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 文 地 理 学电子教案研制研制 赵赵 荣荣 李连璞李连璞 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面面 向向 2 1 世世 纪纪 课课 程程 教教 材材使用说明使用说明 使用说明使用说明目目 录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文化与人文地理学 第三章 人口分布与迁移 第四章 人口与发展 第五章 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第六章 工业的出现与发展 第七章 种族 民族 民俗 第八章 语言地理 第九章 宗教与宗教地理 第十章 聚落地理 第十一章 旅游地理 第十二章 行为地理 第十三章 政治地理 第十四章 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第一章第一章 绪绪 论论第一节第一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
2、究对象和任务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第二节第二节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第三节第三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一节第一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人文地理学的研究 对象和任务对象和任务人文地理学的性质 概念 研究主要内容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向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表人文事象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差别,并预测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以人地关系为基础,着重研究地表人类活动或人与环境所形成的各种文化现象的分布与变化。1.人口、粮食、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2.经济建设事业空间分布的合理化3.认识环境与区域的文化关系,使其合理化4.研究政治军事方面的知识,巩固国防 属于社会
3、学和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具有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人地关系第二节第二节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人文地理学的发展n人文地理学的产生n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n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人文地理学的产生人文地理学的产生 古希腊著名学者埃拉托色尼埃拉托色尼首创了“地理学”这一名词,并力图说明人类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我国古代的人文地理记述包括禹贡及各种地理志等。德国的洪堡和李特尔对古代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具有奠基意义。洪堡洪堡: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李特尔李特尔:认为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地理学,要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因果关系。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4、 古代古代:对人文地理现象的描述。近代近代19世纪中叶:对人文地理物象的解释。德国流派德国流派:拉采尔、赫特纳、施吕特尔,德国是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注重学术思想的研究。法国流派法国流派:白兰士、白吕纳,注重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察。英国流派英国流派:麦金德的“大陆腹地学说”和罗士培的“适应”论思想。美国流派美国流派:森普尔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亨丁顿的气候与文明、苏尔的文化景观学思想、哈特向区域观点的代表作地理学的性质。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地理学两大流派 2.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 3.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第三节第三节 人文地理学的
5、研究方法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n传统方法n新技术和新手段的利用n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1.充分掌握和分析研究资料2.利用和编制地图3.进行人文地理的野外考察工作1.计量地理学的发展及其在人文地理学的应用2.遥感技术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3.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应用1.新三论的基本概念: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2.研究的方法论:经验主义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 人本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方法论第二章第二章 文化与人文地理学文化与人文地理学n文化概念和文化结构n文化的形成与特点n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n其他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索第一节第一节 文化概念与文化结构文化概念与文化结构
6、n文化概念n文化结构 文化概念 (1)泰勒泰勒:就文化的广泛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2)克罗伯和克鲁克洪:克罗伯和克鲁克洪:文化是通过符号而获得,并通过符号而传播的行为模型,这类模型有显型的和隐型的;其符号也像人工制品一样体现了人类的成就;在历史上形成和选择的传统思想,特别是所代表的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文化系统一方面可以看作是行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进一步行动的制约因素。文化结构 物质文化 制度文化 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是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具有物质性、基
7、础性和时代性等方面的特点。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培育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是人类在改造和创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和精神活动,是文化整体的核心部分。制度文化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历史发展的产物,独立性强,非但不随物质文化的变化而变化,反而制约着物质文化的发展。第二节第二节 文化的形成与特点文化的形成与特点n人类的出现及其对环境的适应n从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比较看文化的特点 人类的出现及其对环境的适应人类的出现及其对环境的适应 生物适应是指人类在其发展过程中,为适应环境而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在体质方面发生的变
8、化,而这种变化具有遗传特性。文化适应是指人类在适应环境过程中,除了体质发生变化外,还出现的另一种变化,这就是对工具的利用和制造,火的利用和人工取火技术等。从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比较看文化的特点从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比较看文化的特点 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相同之处 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不同之处 (1)人的生物特性与文化传统的传递与继承方式不同。(2)生物特性的遗传是纵向的,而文化的继承是横向的。(3)新的生物特性取代旧的生物特性,常以新物种取代旧物种实现,而文化的取代是原文化群体接受新的文化。(4)生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不同。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相同之处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相同之
9、处 (1)二者在其发展过程中,既随着环境变化而发生,又保持其特性的稳定性。(2)两者都在演化中,都是通过新的性状和新的文化的产生而实现其变化以增强其适应性。(3)在新的取代旧的过程中,都是通过竞争与选择而实现的。(4)在竞争与选择过程中,环境起着关键作用。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不同之处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不同之处第三节第三节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n人文的空间现象 文化区n文化的时间现象 文化扩散n文化生态学 文化与环境的关系n文化整合 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n文化景观人文的空间现象人文的空间现象 文化区文化区n形式文化区n功能文化区n乡土文化区 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
10、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文化区。形式文化区的特征是具有一个文化特征表现典型的核心区、文化特征相对一致而又逐渐弱化的外围区及边界较为模糊的过渡带。形式文化区形式文化区 功能文化区是以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例如,一个国家、一个城市都是一个功能文化区。功能文化区都有中心,它是对该区内某种功能起着协调和指导作用的所在地。功能文化区功能文化区 乡土文化区是指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在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除在感情上有所反映外,有的还用一种符号作标志。乡土文化区与功
11、能文化区的差异性在于其既无功能中心,又无明确的边界线,与形式文化区的区别在于其区内缺乏形式文化区那种文化特性上的一致性。乡土文化区乡土文化区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的时间现象 文化扩散文化扩散n扩展扩散n迁移扩散 接触扩散接触扩散 又称传染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等级扩散等级扩散 指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有一种等级现象。刺激扩散刺激扩散 指某种文化现象由于某种原因而无法在一地存在,人们不得不将其做某种程度的改变,使其得以存在并传播。迁移扩散是指某种
12、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当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迁移扩散是由具有这种文化的人传播出去的,比扩展扩散要快,而且易于保持这种文化本身的特点。另外,由于是随人迁移,特别是迁移到远处,使这种文化区出现些孤立的点或小区,其与原文化区在空间上不连续。文化生态学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与环境的关系n核心观点 文化的发展与生物一样离不开其所在的环境。n几种主要的人地关系论点 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可能论可能论: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还有生态论、环境感知、文化决定论及和谐论等观点。文化整合文化
13、整合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 文化除了可分为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外,它们各又可分为一些文化特质。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这就是该文化系统实现了文化整合。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文化系统实现了整合,就可发挥文化上的正向功能作用。社会或国家的改革,实际是在文化系统中消除其不协调的部分,扭转其负向功能,使之实现新的整合。文化景观文化景观n文化景观的概念n文化景观的分类n文化景观的差异性第四节第四节 其他学科对人地其他学科对人地 关系的探索关系的探索n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n马克斯韦伯的宗教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n年鉴学派中的
14、地理观n文化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图式第三章第三章 人口分布与迁移人口分布与迁移n人口分布 n人口移动 第一节第一节 人口分布人口分布n人口分布与人口密度n世界人口分布的一般规律n中国人口分布n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人口分布与人口密度 人口分布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人口密度人口密度:一般被看作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世界人口分布的一般规律 分布不平衡:分布不平衡:(1 1)人口分布有明显的中低纬指向、近海岸指向和平原指向。(2)邦奇的人类大陆图显示,世界上有四个人类大陆:东亚
15、和东南亚;南亚;欧洲;北美洲东部。2020世纪世纪9090年代世界人口分布图年代世界人口分布图2020世纪世纪8080年代世界人口分布年代世界人口分布中国人口分布 1.东南地区人口稠密,西北地区人口稀少东南地区人口稠密,西北地区人口稀少 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在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中提出的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自黑龙江的瑷珲(今黑河市)到云南腾冲为止。2.人口明显地集中于沿海,越往内地人口越稀疏人口明显地集中于沿海,越往内地人口越稀疏 有研究表明,我国距海岸200 km、500 km、1 000 km范围内的人口分别占35.9%、60.2%、90.6%。3.我国人口具有明显低地指向性特点,即人口垂
16、直方向上的我国人口具有明显低地指向性特点,即人口垂直方向上的分布不平衡分布不平衡 我国绝大多数人口集中分布在较为低平的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黄淮海平原、四川盆地等都是我国乃至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体和矿产资源等)2.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 平、经济活动方式和交通运输条件)3.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第二节第二节 人口移动人口移动n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n人口迁移的形式n人口迁移的机制1.因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刺激因素2.个人动机变化产生的因素 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位置变动,包括为经
17、济、娱乐等目的而暂时离开居住地的人口位置变动和以寻求新居住地为目的的非暂时性人口移动,前者称人口流动人口流动,后者称人口迁移人口迁移。1.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 国际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的主要空间取向 2.人口迁移的时间形式人口迁移的时间形式 居住历史分析 随机方法1919世纪人口迁移状况世纪人口迁移状况 第四章第四章 人口与发展人口与发展n人口增长过程n人口转变模式n人口增长的动力机制n人口与发展第一节第一节 人口增长过程人口增长过程n农业革命之前的人口n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n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n世界人口增长趋势农业革命之前的人口1.极低的人口密度2.高出生率和
18、高死亡率3.人口分布相对集中4.人口迁移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1.高人口密度2.出生率和死亡率呈不断波动状态3.出现定居的村落4.出现劳动分工、手工制作业及社会阶层分化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1.工业革命与人口死亡率2.工业革命与人口出生率3.工业化过程中的人口增长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世界人口每增长1个10亿,所用时间逐渐缩短。世界人口的第1个10亿用了近100万年时间。从19世纪初至1930年的100余年时间里,世界人口实现了第2个10亿的增长过程。20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人口开始了加速增长,到1960年已发展到30亿。从1960年到1975年,世界人口由30亿发展到40亿,至1987年突破50
19、个亿,到1999年,仅用了12年时间就突破了60亿。第二节第二节 人口转变模式人口转变模式 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一、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三、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一、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一、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发达国家人口转变模式简述发达国家人口转变模式简述促使人口转变的因素分析 1.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与诺特斯坦的“人口转变”理论 2.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式 3.寇尔的人口转变模式及其数量界限 1.经济的发展及其引发的生活方式、生育观念和妇女
20、地位等的进步和提高 2.政府对节育的态度和相关的人口政策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给人口转变设置了障碍。根据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的高低差别,也可将其分为多种类型。除了极端类型之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采取了人口控制政策,使出生率持续下降,这种转变类型代表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转变模式。三、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三、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n中国的人口转变历程及人口转变模式n中国人口转变模式的成因探讨 1.加速增长阶段 2.负增长阶段 3.高速增长阶段 4.减速增长阶段 5.波动增长阶段 6.持续增长阶段1.死亡率维持极低水平而出生率却居高不
21、下的成因2.第四阶段出生率大幅度下降的成因3.第五阶段人口波动的成因第三节第三节 人口增长的动力机制人口增长的动力机制n自然环境与人口增长n人口构成与人口增长n人口政策与人口增长 (1)土地资源与人口增长土地资源与人口增长:土地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立足之地,在农业产生之初及其以后的发展过程中,由农业所导致的对土地的开发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促进了人口的增长,但土地资源也日益遭到破坏,最终导致耕地面积锐减,为人口良性发展设置了障碍。(2)淡水资源与人口增长)淡水资源与人口增长:淡水资源是人类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源泉,也是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在淡水充足之地,居住的人
22、往往倍增,但人口的增长使淡水资源日益紧张。(3)森林资源与人口增长:森林资源与人口增长:森林为经济建设提供原料和林副产品,同时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大气、降低噪声、保护野生动植物等生态功能,使其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发挥巨大的作用;随着人口增长,开垦荒地,建筑屋舍,取得燃料及发展工农业,森林面积急剧减少,严重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4)矿产资源与人口增长矿产资源与人口增长: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特别是工业革命后,能源的开发利用极大地促进了人口的增加,但人口增长过快造成了对能源的过度需求,从而与有限的能源总量产生矛盾,最终导致了人类的能源危机。1.人口构成及其分类人口构成及
23、其分类 人口构成又称人口结构,指的是人口系统内部不同属性之间的比例关系。在一个人口系统中,各种人口构成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它们按照一定目标有秩序、有规律地紧密联系在一起,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人口构成可分为自然构成自然构成和社会经济构成社会经济构成两大类,自然构成主要包括人口的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社会经济构成主要包括职业构成、文化教育构成、婚姻家庭构成、阶级构成、民族构成和种族构成等。2.人口构成与人口发展人口构成与人口发展 (1)人口性别构成对婚姻和家庭状况有很大的影响,并进一步影响到人口的增长、移动和其他人口构成。(2)人口的年龄构成对人口发展动态有很大的影响:年龄构成较轻,
24、少年儿童比重大,则将来相继进入婚龄、育龄的人数必然大,出生率高;反之亦然。(3)人口的文化教育构成对人口数量增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育观念,“少生、优生”等现代生育观逐渐深入人心,而且文化素质的提高就延长了劳动者的受教育时间,相对推迟了人口的结婚年龄;另一方面,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控制人口增长,世界上妇女平均生孩子的数量与其文化程度呈反比。1.鼓励人口增长的人口政策:发达的欧美国家和人口出现明显老龄化趋势的国家 2.抑制人口增长的人口政策:发展中国家应对人口过快增长的措施人口政策与人口增长人口政策与人口增长 第四节第四节 人口与发展人口与
25、发展n人口因素的两重性n人口增长对发展的影响n适度人口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的意义人口因素的两重性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口因素突出地表现出其两重性特征:既作为生产者又作为社会物质财富的消费者而存在。人口增长对发展的影响 大量的研究成果及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人口对发展确有影响作用,而且在特定条件下人口的作用会更突出,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财富、政治势力、分配不公平、管理和组织不善、资源浪费以及军事活动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发展,而人口的迅速增长使以上因素产生的问题更加恶化,更激化了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1.适度人口的概念适度人口的概念 适度人口的概念是建立在人口容量概念基础上的,前者
26、是后者的主要组 成部分。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 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而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 适宜的人口数量,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2.探求适度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探求适度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 (1)适度人口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但它的确定对 于解剖某个区域的人口过剩状况以及与之有关的人口现象有重要参考价值,所以区域适度人口的确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区域规划和城市 规划的修编、区域未来人口预测以及各专项事业的评价等都有重要意义。(2)就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而言,适度人口的确定是制定国家人 口
27、战略的基础和出发点,它有利于更好地执行人口政策,有助于认识人口政 策的科学性、稳定性和连续性,避免对现行人口政策的误解。(3)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而言,适度人口的确定也有重要意义。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基本上都是在经济发达的条件下顺其自然地实现的;而 发展中国家则完全不同,它们不仅经济落后,实际上大多数国家的人口已远 远超过其适度人口。所以,只有及早确定科学、合理的适度人口,才能采取 政策手段,促进人口转变,并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以持续增长的 经济实力保障人口转变的完成。第五章第五章 农业的起源与发展农业的起源与发展n农业的起源n农业的发展与类型第一节第一节 农业的起源农业的起源一、关
28、于农业起源的理论二、关于农业起源的地点三、农业的形成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农业的形成农业的形成 2.农业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变化农业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变化 农业生产活动与人类原来长期进行的狩猎与采集活动有三点重大差异:第一是狩猎与采集活动要不断地流动,而农业活动则需要定居;第二是农业活动的单位群体人数少;第三是农业活动群体大,并聚居于一处。3.人类文明的出现人类文明的出现 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墨西哥、玛雅和印加。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大体分为两类:一是人口压力说人口压力说;二是宴享说宴享说。人口压力说是以博塞洛普(E.Boszerup)为代表的。宴享说是由海登(B.Hayden)提出的。C.O
29、.索尔的推论考古学目前资料证据世界动植物的驯化世界早期的农业中心世界早期的农业中心几种主要农作物的起源与传播几种主要农作物的起源与传播第二节第二节 农业的发展与类型农业的发展与类型n原始农业迁移农业n传统农业n现代农业 传统农业传统农业 1.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传统农业是传统社会的农业,是一种生计农业。2.东、西方传统农业的形成东、西方传统农业的形成 (1)中国传统农业的形成。(2)欧洲中世纪的农业。(3)美国的殖民农业。3.传统农业的类型传统农业的类型 传统农业有旱作农业、水稻农业、地中海农业和游牧业四种类型。(1)旱作农业:旱作农业:它包括中国的东北、北方和西北地区,中南
30、半岛的山地、丘陵,印度南部的德干高原及西北地区,巴基斯坦、阿富汗和西亚的一些地区,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俄罗斯泰加林南缘一些地方。(2)水稻农业水稻农业:它的分布地区主要集中于中国的南方、东南亚、南亚的河流两岸平原与沿海地区。此外,还零星分布于地中海,非洲的埃及、尼日利亚,美洲的古巴、委内瑞拉和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下游。(3)地中海农业地中海农业:地中海农业主要集中在地中海周围地区。此外,还零星分布于美国的西海岸、智利中部、南亚与澳大利亚南部沿海。这里的农作物主要是小麦、大麦。(4)游牧业游牧业:目前,在欧、亚、非三洲,条件比较好的草原多已开垦为农田种植谷物,条件不利的草原和进行耕作风险大的地方则
31、用于放牧。现代农业n现代农业的概念与分布n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n现代农业的类型现代农业的概念与分布 现代农业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生计农业不同,它的产品不是以供给自己消费为主要目的,而是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以获得利润为目的,所以,现代农业亦称为商业农业。商业农业是工业社会中工业和科技迅速发展的产物,它主要分布于工业发达国家与地区,其中包括美国、加拿大、欧洲的一些国家和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以及南非、俄罗斯、巴西等国的一些地区。(1)现代农业的产品是提供给非农业人口消费的。(2)从事农业活动的人口在该国或地区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比传统农业低得多。(3)现代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大超过传统农业。(4)现代
32、农业的农场规模,比一家一户为农业生产单位的规模大得多,且这种趋势仍在增加。(5)现代农业的生产往往与其他农业企业形成联合体,联合经营,农业社会化程度高。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现代农业的类型有种植园、谷物农业、牲畜育肥农业、乳品业、市场园艺农业和大牧场六种。现代农业的类型第六章第六章 工业的出现与发展工业的出现与发展n工业的出现和初期发展n工业生产的扩散和继续发展n产业类型和工业区n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新变化n工业发展的问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第一节第一节 工业的出现和初期发展工业的出现和初期发展n科学前提与基础n在英国出现工业革命的条件n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初期发展科学前提与基础 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
33、开辟,东西方贸易的发展,要求建造更大、更快速的船只,海上航行要求有准确的定方向、定位置的仪器和适合航海需要的地图。贸易的发展,产品的交流,就要求在各种产品的生产技术上有所改进,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从而获得更大的利润。这种社会上的需求都要求在生产技术上有所突破。正是这种前提和基础条件,促使在英国出现了工业革命。在英国出现工业革命的条件 英国于18世纪的后半期出现工业革命。当时,英国在海外贸易方面,不但取代了老牌殖民主义国家西班牙、葡萄牙,而且压倒了曾在17世纪垄断当时欧洲海外航运业与商业的荷兰,登上了欧洲对外贸易的霸主地位。经过“光荣革命”(1689),英国摆脱了专制王权,走上了君主立宪制,
34、议会成为主权机构,逐步演变为由议会中多数党执政,组织责任内阁。这对英国政局稳定、经济发展、促进工业革命起着重要作用。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初期发展1.纺织工业2.钢铁工业3.采煤工业4.运输业5.机械工业6.化学工业7.食品工业第二节第二节 工业生产的扩散和继续发展工业生产的扩散和继续发展n工业生产的扩散n工业生产的继续发展工业生产的扩散 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垄断中,英国煤产量占世界的2/3,棉布占1/2以上,铁产量占1/2。在此之后,工业技术与工厂化生产才向世界各地扩散,开始时,其主要扩散方向是欧洲与北美。(1)向欧洲的扩散:在欧洲大陆,首先接受英国工业生产的是比利时,其次是法国。(2)向北美的扩散:
35、北美,主要是美国,其工业化稍晚于西欧,但是,其发展速度快。(3)向其他地区的扩散:在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工业生产才扩散到东欧、日本、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二战后,工业生产又开始向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扩散。工业生产的继续发展 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期,工业生产出现了第二次革命,发生在德国和美国。这次革命是技术的重大变革。第一次革命的发明家多是经验丰富的工人,而第二次工业生产革命的发明家多是专家学者,他们将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成果应用到工业生产中去,将工业生产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突出表现为工业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产量急剧提高,并以比第一次产业革命更快的速度向各国扩散。第三节第三
36、节 产业类型和工业区产业类型和工业区n第一产业中的工业n第二产业及其分布n其他产业及其与工业的关系1.伐木业2.捕捞业3.采矿业第二产业及其分布n北美工业区n欧洲工业带n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区n日本工业区n其他国家的工业区1.新英格兰区2.中大西洋工业区3.摩霍克河谷区4.匹兹堡-伊利湖南岸区5.大湖西岸工业区6.圣劳伦斯河谷-安大略工业区7.东南工业区8.海湾工业区9.佛罗里达中部工业区10.西海岸工业区 欧洲工业带主要集中于英国和欧洲西部,从苏格兰向南,经南英格兰,从莱茵河进入西欧,由荷兰和法、德接壤处到意大利北部,主要包括:1.英国工业区 2.莱茵-鲁尔工业区 3.莱茵中部工业区 4.意大
37、利北部工业区 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区,过去为苏联工业区,现俄、乌虽各自独立,但仍有较密切联系。1.中央工业区 2.伏尔加工业区 3.乌克兰工业区 4.乌拉尔工业区 5.库兹涅茨克工业区 二战后,日本利用劳动力的低工资,通过技术培训提高其工业水平,加上合理的组织,吸收消化他国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出口为导向,面向世界取得显著成绩。由于需要进口原料,输出产品,其工业区都面向太平洋一边。1.京滨工业区 2.阪神工业区 3.中京工业区 4.北九州工业区1.拉美工业区2.亚洲工业区3.非洲工业区4.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工业区其他产业及其与工业的关系 原来对产业的划分,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外,只有第三产业,
38、称为服务业。由于服务业业务发展较快,行业太多,遂有进一步的划分。在国外,有人从第三产业中分出第四产业和第五产业。(1)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业、电讯业、公用事业等。(2)第四产业:指为生产者服务的商业、保险业、法律服务、银行、广告、批发、零售、房地产等。(3)第五产业:指那些向消费者或家庭提供服务的服务业,如教育、行政管理、旅游娱乐、医疗卫生等。第四节第四节 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及其新变化及其新变化n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n工业分布的新变化1.自然条件2.资源条件3.能源条件4.市场条件5.劳动力条件6.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1.纺织业与成衣业的变化2.汽车制造业的变化3.微电子工业
39、4.英、美产业的转移与变化第五节第五节 工业发展的问题及其工业发展的问题及其 对社会的影响对社会的影响n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n工业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n需求不旺n生产能力过剩n发达国家遇到的问题n发展中国家遇到的问题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工业发展速度有所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消费水平高的发达国家需求不旺。这些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有的甚至零增长或负增长,从而影响需求的提高;另外,需求不旺,生产也就不会上升,从而影响工资总量的增长与消费的提高。此外,技术的提高也会导致对某些产品的需求下降。工业化国家与地区越来越多,其生产能力也越来越大,而且生产者都希望自己的产品占
40、据更大市场,获得更多利润,竞争的结果使生产能力过剩,产品难以销售,最终必然会导致部分企业停产、破产。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先进,资金充足,管理经验丰富,生产能力强大,可是市场有限,遇到市场激烈的竞争,为了推销其产品,占领更大市场,一些国家往往组成一个经济集团,彼此减少或取消贸易的障碍,增加彼此的供需,使商品、资金、劳动力在其范围内自由流动,形成强大经济集体,不仅促进自身繁荣,而且加强与对手的竞争。发展中国家的优势往往在于资源与劳动力,而短于机器、资金、技术、基础设施与管理经验。工业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工业的出现与发展给社会各方面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它超过了人类过去的发展历史,所以人们称我们的时代为工业
41、时代,我们的社会为工业社会,我们的文化为工业文化。第七章第七章 种族种族 民族民族 民俗民俗n种族与地理人种n民族n民俗与文化第一节第一节 种族与地理人种种族与地理人种n种族的起源n种族的划分n地理人种n种族主义与种族冲突 种族主义者以人在自然形态方面的外在表现的差异来解释世界种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并认为白种人是高等种类,有权统治其他种族。(一)种族的起源(一)种族的起源 种族是指在自然体质特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如肤色、眼色、发色、身 长、面型、鼻型、血型等)的人群。1.多源论 2.一源论 (二)种族与环境(二)种族与环境 (1)各种族自然形态的形成与环境有密切的联系,既受环境条件制约,又
42、在环 境的长期影响下表现出自己的适应性。(2)肤色是人类形态最一般的特征,它的变化和地理环境有关。(3)气候对人体结构的影响,一般来说,生长于寒冷气候区的人比生长于炎热 气候区的人身体肥大,而后者的身体趋向于细长。(4)地理环境对人的鼻子、眼形和头发组织等身体特征亦有影响。(5)环境对各种族的身体特征的影响是巨大的,而各种族具有的特殊身体特征 (黑皮肤、长四肢等)亦是适应特殊环境的结果。另外,社会环境对某些种族特征发 展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一)划分种族的标志 划分种族的标志很多,包括肤色、眼色、发色、头形、鼻型、面部轮廓、身高等人体表面的一些性状,近年来又增加了血型、指纹弓等一些生理特征。
43、(二)世界种族划分 最初的人种划分是以肤色为主。从生物学观点出发,根据肤色将人种分为三类:1.黄种 2.白种 3.黑种 也有人主张将澳大利亚作为棕种分出,共分四类:1.白色种族群 2.黄色种族群 3.黑色种族群 4.棕色种族群 一些学者考虑到人种的混合,把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都具有一定共性的人群,称地理人种。世界地理人种主要分成以下几类:1.亚洲地理人种 2.欧洲地理人种 3.非洲地理人种 4.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种 5.印度地理人种 6.澳大利亚地理人种 此外还有美拉尼西地理人种、密克罗尼西亚地理人种和波利尼西亚地理人种。第二节第二节 民民 族族n民族的形成与特征n世界
44、民族的分布n民族的迁移与集聚n民族的文化与整合民族的形成与特征 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群共同体,是一种文化现象。(一)民族的形成 一般认为民族的形成经历了氏族、部落(族)和民族三个发展阶段。民族是比氏族、部落(族)更高级的人群共同体。民族的出现是氏族部落制度瓦解的结果。(二)民族的特征 1.共同语言 2.共同地域 3.共同经济生活 4.共同心理素质世界民族的分布(一)几个重要概念(二)世界主要民族的分布(三)中国的主要民族分布 汉族、印度斯坦人、美利坚人、孟加拉人、俄罗斯人、巴西人、日本人、德意志人、比哈尔人、旁遮普
45、人、墨西哥人、爪哇人、意大利族、朝鲜族。我国民族的分布呈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分布的主要特点。汉族分布遍及全国,但汉族人口大部分分布在东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地区甚广,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0%60%,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民族的分布可分出形式分布区形式分布区与机能分布区机能分布区。对大多数民族来说,其民族形式分布区是一个集中的、相连成片的地域。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有些人离开本民族的集中地域,移居他处,有的以一定数量聚居在一起,形成新的分散“点”。分散居住在其他民族形式分布区的少数民族分布区面积有大有小,面积大的可以称为民族省民族省,小的则可称为民族岛民
46、族岛。在城市里,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可以称之为民族邻里民族邻里或隔坨隔坨。民族机能分布区是指按民族的聚居地域而建立的行政管理区。民族的迁移与集聚 印第安人由亚洲向美洲的迁移 非洲黑人的被迫迁移 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向拉丁美洲的迁移 英国人和法国人在北美洲的集聚 美国城乡中的其他民族聚居区1919世纪民族迁移世纪民族迁移民族的变化与整合 任何一个民族很少能够完全脱离外界而处于长期孤立的状态,都要与其他民族的文化相接触,并受其影响,形成新的整合。(一)北美印第安人的文化变化 (二)西班牙人在拉丁美洲与印第安人的整合 (三)欧洲多个民族在美国的整合第三节第三节 民俗与文化民俗与文化民俗的形成与特点民俗
47、与环境流行文化 (一)民俗的形成(一)民俗的形成 民俗是在长期社会历史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历史的产物。因此,不同的民族由于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所形成的民俗亦保留着不同社会历史的阶段性特征。许多民俗与自然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有些民俗则是由宗教信仰而产生的。总之,民俗的形成是十分复杂的,它从各个方面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特点,并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逐步形成为一个民族共同的心理感情,它对民族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二)民俗的特点(二)民俗的特点 民俗作为民族社会心理的表现形式,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直接反映并影响着一个时代的民族精神和社会生活面貌,是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的一
48、些特征。内涵的特征包括民族性、地方性、集团性和约束性;外延的特征包括承传性和变异性。物质民俗中的民居、饮食、服饰在文化景观中最易于辨别,最能反映民俗与环境的关系。(一)民居 1.建筑材料 2.建筑布局 3.建筑外形与内部特征 (二)饮食民俗 1.主食 2.副食 (三)服饰文化 流行文化作为一种新文化动向,尽管有时转瞬即逝,但也有的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流变或成为新的文化而长久存在,甚至掩盖了传统文化。如欧洲和北美,流行文化几乎是完全淹没了民间文化;而在日本,则是传统文化(艺会、相扑、茶道)和流行文化(洋服、摇滚乐、棒球)并存。就国际经济文化而言,世界流行文化主要有足球、服装、快餐、流行音乐。中国福
49、建土楼中国福建土楼土楼结构土楼结构中国安徽民居中国安徽民居黄土地窑黄土地窑第八章第八章 语言地理语言地理n语言的起源与发展n世界语言分类与分布n语言的扩散与影响n语言景观第一节第一节 语言的起源与发展语言的起源与发展n语言的产生n语言的本质特征n语言的发展 一般认为,劳动是语言产生的惟一源泉,没有劳动就没有语言。声音和意义是语言的两大组成部分,语言的产生必须有足够的声音材料和意义要素。声音材料和意义要素都是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2.语言是人类的一种交际工具3.语言是人类的一种思维工具4.语言是符号系统(一)英语的形成和发展(二)汉语的发展 1.北方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2.吴方
50、言的形成与发展 3.湘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4.粤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5.闽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6.赣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7.客家方言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第二节 世界语言分类与分布世界语言分类与分布n世界语言谱系n世界主要语言分布世界语言谱系 谱系分类法谱系分类法是指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将世界上的语言比拟为具有生物学上的亲属关系,认为同一语系中的语言具有相同的起源,并按其亲属关系的远近、亲疏划分为不同等级的类别,列出详略不等的语言分类表。谱系分类的等级体系和基本意义如下:(1)语系)语系:分类的最大单位,由一个共同的原始母语分化的若干具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组成。(2)语族)语族:分类的二级单位。(3)语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