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中学九年级(上)开学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2分)如图,甲、乙两人在完全相同的沙滩散步,留下深浅相同、大小不同的脚印。则甲()A所受的重力较大B所受的重力与乙的相等C对沙滩的压强较大D对沙滩的压强较小 2(2分)2021年4月19日,“机智号”电动直升机在火星地表首飞成功,如图所示。在匀速上升、空中悬停、匀速下降阶段,“机智号”旋翼受到的升力分别为F1、F2、F3,不计机身受到的火星气体阻力,则()AF1F2F3BF1F2F3CF1=F3F2DF1=F2=F3 3(2分)2020年11月10日,中国载人潜水器“奋斗者”
2、号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标志着我国的深潜事业又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如图所示,假设海水的密度不变,在“奋斗者”号潜水器下潜过程中,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潜水器所受海水对它的压强大小不变B潜水器始终只受到海水对它向下的压强C潜水器所受到的浮力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D潜水器所受浮力的大小始终等于它排开海水的重力 4(2分)(单选)如图所示,甲、乙叠放在一起,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受到的重力与甲对乙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B乙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乙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甲受到的重力与乙对甲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甲受到的重力与乙对甲的支持力是一对平
3、衡力 5(2分)水上蹦床是一种水上娱乐项目,游客站在上面可以自由蹦跳(如图)。对于蹦床运动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游客每次蹦跳一定到达同一最高点,因为能量是守恒的B游客接触蹦床向下运动到最低点时,蹦床的弹性势能最大C游客离开蹦床向上运动过程中,他的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D游客想弹得更高,就要在蹦床上发力,此过程将消耗游客体能 6(2分)如图所示,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这一现象证明()A分子间有空隙B分子间存在吸引力C分子间存在排斥力D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 7(2分)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物体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将温度传递给低温
4、物体B在相同温度下,1kg的水比1kg的冰含有的热量多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一定是通过从外界吸收热量达到的D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大 8(2分)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示意图,其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ABCD 9(2分)有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甲球带正电。将甲与乙、丙靠近时,他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乙球可能带负电,丙球一定带正电B乙球一定不带电,丙球可能带负电C乙球一定带负电,丙球可能带正电D乙球可能不带电,丙球一定带负电 10(2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闭合开关S后,A1的示数是0.1A,通过小灯泡L
5、2的电流是0.4A,则电流表A的示数是()A0.5AB0.4AC0.3AD0.1A二、双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1(2分)两次水平拉动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两次物体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两次物体运动的速度v1v2B两次物体所受的拉力F1=F2C0-6s两次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1=W2D0-6s两次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P1P2 12(2分)为了增强体质,每天锻炼一小时,同学们积极到户外参加体育活动。下列活动所涉及力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发排球时手对排球的力与排球对手的力大小相等B投掷出去在空中飞行的实心球仍受到推力作用
6、C篮球撞到篮板反弹回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踢出的足球在空中掠过是因为足球受到惯性作用 13(2分)对图中各现象的物理原理分析错误的是()A甲图中刚停止沸腾的水,瓶底浇上冷水,水又重新沸腾,说明液体的沸点随气压降低而升高B乙图中地漏利用连通器原理防止异味C丙图中盆景自动供水装置中瓶内的水不能流下来是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D丁图中由于汽车外形上凸下平,快速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力会比静止时小 14(2分)水平桌面上两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B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静止时两球位置如图所示,两容器内液面相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两小球所受浮力FA=FBB两
7、种液体的密度甲乙C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D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 15(2分)如图所示,在大小为500N的拉力F作用下,滑轮组在2s内将800N的重物匀速提升了1m,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用功为1000JB动滑轮的重为200N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2.5%D拉力做功的功率为500W 16(2分)下列现象和推断符合实际的是()A现象:抽去玻璃板,两瓶中的气体都会变成红棕色推断: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现象: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推断:分子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C现象:棉花被点燃推断: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D现象:当塞子
8、跳起时瓶内出现白雾推断: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17(2分)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比热容为2.4103J/(kg),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量增加,酒精的热值变大B质量增加,酒精的比热容不变C完全燃烧1kg酒精可放出3.0107J的热量D酒精温度升高1需要吸收2.4103J的热量 18(2分)下列物体属于导体的是()A橡胶B干燥的木头C铜线D人体 19(2分)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下列关于电路连接和A、B、C三处电流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灯泡L1与L2串联B灯泡L1与L2并联CIA=IB=ICDIAIBIC 20(2分)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A
9、带正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金属箔张角变小,说明它失去了电子BB金属箔张角变大,说明两金属箔带上同种电荷C自由电子从B向A定向移动,形成瞬间电流D正电荷从A向B定向移动,形成瞬间电流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12分) 21(6分)小李发现汽车在柏油马路上容易停下来,而在冰雪路面上不容易停下来。据此小李设计了如下实验。(1)在实验过程中,小刚应该沿水平方向 拉动物块A。(2)小李认为滑动摩擦力还和接触面积有关,所以他进行的操作是,将A从中间切断,并拿走一半,测出剩余一半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于是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积有关,老师说操作是
10、错误的,原因是 。(3)在操作过程中小李还发现,弹簧测力计不沿水平方向拉动时,也可以使物块在木板上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实验丙所示,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物块的拉力和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选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4)该实验很难保证匀速,于是改进如图丁,要测量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下方木板 匀速直线拉动。(选填“必须”或“不必”)(5)用图丁做实验,在水平拉力F=10N作用下,木板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向右运动,同时物块A相对于地面静止,已知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6N,则木板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 N,如果拉力增大到15N,木板对A的摩擦力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1、22(6分)如图甲所示是某一学习小组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装置。小芳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跟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小悦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跟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表格是其中一位同学在其它条件一定时的实验数据。(1)通过比较表格中“物块重”和“ ”两栏对应的数据,可知斜面是种省力的简单机械。实验次数斜面的倾斜程度物块重力G/N斜面高度h/m拉力F/N斜面长度s/m机械效率1较缓100.25.5136.4%2较陡100.47.0157.1%3最陡100.68.51(2)为了验证小悦的猜想,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表中空格处应填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在其它条件一定时,斜面 ,机械效率越高。(3)第二次实
12、验中,物块所受斜面的摩擦力为 N。(4)请你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并结合所学物理知识,解决下列关于斜面的物理问题。图乙中斜面1的长度小于斜面2的长度,木块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后沿着斜面下滑,该过程中斜面对木块的摩擦力 (做功/不做功)。木块到达斜面1、2底端时的速度分别为v1、v2,若斜面光滑,则v1 v2(大于/小于/等于);若斜面粗糙程度相同,则v1 v2(大于/小于/等于)。四、计算题(共12分) 23(12分)如图所示,重为600N的工人利用滑轮组将质量为121.5kg的建筑材料运送到平台上,工人用450N的力竖直向上匀速拉绳子,使建筑材料在40s内匀速提升了4m,g取10N/kg。(绳
13、重、滑轮与轴的摩擦均忽略不计)(1)动滑轮重为多少? (2)工人对绳做的功为多少?(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4)若工人双脚与平台的总接触面积为0.03m2,则在提升建筑材料的过程中,工人对平台的压强是多少?五、综合能力题(每空1分,共6分) 24(6分)如图,小明利用身边的物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他所选择的器材有:铅笔、橡皮若干(每块橡皮质量为10g)、细线、刻度尺等。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m阻力F2/N阻力臂l2/m10.10.020.20.0120.10.040.0230.20.040.10.08(1)他将细线大致系在铅笔的中部位置,铅笔静止后如图甲所示,若想调节铅笔水平平衡
14、,她应将细线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实验前调节铅笔水平平衡可以消除铅笔重力对实验的影响,在实验测量时保持铅笔水平平衡还有一个好处是: 。(2)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他用细线绑定数量不等的橡皮挂在杠杆支点两侧,如图乙所示,做了几次实验后将数据记录在表中,则表中漏填的数据为 N,同桌的小亮按现有方案得出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平衡条件 (选填“相符”或“不相符”),为了进一步完善实验,得出普遍规律,接下来的做法应该是 (填序号)。A.改变力的大小B.改变力的方向C.改变力的作用点(3)若在实验过程中,铅笔水平平衡后(如图乙),小明不小心将前端细长的铅笔芯弄断了(如图丙),她立刻将铅笔稳住,并将铅笔芯放到右端细线处固定(如图丁),则松手后铅笔将会 。A.左端下沉B.右端下沉C.仍然水平平衡D.无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