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年级上册纳税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97页例7、“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六第2-3题。教材分析: 纳税是在学习了百分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百分数应用的一种,主要内容是通过纳税的意义、常见税种和应纳税额等知识的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纳税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必须了解和掌握的数学知识和社会知识,使学生掌握有关纳税的一些知识,是本节课教学重要的现实作用,这也是把纳税知识编入小学教材的重要原因。学情分析: 纳税方面的知识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少会与纳税发生联系。所以首先要引导学生了解有关纳税方面的知识,并
2、让他们知道纳税的普遍性、以及公民纳税的意义和纳税对我们民众的好处。对于六年级第二学段的学生已经经历了五年的数学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计算能力,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针对本课内容的学习,是在已经学习百分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解决实际问题的再次应用与深入学习。本班学生课堂表现有点沉闷,所以在本课环节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纳税和税率,理解应纳税额、税率的含义,了解常见税种。2、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运用百分数的知识正确理解和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培养
3、学生的纳税意识,继续感知数学就在身边,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税收时的专有名词,会计算应纳税额。教学难点:联系对“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已有认识理解税率的含义,学会解答有关纳税的实际问题。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新课: 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小明和张阿姨之间的对话故事,让学生说说对话的讨论的问题。提问:你知道关于纳税方面的知识吗?(学生说出纳税、税率、营业额等答案。)交流后出示: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用于发展经济 、国防、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社会
4、福利事业,以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保卫国家安全。因此,任何集体和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税收的种类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所得税等几种。张阿姨就是积极去税务部门纳税的。(学生说出“主动纳税”的答案,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那么究竟什么是纳税?应纳税额应该怎样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纳税的有关知识。(板书:纳税问题)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了解纳税方面的知识,因为纳税相关的知识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很远,对纳税很陌生。所以借助一个生活场景,使学生初步了解纳税和纳税的意义。这样一方面使学生意识到依法纳税利国利民,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意识到依
5、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适时进行纳税意识教育。二、 教学新知识:1、出示例7.(1)分析关系;讨论算法: 全体学生读题并进行理解题意。教师引导问题:营业额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的?“5%”是那两个量相比较的?单位“1”的数量是那个量?明确指出:“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就是指缴纳的营业税是营业额的5%,也可以叫作税率,以营业额作为单位“1”。教师引导疑问:要求这个书店十二月份的营业税是多少万元,实际上就是求什么?可以怎样列式解答呢?把你的想法和同桌相互说一说。指名交流,说说可以怎样算,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明确:应缴纳的营业税是60万元的5%,求应缴纳的营业税,
6、与我们前面学习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计算方式相同,也是要用乘法计算。(2) 尝试解答,交流算法。教师提出问题:现在你能列式解答了吗?让学生独立解答,让不同计算方法的学生板演。交流:算式605%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的计算方法; 把百分数化成分数计算:605%=60=3(万元)把百分数化成小数计算:605%=600.05=3(万元)追问:这道题为什么用乘法计算?一个数与百分数相乘,可以怎样计算?小结:求应缴纳的营业税,实际上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要用乘法计算。在计算一个数与百分数相乘时,可以把百分数化成分数计算,也可以把百分数化成小数计算。(3) 回顾反思,提升策略。教师引导:
7、回顾一下,这个问题的思考过程是怎样的?你有什么体会?学生回答:纳税问题是根据税率来计算的,求纳税额是多少,实际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要确定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用单位“1”的数量乘以税率,就可以得出应纳税额。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重点教学应纳税额的计算,并认识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教学过程设计三个过程:第一是分析题意,理清关系。在提出问题后组织学生讨论税率5%的意义,由此引导学生把解决“求一个数的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迁移到解决“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中来,从而认识计算方法。第二是尝试解答,交流算法,考虑到学生已经掌握了百分数、分数和小数
8、的互化,所以教学时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计算,再通过算法交流,掌握百分数的计算。第三是回顾反思,提升策略。让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说说自己的体会,帮助学生完善求纳税的思路,明确解题方法。2、 完成“试一试”学生读题后提问:张叔叔实际获得的奖金有没有5000元?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答案)教师:应该从5000元里减去需要交纳的个人所得税款,才是张叔叔实际获得的奖金数。教师引导提问:解答这道题要先算什么?为什么?怎样计算交纳的个人所得税?(学生解答,指明板演)集体交流:这里每一步求什么?计算个人所得税为什么用乘法?(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总结)教师指出:这题要用5000元减去个人所得税,应
9、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未知的,所以就要先求出来,然后再算实际获得的奖金。根据“按规定应缴纳的20%的个人所得税”,可以知道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5000元的20%,所以要先用乘法计算。三、巩固提高1、 完成“练一练”。学生自由读题后独立解答。集体校对,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教师指导:应缴纳的营业税是6.2亿元的5%,求营业税就是求6.2亿元的5%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四、 本课总结1、 课堂总结。教师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税收的意义和作用。在解决纳税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知道了求应纳税额实际上就是求相关金额总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数量关系和求
10、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是相同的,都是用乘法计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会体会到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掌握旧知识,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就能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五、 布置作业练习十六第2、3题。板书设计: 纳税问题 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 605%=60=3(万元) 605%=600.05=3(万元) 答:这个书店去年十二月份应纳税额款是3万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纳税问题,鉴于学生们对纳税方面的知识很陌生,所以在本节课的导入部分首先设置一个学生熟悉的情景,帮助学生去了解有关纳税的知识。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税收时的专有名词,会计算应纳税额。教学难点是联系对“求一
11、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已有认识理解税率的含义,学会解答有关纳税的实际问题。最后是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及时的巩固练习,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出现的问题,并能及时加以指正和引导。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完全的发挥出来,在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没有完全放手给学生,总有一种不放心的感觉,还有对于教师最重要的是讲课声音要有抑扬顿挫,有节奏感还有是洪亮。本节课出现一个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即课堂生成。我只是让学生说了一下自己的解题思路,让学生到黑板上板演,然后让其他同学学习另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开拓学生们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总之,本节课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紧紧围绕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进行讲解,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将着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注意讲课的语音语调。对我现阶段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不断进行修正,课下多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生的学习心理,为此不断改进我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