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感染性心内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 是指由微生物所致的心内膜的炎症,其中以侵犯心瓣膜(包括人工瓣膜)多见.临床上是以长期发热,贫血,杂音多变,脾肿大.各种栓塞现象及周围免疫性病理损害为特征的一种疾病.按病程可分为急性和亚急性两型,临床上以后者较为重要.。病因和病理解剖:本病大多数由细菌感染所致,但也可由霉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其它微生物引起,故目前统称为感染性心内膜炎。此病往往发生在原有器质性病变的基础上,其中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约占4080%,先天性心脏病(如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等)次之、约占10%左右。少数可发生与正常的心脏、尤其是葡萄球菌所致的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受累瓣膜最常
2、见于主动脉瓣、其次为二尖瓣、肺动脉瓣及三尖瓣少见、亦可见多个瓣膜同时受累。换置人工瓣膜的患者患感染性心内膜炎时、常累及人工瓣膜环周围的心内膜、形成瓣膜环脓肿,致瓣膜口裂开。血流动力学改变:常与原发的心脏病变及所侵犯的瓣膜有关。赘生物可导致或加重瓣膜的狭窄和关闭不全;瓣叶穿孔,乳头肌及腱索的缩短或断裂,亦可导致或加重瓣膜关闭不全,而引起相应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此外,发热、贫血可增加心肌的耗氧和损害,从而诱发或加剧心功能不全。超声征象:一、赘生物征象:常取左室长轴及心腔切面、主动脉根部水平横切面观察。1、超声心动图可直接显示受累瓣叶上的赘生物的大小、形状、活动度及是否钙化等。赘生物可呈团块状或息肉样
3、附着于瓣膜上或通过蒂部与瓣膜相连。2、赘生物还可使瓣叶增厚、变形,呈多重回声反射,或呈毛刺状、蓬草样回声反射。3、受累瓣膜依次为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而肺动脉瓣则少见。一般霉菌性赘生物比细菌性要大。4、赘生物愈大,临床症状愈重。超声检查未发现赘生物的患者临床症状较轻,而经超声检查确诊为感染性心内膜炎者,临床症状较重。左室长轴切面二尖瓣前叶呈蓬草样回声左室长轴切面二尖瓣前叶赘生物二尖瓣波群二尖瓣前叶呈毛刺状回声反射心底波群舒张期主动脉瓣增厚呈毛刺状左室长轴切面主动脉瓣赘生物心底波群心底波群主动脉明显增宽主动脉明显增宽主动脉瓣关闭呈双曲线主动脉瓣关闭呈双曲线开放幅度小开放幅度小二、继发性损害的
4、征象:由于感染赘生物常附着于瓣膜上,易引起瓣膜穿孔而致瓣膜关闭不全、若炎症加重还可导致腱索断裂、瓣膜脱垂,极少病例还出现瓣膜口阻塞征象。三、原发性疾病的征象:感染性心内膜炎好发在原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基础上,其中以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及先天性心脏病最为多见。因此,心脏声象图还可显示原发病的相应征象。四、彩色血流显象及多普勒频谱:可见患病的瓣膜出现类似风心病的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信号,但一般关闭不全较为严重。临床表现 除心脏出现杂音变化外,值得注意与超声可诊断有关的是患者可出现脑部及肢体血管梗塞、脾、肾梗塞,文献报道症状明显的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可有25%60%脾肿大,少数患者可伴发脾破裂,引致腹腔大量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