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 城市的发展 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因: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因:1.城市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 2.城市经历的工业经济时期仅有300年的历程 3.工业时期的城市发展主要动因是“农村的推农村的推力力”和和“城市的引力城市的引力”。v城市发展阶段的划分:(古代城市和近代城市)城市发展阶段的划分:(古代城市和近代城市)农业社会城市:出现过少数繁荣的城市 工业社会城市:工业革命后,城市成为主要空间形态和经济发展的空间载体 后工业社会城市:以科技为主体,以高技术为生产和生活的支撑,文化趋于多元化。农业社会的城市(古代城市)城市与防御要求 社会形态发展与城市布局 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 经济发展对城市的影响小
2、结:小结:1.1.农业社会生产力低下,城市的数量和规模决定农业社会生产力低下,城市的数量和规模决定于农业的发展。于农业的发展。2.2.政治、军事或宗教在城市中占主导地位政治、军事或宗教在城市中占主导地位1、古代城市1.1城市与防御的要求防御:野兽的侵袭和部落之间的战争。形式:深沟,石头垒成的墙或木栅栏。筑城,城外深沟。两套甚至三套城墙。防御促进了城市的建设。兵器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变化。巴比伦城和新巴比伦 公元前3000年,两河流域建立了以巴比伦为首都的国家,建立的巴比伦城于公元前689年为亚述国王所毁。公元前650年亚述国灭亡后,建立了新巴比伦王国,并重建了巴比伦城,新巴比伦城为西亚贸易和文化
3、中心。总平面大体呈矩形。1.2社会形态发展与城市的布局社会的阶级的分化与对立在城市建设方面也有明显的反应。A、中国古城周代的城市,按奴隶制尊卑等级,有一定的制度。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前朝一夫。”“匠人营国”,指丈量土地建设城市。“方九里”,为每边九里。“旁三门”,指每边设三门。“国中九经九纬”,指城市内有九条直街,九条横街;也可能有三条直街,三条横街,每街有三条并列的道路组成。“经涂九轨”,指道路宽为车轨三倍,可并排走三辆车。“左祖右社”,指左为祖庙,右为社稷坛。“前朝后市”,指前面为朝廷,后面为集市。“前朝一夫”,指市朝各
4、方百步。周代的城市布局记载,对后来我国都城的建设有很大的影响。如旁门,宫城居中,左祖右社等,在元大都及明北京的布局中都有印证。西周王城复原想像图商人、手工业者、小官吏贵族区奴隶住区卡洪城城为长方形,用墙分为两部分,墙西为贫民居住区,挤满250多个小屋;墙东路北为贵族居住区,面积与贫民区相同,有1011个大院,墙东路南为中等阶层的居住区。热风凉风B、国外古城1.3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 中央集权集中,规模宏大。地方政权分散,规模小。政治中心:中国封建城市的中心是政治统治的中心宫殿、官府衙门。神权中心:欧洲封建城市的中心是神权统治的中心教堂。汉长安城(见图1-2-9、10、11)汉代长安城是我国封建
5、社会前期城市的代表。它是在秦咸阳的离宫兴乐宫的基础是扩建起来的。隋唐长安城隋朝定名为大兴城,唐朝取代隋朝后改名为长安城。曾经人口达近百万人。长安城的规划继承了古代城市规划的传统,平面布局方正规则,采用中轴线对称的布局。左祖右社,城的东南西三面各开三门。道路系统形成严整的方格网形。城内集中两个市,即东市、西市对称分列两侧。唐长安的规划对其后都城规划的影响很大。1.4经济发展对城市的影响中国的城市是政治、经济生活的中心;欧洲往往政治中心在城堡,经济中心在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促进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除了政治中心)。商路交通要地、河流的交汇点、军事要塞、生产重要地区(江浙地区)。工业社会的城市 城市
6、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聚集 工业化带来的城市布局变化 城市与环境 科学技术发展带来城市的聚集效益及高质量的城市生活小结:小结:1.1.人口和经济要素向城市集中。人口和经济要素向城市集中。2.2.城市规模扩张、数量猛增,产生了世界性的城镇化浪潮。城市规模扩张、数量猛增,产生了世界性的城镇化浪潮。3.3.城市成为了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心。城市成为了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心。4.4.工业文明也导致了环境污染、能源短缺、交通拥堵、生态失工业文明也导致了环境污染、能源短缺、交通拥堵、生态失衡诸多城市问题。衡诸多城市问题。后工业社会的城市小结:小结:1.1.城市性质由生产功能转向服务功能,制造业的地位明显下降,城市性质由生产功能转向服务功能,制造业的地位明显下降,经济呈服务化。经济呈服务化。2.2.现代化交通工具大大消弱了空间距离对人口和经济要素流动现代化交通工具大大消弱了空间距离对人口和经济要素流动的阻碍。的阻碍。3.3.环境危机日益严重,城市的建设思想也由此走向生态觉醒。环境危机日益严重,城市的建设思想也由此走向生态觉醒。4.4.后工业社会种种因素导致了人们对未来城市发展形态及空间后工业社会种种因素导致了人们对未来城市发展形态及空间基础的多种理解。基础的多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