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22新沪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全册打包).rar.rar

相关 举报
  • 全部
    • 2022新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 力与运动》复习教案.doc--点击预览
    • 2022新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 浮力》复习教案.doc--点击预览
    • 2022新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八章 压强》复习教案.doc--点击预览
    • 2022新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复习教案.doc--点击预览
    • 2022新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 机械与人》复习教案.doc--点击预览
    • 第10章《第1节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案_2022新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doc--点击预览
    • 第10章《第2节 滑轮及其应用》教案_2022新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doc--点击预览
    • 第10章《第3节 做功了吗》教案_2022新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doc--点击预览
    • 第10章《第4节 做功的快慢》教案_2022新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doc--点击预览
    • 第10章《第5节 机械效率》教案_2022新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doc--点击预览
    • 第10章《第6节 合理利用机械能》教案_2022新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doc--点击预览
    • 第11章《第1节 走进微观》教案_2022新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doc--点击预览
    • 第11章《第2节 看不见的运动》教案_2022新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doc--点击预览
    • 第11章《第3节 探索宇宙》教案_2022新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doc--点击预览
    • 第7章《第1节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教案_2022新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doc--点击预览
    • 第7章《第2节 力的合成》教案_2022新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doc--点击预览
    • 第7章《第3节 力的平衡》教案_2022新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doc--点击预览
    • 第8章《第4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案_2022新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doc--点击预览
    • 第8章《第一节 压力的作用效果》教案_2022新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doc--点击预览
    • 第8章《第三节 空气的“力量”》教案_2022新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doc--点击预览
    • 第8章《第二节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教案_2022新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doc--点击预览
    • 第9章《第1节 认识浮力》教案_2022新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doc--点击预览
    • 第9章《第2节 阿基米德原理》教案_2022新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doc--点击预览
    • 第9章《第3节 物体的浮与沉》教案_2022新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第七章 力与运动复习教案第七章 力与运动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1学会分析物体受到的有哪些力,会根据物体运动状态分析受力,如平衡力成对存在。2 2能完成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3 3能完成实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教学重点画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的受力示意图;关于牛顿第一定律和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探究。教学难点利用平衡力成对存在不漏画力;实验方案和数据记录表的设计,物理科学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的应用等。课时安排1 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对照复习目标,本章你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加强?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复习第七章 力与运动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二、自学互研(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司机在驾驶汽车时必须要系上安全带,系上安全带可以(C)A减小汽车的惯性,防止发生事故 B减小司机的惯性,防止发生事故C减小因汽车突然减速造成的伤害 D减小因汽车突然加速造成的伤害方法指导:根据二力合成规律可以计算出同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确定合力的方向,已知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及其中一个力,能求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方法指导:物体受力平衡时,其所受合力为零,这两者是等效的。分析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力大小时,先确定清楚每个力的受力物体,再去分析哪两个力平衡。规律小结: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区别:作用对象不同: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力的性质不同:平衡力不一定是同性质的力,相互作用力一定是同一性质的力;力的存在情况不同:平衡力其中一个消失后,另一个力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力同时存在,同时消失。对学群学:知识板块一:要求展示汽车原来的运动状态。知识板块二:要求展示弹簧测力计的受力示意图。知识板块三:要求展示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对照复习目标思考:1 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2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3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二)力的合成如图所示,各用 4 N 的水平力沿相反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弹簧测力计自重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4 N,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 4 N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0 N,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 0 N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8 N,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 0 N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4 N,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 0 N(三)平衡力如图所示,小刘同学站在电子秤上测体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小刘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电子秤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电子秤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电子秤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小刘受到的重力和电子秤对小刘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小刘受到的重力和小刘对电子秤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三、板书设计第七章 力与运动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2.力的合成3.平衡力四、教后反思 第九章浮力复习教案第九章浮力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1认识浮力的产生原因;通过实验体验浮力的存在。2 2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3 3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决实际问题。3 3经历探究浮力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的过程,知道阿基米德原理。教学重点浮力的相关计算。教学难点利用浮力解决实际问题。课时安排1 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对照复习目标,本章你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加强?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复习第九章浮力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二、自学互研自主梳理知识,构建本章知识结构浮力认识浮力定义:液体或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 向上 的托力方向:竖直向上,与 重力 方向相反“称重法”测浮力:F浮G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是由于液体(或气体)对物体有向上和向下的 压力差 产生的压力差法求浮力:F浮F向上F向下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液体 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阿基米德原理探究阿基米德原理:需要用称重法测量浮力的大小F浮和用排液法测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G排,然后把F浮与G排进行比较得出结论阿基米德原理内容: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 液体 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 排开液体 的重力阿基米德原理的表达式:F浮G排m排ggV排轮船漂浮的原因:把密度大于水的钢铁做成空心,增大排开水的体积,从而增大了可利用的浮力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浮沉条件F浮G,液物,受力不平衡,上浮,最终漂浮在液面F浮G漂浮,液物,受力平衡悬浮,液物,受力平衡,可停留在液体内任何位置F浮G,液物,受力不平衡,下沉,最终沉到容器底浮沉条件在技术上的应用潜水艇探测气球浮筒打捞沉船密度计自学互研生成能力(一)浮力的计算如图所示,一个重为 4.5 N、边长为 0.05 m 的正方体物块用弹簧测力计吊着静止于水中,正方体物块上表面所处的深度为 0.1 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3.25 N,请你用三种方法计算此时正方体物块所受浮力的大小。(g取10 N/kg)方法一:F浮GF4.5 N3.25 N1.25 N。方法二:因为正方体物块浸没在水中,所以V排V物(0.05 m)31.25104 m3,F浮水 gV排1.0103 kg/m310 N/kg1.25104 m31.25 N,方法三:F向下p1Sgh1l21.0103 kg/m310 N/kg0.1 m(0.05 m)22.5 N,F向上p2Sgh2L21.0103 kg/m310 N/kg(0.10.05)m(0.05 m)23.75 N,F浮F向上F向下3.75 N2.5 N1.25 N。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三,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几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板块一、二、三,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各小组将各知识板块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展示到小黑板上,寻求小组间合作探究,共同解决。对照复习目标思考:1 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2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3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二)物体的浮沉(多选)放在水平桌面上完全相同的两个烧杯中装有深度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把体积相同的A和B两个实心小球分别一起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小球静止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C)A在甲液体中,小球A受到的浮力大于小球B受到的浮力B小球A的质量小于小球B的质量C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D小球放入后,装甲液体的烧杯对桌面的压力小于装乙液体的烧杯对桌面的压力(三)浮沉条件的应用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密度和体积都不同的盐水,将同一个小球先后放入杯中,当小球在盐水中静止时两杯中的液面相平,如图所示。则(C)A小球在甲杯中受到盐水的浮力大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B小球在甲杯中受到盐水的浮力小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C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D图中,盐水对甲杯底的压强小于盐水对乙杯底的压强解析观察题图可知,同一小球先后在甲液体中漂浮、在乙液体中悬浮,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F浮甲G、液甲小球,F浮乙G、液乙小球,比较可得到如下关系:F浮甲F浮乙、液甲液乙;根据pgh可知,杯底受到的压强p液甲p液乙。三、合作探究对学:分享检测题: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对子之间针对独学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群学:研讨: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针对展示的方案内容展开小组交流、讨论,帮助解决组内疑难。四、板书设计第九章 浮力1.浮力的计算2.物体的浮沉3.浮沉条件的应用五、教后反思 第八章压强复习教案第八章压强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1通过复习归纳进一步认识压强;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2 2通过师生共同回顾复习,使学生对压强知识的理解进一步系统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3 3通过课堂探究、训练,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 4通过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物理就在身边。教学重点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压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难点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影响压强的因素。课时安排1 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对照复习目标,本章你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加强?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复习第八章压强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自主梳理知识,构建本章知识结构认识压强压力定义:垂直 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压强定义: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公式:pFS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 Pa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研究液体的压强特点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并且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都 相等液体内部压强跟深度有关,深度 越深,压强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跟密度有关,密度 越大,压强越大公式:pgh应用:连通器大气压与人类生活大气压强的存在:马德堡 半球实验测量应用pFS估测出大气压强的值托里拆利 实验能准确测出大气压测量仪器:汞气压表、无液气压计1个标准大气压760 mm汞柱所产生的压强 1.013 105 Pa大气压强的变化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 减小一般情况下,大气压随天气的变化规律是:冬天 低,夏天 高;晴天 高,阴天 低液体沸点的变化:液体的沸点随液体表面气压的增大而 增大,随气压的减小而 减小二、自学互研(一)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三,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几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板块一、二、三,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各小组将各知识板块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展示到小黑板上,寻求小组间的合作探究,共同解决。对照复习目标思考:1 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2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3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随着大自然的进化,动物界中出现了许多压强应用高手,如图所示的公鸡和骆驼就是两例。公鸡的爪子尖尖的,觅食时减小_受力面积_,增大_压强_;而骆驼的脚掌宽宽的,这样在走路时能够_减小_对地面的压强。解析公鸡爪子尖尖的,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小,可以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从而使它容易刨开泥土;骆驼的脚掌宽宽的,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从而使它在沙漠里走路时不容易下陷。(二)液体压强及压力的分析与计算如图所示,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时,设液体对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C)App乙Bpp乙Cp甲p乙D无法确定解析观察题图可知,甲试管中的液体体积要比乙试管中的液体体积小,且二者装有液体的质量相同,由mV可知,甲液体的密度比乙液体的密度大;“两管液面相平”,说明两试管中液面等高,即试管底部所处的深度相等,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gh可知,p甲p乙。知识板块三 大气压现象的判断及分析如图所示中医常用“拔火罐”的方法治疗风湿等疾病。“拔火罐”是将一酒精棉球点燃后放一广口瓶中,过一会儿将广口瓶扣在病痛的位置上,广口瓶就会牢牢地吸在皮肤上,这是为什么?解析解答本题应该从瓶内、外气压改变的角度分析。广口瓶吸在皮肤上,是大气压的作用。答案酒精棉在广口瓶里燃烧后,广口瓶内的气压变小(燃烧消耗了一部分氧气),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广口瓶被牢牢地压在皮肤上。三、合作探究对学:分享检测题: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对子之间针对独学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群学:研讨: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针对展示的方案内容展开小组交流、讨论、帮助解决组内疑难。四、板书设计第八章压强1.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2.液体压强及压力的分析与计算五、教后反思 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复习教案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到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2 2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结构的历程,并认识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3 3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4 4能从生活、自然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推测分子的热运动。初步认识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联系。5 5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教学重点分子间的作用力。教学难点分子的热运动。课时安排1 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对照复习目标,本章你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加强?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复习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二、自学互研自主梳理知识,构建本章知识结构从粒子到宇宙物质结构分子定义:保持物质 化学性质 不变的最小微粒大小:直径尺度为 109 m,体积小、数量多探索物质组成的过程原子定义:比分子更小的粒子结构原子核质子中子由夸克组成核外电子卢瑟福的 原子结构 模型学说微观世界尺度(分子:109 m原子:1010 m原子核:1014 m质子:1015 m夸克:1019 m)分子动理论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分子间有空隙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探索宇宙飞出地球托勒密:地心说哥白尼:日心说对宇宙图景的不同认识牛顿:万有引力定律飞出地球:速度足够大,梦想成真宇宙深处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他其他星系河外星系总星系外更大的天体系统(有待探究)规律小结:1 1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不同物质之间,同种物质之间是不能发生扩散现象的。扩散现象只有在两种物质彼此接触时才能发生,否则,就不会发生。2 2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要判定分子表现为引力还是斥力,关键是弄清分子间的距离,若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位置时分子间的距离,则表现为引力;若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位置时分子间的距离,则表现为斥力。对照复习目标思考:1 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2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3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一)分子动理论本类型主要从辨别扩散现象、探究分子热运动的特点、利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解释生活现象等角度命题,考查对分子动理论的理解及应用;常见题型有填空题和选择题。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A“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斥力B松软的海绵用手一捏体积会大大缩小,这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C在房间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用热水比用冷水更容易去掉衣物上的污渍,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二)分子间的作用力下述四种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间作用力特点的是(B)A被切成两段的保险丝压紧后能提起物理课本B一勺盐使整锅汤都变咸了C用弹簧测力计将玻璃板提离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D注射器里的水用很大的力压也很难被压缩(三)探索宇宙下列有关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C)A人类居住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B宇宙中各个物体都是静止的C宇宙是由许许多多个星系组成的D宇宙中像地球一样的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像太阳一样的天体不是由物质组成的(四)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在固体中,分子力作用较_强_,因而,固体有一定的_体积_和_形状_;在液体中,分子力作用较_弱_,因而,液体没有确定的_形状_,但占有一定的_体积_;在气体中,分子力作用更_弱_,因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确定的体积。三、板书设计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1.分子动理论2.分子间的作用力3.探索宇宙四、教后反思 第十章机械与人复习教案第十章机械与人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1感受杠杆,理解杠杆五要素,会画有关杠杆受力的力臂。2 2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并会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简单问题。3 3知道定、动滑轮和滑轮组的特点及作用,会组装滑轮组。4 4能联系实际体会简单机械在现实中的广泛运用。教学重点杠杆平衡条件;功、功率。教学难点机械效率的应用。课时安排1 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对照复习目标,本章你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加强?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复习第十章机械与人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二、自学互研自主梳理知识构建本章知识结构杠杆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杠杆原理(平衡条件):F1l1F2l2生活中的杠杆等臂杠杆省力杠杆费力杠杆滑轮定滑轮:轴固定不动 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轴随物体一起运动 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组a.组成 b.特点:既能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c.拉力与物重、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的关系机械效率W有、W额、W总及关系公式:W有W总,机械效率总小于1机械效率的测定及计算功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的计算公式:WFs 单位 J功率物理意义定义公式:PWtFv 变形式WPttWP动能和势能动能定义影响因素重力势能定义影响因素弹性势能定义影响因素机械能及其转化机械能的含义动能和势能的转化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三,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几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板块一、二、三,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各小组将各知识板块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展示到小黑板上,寻求小组间合作探究,共同解决。对照复习目标思考:1 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2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3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一)杠杆的作用如图,在一次野外活动中,小明用一木棒扛一包裹吃力前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A为减轻肩部所受压力,可以把包裹向前移动,离肩膀近一点B为减轻肩部所受压力,可以把肩膀向后移动,离包裹近一点C为减轻双手用力大小,可以把双手向前移动,离肩膀远一点D为减轻双手用力大小,可以把包裹向后移动,离肩膀远一点(二)滑轮的作用如图所示,在用滑轮将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匀速移动时,拉力分别为F甲、F乙、F丙、F丁,比较它们的大小(不计滑轮重及滑轮与细绳间的摩擦),正确的是(B)AF甲F乙BF乙F丙CF丙F丁D一样大解析定滑轮的轮轴是固定的,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的轮轴与物体一起运动,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三)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针对如图所示的情景,力是否对物体做功,下面是三位同学发表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_乙_,因为_C_。A 学生:直升机对物体做了功,因为物体被吊走了B 学生:石头虽然没动,但是小孩确实用了力C 学生:叉车对物体施了力,且物体又被移动了距离(四)功率的计算一个质量为 50 kg 的人,在 10 s 内连续向上跳 12 个台阶,已知每个台阶的高度为0.2 m,则这个人在这段时间内所做功的功率是(D)A1 200 WB10 WC12 WD120 W三、板书设计第十章 机械与人1.杠杆的作用2.滑轮的作用3.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4.功率的计算四、教后反思 第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案第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案教学目标1 1认识杠杆,了解关于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能求、作力臂。2 2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并会进行相关计算。教学重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结构。教学难点力臂的概念及画法,变形杠杆的分析。【学习目标】1 1能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杠杆的使用、特点以及作用效果等进行分类。2 2知道生活中杠杆的一些应用,进一步巩固学习杠杆的相关知识。【学习重点】杠杆的分类与识别。【学习难点】能正确地在周围生活中发现和分析各种杠杆,具有利用杠杆方便自己工作的意识。课时安排1 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第 1 课时认识杠杆、杠杆的平衡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学习第 1 课时认识杠杆、杠杆的平衡。(板书课题)二、自学互研(一)认识杠杆自主阅读课本第 184 页的内容,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问题。1 1如图所示为 1824 年在伦敦发行的机械杂志内的一幅画。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起整个地球。”像这样,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_固定点_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2 2什么是杠杆的五要素?答: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二)杠杆的平衡阅读课本第 185186 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几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板块一、二,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教师选择两组同学在全班展示方案一、二,小组同学互相点评。各小组将各知识板块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展示到小黑板上,寻求小组间的合作探究,共同解决。对照学习目标思考:1 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2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3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1.1.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通过杠杆两端的所挂钩码数和钩码所在位置归纳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_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_,或写作:_F1l1F2l2_。2 2什么叫做杠杆的平衡状态?答:杠杆的平衡状态是指杠杆静止不转动或杠杆匀速转动。3 3根据教材说说为什么要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答:实验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在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三、合作探究对学:分享检测题: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对子之间针对独学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群学:研讨: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针对展示的方案内容展开小组交流、讨论,帮助解决组内疑难。四、交流展示方案一:如图所示是一种拉杆式旅行箱的示意图,它可以看成一个杠杆,支点在O点,在图中画出力F的力臂。方案二:如图所示,小明正在做俯卧撑,把他的身体看作一个杠杆,O为支点,A为重心,他的体重为 550 N。地面对手的支持力F的力臂是_1.5_m,大小为_330_N。五、板书设计第 1 课时认识杠杆、杠杆的平衡1.认识杠杆2.杠杆的平衡六、教后反思 第 2 课时杠杆的分类与综合运用第 2 课时杠杆的分类与综合运用一、导入新课提问: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发现各色各样的剪刀,而它们的用途也并不一样,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学习第 2 课时杠杆的分类与综合运用。(板书课题)二、自学互研(一)杠杆的分类自主阅读课本第 187188 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如图所示,根据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将杠杆分为三类,动力臂_大于_阻力臂的杠杆叫做省力杠杆;动力臂_等于_阻力臂的杠杆叫做等臂杠杆;动力臂_小于_阻力臂的杠杆叫做费力杠杆。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几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板块一、二,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教师选择两组同学在全班展示方案一、二,小组同学互相点评。各小组将各知识板块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展示到小黑板上,寻求小组间合作探究,共同解决。对照学习目标思考:1 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2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3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二)杠杆的应用自主阅读课本第 187188 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甲),乙),丙)如图甲所示为我们日常用到的羊角锤,我们很轻松地就可以将钉子拔出,这是因为我们所使用的羊角锤是_省力_杠杆,像这样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就叫做_省力_杠杆;如图乙所示是我们实验室常见的托盘天平,像这样的动力臂_等于_阻力臂的杠杆就叫做_等臂_杠杆;如图丙所示的钓鱼竿,我们需要用较大的力气才能将一条鱼提起来,像这样动力臂_大于_阻力臂的杠杆就叫做_费力_杠杆。三、合作探究对学:分享检测题: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对子之间针对独学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群学:研讨: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针对展示的方案内容展开小组交流、讨论,帮助解决组内疑难。四、交流展示方案一: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工具,如图所示的工具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B),A.羊角锤),B.面包夹),C.核桃夹),D.瓶起子)方案二:如图所示,一位母亲推着婴儿车行走,当前轮遇到障碍物时,母亲向下按扶把,若把婴儿车视为杠杆,这时杠杆的支点是_后轮_;当后轮遇到障碍物时,母亲向上抬起扶把,这时婴儿车可视为_省力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五、板书设计第 2 课时杠杆的分类与综合运用1.杠杆的分类2.杠杆的应用六、教后反思 第二节滑轮及其应用教案第二节滑轮及其应用教案教学目标1 1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并能识别它们。2 2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与实质,并能用它们来解决简单的问题。教学重点探究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和应用。教学难点会按要求组装滑轮,并画出它的绕线,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课时安排2 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第 1 课时定滑轮和动滑轮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学习第 1 课时定滑轮和动滑轮。(板书课题)二、自学互研(一)定滑轮自主阅读课本第 191 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 1矗立在学校操场上的旗杆,旗杆顶端装有一个定滑轮,旗手缓缓向下拉绳子,旗子就会徐徐上升,升旗手缓缓向下拉绳子时只改变力的_方向_。像这样可以绕着_固定轴转动_的滑轮就叫做定滑轮。2 2定滑轮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改变作用力的方向。3 3定滑轮的实质是什么?答:实质是等臂杠杆。(二)动滑轮阅读课本第 192 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 1如图所示为工人用来提升重物的装置图,滑轮会随着重物一起升降,并且利用该装置可以_省力_。像这样轴_随物体一起运动_的滑轮就叫做动滑轮。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几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板块一、二,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教师选择两组同学在全班展示方案一、二,小组同学互相点评。各小组将各知识板块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展示到小黑板上,寻求小组间合作探究,共同解决。对照学习目标思考:1 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2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3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2.2.动滑轮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能省一半的力,但要费二倍的距离,不能改变力的方向。3 3动滑轮的实质是什么?答: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省力杠杆。三、合作探究对学:分享检测题: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对子之间针对独学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群学:研讨: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针对展示的方案内容展开小组交流、讨论、帮助解决组内疑难。四、交流展示方案一:小李的质量为 50 千克,可以举起 80 千克的杠铃;小胖的质量为 70 千克,可以举起 60 千克的杠铃。他们两个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比赛,双方都竭尽全力,看谁能把对方拉起来。比赛结果应是(B)A小李把小胖拉起来B小胖把小李拉起来C两个都拉不起来 D两个都能拉起来方案二:如图是小聪为拉船靠岸而设计的甲、乙两种方案,若拉船的力需要很大,则应选用方案_甲_(选填“甲”或“乙”),因为采用这种方案可以_省一半力_。(不计机械的自重及摩擦)五、板书设计第 1 课时定滑轮和动滑轮1.定滑轮2.动滑轮第三节做功了吗教案第三节做功了吗教案教学目标1 1知道机械功的概念,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2 2能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的规律,认识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3 3理解功的计算公式;知道功的单位及其物理意义。4 4通过列举、解释生活、生产中的实例理解机械功的概念。5 5通过物理现象,归纳简单的规律,认识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6 6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培养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重点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会用功的计算公式WFs进行简单计算。教学难点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当有多个力作用在物体上时,各个力做功的计算。课时安排1 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学习第三节做功了吗。(板书课题)二、自学互研(一)机械功自主阅读课本第 195 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甲),乙)1 1如图所示是某人利用滑轮将重物提升的场景,不论是利用定滑轮还是动滑轮都可以将重物提升一定的高度。像这样,人们使用机械在物体上用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_移动一定的距离_,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了功。2 2物理学里什么叫做功?答:当一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通过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的作用有了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二)做功的条件阅读课本第 195196 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 1如图所示为两兄弟竹篮打水一场空,他们虽然用力了,但没有将水从井中打出。由此可知对物体做功需要具备两个条件,首先要有_力作用在物体上_,其次_要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_。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三,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几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板块一、二、三,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教师选择两组同学在全班展示方案一、二,小组同学互相点评。各小组将各知识板块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展示到小黑板上,寻求小组间合作探究,共同解决。对照学习目标思考:1 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2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3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2.2.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是什么?答:作用在物体上的力(F)和物体沿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三)功的计算阅读课本第 196197 页的内容,根据下图完成下列问题。如图所示,力学里规定:功等于_力_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_通过的距离_的乘积,即_WFs_;功的单位:_焦耳_,1 J_1_Nm。三、合作探究对学:分享检测题: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对子之间针对独学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群学:研讨: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针对展示的方案内容展开小组交流、讨论,帮助解决组内疑难。四、交流展示方案一:如图所示四种情况,力F对物体做功的是(D),A.搬着箱子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B.举着哑铃不动),C.推石头没有推动),D.从地面上捡起石头)方案二:如图所示,甲图中的妇女推着童车走了几步,乙图中的男人用很大的力推汽车,但汽车没被推动,这两个人做功较多的是_妇女_(选填“妇女”或“男人”),另一个人做功较少的原因是物体没有在_力_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五、板书设计第 3 节 做功了吗1.机械功2.做功的条件3.功的计算六、教后反思 第四节做功的快慢教案第四节做功的快慢教案教学目标1 1知道功率的概念;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熟悉功、功率和速度的区别与联系,能用功率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2 2通过实例结合已学的物理规律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和概念。3 3学会如何比较功率的大小,掌握功率的计算公式 PW/t;了解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4 4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1 1知道功率的概念。2 2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能用功率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重点功率的计算。教学难点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课时安排1 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学习第四节做功的快慢。(板书课题)二、自学互研(一)做功的快慢阅读课本第 199 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 1如图所示,两位同学均从一楼搬运物体到三楼,楼层高度相同,所用时间或物重不同,你能判断谁做功快吗?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用运动快慢的方法来比较做功快慢,甲、乙两图中的人做功相同,但甲用的时间_少_,做功快;丙、丁两图中人做功时间相同,但丁做功多,做功_快_。2 2一个老人和一个小孩一起爬相同的楼梯,所用时间相同,他们做功相同吗?做功的快慢相同吗?答:爬相同的楼梯,大人比小孩质量大,他们移动的距离相同,两者做功却不同,大人比小孩做的功多,两人在相同时间内爬完楼梯,做功快慢不相同,大人比小孩快。3 3体重相同的小红和小田从一楼爬到五楼,他们同时出发,小红先到,小田后到,此过程中谁做功快?为什么?答:小红做功快,因为做功相同,小红用的时间少。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几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板块一、二,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教师选择两组同学在全班展示方案一、二,小组同学互相点评。各小组将各知识板块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展示到小黑板上,寻求小组间的合作探究,共同解决。对照学习目标思考:1 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2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3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二)功率的综合运用阅读课本第 199 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 1像这样,做功的时间和做功的大小都不相同的情况下要通过功率的计算公式_PWt_来比较起重机和滑轮做功的快慢,即比较两者_做功的功率_。2 2计算功的公式是什么?答:公式:功力距离WFs。3 3各物理量的含义和单位是什么?1 J 的物理意义是什么?答:功(W)焦耳(J)力(F)牛顿(N);距离(s)米(m)1 J1 Nm1 J 的物理意义:1 N 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 1 m 的距离时所做的功为 1 J。三、合作探究对学:分享检测题: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对子之间针对独学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群学:研讨: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针对展示的方案内容展开小组交流、讨论、帮助解决组内疑难。四、交流展示方案一:如图所示,两人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分别将同一木箱匀速移动了相同的距离,乙比甲用时少,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A甲做功多,功率大 B乙做功少,功率大C甲做功多,功率一样大 D甲做功多,功率可能比乙小方案二:如图所示是某工地常见的一幕,由图示情景可知,挖土机比人做功_快_(选填“快”或“慢”),你这样判断的理由是_在相同时间内挖土机挖的土多_。五、板书设计第四节做功的快慢1.做功的快慢2.功率的综合运用六、教后反思 第五节机械效率教案第五节机械效率教案教学目标1 1能结合实例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2 2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3 3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能够设计实验测量斜面、滑轮组、杠杆等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4 4能利用实验探究的数据计算机械效率,知道机械效率总小于 1。教学重点1 1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会利用公式W有用W总进行有关计算。2 2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理解如何提高机械效率。教学难点1 1对机械效率的理解及应用。2 2探究斜面、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掌握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课时安排2 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第 1 课时认识机械效率第 1 课时认识机械效率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学习第 1 课时认识机械效率。(板书课题)二、自学互研(一)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阅读课本第 202 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如图所示,把重 100 N 的沙子运上三楼是我们需要的,对我们有用的功,我们称之为_有用功_;图 1 中克服重力做的功和对桶做的功,图 2 中对滑轮做的功和对桶做的功以及图 3 中对滑轮做的功和对口袋做的功是我们不需要,而又不得不做的功,称之为_额外功_;_有用功_和_额外功_的总和就是我们所做的总功。易错警示:机械效率的高低与做功多少无关,由于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 1。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几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板块一、二,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教师选择两组同学在全班展示方案一、二,小组同学互相点评。各小组将各知识板块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展示到小黑板上,寻求小组间合作探究,共同解决。对照学习目标思考:1 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2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3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二)机械效率阅读课本第 202203 页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 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滑轮组,其中每个滑轮重都相同,用它们分别将重物G1、G2提升相同高度,若G1G2,则拉力所做有用功_相同_,额外功_不同_,总功_不同_(选填“相同”或“不同”),有用功与总功之比为_机械效率_。2 2什么叫机械效率?公式是怎样的?答:在物理学中,用机械效率表示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用百分比表示。机械效率有用功总功100%,W有用W总100%。3 3为什么机械效率没有大于 1 的?答:使用任何机械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因此,有用功总是小于总功,所以总是小于 1。三、合作探究对学:分享检测题: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对子之间针对独学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群学:研讨: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针对展示的方案内容展开小组交流、讨论,帮助解决组内疑难。四、交流展示方案一:用一滑轮组分别将 1 000 N 和 2 000 N 的物体匀速提高相同的高度,动滑轮重 200 N,绳重及摩擦都不计,则在上述两种情况中(A)A人做的额外功相等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等C人做的总功相等 D人做功的功率相等方案二:如图所示的漫画描述了“竹篮打水一场空”这一谚语,试用“有用功和额外功”的知识解释谚语“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物理含义。答:用竹篮打水时,人们对水做的功是有用功,而水会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精品)2022新沪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全册打包).rar.rar)为本站会员(Q1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物理 > 沪教版 > 八年级下册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