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潮语“文化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目前中国非常热门流行的名词,全中国从中央是目前中国非常热门流行的名词,全中国从中央到地方的政府文化机构都热衷于拿自己独有的物到地方的政府文化机构都热衷于拿自己独有的物质或非物质乃至自然景观的财富,向联合国有关质或非物质乃至自然景观的财富,向联合国有关机构申请成为联合国所承认并列入属于全人类的机构申请成为联合国所承认并列入属于全人类的物质或非物质的世界物质或非物质的世界“文化遗产文化遗产”以及以及“自然遗自然遗产产”名录。于是乎,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从京剧名录。于是乎,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从京剧到王老吉凉茶,从春节到端
2、午节,从万里长城到到王老吉凉茶,从春节到端午节,从万里长城到泰山等等,都已经成为或将要成为某类成功申报泰山等等,都已经成为或将要成为某类成功申报列入联合国的全人类的物质或非物质的列入联合国的全人类的物质或非物质的“文化遗文化遗产产”名 录(简 称名 录(简 称“申 遗申 遗”)的 东 西。)的 东 西。从从“遗产遗产”本义看目前本义看目前“文化遗产文化遗产”等的名实混乱等的名实混乱 众所周知,汉文众所周知,汉文“遗遗产产”的法律学和语言的法律学和语言学的本来定义是指某学的本来定义是指某人死后遗留下的物质人死后遗留下的物质财富。例如,财富。例如,辞海辞海“遗产遗产”条说:条说:“人死人死后所遗之
3、财产也。后所遗之财产也。”现在,令人触目惊心、现在,令人触目惊心、大惑不解的问题是,大惑不解的问题是,中国文化和自然界都中国文化和自然界都没有死亡,为何会有没有死亡,为何会有中国文化遗产、自然中国文化遗产、自然遗产等说法出现和流遗产等说法出现和流行?行?文化遗产汉文汉文“遗产遗产”一词从本指到借指及一词从本指到借指及误指的过程略述误指的过程略述 中国大陆在中国大陆在“文革文革”后新编的一些汉文工后新编的一些汉文工具书才开始给具书才开始给“遗产遗产”一词增加一词增加“借指借指”之义。例如之义。例如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北京:商务印书馆,务印书馆,1978年初版,本文引其年初版,本文
4、引其1981年年第第2版版1361页)是当年中国大陆唯一一本新页)是当年中国大陆唯一一本新编出版的汉文词典,为编出版的汉文词典,为“遗产遗产”加立加立“借借指指”之第之第义说:义说:“借指历史上遗留下来借指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文学医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文学医学经济。学经济。”众所周知,所谓众所周知,所谓“借借指指”,只有在相类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只有在相类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借指借指”的范围只能是与的范围只能是与“死者死者”相类的已经相类的已经完结或死亡的古代国家民族例如古埃及、完结或死亡的古代国家民族例如古埃及、巴比伦等等,其历史与文化也已随其国家巴比伦等等,其历史与文
5、化也已随其国家民族完结或死亡。民族完结或死亡。巴比伦空中花园、埃及人面狮身像 然而,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从来没有完结或死然而,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从来没有完结或死亡。所以,用亡。所以,用“遗产遗产”来来“借指借指”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可以说是极度错误的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可以说是极度错误的“妄自菲薄,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引喻失义”。此误之远因,是清末民初有一些极具影响力。此误之远因,是清末民初有一些极具影响力的中国文化人受当时中华民族及其文化面临几千年未遇的的中国文化人受当时中华民族及其文化面临几千年未遇的空前严重的灭亡危机影响,一度误断中
6、国文化已经处于无空前严重的灭亡危机影响,一度误断中国文化已经处于无可救药的临终弥留时刻,并主张和设法加速其死亡与消灭,可救药的临终弥留时刻,并主张和设法加速其死亡与消灭,以便实现全盘西化。其中有些过急者甚至提前宣告中国文以便实现全盘西化。其中有些过急者甚至提前宣告中国文化已经死亡并相应地提早抛出了中国文化遗产的误说。这化已经死亡并相应地提早抛出了中国文化遗产的误说。这种误说在中国大陆的种误说在中国大陆的“文革文革”前后仍有巨大的影响,至前后仍有巨大的影响,至1989年版的新改编的年版的新改编的辞海辞海,更进一步把前述,更进一步把前述“遗产遗产”的第的第义的义的“借指借指”及及“物质财富物质财富
7、”删掉,变成只是直指删掉,变成只是直指所谓所谓“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鲁迅鲁迅 的错误 鲁迅鲁迅三闲集三闲集 无声无声的中国的中国:因为那因为那文字,先就是我们的文字,先就是我们的祖先留传给我们的可祖先留传给我们的可怕的遗产。怕的遗产。“典型典型”案例之一案例之一 北京语言大学、(台北)中华语文研习所北京语言大学、(台北)中华语文研习所合编合编两岸现代汉语常用词典两岸现代汉语常用词典(北京语(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言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年出版)1314页页“遗遗产产”第第义说:义说:“借指古代遗留给后世的借指古代遗留给后世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物质
8、财富。文化医文化医学汉字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学汉字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汉文汉文“遗产遗产”一词从误指到乱指与一词从误指到乱指与滥指的因果略述滥指的因果略述 学术上的原因就在于中国学术上的原因就在于中国有关主管文化及文物的机有关主管文化及文物的机构和人士既受构和人士既受“遗产遗产”一一词的误指之义的误导,又词的误指之义的误导,又受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受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巨大影响误导。织的巨大影响误导。联合国的有关建议和公约联合国的有关建议和公约文件带头使用的英文概念文件带头使用的英文概念“cultural heritage”取代取代以往惯用的以往惯用的“cultural propert
9、y(海(海内外通常译作内外通常译作文化财文化财产产)”,并在其同时公,并在其同时公布的中文译本中作出把布的中文译本中作出把“cultural heritage”的含的含义相当复杂多样的义相当复杂多样的heritage固定地误译为汉固定地误译为汉文的含义较为简单的文的含义较为简单的“遗遗产产”一词。一词。本来,中外的一些工具书对本来,中外的一些工具书对heritage复杂复杂多样的含义都有较为全面的记述解释。例多样的含义都有较为全面的记述解释。例如,上海译文出版社如,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增补版的年增补版的新新英汉词典英汉词典 588页解释页解释 heritage说:说:“世袭财产世袭财产继承
10、物;传统;遗产:继承物;传统;遗产:长子继承权。长子继承权。”可见,汉字可见,汉字“遗产遗产”本来本来只是英文只是英文 heritage的第的第义的第三个义项。义的第三个义项。值得借鉴 现在中国台湾地区的政府立法将现在中国台湾地区的政府立法将cultural heritage译称为译称为“文化资产文化资产”,并,并制定有制定有文化资产保存法文化资产保存法、文化资产文化资产保存法施行细则保存法施行细则等法律。等法律。对于中国大陆目前误译作对于中国大陆目前误译作“世界遗产世界遗产”的的“World Heritage”,在台湾又有人译为,在台湾又有人译为“世界袭产世界袭产”或或“世界瑰宝世界瑰宝”,
11、这都胜于,这都胜于译作译作“世界遗产世界遗产”联合国,在联合国,在有关条约的名称有关条约的名称使用使用“cultural heritage”之前,惯用的是同类名词之前,惯用的是同类名词“cultural property(联合国官方文件及海内外(联合国官方文件及海内外一直通行译作汉文一直通行译作汉文文化财产文化财产)”例如,例如,关于保护受公共或私人工程危害的文化关于保护受公共或私人工程危害的文化财产的建议财产的建议(the Recommendation concerning the Preservation of Cultural Property Endangered by Public
12、or Private Works,1968)而在中国,相当于而在中国,相当于“cultural property”与与“cultural heritage”的国法用词一直是的国法用词一直是“文物文物”曾经主持起草曾经主持起草1982年的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护法的首席文物专家谢辰生,第一次明确提出的首席文物专家谢辰生,第一次明确提出汉语汉语“文物文物”的定义指出:的定义指出:“一般把文物称作为一般把文物称作为文化财产(文化财产(cultural property)或者或者文化文化遗产遗产(cultural heritage),二者所指的内容,二者所指的内容并不是等同的
13、。从公约所列举的具体内容看,前并不是等同的。从公约所列举的具体内容看,前者是指可以移动的文物,后者是指不可以移动的者是指可以移动的文物,后者是指不可以移动的文物。文物。”(见谢辰生撰:(见谢辰生撰: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文文物卷物卷前言第前言第2页,北京页,北京 上海:上海:1993年版)年版)谢先生此说不够准确谢先生此说不够准确 首先,用汉文的首先,用汉文的“遗产遗产”译英文译英文的的“heritage”之片面已经如上文所述。另之片面已经如上文所述。另外,无论是汉文的外,无论是汉文的“财产财产”还是还是“遗产遗产”,都是既有都是既有可以移动的,也有不可以移动的。可以移动的,也有不可以移
14、动的。这点固为国人之常识,毋庸费词赘论。同这点固为国人之常识,毋庸费词赘论。同时,时,无论是英文的无论是英文的“property”还是还是“heritage”,也都是既有,也都是既有可以移动的,也可以移动的,也有不可以移动的。有不可以移动的。关于保护受公共或私人工程危害关于保护受公共或私人工程危害的文化财产的建议的文化财产的建议 cultural property(文化财产)(文化财产)一词适用于一词适用于:(1)不可移动之物不可移动之物体,无论宗教的或世俗的,诸体,无论宗教的或世俗的,诸如考古、历史或科学遗址、建如考古、历史或科学遗址、建筑或其他具有历史、科学、艺筑或其他具有历史、科学、艺术
15、或建筑价值的特征,包括传术或建筑价值的特征,包括传统建筑群、城乡建筑区内的历统建筑群、城乡建筑区内的历史住宅区以及仍以有效形式存史住宅区以及仍以有效形式存在的早期文化的民族建筑。它在的早期文化的民族建筑。它既适用于地下发现的考古或历既适用于地下发现的考古或历史遗存,又适用于地上现存的史遗存,又适用于地上现存的不可移动的遗址。文化财产一不可移动的遗址。文化财产一词也包括此类财产周围的环境。词也包括此类财产周围的环境。(2)具有文化价值的可移动财产,具有文化价值的可移动财产,包括存在于或发掘于不可移动包括存在于或发掘于不可移动财产中的物品,以及埋藏于地财产中的物品,以及埋藏于地下、可能会在考古或历
16、史遗址下、可能会在考古或历史遗址或其他地方发现的物品。或其他地方发现的物品。cultural property(文化财产)(文化财产)一词不仅包括已经确定的和列一词不仅包括已经确定的和列入目录的建筑、考古及历史遗入目录的建筑、考古及历史遗址和建筑,而且也包括未列入址和建筑,而且也包括未列入目录的或尚未分类的古代遗迹,目录的或尚未分类的古代遗迹,以及具有艺术或历史价值的近以及具有艺术或历史价值的近代遗址和建筑。代遗址和建筑。”潮语“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潮语是对这一潮语是对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的官方汉文的官方汉文翻译,翻译,“非物质非物质”是对是对 In
17、tangible 新造的新造的“潮语潮语”,以,以往的汉语工具书往的汉语工具书辞海辞海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皆不收此词,等皆不收此词,唯最新版唯最新版辞海辞海收入收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最新复合这一最新复合词词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的词汇系统范围内,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的词汇系统范围内,“非物质非物质”很容易很容易被认为是对唯物论的被认为是对唯物论的“物质物质”定义之否定,是定义之否定,是“物质物质”之之外的外的“非物质非物质”之存在。之存在。“指实物、生活资料、金钱等指实物、生活资料、金钱等”意义之外的所谓意义之外的所谓“非物质非物质”,是否能和英文的是否能和英文的Intang
18、ible画上等号呢?绝对不能。因为画上等号呢?绝对不能。因为Intangible与其相反词与其相反词Tangible的汉文对应词应为的汉文对应词应为“无形无形”与与“有形有形”。Intangible Property就是就是“无形财产无形财产”因而,因而,“非物质非物质”就不应该取代就不应该取代“无形无形”用作英文术语用作英文术语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的的Intangible 的标准译词的标准译词早在早在2006年年12月月12日,就有记者撰文日,就有记者撰文翻译翻译给给“非遗保护非遗保护”惹麻烦惹麻烦?(源自(源自北京青北京青年报年报,转引自,转引自
19、http:/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 京剧 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著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著非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遗产概论指出:指出:“严格地说,在中文语境里,用来严格地说,在中文语境里,用来翻译英文翻译英文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的的非物质文非物质文化遗产化遗产这一词语,是一个可能会发生歧义和误解的词汇,这一词语,是一个可能会发生歧义和误解的词汇,容易让人产生这一类文化遗产似乎没有物质表现形式,不容易让人产生这一类文化遗产似乎没有物质表现形式,不需要物质的载体加以呈现之类的联想。其实这种理解是不需要物质的载体加
20、以呈现之类的联想。其实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正确的。各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中国的昆曲各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中国的昆曲艺术、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族的木卡姆艺术、中国与蒙艺术、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族的木卡姆艺术、中国与蒙古国蒙古族长调民歌等等,都要靠表演它们的人和一定的古国蒙古族长调民歌等等,都要靠表演它们的人和一定的乐器、道具以及具体的表演过程这些物化的载体和表现形乐器、道具以及具体的表演过程这些物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才能呈现出来。式才能呈现出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论的编者明知的编者明知“非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一是一个必然造成误解的翻个必然造成误解的翻译新词,
21、却坚持使用译新词,却坚持使用而不改,反过来批评而不改,反过来批评读者读者“这种理解是不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正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的主编、中国艺术研究的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介绍,院院长王文章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概念的产生,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非常短暂。的产生,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非常短暂。在英文中,最初使用的是在英文中,最初使用的是Nonphysical Heritage(直译(直译非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一词,因为)一词,因为1982年,联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设以这一名词命名的部门;后合国教科文组织首设以这一名词命名的部门;后又使用又使
22、用O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直译(直译“口口头与无形遗产头与无形遗产”););1992年,联合国将年,联合国将“非物质非物质遗产遗产”部门更名为部门更名为“无形遗产无形遗产”(Intangible Heritage);到了联合国发布;到了联合国发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产公约时,更改为时,更改为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直译(直译无形遗产无形遗产)。中文里,则先)。中文里,则先后使用过后使用过非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无形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口传与非物质遗产口传与非物质遗产、口述与无形遗产口述与无形遗产、口头
23、和非物质遗产口头和非物质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多种表述形式的更迭。多种表述形式的更迭。”有关外文汉译的名词选用,只是毫无主见有关外文汉译的名词选用,只是毫无主见地跟随联合国外语名词转换以及汉译名词地跟随联合国外语名词转换以及汉译名词的转换而改变的转换而改变 在决定采用在决定采用“非物质非物质”这种错误译名时,这种错误译名时,中国学术界尚未就有关问题作充分的研究中国学术界尚未就有关问题作充分的研究讨论,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说,讨论,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说,“在我国在我国非遗非遗保护上,理论准备是很滞后的,保护上,理论准备是很滞后的,并称早期的宣传,有时带有并称早期的宣传,有时带有忽悠
24、忽悠的成的成分。分。”依笔者之浅见,把依笔者之浅见,把“文化财产文化财产”用翻译方法变成用翻译方法变成“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实际就是把活人,实际就是把活人“忽悠忽悠”成死人,成死人,把把“人类活财富人类活财富”“”“忽悠忽悠”成人类死财富。成人类死财富。乃至乃至“口传与非物质遗产口传与非物质遗产”等等向等等向“非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的演变流行,都是由日本人的不断的演变流行,都是由日本人的不断“忽悠忽悠”变化变化影响的结果。而国人则只看到日本人在这方面的影响的结果。而国人则只看到日本人在这方面的正面贡献,而完全忽略其对联合国官方语文之一正面贡献,而完全忽略其对联合国官方语文之一的汉语言文字所造成
25、的无比混乱和误导。的汉语言文字所造成的无比混乱和误导。日本人的引导 日本堪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发祥地。日本堪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发祥地。UNESCO文化部国际标准司的司长林德尔文化部国际标准司的司长林德尔 普罗普罗特特(Lyndel Prott)在其在其定义定义“无形遗产无形遗产”的概念:的概念:挑战和前景挑战和前景一文中说,一文中说,“无形遗产无形遗产”即即“非物非物质遗产质遗产”这一概念是由日语翻译成英语的,直接这一概念是由日语翻译成英语的,直接来自来自1950年日本在这一领域具有前瞻性的立法中。年日本在这一领域具有前瞻性的立法中。国际社会对国际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6、”的重视,确实也的重视,确实也是受到了日本是受到了日本“无形文化财产无形文化财产”这一理念制导下这一理念制导下的一整套举措的影响。日本的的一整套举措的影响。日本的“文化财产文化财产”概念概念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化遗产。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化遗产。日本人的引导 1982年,教科文组织成立保护民俗专家委员会,年,教科文组织成立保护民俗专家委员会,并在其机构中建立了并在其机构中建立了“非物质遗产处非物质遗产处”(Section for the Non-Physical Heritage),可能后来国际,可能后来国际上使用上使用non-physical heritage来表述来表述“非物质遗非物质
27、遗产产”也由此而出。也由此而出。“o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和和“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这两个概念,则是随着这两个概念,则是随着“昆曲昆曲”率先入选率先入选“代表作代表作”和和公约公约的通过先后进入的通过先后进入中国公共阅读的场域,随之引起了广泛的谈论和中国公共阅读的场域,随之引起了广泛的谈论和争议,焦点在于是继续使用我国早已约定俗成的争议,焦点在于是继续使用我国早已约定俗成的“民间文化民间文化”或是或是“民族民间文化民族民间文化”,还是使用,还是使用“无形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或或“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本人的引
28、导 国人对有关名词术语的问题漫长争论,之所以像国人对有关名词术语的问题漫长争论,之所以像一头笨牛始终被日本人的一系列误译概念编织的一头笨牛始终被日本人的一系列误译概念编织的绳子牵住鼻子走,最终可能被牵进无法脱身的烂绳子牵住鼻子走,最终可能被牵进无法脱身的烂泥潭,原因就是放弃了对本民族固有的汉字名词泥潭,原因就是放弃了对本民族固有的汉字名词术语的定义权。并且完全没有意识到其所造成混术语的定义权。并且完全没有意识到其所造成混乱的最要害的原因与恶果之点,这就是中国活的乱的最要害的原因与恶果之点,这就是中国活的民族及其各种传统的财富,已经被日本人带头搞民族及其各种传统的财富,已经被日本人带头搞出的一系
29、列的概念变换,最终被出的一系列的概念变换,最终被“忽悠忽悠”成属于成属于死人遗留的死人遗留的“遗产遗产”。难怪不断听到有被确立为所谓难怪不断听到有被确立为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传人提出质疑或抗议说:我一个活得好好的的承传人提出质疑或抗议说:我一个活得好好的大活人,怎么成了大活人,怎么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的一部分?“文化遗产文化遗产”的名实混乱后遗症的名实混乱后遗症 明明是中国独有的物质或非物明明是中国独有的物质或非物质的财富,却要向联合国有关质的财富,却要向联合国有关机构申请成为联合国所承认并机构申请成为联合国所承认并列入属于全人类的物质或非物列入属
30、于全人类的物质或非物质的质的“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名录。这等于在某种程度上自动放弃这等于在某种程度上自动放弃或出卖属于自己独有的财富权。或出卖属于自己独有的财富权。例如,在过去被外国人掠夺的例如,在过去被外国人掠夺的各种国宝,既然已经成为全人各种国宝,既然已经成为全人类的类的“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哪就,哪就缺乏充足的法权要求外国人归缺乏充足的法权要求外国人归还我国了。还我国了。既然中国人企图把自己独有的既然中国人企图把自己独有的物质或非物质的财富都要向联物质或非物质的财富都要向联合国有关机构申请成为联合国合国有关机构申请成为联合国所承认,并列入属于全人类的所承认,并列入属于
31、全人类的物质或非物质的物质或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名录,那么就难怪别国例如韩名录,那么就难怪别国例如韩国要抢先把一些原本属于中国国要抢先把一些原本属于中国的非物质财富的非物质财富“申遗申遗”。因为。因为你自己都说是属于全人类的非你自己都说是属于全人类的非物质的物质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这等于,这等于说我们的国家民族已经死了,说我们的国家民族已经死了,那么其他国家自然就有权争夺那么其他国家自然就有权争夺属于全人类的非物质的属于全人类的非物质的“文化文化遗产遗产”,自然就是哪国先向联,自然就是哪国先向联合国申报某种非物质的合国申报某种非物质的“文化文化遗产遗产”,该种非物质的,该种非物质的
32、“文化文化遗产遗产”自然就可以按照先自然就可以按照先“申申遗遗”先得的原则归于某国了。先得的原则归于某国了。结语 有鉴于此,建议我们国家应该明令国内并要求联有鉴于此,建议我们国家应该明令国内并要求联合国尊重和遵照汉字的固有标准定义,将以往有合国尊重和遵照汉字的固有标准定义,将以往有关文件的关文件的“cultural heritage”所误译的汉文所误译的汉文“文文化遗产化遗产”一词,改正为一词,改正为“文化财富文化财富”。并按照这。并按照这个正确的汉文概念和定义,以国家的名义正式宣个正确的汉文概念和定义,以国家的名义正式宣告哪些是我们国家民族自生自有的物质和非物质告哪些是我们国家民族自生自有的
33、物质和非物质等方面的财富,列出具体名录申报联合国,目的等方面的财富,列出具体名录申报联合国,目的只是让联合国认可这是在人类世界中最高贵而又只是让联合国认可这是在人类世界中最高贵而又独特的中国文化财富,以便堵塞目前的误译所造独特的中国文化财富,以便堵塞目前的误译所造成的漏洞,避免他国过乘机钻翻译文字的空子,成的漏洞,避免他国过乘机钻翻译文字的空子,通过通过“申遗申遗”的方式来侵占中国有关财富。的方式来侵占中国有关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词的产生与应用,对汉语词汇系统的影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这些词的自上而下的宣传和立法的传播与推行,已经造成了对整个汉语词汇系统、法令系统乃至国人思想体系的严重冲击破坏的“蝴蝶效应”。本文只是书生刍议,难免不周,欢迎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