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上常用的阅读小方法.docx

上传人(卖家):田田田 文档编号:352122 上传时间:2020-03-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课堂上常用的阅读小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中语文课堂上常用的阅读小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中语文课堂上常用的阅读小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中语文课堂上常用的阅读小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中语文课堂上常用的阅读小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初中语文课堂上常用的阅读小方法最近班里有学生反映,语文阅读的小知识过于零散,我想来想去,觉得把零碎的小知识整理出来,方便自己,也方便他人。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二、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1、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2、对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3、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三、句子或语段的作用1、内容上:首段和尾段:字面义和

2、象征义。点明主旨、升华主题、,画龙点睛、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等作用。(语面的象征义、喻指义,表现的人物思想性格,点明全文思想意义)。有时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补充说明。2、在结构上 :在文章开头:总提、总领全文、开启下文(引出下文)等作用在文章中间:(1)承接上文(2)开启下文(引出下文)(3)承上启下(过渡)(4)为后文作铺垫;标志思路、为下文作铺垫、埋下伏笔等作用在文章结尾:总结上文、全文、照应开头、独立成段,使文章戛然而止,意味绵长,发人深思、卒章点题,意味深长等作用。3、表达效果上:升华中心、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作用。4、从写作手法上:常有开篇点题、为后文设伏笔、作铺垫、深化中心、点明主

3、旨、衬托、渲染、呼应、照应、对比、象征、先抑后扬、预示性作用。四、艺术手法(表达技巧)1、修辞 :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2、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3、表现手法 :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五、写作手法及作用:答题套路:这篇文章采用“XX”的手法,作者通过“(文章相关内容)”使文章写得“”1、修辞(1)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2)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

4、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排比手法:增强语势,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点,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议论文往往增加语势,起到了强调论证观点的作用。可增强语言的气势。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5)设问: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在结构上还起到引出下文、承上启下、使条理清晰的作用。;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6)反问:加强语气,起强调作用2、表现手法(1)象征手法(托

5、物言志):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2)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3)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衬托,同类事物衬托是“正衬”,相反事物衬托是“反衬”;以次衬主。(4)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5)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6)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六、环境描

6、写的作用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了故事发展的时间、地点、环境;()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渲染.的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6 )深化文章主题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七、段意的概括归纳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

7、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八、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九、记叙文中议论记叙文的议论有三种方式: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作用:可起到承上启下;统领全文; 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十

8、、 记叙文中抒情: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是指作者或主人公直接倾吐内心感受的抒情发式;间接抒情:是指寄情于景,融情于物,感情流露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字里行间的抒情方式。作用: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十一、记叙文中的说明记叙文中的说明是记叙中的补充交代,一般要求文字简明扼要。十二、记叙文的线索及作用线索:明线和暗线核心人物 、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时间、地点、作者的情感。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十三、记叙文中人称的作用: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便于刻画人物形象及性格特

9、征。第二人称:便于情感交流。第三人称:显得客观,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十四、特定标点符号的作用:引 号:(1)表引用(2)反语,表讽刺否定(3)表强调(4)特指破折号:(1)表解释说明(2)表意思的递进或转折(3)表声音延长 (4)表插说或中断。省略号:(1)表内容的省略(2)表静默或思考(3)表语言的中断(4)表说话断断续续(5)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十五、开放性阅读试题的解答这类试题实际就是要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要求根据选文材料谈看法、感受和启示;2、结合实际阐述对选文内容的理解;3、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说;4、根据生活、学习经验,判断优劣,

10、对选材谈自己独到的见解;()联系实际对文中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设想;5、调动知识的积累,考查选文材料由内向外的延伸和课本外与内的联系(如理解选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作品中的文学典型名句等);6、发挥联想、想像补写有关内容;7、对文中的艺术手法或美点进行赏析。这一类型的题目它都会要求考生:1表达时最好要有标志性语言。在答题时可以用“我认为。比如”这样的标志性语言。先用“我认为。”言简意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2再用“比如”、“例如”之类的词语,运用举例论证或道理论证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这样,不仅给阅卷老师留下观点鲜明之感,而且给人以条理清楚,论证有力的良好印象。3表达内容要紧跟时代步伐,贴近生活实际。4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5语言要通顺,表达要流畅总之,这些小方法的积累,可以快速的帮助大家掌握答题技巧,在语文阅读上有更大的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中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初中语文课堂上常用的阅读小方法.docx)为本站会员(田田田)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