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件)古诗文鉴赏题实战训练(共27张).pptx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3475243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PPTX 页数:27 大小:243.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训课件)古诗文鉴赏题实战训练(共27张).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培训课件)古诗文鉴赏题实战训练(共27张).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培训课件)古诗文鉴赏题实战训练(共27张).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培训课件)古诗文鉴赏题实战训练(共27张).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培训课件)古诗文鉴赏题实战训练(共27张).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古诗文鉴赏题实战训练秋诗二首刘禹锡(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二)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身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如狂。两诗都写秋天,但各有侧重,请找出他们的不同点。这两首诗都写了春天,那么对“春”的感情评价和“春”的作用是否一致?为什么?月夜唐 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分析“新”字在写景和抒情上的作用。本诗前两句在描写和抒情上有什么作用?“新”写敏感的虫儿首先感到夜气中散发的春的气息,发出第一声鸣叫,蕴含着久盼寒去春来的人听到第一声报春信息时的新鲜感,欢愉感。前两句表月夜的静寂,作用为衬托虫鸣

2、声的清脆欢乐以及给人的心灵的震颤。山中问答唐 李白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这首诗的前两句与后两句是什么关系?诗人这样安排结构,有什么好处?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后两句写“碧山”之景,实际是对前两句“何意栖”的回答。这种不答而答,似断实连的结构,加深了诗的曲折,增加了含蓄的韵味。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现实的不满之意。田园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眼。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体现了诗人亲近自然的乐趣。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特点?诗中的“山客”是怎样的心境?两大特点:1、诗中有画,绘形绘色。(或突出色彩的描写)2

3、、动静结合,情景交融。(或以声衬静)闲适恬静。日日李商隐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几许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写出首句中“斗”字的妙用。钱钟书对此诗末句中“游丝”这一意象的评价说:“着墨不多,神韵特远”,你同意他的评价吗?为什么?请作简要分析。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声。请用形象的语言描述第三联的内容。自选角度对该联进行简要分析。山间风光宜人,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歌唱;潭水倒映着云影、树影、山影、人影,使人心中顿时摆脱了一切烦恼。欣赏角度:1、山光水色,使人赏心悦目的形象美;2、“悦”“空”等关键字的

4、语言美;3、寓情于景,融情入景的表达技巧美;4、评价该联的思想内容。咸阳城西楼晚眺许浑 晚唐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禅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咸阳城西楼晚眺是千古名篇,第二、三两联更是为人称道,请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从景物描绘与情感表达的角度分析其妙处。天仙子 送春北宋 张先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这是诗人暮年伤春之作,上阕直接抒情,下阕即景生情,其中“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句,向为前人称

5、道,请你说说其中哪两个字最见诗人的描写功夫?为什么?城东早春 雨晴 杨巨源 王驾诗家清景在新春,雨前初见花间蕊,绿柳才黄半未匀。雨后全无叶底花。若待上林花似锦,蜂蝶纷纷过墙去,出门俱是看花人,却疑春色在邻家。两首诗所写的春天有什么不同,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古人谓“诗贵活句”(活句指最能表达诗人独特感受的新鲜生动的句子),请根据这一特点为这两首诗各写一段鉴赏文字。第一首:第二首:虞美人 听雨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这首词写了人生的三个阶段,分别指出个阶段的特点。简要分析“听雨”这一意象

6、在词中的作用。春思贾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诗的第一二句,写出了春天景色的什么特点。有人认为,全诗侧重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你认为是这样吗?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对抒情起到了什么作用?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落花李商隐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断肠未忍扫,眼穿仍欲稀。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有人说诗中“断肠”一词传神,你认为如何?试作简要分析。本诗写的是暮春时节。风送落花,漫天飞舞,落到田间小路,落到斜阳将沉的地方。诗人感慨身世,欲展才华,奈何无门,但流年易逝。诗人念此,难怪伤感断肠了。山房春事二首(其二)唐 岑

7、参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这是一首吊古之作,表达的是今古兴亡盛衰无常的感慨。“飞鸦”“人家”“庭树”是诗人选写的梁园之景,在构思和表达上极富心裁。围绕吊古这一主旨,试分析本诗在构思表达上的技巧。梁园夕盛今衰,而今日之萧条让诗人触目生痛。“日暮”两句渲染了这种“萧条”。而当要写作者如何面对时,却转写庭树。不说自己深知物是人非而偏说“庭树无知”,不说伤悼梁园颓败无心春光,而说无知庭树之花照例开出繁花。以乐景写哀情,相反相成,梁园之景愈见萧条,吊古之情愈显伤痛。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句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苏台览古李白旧苑荒台杨柳

8、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请从两个方面谈谈这两首诗共同的特点?请谈谈这两首诗艺术手法的主要不同之处?蟾宫曲 叹世(元)马致远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韩信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那里是疯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注:百二:山河险固的同义词。兀的般证果:直落得这样的结果。蒯通言:蒯通曾劝韩信背汉自立,韩信不听。后韩信谋反,萧何献计吕后,杀了韩信,所以又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说。这支曲子通过“咏史”来“叹世”。但其咏史的角度和态度却又与众不同。试结合本曲所咏的史实和作者的观点作一些分析。前者侧重写秋天的生气和活力,从而鼓舞人们

9、要振奋精神,顽强奋斗;后者咏叹秋天令人敬肃的色彩,从而唤醒人们要情操洁白,意志坚定。不一致。前者并没有否定春的生机活力,并且用它来正衬秋;后者否定了繁华浓艳教人轻浮若狂的春色,诗中用它来反衬秋色的清净高雅。生动表达出诗人对艳阳普照下一片烂漫春光所引起的独特感受。春光烂漫,丽日当空,争艳竞妍传达出春天方兴未艾的趋势,天地间充溢着热烈的大好春光的独特感受。“斗”字似乎还呈现出春光日日与时光的脚步竞赛,暗含着作者韶光易逝的轻微感慨。同意。“游丝”是春天飘荡在晴空中的一种细丝,诗人巧妙地用它来比喻自己的绵绵思绪。既表现出有朝一日“心事浑无事”时的轻松悠闲、容与自得的期待,也反衬出现时缭乱不宁的心绪。示

10、例:树木葱茏,山色秀美,浮云倒影,意境幽深。在这样寂静和谐的环境中,鸟儿欢唱跳跃,自由自在。而人呢?生活的烦恼,仕途的失意,尘世的杂念,也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悦”“空”二字把幽美静寂的环境和人们内心的纯净怡悦之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准确地表达出来,同时还巧妙地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之情,真是绝妙。对景物描绘、情感表达两个方面都有具体阐述,能够结合诗句内容,对寄情于景的特点作具体分析,得满分。空答“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概念不得分。其中的“破”“弄”二字,形象地写出天上云在流,地下花影移动的意境。这一句生动细致的描写出云散月开,原来未必尽情显现的花的风姿神采此时在月光映照下婆娑弄影,摇曳生姿

11、的景致;相对于上半阕的伤感,衬出了作者流连光景不胜情的淡淡哀愁中闪烁出的一星快乐的火花。这两个字又都暗示出有风,为下文的“遮灯”“满径”埋下伏笔。一是早春,柳叶新萌,其色嫩黄,“才”字“半”字都暗示早;一是晚春,雨后花事已了,只剩下满树绿叶了,说明花落春残。第一首第三四句虚写京城长安繁华似锦、喧嚷若市的景象,这与一二句正好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反衬出作者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之情。第二首三四句蝴蝶追逐春色纷纷离开,似乎“阳春”也真的有脚,这使诗人的心情更加惆怅,惜春之情更为突显,并使全诗妙趣横生。少年时欢乐甜蜜,无忧无虑;壮年时飘零异乡,情绪悲凉;而今鬓发斑白,愁苦满怀(或已看破红尘)。“听雨”是

12、全词的线索,它将三幅不同的画面衔接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三次听雨代表了人生的三种境界,使这首词容纳了丰富的思想和感情内涵。明媚动人,生机盎然。(语意相同即可)不是。全诗侧重表现诗人内心的愁思。景物描写是抒情的基础和依据。诗歌前两句,诗人选取春天景物进行描绘,着意渲染春天的绚烂风光;三四句抒情,转写愁思,东风不能吹愁,春日却能兴恨,前咏美好之景,全成了春恨之铺垫。用美好景色反衬内心的愁恨(乐景写哀),情感表达婉曲深刻。这两首诗都是怀古之作,主题相同,题材相似,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等。(答出两点即可)越着重渲染越宫昔日的繁华,结句聚焦在今日荒凉的遗址,以强烈的反差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苏着重描绘姑苏今日的荒凉,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衬托人事的变幻无常,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感受。本曲先写秦王朝“百二山河”多么强盛,终归灭亡;楚汉相争,汉室建立,成败兴亡,不过南柯一梦;韩信英雄一世,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些兴亡、盛衰、是非、恩怨都如春梦一样虚无。这种对立是采取牢骚满腹的宣汇的虚无态度的实质是内心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培训课件)古诗文鉴赏题实战训练(共27张).pptx)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