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生存教程(第三章:野外给养)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3484913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PPT 页数:144 大小:2.7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野外生存教程(第三章:野外给养)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4页
野外生存教程(第三章:野外给养)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4页
野外生存教程(第三章:野外给养)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4页
野外生存教程(第三章:野外给养)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4页
野外生存教程(第三章:野外给养)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第一节第一节 如何利用植物性食物如何利用植物性食物 第二节第二节 真菌类(蘑菇)食物真菌类(蘑菇)食物 第三节第三节 海藻类食物海藻类食物 第四节第四节 动物性食物的利用方法与原则动物性食物的利用方法与原则 第五节第五节 怎样解决饮水问题怎样解决饮水问题 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已经了解了许多可以食用的野生植物。首先判断植物是否有毒,先闻一下植物的气味,其次 然后是用嘴来品尝。先舔一下植物的汁液,看看是否有如果一切正常,你可以少吃一点,并在咀嚼的时候感觉有没有不良反应,并体会植物的纤维是否是可以咀嚼并吞下。野菜类的是植物纤维较少,容易咀嚼,方便吞咽,营养也较丰富。是淀粉和糖含量少,耐饥饿性较差,长

2、期食用可引起浮肿。我国20世纪60年代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有很多人就是靠野菜活了下来。春季常见于野外草地、耕地、房前屋后,秋天植物体较大,纤维也较春天多,但仍然可以食用(生食、水煮,凉水浸泡后可除去部分苦味儿),并有解毒去火之功效。该种为全国分布,在野外极为常见,生物量也非常大,春季农民常大量采集以为蔬菜。菊科,多年生草本;有白色汁液。分布极其广泛,春季野外随处可见,夏季开黄花,结瘦果,秋季种子随风飞舞。生于山脚、道旁、平原、山区。味苦,可生吃,可水煮。全国分布。常见种有:白缘蒲公英、荠叶蒲公英、红梗蒲公英、突尖蒲公英等。苋科,一年生草本;花小,簇生,绿色或者红色,很少有白色,腋生及顶生,常聚为穗

3、状花序。生于田间、草地、山地,分布极广,为百姓常食野菜(水煮)。全国分布。苋菜为苋属所有种类之统称,常见种有:反枝苋、绿苋(花绿色)、北美苋、凹头苋、繁穗苋、尾穗苋等。藜科,一或二年生草本;茎圆柱形,具棱及绿色斑;叶菱状卵形,互生,具长柄,叶脉少,因叶背面通常具粉而得名“灰菜”。生于草原、平原、山地、海边荒滩、房前屋后,喜湿,耐盐碱。灰菜遍布世界的温带、热带地区,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在野外,灰菜常大片生长,容易采集,为野外生存最佳野菜之一(水煮)。灰菜为藜之统称,常见种有:灰绿藜、尖叶藜、杖藜、大叶藜、细叶藜等。十字花科,多年生草本;叶多有羽深裂,生于基部,呈莲蓬状排列;花小,白色,十字花冠;果

4、倒三角形或心形;种子夏季成熟,秋季萌发,根部越冬,春季由越冬根发芽。生于草地、田间、路旁、山地等,分布极其广泛,二年生草本;全株灰白色;单叶,羽状全裂;花小,淡黄色;果实为长角果,窜球状。幼苗可作为蔬菜,生、煮、炒均可。生于草地、山地、路边,耐盐碱。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东、内蒙等地。蔷薇科,一年生草本;叶的变化比较大,有三出复叶、掌状复叶或者羽状复叶,基生或者茎生,大部分种类叶背面灰白色(得名翻白草);花5瓣,黄色或白色。委陵菜种类多,分布广,大部分水煮后可以食用,是较好的野外食物之一。常见种有:鹅绒委陵菜、白叶委陵菜、钩叶委陵菜、伏委陵菜、粘委陵菜、蒿叶委陵菜、翻白委陵菜等。堇菜

5、科,多年生草本;叶常自根部基生,心形或长心形,叶柄及叶背面常具小毛或裸;花梗细,常弯曲使花下垂。生于林下、山地、溪谷、草丛,常群生,喜阴。分布广,全国分布。堇菜种类多,大部分水煮后可食用,村民常作为野菜。常见种有:球果堇菜、鸡腿堇菜、深山堇菜、大叶堇菜、裂叶堇菜、菊叶堇菜、毛柄堇菜、斑叶堇菜、朝鲜堇菜、凤凰堇莱、紫花地丁等。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根通常肥大;茎中空,表面常有沟槽及纵棱;叶羽状分裂,与家芹菜相似。全株植物均可食用,生、炒、煮均可,村民常采集作为蔬菜,分布于山地、林下、水边等,几乎为全国分布。常见种有:大全叶山芹、大齿山芹、绿花山芹、水芹等。马齿苋科,一年生草本;全株光滑无毛,肉质多

6、汁;茎卧生,阴面为绿色,阳面常为红褐色;叶片肥厚,光滑柔软,马齿状,叶柄极短。全株植物均可食用,煮熟后入口粘滑。也分布于山地、路旁,为全国分布。百合科,多年生草本;叶呈半圆柱形,中空;地下鳞茎近球形,剥皮后呈白色;花淡紫色,伞形花序。生于山地、平原、田野,常成片生长,四季均可采到,分布极其广泛。但由于植物的特异性分布,有的地方却无法采到。有些植物虽然也可以食用,可适口性较差,但作为野外生存的救命食物还是合格的。可以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有选择地利用。,。蕨类的成体一般就像一个巨大的“羽毛球”,叶簇生,排列成羽毛球状;无花无果,以孢子繁殖。蕨类多生于山地,以林下为多,喜潮湿环境。春季常见。薯蓣科,

7、多年缠绕型生草本;叶三角形,具79条叶脉,具长柄;茎缠绕;根茎圆柱状,可食用;叶基部聚生芽球,可播种,也可食用。生于山地林中,喜温湿及沃土。野生种类主要分布我国长江以南,北方以栽培种类为主。根芽球可食用,生熟均可,油炸味道更好,。多年生草本;单花顶生,花冠钟形;茎长而直立;叶轮生;结蒴果,近卵形,蒴果成熟后,在顶端5瓣裂:。生于林下、山地林下为主,全国分布。食用前用水浸泡可去异味,水煮后易于消化,可大量食用。禾本科,多年生木本。生于平原、山地,常成片生长,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北方一般为种植种类。五加科,木本,乔木;茎上布满皮刺;羽状复叶;芽大型。春季嫩芽可食用,为著名山珍之一(刺嫩芽),味

8、道清香,是营养价值很高的绿色食品。生于山地,常与其他树木组合成林,北方分布较多。嫩芽以春季为佳,其他季节也可食用,水煮后食用。乔木,成体高10米以上;羽状复叶,互生;幼茎暗褐色,被毛;果成熟后5瓣开裂。春季的香椿嫩芽称椿芽或春芽,水煮后可食用,味道鲜美,为优质山菜之一。对于野外生存中的给养来讲,在其他季节,香椿的树叶(嫩叶部分)也是很不错的可以用来充饥的植物(水煮)。豆科,多年生草本;羽状复叶,叶轴末端具有分枝的短须(本形态是野豌豆的明显特征)花红紫色,或者蓝紫色,花序与槐花类似。生于山地、草原,具体分布不详,全国一些区域有零星记载。豆科,落叶乔木,高20米以上;奇数羽状复叶,互生;总状花序腋

9、生,花白色,芳香。嫩叶及花可食嫩叶及花可食用,花味甜。用,花味甜。生于山地、平原、路旁、海边等,分布广泛,全国各地均有记载。除野生外,许多农村、城市亦有栽培。野外的各种野果有很多,有些还非常美味。虽然大部分适口性较差,但是,果实毕竟是植物的营养积聚处,食用价值要比其他器官高。榆树为落叶乔木,高达20米以上;果实为翅果,簇生,圆形,中间厚,周围薄(因似钱币而得名榆树钱因似钱币而得名榆树钱儿儿),幼时绿色,成熟变为黄白色,种子位于中部。榆树多生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地、丘陵、平原、路旁、居民区等地,为全国分布。榆树皮、叶、果实均可食用,无怪味,适口性好,其中果实味甜,可生食。榆树钱多生于春夏季节

10、,其他季节可食用叶子和树皮。蔷薇科,落叶乔木;叶卵形,边缘具腺齿;果实球形,黄绿色,石细胞较多,适口性差。生于海拔1001000米的山林中,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野山梨也有一定的季节性,但过季节后,在树下仍然可以找到没有腐烂或半干燥的果实,水煮后可食。蔷薇科,落叶乔木;树皮黑或暗褐色;叶卵形,前端尖,近叶柄基处具有2腺体;果实近球形,黑色,味涩,可食用。生于1000米以下的山地、沟谷,野生种类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生食适口性差,水煮后可除部分涩味。猕猴桃科,落叶乔木,高达30米以上;叶片边缘具锐锯齿;果实为浆果,长圆形,多为绿色,表面光滑。生于山林,海拔200800米之间,我国大部分地

11、区有分布。蔷薇科,落叶乔木,高达6米;树皮粗糙,常有皮刺,刺长12厘米;叶片常具35个羽状深裂;果实酸甜,红色,上具斑点。生于山地、平原、丘陵等地,各地有栽培。野生种类主要分布华北、东北、西北等地。野外可直接食用,水煮后可去部分酸味。蔷薇科,落叶乔木,高达15米;叶宽楔形或者心形,先端渐尖,具不规则锯齿;果实近球形,直径约23厘米,绿色、黄色,成熟后带红晕,外被短毛,果内核仁可食,味稍苦。生于150500米的山地,主要分布远东地区,我国的华北、华北、西北有分布。可生食,味酸,水煮后可去部分酸味。果期过后,落地果实有一段时间仍然可食,果实腐烂、干燥后不影响果仁的食用。睡莲科,大型一年生水生植物;

12、全株被皮刺;须根白色,绳索状;茎不明显;叶分为两型,沉水叶小,箭头状;浮水叶大,圆形;花紫色;种子球形,约1厘米,富含淀粉(75以上)可食用,叶和根也可食用。水生,以池塘、湖泊、水库中居多,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生食、水煮均可,是较好的野外生存食物。一年生水生植物;根生于泥,叶浮于水;茎细长,叶二型,沉水叶羽状细裂,裂片丝状;浮水叶菱形,集中生于茎端,轮生,叶柄膨大成气囊;果实称为菱角,富含淀粉可食用。水生,以池塘、湖泊、水库中居多,现有人工栽培。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有分布,南方菱角大,北方小。主要种类有:耳菱、丘角菱、格菱、细果菱、东北短颈菱等。葡萄科,多年生藤本,高达15米以上;叶互生

13、,具长柄;有与叶对生的卷须,在野外极易识别。生于山地、林缘,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茄科,一年生草本;植株较粗壮,茎具树木状分枝;叶缘波曲,但光滑无齿;浆果,圆形,小,直径约56毫米,腋外生,幼时绿色,成熟后深紫色或者黑色,味甜。生于山地、丘陵、平原、田间、房前屋后。数量大,分布广,全世界均有分布,我国各地均有记载。桑科,落叶乔木;叶互生,卵状心形,叶缘齿明显,叶缘密生细叶脉;聚花果,生于山地海拔100900米,沿沟谷生长较多,分布于东北至西南地区。蔷薇科,灌木、草本;茎具皮刺;果实单个为核果,聚生在凸起的花托上,而似浆果状的聚合果,果实为红色或者黑红色。生于山地海拔1001000米,分布中亚、

14、远东,我国主要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西南。常见种类有柔莓悬钩子、库页悬钩子、覆盆子、山楂叶悬钩子等。(一)栋(橡子)壳斗科,落叶乔木;具顶芽、鳞芽;叶互生,叶缘浅裂;坚果近球形或长椭圆形,基部坐于杯状总苞内。大量生于山坡多林区域,生物量极大,主要分布东北、华北、内蒙等我国大部分地区。常见种有槲栎、麻栎、栓皮栎、蒙古栎、辽东栎等。山胡桃科,落叶乔木,高达20米;奇数羽状复叶,长4060厘米,最长可达80厘米;外果皮肉质,具茸毛;果实为核果,长卵形,一端较尖。果仁际为“核桃仁”,为著名保健食品,含油55,蛋白近20,营养丰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南方主要是栽培种。壳斗科,落叶乔木,

15、高达20米;叶片深绿色,表面光滑,背面灰白色,有密毛,长椭圆形至披针形,长815厘米,宽47厘米,叶缘具刺状锯齿;壳斗具浓密针刺状刺;坚果褐色。生于山地,与其他树木组合成林,长江以北广泛分布,南方也有记载,现以在一些地方大量栽培。红松一般生长在海拔1501800米之间的山林,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三省和朝鲜、日本、俄罗斯。松树幼嫩的球果水煮后也可以食用。槭树科,落叶乔木;叶片长掌状分裂;果实为具2长翅的小坚果,果实富含脂肪。槭树生长在海拔500米以下的山地、丘陵、平原、路旁、居民区,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记载。许多槭树有甜味,老皮内层可以食用,果实富含脂肪,可以榨果实富含脂肪,可以榨油,在野外,也可

16、以直接食用,油,在野外,也可以直接食用,略有苦涩味道略有苦涩味道。主要种类有:鸡爪槭、元宝槭、银槭、茶条槭、花槭、东北槭等。豆科,一年生草本;茎长而缠绕具硬毛;每片叶具三片小叶;托叶长卵形;果实长圆柱形,稍扁,具毛,内含1015粒褐色种子。生于山地、草原、灌木丛,喜沙地,主要在我国北方分布。豆科,一年生草本;茎缠绕,细弱;每片叶具三片小叶;果实长圆近镰刀形,具毛,内含26枚褐色种子。生于湿草地、河边、沼泽、灌木丛,分布于华北、西北、华中、西南、东北等地区.豆科,落叶乔木;树干上有红褐色、具分枝的大型皮刺;偶数羽状复叶,互生;荚果大型,常旋卷,种子可食。生于山地、丘陵、平原、路旁,分布华北、华中

17、、东北、西南、西北等地。蓼科,一年生草本;叶三角形;坚果三角棱形,具有果穗。生于野外荒地、草原,分布不详,国内有零星报导。1野燕麦(种子)2稗(水稗草)(种子)3荸荠(球茎)4野百合(地下鳞茎)5野葱(全株)6椰(椰子)(果汁、果肉)7黄花菜(花蕾)8菊芋(鬼子姜、洋姜)(块茎)9车前(全株)10枸杞(嫩叶、果实)11酸浆(挂金灯、野姑娘、苦姑娘)(果实)12薄荷(嫩茎)13黑枣子(君迁子)(果实)14龙须菜(全株)15睡莲(种子、地下茎)16银杏(白果、公孙树)(果仁)17榛子(果仁)18芦苇(芽、嫩茎)19棕榈(嫩茎、叶)20木瓜(浆果、嫩茎、叶)21蒲草(嫩茎、叶)22牧羊草(嫩茎、叶)

18、23防风(根)24樱桃(嫩叶、果实)25杜松(果实)26辣根(全株)因此,在本节,我们不仅介绍了一些分布广泛,产量高的蘑菇,还重点介绍了我国主要毒蘑菇的形态特征,以及判断蘑菇是否有毒的基本方法。鉴定蘑菇,首先应该了解蘑菇的基本形态和主要的鉴定指标。图中所列出的蘑菇各部位名称是鉴定蘑菇最基本的指标。请记住菌类各部位的名称。下面,我们向读者介绍一些分布较广、没有毒素、适口性好、营养丰富的蘑菇,并称之为“安全蘑菇”。子实体(菌体)多近扇形;菌柄长在一侧;菌褶延生(菌褶向菌柄处延伸);子实体成熟后,菌盖常开裂。本科大部分生长的树木上,属于木腐菌。绝大多数为可食用菌,许多野生种类已经人工栽培。虽然有些种

19、类适口性差,但除鳞皮扇菇外,还没有有毒的记载,所以,在野外,本科常见种有:侧耳、阿魏侧耳、白灵侧耳、白黄侧耳、长柄侧耳等。种类较多,许多种毒性不详,到目前为止有80没有有毒的记载,60记载可以食用。本科大部分为地生菌,生于山地、草坡、草原、单生或者群生,有的种类可以形成蘑菇圈。分布较广,野外常见的有:松口蘑(松树伞、松蘑、松伞蘑)、根白蚁伞、草菇金针菇、白桩菇、口蘑。菌盖半球状,褐色、红褐色较多。本科最大的特点是无菌褶而具有菌管(伞盖下的无数蜂窝状小孔)。本科分布广、种类较多,85没有有毒的记载。但是,本科地生种类较多,为地生菌,多生于林下,生物量极大。其中分布广泛、容易采集的种类包括:粘盖牛

20、肝菌(粘团子)、美味牛肝菌、褐环牛肝菌等。子实体球状、头状,上具无数肉质软刺,软刺在菌柄处变长、下垂。本科菌类全部生于树上(倒木、枯木、树洞),为木腐菌。分布于我国的辽宁、吉林、黑龙江、四川、云南、广西、内蒙、西藏等。伞盖钟状;菌柄长,笔杆状。竹荪为著名的山珍之一。子实体(菌体)球形或梨形;菌柄短,成熟后往往开裂。本科菌类几乎全部本科菌类几乎全部可以食用,目前尚无有毒可以食用,目前尚无有毒记载,但成体适口性差,记载,但成体适口性差,故多食幼体,故多食幼体,部分种类十分鲜美。本科几乎为地生菌,偶尔见于木头上,一般生于林地、山地草丛、草原,我国各地均有记载。常见种有:马勃、硕皮马勃、褐皮马勃、长柄

21、马勃等。菌盖扁平,不规则圆形,表面具微毛。本科最大的特征是菌肉极薄,下面密生软刺,组成子实层。本科大部分为地生菌,生于林地,少有生于木头上的。我国产齿菌科菌类十几种,主要分布在南方。菌盖钟形,尖顶,表面有凹坑,似羊肚的内表面而得名。本科为地生菌,生于林下、河边、沼泽、草地,主要分布于吉林、河北、陕西、甘肃、青海、西藏、新疆、四川、江西、江苏、云南等。子实体具分枝或者棒状,似珊瑚而得名。注意:本科与枝瑚菌科很相似,而枝瑚菌科有很多有毒种类。子实体喇叭形,菌盖边缘常卷起;杏黄色或蛋黄色;菌褶延生至菌柄。本科菌类全部可以食用,且味道鲜美。本科为地生菌。子实体(菌体)大型至超大型(最大60厘米);无菌

22、柄;单生或者群生,有上百个子实体群生的。但是,本科菌类成体往往木质化,适口性极差,一般幼体可食。对于野外给养来说,只要你咬得动,就可以吃。本科菌类多生于树上,俗称“树舌”,经常聚生,并如花瓣排列又称为“树花”。在分类学上,毒蘑菇不是单独的一个类群,之所以称为毒蘑菇,是因为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有毒。其实,许多科中都有有毒的种类,尤其以鹅膏菌科、鬼伞科、网褶菌科、丝膜菌科有毒的种类最多。毒蘑菇的基本特征:蘑菇科,子实体(菌体)小,白色中透粉红;菌盖上密生红褐色小鳞片;有白色菌环,容易脱落;无菌托;菌柄白色中略带粉,中空;然后是肝、肾受损,患者出现烦躁、抽搐、昏迷等症状,致死率高。多生于草地、林地

23、、路边,单生或者群生,群生时数量大,常被误食(曾经有许多人死于此蘑菇)。主要分布于黑龙江、河北、宁夏、安徽、上海、浙江、江苏、四川、云南、青海、西藏等地。(二)白毒伞(俗名:白帽子、白罗)(二)白毒伞(俗名:白帽子、白罗)鹅膏菌科,子实体白色,较细高;菌柄长,白而光滑,基部膨大;菌托肥大向上包起(苞状);菌环上位。生于林地,散生。有记录的地区为:吉林、河北、河南、江西、江苏、安徽、广西、四川等地,目前发现该种分布极广。毒性极强,以肝损害为主,死亡率极高,须要重点防范。鹅膏菌科,子实体白色,菌盖中央略黄,凸起,老时反而凹陷;菌柄上具鳞片,基部膨大呈球形;菌环膜质,生于上部,接近菌褶。分布于河北、

24、四川、江苏、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地。毒性很强,致死率很高。鹅膏菌科,子实体幼时为卵形;菌盖厚,表面灰绿色,边缘灰白色,有丝光,有条纹;菌柄白色,脆,空心,基部膨大;菌托苞状白色;菌环膜质,白色,生于菌柄上部,接近菌褶。夏季生于林下、草地,散生或者单生。主要分布于河北、江苏、安徽、福建、广东、广西、香港等地,。鹅膏菌科,子实体大型,菌盖直径为810厘米,浅褐色,上具白色颗粒;菌肉白色;菌柄近白色,光滑,从上向下逐渐变粗;菌环膜质,易破裂;菌托易破碎成残片。林地群生,毒性较高。分布不详。粉褶菌科,子实体中到大型;菌盖污白色,盖缘波浪形,常开裂,表面有丝光;菌褶粉红色,波浪状;菌柄白色;无菌环;

25、无菌托。分布于东北、河北、江苏、浙江、安徽、河南、甘肃、广东、台湾等地。以后出现呼吸困难,心率不齐,心跳减慢,血尿等症状,严重者可死亡。丝膜菌科,子实体小型34厘米;菌盖黄色,中间褐色;菌柄上有条纹,上部分黄色,下部分黑褐色,空心;菌环膜质,生于菌柄上部。木生,秋天后生于腐朽的木头上,群生。主要分布于四川、山西、陕西、新疆、甘肃、贵州、西藏等地。子实体先为白色,老后变为淡黄色;菌盖半球形,菌肉厚;菌褶粉红色,老后变为黑褐色;菌柄短,基部膨大;菌托肥大,具锯齿。夏秋季发生于林地、灌木丛、草地,单生或散生。以后出现便血、体温升高、瞳孔放大等症状,严重者可死亡。鬼伞科,菌盖钟形,烟灰色,顶部蛋壳色,

26、有皱纹或裂纹;菌柄细长,有白色粉末,下部发暗,空心。分布极其广泛,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因此,又有之称。海藻是生长在海洋中的低等植物,它们没有根,但长有一个所谓“固着器”。在海洋的潮间带(低潮线和高潮线之间的区域)和潮下带阳光可以射及的水域,有大量的海藻分布。海藻中的许多种类都可以食用,其中的部分种类,如海带、紫菜、裙带菜等已经成为人类的重要食品。绿藻类在分类学上隶属于绿藻门,一般都呈绿色,体积较小。绿藻类大部分分布在潮间带和潮下带的浅水区域,在退潮后,海岸的积水处就能采到,是较易采集的藻类,常见种类如下:常见种有:薄礁膜藻、北极礁膜藻等。常见种有:肠浒苔、管浒苔等。常见种有:石莼、孔石莼、长石

27、莼等。红藻类在分类学上隶属于红藻门,一般都呈红色、老红色、紫色、紫红色,体积较小。红藻类有分布在潮间带和潮下带浅水区域的,也有在深水水域的。常见种类如下:褐藻类在分类学上隶属于褐藻门,一般都呈褐色、黄褐色、黑褐色、绿褐色,也有部分呈绿色,但绝不像绿藻那样亮,多为暗绿。褐藻体积较大,最高可达数米(如海带)。褐藻类大部分分布在潮下带的深水水区域,是比较难采集的藻类,一般需要借助工具采集。常见种类如下:在野外给养时,动物性食物可以为生存者提供更多的能量,因为在人类受到饥饿威胁时,蛋白质和脂肪比淀粉和维生素更有救命的价值。从环境学角度出发,所有的野生动物都应当受到保护;从法律的意义上讲,国家各等级的保

28、护动物是不应该为我们提供给养的;从宗教方面看,人类不应该为了保护自己而杀死其他的生命。身体由相同的环形体节组成,包括蚯蚓、沙蚕、水丝蚓、蚂蟥等。蚯蚓为土壤动物,广泛分布在有机质丰富的土壤里,沙蚕生活在海洋的潮间带和潮下带,分布广,生物量大。环节动物体壁是由皮肤和肌肉组成的“皮肤肌肉囊”,营养丰富,适口性极好,如果不考虑心理上的原因,环节动物应该是非常好的蛋白质食物。吃蚯蚓时,可纵向划开体壁,洗净泥土,水煮、烧烤均可,但不要生食,因为有些蚯蚓体内有寄生虫。在海岛生存时,沙蚕是很好的给养食品,吃法与蚯蚓相同。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往往生有贝壳保护内脏团,因此统称为贝类。贝类有陆生的,有淡水的,有海产的

29、,其中以海洋贝类数量最大,种类最多。贝类(除头足纲外)运动迟缓,容易捕捉,在野外环境,尤其是海岛生存,贝类是非常好的野外给养食品。身体柔软;贝壳小或无贝壳,有壳种类其贝壳只能盖住身体的1/4至1/6;触角两对,2短2长。身体可分泌黏液,并形成泡沫盖住身体。蛋白质含量高,可水煮、烧烤,条件差时亦可生食。常见种有:蛞蝓、壳蛞蝓等。:体柔软,贝壳圆球形,淡褐色,具6螺层;壳口椭圆形;触角两对;软体部分背面黄褐色,腹面白色。蜗牛有许多食用方法,在野外可水煮、烧烤,亦可生食。常见种有:巴蜗牛、大蜗牛、灰蜗牛、吉林蜗牛、亮壳蜗牛等。贝壳近卵圆形;壳表面有壳皮,褐色中带有绿意;生长线明显,同心圆形。河蚌个体

30、差异较大,小如水饺,大如脸盆。营养没有蜗牛高,适口性也差,在野外可水煮、烧烤,亦可生食。水煮时注意火候,煮老后变硬难以咀嚼。常见种有:三角帆蚌、皱纹冠蚌、丽蚌、河蚬等。成体壳高35厘米,贝壳右旋,陀螺形,绿褐色;触角一对;螺层约78层;行动迟缓,容易捕捉,是比较理想的给养食品。营养与蜗牛相似,适口性好,民间以辣烧为主,在野外可水煮、烧烤,亦可生食。在潮间带和潮下带有大量的贝类分布,其中个体较大,适口性较好,容易采集的常见种类有:贻贝(俗名:海红)、文蛤、西施舌、蚶(毛蚶、魁蚶、泥蚶)、蛤蜊、蛤仔、偏顶蛤、镜蛤、房蛤、布目蛤、竹蛏;玉螺、红螺、香螺、娥螺、梯螺、泥螺、马蹄螺、芋螺、瓜螺、凤螺、笋

31、螺、荔枝螺;章鱼(长蛸、短蛸)等。绝大多数生活在水里,淡水、海水中均有分布,极少数陆生(如鼠妇)。甲壳动物的共同特征是:体外有外骨骼,具有头胸甲(头部的大壳),两对触角。甲壳动物分布广、数量大、营养丰富、适口性佳、容易捕捉,是比较适合的野外给养食物。生活在河流、池塘、水库、湖泊、水田等水域,分布极其广泛,全世界分布,我国各地都有记录。目前还没有发现有哪个国家食用水蚤,人们捞取水蚤只是用来喂鱼。在野外,可用透水性较好的纱布捞取,在清水中滤洗干净,在石板或者铁板上烤熟,味道非常好,油炸味道更美。常见种有:大型蚤、裸腹蚤、蚤状蚤、网纹蚤、低额蚤等。生活在河流、池塘、水库、湖泊等水域,分布广,各地均有

32、记录。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是极佳的野外给养食品。螯虾可以生活在池塘、水库、湖泊等水域,但它更喜欢含氧量高的流动的水域,尤其是野外的河流和山间小溪最为常见。通常隐藏在石快下,运动迟缓,容易捕捉,是很好的野外给养食品。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可以水煮、烧烤,但尽量不要生食,因为常见于山涧、溪流、水潭,个体虽小,但生物量较大,大量采集仍然可以提供一定的蛋白质。头胸甲(螃蟹盖)呈圆形或近圆形;螯肢上有绒毛。河蟹是我国著名的淡水蟹,近年来已经大量养殖。河蟹的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是极佳的野外给养食品。河蟹是在淡水水域生活,在海水里繁殖的甲壳动物,一般生活在沿海地区的河流、池塘、水库、湖泊、水田等水域。我

33、国沿海地区均有分布。在海水退潮后,潮间带的积水处(如沙滩低洼处、石槽)会有部分小虾被困,可以很容易捕捉,石头缝隙里也会隐藏着许多蟹类。在潮间带,适口性好,个体相对较大又比较容易捕捉的海洋甲壳动物有:三疣梭子蟹、日本鲟、近方蟹、黎明蟹、关公蟹、厚蟹、寄居蟹等。有人做过实验,幼虫和蛹的蛋白质含量都大大高于同等质量的牛肉。民间也有“三个茧蛹一个蛋”的说法。对于野外生存的给养问题来说,昆虫是非常好的能量来源,而吃昆虫又有许多优点:昆虫分布极其广泛,几乎有植物的地方都有昆虫;昆虫虽然个体小,但昆虫的生物量很大,收集多了就有了很大的蛋白质源;昆虫之中有许多是害虫(如蝗虫、甲虫),吃下它们或许还做了好事;许

34、多昆虫,尤其是幼虫往往运动迟缓,容易捕捉,收集它们不会浪费你宝贵的能量。考虑到个体大小、适口性、分布范围、种群密度等因数,一般比较适合食用的有:飞蝗、棉蝗、稻蝗、笨蝗、斑腿蝗、翘尾蝗、蚱蜢、蝈蝈、蟋蟀等。资料记载,个别国家和地区有吃蝗虫的习惯,一般是油炸。如果有条件,在野外,我们可以把蝗虫的腿掰掉(以免划伤消化道)然后穿成串儿,在火上烤熟,没有条件也可以生食。习惯上把鞘翅目昆虫称为甲虫,它们共同的特征是前翅不是飞行器,而是角质的鞘翅。鞘翅目在昆虫纲是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类群,也相对容易捕捉。作者在深圳的饭店里经常看到有人吃甲虫。在野外,吃甲虫的方法与吃蝗虫相同,须要注意的是食用时要去掉坚硬的鞘

35、翅。鞘翅目中,口感较好,个体较大的是朝鲜金龟子、天牛和龙虱。等翅目,小型昆虫;触角念珠状。白蚁为社会性昆虫(成员有分工有合作,集体生活),各个成员均可食用。白蚁的个体虽然小,但,在野外,白蚁的巨大巢穴里蕴藏着无数的白蚁,生物量较大,收集起来也是不错的蛋白质源。是补充体力的优质食品,并。烤吃味道好,尤其是秋天的雌性螳螂。:味道好,又是害虫,吃它没商量。口感好,但蜻蜓是益虫,应该保护。可能是最好吃的昆虫,很香,可惜季节性强。不仅美味,而且保健,就是不好抓。好吃(在浙江听说),体积又大,不容易发现,可以用震落法捕捉。体积大(5厘米以上)。很味美,但是,不容易捕捉,而且危险。吃幼虫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感

36、觉会很不舒服,但是,关键时刻能补充能量。有些令人恶心的幼虫营养价值非常高,例如蝇蛆,据说味道也非常美(日本有人吃过),但是,可能有许多人是宁可饿死也不会吃的。注意,松毛虫的幼虫有毒刺,不可食用;烤幼虫时不要穿成串儿,以免体液流失,最好是在石(铁)板上烤。鱼类的营养十分丰富,体内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脂肪,能够为人类提供充足的能量。有毒的鱼类很少(如豚),一般都分布在海水里,淡水鱼类几乎都可以安全食用。鱼类种类多,分布广,山涧、沼泽、河流、池塘、水库、湖泊、水渠、水田等,水域一般都有鱼类生存,海洋中鱼类资源更是十分丰富。既然所有的淡水鱼都可以食用,而且有没有人不认识鱼,我们就不必去介绍鱼的种类和特

37、征了。在野外给养中,我们只要掌握捕鱼的技巧就够了。有树根或者水草的地方、石块下和石头缝隙、急流突然变缓或河流转弯处的外弯、堤坝基。低温时,鱼类喜欢在浅水区,这里的水浅容易在阳光下升温;高温时,鱼类喜欢游向深水区,或者是有阴凉的水域。气压低时,水中含氧量较低,鱼类喜欢在水面或者急流处活动,这里的氧气充足;气压高或正常时,鱼类喜欢在缓流处取食。鱼类也有一定的趋光性,晚间,鱼类会向有亮光的地方游动。鱼类喜欢逆流,即冲着来水的方向。在怀疑有鱼或者已经确定有鱼的地方,如石头缝隙、树根、堤坝脚等处,围绕这个区域筑起一圈小型堤坝。确定堤坝安全后,把堤坝内的水淘干,在淘水的过程中,包围目标中的水会不断流出,并

38、带出里面隐藏的鱼。在小型水域,如池塘等地,用木棒或者其他工具把水搅拌浑浊。翻滚的泥浆会进入鱼鳃,并附着在鱼鳃上,使鱼鳃呼吸质量下降,缺氧的鱼会自动游到水面或者岸边,很容易被舀上来。在野外,可以挖蚯蚓、抓蝗虫、幼虫、小鱼来钓肉食性和杂食性的鱼类;用玉米、麦、豆、饭团、马铃薯块、红薯块等钓植物食性和杂食性的鱼类。如果你带有馒头或者面包,可以把他们弄湿,揉搓成团做饵,鲤鱼、鲫鱼、草鱼会很快上钩。迷宫是根据张网的原理,使进入迷宫的鱼因为找不到出口而迷途,并滞留在迷宫里。在野外,没有现成的网片,没有办法像渔民那样设置张网。但是,我们可以根据张网的原理,用树枝、柳条、芦苇等制作成一片片栅栏,栅栏一端插在水

39、底,一端高出水面,再经过特殊的排列组合,就成了和张网一样有用的迷宫。鱼笼的原理从本质上讲也是张网的原理,即好进不好出。在野外,可以利用身边的具体条件制作鱼笼,例如用树枝就可以制作鱼笼。将鱼笼放在有鱼出没的水域,最好堵住其他通道,让水流集中通过鱼笼,也可以直接把鱼笼沉到水底。用树枝削出锋利的木刺,可制作出各式各样的鱼叉。一般应选择二叉状分枝的硬木(如胡桃楸、花曲柳、柞木等),留出足够的长度,将末端削尖。鱼叉比较适合在不宜下水的水域(如湍急的河流、峡谷、海岛、船舷等条件下)捕鱼。如果没有足够的准确度,可以制作一个多头鱼叉,即选择一个分枝较多、且树立向上生长的树枝(如穿天杨),砍掉横向生长的枝条,把

40、直立生长的枝条削尖。多头鱼叉可以提高命中率。又称“挂网”,由尼龙鱼线编织成网,网目的大小决定所捕鱼体的大小。一般情况下,我们在野外环境里所能遇到的自然生存的鱼类都不会太大,可以准备“插一”(每个网目可以插进一个手指)和“插二”(每个网目可以插进两个手指)的刺网。在海洋和湖泊里,鱼类的大小差异很大,不同规格的刺网可以捕捞到不同大小的鱼类。在准备时,尽量准备小网目的刺网,因为这样可以保证最低的给养需求。蛙类虽分布广泛,但它们的栖息地却不能距离水源太远,因为蛙类皮肤没有完善的保水机能,必须经常回到水中。在野外有许多可以食用的蛙类,青蛙(俗名:田鸡、青拐子)、林蛙、狭口蛙、雨蛙、树蛙等都是营养丰富,适

41、口性好的蛙类,它们的幼体也可以食用。蛙类有多种食用方法,在野外主要以烧烤、水煮为主,必要时也可以生食。蛙类中有毒的种类,如大蟾蜍耳旁腺可分泌蟾酥,中毒后可引起麻痹。需去皮,用水浸泡后食用。鲵类属于两栖纲,有尾目,包括大鲵(俗名:娃娃鱼)、小鲵(水马蛇子)、爪鲵等。鲵类一般生活在海拔800米以下的山区,喜居在山多林密的山沟里,栖于终年溪水常流的山间小溪或山谷河流,在枯枝落叶层较厚的深山老林里常有分布。小鲵种群数量也在不断减少,当你的生命没有受到饥饿威胁时,尽量不要采集、食用。食用方法如蛙类。,其中趾端膨大的为壁虎;腹部鳞片方形的为蜥蜴;腹部鳞片圆形的为石龙子 壁虎主要分布在南方,北方较少。蜥蜴类

42、为全国分布,种类也较多,沙漠中也有大量分布,是沙漠给养中的重要食品。蜥蜴行动迅速,徒手不容易捕捉,可用树枝制作一个捕捉蜥蜴的拍子,捕捉起来就容易得多。制作拍子时,要使树枝在一个平面上。使用时要掌握好提前量,只要练习几次,一般都能掌握。蛇类以鼠类、蛙类、鸟类为食,森林、山地、平原、沼泽、河流、海岛等各种环境中都有分布,全国各地都有蛇类分布。在野外,蛇类的烹饪方法主要以烧烤、水煮为主,必要时也可生食。食用蛇类时,应先确定是否已经死亡,以免发生危险,然后剥皮,。如果需要捕捉蛇类补充给养,尽量不要徒手捕捉,即使是无毒的蛇类,咬一口也会引起红肿、发炎。可以制作蛇叉,插住后用另一只手抓住,如果是抓尾,可抡

43、起来,再摔在地上;如果是抓头,一定要注意位置,应抓在头后使蛇无法回头咬手。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有许多鸟类是国家级保护鸟类,有些种类甚至是世界的稀有种类。分布广,数量大,营养丰富。野外极常见,地面活动,分布广,数量大,营养丰富。野外十分常见,全世界分布。常见种类为树麻雀和家麻雀。乌鸦的生活空间较大,森林、山地、平原、乡村、城市都有,分布广、数量大,常集聚成群。乌鸦性情机敏,不易捕捉,基本不上套,可隐藏在丛林中,猎杀。常见于山区,也生活在丘陵和平原,喜居于长草甸、灌木从。鸟蛋的营养价值不言而喻。在鸟类的繁殖季节,在野外可以找到大量鸟蛋,如果幸运,还可能找到体积较大的野鸭蛋和野鸡蛋。哺乳类也称兽类,是

44、一群体温恒定、体外被毛、肛后有尾、胎生、哺乳的动物类群。取食哺乳动物最接近人类的饮食习惯,也可以为野外生存提供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营地下生活,多在土质疏松、潮湿、昆虫较多的林地出没,穴道接近地表,常使地表土隆起呈松散的带状,地道交织成网,巢穴位于网中央部分。分布较广,几乎为全国分布。鼹鼠运动迟缓,可徒手捕捉,但经常隐藏在穴道内,不容易被发现鼠穴道时,可在一端用力跺脚,待其向另一方向逃跑时将其捉住。剥皮、去内脏后,可水煮、烧烤。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分布广。生于田野、山林中,在树跟、石头缝隙、灌木丛中做窝。刺猬运动迟缓,体力弱,可徒手捕捉,但要防止刺伤。剥皮、去内脏后,可水煮、烧烤。营养丰富,味道

45、中略有腥臊味。生于草原、丘陵地带,数量大,分布广。对农作物有害,为重要的农业害鼠。活动敏捷,性机警,不易徒手捕捉,可在洞穴附近下套或者诱捕(诱饵为瓜子、豆类、玉米等)。剥皮、去内脏后,可水煮、烧烤。达乌尔黄鼠携带细菌,食用前必须高温处理。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喜欢居住在低湿多水的环境,湿草甸、河边林地、稻田地里往往有大量分布。分布广,数量大,为我国重要农林害鼠。活动敏捷,不易徒手捕捉,可用套、夹捕捉,也可弹弓射杀。剥皮、去内脏后,可水煮、烧烤。肉白嫩,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半水栖,喜欢生活在水生植物丰富的河流、池塘、水库、湖泊、水田、沟渠、沼泽等地。以软体动物、鱼、虾、含淀粉丰富的植物等为食。分布

46、广,对水利设施有害。受惊吓时会逃进水里,不易徒手捕捉,可用套、夹捕捉,也可以用弓箭射杀。剥皮、去内脏后,可水煮、烧烤。生活在山地、森林、丘陵、平原,分布广泛,数量大。活动敏捷,不易徒手捕捉,但不够机灵,很容易设陷阱捕捉,一般用套、夹捕捉,也可用弹弓射杀。剥皮、去内脏后,可水煮、烧烤。味美,肉少。生活在森林中,尤其以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多,营巢于树上,喜食松树种子和蘑菇。主要分布在东北、河北、西北、新疆、四川、西藏等地,数量较大。活动敏捷,性机警,不易徒手捕捉,可用套、夹捕捉,也可用弹弓、弓箭射杀。剥皮、去内脏后,可水煮、烧烤。味道十分鲜美。外观与家兔十分相似,分布极其广泛,数量巨大,对山地植被

47、有一定影响,捕捉野兔的方法很多,可棒打、射杀、套捕、踩夹、陷阱。野兔含肉量大,味美,是野外生存最佳的蛋白质来源。套索制作很简单,将细金属丝的一端拧一个小圈,另一端从小圈中穿过,制作成活套,直径约12厘米左右。套索制好后,要选择设套地点,应该放在野兔经常经过的地方,可以通过野兔的脚印来确定位置。野兔的奔跑方式是跳跃式的,所以,套索要离地面1015厘米,并把套索的一端固定在小树或者木桩上。体长100140厘米;体毛棕色,腹部毛色偏土黄色;无明显斑点;尾极短,隐于毛中;吻端裸露;无上犬齿;雄性有短角,分三叉。生活于山林、灌木丛、河谷,偶尔见于平原。分布于我国绝大多数省份,有记录的包括:内蒙、黑龙江、

48、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山西、甘肃、青海、四川、新疆等地。孢子反映灵敏,奔跑迅速,徒手不易捕捉。但是,孢子生性好奇,很容易中计,可用计捕捉。一般的陷阱、套索都可以捕捉到。狍子体大肉多,味道与马、鹿、骆驼相似,是野外生存最佳的蛋白质来源。在野外,狍肉的食用方法以水煮、烧烤为主,可解决多人的给养问题。水对人体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据统计,在摄氏2530度的气温下,如果没有水,人类活不过十天,在3040度气温时最多是一周,而在50度以上的沙漠地区,没有水,想活过三天都非常难。在炎热和干燥地区这个数目就要达到5升左右。在野外,人们消耗体力较大,排汗较多,对水的依赖就更强烈,所以,野外给养

49、的重要一项工作就是寻找水源和处理饮用水。如果是在,尽量往山谷下寻找,走到最低点,一般就会发现水源。有时,山谷里会形成小溪,沿着小溪也可能找到走出险地的路,那是最幸运的了。有时在下可能会发现一个干枯的河床,那么先不要失望,在河床的低洼处仔细找找看,如果还没有,就试试挖一下。干涸的河床沙砾下面很可能挖到水。看到也不要放过,一般情况下,悬崖下面多数是可以找到水的。即使没有水,背阴的悬崖下面也会非常潮湿,在这样的环境里适宜“造”水。里也是可能有水的地方,特别是石灰岩的地方,岩石上会有缝隙,有时会有泉水或渗水。这样的地方往往岩壁上会有锈迹,出水口附近也会生有青苔或卷柏(一种低等植物)。干涸的也可能挖出水

50、,如果发现有龟裂的泥片,最好是潮湿的,挖下去,多数有水。海边的上也可能挖出淡水,选择沙丘的最低点挖下去,挖到很潮湿的地方就会有淡水渗出来,看看是否是淡水,如果是海水就说明你挖深了。然后,换个地方试试。在,有绿色的地方虽然不一定就有水,但是有水的地方一定有绿色,去有植物的地方找水几率会大些。动物也离不开水,许多动物可以帮我们找到水源,尤其是。由于两栖类在由水生过渡到陆生时,身体变化不彻底,它们的皮肤没有完整的防水分蒸发功能。所以,两栖类要随时到水中湿润体表。有两栖类出没的地方,附近肯定有水源,而且不远。爬行类也喜欢傍水而居,有蛇的地方,也容易发现水源。也有指示水源的作用,虽然鸟类可以飞到远处找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野外生存教程(第三章:野外给养)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