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需要拐个弯教育儿童,我们常常犯难,怎么这么不听劝告,要他不打架,他偏要打架,要他遵守时间纪律,他偏要拖拖拉拉,是我们说的不对?还是他们习惯太坏,一时更改不行,屡错屡教,屡改屡犯。例如有一个小孩,做什么事都会慢半拍,比如写作业,人家早就写完了,他还在原地磨洋工,报听写吧!人家听到什么写什么,他呢?想半天,等他想好动笔了,老师早报下一个了,所以谈到比赛他是永远得不到第一名的,在这个比速度,讲效率的时代,时间就意味着资源,当你节省下来的资源越丰富时,你所产生的价值、效益也就比别人多出好多倍,所以你越着急吧,他还越不操心,慢悠悠,看得让你直跺脚。有句话说“功夫在诗外”,我理解的意思是这样的,按就事
2、论事来说吧,是非黑白大概谁都能听得懂,可你让他去照做时,就会出问题。谁都会有犯错的时侯,但谁都不愿主动承认,是的,这是我的错,就算在心里默认了,嘴巴却咬得紧紧的,所以当你向他讨论问题,不好的习惯时,他都会把脖子抑得高高的,当真心需要他改正,好心规劝时,他才勉强表示认同,但事实结果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试想如果我们不谈他犯错的问题,不把着眼点放在我们都关心的问题上,去讨论其他的问题,事情是不是就好解决呢?正如这个性子慢的小孩,我们说你们怎么慢啊,你作业能不能快一些啊,出操能不能迅速些啊!你真拖拉啊!可他还是依然如固,但我们说你的字写得不错耶,你怎么写得这样好哇,你看,那些急冲冲的孩子就没你的字漂亮
3、了,他会很骄傲,肯定自己的成绩,而后说,你看,老师因为收作业时间不能统一,影响写得快的孩子没事干,讲小话,有的可能因为等你一起交作业而无事可干,你看,能不能尽量和别的同学作业时间保持一致,这样老师就不会为难了。小朋友立马意识到这样做不仅是个人的事,也是集体的事,就算为了集体荣誉吧,也要和别人行动保持一致。渐渐的他的行为会有所改变,当然需要老师家长的鼓励。这只是曲线就国成功的例子而已。像这样成功的例子还有好多,如打架、骂人之类的,他肯定知道是不对了,就等着受惩罚了,惩罚结束内心就坦然了,但打架、骂人的毛病却没得到根本解决。停一下,你就不说他不对,就不提打架、骂人谁是谁非的事,还说老师要扣奖金了,
4、老师没面子了等等,他也肯定是受用的,因为爱老师所以才规范言行。直线不行就曲线就国,我们知道,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最为捷径的,但要走出生命的长度,丰满度,有效度,还是要靠曲线,曲线让生命厚度增加,让成长更能体验到生命的质感、韧性、强度,做人如此,教育也如此,教育不害怕犯错,害怕犯错时手足无措,让我们在曲线就国的途径中去体验成长付出的代价,换来好习惯的培养吧!如 果 如果,你是为了养家糊口,吃饭穿衣,那么,请你别当教师。因为教师这碗饭不是好吃的。它需要你全身心地投入。如果心里只装着家庭琐事,你会误人子弟的。还是去做些买卖吧,既自由,又赚钱,说不定还能发财呢!如果,你是想图轻闲,修身养性,逃避劳累,
5、那么,请你别当教师。因为当教师不仅“劳其筋骨”,而且还“苦其心志”。表面上看,教师一天只上两三节课,可是,这两三节课却需要夜以继日地工作。如果,你是因为羡慕教师的荣耀,认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那么,请你别当教师。因为教师的荣耀是虚的,你不愿意顶着一个花冠去克勤克俭吧。而且,教师的荣耀本身不在教师这个职业,而在于教师这个人,是人品的光辉照耀着职业的光环。如果,你是被命运所逼,万般无奈才到教师这个行列,那么,请你离开吧。因为当教师必须要有热情。没有哪一种职业比当教师更需要热情,需要爱。胸中没有爱心的人不适合当教师。一个满腹牢骚、长吁短叹的人是上不好课的。如果,你以为教师的工资会越来越高
6、,想当教师多挣点钱,那么,你错了。因为当教师发大财的(特别是中小学教师),至今还没有。更主要的是,一心在钱眼儿里转的人是没心思当好教师的。如果如果,你是想交最纯真的朋友,那么,请你来吧。学校里的孩子们会把他们最纯净的心献给你。你从此可以不必寂寞,你的世俗的心灵会得到童心的感染和净化。如果,你是为了使自己活得青春激昂、有意义,那么,请你来吧。在孩子们中间,你会永远像青年人一样充满活力,你会感到你所有的付出都是那么有意义。生活不但充实,而且乐趣无穷。如果,你想延续自己的生命,那么,请你来吧。只要你肯付出爱心,你的生命会在一代又一代学生身上延续下去。一个人活百岁、千岁也无法与你相比。孔老夫子不是活了
7、两千多年了吗?如果,你是一个追求生命价值的人,那么,请你来吧。学校是让你的生命价值体现得淋漓尽致的地方。一个教师,一生要接触多少学生。一个人的付出,千万个学生享用,你的生命还不够伟大吗?宽容教育是一种美德有一位年轻的老师愉快地走进教室,发现教室的墙被涂成了一片黑色。看起来,一场暴风雨就要降临在这个教室了。但这位老师面带笑容对着那堵黑墙欣赏了一下,诚恳地说:“我很高兴,我们班有这样一位幽默的同学,这位同学非常聪明,非常有创造力,这么多年了,没有一个人想到把墙刷成黑色,可是我们这位同学想到了。我相信这位同学将来肯定会有大出息。而且,我也相信,这位同学既然能把墙刷成黑的,那么,他肯定也能把墙还原成白
8、的。让我们用掌声来表示相信他。”第二天,墙又变白了。教室里顿时云开雾散,风和日丽。然而对那两个淘气的孩子来讲,却应该是于无声处听到了惊雷的。这位教师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懂得用涂“肥皂水”的方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约翰卡尔文柯立芝于1923年登上了美国总统宝座,他有一位女秘书,人虽长得不错,但工作中却常粗心出错。一天早晨,柯立芝看见秘书走进办公室,便对她说:“今天你穿的这身衣服真漂亮,正适合你这样年轻漂亮的小姐。”这几句话出自柯立芝口中,简直让秘书受宠若惊。柯立芝接着说:“但也不要骄傲,我相信你的公文处理也能和你一样漂亮的。”果然从那天起,女秘书在公文上很少出错了。一位朋友知道了这件事,就问柯立芝:“
9、这个方法很妙,你是怎么想出来的?”柯立芝得意洋洋地说:“这很简单,你看见过理发师给人刮胡子吗?他要先给人涂肥皂水,为什么呀,就是为了刮起来使人不痛。”宽容,是教师人格魅力的体现,是教师素养的体现,是教育学生的一种策略和方法,有利于师生关系和谐发展,有利于学生个性健康自然发展,但宽容绝不是对学生姑息迁就或放低要求,而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严格。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宽容、尊重、激励每一位学生,尤其是那些在我们心中被认为是“后进”的学生,使他们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业成绩,走向成功人生。教师不要强行将学生的思维过程按照自己设计的目标去靠拢,不要用严厉的话语训斥学生,更不能用轻蔑的话语来取笑和
10、讽刺学生。陶行知先生曾告戒我们说:“你的教鞭下很可能有瓦特,你的冷眼下很可能有牛顿,你的讥笑中很可能有爱迪生。”创造力高的青少年多数具有顽皮、淘气、较幽默,所作所为时逾常规等特征,而这些特征是我们教师不能容忍的。由于传统教学观的影响,教师总喜欢学生规规矩距,百依百顺,只要学习好,便什么都好。应该看到,那些顽皮、淘气,甚至有“越轨行为”的很可能是儿童创造的幼芽。因此,教师应该要努力探索和掌握热爱学生的艺术,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用宽容、尊重、激励,把爱撒进每个学生的心田,关心和帮助学生的成长,尤其是那些基础薄弱,成绩偏差的学生,更要加倍的予以关心、呵护。林肯说:“每一个人都喜欢人家的赞美”,教师
11、的宽容、尊重、激励,往往能接近师生之间的关系,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发展他们爱好特长。反之,若简单地以粗暴的态度去批评、挖苦学生或对学习漠不关心,势必会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产生抵触、厌学、怕学情绪,给自己的教学、学生的发展带来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在教育教学中,作为教师和班主任,我们一定要培养自己宽容的教育素养,真正学会宽容学生。特别地,当我们想用严厉指责或斥责学生时,不妨多从学生的角度去想一想,用一分宽容之心去厚爱他们,这份宽容,一定会让教育变得更加美丽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的礼物,她们内在的心灵足够的智慧,为人父母只要做好自己这片土囊的功能,保持自己是肥沃的、丰盈的、自
12、由的、松软的,那么孩子这颗种子是可以自己成长茁壮的。因为外面的环境或是社会是有阳光、雨露、风儿陪伴、花草共生,孩子并不孤独,孩子内心有一个自己,还装着一个梦想。请父母不要自以为是的爱,从而扼杀了孩子的灵魂本性,请父母不要一如既往的爱,从而无法给到孩子自由的空间,请父母不要在自己没有明心见性之前,就不断告知孩子什么是对错,允许我们每一个天使去触碰这个外在的世界,即使充满了障碍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份智慧的经验。 福禄贝尔说:“教育无他,爱与榜样”。人们说,黄叶的意义在于哺育春天。我说,黄叶本身也是美。郑板桥先生说过:贫穷足以立志,富贵足以愚人。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菁菁校园,朗朗书
13、声,谆谆教导,心灵的碰撞,人性的魅力。蓦然回首,九年的教学生涯,品尝着苦涩与心酸,承载着坚韧与拼搏,凝聚着执著与汗水,洋溢着奉献与收获。我因你而美丽,因你而无悔,因你而幸福。钟情教育,爱心无悔世界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太阳底下再也没有比教师这个职业更高尚的了。记得小时候,我就羡慕当教师的父亲,向往教师这个职业。高中毕业后,面对着自己的升学志愿,面对着父亲对教坛的情怀,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师范院校,四年大学毕业,当我带着初为人师的兴奋和喜悦,踏入三尺讲台时,感觉提醒我:一个合格的教师形象,是需要自己用心用爱去塑造的。我便立下誓言:甘为人梯育桃李,愿将热血洒教坛。从教八个春秋,班级我接了一个又一个,
14、学生我送了一届又一届,虽说没有惊人的壮举,也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我饱偿了人生的苦辣、事业的酸甜,更炼就了我百折不挠的性格,能够把自己的智慧和年华,奉献给教育事业,奉献给我的学生,我从内心里感到光荣和自豪,为了教育这片圣地我无怨无悔。我爱我的事业,我更爱我的学生。我多年的耕耘,越来越感受到“爱”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是教师获得成功的基础,也是学生成长的需要。爱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要,对于正在成长的中学生,这种爱的需要无疑会更迫切、更强烈、更具有自身的特点,它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特征。在家里,父母亲人的关爱能让他们充分享受到幸福感、安全感,在学校,老师的一句表扬、一个美丽的微笑、一句
15、关切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都能带给他们无限的快乐和满足。如果爱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学生对教师会产生一种依恋感,求学会被看作是一件乐事,在班集体生活中也会有一种满足感和幸福感。师爱还是一种社会爱,它体现了党和人民对青少年的热切关怀和殷切期望,学生从中可以感受到集体对他的评价,社会对他的期望,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进而产生一种自尊感、自豪感和自强不息的精神的,这是学生成长的内在动力。如果学生既得不到家长的体贴、关怀、又得不到教师的慈爱、同学间的友爱。那么他们只能到社会上去寻求“爱”,寻找感情寄托,结果往往会由于经验不足,分不清黑白是非,走下坡路,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教育实践证明,爱一个学生等于培养
16、一个学生,讨厌一个学生,也就意味着将毁坏一个学生。因此,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学生。教师印象您是默默一头牛,耕着亘古,耕着追求。雄鹰选择长空,红柳选择滩涂,您选择了这一方三尺之土。伊甸园的苹果不再微笑,天际的流云一度飘走,您是默默一头牛,也曾烦恼,也曾困忧。读烛光读出沉思的静美,听书声听成希望的渴求,一场又一场的银色细雨,漂白了您生命的双袖。有时候,您是多么羡慕原野上的那头牛,卧于浓荫静静地反刍。一触到几十双如饥似渴的星眸,您又默默低下头,把犁套紧紧勒进双肩,任日月在走,任星辰在走。您是默默一头牛,耕耘着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阔,耕耘着五千年历史文明的悠久,歌唱着祖先龙
17、的图腾,歌唱着一代又一代的风流。您坚信,在您的身后,总有红柳,总有绿洲。您是默默一头牛,无论冬夏,无论春秋。我们是您整齐的岁月里,最感亲切的庄稼。教室那一方沃土,被您温暖的目光分割,每一片庄稼的长势都在您的关注里,蓬蓬勃勃。讲台是您耕耘的高度。直立于三尺之土,您从朗朗的读书声里倾听拔节的声音,您从沙沙的书写声中倾听扎根的声音。在我们良好的长势里,您总是细心地划上季节的符号,让成熟在您殷红的心迹里,宽广成平坦的道路。当我们走上收获的季节,岁月收割了我们,也收割了您的目光,每一次收割都让您的目光空旷许多,这时又有许多新的种子,在您的心田上长出遍地庄稼。岁岁年年,您双手捧着人生这本教材,封面为清晨,
18、封底为黄昏。您用一根瘦竹,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引导学生进入艺术的殿堂,汲取知识的甘露琼浆。抚摸满园累累的桃李,放眼祖国美好的明天,您心中一遍又一遍铭刻: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 心中有爱,腹中有诗,肩上有责这样的人一生栖身杏林、躬耕杏坛,一天天,一年年,这样的人生,不正像一篇苦味芬芳、又隽永绮丽的散文吗?人生因平淡而幸福三尺讲台的岗位很平凡,但我们的工作让一颗颗纯净的种子,在师爱的沐浴下,长成参天大树;让一双双稚嫩的肩膀在我们精心的哺育下变成民族的栋梁,国家建设的接班人。这看似平凡的事业不是孕育着伟大吗?我们所做的事,不能看作是一种职业,而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作为谋生,收入确实不高,如果
19、总是想着工资,比着条件,想必都会牢骚满腹。如果把教育当成事业,有热情,有爱心,所有的酸楚便都不值得一提了。教育专家袁卫星老师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十年间,弹指一挥,几多汗水、几多幸福、几多付出、几多收获。没有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哪有今天的桃李芬芳?普希金曾说:“幸福的特征就是心灵的平静”。今后,我会依旧在教育战线上一如既往,兢兢业业的工作,待到山花烂漫时,我在丛中笑。我的人生也因这平凡的事业,平淡的生活而无比的自豪,至上的幸福。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教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红烛;有人说教师甘为人梯,默默耕耘;有人说教师捧着一颗心来,不
20、带半根草去。我想在这个渺小而又伟大的教师队伍中,作为特岗教师的我,更愿成为一颗小小的铺路石,虽然它没有水晶的纯净之暇,没有钻石的绚丽光彩,但我定会为我的学生铺就一条平坦而宽阔的道路,让他们走出大山的天地,更快更好的奔向远方。在这物欲横流,充满诱惑的世界里,我定会坚守这一清贫的职业,扎根农村,去撑起家乡教育的一片蓝天。永远说一声:Not to regret!师爱的智慧 谈及教师工作,人们普遍认为“师爱”是关键,认为“爱”学生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前提,“爱”要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关于“师爱”的话题很多,经典论述也很多,人们不厌其烦地谈论着“爱”,“爱”成了教师工作中的永恒主题。 其实,对于教师而言,爱
21、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教师只有以责任为支点,通过爱的杠杆将文化信息传递给学生,去撬动学生进步的车轮,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才是目的。而杠杆的撬动是需要智慧的,师爱的智慧在于如何去爱,如何把握爱。 第一,爱生如人。把学生当人看,而不是“盛装知识的容器”。学生就是他自己,有自身独特的生命内涵和成长过程,是一个值得敬畏的独特生命个体。 作为“园丁”的教师,应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差异,“因材施教”,并以爱为杠杆,把人类社会生活、交往的基本规范传递给学生,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和融入社会生活,“学会做人”! 第二,爱生如生。学生是未成年人,教育不要“凌节而施”,不要“埋怨学生的无知”,更不要抱怨“学生的犯错”。因为“
22、未完成性”和“不确定性”是未成年人最大的特质。 作为“先知先觉”的教师,应视学生的“无知”为自然,正确理解“犯错也是学生成长的一种方式”,以爱为杠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尤其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学会学习”! 第三,爱生如子。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于是乎我们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自立和自理能力。 “生存”是普天之下所有父母对孩子的第一企望,每一位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他们首先关心的决不是孩子的学习,而是健康。因此,我们决不要以“学习”为借口去伤害孩子的“健康”,要以爱为杠杆,严慈相济,精心呵护,把生活的技能和常识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学会生存”。 第四,爱生如友。把学生当朋友,就不
23、要处处时时“师道尊严”,不要“规训”学生,更不要“命令”。 我们需要秉持教育就是“合作”的理念,教师承载“伙伴”的功能。教师要以爱为杠杆,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相互帮助、相互体谅、相互支持的合作精神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学会共处”。 第五,爱生如己。把他人当自己,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把学生当自己,我们就会理解学生的“自利性”,尊重成长中的个人意愿与主观能动性。 作为“重要他人”的教师,要爱岗敬业,以身示范,把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学会做事”! 大爱无言,却深沉凝重,它要用责任和精神作依托;大爱无声,却馨香远播,它需用汗水与泪水来浇灌;大爱无形,却有迹可循,它要用理论与实践作
24、支撑。智慧的师爱永远是教育广深的根基,有了这样的根基,攀登起来才会身轻步健,才会凌绝顶而览众山。如何“因材施教”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信,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养一代新人的任务,首先要开发每个学生的这种差异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学生个体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差异是因材施教的前提与基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生理、心理、社会性和学习环境的差异。我们每一个教师要认识到这些差异并设法超越差异、缩小差异。面对智力、能力、思维、性格、毅力等都存在差异的学生,我们的教育要“以人为本”,就要让每个学生鲜亮
25、的个性得到张扬,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为此我们的教育要允许学生有选择学习方法的权利,允许学生以不同的速度进行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从学生的素质差别入手,以学生个体为教学对象,进行个别化因人施教。那么,怎样才能使在实际教学中真正做到这点呢?1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并对其个别差异与可变因素作科学分析。 十九世纪的俄国教育思想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如果教育学要在一切的关系上培养一个人,它就该首先了解人的一切关系。”可见了解学生之重要,它是“因材施教”的基矗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就应坚持全面和发展的观点,科学地分析其个别差异与可变因素,引导其向好的方向发展。2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把“因材施教
26、”真正地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 在教学中,既要从绝大多数学生的需要出发,又要考虑到个别需要。无论什么样的学生,肯定有其特殊的一面,要“对症下药”,我们要充满热情地对待学生,对后进生更应关怀备至,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实践已经证明:经过教和学的双方努力之后,大多数学生都能很好地成长为有用之材,从不同的方面对我们的国家作出贡献。3采取有效措施发挥学生的特长,使其得到充分发展。 无论优等生还是后进生,那都是人为划分的,应该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特有的长处,教师要长所有学生的善扬所有学生的优。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他又说:“天赋为每一个正常的头脑打下了必要的、充足的根基,使每一
27、个人都能成为创造者。”每一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花有花的香,树有树的美,晴有睛的丽,雨有雨的趣。学生作为被教育的对象,更是如此。当每个教育工作者都从内心欣赏每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自然心性,那么,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 人不是一件东西,他是一个置身于不断发展过程的生命体。在生命的每一刻,他都在成为却永远尚未成为他能够成为的那个人。 在人的成长历程中,学习成绩就象一只绩优股一样一路飚升的毕竟只是少数,还有很多人像华罗庚、巴尔扎克等一样,在很小的时候并没有表现出自己的天赋。中国有句古话: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实际上这是一种静态看人的观念。在绝大多
28、数的情况下,我们不可能从一个人小时候的表现就能预测其在事业中的成就。要真是那样的话,教师就不是一个教师,而成为一个预言家了。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不能以静态、更不能以眼前学生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学生处在成长的过程中,可塑性强,潜力大,我坚信对学生来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首先意味着应该以一种动态的眼光关注学生。中国有句古话“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确切的反映了这样一种动态的眼光。发展意味着变化。儿童作为一个发展的个体,其变化是永恒的。儿童潜在的能力是无限的,正如有人所说,学生的潜能是气体,你给其多大空间,他就有多大的体积。 用发展的
29、眼光看待学生,还意味着应该以一种独特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个性。现代儿童身心发展理论告诉我们:在儿童身心发展具有共同特征的前提下,个体与整体相比较,每一个具体儿童的身心发展在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方面,都可能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其原因是。每一个具体儿童在某个阶段的智力水平、认知水平、生活环境、兴趣爱好等方面各不同。教师不能用机械的、凝固的、静止的眼光看待学生,而应当尊重的个别差异,促进健康发展。因此,了解和关心学生的个别差异,善于捕捉和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灵性,并加以培植,培养其自信心,促使他们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展示与完善。这是发展的应有之义。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是新一轮课改中的一个基本理念,是形
30、成科学的学生观和评价观的基础。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就是要把我们的学生看做是有血有肉、有丰富思想、有丰富情感、有丰富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的情感,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学生的个性的张扬与完善提供宽松的环境。 时光流逝,昨日少年慢慢长大,这是生命自然的轨迹。耳濡目染,蒙昧心灵闪耀理性光华,这是人性发展的证明。老师们,相信自己的学生,相信他们一定会有所成吧!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即使不能成为“老虎”,就让他们成为一只优秀的“兔子”吧!营造温情氛围 呵护学生自尊 苏霍姆林斯基有个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稚嫩的心灵。良好的心理氛围是学生
31、健康成长的保障,是学生进步的一个前提。作为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温情的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是非常有利于我们的教育教学的。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营造温情心理氛围的先决条件。当自尊心理使人去克服各种困难和自身的弱点,合理的维护自己的尊严时,它在人们的行动中起积极作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保护学生的积极自尊心,才会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育,并获得成功。要保护学生自尊心,以下几方面是不应忽略的。 首先,坚持平等对话。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过去的“师道尊严” 已为时代所摒弃,学生是与老师完全平等的人,尊重是教育民主的第一原则。有了这种健全的心理,才能平等
32、地、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心声,才不会压抑学生的个性,才会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其次,关注弱势群体。维护自尊是每个正常人的基本需要,班级里的那些后进生及有某方面生理缺陷的学生则更渴望在集体中居于适当的地位,得到较好的评价和重视。因为他们的自尊心往往更脆弱,更容易受伤害,所以在教育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关注这些学生的心理需求,更加细心地呵护他们的自尊心。我们要像给朱元璋画像的聪明画家那样,既要保护弱势群体的自尊,又要做得巧妙,使他们感觉不到自己的弱势。 再次,挖掘前进动力。渴望积极的肯定性评价而获得自尊,是一种普遍的心理需要。即使老师们眼中的双差生(学习差、品德差),表面上看似什么都不在乎,其实他们的
33、内心深处同样也有十分强烈的自尊需求。对待这些学生,我们不能因为“恨铁不成钢”,就总是恶语相讥或横加指责,那样只能使他们在背离我们的方向上越走越远。我们应积极挖掘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的长处在集体活动中得以充分的发挥,并以此为契机,激发他们的荣誉感、自尊心和上进心。最后,宽容学生过失。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小过失是不可避免的,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并非故意,而是在不经意间造成的。“人无完人,孰能无过”。我们应允许学生犯错误,而且要懂得宽容他们的错误与过失,不要盯住他们的错误不放或对他们的过失穷追不舍,只要让其明白错误行为及错误所在就罢手,要保护他们敏感的自尊。 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
34、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我们要细心呵护学生露珠般脆弱的心灵,精心为他们营造一个充满温情的心理氛围,我们给予学生的尊重、理解、关爱,就是对他们“润物细无声”的浇灌和培育;老师善解人意的温情就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明灯。浅议何谓“严中有爱,爱中要严 当“素质教育”这个名词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之际,“愉快教育”、“赏识教育”、“挫折教育”等一系列教育模式相应地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诞生了,“惩罚”二字似乎离得越来越远。但面对参差不起、特性各异的孩子们,究竟该用什么方法帮助他们成长,去掉身上的坏毛病,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于是,我想到了“严中有爱,爱中要严”。在教学中
35、,究竟怎样才能叫做“严中有爱,爱中要严”呢?怎样的严厉才能扭转学生的劣习呢?谈到这就不能不提及“惩罚”这个概念。 我认为“惩罚”也是一门学问。是教师的必修课。但多数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却没有理解“惩罚”的真正含义。 那么,怎样惩罚,才能体现教育的真谛呢?从一次次的教育实践中,我悟到:首先,不论教师想要采取何种方式惩罚学生,都需要以爱和尊重为前提。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一个好老师,就是在他责备学生、表现对学生的不满、发泄自己的愤怒时,也要时刻记住:不能让儿童成为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 其次,正视学生存在的错误。教师必须真正意义地理解学生是一个不断成长的个体,人非圣贤,岂能无过?对于学习生活中,教师必
36、须允许学生存在错误。其一,教室,是因为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甚至是从错误开始的。其二,教室,是因为学生们还不成熟容易出错,出错是正常的,不出错是不正常的。其三,教室,说到底是对人的价值和精神生活的关怀和尊重,并且是一种超然。 出错了,课程才能生成。就是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 对于纠正学生不良行为,则应以说服教育为主,恰当惩罚为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学生自觉改正错误。即使在实施惩罚时,也应先讲清道理,告诉学生他的错在哪儿,为什么要对他们进行惩罚,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比单纯的惩罚效果要好 第三,惩罚要选择时机,点到为止。注意
37、帮助学生树立自尊与自信。惩罚不能当成家常便饭。一定要选择好合适的时机。真正能起到促进学生内化正行的目的,才是惩罚的真谛。惩罚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做的是树立学生的自尊及自信。如果脱离了这一宗旨,我们的惩罚效果就犹如海市蜃楼,转瞬即逝。 综上所述,教师在自我行为调控得当的基础上,取得学生的信赖与尊重,然后,将“严”与“爱”有机地融为一体,就一定能形成有效的教育,收获养成教育的硕果。“严中有爱,爱中要严”需要我们用心来体味,来实践!让学生“学会学习”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就是为了达到不教”。这是无数教育工作者穷其一生想要达到而难于达到的境界。在未来世界,学会如何学习是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时代课题,它既是
38、打开终身学习之门的钥匙,也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通行证。今天的课堂应致力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为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而努力。一、学会观察 “人非生而知之”,观察又是人们获得感性认识的基本途径,只有观察世界,才能认识世界,观察越细致,认识越深刻;观察越全面,认识越完整。 培养学生观察力,要引导学生走向生活、走向大自然,调动各种感官,全心去观察;还要引导学生抓住特点,有目的、有层次、有条理地进行观察,使学生能透过表面的观察,分析事物的本质,将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思索。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习,在观察中想象,在观察中质疑,在观察中解惑,从而增强解决问题和获取新知的能力。二、学会体验 一位教育家说过:“学习的
39、一个活动,最好的办法就是体验金钱买不到的财富。” 创设体验性学习,给学生反思的时间,让学生在多彩的实践活动中自主生成独特的感悟体验。因为体验与创造不仅是学习的途径和方法,而且也是学习的根本和目的。教师要树立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创新的教育理念,把课上到孩子的心坎上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三、学会思维 二十一世纪对于人才的最基本要求就是创新,而创新必须运用创造性思维。因而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加强直觉思维训练,使思维突破常规,跳跃式地敏捷感知和理解,对众多信息重新组合加工,进行创新思维的有效训练。 万代师表孔子早有言在先:“学而不思则惘,
40、思而不学则怠。”思与学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的关系,因而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必须得会思维。可以断言:会学习的人一定是会思维的人,会思维的人必定是会学习的人。四、学会发现 发现是学习的基础,也是创新的基础。一位哲人曾说:“学习的快乐是发现。”波利亚也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执教者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尝试发现,学会发现问题、发现猜想、发现真理、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观察、注重体验、训练思维、促进发现是不可分割的目标体系,它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而同一教学活动,又能促使以上几个目标获得不同程度的实现。给学生
41、一双“慧眼”,让他们具有一颗善感的心灵和一份敏锐的思维,对知识的发现永远保持着激情;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习,在体验中感受,在思考中成长,在发现中进步。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新世纪人才规格的特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是时代赋予全社会的职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创新能力是人们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事物的能力。进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 营造创新氛围,重视个性发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同学间相互尊重、相互激励,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帮助学生培养乐于提出新问题,养成质疑的习惯,对学生的创新成果给予适当奖励,努力
42、保护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因材施教,正确引导,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其个性和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2、 培养观察能力 引导学生走向生活、走向大自然,调动各种感官,全心去观察;还要引导学生抓住特点,有目的、有层次、有条理地进行观察,使学生能透过表面的观察,分析事物的本质,将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思索。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习,在观察中想象,在观察中质疑,在观察中解惑,从而增强解决问题和获取新知的能力。3、 引导发散思维,鼓励大胆想象探索和创新的起点是置疑。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去探究问题。当有的学生发现和提出含
43、有某种创新因素的新奇问题的时候,应及时抓住机会,因势利导,鼓励学生深入思考,打破常规,力求从其他角度解决问题;启迪学生逆向思维,让学生从反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产生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鼓励学生多采用求同思维,寻求更多的解决问题的空间,多种途径解决同一个问题。4、 增强自主意识 自主意识是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要真正做到民主与平等。老师要牢固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鼓励学生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教师,敢于独立思考,树立追求真理和发展真理的信心和勇气,激励学生打开思维闸门,去合理怀疑,去积极探索,去追求真知。5、 夯实知识基础,培养实践能力 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是建
44、立在扎实深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基础之上的,这是提高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前提条件。要教育学生不要好高鹜远,急于求成,要刻苦学习,努力掌握双基。在此基础上,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小制作、小实验、小发明、小创造活动,多给学生动手机会,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总而言之,只有在教学中及时转变旧的教学观念,锐意创新,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创造因素,开展创造性的语言实践活动,并在教学中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良好师生关系 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而教育的成效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又取决于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基础。 处
45、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育,由于表现欲与情绪控制力的水平发展不平衡,往往会出现迷惘、困惑、冲动这就是心理学上所称的“心理断奶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至关重要。那么,我们应以怎样的途径和方法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 第一,要“塑造”好教师的形象。教师在学生中的形象如何与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有直接关系的,如果教师总是摆出一副“师者”的架子,不愿与学生接触、交流。甚至认为与学生打成一片不成体统。长此以往,产生了隔膜,便会引起学生心理上的抵触与反感。其实,要塑造好教师形象,维护师之尊严、威信,只有从课堂教学、课外相处中自然而然地流露,以教师自身的学识、才华和人格精神去征服学生,才能让学生从心里接受
46、。在学生心目中有一个较好的形象是建立起良好师生关系的首要条件。 第二,教育要务实避空。如果我们教育者对某些现实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予以回避,或者隐瞒某些事实的真相,学生就会怀疑,继而就不相信老师讲的道理。或者教师张口、闭口大道理,致使学生对一些问题感到渺茫,觉得老师说话空洞,不切合实际,从而使教育起不到相应的作用,学生慢慢地疏远了教师,师生关系就会起变化。我们应该针对学生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举行一些专题活动,如组织他们参观访问,调查研究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这样既符合学生的个性,又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同时还能不断改进师生关系,收到我们所期望的效果。 第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
47、成绩。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改进教学方法,讲求教学艺术,提高教学质量,又是建立和维持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条件。 学生在学校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通过学习,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倘若教不得法,学生听不懂,学不会,知识、技能差,成绩低下,教师不满意,家长难接受。学生处于两面受压,精神负担大,就会严重地挫伤他们的自尊心,打击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对教师教育教学产生抵触,从而恶化了师生关系。为此,我们应扎扎实实地做好教学工作,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改进教法,讲求教学艺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教师应该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形成一种“向心力”将学生吸引住,才能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 此外,师生间还可以多开展一些文体活动。它可以使师生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缩短距离,从而改进关系。 总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每一位教师都应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