmune Myasthenia Gravis,EAMG)。1935年Viet HR用口服或静脉注

6、射新斯的明作为重症肌无力的诊断手段。1953年Osserman KE把短效的腾喜隆用于重症肌无力诊断效果更好,而后广泛应用。1954年Osserman KE和1955年Schwab RS分别提出用吡啶斯的明和美斯的明来治疗MG。1936年Blalock A等对一例19岁伴胸腺瘤的MG女病人行胸腺摘除,术后有明显好转,1944年报道20例有效。1905年Buzzard EF报道病人的胸腺在病理上有淋巴溢。1960年Simpson JA根据多发生青年女性、胸腺改变、可伴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又发现新生儿暂时性MG,于是提出MG发病机制与免疫有关;可能有循环抗体与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相

7、结合,抑制该处的冲动传递而致无力。根据此种自身免疫学说,于是开始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细胞免疫抑制性免疫抑制治疗、抗胸腺球蛋白和血浆交换等治疗。1973年Lindstrom J建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AchRAb。1980年Norcross首先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来检测AchRAb。1973年Lindstrom J等用由电鳗电器官提取的AchR主动免疫家兔致EAMG,首次证明MG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简言之,人们认识重症肌无力虽已有300余年历史,但真正认识其本质才二十余年。对MG的认识有四个关键的历史性转折点。1世纪初详细了解了MG的临床表现。230年代开始认为本病的病变定位在神经肌肉接头处的突触前

8、膜。360年代初开始提出MG的本质与自身免疫有关。470年代初把银环蛇毒素用于本病的研究后才渐真正阐明其本质,其病变部位是在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AchR。MG是当今抗原、抗体最为明确,免疫学发病机制相对较为清楚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有可能成为攻克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突破口。鉴于上述诸原因,重症肌无力已经成为近年神经病学和免疫学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我院为了满足广大患者的需要,已经在国内首先开设了专门的神经免疫专科病房,并配有独立的临床神经免疫实验室。MG免疫学发病机制免疫学发病机制 事实提示事实提示AchRAb的致病作用:的致病作用:90%病人病人AchRAb增高,程度与严重程增高,程度与严重程

9、度相关。度相关。母亲血中母亲血中AchRAb可通过胎盘,致新生可通过胎盘,致新生儿有临床表现。儿有临床表现。用病人血清,或用病人血清,或AchRAb分输给正常小分输给正常小鼠,可致某些临床表现。鼠,可致某些临床表现。于神经肌肉接头处重症肌无力病变区有于神经肌肉接头处重症肌无力病变区有IgG和和C3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导致产生导致产生AchRAb的因素迄今未明。的因素迄今未明。于胸腺内的上皮样细胞表达乙酰胆碱受体样于胸腺内的上皮样细胞表达乙酰胆碱受体样抗原决定簇。抗原决定簇。然而,胸腺在产生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中的作然而,胸腺在产生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中的作用,迄今看法有些不同:用,迄今

10、看法有些不同:a,胸腺不是主要的,因胸腺不是主要的,因为胸腺摘除术后几月到几年才下降;为胸腺摘除术后几月到几年才下降;b,但我们发但我们发现胸腺摘除术后,其血清现胸腺摘除术后,其血清AchRAb迅速下降,几迅速下降,几天后复有回升,并伴加重,提示胸腺负主要责任。天后复有回升,并伴加重,提示胸腺负主要责任。假设:人类假设:人类MG是由胸腺内是由胸腺内AchR样抗原决定簇起样抗原决定簇起始,而后与神经肌肉接头处始,而后与神经肌肉接头处AchR间的交叉免疫间的交叉免疫应答所致。应答所致。研究显示:不同病人研究显示:不同病人AchRAb针对针对AchR分分子上不同的抗原决定簇,有些可能并不致病,我子上

11、不同的抗原决定簇,有些可能并不致病,我们把它们称之为无关抗体。们把它们称之为无关抗体。AchRAb水平与肌无力严重程度相水平与肌无力严重程度相关关 (1)85-90%重症肌无力病人血清中乙酰胆碱受重症肌无力病人血清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增高,而正常人群和非重症肌无力其他神体抗体增高,而正常人群和非重症肌无力其他神经科病人血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大多正常。经科病人血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大多正常。(2)个体随访血清中抗体水平与临床严重程度个体随访血清中抗体水平与临床严重程度相一致。血浆交换抗体水平降低,病情也好转。相一致。血浆交换抗体水平降低,病情也好转。约一周后回升而病情恶化。约一周后回升而病情恶化。(3

12、)新生儿病孩刚出生时抗体水平高,病情重。新生儿病孩刚出生时抗体水平高,病情重。若处理恰当,抗体水平会渐降低,其病情也随之若处理恰当,抗体水平会渐降低,其病情也随之好转。好转。AchRAb致致MG的机制的机制 (1)直接封闭抗体直接封闭抗体 直接封闭直接封闭AchR。(2)间接封闭抗体间接封闭抗体 与与AchR上非上非Ach结合部位结结合部位结合,再通过空间的妨碍作用而干扰合,再通过空间的妨碍作用而干扰AchR与与Ach间间的结合。的结合。(3)有些)有些AchRAb能加速能加速AchR降解、破坏。一降解、破坏。一般是通过激活补体而使般是通过激活补体而使AchR破坏。破坏。(4)其他非)其他非A

13、chRAb致病成分针对致病成分针对AchR所附着所附着的突触后膜部位的抗体,也可通过调理素作用选的突触后膜部位的抗体,也可通过调理素作用选择性地破坏乙酰胆碱受体所附着的突触后膜,结择性地破坏乙酰胆碱受体所附着的突触后膜,结果使乙酰胆碱受体脱落而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果使乙酰胆碱受体脱落而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细胞免疫依赖性细胞免疫依赖性 支持细胞免疫依赖性说法的事实支持细胞免疫依赖性说法的事实 病人横纹肌组织学有病人横纹肌组织学有“淋巴溢淋巴溢”(lymphorrhage),在,在EAMG急性期神经肌肉接头处见明显的淋巴细胞浸润。急性期神经肌肉接头处见明显的淋巴细胞浸润。未经免疫治疗未经免疫治

14、疗MG总总T、辅助性、辅助性T细胞、记忆性细胞、记忆性T细胞细胞85.90%)百分比和百分比和CD4/CD8比值明显增高,而自然杀伤细比值明显增高,而自然杀伤细胞明显降低。胞明显降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受体(sIL-2R)可作为细胞免疫活可作为细胞免疫活性的指标之一,性的指标之一,MG高于健康对照高于健康对照(P80%为阳性,2580%为可疑,25%为阴性。电生理检查低频重复电刺激 频率一般是2、3、10和20Hz,持续时间为3秒。用第或波与第波相比,观察其波幅或面积的衰减程度。正常值:低频重复电刺激(小于5Hz),其波幅或面积衰减不应超过5-15%。阳性率各家报

15、道不一。因检测肌群不同而异:三角肌为65-82%,小指屈肌为31-50%,眼轮匝肌为62.5%。也因重症肌无力型别不同而异:眼型为17.2%,全身型轻型85.1%,全身型重型100%。服用胆碱酯酶抑制剂者,最好于停药3-5小时后作此项检查,阳性率可能较高。单纤维肌电图(single fiber electromyogram,SFEMG)本世纪本世纪70年代后期才开始用于临床的一种新的电年代后期才开始用于临床的一种新的电生理检测技术。生理检测技术。正常值:颤抖是正常值:颤抖是15-20微秒微秒(Sec),超过,超过55微秒微秒为增宽。一块肌肉为增宽。一块肌肉20个颤抖中有个颤抖中有2个大于个大于

16、55微秒微秒则为异常。则为异常。MG颤抖明显增宽,严重时出现阻滞颤抖明显增宽,严重时出现阻滞(blocking),正常人不会出现阻滞。正常人不会出现阻滞。MG检测的阳性率各家报道不一,为检测的阳性率各家报道不一,为91-94%。服。服用胆碱酯酶抑制剂者检查前无需停药,不仅可用用胆碱酯酶抑制剂者检查前无需停药,不仅可用作重症肌无力的诊断也有助于疗效判断。作重症肌无力的诊断也有助于疗效判断。微小终板电位(miniature end plate potential-MEPP)重症肌无力病人微小终板电位下降,平均为正常的1/5。由突触前膜非冲动依赖性“最小释放单位”性释放的乙酰胆碱虽然正常,但由于突触

17、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的功能障碍,以致由每个最小释放单位性释放的乙酰胆碱所引起的微小终板电位波幅下降。终板电位终板电位(end plate potential-EPP)重症肌无力病人终板电位降低。由每次神经冲动所致突触前膜冲动依赖性“最小释放单位”性释放的乙酰胆碱量正常,仍为150-200万个乙酰胆碱分子,但由于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的功能障碍,以致由此所致的终板电位低于正常而不能使肌纤维产生可致传导的动作电位。局部箭毒试验(regional curare test-RCT)箭毒是乙酰胆碱的竞争性抑制剂,故可使肌无力加重。“局部箭毒试验”是把箭毒碱注入受试者的前臂静脉内,并且不让它迅速流到全身,再

18、结合电生理方法,用量可以很少,无危险性。若其波幅递减超过15%则为不正常,这有利于某些难以确诊的重症肌无力病人之诊断。局部箭毒试验方法用血压表的压脉带捆住一上臂,用头皮针之针尖指向远端刺入前臂静脉,把血压表打气到压力高于23.25kPa(250mmHg)或其压力至少比收缩高13.3kPa(100mmHg)以上,把0.2mg筒箭毒碱溶于20ml生理盐水中迅速静脉推注,压脉带仍维持于其上述压力达1分半钟,以便让注入的筒箭毒能充分吸收到该上臂肌肉的运动终板。于注射后5分钟,用经皮超强重复电刺激正中神经或尺神经,3Hz连续15秒钟,1分钟后用5Hz连续15秒钟。6分钟后把压脉带完全放松让血循环通过前臂

19、1-1.5分钟,其后的10分钟内每1-1.5分钟,用3.5或15Hz刺激15秒钟。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重症肌无力病人血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检出率随检查方法的改进而提高(由33%-88%),现一般为85-95%。对有重症肌无力眼症状者来说,若血中此抗体浓度不太高,则多为单纯眼型、无需手术治疗;若其血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浓度高,则可能为全身型早期、则越早行胸腺摘除术疗效越好。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测定对重症肌无力的诊断、治疗方法选择、免疫抑制治疗监护有帮助。方法介绍于1983年用放射免疫法、1984年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抗原先后曾用:自失神经大鼠肌肉、电鳗电器官和人腓肠肌提取的乙酰胆碱受体作抗原,用竞争抑

20、制法测定乙酰胆碱受体封闭抗体。结果发现:用自人腓肠肌提取的乙酰胆碱受体作抗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进行检测,则病人血清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检出率为87%,若再加用乙酰胆碱受体封闭抗体,则其检出率可提高到95%放射免疫法把乙酰胆碱受体与用125标记的-银环蛇毒素相互作用,结合成125-银环蛇毒素乙酰胆碱受体。加入病人的血清含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形成125-银环蛇毒素-乙酰胆碱受体-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复合物。再加入山羊抗人IgG(人IgG抗体)血清,于是形成125-银环蛇毒素-乙酰胆碱受体-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人IgG抗体复合物沉淀,最后测定此复合物的125放射活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先用银环蛇毒素包被于

21、塑料板上冰箱过液。加乙酰胆碱受体,也结合于塑料板上。加标准抗血清或待测血清,若有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也固定于塑料板上。加结合了酶的二抗、显色。颜色的深浅来反映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含量。AchRAb检测系统中AchR的选择回顾用过提取AchR来源依次为:电鳗电器官、大鼠正常和失神经的腓肠肌、人腓肠肌。用由人腓肠肌提取的乙酰胆碱受体辅以直接封闭抗体检测,则重症肌无力病人血清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检出率为95,而用由大鼠腓肠肌提取的乙酰胆碱受体其相应抗体的检出率仅为50。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绝对滴度的不足不同病人不可比 有些病人血清抗体滴度很高,但在临床上并不很重。我们发现二个严重程度相似病人血清抗体滴度分别

22、为420和0.42nM,相差为千倍。临床严重程度(clinical severity of MG)与AchRAb绝对滴度(absolute titer of Acetylcholine Receptor Antibody)相关不密切(no strong correlation)。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相对滴度我们所测得的为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总滴度,其中有一部分是与重症肌无力无关的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即所谓“无关”抗体。血清中“无关”抗体滴度高,严重程度可以不太重。若不含“无关”抗体,则其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滴度虽然不很高,但其肌无力严重程度可以很重。为了尽可能消除“无关”抗体的干扰,提出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相

23、对滴度的概念。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相对滴度与临床相对记分密切相关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相对滴度(治疗前抗体绝对滴度治疗后抗体绝对滴度)治疗前抗体绝对滴度。150例重症肌无力病人随访作详细的临床绝对记分及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绝对滴度,经运算得到其临床相对记分和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相对滴度,作直线回归检验其相关性,结果发现两者密切相关。免疫病理学检查 个别诊断实在有困难的病人可作神经肌肉接头处活检,可由其突触后膜皱褶减少、变平坦和其上乙酰胆碱受体数目减少来确诊。胸腺的影像学诊断重症肌无力与胸腺 胸腺是免疫中心器官,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密切相关。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不少重症肌无力病人伴胸腺病变,如胸腺肿瘤或

24、增生等。胸腺瘤的检出率:单用常规胸相正、侧位为65%,加侧位体层则提高到83%,再加纵膈CT又可提高到94%。其它生化、免疫学指标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重症肌无力病人组肿瘤坏死因子明显(P0.01)高于健康对照组。治疗后明显(P0.01)下降。血浆雌二醇(Estradiol,E2)重症肌无力组与对照组相比,雌二醇重症肌无力组明显(P0.05)高于对照组。治疗治疗 治疗总则治疗总则1提高神经肌肉接头处传导的安全系数 主要是胆碱酯酶抑制剂。2免疫治疗 3避免用乙酰胆碱产生和或释放的抑制剂。乙酰胆碱受体和肌肉反应的阻滞剂等使安全系数降低的药物。临床疗效

25、分级 1.一般标准 2.记分标准一般标准(1)临床痊愈症状和体征消失,正常生活,停用一切药物,年以上。(2)临床近期痊愈症状和体征消失,正常生活,停用一切药物或药量减少3/4以上,月以上。(3)显效 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生活自理、或轻工作,药量减少1/2以上,个月以上。(4)好转症状和体征好转,生活能力改善,药物用量减少1/4以上,个月以上无复发。(5)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好转,甚至有恶化。记分标准 方法详见前述:临床相对记分。相对记分 95%痊愈 80-95%基本痊愈 50-80%显效 25-50%好转 25%无效 两种记分标准的比较 一般标准简便易行,易于掌握 同一病人,治疗前、后的可比性

26、差。为开展某种新疗法,对新疗法作出较客观的评价,则应用相对记分标准。治疗方法 几种常用疗法简介:几种常用疗法简介:胆碱酯酶抑制剂:胆碱酯酶抑制剂:明显减轻症状。明显减轻症状。胸腺摘除:近年一般认为凡确诊为重症肌无力胸腺摘除:近年一般认为凡确诊为重症肌无力者特别是全身型者其首选治疗为胸腺摘除。者特别是全身型者其首选治疗为胸腺摘除。血浆交换:可使病情明显好转,暂时性的。严血浆交换:可使病情明显好转,暂时性的。严重病人,直到其它治疗起作用。重病人,直到其它治疗起作用。尤其是在胸腺摘除术前作血浆交换有助于病人度过尤其是在胸腺摘除术前作血浆交换有助于病人度过术前较重期,我们的体会是:血浆交换特别适用于长

27、期术前较重期,我们的体会是:血浆交换特别适用于长期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减量后就加重,而准备作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减量后就加重,而准备作胸腺摘除手术的病人。胸腺摘除手术的病人。胆碱酯酶抑制剂适应证:除胆碱能危象以外的所有病人。作用机制:使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量增加,增加击中受体的机会,有利传导。新斯的明的化学结构与毒扁豆碱相似,是人工合成的化合物。新斯的明除能增加乙酰胆碱外,尚能直接作用于终板,它对骨骼肌的作用较强。胆碱酯酶抑制剂副作用有毒蕈碱样(M)-和烟碱样(N)-胆碱系两方面。N-胆碱系作用,量适当时,对MG起治疗作用,使肌力增加;过量时,轻者表现为肌束震颤,重者可因脑内胆碱能神经原

28、持续去极化性传导阻滞而表现意识障碍。M-胆碱系作用,纯属副作用。重者可因心跳骤停、血压下降而致死亡。在治疗中,不宜用胆碱系拮抗剂。轻度M-胆碱系作用应引起警惕。常用胆碱酯酶抑制剂 _ 药 名 常用量 作用持续 主要作 剂量 用法 时 间 用肌群 mg _ _ _ _ _ _ 甲基硫酸 1.0-1.5 30-60 四肢 0.5 注射 新斯的明 mg/次 min 溴 化 22.5-180 3-6 h 四肢 15.0 口服 新斯的明 mg/d 美斯的明 60mg/d 4-6 h 四肢 5 口服 吡啶 120-720 2-8 h 球部 60 口服 斯的明 mg/d _ 甲基硫酸新斯的明甲基硫酸新斯的明

29、溶液稳定性好,供注射。一般注射甲基硫酸新斯的明用0.51.5mg。对肢体无力效果较好。副作用:它对胃肠和膀胱平滑肌的作用较强。在治疗MG有效剂量时对心血管、腺体和虹膜作用较不明显。溴化新斯的明溴化新斯的明 溴化新斯的明溴化新斯的明口服约口服约15分钟起效,分钟起效,30-60分钟作用达高峰,持续约分钟作用达高峰,持续约2-6小小时,其后迅速消失。时,其后迅速消失。日量及每次用药的间期需人因而日量及每次用药的间期需人因而异。自异。自45mg每日每日3次到每次到每2小时小时1次次(日日量不超过量不超过150-180mg。需要前。需要前15-30分分钟可口服钟可口服15mg。吡啶斯的明吡啶斯的明吡啶

30、斯的明 糖衣片糖衣片60mg。作用作用:起效温和、平稳、作用时间较:起效温和、平稳、作用时间较长长(2-8小时小时)等特点,一般投药间期为等特点,一般投药间期为6-8小时。对延髓支配的肌肉无力效果较好。小时。对延髓支配的肌肉无力效果较好。用量用量:60-180mg,每日,每日2-4次,病情次,病情严重者可酌情加量。严重者可酌情加量。副作用副作用:很缓和。必要时可用阿托品:很缓和。必要时可用阿托品或或6542对抗其副作用。对抗其副作用。病情危重时,先胃肠道外给甲基硫酸新斯的明。用肌肉或皮下注射。待病情基本稳定后改为口服。甲基硫酸新斯的明静脉注射的胆碱系副作用有时可致严重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甚至心

31、跳骤停。应尽量避免静脉注射,必要时可与硫酸阿托品并用。胸腺摘除术后用量问题胸腺摘除术后用量问题 胸腺摘除后一短时期内,个别病人对胆碱酯酶抑制剂处于超敏状态。当病人于术后所用胆碱酯酶抑制剂的量与术前相同、甚至更小时,也有过量、甚至发生胆碱能危象的可能。我们作了前瞻性研究。用量相同,术前半量和完全停用,直到必要时再开始。结果发现:术后用术前半量,第三天改为全量效果最好。只起对症治疗作用只起对症治疗作用 胆碱酯酶抑制剂只能治标,不能改变免疫胆碱酯酶抑制剂只能治标,不能改变免疫病理过程。病理过程。动物实验见神经肌肉接头处的病理改动物实验见神经肌肉接头处的病理改变治疗组为重。变治疗组为重。故一般应配合其

32、他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故一般应配合其他免疫抑制剂等治疗。危象期间抢救时可短期应用。幼儿首次起危象期间抢救时可短期应用。幼儿首次起病眼型者,可先单独用,(二年内四分之病眼型者,可先单独用,(二年内四分之一可望自发缓解)。一可望自发缓解)。3-6个月无效,考虑加个月无效,考虑加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胸腺摘除胸腺摘除适应症 早年手术死亡率高,控制较严。现适应症逐渐扩大。主张:凡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无手术禁忌证的病人,甚至治疗无效的眼型病人,应考虑胸腺摘除治疗。胸腺摘除现为MG首选治疗。手术途径 (1)经颈横切口:经颈横切口:切口较小,项链可部分盖住切口较小,项链可部分盖住疤痕,较为美观

33、。手术较不便,胸腺不易切除干疤痕,较为美观。手术较不便,胸腺不易切除干净,复发机会较多。净,复发机会较多。(2)胸骨正中切口:胸骨正中切口:胸腺摘除及纵膈脂肪清除胸腺摘除及纵膈脂肪清除术,术,视野大,摘除容易。疤痕较大,有碍美观,视野大,摘除容易。疤痕较大,有碍美观,此种手术方式疗效较好。此种手术方式疗效较好。(3)肋间侧切口:肋间侧切口:视野较大,摘除较容易。不视野较大,摘除较容易。不太妨碍美观。脂肪组织中较小胸腺组织不易清除太妨碍美观。脂肪组织中较小胸腺组织不易清除干净,复发率较高。干净,复发率较高。(4)胸腔镜手术胸腔镜手术,疤痕较小,疗效待定。,疤痕较小,疗效待定。疗效五年有效率约五年

34、有效率约90%术后半年内波动仍较大,术后半年内波动仍较大,2-4年渐趋稳年渐趋稳定,定,5年后约年后约90%有效,疗效持久。产后重有效,疗效持久。产后重症肌无力易加重,手术能预防女病人产后症肌无力易加重,手术能预防女病人产后发生危象。发生危象。病人的淋巴结等二级淋巴器官中有合成病人的淋巴结等二级淋巴器官中有合成AchRAb的细胞及其相应的辅助性细胞的细胞及其相应的辅助性细胞(Th)并存活数年,起效较慢。并存活数年,起效较慢。影响疗效的因素影响疗效的因素1 1,病程短、病情轻疗效较好,病程短、病情轻疗效较好2 2,胸腺有生发中心疗效较好,胸腺有生发中心疗效较好3 3,年轻女病人的疗效较好,年轻女

35、病人的疗效较好4 4,胸腺瘤者疗效较差,胸腺瘤者疗效较差5 5,胸腺萎缩者也有一定疗效,胸腺萎缩者也有一定疗效 术后变化规律 我们系统地观察32例MG胸腺术后病人 (1)早期术后短期内,血AchRAb下降伴临床明显好转。(2)中期约一周时,血AchRAb回升伴症状复加重。(3)后期血清中AchRAb滴度渐下降,伴病情渐趋好转。胸腺摘除术后出现MG其可能机制有:(1)诱发:手术诱发使原潜在MG表现出来。(2)复发加重:原有MG没诊断,术后加重。(3)去除抑制:有些胸腺瘤可能由抑制性细胞组成,手术去除了抑制因素,临床上出现MG。(4)其他因素:胸腺外因素也应考虑。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适应证适应证 (1

36、)单纯眼型。(2)胆碱酯酶抑制剂疗效不理想,不愿或无法作胸腺摘除的全身型病人。(3)病情恶化不适于或拒绝作胸腺摘除的。(4)胸腺摘除后的病人。作用机制 (1)免疫抑制 抑制AchRAb合成,也抑制其它抗体。(2)易化作用 使突触前膜易释放Ach。(3)再生 AchR数目成倍增加。早期使病情加重1,约48%加重,其中86%需辅助呼吸。2,1-17(平均1.9)天开始,持续1-20(平均4.2)天。此种治疗应当在有辅助呼吸器,最好是在有加强病房的医院内进行。早期致病情加重的可能机制(1)直接抑制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 1986年Miller报道是由于对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的直接急性抑制。(2)促发胆

37、碱能危象 增强胆碱酯酶抑制剂的作用,促发胆碱能危象。(3)血AchRAb增高疗效半数有良效、80-90%有效。缓解27.8%,显效52.6%,好转14.7%,无效5.2%。0.5-60(平均13.2)天起效,用足量60天才能宣告无效。疗效维持个月到10年,平均3.8年。小剂量隔日疗法 60年代由Drachman等提出自小剂量递增法开始治疗。目的:减少或减轻早期加重。现认为小剂量递增法既不能减轻,更不能消除,而只能推迟其病情加重,已弃用。大剂量递减比小剂量递增的优点(1)短期达满意疗效。(2)短期可减用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简单化。(3)若加重多于治疗开始时期,医生、护士、病人和家属对此均较警惕。

38、(4)可早日恢复正常生活。(5)胸腺摘除术,并发症减少。常用的肾上腺糖皮质激素_ 药 名 抗炎作用 潴钠作用 折算剂量_ 氢化考的松 1.0 1.0 30.0 考 的 松 0.8 0.8 25.0 强 的 松 3.5 0.3 5.0甲基强的松龙 4.0 0.3 4.0 地 塞 米 松 30.0 0.0 0.75_ 冲击疗法适应证适应证 1,危重病例,2,争取短期内取得疗效者。3,已用气管插管及人工呼吸者。冲击疗法方法 甲基强的松龙 1000mg/d,静脉滴入,连续天,第4天500mg,以后每3天减伴至停药副作用约66.7%病人有不同程度副作用:库兴氏体型(33%)、白内障(26%)、体重增加(

39、18%)、糖尿病、高血压(各12%)、高血脂。溃疡病、消化道出血。合并感染或加重骨质疏松、骨折、股骨头坏死。重症肌无力患者糖皮质类固醇受体GR是一种转录调节蛋白,与GC结合后被激活并向胞核内转移,直接激活或抑制靶基因的表达,最终导致细胞表型的变化7。GR有三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功能区:中间的碱性区为DNA结合区,一个大的C末端区为激素结合区,N末端被称为未知功能区(或称为C区,主要是免疫决定区)。在不用激素的情况下,GR存在于胞浆的胞液部分,应用激素后,即可在核内发现它。非激活的受体为一个9S,分子量310000的复合物,激活的GR为3.2S,90000。ZnZnDNA结合结合N1GCS结

40、合结合C2HSP90蛋白质蛋白质改变细胞功能改变细胞功能皮质激素受体功能区示意图皮质激素受体功能区示意图 MG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GR低于正常 治疗前GR越高GC疗效越好。GC治疗使GR进一步下调。MG患者GR亲和力无异常。MG患者的GRmRNA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与测得的GR位点数密切相关,提示MG患者有GR的mRNA转录过程异常 MG患者血浆中没有发现影响PBMC GR数的抑制因子存在细胞毒剂环孢霉素 环孢霉素治疗某些重症肌无力病人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赛斯平(赛可平、骁悉)环孢素 是一种强效的免疫抑制剂,可逆地特异作用于淋巴细胞。动物实验表明环孢素可延长同种异体器官(皮肤、心脏

41、、肾脏、胰脏、骨髓、小 肠和肺)移植的存活时间,抑制细胞介导免疫反应(包括同种异体免疫反应、迟发性皮肤过敏反应、实验性变应性脑脊髓炎、弗氏佐剂性关节炎、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和依赖T-细胞的抗体生成)。本品尚能抑制淋巴因子(包括L-2)的合成和 释放、阻断淋巴细胞生长周期中的G0期和G1早期阶段。本品不抑制红细胞生成,亦不影响吞噬细胞功能。使用本品患者与使用其他免疫抑制剂患者相比感染发生率较低。环孢素主要分布于血管外的全身各组织中,脂肪内浓度最高,其次为肝、肾上腺和胰腺。血液中3347%的环孢素存在于血浆中,49%存在于淋巴细胞中,512%在粒细胞中。4158%在红细胞中。血浆中90%的环孢素与蛋白

42、(主要为脂蛋白)结合。环孢素经肝脏代谢,已知代谢产物有15种,消除半衰期为1027小时左右,主要以代谢物经胆汁及粪便排泄,尿中仅0.1%以原药形式排出。小剂量(25到50毫克)开始,一般剂量25mg/kg/日,分23次口服,参考血浓度调整剂量,疗程36月以上。【不良反应】最常见的副作用为多毛、震颤、胃肠道不适、齿龈增生以及肝、肾毒性,亦可见乏力、厌食、四肢感觉异常、高血压、闭经及抽搐发作等。【禁忌】1、对环孢素过敏者。2、严重肝、肾损害、未控制的高血压、感染及恶性肿瘤者忌用或慎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注意事项】1、本品必须在专科医师指导下遵照医嘱用药。2、定期检测肝

43、、肾功能和监测血药浓度,以调整用药剂量。3、服药期间应避免食用高钾食物、服用高钾药品及保钾利尿药。4、应避免与有肾毒性药物一起服用如:氨基糖甙类抗菌素、两性霉素B、甲氧苄氨嘧啶、苯丙氨酸氮芥等。【药物相互作用】下列药物可以影响本品血药浓度,应避免联合用药,若须使用时,应严密监测环孢素血浓度并调整其剂量。增加环孢素血浓度的药物:大环内酯类抗菌素、强力霉素、酮康唑、口服避孕药、钙离子通道阻断药、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等。降低环孢素血浓度的药物:苯巴比妥、苯妥英、安乃近、利福平、异烟肼、酰胺咪嗪、二氧萘青霉素、甲氧苄氨嘧啶以及静脉给药的磺胺异二甲嘧啶等。环磷酰胺作用机制 是氮芥衍化物,乃通过烷化作用攻击

44、核酸,和核酸形成交叉联结,使脱氧核糖核酸生物活性减弱或丧失,致细胞分裂时不能正确复制。对被抗原致敏后行有丝分裂、增殖的免疫活性细胞有直接杀伤作用。不能杀伤记忆细胞,故不能消除记忆性免疫应答。环磷酰胺用法和剂量静脉注射,1000mg每天次,或200mg静脉注射,每周2-3次;口服每日100mg,直至总量10克。儿童3-5mg/kg/d(100mg)分2次用,好转后渐减量,用2mg/kg/d维持(50mg/kg/d)。血白血球4000或血小板10万时减量;白血球3000或血小板150mg/d者,复发少;儿童1-3mg/kg/d,连用1-11年。一般开始4-26周起效,总有效率92%,缓解40%。(

45、4)副作用 血白血球和血小板减少、脱发,胃肠道反应等。氨甲喋呤作用机制 是叶酸代谢的拮抗剂,阻止酶还原叶酸,妨碍辅酶作用,使喋呤和某些氨基酸合成不完全。通过抑制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和细胞分裂而起效。剂量和用法 20-50mg静脉注射,每4日一次连用2-4周。副作用 部分病人有严重的骨髓抑制,其它有:口腔炎、口腔溃疡、腹泻和脱发等。降低血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措施 排空血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方法-胸导管引流和血浆交换等。其优点是收效迅速,适用于重症肌无力危象和胆碱酯酶抑制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及胸腺切除无效的严重病例。但疗效不持久,一般于停止胸导管引流6-10天后症状复现。其疗效持续时间的长短与病人血

46、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半减期有关。血浆交换适应证 用于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治疗或胸腺摘除术前的准备,也可与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合用,取长补短,可获长期缓解。作用机制 降低乙酰胆碱受体抗体。6-10天后症状复现。用法 交换量平均每次2.5L,连用3-8(平均5)次。血浆交换副作用若用血浆代用品则病人因血免疫球蛋白降低而易患继发感染;因而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排空,反馈致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合成过度而使病情加重。有的在连续治疗5-6月时,病情复发或恶化。有过敏。抗独特型(Anti-idiotype)抗体 最理想的途径应该是选择性消除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我们可用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间的特异性

47、结合来消除乙酰胆碱受体抗体。若把它用于人类,则可为重症肌无力提供一种高度特异、有效的治疗新途径。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吸附柱 若能把乙酰胆碱受体挂在吸附柱上,当患者血清通过时能把其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全部吸附掉,理论上是最理想的方法。但各人的乙酰胆碱受体不同,其致病的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也不同,即不可能有一种能吸附所有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柱,故其疗效不很理想,又价格昂贵。针对细胞免疫的治疗措施 淋巴(细胞)交换疗法 血清中的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由细胞产生,淋巴(细胞)交换是定期用正常人血淋巴细胞来置换病人血淋巴细胞,以去除产生抗体的细胞及其相应的辅助性细胞。80年代一度曾风行一时,后渐趋弃用。抗胸腺血清球蛋白

48、制备 用手术所得的胸腺细胞免疫山羊而得山羊抗人胸腺细胞血清球蛋白。作用机制 主要作用是选择性破坏病人胸腺中产生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细胞及其相应的辅助性细胞。抗淋巴细胞血清 制备 制备来抗病人血中合成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细胞及其相应的辅助性细胞。作用机制 选择性破坏病人血中合成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细胞及其相应辅助性细胞,以减少其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合成。胸腺放射治疗 胸腺放射治疗的机制与胸腺摘除相似,但由于其疗效不肯定,又因放疗必定损伤胸腺的邻近组织,副作用较大,故国际上已弃用20余年。国内仍有某些医院在使用,其疗效及副作用有待进一步总结,近年已有降温趋势。胸腺肽 胸腺肽对人体的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可用于

49、重症肌无力的治疗。有些作者已试用部分重症肌无力病人有一定疗效。也有报道例个案经胸腺肽治疗重症肌无力反有加重。有待累积更多资料再评价。静脉大剂量-球蛋白用量及用法:0.4g/kg/d静脉点滴,连续5天为一疗程。用经过酶降解的多价免疫球蛋白静脉滴入,五天内总量为1-2g/kg。疗效:注射后第1015天病情有明显好转。原需用鼻饲或人工呼吸器者可停用,且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水平降低,第25天可达病前水平。作用可持续约60天。机制 早年报血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下降。近年认为外源性IgG使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结合功能发生紊乱,而非由于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滴度下降。取得明显好转者几乎均伴血浆C3c相应降低,提示其补体激

50、活的调节可能是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可能机制之一。避免使安全系数降低的因素激素类药物慎用:糖皮质激素和甲状腺素可使病情暂时恶化。吗啡和镇静剂等呼吸抑制剂应慎用 吗啡和镇静剂等呼吸抑制剂应慎用,但安定相对较安全。氨基糖甙类抗菌素,如:链霉素、双氢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紫霉素、杆菌肽、多粘菌素等乙酰胆碱产生和释放的抑制剂应慎用,有肾功能不全者应禁用。肾上腺能阻滞剂甚至滴眼也会使重症肌无力加重。肌肉松弛肌(箭毒和D-筒箭毒碱)、去极化药物(十甲季胺、丁二酰胆碱)膜稳定剂(乙酰内脲类、奎宁、奎宁丁、普鲁卡因酰胺)等神经肌肉接头处传导阻滞剂应小心应用。灌肠可致猝死灌肠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