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目标壹壹贰贰1 1、审美鉴赏与创造:、审美鉴赏与创造:反复诵读诗歌,划分层次,能借用想象在脑海中形成月下风景变幻图,并能感受诗歌的意境美、音乐美。文化传承与理解文化传承与理解 把握诗歌传达出的宇宙意识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张若虚(约670年-约730年),扬州人,唐朝诗人。曾任兖州兵曹。唐中宗神龙年间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扬名京都。以春江花月夜知名。作品简介:作品简介:诗作大部分散佚,全唐诗仅存2首,其一为春江花月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
2、丽自然的感觉,乃千古绝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被誉为“孤篇盖全唐”,闻一多评价春江花月夜是“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另一首诗是代答闺梦还。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但受六朝柔靡诗风影响,常露人生无常之感。诗题共五个字,代表五种事物。你认为作者重点写的是哪一个字?为什么?重点是“月”字。春、江、花、夜,都是围绕着月作陪衬。诗从月生开始,继而写月下的江流,月下的芳甸,月下的花林,月下的沙汀,然后就月下的思妇反复抒写,最后以月落收结。有主有从,主从巧妙地配合着,构成完整的诗歌形象,形成美妙的艺术境界。月生 月悬 月斜 月落月之色-春江花月(景)月之
3、问-宇宙人生(理)月之情-思妇游子(情)完 美 融 合全诗紧扣标题的春、江、花、月、夜来写,而又以月为中心,春、江、花、夜都是在月光下展现出来的。全诗以月生起,以月落结。开篇八句点题:将春、江、花、月、夜逐字吐出;最后八句收题:将春、江、花、月、夜逐字抹倒收回。中间由景生情,转情换意,蝉联而下,若断若续,缠绵悱恻,章法灵活而不紊乱。诗情围绕着明月的初升、高悬、西斜、下落的过程而展开。1、(画意)品读前四行,找出所涉及的主要意象,并借用想象在脑海中感受意境之美。2、(哲理)概括第五、六、七、八行所传达出来的宇宙意识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并试着总结此处的情感基调。3、(诗情)后十行主要运用了那几个意
4、象?表达了哪几种思想情感?4、“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这句诗中的“卷”和“拂”两个动词为什么用得好?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1、(画意)品读前四行,找出所涉及的主要意象,并借用想象在脑海中感受意境之美。落笔扣题:题目中的五字,有四字(春、江、月、夜)放在句中。其中,“夜”则暗含在诗句中。看那春江潮涨,汪洋一片,江面开阔;江水与海水相接,水势浩荡,洪波翻涌。
5、浪涛中涌出一轮明月,从无到有,冉冉生出(特写镜头)。明月清辉洒在万顷江波上,所见之处水光粼粼、美妙异常。是幅极富动感、有(水)声有(月)色、有远有近、有上有下的立体画,它为我们绘出一幅春江潮涨、江海难分、明月冉冉上升而华光万里的图景。江水宛然前行,流到了一个芳草萋萋、繁花满树的幽处。接着,“花”终于亮相了:但见月华洒在花树上,朵朵花儿晶莹可爱。然后,诗人将镜头推向空中,但见月色溶溶,月光如凝霜朦胧。镜头再转向江畔沙滩,银色沙滩和乳色月光融为一体,无法区分。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
6、已,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但见长江送流水。2、(哲理)概括第五、六、七、八句所传达出来的宇宙意识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并试着总结此处的情感基调。接下八句为第二部分,由月之“照”人,从描写景色转向观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这里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诗人伫立江畔,仰望明月,不禁遐思冥想:“是谁第一次站在江边仰望明月?江月在何时第一次照见人?”这种对于宇宙生成、人类本源的探索,古已有之,且都不得其解,成为人类恒久探讨的命题。诗人自然也没有找到答案,于是又转入对人类在宇宙间生存状态的思考:宇宙永恒,明月常
7、在;而个体的生命何其短暂!但是就全人类而言,代代相传,无穷无尽,与明月共存于天地间,这又是多么让人欣慰!这几句诗,哀而不伤,是青春、热情的盛唐之音在诗人心中的回响。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3、(诗情)后十句主要运用了那几个意象?表达了哪几种思想情感?游子、思妇的两地相望、相思之情。悠悠远去的白云,不禁让人想起崔颢黄鹤楼颔联第二句“白云千载空悠悠”,暗喻游子离家远去而
8、又行踪不定,自然而然地引出青枫浦上的愁客(游子)。“不胜愁”渲染了小船上游子的愁云惨雾、相思情愁。“何处相思明月楼?”以妻子(思妇)的相思来反衬游子的倦客愁,既节省笔墨,又给读者留下回味无穷的余地。“明月楼”以物代人(游子之妻):思妇。正如曹植的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这句诗运用动词,化静为动,并把“月”拟人化,它要和思妇做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中、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里“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惆怅和迷惘。4、“
9、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这句诗中的“卷”和“拂”两个动词为什么用得好?此时相望不相闻,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鱼龙潜跃水成文。游子和思妇都看到那轮明月,虽互相思念却音信不通。思妇的极度思念化为幻想:希望化作月光,飞流到亲人身边,去抚照远方的亲人。但这不可能,于是幻想委托雁儿、鱼儿为自己捎信。这里,思妇无限愁思的细腻心理描写,被诗人以浪漫主义手法表现得异常超脱、含蓄;同时,思妇的“痴情”呼应游子的“不胜愁”。昨夜闲潭梦落花,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10、。江潭落月复西斜。写游子因思念至极,因思成梦,由梦生怜;游子追述昨夜梦见自己在潭边闲步,看见繁花纷谢。这让人想到春将逝也,青春,幸福,憧憬也将去。这美好青春,就这样在无限等待中随江水流去。然后,由倒叙闪至现实:眼前月已西沉,夜已将尽,可怜的远方游子依旧没有回家。斜月沉沉藏海雾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以“摇情”收束全诗,让人觉得诗欲止而情未了,回味无穷。开头八句为第一部分,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侧重描绘皓月当空、光照整个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接下八句为第二部分,由月之“照”人,从描写
11、景色转向观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余下二十句为第三部分,由观照人生进而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具体而言,这一部分又分为两层: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鱼龙潜跃水成文”为一层,写思妇怀人;从“昨夜闲潭梦落花”到最后为一层,写游子想家。1意境主从相衬。诗题中五个字(春、江、花、月、夜)在诗中都有涉及但又有重点,这就是“月”,其他四个字都是陪衬。诗人从月升开始,继而写月下的江流、月下的芳甸、月下的花林、月下的沙汀,然后就月下的思妇反复抒写,最后以月落收结。有主有从,主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构成完整的诗歌意境。2手法虚实相生。这首诗把现实的情景
12、和诗中人物的梦境结合在一起,写得迷离恍惚,气氛朦胧。诗的感情随着月下景物的推移逐渐展开变化,忽此忽彼,亦虚亦实。3韵律和谐优美。诗的韵律节奏也饶有特色。诗人灌注在诗中的感情旋律极其悲慨激荡,像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或梦幻曲,含蓄、隽永。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这篇作品既不像南朝山水田园诗那样着力模山范水,也不像玄言诗那样枯燥说理,更不是一首单单抒发儿女离情别绪的爱情诗,而是将多种诗情合为一体。作者凭借着对春江花月夜美景的描绘,尽情赞颂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扩展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宇宙精神的探究节还一起,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优美深邃的意境
13、。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作业:月的意蕴非常的丰富,结合你的所学谈谈月的意蕴有哪些?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14、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感感 谢谢 观观 看看1.每回以一个或多个人物为中心,而以许多次要人物构成一个社会环境,从人与人的关系上,从种种日常生活活动中,来表现人的思想性格与内心世界。2.这些各自独立、自成整体的故事,在结构上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大概而言,第一,故事的发展,前后勾联,一步紧一步,但又疏密相间,摇曳多姿。3.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不同的诗人往往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语言风格有时也不尽相同。4.他总是通过人物自己的行动和语言
15、来显示他们的性格,表现他们的思想情绪。关于人物,他很少做长篇大论的叙述,很少以作者身份出面来介绍他们,也没有作多少添枝加叶的描写。5.此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评价能力。首先要立足文本,通过分析“母亲”的言行概括归纳出母亲的形象特点;然后围绕这些特点组织语言,表达赞美之情;发短信要采用第二人称。6.古代那些想在天下彰明美好的德行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国家的人,先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要想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的人,先要修养好自身的德行。7.此题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小说的艺术手法,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这是欣赏文学作品的重要途径。可以先细读课文,找出有关的段落,仔细分析两个人物的言行与心理活动,进而理解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