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0.4109/Ll一种比较少见的胃肠疾病l以嗜酸细胞浸润胃肠粘膜层、粘膜下层甚至全层为典型特点,可累及整个消化道。l1937年Kaijser首次报道l发病年龄多为2050岁,男性稍多l部分患者有食物过敏史或过敏性疾病如哮喘史l病因尚不清楚,多认为是对外源性或内源性变态反应所致l来自食物或药物的特异性抗原,刺激EG患者产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激活T淋巴细胞,后者释放白介素-5,趋化吸引并激活EC群,使其脱颗粒,造成胃肠道损伤。另外,肥大细胞通过Fc受体与IgE抗体相结合,释放血管活性物质、蛋白酶及前炎性介质等,参与炎症反应。l病变可累及从食管到直肠的全胃肠道壁各层,但以胃和小肠
2、受累最为多见l镜下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lEG的临床表现多样,症状的出现与病变累及的部位、范围和程度相关,小肠和胃累及最常见。Klein将EG分为3型:l黏膜病变型l肌层病变型l浆膜病变型l黏膜病变型可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黑便、缺铁性贫血、吸收不良、肠道蛋白丢失。l肌层病变型因为嗜酸细胞在肌层的浸润引起肠壁的增厚,可导致胃肠道的梗阻,症状可表现为幽门梗阻和(或)肠梗阻。l浆膜病变型更少见,与其他类型相比较,外周血的嗜酸细胞更高,临床可表现为渗出性腹水,并且腹水中可有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1外周血和骨髓细胞学表现l外周血和骨髓的嗜酸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均以成熟型为主;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均正常2血清指标:lESR、CRPl自身抗体l血清IgE、IgG、血清白蛋白l肿瘤指标l内镜检查对本病有重要诊断价值。l适用于以黏膜及黏膜下层病变为主的EG,l非特异性表现,内镜下可能见到黏膜皱襞粗大、充血、水肿、溃疡、结节l内镜下取多点活检,做病理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