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医学PPT课件.pptx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3516196 上传时间:2022-09-10 格式:PPTX 页数:156 大小:17.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医学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56页
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医学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56页
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医学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56页
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医学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56页
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医学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外胚层:体壁外胚层:口和肛门外端,表皮及其衍生物,感觉器官的感觉部分,眼的晶体,垂体前叶,牙的釉质,圆口类以外脊椎动物的鳃。神经外胚层:包括神经管和神经嵴神经管:脑和脊髓,运动神经,视网膜和视神经,垂体后叶。神经嵴:感觉神经,植物性神经系统,肾上腺髓质,腮部骨骼及衍生物,色素细胞,头部真皮。2中胚层脊索中胚层:产生脊索上节:生骨节,生皮节,生肌节,分化为脊椎骨,真皮和骨骼肌中节:排泄系统,一部分生殖系统下节:体壁中胚层:腹膜,一部分骨骼肌脏壁中胚层:浆膜,肠系膜,循环系统,血液,生殖腺和平滑肌,一部分骨骼肌,体腔间充质:形成成体全部的结缔组织,全部平滑肌,心肌和附肢肌。主要来自中胚层。3内胚

2、层:原肠,消化道内层上皮,消化腺(肝脏,胆囊和胆管,胰脏),气管和肺脏内层,膀胱和尿道内层,大部分内分泌腺,扁桃体,圆口类的鳃45上皮组织:由密集排列的上皮细胞和极少量细胞间质构成。无血管和淋巴管,但有神经末梢。所有三个胚层都形成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由细胞和大量细胞间质构成,有支持,连接,营养,防御和保护等作用。肌肉组织: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神经组织: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6单层扁平上皮单层扁平上皮:衬于心脏,血管,淋巴管内腔面,组成肺泡壁,胸膜,腹膜和心包膜,很薄。单层柱状上皮单层柱状上皮:位于胃,肠,子宫和输卵管内腔面,分泌和吸收作用。单层立方上皮单层立方上皮:肾小管和甲状腺滤泡

3、上皮,有分泌和吸收作用。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呼吸道内表面,有保护和分泌的功能。复层扁平上皮复层扁平上皮:皮肤,口腔,食道,阴道表面,保护和分泌功能。变移上皮变移上皮:输尿管和膀胱内表面,厚度可变。789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血液10疏松结缔组织:分布广泛,大量存在于器官之间,组织之间和细胞之间11致密结缔组织:成分与疏松结缔组织基本相同,支持连接和保护作用较强。12脂肪组织:大量脂肪细胞聚集而成,储存脂肪,支持保护,维持体温13软骨组织:由软骨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软骨细胞位于软骨表面的陷窝内。软骨内无血管,因此软骨不能生长。软骨是胚胎期主要支持结构,成

4、体后大多被硬骨代替。14骨组织:由骨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是身体最大的钙库(99%)。骨中的腔隙充满血管和红骨髓。骨板围绕血管和神经成同心圆排列形成哈佛氏系统,福克曼氏管把纵向的哈佛氏管横向连接起来,营养哈佛氏系统。骨组织内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1516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血细胞分为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17骨骼肌心肌平滑肌18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19一、皮肤及其衍生物二、骨骼系统三、肌肉系统四、消化系统五、呼吸系统六、排泄系统七、生殖系统八、循环系统九、神经系统和感官十、内分泌系统20基底层,棘细胞层,颗粒层,角质层21表皮衍生物:腺体和表皮外骨骼(角质鳞,喙,羽,毛,爪,蹄,指甲,犀牛

5、角)真皮衍生物:骨质鳞(硬鳞,圆鳞,栉鳞),鳍条,爬行类和哺乳类的骨板,鹿角表皮和真皮共同衍生物:楯鳞,牙齿,洞角22单细胞粘液腺:圆口类和鱼类具有。可减小与水的摩擦阻力,防御病毒,病菌,寄生物。多细胞腺:少数鱼类和四足类具有。鱼类:深海鱼类多细胞腺特化为照明器。两栖类:分为粘液腺和浆液腺(颗粒腺,毒腺)。粘液腺分泌粘液,浆液腺分泌有毒物质(如蟾蜍的耳后腺)。爬行类:皮肤腺极为缺乏。少量皮肤腺均为颗粒腺,分泌有害物质或外激素。鸟类:几乎无皮肤腺,仅有尾脂腺。哺乳类:皮脂腺,汗腺,乳腺,气味腺。23表皮的衍生物24真皮的衍生物25软骨鱼和硬骨鱼的鳍条26龟的背甲和腹甲27表皮和真皮共同的衍生物2

6、8文昌鱼表皮单层,真皮胶冻,有单细胞腺。圆口类无鳞,表皮和真皮多层,单细胞粘液腺。鱼类皮肤和肌肉连接紧密,未角质化。单细胞粘液腺。硬骨鱼比软骨鱼多。多细胞腺很少,并特化为毒腺或发光器官。两栖类出现轻微角质化和定期蜕皮。爬行类表皮高度角质化,蜕皮明显。鸟类仅有尾脂腺。有羽,换羽。哺乳类表皮高度角质化,真皮极为发达,皮肤腺异常发达。有毛,换毛。2930脊椎动物骨骼系统包括中轴骨和附肢骨。中轴骨:头骨,脊柱,肋骨,胸骨附肢骨:带骨,偶鳍和四肢骨硬骨依其发生不同可分为软骨原骨软骨原骨和膜原骨膜原骨。软骨原骨(替代性骨):从间充质经过软骨阶段再变成硬骨。如脊柱,肋骨,四肢骨。膜原骨(皮性硬骨):不经过软

7、骨阶段直接形成。31椎体,椎弓,脉弓椎体,椎弓,脉弓3233双凹型椎体双凹型椎体 椎体前后端有凹陷,椎体间保存着退化的脊索,并呈细线状穿过椎体。鱼类、有尾两栖动物和少数古老的爬行动物(如楔齿蜥)的椎体属于这一类型。前凹前凹型椎体型椎体 椎体前端凹入,后端凸出,两椎体间的关节比较灵活,脊索虽然仍残留一部,但不成为连续的索状。多数无尾两栖动物、多数爬行动物属于这一类型。后凹后凹型椎体型椎体 椎体前端凸出而后端凹入,椎体相接形成活动关节。两栖动物(多数蝾螈及无尾类的一部分)及少数爬行动物属于此类型。34马鞍型或异凹型椎体马鞍型或异凹型椎体 椎体两端成横放的马鞍形,椎间关节活动范围很大,脊索已不存在。

8、鸟类颈椎属于此型。双平型椎体双平型椎体 椎体前后两端扁平,椎体之间垫以纤维软骨的椎间盘以减少活动时的摩擦。椎间盘内保留残余的脊索,称为髓核。哺乳动物的椎体属此类型。35363738脊柱分化一块颈椎颈椎一块荐椎荐椎39脊柱分化出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尾椎五部五部分分出现环椎环椎和枢椎枢椎的分化荐椎最少是两块两块4041最后一块胸椎,全部的腰椎,全部的荐椎和前几块尾椎愈合成综荐骨综荐骨;最后几块尾椎愈合成尾综骨尾综骨。42颈椎恒为7块(例外:海牛6块,树懒6-9块)。43鱼类出现了肋骨。软骨鱼肋骨很不发达。现代无尾两栖类不具有肋骨。爬行类颈椎,胸椎,腰椎两侧都具有肋骨。蛇通过肋骨支配腹鳞活动,贴

9、地面爬行。鸟类脊柱的五个区域全具肋骨,均为硬骨。肋骨大部分向后伸出钩状突,钩住后一肋骨,增加胸廓坚固性。哺乳类椎肋段为硬骨,胸肋段为软骨。腰椎和尾椎无肋骨。444546鱼类无胸骨。两栖类出现胸骨,保护胸腔内脏,为前肢肌提供附着。两栖类无肋骨,胸骨仅和肩带相接,不与脊柱相连。羊膜类全有胸骨,形成胸廓(例外:蛇,无胸骨)。鸟类胸骨形成龙骨突。哺乳动物的翼手目善于飞翔,胸骨也具龙骨突。47软颅,咽颅,膜颅P572头骨组成部分4849软骨鱼只有软颅和咽颅,头骨顶部有一个未愈合完全的窟窿叫卤门。双枕髁。硬骨鱼头骨骨化,有一块骨片后颞骨加在头骨后部,与肩带愈合,使头不能动。单枕髁。两栖类腭方软骨后部骨化为

10、方骨,麦氏软骨骨化为关节骨,舌颌骨转化为耳柱骨进入中耳成为听小骨。双枕髁。爬行类具颞窝颞窝。头骨出现次生腭次生腭。鳄鱼首次具有完整的次生腭。单枕髁。50鸟类次生腭不完整,中间有一个裂缝,称为裂状腭裂状腭。单枕髁。哺乳类头骨特点出现了颧弓颧弓,由鳞状骨的颧突,颧骨和上颌骨的颧突组成。除鼻筛部留有少许软骨,其余骨头全部骨化。次生腭完整,有肌肉质软腭肌肉质软腭。鼓骨鼓骨是哺乳动物特有的,构成中耳道外壁及外耳道一部分。下颌由单一的齿骨构成。双枕髁51龟鳖类哺乳类爬行类和鸟类52次生腭p576会厌软骨53545556舌颌骨把上下颌连在脑颅上,称舌接型舌接型。软骨鱼和硬骨鱼为此型。上颌直接与脑颅相连或愈合

11、,其上的方骨与下颌的关节骨相关节,称自接型自接型。舌颌骨失去悬器作用,进入中耳为耳柱骨。两栖类,爬行类,鸟类为此型。上颌已经与脑颅愈合,方骨与关节骨演变为中耳听小骨,下颌的齿骨直接与脑颅相关节,称颅接型颅接型。哺乳类为此型。5758附肢骨包括带骨(肩带和腰带)和附肢骨(偶鳍和四肢骨)。带骨是把附肢骨直接或间接连在中轴骨上的结构。鱼类的附肢骨是偶鳍,陆生四足类附肢骨为四肢骨。5960硬骨鱼有后颞骨后颞骨连头骨,其他脊椎动物肩带以肌肉和韧带与中轴骨相连,不直接和中轴骨相关节。两栖类失去后颞骨的连接,分化出颈椎。蟾蜍弧胸型,青蛙固胸型。爬行类的间锁骨连接肩带和胸骨(胸骨既和肩带相连又和中轴骨相连)。

12、61鸟类锁骨细长,字型联合字型联合,称叉骨叉骨,防止乌喙骨撞伤内脏。平胸鸟类锁骨退化。哺乳类肩带由锁骨和肩胛骨组成,乌喙骨退乌喙骨退化为一个突起化为一个突起,奔跑型动物锁骨退化,使用前肢攀援或飞翔的种类锁骨发达。肩胛骨,乌喙骨和上乌喙骨是软骨原骨,其肩胛骨,乌喙骨和上乌喙骨是软骨原骨,其他都是膜原骨。他都是膜原骨。626364腰带全是软骨原骨,变化小。鱼类腰带的作用很小。四足类主要由耻骨,坐骨,髂骨组成,围成髋臼,是和股骨相关节的地方。爬行类出现了耻坐孔,可以减轻重量,耻骨连合和坐骨连合。鸟类开放式骨盆,耻骨未连合。哺乳类三对骨块愈合成一对髋骨。65跗骨腕骨66前肢是肱骨,桡骨,尺骨,腕骨,掌

13、骨,指骨。后肢是股骨,胫骨,腓骨,跗骨,跖骨,趾骨。自爬行类开始出现了跗间关节跗间关节。6768文昌鱼,圆口类,鱼类为水生生活,运动简单,肌肉保持着原始的肌节肌节形态。两栖类不再是原始的肌节形态,肌肉分化程度加大。出现了眼球缩肌和皮肤肌。爬行类出现了肋间肌,协助完成呼吸动作。鸟类胸肌与飞行有关,很发达。大胸肌起于龙骨突止于肱骨近端腹面,小胸肌起于龙骨突止于肱骨近端背面。哺乳类分化出腰肌。腹直肌分节,为痕迹器官。膈肌和夹肌为哺乳类特有。69栖肌70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由原肠及其突出分化形成。原肠管分化为口腔,咽,食道,胃,肠和泄殖腔。原肠衍生物为脑下垂体前叶,咽囊,甲状腺,鳔,肺,肝,胰

14、,卵黄囊及尿囊。取食方式:文昌鱼为过滤取食,为被动滤食;圆口类出现了主动捕食。711.舌文昌鱼无舌。圆口类有肌肉质舌,上有角质齿,可挫破鱼的皮肤。鱼类有舌但无活动能力。两栖类,爬行类,鸟类有舌。哺乳类出现了发达的肌肉质的舌。722.牙齿73圆口类:角质齿,非真正牙齿。鱼类:同型多出的端生齿。两栖类:同型多出的端生齿。爬行类:端生齿(蛇),侧生齿和槽生齿(鳄类)。出现异型齿(鳄类)鸟类:无齿。74哺乳类:再生齿(只换一次)。槽生齿。异型齿,分化为门齿,犬齿,前臼齿,臼齿。可以列成齿式。食虫型门齿尖锐,犬齿不发达,臼齿齿尖锐利。食肉型上颌最后一个前臼齿和下颌第一臼齿特别增大,齿尖锐利,称为裂齿裂齿

15、,可撕裂捕获物。食草型犬齿不发达或缺少,形成齿虚位齿虚位。臼齿齿尖延成半月形,称为月型齿月型齿。杂食性种类臼齿有丘形隆起,称为丘型齿丘型齿。7576773.口腔腺两栖类开始有口腔腺。爬行类口腔腺发达。蛇的毒腺是变态的口腔腺。食谷的鸟类口腔腺发达。哺乳类口腔腺发达,并开始出现化学性消化。784.肝脏文昌鱼的肝盲囊是肝的前身。圆口类出现独立的肝脏。5.胰脏软骨鱼开始有独立的胰脏。79文昌鱼,圆口类无胃和肠的分化。软骨鱼的肠出现十二指肠,螺旋瓣肠和直肠的分化,并分化出胃。硬骨鱼的肠无分化。两栖类有小肠和大肠的分化,小肠又分化为十二指肠和回肠,大肠无分化。爬行类出现了盲肠和直肠的分化。鸟类出现了空肠的

16、分化。鸟类的嗉囊有储存食物的作用。鸽的嗉囊可以分泌鸽乳。哺乳类出现了结肠的分化。分化完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直肠)。808182七鳃鳗有螺旋状盲道伸入肠腔。软骨鱼的肠具有螺旋瓣。某些硬骨鱼具有幽门盲囊。多数脊椎动物通过增加肠的长度来增加面积。犬和猫肠子长度为体长3-4倍。兔达10倍,羊达20余倍。838485软骨鱼,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单孔类具有泄殖腔。圆口类,硬骨鱼,哺乳类(单孔类以外)具有泄殖窦。雌性灵长类输尿管和生殖管开口进一步分开。86两栖类口咽腔呼吸,肺呼吸,皮肤呼吸,鳃呼吸。爬行类具有胸廓,胸式呼吸(负压呼吸)。鸟类静止时呼吸同爬行类,飞行时依靠翅膀煽动挤

17、压气囊进行呼吸。双重呼吸。哺乳类出现膈肌协助呼吸。87肺泡在哺乳类出现88循环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心血管系统包括心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和血液。89圆口类圆口类软骨鱼软骨鱼硬骨鱼硬骨鱼两栖类两栖类爬行类爬行类鸟类和哺鸟类和哺乳类乳类静脉窦有有有有退化并入右心房心房111222心室111112动脉圆锥无有无有无无动脉球无无有无无无9091胚胎期胚胎期软骨鱼软骨鱼硬骨鱼硬骨鱼两栖类两栖类爬行类爬行类鸟类鸟类哺乳类哺乳类第一对动脉弓第二对动脉弓第一对鳃动脉第三对动脉弓第二对鳃动脉第一对鳃动脉颈动脉颈动脉颈动脉颈动脉第四对动脉弓第三对鳃动脉第二对鳃动脉体动脉体动脉体动脉体动脉第五对动脉弓第

18、四对鳃动脉第三对鳃动脉第六对动脉弓第五对鳃动脉第四对鳃动脉肺皮动脉肺动脉肺动脉肺动脉鸟类成体仅保留右体动脉弓,哺乳类仅保留左体动脉弓92门静脉:两端均为毛细血管,管腔内无瓣膜的一段血管。肝门静脉:消化道,脾,胰等毛细血管到肝内毛细血管肾门静脉:局部毛细血管到肾内毛细血管垂体门静脉系统:下丘脑毛细血管到垂体前叶的血窦9394鱼类为H型主主静脉系统,一对前、后主静脉在心脏两侧相遇,汇入一条总主静脉,注入静脉窦四足类以Y型大大静脉系统代替H型主静脉系统,总主静脉和前主静脉合并为一对前大静脉,一对后主静脉被一条后大静脉代替。四足类出现了肺静脉。爬行类,鸟类肾门静脉趋于退化,哺乳类消失,提高了后肢血液回

19、心速度和压力。95鸟类出现了尾肠系膜静脉,由尾静脉注入肝门静脉,为鸟类所特有。多数哺乳类仅保留右前大静脉。右后主静脉退化为奇静脉,左后主静脉退化为半奇静脉,半奇静脉注入奇静脉,奇静脉注入右前大静脉。9697后主静脉后主静脉侧腹静脉侧腹静脉肾门静脉肾门静脉肝门静脉肝门静脉后大静脉后大静脉前大静脉前大静脉肺静脉肺静脉圆口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右-奇静脉左-半奇静脉-+98全肾(原肾):理论上最原始的肾脏,肾单位沿身体全长按体节排列,肾口开口于体腔。现存动物仅盲鳗幼体和蚓螈幼体有全肾。前肾,中肾(后位肾),后肾:脊椎动物胚胎期或成体出现的排泄系统,是胚胎发育中排泄系统发

20、生的三个阶段。由中胚层生肾节产生。99100101102前肾:无羊膜类和羊膜类胚胎期都经历此阶段,无羊膜类胚胎期的排泄器官。位于体腔前部。体腔联系。前肾管称吴氏管,输尿。中肾(后位肾):中肾为羊膜类胚胎期排泄器官,位于体腔中部。后位肾为无羊膜类成体肾脏,位于体腔中后部。两者结构基本相似,保留体腔联系又出现了血管联系。吴氏管成为中肾管。后肾:羊膜类成体排泄器官。位于体腔后部。新出现后肾管作为输尿管。103104圆口类圆口类软骨鱼软骨鱼硬骨鱼硬骨鱼两栖类两栖类羊膜类羊膜类输尿吴氏管吴氏管(雌)另起灶炉(雄)吴氏管吴氏管后肾管输精没有吴氏管生殖腺壁另产生吴氏管吴氏管输卵没有牟勒氏管生殖腺壁另产生牟勒

21、氏管牟勒氏管105硬骨鱼,两栖类,少数爬行类(龟鳖类,楔齿蜥和部分蜥蜴),鸵鸟,哺乳类具有膀胱。导管膀胱导管膀胱:中肾管后端膨大形成。硬骨鱼具有。泄殖腔膀胱泄殖腔膀胱:泄殖腔腹壁突出形成。两栖类,肺鱼及哺乳类的单孔类具有。尿囊膀胱尿囊膀胱:胚胎时期尿囊柄基部膨大形成。少数爬行类,鸵鸟,哺乳类(单孔类除外)具有。一些淡水龟鳖有两个副膀胱,可辅助呼吸。106107108109海鞘:雌雄同体,异体受精。受精卵体外发育。文昌鱼:多对生殖腺按体节排列,无生殖管道。体外受精。圆口类:七鳃鳗雌雄异体,盲鳗雌雄同体。单个生殖腺,无生殖管道。体外受精。软骨鱼:体内受精,交配器官为一对鳍脚。卵生(虎头鲨),卵胎生

22、(棘鲨)或假胎生(星鲨)。假胎生形成卵黄囊胎盘。110硬骨鱼:绝大多数为体外受精,体外发育。雌鱼产卵时雄鱼在一旁排精。两栖类:大多数体外受精,体外发育。无足目和部分有尾类体内受精。爬行类:体内受精,产羊膜卵。除楔齿蜥外均有交配器。鸟类:体内受精,产大型羊膜卵。大多不具交配器(鸵鸟,雁形目除外)。哺乳类:体内受精,具有交配器。单孔类卵生,有袋类假胎生,有胎盘哺乳类胎生。111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分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形态和机能的单位是神经元。112灰质灰质 在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胞体集中的结构称灰质。白质白质 在中枢神经系统,不含神经元胞体、只有神经纤维的结构称白质。皮质皮质 大脑

23、和小脑的灰质在表层,又称为皮质。神经核神经核 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在一起,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称神经核。神经节神经节 神经元胞体聚集在一起,位于周围神经系统的称神经节或神经丛。网状结构网状结构 中枢神经系统内,灰质和白质混合而成。113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脑脊髓大脑小脑 间脑 脑干脑神经 12对脊神经 31对内脏神经传入神经传出神经 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躯体神经内脏神经114脊神经:31对,与脊髓相连,分布于躯干和四肢脑神经:12对,与脑相连,主要分布于头面部内脏神经:传入和传出纤维随脑神经和脊神经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1151.脊神经1162.脑神经 脑神经共

24、12 对,与脑相连,主要分布于头面部,其中第 10 对迷走神经还分布到胸、腹腔脏器。感觉神经:第,对脑神经;运动神经:第,对脑神经;混合神经:第,对脑神经。11711812 对脑神经记忆口诀: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迷副舌下神经全。119无羊膜类有十对脑神经,羊膜类新增加第对和第对脑神经,变为12对。120中枢神经系统分为脊髓和脑。1.脊髓脊髓的位置:位于椎管内,呈前后略扁的圆柱形。脊髓上端延髓相连,下端逐渐变细,呈圆锥状。全长 45 cm,占椎管的 2/3。121122123脊髓中灰质和白质的区分在圆口类就已经开始。鱼类的灰质近三角形。两栖类以上为蝶形。124 2.脑

25、 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延髓、脑桥、中脑、小脑、间脑和大脑(又称端脑)六部分。125脑干(Brain stem)脑干的下端在枕骨大孔处与脊髓相连,上端与间脑相连。脑干由延髓、脑桥、中脑三部分组成。126127延髓:结构与脊髓基本一致。脑桥是许多反射活动的反射中枢,有“活命中枢”之称。脑桥:位于中脑与延髓之间,背面与小脑相连。起着联系各部分的作用。在哺乳类在哺乳类出现。出现。中脑:哺乳类以下各纲中脑背面为一对圆形隆起称视叶,为视觉反射中枢。哺乳类中脑出现四叠体四叠体,前两叶为视觉反射中枢,后两叶为听觉反射中枢。128小脑:小脑位于延髓与脑桥的背侧。两侧隆起的部分称为小脑半球;中间较窄的部分称为小脑蚓

26、部。小脑的结构与脊髓、脑干不同,其外表为灰质,称为小脑皮层。皮层的深部是白质,在白质内还藏有灰质核团。小脑是脊椎动物运动调节中小脑是脊椎动物运动调节中枢。枢。129外形按外形按发生维持平衡调节肌张力运动协调按纤维连系130圆口类寄生生活,小脑极不发达。鱼类游泳,小脑发达。两栖类和爬行类小脑不发达。鸟类小脑特别发达。哺乳类小脑发达。出现了新小脑,为哺乳类特有。131132丘脑又称视丘。哺乳动物的视丘为重要的皮层下感觉中枢。上丘脑有顶器顶器和松果体松果体。顶器又名松果旁体松果旁体,古代脊椎动物曾广泛存在,现存动物仅楔齿蜥和某些蜥蜴有顶器,有感光能力。松果体是内分泌腺,可以分泌褪黑素。下丘脑是内脏活

27、动的高级中枢,下接脑下垂体,是重要的内分泌腺。鱼类在脑下垂体后有一血管囊血管囊,为水压感受器。133大脑主要包括左、右大脑半球,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人类的大脑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思维和意识的器官。134大脑由两大脑半球借胼胝体胼胝体连接而成。半球表面凹凸不平,布满深浅不同的沟和裂,沟裂之间的隆起称为脑回脑回。背外侧面、内侧面、底面。135大脑半球由灰质灰质和白质白质构成。灰质主要覆盖在半球表面,称为大脑皮质大脑皮质,是神经元胞体集中的地方。皮质由于形成沟、回而大大增加了其表面积。大脑皮质按其进化顺序,可将其分为古脑皮、古脑皮、旧脑皮和新脑皮旧脑皮和新脑皮。136脑皮的进化分为三

28、个阶段:古脑皮,原脑皮和新脑皮。古脑皮灰质在内,白质在外灰质在内,白质在外。原脑皮出现于肺鱼和两栖类。神经细胞向表面移动。古脑皮和原脑皮主要和嗅觉相关。新脑皮出现于爬行类,哺乳类新脑皮高度发展,并延展到表面。137138皮层的深面为白质,白质内还有灰质核,这些核靠近脑底,称为基底核基底核(或称基底神经基底神经节节),有重要的运动调节功能。基底核中主要为纹状体纹状体,功能为协调机体的运动。纹状体由尾状核和豆状核组成。尾状核前端粗、尾端细,弯曲并环绕丘脑;豆状核位于尾状核与丘脑的外侧,又分为苍白球与壳核。尾状核与壳核在种系发生(即动物进化)上出现较迟,称为新纹状体新纹状体,而苍白球在种系发生上出现

29、较早,称为古(旧、原)纹状古(旧、原)纹状体体。139鱼类的大脑主要由古纹状体组成。两栖类的纹状体仍属于古纹状体。爬行类产生了新纹状体。鸟类在新纹状体上附加了新的神经核,纹状体高度发达,特称为上纹状体上纹状体。鸟类的上纹鸟类的上纹状体,新纹状体和古纹状体和哺乳动物的大状体,新纹状体和古纹状体和哺乳动物的大脑皮层同源,是本能活动和学习的中枢。脑皮层同源,是本能活动和学习的中枢。哺乳类新脑皮高度发展,纹状体成为基底节。古纹状体成为苍白球,新纹状体成为尾状核和壳核。140141文昌鱼没有脑的分化。七鳃鳗的脑不发达,脑的5个部分在一个平面上。小脑极不发达,未形成独立结构。鱼类大脑主要是古脑皮和古纹状体

30、,机能仅限于感嗅。软骨鱼的脑比硬骨鱼发达。两栖类出现原脑皮,具古纹状体,主要机能仍是感嗅。两栖类运动方式简单,小脑极不发达。爬行类出现新脑皮和新纹状体。小脑不发达。中脑为高级中枢。142鸟类脑的体积仅次于哺乳类。新皮层停留在爬行类的水平,纹状体高度发达。中脑视叶与小脑发达。哺乳类大脑与小脑高度膨大,出现了新小脑(大脑小脑)。新皮层高度发达,并机能皮机能皮层化。层化。脑皮出现了沟、回。古脑皮成为梨状梨状叶叶,原脑皮成为海马海马。出现了连接大脑两半球的胼胝体。出现了中脑四叠体。出现了脑桥。单孔类没有沟回和胼胝体。有袋类没有胼胝体。1431.颊窝和唇窝蝰蛇的颊窝和蟒蛇的唇窝,红外感受器。2.侧线系统

31、为水生脊椎动物特有,包括侧线器官和壶腹器官。侧线器官感受水流的速度和方向。壶腹器官存在于板鳃类,肺鱼类,部分硬骨鱼,感受微弱电刺激。顶凹器官:主要是蜥蜴类拥有,功能和发生与侧线系统类似。144145外耳:爬行类首次出现,包括耳廓和外耳道。耳廓为哺乳类特有。中耳:两栖类首次出现中耳。中耳腔由第一咽囊发育而来,与鲨鱼的喷水孔同源。锤骨,砧骨为哺乳类特有,镫骨(耳柱骨,舌颌骨)是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唯一的听小骨。146内耳:包括半规管,椭圆囊,球囊和耳蜗管。盲鳗有一个半规管,七鳃鳗有两个半规管,鱼类以上有三个半规管。鱼类球囊底部有一个凸起称瓶状囊瓶状囊,内有一个较小的听斑。鲤形目鱼类具有韦伯氏器,把

32、鳔内气体震动传到内耳。由三角骨,间插骨和舟骨组成。两栖类产生了真正的听觉,其内耳的瓶状囊是真正感音的部位。羊膜类:瓶状囊是真正的感音部位,其内发展出考蒂氏器。哺乳类的瓶状囊演化为耳蜗管。147148149圆口类和鱼类无上下眼睑,眼从不关闭。无腺体。两栖类出现哈氏腺和鼻泪管。爬行类出现泪腺。鸟类有瞬膜和巩膜环。瞬膜覆盖在角膜外以保护角膜。巩膜环防止眼在飞翔时变形。哺乳类瞬膜退化。150调节方式调节方式圆口类角膜凸度调节适于近视鱼类晶体位置调节软骨鱼适于远视硬骨鱼适于近视两栖类晶体位置调节适于远视爬行类晶体凸度调节适于远视鸟类晶体凸度调节和角膜凸度调节适于远视哺乳类晶体凸度调节适于远视151152圆口类只有一个嗅囊。鱼类有成对的嗅囊。两栖类出现了内鼻孔。出现了犁鼻器,是四足类的特征,可感知口腔内物体的化学性质。爬行类出现了鼻甲骨,增加嗅上皮的面积。鸟类嗅觉不发达。无犁鼻器。哺乳类嗅觉非常发达,大部分具有犁鼻器。153脊椎动物味觉器官为味蕾味蕾。只有哺乳类的味蕾集中在舌。154无羊膜类没有独立的肾上腺。甲状腺与文昌鱼和海鞘的内柱同源。甲状旁腺仅在成体两栖类和羊膜类出现。后鳃体存在于除圆口类外所有脊椎动物中。哺乳类的成体不具后鳃体,但有功能相同的的细胞。所有脊椎动物都有胸腺。1551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医学PPT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