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配套课件:基础会计实务-第十三套.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3523681 上传时间:2022-09-11 格式:PPT 页数:535 大小:5.5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配套课件:基础会计实务-第十三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5页
教学配套课件:基础会计实务-第十三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5页
教学配套课件:基础会计实务-第十三套.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5页
教学配套课件:基础会计实务-第十三套.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5页
教学配套课件:基础会计实务-第十三套.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基础会计实务第一章会计职业入门 第一节会计的含义 第二节会计核算的内容与方法 第三节会计核算前提和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第四节会计工作组织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第一节会计要素 第二节会计恒等式 第三节经济业务与会计等式第三章设置会计科目、账户与借贷复式记账法 第一节会计科目 第二节账户 第三节借贷复式记账法第四章借贷复式记账法下的工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 第一节企业资金筹集的核算 第二节物资供应过程的核算 第三节生产过程的核算 第四节销售过程的核算 第五节利润的形成与分配核算第五章会计凭证 第一节会计凭证的作用与种类 第二节原始凭证 第三节记账凭证 第四节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第六章会计账簿

2、 第一节设立会计账簿的意义及会计账簿的种类 第二节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第三节对账与结账 第四节会计账簿的更换以及保管第七章财产清查 第一节财产清查概述 第二节财产清查的方法 第三节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第八章账务处理程序 第一节账务处理程序概述 第二节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第三节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第四节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第五节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案例第九章会计报表与会计档案保管 第一节会计报表概述 第二节资产负债表 第三节利润表 第四节现金流量表 第五节会计档案保管前 言基础会计是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它是一门集技术性、应用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专业学科,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3、,会计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需要,结合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的特点,我们组织编写组编写了本教材。本教材充分体现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特色,理论与实际结合,具有知识体系合理、内容充实新颖、应用性实用性强、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等特点。本教材主要阐述了会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重点介绍了会计核算的各种专门方法和工业企业经济业务流程核算。下一页前 言同时,为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教材内容,本书在每章前面都提出了本章学习的“知识目标”、“能

4、力目标”和“案例引人”,并在每章的后面都附有“本章小结”、“技能训练”和“案例分析”,最后还专门给出了一套基础综合模拟实训资料,模拟一家企业的业务流程,完成一个月的账务处理和会计报表。本教材适用于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经济与管理类相关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作为成人教育和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特别是无基础的初学者的自学参考读物。上一页 下一页第一章会计职业入门 第一节会计的含义 第二节会计核算的内容与方法 第三节会计核算前提和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第四节会计工作组织第一节会计的含义 一、会计的含义(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会计是适应人类生产实践和经营物质资料的生产管理的

5、客观需要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会计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作为一项记录、计算和汇总工作,它产生于管理的需要,并且一开始就以管理的形式出现。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会计与社会生产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人们对生产活动进行管理的客观需要,社会越发展,会计越重要。1.古代会计 早在原始社会,随着先人们猎取食物的技术不断提高,食物有了剩余,人们开始关心生产活动的数量和剩余产品的分配问题,于是就产生了最原始的计量和记录行为。下一页返回第一节会计的含义 上古时期我国的“结绳记事”,古埃及的“刻石记事”,古巴比伦的泥板、伊拉克的算板等都是最原始的计量和记录行为,这便是会计的萌芽。不过此时的会计只是

6、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剩余产品的大量出现,需要记录和计量的内容就多起来,会计也就逐渐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2.近代会计 近代会计主要的标志就是利用货币计量进行价值核算和复式记账法理论的产生与运用。14,15世纪,特别是在欧洲产业革命以后,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生产日益社会化,生产规模日趋扩大,商业和金融业特别繁荣,使得来自银行业的复式记账法被广泛地应用于商业会计核算中。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第一节会计的含义 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巴其阿勒出版的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一书中,系统地介绍了威尼斯的复式记账法,并在理论上进行了全面的阐述。这是有关会计

7、理论和会计方法方面最早的著作,它标志着近代会计的产生。3.现代会计 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资本主义的生产社会化程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管理科学的发展突飞猛进。受社会政治、经济和技术环境的影响,传统的财务会计不断充实和完善,财务会计核算工作更加标准化、通用化和规范化。与此同时,会计学科在20世纪30年代成本会计的基础上,紧密配合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的需要,逐步形成了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信息的管理会计体系,从而使会计工作从传统的事后记账、算账、报账,转为事前的预测与决策、事中的监督与控制、事后的核算与分析。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第一节会计的含义 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8、,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从此,现代会计形成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管理会计主要是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财务会计主要是为企业外部提供符合“会计公认原则”的会计信息。管理会计的出现是现代会计发展的主要标志。随 着现代化生产的迅速发展,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电子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会计核算,即“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使会计信息的搜集、分类、处理、反馈等操作程序摆脱了传统的手工操作,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会计科学的根本变革。人类发展到现在,全球信息化、经济全球化使作为“国际商业公共语言”的会计内涵及外延不断丰富发展,更需要由会计从价值量上来全面、完整、系统地反映和监督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9、。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第一节会计的含义(二)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对企业、事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并向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1.会计的主要特点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货币是会计的主要计量点,如人民币、美元、欧元、日元、科朗、泰诛等,但货币不是唯一的会计计量单位。除货币以外,会计还运用实物量和劳动量作为辅助计量单位,如千克、立方米、工时等。2.会计以真实、合法的原始凭证为依据 凭证是证明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的记录,它不仅记录着经济业务或事项的过程和结果

10、,也明确了各自的经济责任。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第一节会计的含义 会计只有以真实的、合法的原始凭证为依据,才能保证会计记录有真凭实据,会计信息也才能真实可靠。3.会计运用专门的核算方法 随着会计的发展,会计在实践工作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专门的核算方法,即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4.会计工作是对经济交易或事项进行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会计处理过程包括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阶段。会计确认,是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规定和相关的方法,确定是否将企业的经济活动编制会计凭证、记入账户并列入会计报表的会计处理过程。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

11、第一节会计的含义 会计计量,是指运用货币为计量单位,对已确定可以进行会计处理的经济活动确定其应记录的金额。会计记录,是指通过一定的会计专门方法将经过确认和计量的信息在会计特有的载体上予以登记的过程。会计报告,是指将日常记录的会计信息归类整理后编制成财务报告,以便将会计信息提供给使用信息者的过程。(三)会计的职能 从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出会计是随着生产的发展,逐步从企业各项经营活动中分离出来的一项提高经济效益的管理活动。会计的职能是由会计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固有的、直接的功能。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对会计的基本职能表述为:会计核算与监督。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第一节会计的含义 1.会计核算 会

12、计核算贯穿整个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也曾被称为反映职能。它要求各经济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或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其特点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会计核算主要是从价值量上反映各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状况。会计核算是对各单位的一切经济业务,以货币计量为主,进行记录、计算,以保证会计记录和反映的完整性。(2)会计核算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各单位必须对客观发生的所有经济业务,即涉及资金运动或资金增减变化的事项,采用系统的核算方法体系,按时间顺序,无一遗漏地进行记录。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第一节会计的含义(3)会计核算对各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反映。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竟争日趋激烈

13、,会计在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事中、事后的记录、核算、分析,反映经济活动的现实状况及历史状况的同时,发展到事前核算、分析和预测经济前景。2.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对在其核算职能所提供的经济信息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的审查和监督。会计监督通常是由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国家会计监督和社会会计监督组成的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来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和会计工作实行有效的会计监督。从我国会计工作实践来看,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主要是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制约机制。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第一节会计的含义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要求如下:第一,明确记账人员与业务人员和会计事项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

14、,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第二,明确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过程中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程序;第三,明确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实施程序;第四,明确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一个单位的会计监督主要依靠外部力量,即国家会计监督和社会会计监督。会计监督的内容包括:监督经济业务的真实性 监督财务收支的合法性。监督公共财产的完整性。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第一节会计的含义 会计监督的完整性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全过程的监督。会计监督的依据有合法性和合理性两种。合法性的依据是国家的各项法令及法规,合理性的依据是经济活动的客观规律及企业自身在经营管理

15、方面的要求。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就无从谈起;而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证。二者必须结合起来才能正确、及时和完整地反映经济活动,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管理要求的提高,会计职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一些新的职能不断出现。目前,除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个基本职能外,会计还有分析经济情况、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等多种职能。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第一节会计的含义 二、会计的对象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内容,即会计的客体。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对象。

16、从宏观上讲,会计对象可以表述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或“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从微观上讲,会计对象是“一个单位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会计的具体对象因各单位的业务内容不同而不同。通常情况下将各单位按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分为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单位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非经营性单位两大类。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单位,如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建筑安装业等;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非经营性单位,如政府机关及下属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等。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第一节会计的含义(一)企业单位的会计对象 企业单位的会计对象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17、在企业中,资金是指能够以货币表现的财产物资。以工业企业为例,以现金和银行存款形式占用的资金称为货币资金,还有储备资金、生产资金、商品资金等,这些资金项目会计上称作资产。下面就以工业企业为例,说明企业会计的具体对象。所谓工业,是指采集原材料,并把原材料在工厂中生产成产成品的工作和过程。所谓企业,是指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第一节会计的含义 所谓工业企业,是指从事工业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工业企业为了从事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活动,必须要有一定的资金,用于建造厂房(租赁厂房)、购

18、买相关的机器设备、采购原材料、支付职工的工资福利、支付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必要费用等,生产出合格的产品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回收货款后还要偿还债务、上缴相关税收等。由此可见,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包括资金的投入、资金的循环与周转(这个过程包括供应、生产和销售三个阶段)以及资金的退出三部分。资金的投入包括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企业借入)的资金,前者属于企业所有者权益,后者属于企业的债权人权益(企业负债)。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第一节会计的含义 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在供应过程中,企业要购买原材料等劳动对象,发生材料买价、运输费、保险费、装卸费等材料采购成本,这就与供应

19、单位发生了货款结算关系。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借助于劳动手段将劳动对象加工成产品,发生原材料消耗的材料成本、机器设备磨损费、生产工人劳动耗费的工资福利、组织生产发生的车间和管理部门的各种耗费如水电费、差旅费、招待费、会议费等构成产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同时,还将发生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工资福利结算关系、与有关单位和部门之间的劳务结算关系等。在销售过程中,要把生产出来的产品销售出去,发生相关的包装费、运输费、保险费、回收货款、缴纳各种税费等业务活动,同购货单位发生货款结算关系,同税务机关发生税费结算关系等。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第一节会计的含义 资金的退出过程包括偿还各种债务、上缴各项税费、向所有者分

20、配利润等,这部分资金便离开本企业,退出本企业的资金循环与周转。综上所述,工业企业资金的投入主要来源于投资者和债权人;资金随业务活动的持续而循环与周转,资金形态依次表现为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结算资金货币资金,资金在每一循环和周转中得到增值,即为企业盈利;资金的退出形式主要有债务本息的偿还、税费的上缴和利润的分配等。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如图1-1所示。(二)机关事业单位的会计对象 机关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收支构成,就是预算执行过程构成机关事业单位会计的具体对象。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第一节会计的含义 政府机关执行国家赋予的管理权限和职责,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属于非盈利性组织,它们开展的所有活动

21、所需资金通常由国家财政部门按批准的预算拨付。机关事业单位按规定定期从国家财政部门获得的资金收入成为预算资金收入。预算资金收入必须按照规定的用途使用,不得挪作他用。三、会计的目的 会计的目的或目标就是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不仅为内部管理部门提供进行经营规划、经营管理、预测决策等所需的信息,而且为外部关系人(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第一节会计的含义 会计信息使用者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投资者(包括单位、个人、国家投资者和潜

22、在投资者)投资者为企业投入营运资金,企业运用其投入的资金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获得收入和发生耗费,并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是企业对投资者的回报,投资者需要通过对投资对象和将要关注对象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综合评价被投资的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未来获利能力与现金流量,关注企业的经营和未来发展趋势,判定其投资的报酬与内在风险,据此作出是增加、保持还是减少投资的决策判断。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第一节会计的含义(二)债权人 债权人借助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了解其债务人的资产质量、获利能力与偿还能力,据以评价其是否能够按期如约归还贷款利息和对债权人的贷款保险程度,决定是否

23、继续贷款给债务人、贷款的额度及贷款的期限等。(三)供应商 原材料和服务的供应商希望通过会计提供的信息了解客户的信用情况,据此作出是否给予信用、给予多少信用额度和信用期限等的决策。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第一节会计的含义(四)政府机关 政府机关特别是税收机关借助于企业单位的会计报表信息,了解企业所承担的税负情况,决定税收政策和将其作为国民收入统计资料的基础。(五)企业管理决策者 财务报告所反映的信息是评价管理者业绩的基础,是计算支付员工和管理者报酬的依据。企业管理者特别关注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据以分析判断已经作出的各项经济决策是否正确,对企业管理工作质量作出评价,制定和实施新的工作计划,进行内

24、部管理与控制等。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第一节会计的含义 同时,据以寻找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足,为企业将来制定更完善的经济决策提供更有效的价值依据。另外,信用评价机构、工商管理机关及证券交易所等有关部门也需要利用会计所提供的信息,作出与之相关的正确的、明智的判断与决策。上一页返回第二节会计核算的内容与方法 一、会计核算的具体表现形式(一)记账 记账就是把一个企事业单位等经济组织的所有经济业务运用一定的记账方法记录在账簿上。记账的概念,具体来讲就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把企业或行政事业单位所有发生的收入、支出变化连续不间断地记录下来,供记录者翻阅查看了解。(二)算账 算账就是在记账的基础上计算反映企业的经

25、营活动和成果或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收支或结余。下一页返回第二节会计核算的内容与方法(三)报账 报账就是在记账和算账的基础上,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或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收支状况,通过编制财务报告的方式向有关部门和利害关系各方进行通报。二、会计核算的内容 会计核算的内容,是指应当及时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会计事项。会计法对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作过规定,会计基础规范第三十七条也重申了会计法的这一规定,即要求对下列会计事项,必须及时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第二节会计核算的内容与方法(一)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可以作为款项收付的货币资金包括

26、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如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在途货币资金、信用证存款、保函押金和各种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具有一定财产权利或者支配权利的票证,如股票、国库券、其他企业债券等。款项的收付是经常发生的,在有的单位其发生额还很大。有价证券收付的频繁程度在多数单位要低一些,但发生额一般都比较大。款项和有价证券收付的业务涉及较易受损的资产,绝大部分业务本身又直接造成一个单位货币资金的增减变化,影响单位的资金调度能力,所以通常要求进行严密、及时和准确地核算。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第二节会计核算的内容与方法(二)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财物是一个单位用来进行或维持经营管理活动的具有实物形

27、态的经济资源,包括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商品等流动资产和机器、机械、设备、设施、运输工具、家具等固定资产。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业务,是会计核算中的经常性业务,有关的核算资料往往是单位内部进行业务成果考核,控制和降低成本费用的重要依据。此外,财物会计核算还对各种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有重要作用。对国有企业、事业行政单位来说,这也是保护国家财产的一个重要关口,但在有的国有单位,这个关口的职能被大大削弱,经常发生国家财产被毁损、浪费或者被不法分子侵吞,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浪费和严重流失。作为会计人员,应当加强对财产物资的核算和管理。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第二节会计核算

28、的内容与方法(三)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债权是一个单位收取款项的权利,包括各种应收和预付的款项。债务则是一个单位需要以其货币资金等资产或者劳务清偿的义务,包括各项借款、应付和预收款项以及应交款项等。债权和债务都是一个单位在自己的经营活动中必然要发生的事项。对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的会计核算,涉及单位与其他单位以及单位与其他有关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到单位自身的资金周转,同时从法律上讲,债务还决定一个企业的生存问题,因而债权债务是会计核算的一项重要内容。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的单位,往往不能正确、及时办理债权债务的会计核算,使单位的信誉和经济利益蒙受损失。也有的单位利用应收应付款项账目隐藏、转移资金、利润

29、或费用,涉嫌违法乱纪。对此问题,会计人员必须进行制止和纠正。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第二节会计核算的内容与方法(四)资本、基金的增减 资本一般是企业单位的所有者对企业的净资产的所有权,因此亦称所有者权益,具体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基金,主要是指机关、事业单位某些特定用途的资金,如事业发展基金、集体福利基金、后备基金等。资本、基金的利益关系人比较明确,用途也基本定向。办理资本、基金增减的会计核算,政策性很强,一般都应以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协议、董事会决议或政府部门的有关文件等为依据,切忌盲从单位领导人个人或其他指示人未经法定程序认可或未办理法定手续的任何处置意见。上一页 下一页

30、返回第二节会计核算的内容与方法(五)收支与成本费用的计算 收入是一个单位在经营活动中由于销售产品、商品,提供劳务、服务或提供资产的使用权等取得的款项或收取款项的权利。支出,从狭义上理解,仅指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在履行法定职能或发挥特定的功能时所发生的各项开支,以及企业和企业化的事业单位在正常经营活动以外的支出或损失;如从广义上理解,支出是一个单位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或损失。费用的含义比支出窄,通常使用范围也小一些,仅指企业和企业化的事业单位因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耗费和支出。成本一般仅限于企业和企业化的事业单位在生产产品、购置商品和提供劳务或服务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直接耗费,如直接材料

31、、直接工资、直接费用、商品进价以及燃料、动力等其他直接费用。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第二节会计核算的内容与方法 收入、支出、费用、成本都是重要的会计要素,体现着对一个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率从不同角度进行的度量,是计算一个单位经营成果及其盈亏情况的主要依据。对这些要素进行会计核算的特点,是连续、系统、全面和综合。在实际工作中,问题突出的有虚报收入(人为压低或拔高)、虚列支出和乱挤乱摊成本、费用等。这已成为严重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根源之一,会计人员有责任制止和纠正这种现象的继续发生。(六)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财务成果主要是企业和企业化的事业单位在一定的时期内通过从事经营活动而在财务上所取得的结果,具体

32、表现为盈利或是亏损。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第二节会计核算的内容与方法 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缴纳和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等,这个环节上的会计核算主要涉及所有者和国家的利益。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虚盈实亏”和“虚亏实盈”,一般视单位的所有制性质而异,呈典型的利益驱动倾向,其共同特点是损害国家或社会公众利益,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七)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其他会计事项是指在上述六项会计核算内容中未能包括的、按有关法律法规或会计制度的规定或根据单位的具体情况需要办理会计手续和进行会计核算的事项。单位在有这类事项时,应当按照各有关法律、法规或者

33、会计制度的规定,认真、严格办理有关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第二节会计核算的内容与方法 三、会计的核算方法 会计方法,指从事会计工作所使用的各种技术方法,一般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其中,会计核算方法是会计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这里主要介绍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方法是指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确认、记录、计量和报告所采用的手段。会计核算方法一般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等,这些方法形成一个完整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一)设置账户 设置账户是对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和监督的一种专门方法。上一页 下一

34、页返回第二节会计核算的内容与方法 由于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是复杂多样的,要对其进行系统的核算和经常性监督,就必须对经济业务进行科学的分类,以便分门别类地、连续地记录,据以取得多种不同性质、符合经营管理所需要的信息和指标。因此各经济组织在对经济业务进行核算时,需要根据单位的特点、性质和核算项目设立各自的核算账户,如银行存款账户、原材料账户、固定资产账户、应付职工薪酬账户、管理费用账户、本年利润账户等,在每个账户中分别登记它们的增减变化和结余情况,从而为经营管理提供所需要的各种核算指标。(二)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是指对所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

35、一种记账方法。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第二节会计核算的内容与方法 采用复式记账方法,可以全面地、相互联系地反映相关账户的资金增减变化情况,同时也反映每一笔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可以防止差错,便于检查账簿记录的正确性和完整性,是一种比较科学的记账方法。(三)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交易或事项发生和完成的书面证明。会计凭证同时也是明确经济责任,进行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明。会计核算要以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形成的原始凭证为依据,审核经济业务是否合理合法合规,并据以编制正确的记账凭证。正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财务收支的基础,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前提。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第二节会计核算

36、的内容与方法(四)登记会计账薄 登记会计账簿简称记账,是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在账簿中连续地、完整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交易或事项的一种专门方法,以便为经济管理提供完整、系统的会计核算资料。账簿记录是重要的会计资料,是进行会计分析、会计检查的重要依据。(五)成本计算 成本计算是按照一定的成本对象归集和分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以便确定各核算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例如,原材料的领用、生产成本的核算、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等。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第二节会计核算的内容与方法 产品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项重要指标。正确地进行成本计算,可以考核生产经营

37、过程的费用支出水平,同时又是确定企业盈亏和制定产品价格的基础,并为企业进行经营决策提供重要数据。(六)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是指通过盘点实物、账实核对、发函询证等方法,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实有数额与账簿记录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通过财产清查,可以提高会计记录的正确性,保证账实相符。同时,还可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的保管和使用情况以及各种结算款项的执行情况,以便对积压或损毁的物资和逾期未收到的款项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清理和加强对财产物资的管理。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第二节会计核算的内容与方法(七)编制会计报表 编制会计报表是以特定表格的形式,定期并总括地反映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和结果的一种专门方法

38、。会计报表主要以账簿中的记录为依据,经过一定形式的加工整理而产生一套完整的核算指标,用来考核、分析财务计划和预算执行情况,并可作为编制下期财务和预算计划的重要依据。以上会计核算的七种方法,虽各有特定的含义和作用,但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彼此制约的,它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在会计核算中,应正确地运用这些方法。一般在经济业务发生后,按规定的手续填制和审核凭证,并应用复式记账法在有关账簿中进行登记;一定期末还要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进行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在账证、账账、账实相符的基础上,根据账簿记录编制会计报表。上一页返回第三节会计核算前提和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会计核

39、算基本前提和会计记账基础(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也称会计假设,它是人们对那些未经确切认识或无法正面论证的经济事物和会计现象,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趋势所作出的合乎事理的推断。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个方面的内容。1.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人员为之服务的对象。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四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会计主体这一基本前提包含如下四个方面的意思。下一页返回第三节会计核算前提和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1)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企业)只能是一个,而不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40、。这是因为会计计量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以这个特定企业的权利和义务为界限的,收入和费用也是以该特定企业为界限,按实现和配比原则来确认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商品生产经营者,要独立核算、自负盈亏,那就必须将某一特定企业的经营活动与其他企业的经营活动区分开来,独立地、完整地反映某一特定企业本身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明确经营管理责任,并根据会计核算所提供的资料作出正确的决策。(2)会计为之服务的对象在经济上是独立的,所以不仅要把各不同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划分清楚,而且还应把企业的经营活动与企业所有者及企业职工个人的经济活动区分开来。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第三节会计核算前提和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41、3)作为会计主体的企业与作为法人的企业是有区别的。法人是指在政府部门注册登记、有独立财产、能够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实体,它强调企业与各方面的经济法律关系。而会计主体则是按照正确处理所有者与企业的关系,以及正确处理企业内部关系的要求而设立的。尽管所有经营法人都是会计主体,但有些会计主体就不一定是法人,比如一些企业集团下属很多子公司,这些子公司也都是法人,但出于经营管理的需要,为全面计量和反映集团公司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成果,就必须将所有子公司连同母公司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编制合并会计报表,以便全面反映和评价整个集团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4)会计为之服务的企业是一个经济实体,是作为整体存在的。上一页

42、 下一页返回第三节会计核算前提和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在我国企业中广泛推行了内部银行,采用了厂内车间或班组的内部经济核算,这对于明确企业内部单位的权利和责任,调动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很有意义。但是,厂内车间或班组只能是企业内部的核算单位,而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会计主体。这是因为企业内部单位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经济联系,它们不能作为独立的、整体的经济实体,无法完全划分其各自的经济业务,无法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会计核算。因此,企业内部核算单位并不完全具备会计主体的条件。2.持续经营(1)由于假定企业是持续不断地经营下去,企业的资产价值将以历史成本计价,而不是采取现行市价或其他计价标准。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第三节

43、会计核算前提和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例如,当会计人员为一个持续经营的企业编制会计报表时,其厂房、建筑物以及生产设备等固定资产都是按历史成本入账的,而不是按企业如果解散时的清算价值入账。因为企业购置各种固定资产的目的是为了使用,以求获得经济效益,而不是为了转让或者出售。因此,在日常核算中,人们对资产的变现价值并不过分关注,正常的会计核算中是不考虑变现价值的,资产应以历史成本列入资产负债表。(2)持续经营这一基本前提为采用权责发生制奠定了基础。正是由于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营实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企业才能以是否取得收款的权利或支付款项的责任作为收入或费用的标志,而不是以是否收到或支付货币资金为依据

44、。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第三节会计核算前提和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3)由于企业持续经营前提的存在,才产生企业资本保全问题。试想一个企业如果不能保持其资产完整,它想连续不断地经营下去那是不可能的。因此,企业在一个经营周期结束以后,首要的任务就是以获得的收入弥补已发生的耗费,在此基础上的余额才能作为新创造的价值(利润)在投资者中间进行分配,从而产生了会计核算中正确区分资本与收益的必要。3.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企业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即人为地把持续不断的企业经营活动过程划分为一个个首尾相接、等间距的会计期间,分期对企业经营活动实施反映和控制,确定每个会计期间的收入、费用和利润,确定每个会计期间的

45、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进行账目结算和编制会计报表。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第三节会计核算前提和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为此,企业会计准则第七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季度和月份。年度、季度和月份的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也就是说,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每季度的第一个月的第一天至该季度的最后一天为一个会计季度,每月的第一天至最后一天为一个会计月份。企业应当按年、按季和按月分期结算账目,编制会计报表,分别计算、报告各期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以便考核,进行对比,改善经营。会计年度可采用历年制,即与日历年度保持一致,如我国及法、德、俄、

46、韩国,也可采用非历年制,如英、日为4月1日,澳、意为7月1日,美国为10月1日。我国会计年度与财政年度一致,以自然公历年份为准。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第三节会计核算前提和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分期前提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会计分期是正确计算期间损益的基础。收入的实现是针对特定会计期间而言的,费用的确认也是与特定期间的收入相配合的。如果会计所报告的企业经营活动仅仅是一个一次性的行为,那么一切收入和费用都在一个经营期间结束。如果会计计量和报告的是一个企业连续不断的经营活动的某一个片断,就不能指望将一个会计期间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和收益一次计人当期产品,而必须按会计期间,在各生产周期内进行

47、分配。(2)会计分期前提强化了会计信息的预计性质。由于将企业的经营活动划分为各个相等的期间,需要对某些收入与费用在本期和将来各期之间进行分配,如固定资产折旧,都需要会计人员运用以往的经验采用判断的方法进行处理,这就强化了会计信息的预计性质。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第三节会计核算前提和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3)会计分期前提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例如,可比与一致是会计信息的重要特征,不仅不同企业的会计信息能够比较,而且还要求不同期间的会计处理方法、程序或会计政策、原则应建立在一致或可比的基础上,以保证各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数据的有用性。对于相同的会计事项,倘若在不同的会计期间内改变会计

48、处理的方法,将造成企业资产计价与收益确定的不同结果,无法比较各期实际经营情况。因此,会计分期前提还是建立可比性、一贯性原则的基础。另外,在某一具体期间内,企业往往有许多经济交易尚未形成或最后实现其结果,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估计方法。会计估计难免会出现偏高或偏低现象,因而在涉及会计计量方法的选择时,就要恰当地考虑“谨慎性”原则,以抵消或至少缩小未来期间内可能产生的损失,确保会计所提供的信息达到真实。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第三节会计核算前提和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4.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其成果可以运用货币单位进行计量与反映,且其币值不变。要想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反映企业的经济

49、业务,显然无法采用各种实物计量单位进行计量,而只能采用货币(严格地说,应该是观念上的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尺度。这是因为:(1)货币是衡量其他一切有价物价值的共同尺度。(2)货币是交换的媒介物。(3)货币是价值的贮藏物。(4)货币是债权、债务的结算手段。(5)唯有货币可以进人复式簿记系统。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第三节会计核算前提和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在确定了货币计量后,还应明确企业记账本位币。为此企业会计准则第七条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会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境外企业向国内有关部门编报会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

50、币反映。”根据这一规定,我国境内企业,一般均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日常经营活动中以外汇收支为主的企业,为便于企业对外开展业务,以适应企业的特点并简化核算手续,也可采用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对于境外企业,由于其日常经营业务自然以外币为主,所以其会计核算是以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当这些境外企业向国内有关部门编制会计报表时,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上一页 下一页返回第三节会计核算前提和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二)会计记账基础 在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中,经济业务的发生和货币的收支不是完全一致的,即存在着现金流动与经济活动的分离。由此而产生两个确认和记录会计要素的标准,一个标准是根据货币收支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教学配套课件:基础会计实务-第十三套.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