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异常血细胞形态 之髓系细胞髓系细胞分类:粒系细胞(中性、嗜酸、嗜碱):原粒、早幼粒、中幼粒、晚幼粒、杆状粒、分叶粒细胞;肥大细胞;单核系细胞:原单、幼单、成熟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红系细胞:原红、早幼红、中幼红、晚幼红、成熟红细胞;巨核系细胞:原巨、幼巨、颗粒巨、产板巨、裸核巨核细胞、血小板。血细胞发育骨髓外周血瑞氏-吉姆萨染液及缓冲液配置:瑞氏-吉姆萨染液:瑞氏粉1.0g 吉氏粉0.5g 天青II0.3g 甘油20ml 甲醇500ml 缓冲液:Na2HPO4.12H2O 6.7g KH2PO4 6.6g H2O 1000ml粒细胞形态:核左移现象、核右移现象;粒细胞有无中毒性颗粒、空泡变性、核
2、凝集、核溶解等有无原始及其它异常细胞、有无Auer小体、派胡样畸形等。什么核左移?正常时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的分叶以3叶居多,杆状核与分叶核之间的正常比值为1:13,如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或出现杆状以上阶段的粒细胞,称为核左移。杆状核粒细胞0.06,称轻度左移。杆状核粒细胞0.10并伴有少数晚幼粒细胞者为中度核左移。杆状核粒细胞025并出现更早期的粒细胞时,为重度核左移,常见于粒细胞性白血病或中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样反应。什么核右移?病理情况下,中性粒细胞的分叶过多,可分4 叶甚至于56叶以上,若5 叶者超过5%时,称为中性粒细胞的核右移。核右移是由于造血物质缺乏,使脱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碍,或造血功能减
3、退所致。主要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和应用抗代谢药物治疗后,感染的恢复期,也可出现一过性核右移现象。中毒颗粒:细胞质中部分或全部颗粒变粗,着色深,颗粒的分布及大小不等,可能为中性颗粒成熟过程中发生变性所致;中毒指数:有中毒颗粒的中性粒细胞数/所计数的中性粒细胞数。2%经常有肝脾肿大,常见巨脾。血小板常增多,骨髓巨核细胞常明显增多,血色素正常或减少,单核细胞1x109;无PH染色体或BCR/ABL基因;外周血或骨髓原始细胞20%;一系或多髓系细胞病态;排除其它起引单核细胞增多的原因;多为老年人,中位年龄为65-75岁,男性多见。急性髓系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分化型(MO)急性髓系白血病未分化
4、型(M1)急性髓系白血病部份分化型(M2)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APL)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M4/AMML)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AMOL)急性红白血病(M6/AEL)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M7)急性嗜碱粒细胞白血病(ABL)M0M1诊断条件:原始细胞诊断条件:原始细胞20%20%(ANCANC),原粒细胞),原粒细胞90%,POX/SBB阳性率阳性率3%ANC与NECANC:指骨髓中所有有核细胞;NEC:非红系细胞,即去除幼红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外的有核细胞。M2AML-M2诊断条件原始细胞20%(ANC)成熟阶段的中性粒细胞10%单核细胞20%POX阳性、S
5、BB阳性、氯乙(醋)酸AS-D萘酚酯酶阳性、a-丁(醋)酸萘酚酯酶阴性部分AML1/ETO基因阳性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异常早幼粒细胞占 20%。有四个基因型,85%以上PML/RaRa基因阳性,全反式维甲酸或三氧化二砷对此基因型有特效。形态特点:POX强阳性(+以上),内外浆,Auer小体常见,并可形成柴束,大量非特异性颗粒、常成聚集分布、核膜边缘不清。M3M3M3M4AML-M4诊断原始细胞20%粒系细胞20%(NEC)单核系细胞20%(NEC)POX阳性率3%,氯乙(醋)酸AS-D萘酚酯酶阳性、a-丁(醋)酸萘酚酯酶阳性M5AML-M5诊断原始细胞20%单核系细胞80%(NEC)中性粒
6、细胞20%分a及b两种类型M6M6AML-M6原粒细胞20%(NEC)有核红细胞50%(ANC)原粒POX阳性(+)有核红细胞PAS(+)明显的病态现象外周血细胞形态报告方式:外周血白细胞不少,分类异型淋巴细胞占10%,部分粒、单核细胞浆内颗粒增多增粗,可见空泡变性;成熟红细胞大小不一,以小细胞为主,部分细胞中央淡染色区扩大,可见椭圆形细胞;血小板不少,散在分布,形态大致正常。血细胞镜检注意事项:位置:体尾交界处为主要计数地方,以RBC为参照;并注意血片的边缘和片尾。计数:WHO建议WBC正常或增多的外周血分类200个WBC;观察血小板至少看20个以上视野,计数时有顺序分类,一般连续数50-100个WBC,分二到四处地方计数。如何观察及描述一个细胞?从整体到局部从外面到里面例如描述异淋:异型淋巴胞体大,圆或不规则形,胞浆量中等,深兰色,部分细胞浆内可见细小紫红色颗粒或空泡、泡沫状;核圆或不规则形,核染色质粒网状,核仁可见,1-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