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国学经典之国学经典之中庸中庸2中庸中庸演讲提纲演讲提纲 一、一、中庸中庸简介简介 二、二、中庸中庸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三、三、中庸中庸部分章节欣赏部分章节欣赏 四、四、参考文献参考文献3中庸中庸简介简介l 中庸也是礼记中的一篇,由朱熹使之单独成篇。l 全书3500字左右,共33章。l 据说是子思所作。l 子思(前483-前402),姓孔,名伋,字子思,孔子的孙子,其父亲是孔鲤,鲁缪公的老师,后代尊称“述圣”。4中庸主要内容中庸主要内容l 全书成书的基本原则。l 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l 主要内容分述如下:1、命性道教。“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
2、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5命-性-道-教。性自命出,命由天降。上天把天理赋予人形成品德就是“性”,遵循本性自然发展的原则而行动就是“道”,圣人把道加以修明并推广于民众就是“教”。中庸主要内容中庸主要内容62、“中和”“中庸”的理念贯彻始终。“和”是中华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和实生物、和为贵、地利不如人和、和而不同等,都是耳熟能详的话语。有物斯有象,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则有仇,仇必和而解。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中庸主要内容中庸主要内容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可见
3、,“中和”是一种能力,正确的时机,恰当的方法是“中和”,是哲学上讲的那个最合适的“度”。后世的中庸实际上是“中行”“中和”的集成,而与论语中的“中庸”的意思还是有很大出入的。今天,我们先认识一下来源,但依然延用中庸这个称谓。中庸主要内容中庸主要内容8中庸是一种品德,而不是一种方法;其次,对象是“民”,而不是“人”。古代指黎民百姓,平民。与君、官对称。说文:民,众萌也;谷梁传成公元年: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其实亚里士多德也在其伦理学中强调过相类似的理念。他曾说:“中庸之德,就是不过多,也不过少,不趋于两极端的”。他的话语如下:中庸主要内容中庸
4、主要内容9 过度和不及都是恶,中道才是德性。在卤莽和怯懦之间是勇敢,在放纵和拘谨之间是节制,在吝啬和挥霍之间是慷慨,在矫情和好名之间是淡泊,在暴躁和蔫弱之间是温和。在吹牛和自贬之间是真诚,在虚荣和自卑之间是自重,在奉承和慢待之间是好客,在谄媚和傲慢之间是友谊,在羞怯和无耻之间是谦和,在嫉妒和乐祸之间是义愤,在戏谑和木讷之间是机智。中庸主要内容中庸主要内容103、“诚”字贯穿中庸全文。大学中的诚意是只说人道,而中庸中的诚,不仅仅说的是人道,更多的是关注天道。诚贯穿中庸全部,中庸贯穿中国人心全部。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大意是说:诚贯穿在万物的始终,没有诚也就没有万物,因此,君子
5、以诚为贵。中庸主要内容中庸主要内容11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大意是说:诚实是天道的法则,做到诚实是人道的法则.天生诚实的人,不必勉强为人处世就合理,不必思索言语行动就得当。从容不迫的达到中庸之道,这种人就是圣人。做到诚实的人,就必须选择至善的道德,并且要坚定不渝地实现它才行。中庸主要内容中庸主要内容12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大意是说:由内心真诚达到明晓道理,这叫做天性;由明晓道理达到内心真诚,这叫做教化。内心真诚就会明晓事理,明晓事理就会内心真诚。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
6、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主要内容中庸主要内容13 大意是说:只有天下最真诚的人,才能充分发挥天赋的本性;能充分发挥天赋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天下众人的本性;能充分发挥天下众人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就能赞助天地养育万物;能赞助天地养育万物,就能与天地并立为三了。中庸主要内容中庸主要内容14诚就是面对自己的不逃避,不躲闪。诚就是面对事情的勇于担当,无愧于心。诚要靠各种形式的表达。王阳明的良知体会,诚既是良知的展现。诚是由内而外,信有外而内。中庸主要内容中庸主要内容15诚信相互交融,是谓
7、成人。不信任别人,我们一天也活不下去。信仰是诚信的绝对状态和最后保障。信用、信任、信仰,搞清楚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中庸主要内容中庸主要内容16中庸中庸部分章节欣赏部分章节欣赏l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大意是:孔子说:“君子奉行中庸,小人违反中庸。君子奉行中庸,所以君子就时时符合常理;小人违反中庸,所以小人就肆无忌惮。”17l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l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大意是:孔子说:“有的人,天下、国、家可以治理安定,爵位俸禄可以辞去不受,白森森的刀刃可以昂然踏过,
8、中庸之道却不能实行啊!”中庸中庸部分章节欣赏部分章节欣赏18l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大意是:居于上位,不欺凌下位的人;处在下位,不高攀在上位的人。端正自己的品行却不去责求别人,就没有什么怨心。上不抱怨天,下不忌恨人。所以君子处在平安的地位等待天命安排,小人做些险恶的事情妄求偶然荣幸。孔子说:“射箭与君子行道有相似之处,如果箭射在靶心。中庸中庸部分章节欣赏部分章节欣赏19l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大意是:实行君子之道,譬如走远路,必定要从近处出发;譬如
9、登高山,必定要从低处起程。中庸中庸部分章节欣赏部分章节欣赏20l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大意是:所以治理政事,关键在于得到贤臣,得到贤臣要靠修养自身,修养自身要靠修养大道,修养大道要以仁爱为本。“仁”的意思是人,亲爱亲族是最大的仁;“义”的意思是相宜,尊敬贤人是最大的义;亲爱亲族要按关系远近,尊敬贤人要按等级高下,这都是来自礼的要求。中庸中庸部分章节欣赏部分章节欣赏21l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10、大意是:天下的大道有五个方面,用来实行这五个方面的方法有三条。五个方面是: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交往;这五方面是天下的大道。智、仁、勇三条是天下的大德,实行这大德的道理是一样的。中庸中庸部分章节欣赏部分章节欣赏22l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大意是:孔子说:“喜欢学习就接近了智慧,努力实行就接近了仁爱,知道羞耻就接近了勇敢。知道了这三条,就懂得了用来修养自身的办法;懂得修养自身的办法,就懂得了治理民众的办法;懂得了治理民众的办法,就懂得了治理天下国家的办法了。”中庸中庸部分章节欣
11、赏部分章节欣赏23l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大意是:凡事预先谋划就能成功,不预先谋划就会失败。说话之前先想定,就不会不流畅,办事之前先想定,就不会陷入困窘,行止之前先想定,就不会负疚,执行规则先想定,就不会陷入穷途。中庸中庸部分章节欣赏部分章节欣赏24l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l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中庸中庸部分章节欣赏部分章节欣赏25l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大意是:孔子说:“愚昧却要刚愎自用,卑贱却要独断专行,生在现在的时代却
12、要恢复古代的法制。这样做的话,灾祸就要降临到自己的身上了。”中庸中庸部分章节欣赏部分章节欣赏26l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中庸中庸部分章节欣赏部分章节欣赏27 大意是:仲尼承袭尧舜,效法文王、武王;上遵循天时变化,下与水土相协调。就如同天地没有什么不能扶持载负,没有什么不能覆盖笼罩。又好像四时交错运行,像日月交替光明。万物一起生存,却不相互妨害;道同时并行,却不相互违背,小德使百川流动浸润,大德使万物敦厚纯朴。这就是天地之所以伟大的道理。中庸
13、中庸部分章节欣赏部分章节欣赏28l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大意是:只有天下的“至诚”,才能成为治理天下的最高规范,树立天下的根本法则,知道天地的生长变化规律。这难道需要什么依傍吗?只需要诚挚仁德啊!像深渊一样深沉无尽,像高天一样浩茫广大,如时不确实是聪明智慧、通达天德的人,有谁能够知道这“天下至诚”呢?中庸中庸部分章节欣赏部分章节欣赏29参考阅读文献l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l王文锦:大学中庸译注,中华书局。l其他各单行本。30 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
14、司 管理干部国学培训班管理干部国学培训班国学经典之国学经典之大学大学 主讲:钱文忠主讲:钱文忠 2009年年5月月24日日31大学大学演讲提纲演讲提纲 一、一、大学大学简介简介 二、二、大学大学的历史与传承的历史与传承 三、三、大学大学部分经文传文的解读部分经文传文的解读 四、四、大学大学部分章节解读部分章节解读 五、参考文献五、参考文献32大学大学简介简介l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据说是孔子门生曾参所作。l全文共1600字左右,后人把其分成十一章,经文一章,其余十章是传文部分。l作于春秋末年战国时期。l曾参又称曾子,字子舆,孔子学生,鲁国人。33l大学是中国管理智慧的总论纲,是中国人立人、立事
15、、立国的总原则。l它和中庸一起构成中国文化DNA螺旋结构中的双因子。l大学是中国管理哲学的总纲,强调由内而起的对外的事功。l中庸是中国人文精神的总要,强调由外而起的对内的境界。大学大学简介简介34大学大学的历史与传承的历史与传承l据传,在周代贵族子弟八岁入学,学习基础文化和武艺。十五岁入大学,又称太学,学习治理政事的理论。l汉代郑玄说:“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礼记注释l宋代朱熹也说:“大学者,大人之学也。”四书集注35大学大学的历史与传承的历史与传承l自从汉代起,就有以诗、书、礼、易、春秋等诸经为大经,以礼记中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小经的提法。l在唐代,韩愈和李翱把大学中庸看做与
16、论语孟子同等重要的经书。l到了宋代,程颢和程颐竭力尊崇其在经书中的地位。36大学大学的历史与传承的历史与传承l朱熹在二程的基础上,从礼记中抽出大学中庸,使之与论语孟子相配,合称四书。l从此以后,封建朝代都以四书五经开科取士,四书五经成了当时士大夫的经典教科书。37大学大学的历史与传承的历史与传承l八百年来,四书在我国广泛流传,其中许多语句已经成为脍炙人口的格言警句。l孙中山称之为:“中国政治哲学,谓其为最有系统之学,无论国外任何政治哲学家都未曾见到,都未曾说出,为中国独有之宝贝。”38大学大学的历史与传承的历史与传承l大学依据孔子、孟子的“仁政”思想,阐明了新生地主阶级的“治国平天下”理论,明
17、确提出了三纲领、八条目的治国大纲。l大学总结了先秦儒家的伦理政治思想,系统阐发了儒家修身致道的原则和步骤。39大学大学的历史与传承的历史与传承l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修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同外物相接触,穷究物理而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行,完善人格的过程,修身的目的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始终坚持,治国平天下应以德为本。40大学大学的历史与传承的历史与传承l曾仕强教授曾经把大学看做是中国管理哲学的最高代表作,既是管理入门的书,也是入德之门的教材,由人心而发,推知世界天下,唯有中国人能这样做。41部
18、分经文传文的解读部分经文传文的解读l大学的核心思想就是三纲领、八条目。所谓三纲领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意是: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42部分经文传文的解读部分经文传文的解读所谓八条目是: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43部分经文传文的解读部分经文传文的解读 大意
19、是: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44部分经文传文的解读部分经文传文的解读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45大学大学部分部分章节解
20、读章节解读释释“诚意诚意”l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意是: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慎独是中国士大夫最高的境界追求之一。46大学大学部分部分章节解读章节解读释释“诚意诚意”l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47大学大学部分部分章节解读章节解读释释“诚意诚意”大意是:品德低下的人在私下里无恶不作,一见到品德高尚
21、的人便躲躲闪闪,掩盖自己所做的坏事而自吹自擂。殊不知,别人看你自己,就像能看见你的心肺肝脏一样清楚,掩盖有什么用呢?这就叫做内心的真实一定会表现到外表上来。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48大学大学部分部分章节解读章节解读释释“诚意诚意”l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大意是:曾子说:“十只眼睛看着,十只手指着,这难道不令人畏惧吗?!”财富可以装饰房屋,品德却可以修养身心,使心胸宽广而身体舒泰安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49大学大学部分部分章节解读章节解读释释“诚意诚意”“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
22、胖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应当应当成为现代企业经营者的座右铭。成为现代企业经营者的座右铭。50大学大学部分部分章节解读章节解读释释“正心修身正心修身”l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l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51大学大学部分部分章节解读章节解读释释“正心修身正心修身”以上两段大意是:之所以说修养自身的品性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是因为心有愤怒就不能够端正;心有恐惧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喜好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忧虑就不能够端正。心思不端正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一样。虽然在看,但却像没有看见一
23、样;虽然在听,但却像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东西,但却一点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所以说,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必须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52大学大学部分部分章节解读章节解读释释“修身齐家修身齐家”l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53大学大学部分部分章节解读章节解读释释“修身齐家修身齐家”大意是:之所以说管理好家庭和家族要先修养自身,是因为人们对于自己亲爱的人会有偏爱;对于自己厌恶的人会有偏恨;对于自己敬畏的人会有
24、偏向;对于自己同情的人会有偏心;对于自己轻视的人会有偏见。因此,很少有人能喜爱某人又看到那人的缺点,厌恶某人又看到那人的优点。所以有谚语说:“人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坏,人都不满足自己庄稼的好。”这就是不修养自身就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54大学大学部分部分章节解读章节解读释释“治国平天下治国平天下”l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55大学大学部分部分章节解读章节解读释释“治国平天下治国
25、平天下”此段大意是:之所以说平定天下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是因为,在上位的人尊敬老人,老百姓就会孝顺自己的父母,在上位的人尊重长辈,老百姓就会尊重自己的兄长;在上位的人体恤救济孤儿,老百姓也会同样跟着去做。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总是实行以身作则,推已及人的“絜矩之道”。56大学大学部分部分章节解读章节解读释释“治国平天下治国平天下”如果厌恶上司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下属;如果厌恶下属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上司;如果厌恶在你前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后面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后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前面的人;57大学
26、大学部分部分章节解读章节解读释释“治国平天下治国平天下”如果厌恶在你右边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左边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左边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右边的人。这就叫做“絜矩之道”。58大学大学部分部分章节解读章节解读释释“治国平天下治国平天下”l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59大学大学部分部分章节解读章节解读释释“治国平天下治国平天下”大意是:所以,品德高尚的人首先注重修养德行。有德行才会有人拥护,有
27、人拥护才能保有土地,有土地才会有财富,有财富才能供给使用,德是根本,财是枝末,假如把根本当成了外在的东西,却把枝末当成了内在的根本,那就会和老百姓争夺利益。60大学大学部分部分章节解读章节解读释释“治国平天下治国平天下”所以,君王聚财敛货,民心就会失散;君王散财于民,民心就会聚在一起。这正如你说话不讲道理,人家也会用不讲道理的话来回答你;财货来路不明不白,总有一天也会不明不白地失去。61大学大学部分部分章节解读章节解读释释“治国平天下治国平天下”l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62大学大学部分部分章节解读章节解读释释“治国平
28、天下治国平天下”大意是:仁爱的人仗义疏财以修养自身的德行,不仁的人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敛钱发财。没有在上位的人喜爱仁德,而在下位的人却不喜爱忠义的;没有喜爱忠义而做事却半途而废的;没有国库里的财物不是属于国君的。63大学大学部分部分章节解读章节解读释释“治国平天下治国平天下”l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64大学大学部分部分章节解读章节解读释释“治国平天下治国平天下”大意是:做了国君却还一心想着聚敛财货,这必然是有小人在诱导,而那国君还以为这些小人是好人,让他们去处理国家大事,结果是天灾人祸一齐降临。这时虽有贤能的人,却也没有办法挽救了。所以,一个国家不应该以财货为利益,而应该以仁义为利益。65参考文献参考文献n朱熹: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中华书局。n王文锦:王文锦:大学中庸译注大学中庸译注,中华书局。,中华书局。n其他各单行本。其他各单行本。66谢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