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页,共24页。1小古文阅读2理解词语含义的方法3比喻修辞手法及作用第2页,共24页。作业讲解请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语段。秋天的早晨,当你来到我们学校的时候,就会看到美丽的鲜花和诱人的香味。有桂花、月季花、菊花和桃花等,它开得最美。操场上空,五星红旗迎风飘荡;教室里,窗明几静,同学们大声地朗读着课文。我们的校园真美丽啊。,嗅到月季花。第3页,共24页。课前预习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你能复述出下面小古文的内容吗?你能复述出下面小古文的内容吗?买椟还珠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战国时期韩非的韩非子外储说
2、左上楚国有个商人,在郑国卖珠宝。他用名贵的木兰雕了一只装珠的匣子,将盒子用桂椒调制的香料熏制,用珠宝和宝玉点缀,用美玉装饰,用翡翠连缀。有个郑国人把匣子买了去,却把匣子里面的珠子还给了他,这可以说,这个珠宝商人很善于卖盒子,而不善于卖珠宝吧。第4页,共24页。课前预习买椟还珠买椟还珠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卖珠宝的商人,他经常来往于楚国与郑国之间,做些珠宝生意。有一天,他准备了一些珠宝,打算拿到郑国卖。为了招揽顾客,卖上好价钱,他便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选了一些上等的木材,找工匠做成一个个精致新颖的木盒子,并且请技艺高超的雕刻师在盒子的外面刻上各种各样美丽的花纹。同时,他选用不同名贵的香料,把做
3、好的盒子薰得香气迷人。盒子完工之后,看上去金光闪闪,闻上去芬芳迷人,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他想,要是把珠宝放到这些盒子里,肯定能吸引郑国人,说不定他们会抢着买他本人的珠宝,到时候就能大赚一笔。第5页,共24页。课前预习这个珠宝商人小心翼翼地把珠宝放进特意做好的盒子里,带着这些珠宝,满怀信心地动身去了郑国。抵达郑国之后,他在一条热闹非凡的街市上展出了他的珠宝。果真不出所料,展出没多久,很多郑国人便都聚拢过来欣赏他盛放珠宝的盒子。眼见客人越聚越多,他心中暗暗高兴,以为肯定能赚到不少钱。令他感到意外的是,这些郑国人感兴趣的并不是他的珠宝,而是装珠宝的木盒子。他们两个一堆三个一伙,议论的话题都是盛放珠
4、宝的木盒子,样式多么特别,装饰多么美丽。这不免令他紧张起来,额头上冒出细汗。为了把众人的视线转移到珠宝上去,珠宝商扯开嗓子叫卖着,推销他的珠宝有多好有多漂亮,可是周围的人个个充耳不闻,还是关心那些盛放珠宝的木匣。第6页,共24页。课前预习这时有个郑国人拿起盒子,仔细端详了一番,喜爱得不得了,便想出高价买下它。珠宝商看到终于有顾客上门了,激动不已。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郑国人把钱交给了珠宝商,就带着盒子走了。可是他刚走了没几步,却又折回来了。珠宝商以为他改变了主意,想退掉珠宝。谁知那人走到珠宝商面前,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取出里面的珠宝递给珠宝商说:“刚才走得匆忙,竟然没发现盒子里有颗珠宝。这肯定是
5、先生您放到里面去的,我是专程来归还珠宝的。”郑国人把珠宝还给珠宝商之后,便高高兴兴地离开了,走的时候嘴里还在小声地嘀咕着:“这木匣太漂亮了,这可是让我赚到了。”珠宝商拿着郑国人还回来的珠宝,惊讶得合不拢嘴。他还以为那人喜欢的是他的珠宝,没想到是他准备的木盒子太过精致,竟然抢了珠宝的风头,这着实让珠宝商苦笑不已啊!看来自己并不适合卖珠宝,更适合卖木盒子。第7页,共24页。知识指引小古文阅读的方法:1.读准字音;2.标上注释;3.掌握常见的实词、虚词;4.专有名词不需要翻译。第8页,共24页。第9页,共24页。第10页,共24页。第11页,共24页。课 堂 实 练 画蛇添足画蛇添足 楚有祠者,赐其
6、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注释:祠(c):祭祀。舍人:古代王公贵族手下的办事人员。卮(zh):古代盛酒的器具,类似壶。引酒且饮之:拿起酒壶准备饮酒。蛇固无足:蛇本来就没有脚。安能:怎么能,哪能。遂(su):于是,就。译文:楚国有个搞祭祀活动的人,祭祀完了以后,拿出一壶酒赏给客人们喝。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足够,一个人喝则有剩余。我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先画好的人就喝这壶酒。”
7、有一个人先把蛇画好了,他拿起酒壶正要喝,却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给它画脚。”没等他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把壶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然后他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为蛇画脚的人,最终失去了酒。第12页,共24页。1.给下列句中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数人饮之不足()A脚 B足够 C满意(2)引酒且饮之()A持,拿 B引导 C拉,伸(3)蛇固无足()A坚固 B固定 C原本(4)终亡其酒()A逃跑 B失去 C死2.下面句中“之”的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数人饮之不足B一人饮之有余C引酒且饮之D一人之蛇成3.下面句子该如何翻译?找出正确答案的序
8、号填在括号内。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A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B蛇坚固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C蛇本来是没有脚的,儿子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BACBDA第13页,共24页。知 识 指 引 理解词语含义的方法1.理解词语的本来含义。2.理解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3.理解方法:同义词替代法、联系上下文归纳法。第14页,共24页。比喻修辞手法及其作用1.比喻:本体+比喻词+喻体2.比喻的作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特征)第15页,共24页。课 堂 实 练 贝多芬的故事贝多芬的故事 在乡下一家简陋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人。他正在欣赏着楼上优美的琴声。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
9、的时候像珠子在盘子里滚动,高的时候像雷鸣震撼大地。“这是谁弹的呢?”旅客想。忽然,”啪”的一声,一滴水滴在他的脸上,他睁开眼睛往天花板上望去,又滴下一滴水,正好滴进他的眼里,他跳了起来,张开喉咙喊道:”来人呀!来人呀!”“什么事,先生?”服务员慌慌张张地跑进来。“楼上是谁?怎么往地上倒水?”旅客生气地问。服务员看着漏下的水,答道:“上面住的是当代德国大音乐家贝多芬!”“哦!贝多芬!难怪弹得这么好!”旅客一听这个名字,怒气消了一大半。“要不要我去关照他不要让水滴下来呢?”“不,不!你不要打扰他,我自己去看看他吧。”旅客轻步走上楼去,透过门缝看见贝多芬正集中全副精神地弹着。琴边放着一盆水。他正在纳
10、闷儿,忽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弹下去。啊!原来贝多芬练得连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冷水冷却一下,因为太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地板缝滴到楼下去了。这位旅客站了很长时间才离开,当他下搂时,已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了,感叹到:“真努力呀!怪不得成为伟大的音乐家!”第16页,共24页。1用“_”画出描写琴声优美的句子,运用了_修辞手法。2将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换成成语写在下面横线上。_3这篇短文赞扬了()。A贝多芬会想办法,用冷水浸发烫的手指。B贝多芬会弹钢琴,琴声十分优美。C贝多芬顽强的毅力和勤学苦练的精神。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像珠子在盘子里滚动,高的时候像雷鸣震
11、撼大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全神贯注C第17页,共24页。拓展训练 截杆入城截杆入城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注释:执:握,持,拿着。初:开始时,文中表示第一次。俄:一会儿,不久。老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以:用,使用。第18页,共24页。1.文章写的是一个鲁国人握着竹竿进城,由于竹竿太长,他_,后来一个_帮助他想出了办法。2.老人想出的是什么办法?用“_”画出来。3.选出句子的意思。(1)计无所出。()A他不能计算出竹竿的长度了。B他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办法来了。(2)遂依而截之。
12、()A于是就按照老人的方法截断竹竿。B于是就依靠着竹竿进了城门。无法进入城门老人BA以锯中截而入第19页,共24页。大草原大草原 这里的天格外蓝,空气也特别清新。白色的羊群在绿草地上悠闲地散步,就像绿地毯上绣着的白色大花。牧羊人骑着飞驰的骏马,挥舞着羊鞭,唱着那动听的牧歌:“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嘹亮的歌声传四方。啊,美丽的大草原上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1.根据词意,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词语。生命力旺盛()清爽新鲜 ()2.用“_”画出文中的比喻句,试着分析其作用。_3.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_生机勃勃清新“白色的羊群在绿草地上悠闲地散步,就像绿地毯上绣着的白色大花。”生动形象地写
13、出了白色的羊群在草地上的美丽景象。本文抒发了作者对大草原的赞美喜爱之情。第20页,共24页。知识拓展 后稷作稼后稷作稼民间传说中,三皇之一的神农氏是农业先祖,留下了教人务农和尝百草的传说。在古文献中,尧帝时期的后稷在农业方面同样具有伟大贡献。后稷不仅是周朝人的远祖,在诗经中所谓的“社稷”和“庄稼”均来源于他。据史记经载,后稷是黄帝的曾孙,本名弃,被尧帝任命为农师。弃发明了科学的种植技术,传授了先进的农耕文化,被推崇为王一般的人物,因此称为后稷。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1万年前华夏先民就开始人工种植的农作物。因此,神农氏应该是极其古老的部族。而后稷是夏朝前期尧帝时期的重要人物,他的贡献应是开创了先进的种植和耕作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后稷创造农耕文化,推动了尧帝,舜帝和大禹时期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为夏朝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也引导了历朝历代以农为本的治国理念。第21页,共24页。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节课我们学习了:1.小古文阅读的方法,体会小古文魅力;2.现代文阅读中理解词语含义、比喻修辞手法;3.结合习题,巩固所学阅读理解的知识点。第22页,共24页。课后作业我们需要完成:我们需要完成:1.完成并订正“课堂实练”中的题目;2.完成并订正“拓展巩固”中的题目;3.完成“课后习题”中的题目。第23页,共24页。下 节 课 见第24页,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