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恩的客体关系理论概述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3446956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PPT 页数:104 大小:6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克莱恩的客体关系理论概述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克莱恩的客体关系理论概述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克莱恩的客体关系理论概述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克莱恩的客体关系理论概述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克莱恩的客体关系理论概述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梅兰妮梅兰妮克莱恩克莱恩客体关系理论概述客体关系理论概述内容:n克莱恩的客体关系理论的形成n克莱恩客体关系理论概述 1.克莱恩客体关系理论的基本命题 2.克莱恩客体关系理论的基本内核主流精神分析理论分类:n经典精神分析理论n自我心理学n客体关系理论n自体心理学克莱恩客体关系理论的形成n克莱恩的生平和学术历程n克莱恩学派的形成n克莱恩理论的来源 a.弗洛伊德客体观的继承 b.其他早期精神分析学家的启蒙 c.和安娜 弗洛伊德的分歧 克莱恩生平和学术历程 n1882年3月30日,梅兰妮.克莱因出生于维也纳一个传统的犹太教家庭。她是父母的4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父亲是一名博学多识具有叛逆精神的牙医,他

2、在梅兰妮18岁时去世。梅兰妮的另两位亲人姐姐西多妮(9岁)和哥哥伊曼纽尔(25岁)都过早的夭折,对她打击很大。尤其是才华出众的伊曼纽尔,不仅与她有着相同的对文学和艺术的追求,而且对她的成长影响最大。他指导梅兰妮的学习,并将她引入自己的学术氛围浓厚的朋友圈,梅兰妮后来的丈夫阿瑟斯蒂芬克莱恩就是她哥哥的一位朋友。梅兰妮的个性中略带抑郁,与她这两位亲人的早逝尤其是伊曼纽尔的去世不无关系。同时,他们也刺激了她的理智兴趣,使她觉得自己有义务去寻求发展并取得成功。克莱恩生平和学术历程n梅兰妮19岁时定婚,因而打断了学医的计划。只用了两年时间在维也纳大学学习人文科学。21岁结婚,育有两子一女。但她对于自己的

3、婚姻和生活并不满意。1910年梅兰妮全家定居布达佩斯,她的生活也由此发生了重大改变。在那里她不仅找到了向往已久的学术友谊,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那里她第一次读到弗洛伊德的著作释 梦,并由此激发了她对于精神分析长达一生的兴趣和追求。n她先是接受费伦奇的分析,在他的鼓励下开始分析儿童。1917年(或1918年)结识弗洛伊德。1919年宣读了生平第一篇学术论文论儿童的发展,借此加入布达佩斯精神分析学会。n1920年结识卡尔亚伯拉罕,亚伯拉罕本人则鼓励她在儿童分析方面的研究。这促成了她于1921年前往柏林,担任柏林精神分析学院的儿童治疗专家。在此期间,克莱恩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儿童分析技术:游戏治疗。在1

4、924年德国精神分析学协会的第一次会议上,亚伯拉罕针对克莱恩关于Erna病例的研究,做出这样的预测和评价:“精神分析的未来在于游戏分析。”克莱恩生平和学术历程 克莱恩生平和学术历程n1925年克莱恩在萨尔斯堡的会议上提交了第一篇关于儿童分析技术的论文:早期分析的心理学原则,得到琼斯的赏识,他热情地评价说“精神分析的未来就在于儿童分析”。这成为克莱恩移居伦敦的重要原因之一。n随着个人事业的进展,克莱恩请求亚伯拉罕对她进行分析。亚伯拉罕对克莱恩的分析从1924年开始,只进行了9个月,因为亚伯拉罕的突然去世而被迫中断。由此,克莱恩也开始了长达一生的自我分析。克莱恩生平和学术历程n1926年克莱恩定居

5、英格兰伦敦,也是在这一年,44岁的梅兰妮.克莱恩与丈夫离婚。n在伦敦,克莱恩的事业达到巅峰。第一部系统论著儿童精神分析,这是克莱恩儿童精神分析学的奠基之作。在这本著作中,她描述了早在前生殖欲期的俄底浦斯情结的复杂性,以及超我在前生殖欲期的起源和演进;她发现了分裂、投射和内投的重要性,详细地描述了儿童内部世界逐渐建立的过程,等等。克莱恩生平和学术历程n1933一1946年是克莱恩真正的思想成熟期。n躁狂抑郁性状态的心理发生学的特点(1935)一文中,克莱恩提出了偏执状态和抑郁性状态的概念。n标志着克莱恩关于儿童心理结构的理论初步形成,n标志着在人格发展的动力问题上,由传统的力比多驱力模式转向关系

6、结构模式。(过渡性理论家)克莱恩生平和学术历程n论某些分裂机制(1946)她把分裂机制与偏执状态联系了起来,提出偏执一分裂样状态(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概念。同时在认同、投射和内投等观点的基础上,克莱恩形成了“投射性认同”概念。克莱恩生平和学术历程n从1947一1960年这13年的时间,是克莱恩对其理论的思考、深化和整合时期。在这一时期,克莱恩试图从心理玄学的高度来阐明挫折和满足的内部决定论,这些观点集中在嫉妒与感恩一书中(1957)。克莱恩生平和学术历程n在1934年之前,她研究的重点是儿童精神分析的技术,同时根据力比多阶段和本我、自我、超我的结构理论来描述她

7、的临床发现。n从1934年开始,她首次根据自己的结构性概念“状态”来解释她的发现。克莱恩生平和学术历程n当1946年她提出偏执一分裂样状态概念后,她的儿童心理发展观完全成熟,她开始用偏执一分裂样状态和抑郁性状态的观点来界定自我和超我的关系。n最后十年左右的时间,她的兴趣由对这些机制的描述转向用弗洛伊德的双本能理论阐明它们的本能性决定论。克莱恩学派的形成n1926一1938年,克莱恩在英国精神分析学会的地位日益巩固。这一时期,她的游戏技术日趋成熟,她在儿童分析实践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己被英国精神分析学会的大多数成员接受。n在 1935-36年英国和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的交流演讲中,主要的论题都是围绕克

8、莱恩的观点展开的。如利韦尔的幼小婴儿心理冲突的发生一文是在克莱恩的贡献一文的基础上完成的,是对于抑郁性状态的生动描述。克莱恩学派的形成n在这一时期,英国精神分析学中的老会员如琼斯、格洛弗(后来成为克莱恩的对立派)、斯特拉奇夫妇等人是克莱因的支持者,而瑞韦尔、伊萨卡,和后来的海曼等人则是克莱恩的追随者和学习者,就在二战之前,医生出身的斯科特、鲍尔比和温尼克特等人也来跟随克莱恩学习。克莱恩学派的形成n1942年克莱恩返回伦敦,此时英国精神分析学会业己存在的矛盾和分歧却愈演愈烈。在此种情况下,作为英国学会主席的琼斯决定针对对立的问题举行一系列科学讨论。来维护英国精神分析协会的统一。nA组(以克莱恩团

9、体的成员为主)nB组(以安娜为代表的维也纳学派)克莱恩学派的形成n此后,在A组的基础上又分裂出中间小组(又称独立分析者小组),这一组的代表人物是温尼克特和利蒙坦尼(Adam Limentani)。他们最初都受到克菜因的影响,部分地支持克莱恩的观点。独立小组的宗旨是批判性地评价上述两个阵营的观点,选择最正确的观点从而丰富精神分析。克莱恩学派的形成n独立小组分裂出去之后,克莱恩学派反而更加彰显出来,作为一个学派,其宗旨和观点也更具一致性。而且,随着对于克莱恩研究的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分析者转向克莱恩,请她作训练分析者和督导师,在她的周围聚集了一群分析者。更为重要的是,一些精神病学的医生开

10、始寻求克莱恩的指导,这些医生即克莱恩学派的新成员或第二代成员:西格尔、罗森费尔德、比昂和迈策尔(Donald Meltzer)等人。克莱恩理论的来源对弗洛伊德的客体观的继承n弗洛伊德最初观察客体关系是从本能需要以及满足这些需要的人或事方面为出发点。内驱力紧张状态客体释放、消失满足内驱力的事件或条件对弗洛伊德的客体观的继承n投注(cathexis)n客体投注的方式在心理发展中逐渐的被认同方式取代,残留的客体投注在治疗中以移情的方式出现。主体将利比多或心理能量投向客体选择指向的客体,这个过程被称为投注。这一投注,形成了客体的心理表现,而不是现实的外部客体。对弗洛伊德的客体观的继承n认同 概括的讲,

11、认同就意味着变得像某个人,或具有某人的 特征n弗洛伊德使用认同这个术语主要集中在超我的形成、俄底浦斯期和哀伤与丧失几个方面。n原始的认同方式:口唇并入(oral incorporation)n儿童通过认同同性的父母一方,并对内化的父母权威的吸收,在自身的内部建立权威,形成超我,解决了俄底浦斯冲突。n弗洛伊德强调在认同过程中期重要作用的另一个因素,叫做客体的丧失。它可以指客体实际的死亡;客体已死亡的幻想;与客体长时间的或永久的分离。n上述任何一种情况下,都存在着与丧失的客体认同地倾向。对弗洛伊德的客体观的继承克莱恩理论的来源费伦奇对克莱恩的影响n费伦奇是精神分析的改革派,他的许多理论观点和技术创

12、新对今天的精神分析影响巨大。n他的分析技术从主动技术发展到放松技术,最后又进入到相互分析技术n他提出精神分析的第二原则,他是克莱恩的第一个分析师 巴林特、玛勒、亚历山大等都是其学生。费伦奇对克莱恩的影响费伦奇对克莱恩的影响n费伦奇大力支持在医学训练之外的“外行人分析”n发现了克莱恩在儿童分析上的才能,指导她进行儿童精神分析的研究n早在1909年提出的关于儿童内投能力的观点,对于克莱恩日后大量用内投、投射等观点来解释儿童的幻想应该是不无联系 克莱恩理论的来源亚伯拉罕对克莱恩的影响n亚伯拉罕对于精神分析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贡献是对前生殖欲期(pre-genitalstage)的研究。n第一口欲期是

13、吮吸阶段,它是前矛盾性的:婴儿的目标是吮吸,既没有爱也没有恨。n第二口欲期,儿童与乳房的关系处于一种矛盾的方式,儿童希望咬住它并吞没它 亚伯拉罕对克莱恩的影响n第一肛欲期是逐出性的和施虐欲的:第二口欲期的施虐欲紧随其后,而被吞没的客体变成粪便被排出。n第二肛欲期是保持性和控制性的。在这一阶段开始关注客体的出现,尽管客体大便仍被施虐性地控制着,但还有保存它的愿望。亚伯拉罕对克莱恩的影响n亚伯拉罕详细研究了与部分客体的口欲和肛欲形式的关系,诸如与“部分客体”乳房及其转化形式“部分客体”大便的关系。亚伯拉罕还第一个描述了在这一过程中内部客体的丧失,排便即被体验为失去一个内部客体。此外,他对于口欲发展

14、阶段的关注还使他比弗洛伊德更加重视婴儿与母亲的矛盾关系。与安娜弗洛伊德的分歧n第一,能否与儿童建立分析性情境。克莱恩认为儿童能够对分析者产生移情,所以类似于成人的分析情境是能够建立的。安娜则持否定态度。n第二,对儿童分析准备阶段的看法各异。安娜认为对儿童施行精神分析,需要有一段漫长的准备阶段。目的是为了训练儿童成为可以进行精神分析的客体。克莱恩对安娜这种为获得儿童的信任而采取的“精心而困难的方法”持否定态度。温尼克特赞同克莱恩的观点,认为“关于准备阶段的思想属于个案的种类,而不属于儿童分析的一系列技巧。”与安娜弗洛伊德的分歧n第三、分析者的角色定位不同。对安娜来说,儿童精神分析者更多地是一个成

15、年人的模范,而不是儿童的潜意识冲突的解释者,分析者兼顾教育者的角色。n克莱恩对此大加批评,她认为,教育和保证可由分析情境本身提供,而无须分析者的口头承诺。而且,如果精神分析者既是教育者又是竞争的客体,那么儿童就不会向分析者自由地袒露他的所感所想。与安娜弗洛伊德的分歧n第四,对儿童精神分析目的的理解不同。安娜认为应强化“超我”,教育儿童 忍受挫折;n克莱恩则认为应减弱超我的压抑,使儿童能够承受压力。分析的目的是让儿童重获好的客体关系,摆脱恐惧和焦虑。克莱恩客体关系理论的基本命题n基本命题:人类自诞生起就存在一个虚弱的和未整合的自我,客体关系亦从出生时即存在。婴儿与最初的客体一一母亲乳房的关系是一

16、切客体关系的开端,并决定着自我与超我的发展,影响着婴儿爱与恨的情感和不同焦虑及防御形式的出现。克莱恩客体关系理论的基本概念n客体(object)与内部客体(inner object)克莱因所谓的内部客体比客体的内部心理表征更加具体,相对于外部客体(真实的外在客体)而言,内部客体是潜意识幻想的产物,是相对于婴儿自身的客体,它不仅是本能能量所指向的客体,而且是婴儿的心灵中具有可依赖性、爱、贪婪、仇恨和嫉妒等心理特征的人格。内部客体的这种性质是由婴儿投射给客体的冲动和婴儿对于外部客体母亲的人格的知觉共同决定的。克莱恩客体关系理论的基本概念n克莱因还区分了“好客体”(god object)与“坏客体”

17、(bad object),部分客体(part object)和整体客体(whole object)。n以部分客体“母亲的乳房”为例,如果它能满足婴儿的需要,自我投射给它的是力比多冲动,它就是好客体,如果不能满足婴儿的需要,自我向它投射破坏性冲动,它就是坏客体。克莱恩客体关系理论的基本概念n部分客体和整体客体 内部客体既可能是好客体或坏客体,也可能是部分客体或整体客体。在克莱恩的用法中,部分客体既可以指一种解剖学特征或躯体的产物,如母亲的乳房或婴儿的粪便,也可以指一个客体的不同方面,如由分裂机制造成的婴儿幻想中的好乳房和坏乳房。整体客体则是与婴儿自身相分离的、矛盾的和整合的客体,如整体客体母亲。

18、克莱恩客体关系理论的基本概念n克莱恩认为,在婴儿早期的潜意识幻想中,母亲的意象被分割成“好的”与“坏的”两类,随着整合能力的发展,他才把“好”妈妈与“坏”妈妈综合成完整的、现实的整体母亲形象。由部分客体关系向整体客体关系的进展,由把客体分裂为全好或全坏到把好与坏整合到一个客体上面,是以婴儿的认知和整合能力的发展为前提的,它标志着自我的成熟和心理结构的逐渐形成。克莱恩客体关系理论的基本概念n潜意幻想(unconscious phantasy)理解克莱恩对于潜意识幻想概念的使用,是理解她的内部客体观和自我与超我的早期发展观的重要前提。弗洛伊德认为儿童的潜意识幻想是较晚出现的心理产物,当现实原则建立

19、起来而快乐原则继续以分裂的方式操作时,潜意识幻想才出现。而克莱恩在对幼儿的研究中却发现,潜意识幻想很早就出现了,它是动力性的,是普遍存在的,它影响着儿童所有的知觉和客体关系。儿童通过潜意识幻想与整个世界保持联系。克莱恩客体关系理论的基本概念n克莱恩对于潜意识幻想的扩展,是与她的下述观点相联系的:即婴儿一出生就存在足够的自我去形成原始的客体关系,并能使用投射、内投和分裂等基本的心理机制。因此,在她看来,潜意识幻想并不是一种纯粹的本我现象,而是由自我的冲动、防御和客体关系共同作用的产物。克莱恩客体关系理论的基本概念n投射性认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投射(projec

20、tion)、内投(introjection)和认同(identification)是弗洛伊德曾经描述过的重要的心理防御机制。投射是将自我不能接受的欲望、冲动、意念投射给外界的某个客体;内投则是将原来指向外界的仇恨和攻击性冲动与感情转而投向自身;认同又称同一化或自居作用,是指在潜意识中将自我与客体等同起来,以减缓自我所受到的压力和焦虑。尽管这些机制早己被弗洛伊德用来解释病理心 理现象,但是他始终认为这些机制在儿童心理中出现得较晚,尤其是认同机制是在俄底浦斯情结期才活跃起来。克莱恩客体关系理论的基本概念n克莱恩则扩大了它们的功能,并将其使用范围扩展到婴儿期。她认为内投和投射是基本的心理防御机制,它

21、们自婴儿诞生起就存在而且贯穿一生。对部分客体的内投不仅是自我的机能,而且是自我发展的重要基础。投射也并不限于破坏性的情绪和冲动,力比多冲动也可以被投射给客体。而且正是婴儿自己的好情绪的投射才创造了理想的好客体。在变革上述防御机制的功能和范围的基础上,克莱恩提出了新的防御机制一一投射性认同。克莱恩客体关系理论的基本概念n投射性认同是指婴儿将自我和内部客体的分裂部分投射给外部客体,并在潜意识幻想中将外部客体认同为这些投射的部分,从而达到控制客体的目的。投射性认同具有多重目标:一是将自我不喜欢的或危险的部分投射出去,以便摆脱它们,或者攻击和摧毁外部的坏客体;二是将自我好的部分投射给外部的好客体,使之

22、发生认同,以保护外部的好客体免受自我内部坏客体的破坏,或者以此修复外部客体。总之,投射性认同是在潜意识幻想中操作的,其目的是排除内在的焦虑和危险。克莱恩客体关系理论的基本概念n分裂(spliting)弗洛伊德对分裂的使用有多种不同的含义,但主要是指心理整合的病态表现和一种防御性心理机能的手段,克莱恩主要将它与自我和客体的分裂联系起来,视它为在偏执一分裂样状态中使用的重要防御机制,分裂的目的是使被各种危险冲动所包围的混乱的内部世界具有秩序。克莱恩这样说明自我和客体的原始分裂:受内部死亡本能引起的消亡感的威胁,婴儿为了保护自己,把包容着死亡本能的那一部分自我分裂掉,并攻击性地将它投射给原始的部分客

23、体一一母亲的乳房。这样,就把乳房分裂为好的、让人爱的部分和坏的、迫害性的部分,二者彼此分离。克莱恩客体关系理论的基本概念 n然而,在试图内投好乳房时,婴儿不可避免地也吸收了坏乳房。再次受到来自内部的破坏性危险的威胁,婴儿不仅再次投射这个坏客体,而且试图通过理想化并借助对于坏乳房的全能性否认来保护好乳房,同时就在幻想中消灭了他的内在的迫害者和痛苦的关系。可见,与分裂相伴随的原始防御机制还包括否认、投射、内投性认同和理想化等。克莱恩客体关系理论的基本概念n实际上,分裂机制的使用是自我虚弱的结果,克莱恩认为在婴儿诞生时就存在一个自我,但它是虚弱和未统一的,为了应付力比多和攻击性冲动的矛盾,自我只能以

24、分裂的方式加以防御,把自我和客体分裂为全好或全坏。因为自我的成长又依赖客体关系的发展,因而客体的分裂(spliting of object)又加剧了自我的分裂,自我也被分裂成“好的”自我与“坏的”自我两部分。在这一意义上,自我实质上是由客体的内向投射而构成的。克莱恩客体关系理论的基本概念n克莱恩指出,在正常的发展中,分裂只是暂时的,通过母亲对婴儿的爱和理解,以及婴儿自身发展起来的认识和整合能力,他会逐渐克服分裂状态和精神病性质的焦虑。但是,严重的分裂最终会导致顽固的压抑形式。举例nP:以前我是不怎么喜欢那个同事的,就我向他倾诉的那个。我觉得那个人以前就也那样的做那些事情,拍别人的肩膀呀等等,我

25、就觉得瞧不起他,不怎么样。就那两天我特别的脆弱,我看到的人特别的顺眼,对他的感觉就完全的相反了,好象还有点敬佩他的意思,就觉得这人怎么怎么样,好多优点出来了,但现在从这里面出来了举例nT:是你老乡吗?nP:嗯,不是的,就是我身边的同事。nT:哦,哦,哦。身边的同事,就你经常给他讲一些话。nP:哎,讲一些话。然后那一天他劝我了吧,那两天我突然感觉就变了。nT:嗯,感觉nP:哎,感觉就变了。举例nT:呵呵,很有意思。nP:不一样了。现在呢又不一样了,我从那里面出来了,我现在又依然瞧不起他了,怎么样的?nT:这倒挺有意思的。nP:是的。nT:是不是你在最脆弱的时候就需要这样子,需要这样一个感觉比较好

26、的人。举例 P:或许在我脆弱了,觉得什么样得人都好了。nT:呵呵。nP:我就感觉是这样子的,那段时间我跟我我谈朋友的那段时间,那个人根本就不好,但是我很脆弱,需要一个人,所以那个人的形象就特别的高大。什么什么都特别好了,缺点也是优点,完全就是特别情感化的那种。克莱恩客体关系理论的基本概念n修复(reparation)n修复概念是克莱恩首次提出的一种防御机制,主要在抑郁性状态中起着核心作用。克莱恩认为修复是最强大的建设性和创造性需求因素,是同情的能力和保存所有事物的愿望。修复幻想是由婴儿全能性地摧毁好客体而引起的内疚感和失望感唤起的,试图通过修补和再造重新获得内部和外部的好客体。修复内外好客体的

27、愿望和能力,是自我修通(work through)冲突和阻碍保持爱与关系的能力的基础,同时也是创造性活动的基础,因而创造性根源于婴儿修补和创造他失去的快乐、他失去的内部客体和内部世界的和平的愿望之中。克莱恩客体关系理论的基本概念n修复性的幻想和活动还能解决抑郁性状态的焦虑。通过不断地体验丧失和客体的再现,抑郁性焦虑的强度减轻,婴儿对自己的爱和修复能力有了信心,从而使他不再恐惧他幻想的全能破坏性,也更能忍受外部客体的剥夺。在同化好客体和忍受哀伤的过程中,自我成长起来。因而修复驱力带来了自我和客体的进一步的整合。克莱恩认为,修复失败会加重抑郁性焦虑,并阻碍儿童的正常发展。修复如果成功,不仅会促使人

28、格的成熟和完善,而且它也是外部世界中建设性行为的内在驱力。克莱恩客体关系理论的基本内核n儿童心理结构发展的状态观n俄底浦斯情结和超我在前生殖欲期的形成与发展 克莱恩客体关系理论的基本内核偏执一分裂样状态(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抑郁性状态(depressive position)偏执一分裂样状态n偏执一分裂样状态大约出现于从出生到 3-4个月左右。在这个时期,婴儿同一种“部分客体”即母亲的乳房建立了客体关系。当婴儿内部强烈的力比多冲动(生的本能)和攻击性冲动(死亡本能)相冲突时,原始的处于虚弱和未整合状态的自我只能以分裂的方式应付这种冲突,力比多冲动和攻击性冲动都

29、被投射到乳房上,由此,母亲的乳房就被分裂为“好”乳房和“坏”坏乳房。偏执一分裂样状态n同时,客体的分裂还与婴儿的满足体验相联系:当乳房这一部分客体带来满足和愉快时,它就是“可爱的好乳房”,就能引发生冲动;当它不能带来满足并令人失望时,它就变成”可恨的坏乳房和惹人讨厌的东西“,成为死亡冲动的物质基础。此时,“好”与“坏”的方面是分离的,客体要么全好,要么全坏,即遵循“非此即彼”和“全或无”的原则。偏执一分裂样状态 此阶段自我的目标是内投和认同它的理想客体,同时令迫害性的坏客体消失。但是,由于死亡本能的运作所激起的消亡恐惧(fear of anihilation),婴儿害怕自己被内投的”坏客体“毁

30、灭,因而产生迫害性焦虑(persecutory anxiety)。n偏执一分裂样状态的主导焦虑是唯恐迫害者摧毁自我或好客体,因而进一步促使婴儿采用分裂机制。偏执一分裂样状态n在论述偏执一分裂样状态时,克莱恩引入了一个新的防御机制:投射性认同。投射性认同从原始的投射发展而来,是指婴儿在幻想中,将内在的本能冲动、自我被分裂的部分和躯体的产物(如粪便)投射给外部客体,并使外部客体与自我被投射的这些部分发生认同,借以缓解某些内在焦虑和内在危险。投射性认同的目标多种多样:如取消自身不喜欢的部分,贪婪地占有、挖空(scopout),控制客体等等。偏执一分裂样状态n其结果之一就是把客体认同为自身投射的部分。

31、投射性认同包括一个深刻的分裂,在这种分裂中,自我投射给他人的部分是被自我所彻底否认的。在儿童的幻想中,自身令人憎恶的部分被驱逐给母亲,于是母亲被认同为自身的这些部分并受到儿童的强烈憎恨。通过投射性认同,儿童与母亲建立了攻击性的客体关系原型。偏执一分裂样状态n投射性认同不仅包括自身坏的部分,自身好的部分也被投射给客体。不过这一过程受到如下两种力量的驱使,一是试图保护它们免遭危险的内部客体的伤害,二是需要通过使自身好的部分认同客体而使外部客体成为好客体。偏执一分裂样状态n然而,如果这类投射过度的话,它也会削弱自我,并且使自我变得贫乏。克莱恩指出,“把好的感觉和自身(self)好的部分投射给母亲,对

32、于婴儿发展好的客体关系和整合自我(ego)的能力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如果这个过程被过度实现,人格中好的部分就被体验为丧失掉了。”偏执一分裂样状态n在偏执一分裂样状态中,客体的过度理想化(excessive idealization)和全能性的否认(omnipotent denial)也被用作防御迫害性恐惧的工具。婴儿的自我为了使内部的好客体免于迫害性客体的迫害而使用过度理想化。理想化是客体和自我善良感(goodnes)的基础,并成为好的客体关系的先驱。而潜在于全能性否认背后的幻想是全能性地消灭迫害者。婴儿为了保持愿望满足的幻觉,他必须将好客体理想化,并全能性地消灭坏客体。当婴儿做不到这些而

33、且当饥饿再次袭来时,婴儿的体验就是一种被迫害者入侵和被消灭的威胁体验。因而,挫折被婴儿体验为一种迫害。偏执一分裂样状态n克莱恩的临床资料还证明,婴儿与乳房的理想关系的确存在,但几乎同时,一种充满恐惧和仇恨的与坏乳房的关系也出现了,而且从理想关系中分裂开去。所以,克莱恩指出,尽管亚伯拉罕假定第一个口欲阶段是前矛盾性的,但是,这并非因为仇恨未出现,而是因为存在爱与恨的分裂。她相信,好的外部客体引起的好的体验多多少少也会减轻内部世界的危险性。内部迫害性恐惧减少,投射的需要就会逐渐消失。偏执一分裂样状态n然而,由这些原始的内部客体产生的焦虑,它真正的减轻似乎主要依赖于带着生殖欲的、俄底浦斯的情绪转向外

34、在父母。即在抑郁性状态中转入俄底浦斯情结期。n偏执一分裂样状态是一种正常的发展步骤。通过内投并认同理想乳房,婴儿克服他的分解和消亡恐惧。原始的分裂是儿童获得区分能力的第一步,而投射性认同则是与外界相联系的第一步。但是,当此阶段焦虑过度时,未解决的问题就会引起最严重的病理问题。抑郁性状态n经历过偏执一分裂样状态之后,随着婴儿感知功能的完善,它能够内投完整的客体,可以更好地适应生活。大约从第5或第6个月开始,直到1岁左右,婴儿进入“抑郁性状态”。克莱恩认为,在正常的发展中,偏执一分裂样状态在很大程度上都要被抑郁性状态超越,因而在这一阶段客体关系形成的方式构成了人格结构的基础。抑郁性状态n在抑郁性状

35、态中,母亲作为一个不同于婴儿自身的人被全面地理解或认识,这个“完整的客体”身上,汇聚着可爱与可恨两个方面的特征,她既令人满足,又令人受挫,既有好的方面也有坏的方面。儿童开始有了矛盾情绪的体验和内疚的动因。抑郁性状态n一方面,他爱他的母亲,他不仅需要她而且完全依赖她。但是,由于母亲不能总是满足他的愿望,有时他便对母亲萌生了强烈的恨。此时,力比多冲动和破坏性冲动指向了同一个客体一一作为整体客体的母亲。这种仇恨和破坏性冲动使得婴儿害怕自己会毁灭母亲从而失去她,于是陷入抑郁性的焦虑。故此阶段是以其占主要地位的焦虑一一抑郁性焦虑一一 来命名的。抑郁性状态n指向整体客体母亲的破坏性冲动,不仅导致矛盾和抑郁

36、性焦虑,同样会引发内疚感,对于婴儿来说,忍受这种内疚感并非易事,对于分析中发生退行的病人来说同样如此 n当修复能力没有充分发展起来时,这些情绪就会遭到与客体的躁狂关系的防御。即所谓的躁狂防御 抑郁性状态n克莱恩认为,躁狂防御与偏执一分裂样状态中所使用的防御形式并没有什么根本性的不同,这些防御机制现在以更高级的形式被组织,而且与它们相伴随的是控制感、成功感和轻视,目的是有效地贬低客体的重要性,以对抗抑郁性焦虑的体验。抑郁性状态n躁狂防御就是直接指向所体验到的抑郁性痛苦 这种心理事实,而且其主要特征是否认这种心理事实:对客体的依赖和矛盾性被否认,反过来客体则被全能性地成功地加以控制和操纵,因此客体

37、的丧失便不再引起痛苦或内疚感。与此同时或与之交替地,是否认任何破坏性和丧失感,即向着理想化内部客体逃避。抑郁性状态n躁狂防御本身也是发展的一部分,直到婴儿能够使用修复过程来抵御由矛盾性所引起的焦虑为止。不过,如果躁狂防御过于强大或持续时间过长,它们可能会干扰客体关系的正常发展,并阻碍抑郁性状态的修通。在分析中,躁狂防御还可能构成一种严重的阻抗,并排除内部世界的体验,因为在这一内部世界中,依赖感被体验为指向有价值的客体。根据西格尔的看法,躁狂防御还会阻碍对心理现实的意识和洞察力的发展。抑郁性状态n在讨论抑郁性状态时,克莱恩认识到修复机制在儿童成长中的基本作用。如果说躁狂防御是针对抑郁性焦虑的病理

38、性防御的话,那么修复则是一种健康的、创造性的防御机制。克莱恩指出,抑郁性的情绪和破坏好客体导致的内疚感引起了保存和复活所爱客体的渴望,由此驱动修复的愿望和修复好的内部对象的幻想。抑郁性状态n外部客体母亲的不断离去与再现,则恰好验证了婴儿的修复能力。好的内部客体的建立正是以修复愿望为转移:通过对受伤客体的修复,婴儿提 高了对自己的爱的能力的信心,从而减轻了他的内疚感,降低了丧失焦虑,并创造了好的内部客体,也与母亲建立了爱的客体关系。抑郁性状态n抑郁性状态的特点是,婴儿开始把母亲知觉为一个独立的整体客体,此时的客体关系是与整体客体的关系,主导焦虑是抑郁性焦虑和内疚感,占优势的防御机制是整合、修复或

39、躁狂防御。克莱恩指出,婴儿在抑郁性状态时的中心任务是在他自我的核心形成足够好的和安全的整体内部客体。如果这一活动失败,儿童就会患偏执或躁狂一抑郁类的心理疾病。俄狄浦斯情结早期阶段的理论n人们通常认为,俄底浦斯情结约出现于3-4岁,大约在 6岁时达到顶点。n然而克莱恩观察到,2 岁半儿童的身上己表现出俄底浦斯幻想和焦虑,因此俄底浦斯情结的历史也可以追溯到前生殖欲期,即弗洛伊德所说的前俄底浦斯情结期。克莱恩认为,前生殖欲倾向和生殖欲倾向一样,不仅出现于俄底浦斯的幻想中,而且对于俄底浦斯冲突和俄底浦斯情结的产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她特别指出,儿童的俄底浦斯情结起始于第二个口欲阶段,即在半岁左右,它带有前

40、生殖欲的施虐特征。俄狄浦斯情结早期阶段的理论n而且无论男孩还是女孩的俄底浦斯情结,都是从前生殖欲期对母亲的依恋关系开始的,即开始于与乳房的部分客体关系。最终促使俄底浦斯情结形成和发展的则是作为内部客体的超我。n在1934年即状态概念出现之前,克莱恩主要遵循弗洛伊德和亚伯拉罕关于力比多发展阶段的观点,用客体关系的术语阐明俄底浦斯情结的早期历史。这时她认为俄底浦斯情结出现于最大施虐欲期,即产生于施虐和仇恨的情感之中,大约在半岁左右。俄狄浦斯情结早期阶段的理论n克莱恩在弗洛伊德关于儿童性欲发展阶段的基础上,又接受了亚伯拉罕对于前生殖欲期的仔细划分,认为在第一口欲阶段,部分客体乳房都是好的,不存在施虐

41、欲或矛盾,只是在第二口欲阶段才产生了矛盾,使它带有分裂和投射的需要。与乳房的施虐欲关系开始于第二个口唇阶段,因为由断乳(weaning)引起了虐待狂的、食肉性的幻想。俄狄浦斯情结早期阶段的理论n不久,尿道和肛门的施虐欲作为攻击性的工具也加了进来,导致了克莱恩所描述的最大施虐欲阶段。这一阶段大约发生于半岁左右,俄底浦斯情结就在施虐欲冲动和仇恨的领域里发生了。在这里,克莱恩与弗洛伊德出现了两点分歧。俄狄浦斯情结早期阶段的理论n由断乳引起的虐待狂食肉性的幻想,使儿童的兴趣由部分客体乳房转向了母亲的整个躯体,这样在口唇施虐欲之上又增加了原始的俄底浦斯嫉妒和羡慕。在发现儿童原始的俄底浦斯情结的过程中,克

42、莱恩揭示了儿童身上一个全新的内部幻想世界,它充满与母亲的躯体相联系的复杂而又丰富的幻想和焦虑。俄狄浦斯情结早期阶段的理论n在儿童的幻想中,母亲的躯体充满丰富的牛奶、食物、有价值有魔力的粪便,甚至包含婴儿和合并来的阳具。母亲的躯体激起了儿童探索它并把它的财富据为己有的强烈愿望。它刺激着婴儿的力比多欲望以及嫉妒和仇恨。婴儿在幻想中使母亲的躯体遭受到贪婪的攻击,他幻想着在攻击中剥夺母亲的这些财富,因为这些攻击性的存在,母亲的躯体不仅是欲望和嫉妒的特殊客体,而且成为仇恨和恐惧的特殊客体。俄狄浦斯情结早期阶段的理论n在这里,克莱恩与弗洛伊德出现了两点分歧。一是,尽管克莱恩同意弗洛伊德的观点,即口欲、肛欲

43、和生殖欲是依次发展起来的,但是她认为它们出现之后彼此重叠,前者不会因为后者的出现而消失。这一看法是她的状态观的基础。克莱恩这样描述各种施虐欲的出现过程及其重叠现象 俄狄浦斯情结早期阶段的理论n儿童所使用的每一种其他的施虐性攻击的工具,诸如肛门施虐欲和肉体施虐欲,都首先对准母亲令人受挫的乳房,但是不久,它就指向了母亲躯体的内部,这样,母亲的躯体立即成为每一种更加有力和有效的施虐欲工具的靶子。在早期的分析中,幼儿的这些肛门一施虐欲的、毁灭性的欲望,不断地随着以吞没和淹没的方式来摧毁母亲的躯体的欲望而改变,但是吞食和摧毁母亲的乳房的原始目标仍然在其中可以辨别出来。俄狄浦斯情结早期阶段的理论n克莱恩与

44、弗洛伊德的另一个分歧是,她认为超我早在口施虐期就已出现,因而它不仅先于而且促进俄底浦斯情结的出现和发展。超我首先是一个带有吞没、噬咬性质的内部客体,随后吸收了尿道施虐、肛门施虐直至生殖欲施虐的特征。超我作为可怕的惩罚性的内部意象,引起了婴儿的焦虑和内疚感(guilt),“因而内疚感正是产生于婴儿期。内疚感并非在俄底浦斯情结趋于结束时才出现,而是从一开始就塑造着其过程并影响其结果的因素之一”俄狄浦斯情结早期阶段的理论n克莱恩认为,儿童处理与母亲的躯体相关的的幻想和焦虑的方式将对俄底浦斯情结的发展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她认识到,占有母亲躯体的欲望不仅是因为力比多和攻击性的目的,而且是因为焦虑,儿童要在

45、她这一真实的人物中寻求以对抗可怕的内部人物。由内化的坏客体所引起的迫害性焦虑使得儿童更加义无反顾地寻求与作为外部客体的母亲之间的力比多接触。俄狄浦斯情结早期阶段的理论n儿童试图通过真正的生殖活动来修补和修复真实的母亲,以弥补母亲在幻想中受到的伤害。这样,由内部客体产生的焦虑压力驱使儿童与真实的父母发展出一种俄底浦斯的关系。当儿童开始认识到自己生物学上的性别时,生殖欲倾向才真正起作用,传统精神分析理论所描述的俄底浦斯阶段就开始运行起来了。俄狄浦斯情结早期阶段的理论n通过对于儿童与母亲的乳房以及与母亲的躯体的原始关系的了解,克莱恩得以勾画了儿童从与乳房的最早客体关系到俄底浦斯情结的出现这一发展图景

46、,提出了她的儿童心理性欲发展观。但是,通过把俄底浦斯情结回溯至它的前生殖欲期的起源,克莱恩描写的俄底浦斯情结比弗洛伊德的描写更加复杂。她强调男孩的前生殖欲发展以及他对于母亲的固着的重要性,而弗洛伊德把这种固着看作只是小女孩的一种特性,她把男孩的“女性阶段”(femininity phase)追溯到了他早期与母亲躯体的关系。俄狄浦斯情结早期阶段的理论n克莱恩的女性性欲观也不同于弗洛伊德,她不再把女性性欲看作是男性性欲的阉割观,而认为它以自己的方式存在着。n按照弗洛伊德对女性性欲的看法,女孩对母亲有一个很长的前俄底浦斯固着期。当生殖冲动起作用时,小女孩和男孩一样,把母亲看作原始的性欲客体,但是在阳

47、具崇拜期,女孩形成阳具嫉羡,这是女孩发展的关键,而且通常是病理学的重要源泉。弗洛伊德的观点是,男孩的俄底浦斯冲突因为阉割情结而逐渐结束,与此相反,在女孩身上,阉割情结则激起了俄底浦斯冲突。俄狄浦斯情结早期阶段的理论n克莱恩否认女孩有一个很长的性欲潜伏期。她认为,一旦女孩由母亲的乳房转向对母亲的躯体感兴趣,她就进入了活跃的俄底浦斯冲突,尽管它一开始是前生殖欲的形式。一开始,她欲望和嫉羡母亲的乳房,进而欲望占有母亲体内的阳具和婴儿,因此,这些由母亲带来的冲突开始决定她的幻想和焦虑。俄狄浦斯情结早期阶段的理论n克莱恩认为,害怕母亲掏空她的躯体内部并摧毁躯体内部的所有物,这是女孩的基本焦虑,这一观点也

48、是琼斯所提出的,他称之为“丧失恐惧”。克莱恩把小女孩的阴茎嫉羡和丧失恐惧看作是她与母亲和父亲的整个关系的一部分。当父母的差异越来越明显,父亲不再仅仅是母亲的附属物而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并以他本来的形象被欲望时,在小女孩身上,一个生殖欲形式的俄底浦斯情结就逐渐地出现了。俄狄浦斯情结早期阶段的理论n克莱恩也不同意弗洛伊德关于阳具崇拜期的看法。因为在她看来,关于母亲拥有阳具的重要幻想是下述幻想的一部分:幻想母亲的躯体包含有通过口唇合并得到的父亲的阳具,因此,弗洛伊德所说的发生于父、女之间的阳具嫉妒,在克莱恩这里就转移到母一女之间。最初受到欲望和嫉妒攻击的是母亲的躯体,而非父亲。俄狄浦斯情结早期阶段的

49、理论n与男孩的俄底浦斯情结相联系,克莱恩的观点也存在一个重要的改变,即她强调男孩早期与母亲的依恋和攻击关系,即男孩的女性状态。克莱恩认为,与母亲乳房的部分客体关系从根本上影响着俄底浦斯情结的发展,而且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会从母亲的乳房转向父亲的阳具,把它作为一个选择客体。俄狄浦斯情结早期阶段的理论n所以,和在女孩身上所发生的一样,男孩也经历了一个内投和认同被欲望和被嫉羡的母亲的躯体再到欲望父亲的阳具这样一个阶段,克莱恩称之为男孩的女性状态。n在男孩身上,阴茎嫉羡是与对母亲的躯体内容物的欲望相联系的。而且,尽管阉割焦虑在生殖欲阶段日益重要,然而更早的恐惧却是与男孩的女性状态相联系的-害怕被掏空而使

50、其内部的东西被消灭。这些早期的焦虑潜伏着并加到了阉割焦虑的性质之上。可见,男孩最早的焦虑是丧失恐惧而非阉割焦虑。俄狄浦斯情结早期阶段的理论n据克莱恩看来,从很早的时候开始,小男孩就展开了女性心态和男性心态之间的斗争,在女性心态中,他由认同母亲转向欲望一个好的阳具,这是后来的同性恋倾向的基础:而在男性心态中,他希望认同父亲并欲望他的母亲,由于结合并认同了被欲望的阳具,它为好的异性恋发展奠定了基础。俄狄浦斯情结早期阶段的理论n克莱恩还认为,男孩的阉割焦虑有两个来源,一是由他对父亲的俄底浦斯敌意所引起的焦虑,二是害怕他早期对于母亲的躯体以及她体内父亲的危险阳具的幻想性攻击所导致的报复。同样,俄底浦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克莱恩的客体关系理论概述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