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位同学:大家好!很高兴在这里又和大家见面!下面我和同学们一起来探讨研究人文地理学的有关理论和问题。谢谢合作!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教材:王恩涌 赵荣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课时:48学时主讲:初建朋QQ:78917339 zuiwoxian126目目 录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文化与人文地理学 第三章 人口分布与迁移 第四章 人口与发展 第五章 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第六章 工业的出现与发展 第七章 种族 民族 民俗 第八章 语言地理 第九章 宗教与宗教地理 第十章 聚落地理 第十一章 旅游地理 第十二章 行为地理 第十三章 政治地理 第十四章 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人文地理学
2、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 地理学及其分科 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科学。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区域分异的学科。简单地说,地理学就是研究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开发和保护地球表面的自然资源,协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根据研究对象的侧重点不同可分成: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具有三个层次:综合地理学;综合自然、经济、人文地理学;部门地理学。三重性:理论性、应用性、实践性。地理学学科体系 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特征、结构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和演化规律的学科,是地理学两个基本学科中的一个。
3、其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大气对流层、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上部。所属的分支按研究特点分为两组:一组是综合性的,包括综合自然地理学、古地理学等。一组是部门性的,包括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生物地理学,还包括新近发展起来的,同其他自然学科结合而成的一些边缘学科,如化学地理学、医药地理学,以及异特殊自然要素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如冰川学、冻土学等。地理学学科体系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和变化,以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的学科,是地理学两个基本学科中的另一个。按研究对象可分为社会文化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分支。社会地理学
4、即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人种地理学、人口地理学、聚落地理学、社会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等。经济地理学包括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交通地理学,以及新近形成的旅游地力学等。政治地理学包括狭义的政治地理学和军事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层士聚落地理学的一部分,隶属于社会文化地理学,经过近20年的发展,它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已经超出了聚落和社会文化的范围,成为人文地理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历史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历史时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环境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这是地理学的一个年轻的分支学科。区域地理学区域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某一区域地理环境的形成、结构、特征和演化过程,以及区域分异规律的学科,是地理
5、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区域地理学强调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统一,注重研究区域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区域综合和空间联系。地图学地图学是研究编制和应用地图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学科,是一门以地图的形式来综合表达某一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的学科。它是地理学中的技术性学科,同地理学各分支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在促进地理学的发展和实际应用中历来起着重要的作用。理论地理学理论地理学是研究各类地理现象在统一性的基础上所遵循的总体规律的学科。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空间结构论、人地关系论和区位论等。应用地理学应用地理学是运用地理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解决实际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的学科。实际上,地理学的不少分支
6、学科就是为了应用而发展起来的,如医药地理学、军事地理学等。由于许多重大问题,比如荒漠化、环境保护、土地利用等问题的解决与研究不是一门学科所能单独胜任的,而地理学由于是综合性的横断学科,特别适于这种应用性研究。其它的还有数量地理学、地名学、方志学等等。总之,21世纪的地理学将是一门在理论化和数量化基础上,进一步综合化、生态化、社会化的理论与应用并举的两栖科学。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地理学是一门即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明显的形成了古代地理学、近代地理学和现代地理学三个时期。自远古至18世纪末,是古代地理学时期,主要以描述性记载地理知识为主,而且这些记载多是片断性的,缺乏理论体系,地理学内部
7、尚未出现学科分化。在早期,以中国和古希腊的成果最显著。中国的尚书禹贡、管子地员、山海经、水经注等著作,都是世界上比较早的地理学史料。到了后期,欧洲地理大发现涌现出了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地理探险家,他们的发现极大的推动了地理学的发展。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是近代地理学时期。近代地理学形成的标志是德国洪堡德的宇宙和李特尔的地学通论两书的问世。近代地理学是产业革命的产物,这一时期,各种学说分起、学派林立。地理学的各部门学科几乎都在这个时期出现和建立,因此也是部门地理学蓬勃发展的时期。洪堡德为自然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奠定了基础,以后德国的李希霍芬、法国的德马东为自然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
8、贡献;美国的戴维斯和德国的彭克分别创立了侵蚀轮回学说和山坡平行后退理论,标志着地貌学的建立;奥地利沃汉恩的气候学手册、俄国沃耶伊科夫的全球气候及俄国气候、德国柯本的世界气候分类,为气候学奠定了基础;英国的华莱士对世界动物区划分为动物地理学奠定了基础;俄国道库恰耶夫的土壤地带学说为土壤地理学奠定了基础;李特尔和德国的拉采尔建立了人文地理学等等。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是现代地理学时期。现代地理学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产物,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其标志是地理数量方法、理论地理学的诞生和计算机制图、地理信息系统、卫星等应用的出现。现代地理学强调地理的统一性、理论化、数量化、行为化和生态化。随着科学
9、技术的进步、各国各地区经济开发和建设以及环境管理和保护的需要,地理学将成为一门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应用理论的基础性学科,也是一门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的应用性学科,学科的内容和结构也将发生变化。地理学中方法性学科和技术性学科地理数量方法、地图学等,将率先获得较多的发展;综合性分支学科、应用性分支学科,如综合自然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医学地理学、行为地理学、资源地理学、人口地理学等将有较快的发展;地理学中研究人文的趋势将会加强,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比重将会增大。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地理学研究的是地球表面这个同人类息息相关的地理环境,地理学者曾用地理壳、景观壳、地球表层等术语称呼地球表面。它是
10、地球各个层圈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圈相互交接的界面,具有一定的面积和厚度。在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组成一个宏大的地表综合体,它具有以下的特征:1.地球表面是由五个同心圈层组成的整体,它们分别是大气对流层、岩石圈上部、水圈、生物圈和人类圈。人类的出现是地球表面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人类以其特有的智慧和劳动,通过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地球表面施加影响,创造了一个新世界,并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层圈人类圈。各层圈所组成的地球表面这个综合体,这是自然历史发展的结果,各层圈的形成在实践上亦有一定的顺序: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全是无机的物质,首先出现;有机的生物圈及其相关的土壤,
11、是在无机圈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类则是生物圈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种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地球内部和外部力量太阳能。2.地球表面是一个不均一的层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分异。造成地球表面不均一和区域分异的主要原因是太阳能在地球表面分布的不均匀性和地球内能分布的不均匀性。人类是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因此人类的体制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都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比如人种的差异、生活方式的差异等等。3.地球表面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在地球表面形成过程中,大陆与海洋的面积和位置几经变迁,气候历经了炎热与寒冷、湿润与干旱的多次交替,生物由海洋发展到陆地,有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自然地理的变化
12、影响人文地理、人文地理也反作用于自然地理。特别是在现代工业化时期,人类的活动是地球表面发生深刻的变化,一方面控制或减轻了某些自然灾害,另一方面诸如森林的砍伐、污染、荒漠化等等情况的出现,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资源的大量消耗,人类的影响程度还在加剧二 人文地理学及其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
13、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主要两个核心内容:一是注重地域和空间;二是注重人地关系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活动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对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的不同理解:李旭旦,吴传钧,张文奎等基本观点:地域的观点研究人文现象的分布规律及其形成发展;人地关系。三 人文地理学的特性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中的社会科学,既有社会科学的特性,又有地理学的特点。主要特性: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第二节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简史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知识积累、学科形成和理论演变、学科分化,以及理论和
14、方法的革新等过程。按其发展顺序,可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阶段。古代阶段是人文地理知识的积累时期,以片断记述为主,出现了各种关于人地关系的论述。在中国古籍中,载有许多关于人地关系的论述,其中既有礼记王制篇中“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这种带有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又有孟子公孙丑下中主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也有东汉时期王充的论衡明雩篇中“夫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能随行而应人”的主张人、地各有规律,反对人地关系绝对化的思想。不过中国古代 并没有产生系统表述人地关系思想的人文地理著作来。在西方,地理学一直是把地球作为人类的家乡来研究,古希腊、罗马学者如希罗多德、斯特拉
15、波等,都在其著作中对各地的人文地理现象作过论述。中世纪的西欧形成一些相互隔离、闭关自守的君主制国家,经济、文化处于衰落状态,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相应处于停滞状态。与此同时,阿拉伯国家的地理学获得较大发展,伊德里西等学者在著作中记述了不少人文地理现象。1517世纪,欧洲航海者开辟新航线以及“发现”新大陆后,欧洲各国陆续出版了各种地理著作,其中有不少篇幅是关于世界各地人文地理的描述,大多偏重于种族、聚落等方面的研究,对于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起到巨大促进作用。近代时期。在19世纪里,地理学开始形成自然和人文两大分支,近代科学地理学的奠基人洪堡德和李特尔,分别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创立了早期理论。从此
16、,人文地理学出现一系列理论,各分支学科陆续建立并形成了体系。人文地理学的理论的形成和演变是从李特尔用经验法和比较法,研究世界各地区各种地理现象的因果关系开始的。李德尔在他的地理学-地理对人类素质和历史的关系一书中,探讨了自然现象与人文现象的相互关系,把自然作为人文的基本原因,强调自然界对人类历史的影响。在他去世后,人地关系理论在各国有不同的发展。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在1882年和1891年出版的人类地理学书中,论述了人类作为环境的产物,其活动、发展和分布受到环境的严格限制。以后他的学生美国地理学者森普尔和亨廷顿等人更加强调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决定性作用,他们的观点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形成系统的环境
17、决定论。几乎与此同时,法国的地理学家维达尔白兰士提出了另一种人地关系论,后人称之为可能论或或然论。他认为地理学的任务是阐述自然条件与人文条件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自然环境提供一定范围的可能性,而人类在创造居住地时,按照自己的需要、愿望和能力来利用这种可能性。他的这一观点在其学生白吕纳1910年发表的人地学原理一书中得到进一步发挥,白吕纳认为自然是固定的,人文是无定的,两者之间的关系常随时代而变化。维达尔白兰士和白吕纳等人的观点对法国地理学影响很深,从而形成法国学派。英国利物浦大学的罗士培教授受法国学派的影响,1920年创用了“调节”一词,创立“适应论”。他认为调节包含两重含义,即自然环境对人类活
18、动的限制,以及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利用和利用的可能性。罗士培认为人文地理学研究人-地之间双向的相互关系,主要探讨人类社会活动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美国地理学家巴罗斯1923年发表“人类生态学”一文,提出生态调节论。他主张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的生态的观点,在人地关系中人是中心论题,其他现象只是当它们涉及人及其对它们的反应时,才有必要说明。他还认为历史学研究人类在时间上的关系,地理学则应侧重于分析人类在空间上的关系。20世纪初,德国学者施吕特尔提出文化景观的概念,认为探讨原始景观转变为文化景观的过程是地理学的主要任务。以后美国地理学家索尔又提出,人类按其文化的标准,对天然环境的自然现象和生物现象施加影响,
19、将它们改变为文化景观。随着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发展,研究内容和范围也不断扩大,人文地理学同自然地理学样开始分化,陆续出现了一些分支学科,并形成人文地理学的学科体系。人种地理学、人口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商业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工业地理学、农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等,都是在此阶段形成并发展的。第三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欧洲许多的大学地理课是由历史学者讲授的,他们十分强调地理学研究,特别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与历史学关系密切,而且历史地理学的研究也长期囿于历史人文地理的内容,因此历史地理学曾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的学者达比等自20世纪30年代以后,开
20、始研究历史自然地理,使历史地理学不仅研究历史时期人文地理现象的变化,也研究历史时期自然地理现象的变迁,从而成为地理学的一门独立分支。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文地理学在理论、方法以及研究内容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人地关系理论方面,已由过去的环境决定论、可能论以及适应论转变为和谐论。在生态学和环境科学发展的影响下,分析并和谐人与环境的关系已成为人文地理学的新课题。在观察和分析方法方面,数学方法的出现极大的促进了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965年,美国华盛顿大学地理系教授加里森开设研究班,用数学统计方法培养了一批地理学者。其中的英国学者乔利和哈格特在1960年以后把数量
21、方法引进剑桥大学和布里斯托大学地理系,使得这种革新很快在各国地理学者中传播开来,对地理现象分布差异的表述开始从定性向定量阶段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使地理学者能够处理多种变量的复杂计算,对一些空间规律的研究采用新的统计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精确的度量,并用数字形式表达人地关系,说明区域差异及其变化。自20世纪50年代系统论创立以后,美国地理学家阿克曼于1966年提出:地理学者应当探索许多各自不同,但又相互依赖的变量的一种系统的概念,从时空角度处理人与环境的系统。60年代开始,不少学者已在研究生态系统、政治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以及地域系统方面作出贡献。定量计算和系统论思想的引进,使地理学开始采
22、用模型来表述所研究的地理现象。60年代行为科学兴起后,出现了行为地理的研究。70年代,行为研究在地理学中十分盛行,通过研究不同人类社会集团、阶层、阶级对不同环境的反应和行为决策这一过程,使地理学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决策可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收入对于国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性日益提高,使得旅游地理学发展很快,成为人文地理学的一个新分支。人类以各种不同的社会集团的形式存在,各集团的不同文化既是社会环境的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行为制约的因素。因此,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研究空间中的社会现象和文化差异的社会文化地理学重要性日益提高。同时,许多国家重建城市的需要,新的城市迅速增加、城
23、市规模日益扩大的趋势,促使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城市地理学在人文地理学中逐渐居于重要的地位。传统的人文地理学以小区域研究、经济区划和文化景观类型为其主要论题,现在则转向分析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为主,涉及国土整治、环境保护、贫穷和饥饿、种族歧视、资源合理利用以及改善人民生活等问题。20世纪中期以来,人文地理学开始面向社会问题,从而在研究中打破各分支学科人为界线,出现新的综合。作为地理学中一门接近人文或社会科学的学科,人文地理学在研究方法上既采用地理学中传统的方法(如实地调查、运用地图等)和现代方法(如航空像片、卫星像片、地理模型等),也引进大量的社会科学方法(如抽样调查、定量技术、心理学和行为学等研究方
24、法)。第四节 人文地理学的基本内容 人文地理学经过长期发展已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学科体系。一般可以分为综合理论部分、通论部分(部门人文地理学)和专论部分(区域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综合理论部分主要指对人地关系理论的研究。人文地理学通论部分可分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三个方面,也有一些学者将其分为社会文化和经济两个方面。人文地理学专论部分则包括对各种地区人文要素的区域地理研究。人文现象的分布、扩散和变化虽然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但是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因素,尤其是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人文地理学可以说是地理学中的一门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的研究特点既有综合性
25、、地域性和动态性等地理学各分支学科所共有的特征,又有以人文现象作为研究主体的特征;其研究对象虽与社会科学有相同之处,但其注重地域分布特征及人文现象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又不同于社会科学,从而形成其特有的理论和方法,成为一门跨学科的边缘性科学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空间分布以及两者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是相互密切联系的两大组成部分。因此,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对于地理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人文地理学同经济学、人口学、政治学以及环境科学、生态学、区域科学、行为科学结合,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以及城市问题等作出贡献,尤其是对
26、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重要作用。目前人文地理学仍是许多分支学科松散组合的一门学科,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此外,有关人地关系的理论探讨,数量统计方法和模型、系统的运用,行为科学的引进,以及对社会实际问题的研究,也尚处于初始阶段。尽管人文地理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但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尤其是人的素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将使地理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经济地理学是以阐释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分配等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布和空间组织为主要任务。近代地理大发现以后,人类的商业活动空前繁荣,从而产生了经济地理学
27、的前身商业地理学。传统的经济地理学关心各种资源、生产及商业的分布同自然环境的关系,以生产布局、区位分析为研究的核心。其中区位论和中心地学说曾对地理学和其他学科的发展起到过重要作用。现代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开始注意社会结构、政府决策以及人们的行为决策对经济布局的影响,出现了国土经济学,重视国土整治问题。有些学者认为旅游地理学研究所涉及的旅游属于经济活动范畴,因此旅游地理学也是经济地理学的组成部分之一政治地理学是通过研究国民与领土的关系来分析政治现象的地域体系,并分析以政治、军事、经济和宗教为背景的各种国家集团对世界和地区所起的作用。1897年出版的拉采尔的政治地理学,将国家当作附着于地球上的有机物,
28、并提出“生存空间”的概念。以后,麦金德于1904年提出陆心说。由于他们及其他学者的努力,政治地理学成为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20世纪30年代,豪斯霍弗把地缘政治学引入为德国纳粹的侵略政策服务的歧途,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治地理学的发展受到影响。现代分析技术及模式的应用,使地理学者得以制定各类各级政治区域的效率和效果,并开始研究政治行为和政府决策的地理背景。例如,参与对国土整治的决策、首都的定位、大都市区的结构、国家公园的设置、选票地域分布模型以及领海界线和沿海捕鱼权等课题的研究。民族地理学很早以来,地理学的著作中已注意到种族和民族的分布,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拉采尔的人文地理学代表著作即以
29、“人类地理学”命名。在维达尔白兰士和白吕纳的人文地理学著作中,也都包含种族和民族地理的内容。不过,现在人种地理学和民族地理虽然仍是介于人种学、民族学和地理学之间的边绦学科,但研究者则多为人种学和民族学者。人口地理学各地的人口数量、分布和迁移是重要的地理现象,人文地理学者十分关注。维达尔白兰士的人文地理学原理第一章即论述了人类在地球上的分布、密度以及各洲的人口状况。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鲍曼分析了中欧的人口地域分异现象,瑞典地理学家德、耶尔深入研究瑞典人口分布并制出人口分布图。从此,人口地理学成为人文地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社会地理学分析空间中的社会现象,研究各种社会类型的区域分布并分析比较它们之间的
30、相互关系。在探讨人地关系上强调社会因素对地区文化景观、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内容包括人口、聚落、民族、宗教、语言行为和感应等方面的地理问题,并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文化地理学从人类文化的空间组合的角度,解释各种文化要素如何使不同地区具有各种区域特征,研究对象和内容与社会地理学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前者主旨是研究人类不同社会集团的地域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后者则是研究人类创造的文化地域。有些学者将社会地理学和文化地理学的内容合称为社会文化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城市(镇)的形成、发展、空间结构和分布规律的学科。从人类居处的意义上说,城市是种聚落。因此,城市地理曾经是聚落地理学的一部分。由于城市形成和发展
31、的经济基础、职能、内部结构与乡村聚落不同,而且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近几十年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城市地理研究发展迅速,内容和影响都超过了聚落地理学,成为人文地理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城市地理学的基本内容城市地理学的内容的核心是从区域的空间组织和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两种地域系统,考察城镇的空间组织。围绕这两种地域系统,具体有:城市化研究,包括城市化的衡量尺度、城市化过程,各国城市化的比较、城镇人口集聚的规律,大城市的优势,以及城市化的效果和问题等;城市职能研究,把城市产业分解为以满足市外需要为主和以满足市内需要为主两类,从而确立基本职能与非基本职能的概念,研
32、究城市的性质及其对所在区域的作用;城市分类研究,可根据不同目的采取不同的分类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以职能为依据的分类;城市体系研究,旨在掌握地域城镇综合体的分布特征和功能、规模结构;城市形态研究,包括城市聚合特征、城市总平面布置格局以及城市景观的研究;城市群和大城市集群区研究;城市地域结构研究;城市土地利用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研究;城市综合地理研究等等。问题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特点是什么?试述现代地理学的发展特征。人文地理学有哪几个哲学方法论?怎样运用这些方法论来研究人文地理学?学好人文地理学应当注意哪几点?什么是结构主义?对人文地理学有何影响?第二章文化与人文地理学 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实践中
33、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同时在地球上占有一定的空间,是人类社会环境的组成部分。研究人类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所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文化产生、发展、传播在地域上的表现及特征,以及文化创造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就构成了文化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文化的空间组合,人类活动所创造的文化在起源、传播方面与环境的关系的学科。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旨在探讨各地区人类社会的文化定型活动,人们对景观的开发利用和影响,人类文化在改变生态环境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该地区区域特性的文化继承性,也就是研究人类文化活动的空间变化。它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也是文化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地理学基本内
34、容 目前文化地理学主要研究有关文化景观、文化的起源和传播、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环境的文化评价等方面的内容。虽然文化地理学的文化概念一般是指物质文化,但目前已包容一定的作为社会集团的文化标记或组成工具的非物质文化。形成语言地理、民俗地理、民族地理宗教地理等。从内容来说,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是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和自然地理学的多变的复合。由于一个地区的文化体系有它的历史传统,历史地理学与文化地理学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它们之间可以互相补充,形成文化历史地理,但文化地理学对历史地理学的依靠更多。文化地理学基本内容 由于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地理学和社会地理学有互相交叉的研究课题,所以欧美国家有时将两者
35、合称为社会文化地理。从它的研究内容来说,是属于狭义的人文地理学。文化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有共同的研究对象,但侧重不同。例如对农业,文化地理着重研究它对人类生活方式所起的作用,劳动工具的起源和传布,以及农业景观的形成等,而农业地理学着重研究农业生产地域分异规律。此外,政治地理学研究常常要涉及文化地理学的内容。聚落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同文化地理学也有许多重叠的研究领域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认识:美国的罗伯特提出:文化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并着重强调人类社会中的文化差异对这个关系的影响。强调人类的文化地域差异对人地关系的作用。美国人文
36、地理学家索尔认为:文化地理学侧重研究人类创造的人文景观文化地域。美国的乔丹说:文化地理学就是研究文化集团空间变化和社会空间技能。我国地理学家钱今昔教授:研究一定空间范围内诸文化因素的分布,组合和发展,他们的形成条件文化资源的评价、开发、利用和更新文化景观和文化生态的特征、演化和作用。张文奎教授:是研究人类文化的空间组合,也就是研究人类文化行为地域系统的形成及其发展规律。所以说:文化地理学史研究人类各种文化现象的空间分布、地域组合及文化区域系统的形成、变化和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研究诸文化要素的形成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各种文化现象的区域特征。文化地理学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地位文化因素影响人类的一
37、切活动文化是各门学科发展的载体文化因素推动人类各项地域活动的发展文化是形成区域差异的重要因素和经济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历史地理学、人口地理学等相邻学科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第一节 文化概念和文化结构关于“文化”对于文化的不同定义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人类在生活劳动中创造的。是人类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人类历史的产物经过世代传承,始终处在动态的发展变化中,这种发展变化受着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同时文化对人们的思想起着规范和启迪的作用。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环境中生活、通过实践创造的全部产品的历史积累。文化结构结构是事物内部各要素相互联系的方式及其组合形态。文化的结构指文化系统
38、的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方式及其组合形态。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文化系统结构可分为三个层次:物态文化景观;非物态文化景观制度文化景观、行为景观、生存欲望;哲学(是人类与自然界交互作用取得的经验,探求的规律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人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三个层次的关系:物态文化景观是哲学和非物态文化景观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结果一旦形成即变成了哲学和非物态文化的基础,非物态文化景观处于中间层次,在各要素的实际运动中,也起这中介的作用。还可以反映表现其他两个层次文化要素的本质和特性;哲学不仅是两个层次的高度概括和抽象,而且还规定这两层文化要素的性质和方向。使三个层次结成一个有机的文
39、化整体。文化系统结构图自然环境物态文化景观制度景观行为景观生存欲望哲学 物质文化: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再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特点:制度文化: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各样的制度。以及实施这些制度的机构。制度?精神文化: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育化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和精神活动,是文化整体的核心。第二节 文化的形成与特点一 人类的出现与其对环境的适应人类发展的四个阶段:生物适应:人类在其发展中,为适应环境而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在体制方面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具有遗传性。直立行走,脑
40、量增加,人的本质发生重大变化。文化适应:对工具的使用和制造,火的利用和人工取火。第四纪人类时代-能人(Homo habilis)能人于1960年发现于坦桑尼亚西北部的奥杜威河谷。头骨壁薄,尾嵴不明显,平均脑量为637ml。颊骨比非洲古猿窄,下肢直立行走,手指能对握,身高1.2-1.3m,还能制造石器。最早的人属代表最早的人属代表-能人能人从地猿到南方古猿所代表的人科的起源是一次进化上的飞跃,标志着人类家族与高等灵长类中的其他类群分化开来。接下去的一次飞跃是人类家族内部的飞跃:人科当中一类更接近我们的类群-人属,在大约万年前的那段时间里出现了。二 从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比较看文化的特点相同之处不
41、同之处自然选择在世界上每日每时都在精密检查着最微细的变异,把坏的排斥掉,把好的保存下来,并把它积累起来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只要有机会它就静静地不知不觉地工作,把各种生物与有机的和无机的生存条件的关系加以改进。达尔文文化的特点:具有明显的时代性;阶级性;民族性;积累性;稳定性和变异性。还有地域性、社会性、人类性、共享性。等等第三节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 二战以来,以文化为其核心理论来统帅人文地理学的各分支的人文地理现象。乔丹的著作:对每一个人文地理现象都从空空间、时间、文化生态、文化整合、文化景观间、时间、文化生态、文化整合、文化景观方面作了系统的论述。实际上是从各人文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出发,
42、通过扩散的时间过程使时空结合以其与自然环境的的生态关系、与其他人文现象的整合情况来分析其复杂的相互关系,最后以现存的文化景观来说明上述过程与关系的形象表现。这反映文化理论深入到人文地理学所研究的各与关方面。形成严密的分析框架。一 文化区空间现象地球表面盛行一定文化特征的地区称为文化区。一个文化区具有一个特定的文化体系,包含许多文化综合形成的文化复合体。划分文化区并确定其界限,探讨当前和历史时期的文化区,研究文化区的演进过程及其内容,其范围可包括全世界,也可限于个别国家或地区,都是文化地理学的重要内容。关于文化区是一个文化分类的问题,分类是一门大关于文化区是一个文化分类的问题,分类是一门大学问,
43、角度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划分。地理学及生物学问,角度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划分。地理学及生物学早就对地理区域和生物群里的划分,虽然这类划学早就对地理区域和生物群里的划分,虽然这类划分对人类活动研究并不一定完全合适但毕竟提供了分对人类活动研究并不一定完全合适但毕竟提供了一个基础。查普尔和库恩根据地理学家詹姆斯的植一个基础。查普尔和库恩根据地理学家詹姆斯的植物分区将世界地理区域分为八种类型:干燥沙漠区、物分区将世界地理区域分为八种类型:干燥沙漠区、热带丛林区、地中海灌木区、中纬度混合区、草原热带丛林区、地中海灌木区、中纬度混合区、草原区、极地森林区、极地区、高山区。区、极地森林区、极地区、高山区。自然环境类
44、型自然环境类型对人类生活形态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人类历史初对人类生活形态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人类历史初期,使居住在地球上的人分布在特定的地理区域,期,使居住在地球上的人分布在特定的地理区域,并由此而发展出各自地文化体系,但环境提供可能并由此而发展出各自地文化体系,但环境提供可能性选择是有作为主体的人最终作出的。文化的区域性选择是有作为主体的人最终作出的。文化的区域和地理的区域不是完全重合的。特别是文化中的精和地理的区域不是完全重合的。特别是文化中的精神成分与环境的对应关系不怎么清楚。人类学家与神成分与环境的对应关系不怎么清楚。人类学家与研究文化问题的学者一道共同进行了划分文化区域研究文化问题的
45、学者一道共同进行了划分文化区域的工作。在人类学的研究中,将文化结构层次划分的工作。在人类学的研究中,将文化结构层次划分为为文化特质、文化丛、文化类型(文化区、文化模文化特质、文化丛、文化类型(文化区、文化模式)。式)。文化特质是指一种文化中可以划分的最小单位;文化从是一组功文化特质是指一种文化中可以划分的最小单位;文化从是一组功能上整合的文化特质在时间和空间上持续存在。能上整合的文化特质在时间和空间上持续存在。文化区是有着相似文化特质的区域。最早提出文化区的概念的是文化区是有着相似文化特质的区域。最早提出文化区的概念的是美国人类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博厄斯,但上升到理论的是其学生美国人类历史学派的
46、代表人物博厄斯,但上升到理论的是其学生威斯勒:把各种物质同时加以考虑,然后把我们的眼光转向社会威斯勒:把各种物质同时加以考虑,然后把我们的眼光转向社会或部落单位,就能分成适当的和固定的团体,这就是按照文化特或部落单位,就能分成适当的和固定的团体,这就是按照文化特质分成的文化区的分类。如他将美洲印第安人的文化区按食物类质分成的文化区的分类。如他将美洲印第安人的文化区按食物类型分为鲑鱼区、野牛区、与蜀黍区、木薯区等。这是个空间概念,型分为鲑鱼区、野牛区、与蜀黍区、木薯区等。这是个空间概念,也可能和行政区重合,但不相等。也有时间的概念,指的是历史也可能和行政区重合,但不相等。也有时间的概念,指的是历
47、史的继承性。与文化区相似的是文化类型。的继承性。与文化区相似的是文化类型。还有一个广为人知的概念:文化模式,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还有一个广为人知的概念:文化模式,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提出: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犹如一个人的思想和行提出: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犹如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多少具有一致性,每一种文化内部都有其代表其特色的为模式,多少具有一致性,每一种文化内部都有其代表其特色的目的,而这种目的不一定为其他社会所共有,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目的,而这种目的不一定为其他社会所共有,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文化模式。的文化模式。对于文化区的划分,要有一定的标准,标准不同,有不同的划
48、分。对于文化区的划分,要有一定的标准,标准不同,有不同的划分。美国学者柯达尔选择了语言和宗教为分区指标:文化区是一组相美国学者柯达尔选择了语言和宗教为分区指标:文化区是一组相类似的、内部又相互联系的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区域,这些文化通类似的、内部又相互联系的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区域,这些文化通城具有许多共同因素,特别是语言和宗教。他将世界文化分为六城具有许多共同因素,特别是语言和宗教。他将世界文化分为六大区域:西方文化区、伊斯兰文化区、印度文化区、东亚文化区、大区域:西方文化区、伊斯兰文化区、印度文化区、东亚文化区、东南亚文化区、非洲文化区。东南亚文化区、非洲文化区。对于文化区的分类可以根据文化区的标
49、准大体分为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乡土文化区三种。形式文化区: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具有集中的核心趋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其特征是具有一个文化特征典型的核心区,文化特征相对一致而又逐渐弱化的外围区及边界较为模糊的过渡带。这种文化区是该文化现象在自然状态下,不受外部作用形成的。功能文化区:不是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是以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社会某种功能的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的联系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有一个对区内某种功能起着协调和指导作用的中心,位置明确,而不一定分布于几何中心。边界明确而无过渡带。乡土文化区: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情感上有一种共同的
50、区域自我意识的文化区。无功能中心,无明确的边界,而又缺乏形式文化区那种文化特性上的一致性。二 文化的传播与扩散时间现象指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续过程。研究研究文化的传播,必指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续过程。研究研究文化的传播,必须弄清文化传播的媒介、载体、传播的途径、方式、种类和过须弄清文化传播的媒介、载体、传播的途径、方式、种类和过程,从而探索文化传播的规律。程,从而探索文化传播的规律。文化产生的基本条件:一个与其适应的空间环境;群体生活;文化产生的基本条件:一个与其适应的空间环境;群体生活;劳动和分工;人口素质;清晰的语言。劳动和分工;人口素质;清晰的语言。文化传播的媒介与载体:符号;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