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电视采访绪论 第一节 采访的信息形态 从新闻素材的采访到最后新闻传播给受众,其间信息经过了多次加工。但是对于新闻采访的研究而言,最有意义的研究内容是记者在采访中直接带回的素材的信息形态。一、符号化的信息形态 (一)符号信息形态的特点(二)符号信息形态的优势(三)符号信息形态的局限二、声音 广播以声音为媒介。声音形态的信息载体广泛运用于电子新闻媒介中,声音的广播需要经过录制和复原,这一特殊的技术基础正是广播电视媒介传播特性的构成要素。三、画面 (一)静态画面(二)声画分离的动态画面(电影画面)(三)声画一体的动态画面四、媒介特性与信息形态 在当今的科技条件下,不同媒介的特性都与其自身的技
2、术基础密切相关。不同的技术基础决定了每一种媒介都有自己的叙述系统和表意系统,这些也都会体现在采访手段之中。在现阶段,不同媒介中的信息形态有以下几点不同:(一)将几种信息形态相互转化与兼容的能力不同(二)接近和还原原始信息的能力不同 电视在开始时没有自己的记录手段,而不得不求助于现成的电影制作技术。我国在70年代之前,电视采访大量使用的是16毫米胶片摄影机。胶片在摄影之后,必须经过冲洗,新闻的时效因此受到很大影响。第二节 电视采访的技术手段一、ENG的素材采集方式 (一)ENG系统的构成(1)摄像机。(2)话筒。(3)灯具。(4)脚架。(二)ENG的主要摄制特性(1)ENG系统便于对事件作出快速
3、反应,机动灵活地采集现场素材。(2)ENG设备和人员相对灵活。(3)ENG电子新闻采集系统在采访突发事件时,尽可能小地影响现场。二、EFP现场制作方式 EFP(ELECTRONIC FIELD PRODUCTION)译作“电子现场制作”,它是以一整套设备连结为一个拍摄和编辑系统进行现场拍摄与现场编辑的工作方式。三、SNG卫星新闻采访方式 SNG(SATELLITE NEWS GATHERING)译作“卫星新闻采集”,是指将ENG或EFP与卫星相连,实现电视拍摄、编辑与播出三者同步合一的工作方式。(一)SNG的构成 1.卫星转播车 2.地球同步卫星频道租用以及地面接收系统(二)SNG的采制特点
4、与ENG和EFP相比,SNG需要先作计划并布置卫星新闻转播车。卫星转播车的主要功能是把直播的或录制好的信号传送至卫星上。SNG用于报道大型的和特别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在诸如总统选举、大国元首会晤、世界关注的重大体育赛事时具有优势。四、数字化新闻采集方式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电视采访与播出中,数字摄像机和数字录像机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电视节目的技术质量,电视新闻的采编也有了新的工作模式。一、记录生活原生态 电视采访从生活中直接采集形象素材,以生活自身的形态来反映生活、传播信息,这是人类传播活动的一大进步。第三节 电视采访的独特性二、时间同步性 电视采访具有时间的同步性。电视传
5、播是依时间流程延伸的传播,其时空要素具有特定的内涵。三、空间现实性 电视采访具有空间的现实性,因此,现场成为电视采访的核心。四、人本化采访方式 电视采访是人本化的采访,它比其他任何媒介都更加要求交流的人际化和采访的个性化。五、手段综合化(一)手段多元化(二)手段成为报道的形式与内容思考题:1.从有人类历史以来,人类的传播手段在本质上发生了哪些阶段性的变化?2.了解和掌握DNG系统,学习数字摄像机及其非线性功能。3.为什么说电视采访是人本化的采访?人本化的采访方式有什么好处?4.从文字到声音,从静态画面到声画合一的电视画面,素材采集的技术手段为电视记者的采访工作带来了哪些本质变化?第二章 记者电
6、视采访的主体 第一节 电视记者 记者这一职业具有较长的历史,但由于电视行业的出现只有短短半个世纪,因此,据有关专家分析,中国的电视传媒业在近二十年内将是热门的新兴行业。一、电视记者工作 电视记者是指在电视机构中从事电视新闻素材收集工作的专业从业人员。与其他媒介的记者相比,电视记者具有特殊性,在现阶段总是以集体工作的方式出现,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电视记者是一个集体的概念。二、电视记者工作的职责与作用 集体工作方式必须对每一位成员的职责作出明确要求,否则难以运作。在实际采访中,电视记者通常以摄制组的形式出现,摄制组成员各司其职,采集现场素材。(一)现场编辑:指挥现场素材的采集和节目的整体构成1.
7、决定素材采集的取舍范围,把握节目的整体结构2.决定应变方针3.负责现场资料尤其是理性素材的搜集4.为磁带做场记,为后期节目编辑做适当的准备5.搜集其他相关资料(二)出镜记者(包括现场的主持人)现场提问、访谈和述评 出镜记者是指在电视采访中出现在镜头里的记者或主持人。(三)摄像师:采集画面形象素材 摄像师是指电视采访时运用摄像机记录现场画面的专职人员。摄像师是电视采访工作中十分特殊的一员,因为他的工作是电视采访中惟一绝对不可缺少的环节。(四)录音师:配合摄像师采集声音形象 录音师是指在电视采访中专职负责现场声音收集的人员。(五)灯光师:保证摄像师采集画面形象的光线条件 灯光师是指在电视采访中负责
8、摄像所必需的照明条件的专职人员。一、电视记者的素质要求(一)新闻敏感(二)知识与阅历(三)政治素质(四)社会活动能力第二节 电视记者的素质与修养 二、工作作风(一)协作分工,团结作战(二)雷厉风行,严谨快捷(三)爱护电视摄录设备(四)勇敢顽强,不怕牺牲(五)廉洁自律三、电视记者的思维特点 每一种媒介由于自身特点的不同,对其媒介从业人员的思维方式也会提出不同的要求。思维方式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创作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一)形象思维1.用形象叙事2.用形象论证3.用形象寓意象征4.用形象表达情绪、感觉(二)其他几种思维方式1.理性思维2.开放性思维3.全息思维思考题:1.为什么说电视记者是集体的概念?在
9、电视采访中,五种分工的职责是什么?重点在哪儿?2.你是否同意以现场编辑为核心的电视采访机制?为什么?3.电视记者须具备哪些技术素养?4.良好的政治素质会给一名电视记者带来哪些优势?5.有条件的话,收录中国的电视新闻栏目和西方国家(美国、英国或日本)的电视新闻栏目,进行比较分析。6.电视记者的形象思维特点体现在哪些具体方面?7.为什么电视记者还需具备理性思维、开放性思维和全息思维的能力?课堂讨论:1.电视记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你认为哪一项素质最为重要?2.电视记者的平等意识、市场意识以及观众意识。3.如果自己是一名电视记者,如何对待采访中遇到的红包、礼品、免费招待等不正之风?第三章 寻找采访线索
10、 第一节 寻找采访线索的渠道 采访线索是指在新闻采访工作中,对记者的报道具有提示性帮助的信号、讯息和征兆等。采访线索有的是事件的始发阶段,有的是隐藏新闻价值的由头。一、记者自己从生活中发现(1)记者个体的发动和构思(2)集体激发和构思二、从政府各主管部门获得线索(一)每一项新政策的出台都是重要的新闻线索(二)重大的政治事件需要传达政府的声音(三)主管部门直接提供新闻事件的线索 三、从其他媒介中寻找线索 从其他媒介上发现选题是一种常规的寻找选题的方式。四、观众上访、来信、来电、E-MAIL等提供采访线索 电视是依靠观众而存在的媒体,离开了观众,新闻就失去传播对象。观众不仅是新闻的受众,也是新闻线
11、索的提供者。五、巡回采访 在不少国家,电视新闻部设有巡回采访车,不停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巡行,并用呼叫器与采访组随时保持联系,遇到突发事件,可以让离现场最近的采访车前去抢新闻。六、后续新闻线索 电视记者还可以在新闻现场发现新的采访线索或根据已经播发的新闻做追踪式报道。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敏感、采访线索和新闻价值,这三个概念对于电视记者而言是结合在一起密不可分的。一名记者的新闻敏感体现在他发现采访线索的能力上,而发现采访线索又需要记者对采访线索的新闻价值作出迅速的判断。第二节 增强新闻敏感与形象敏感一、新闻敏感与采访线索 新闻敏感是指记者及时发现新闻线索以及对人物、事件等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含量进
12、行迅速判断的感知能力。二、形象敏感与采访线索 所谓形象敏感,是指电视记者认识和评价形象的价值、寓意,并运用形象概括现场的能力。电视记者的新闻敏感不仅体现于善于发现新闻线索,对于优秀的电视记者来说,善于发展新闻线索是更高的要求。此外,发展新闻线索也是继续发现更多更新的新闻线索的过程。第三节 发展新闻线索思考题:1.获得新闻采访线索的渠道有哪些?新闻敏感对新闻线索的获得有何重要性?2.从其他媒介上找到的线索,在电视采访时要做哪些调整?3.自我评估一下自己的新闻敏感和形象敏感。4.如何增强新闻敏感和形象敏感?5.以所在校园为范围,采用该章中介绍的各种方法寻找新闻线索,教师组织班级讨论,最后点评。第四
13、章 电视采访的整体策划 所谓策划,是指记者对自己的采访行为进行优化和选择,保证以最佳方式取得第一手材料的事前准备活动。策划是解决电视采访中主客观矛盾的需要。策划对于电视采访来说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环节,不论采访的复杂程度如何,良好的策划都会使一次电视采访进行得更为顺利。从实际效果来看,策划对于电视采访来说,是特殊而必要的准备过程。第一节 整体策划的意义一、策划的必要性(1)获得采访机会的需要。(2)电视采访是一个协同作战、分工合作的过程,没有事前的周密策划,面对复杂的现场,各工种之间很难配合默契,不能顺利完成原始画面的采集工作。(3)电视记者介入现场如果缺少合理的策划,很容易破坏现场必要的原始信
14、息。(4)电视记者在现场组织信息时,必须要有一定的目的性。二、策划的运作机制 (一)以编辑部为核心的采访策划 当代电视新闻越来越向以编辑部为核心的报道运作机制发展。电视记者不是单兵作战的个体,而是由编辑部统一指挥调度的采制新闻的系统和集体。电视采访采用的是集体合作的工作方式。电视新闻的系统化、协同化采访方式将更加明显。(二)由记者完成的采访策划1.加强预见2.人、财、物方面的准备3.对现场提问、现场播报、现场述评要有充分的准备 4.确定摄制组对采访现场的介入方式 电视采访中存在一个普遍的难题:主客观问题,即:电视记者一定要出现在新闻发生的现场,否则不能记录到原始动态画面。然而,一旦有电视记者出
15、现在新闻现场,现场就必然发生改变,原始的生活状态已经有所不同。所以说,记者在现场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介入,记者介入必然构成现场的一部分。第二节 策划现场的介入方式一、参与和观察 参与和观察是电视记者存在于采访现场的两种方式。二、电视记者的镜头存在方式 (一)旁观式(二)声音参与式(三)出镜参与式三、消除干扰现场的因素(1)现场小而摄制组人员众多;(2)话筒运用不当,对采访对象形成干扰;(3)记者个性张扬,言谈举止分寸失当;(4)灯光刺眼等。电视新闻采访绝不是前后期截然分离的工作,如果记者在采访时不能对后期的报道形式作出充分的策划和考虑,一条新闻难以体现其真正的价值。因此,电视记者要具备明确的编
16、辑意识,在采访过程中为后期的节目编辑做好各项准备,积极主动地发现和发掘新闻价值。第三节 体现新闻价值一、通过对比体现新闻价值 一个事物的价值,往往是通过其与另一个参照物的比较加以体现的,新闻价值的体现也不例外。二、通过新闻背景体现新闻价值 新闻背景是指新闻发生时所处的综合环境。新闻背景大的方面包括政治气候、经济形势等时代背景,小的方面包括单个新闻所代表的一类问题和现象。三、挖掘事件内幕,深化新闻价值 很多的新闻线索,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会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通过对新闻事件的调查,记者有可能发现更多的内情。这些幕后的信息是深化新闻价值的最佳入口。一、策划要以调查研究作基础 电视采访不是凭空想象,而是
17、在充分占有事实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的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浅及深、由近及远的思考、判断、选择,它为新闻报道提供灵魂和方向。第四节 策划的基本要求 二、策划必须尊重新闻规律 策划不能无中生有地制造新闻事件。三、策划方案要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策划方案的制定不能闭门造车,它应该由经验比较丰富的记者来完成。四、策划要具有灵活性和可变性,要有应变的多个方案 为了应变现场,策划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遇到的问题甚至麻烦,制定几套方案,以便在一套方案行不通时依然有后备方案可以继续采访。否则,一群记者在现场“停工待料”,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思考题:1.为什么电视采访必须要有严密的策划?2.电视采访的基本内容包括
18、哪些方面?3.电视记者如何介入采访现场?三种方式各有什么特点?4.在采访现场,电视记者如何把握参与和观察两者的关系?5.在电视采访中,如何通过策划体现新闻价值?6.在电视采访中,以编辑部为核心的策划有哪些好处?有哪些形式?第五章 现场取材的方式与内容 电视采访的素材是在现场完成的,电视采访的全部特性也都来自于它的现场性。如何处理现场是判断一个电视摄制组水平的标准之一。电视采访中的现场具有以下几个特性:(1)稍纵即逝,不可逆转。(2)不断变化,随时发展。(3)现场信息的全方位性和记录现场的选择性。现场稍纵即逝、不可逆转等特性要求电视采访必须采用前进式的、面向未知的动态进程取材,否则,那些从未知到
19、已知的影像信息会由于摄像机的遗漏而永远地消失。文字采访可以等待事件进程有了结果才写稿,而电视采访不同:事件一结束,采访也就失去了可以摄录的内容。第一节 向未知取材 随机结构是指在电视采访过程中,记者要以生活和事件自身的发展逻辑来结构素材、发展情节、调整主题。第二节 随机结构 在电视采访的现场,事件和情节往往是新闻构成的主体。记者面对缺少具体事件的采访现场,将难以实现电视的特色。对于电视采访来说,正在发生的事件意味着稍纵即逝的形象信息,因此,作为事件和情节的负载体,具有故事性、戏剧性的人物关系和事物关系成为电视采访的记录重点。第三节 记录过程一、过程与关键环节 过程是指事情发生、发展的真实的生活
20、流程,它是电视报道中情节和故事的载体。真实过程的记录构成电视采访必不可少的特性。二、过程的意义 黑格尔说过:有些人总爱忘记这一点,只看结果,不看过程。他们总喜欢把真实视为一种制成品,却没有意识到,真实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缓慢的成熟过程,或是一系列必然的但又可以自行纠正的谬误,或是一系列不断自行补充和自行扩展的历程。三、过程的记录 对过程的记录要求电视记者在接受采访任务时就开始结构素材,动态地接近事件的中心和高潮点,事件发展中要坚守岗位,不能随意离开现场和失去对事件中心人物的关注。电视采访的现场信息以“场”态呈现,这一方面给电视报道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优势,另一方面也要求电视记者在采访时必须记录和营造
21、富含信息量的现场氛围。“场”信息结构的提法借用了物理学的概念,它可以清晰地表明信息“场”区别于以往的纪实拍摄中的线形结构。第四节 结构“场”信息 电视采访中,现场除画面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形象要素,这就是声音。对于纪实节目的拍摄,通常只涉及同期声的记录和表现。第五节 记录声音形象一、同期声是电视画面的一部分 “声画合一”的实质是:电视画面是有声音的画面,同期声是其声源画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拍摄电视画面时应该完整地记录电视画面的声画两个构成要素。二、同期声是新闻事实的一部分 新闻现场的音响,比如农村的鸡鸣狗叫、学校的琅琅读书声、战场的枪炮轰鸣声等都是典型的环境特征的表现,同时这些音响富含信
22、息量,构成新闻事实的重要部分。三、同期声是现场感的来源之一 声音可以为电视画面的二维平面增添第三个维度,产生可感的空间感。四、同期声还是记者在现场发现和发展新闻线索的来源之一 声音是采访现场通过刺激记者的听觉感官,引导记者注意观察某些重要因素,从而提供比较明确的新闻线索。五、同期声可以独立传达信息 在没有现场画面的特殊情况下,同期声在电视新闻中可以独立传播信息。电视新闻中出现同期声而没有声源画面,可以把这种情况视作正常的电视画面的一种,这时的电视画面或是全黑或是远离主体,而主要是听觉部分的信息。(一)现场人物的回答 通常来说,有出镜记者的电视采访,采访对象都是因为记者的提问或要求才会开口说话。
23、这种对记者的现场提问作出回答的人物语言是最重要的现场人物语言。(二)现场人物之间的对话 采访中,有一部分现场人物的语言不是由记者提问引发的这就是采访对象之间的对话。在镜头前,采访对象之间的对话有很强的信息负载力,是采访记录的重点。(三)现场人物的述说 人物述说是指现场人物直接对着镜头说话,与观众直接交流,人物的语言、神态、眼神、表情等清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环境与细节是电视采访现场的重要因素,应该说,环境与细节是使报道的形象素材立体化的重要手段。正是有了环境与细节的记录,现场才得以全面的展现和记录。第六节 表现环境和细节一、环境 地点是新闻五要素之一。电视采访的现场环境直接构成采访内容。环境是事
24、件发生的舞台,折射事件发生的各种因果元素。二、细节 细节是指电视采访现场中富含新闻价值、人物情感和意义象征的细微处。细节大多以近景和特写景别加以强调,具有揭示事物本身的力量和丰富的寓意性、象征性,是电视报道中的点睛之笔。(一)细节具有强调作用 细节在电视画面中是以具体的形象呈现的,因此它的记录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记者想要让观众注意到什么,就可以很容易地利用特写等小景别画面加以突出。(二)用细节刻画人物 艺术都是相通的,在文学作品中,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至关重要。而在电视作品中,细节具有同样的表现力。(三)细节能有效地表达情感 电视以具体的形象传情达意,而细节的突出最具冲击力。(四)细节使节目具有浓
25、厚的现场感 细节是现场的有力见证,因为只有到现场进行仔细观察的人才有可能抓拍到这些细节。同时,现场的细节与环境是互相依存的关系。电视的优势在于表现正在发生的事情,而对于那些已经发生的事情,电视采访就比较吃力。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电视记者只能依靠对往事的追忆来弥补。这种通过电视手段记录和表现过去时空的采访类型叫逆时性采访。第七节 结构“过去时空”一、让历史见证人去回述往事 历史见证人是电视采访中宝贵的资源,他们的记忆是真实的现在进行时,也可能是最后的记录了。当历史见证人的记忆变为语言流淌在镜头中时,过去的事件被他们召唤回来,这是电视采访的优势。二、利用历史事件发生的现场环境进行情境式追忆 历史发
26、生的现场保留着大量的信息,它们有的是可见的,比如大到土地、天空、院落等环境;小到会场、用具、照片等细部。(一)情感 回到历史的现场,对很多人来说都会有“物是人非”的触动,它会自然地打开当事人内心深处的尘封往事,从而情不自禁地将自我的情感表露在镜头中。(二)行为 回到现场的当事人还会由于情绪等因素在追述的过程中表现出特殊的行为。(三)语言 回到现场,人物进入一种特殊的回述语境,但这些必须最终体现在人物的语言中,语言负载了历史绝大部分的内容。三、变过去时为现在进行时,利用追寻史实的过程,述说过去的事 记者追寻历史真象的过程是富含信息量的,这些电视采访的过程会将过去的事情变为正在发生的状态而被摄像机
27、镜头记录下来。四、利用资料画面 在电视采访可用的资料中,最具优势和特点的是动态影像的资料画面。这些记载着历史时空的活动影像,能较好地与现实时空拍摄的画面结合在一起,完整地展现历史。在采访中,现场的大量画面都是感性的、多义的,而少量的形象例如图表、账本、书籍、文稿、文件、法律条文等等都属于经过理性加工过的信息,它们直接以秩序化、组织性的形态存在。第八节 拍摄理性素材 理性素材的作用主要包括:一、以自身的形象作为论据 二、作为批评的证据三、在表现过去时空时作为重要的资料画面 电视记者在镜头外的采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为理清思路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 二、了解人物的身份、背景、经历,人物之间的
28、关系和事件中的三、搜集一切由于时态造成的摄像机不可能拍到的信息四、核对事实第九节 记者的画外采访思考题:1.为什么电视采访的现场取材方式是向未知取材?2.在向未知取材的过程中,如何把握开机和关机的时间?3.仔细思考“随机结构”的真正含义。为什么电视采访必须采用这种现场工作方式?4.以一次亲身参加的电视采访为例,分析在采访中预定的主题是如何改变的。5.为什么说电视采访中过程的记录是必须的?过程与关键环节各具备哪些意义?6.如何利用电视手段记录过程?7.通盘考虑电视采访现场的要素构成,重新认识为什么说电视采访现场的信息是“场”态的。信息呈“场”,给电视记者提出了怎样的特殊要求?8.看不见的氛围和心
29、态是什么?如何利用电视手段记录场信息?9.什么是现场同期声?同期声具有哪些基本的功能?10.从同期声角度来看,现场人物的语言分哪些种类,它们分别具有哪些不同的表现力?11.环境具有哪些独特的表现作用?12.细节具有哪些独特的表现作用?13.电视采访如何克服表现过去时空时的劣势?14.理性素材是什么?它对于电视采访有何存在价值?第六章 纪实摄像的基本技巧 第一节 现场场面调度 电视采访中的现场场面调度是指摄像师在现场选择和调整镜头的角度、景别、时间长度和运动方式等,使摄像机和被摄对象之间形成适当的时空关系,以获得最佳的画面内容。一、角度 角度是摄像师在现场必须作出的第一选择,它包括位置、高度和距
30、离,以便与被摄主体形成最佳的空间关系,拍摄到最具表现力的形象。二、景别 景别是指每个画面的景物范围及主体在画面中面积的大小,它意味着对现场内容的选择和叙述方式。景别的确定是有规律可循的,它以事物的结构线形为依据,比如我们常用的大远景、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都有它适应的景物范围。三、运动 (一)推镜头(二)拉镜头(三)摇摄(四)移摄(五)跟摄(六)升降拍摄 节奏通常被认为体现在节目的整体之中,创造节奏被认为是编辑的工作。剪接点、剪接率、音乐等是编辑创造节奏的手段。第二节 创造节奏一、把握运动速度 摄像师要根据不同的题材内容,把握好不同的运动速度。二、把握镜头的长度 通常说来,镜头
31、的时长决定于以下几点:(1)镜头所记录的事件是否能够交代清楚;(2)所记录的事件是否重要;(3)声音的连贯性,叙述和对话是否完整。多机拍摄给电视带来新的优势和特点。除了直播所体现的多机拍摄、编辑和播出同步完成的优势之外,现在新闻采访中也因设备的进步和充裕而常常可以使用多机采访,形成具有直播形式的录播效果。第三节 多机拍摄思考题:1.多机拍摄有什么特点?2.观看相关电视作品,体会摄像在创造节奏中的作用。第七章 几种特殊的采访类型 电视采访中还存在着一些特殊的和颇具争议的采访类型,它们一方面在实践中被广泛地使用着,一方面在理论上却始终存在这样那样的质疑。在学习电视采访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对这些特殊
32、的采访类型加以分析,对于不同的观点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一、电视隐性采访 电视隐性采访是指记者出于特定原因,不公开自己的记者身份,或在不通知被摄对象、不申明采访目的等情况下,进行隐蔽的信息搜集的采访方式。电视隐性采访的难度相对较大。第一节 电视隐性采访二、电视隐性采访的适用范围(1)为了拍摄社会不良现象或不道德行为,取得第一手资料的认证性。(2)抓取罪证。(3)在公共场合为保证采集的形象素材生动真实、避免镜头前的紧张和不自然,电视记者在不针对“个人”的前提下可慎重选择隐性采访 三、电视隐性采访的注意事项(1)采用隐性采访应该具备强烈的法制意识,不能滥用。(2)隐性采访在报道中要具备人文关怀的精
33、神,不同的问题可用不同的方式解决,尤其是对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要有意识地加以保护。(3)由于隐性报道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记者要学会在采访中保护好自己以及设备。电视电话采访,是指记者通过电话,对异地的当事人、见证人或现场记者进行声音访谈式的信息搜集方式。第二节 电视电话采访一、演播室电话采访 由于资金或人力的局限,许多电视台在对国际重大事件的报道中比较倚重电话采访的形式。记者或主持人在演播室中,对远在异国的驻地记者或当事人进行访谈。二、电话隐性采访 在批评性或曝光性报道中,有时为获取真实情况,记者为隐藏身份或摄像意图,通过电话与被采访者对话,同时用摄像机将电话中双方交谈的内容记录下来,作为节目编辑的
34、素材。在电视采访中,争议最多的就是组织拍摄。组织拍摄是指电视记者在采访中对现场直接进行人为干预,以非生活原生态的形式记录现实的方法。第三节 组织拍摄 一、补拍 补拍是指新闻事件发生不久,记者对一些没能及时抓拍到的关键环节,采取重复一遍的拍摄方法。补拍通常运用新闻事件中真实的人和场景进行重复。二、摆拍 所谓摆拍,是指电视采访中,记者直接指挥被采访者,在镜头前按照记者的意图进行现场表演式的谈话或行为的拍摄手法。三、真实再现 所谓真实再现,是指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依据,通过复制尽可能逼真的历史人物、细节、环境、场景等来再现历史事件面貌的导演式拍摄手法。通常,真实再现的事件离现实比较远,往往不可能是真实
35、的人物和环境。思考题:1.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采用隐性采访的手段,什么情况不能,为什么?2.电视电话采访有哪些好处?3.如何运用电话采访进行批评报道?4.在电视采访中,组织拍摄的哪些方法是可以采用的?哪些不能采用?为什么?第八章 记者出镜 电视记者现场出镜的主要作用有:一、记者带领观众亲临现场,增强新闻报道的可信度二、使现场的信息更加条理化、秩序化三、搜集摄像机不能直接记录的信息四、使采访更加深入 电视记者出镜采访的主要手段可以分为两大类: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它们都是电视综合手段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形成电视采访优势的基础。第一节 电视记者出镜的行为类型一、电视记者出镜的言语行为(一)电视记者语言结
36、构的口语化(二)电视记者语言的通俗化(三)电视记者语言内容的形象化 二、电视记者出镜的非言语行为(一)外表(二)体态语(三)类语言(四)界域 一、提问的任务(一)获取未知事实(二)已知事实,“明知故问”(三)收集评论与感想,组织舆论(四)激发采访对象的情感,展现真实个性与内心第二节 提问与访谈 二、镜头意识 电视记者提问要有镜头意识。对于出镜记者而言,镜头代表观众。记者不仅要面对采访对象,还要面对镜头后的观众。记者出镜的目的是使现场采访形成面对面的交流形式,实现这一效果的中介就是镜头。电视记者在镜头前就如同面对观众进行直接的交流,这一意识叫镜头意识。三、“一次最佳”原则 电视现场采访具有很大的
37、即兴性。即使是事先经过精心准备的采访,在镜头前都必须充分利用现场的偶遇提出有现场特点的问题。四、提问的准备 (一)电视记者在确定出镜采访之前,可以利用各种资源来了解采访对象(二)分析访谈对象(三)观察采访对象的现场反应(四)设计问题五、交流 提问要和交流相结合,通过良好的话语状态解除由机器设备和人际陌生带来的紧张状态,创造谈话的人际氛围和语境。六、提问技巧 镜头前的提问需要技巧。出镜记者要熟练掌握各种提问类型,以获取新闻事实。提问的类型总体上可以分为发问和追问两类,其他各种提问都可以归在这两类提问当中。(一)发问 发问是指由记者向采访对象主动提出预备问题的方式。发问是一个段落性的概念,由于记者
38、的出镜访谈具有阶段性,在不同主题的谈话段落中,记者的头几个问题是属于发问的内容。这些问题的提出是原创性的,是不依靠采访对象的回答而出现的。(二)追问 追问是指出镜记者在提问访谈过程中,根据采访对象的现场回答作出即兴提问的采访方式。追问依靠于采访对象的回答而存在,在逻辑上有递进关系,即后一个问题与前一个问题逻辑环环相扣,步步逼近事实,呈现出“追”的势态。(三)发展问题,深化主题 发问只是引出话题的第一步,通常都停留在表象和基本事实的了解层次上。出镜记者在访谈过程中,还要将话题引向深入,这就是发展问题。(四)打断谈话,转换话题 电视采访中,还有一种记者根据采访对象的回答进行提问的情况,但并不属于追
39、问:记者在提问访谈过程中发现了新的有价值的话题,而这一新话题比正在进行的话题具有更高的记录价值,记者就此改换话题的采访方式就是发展问题。(五)调整提问方式记者调整提问的方法有:1.具体化2.同类替换 电视访谈的双方中,采访对象是重点与核心。记者在话筒前的任务是让采访对象的谈话内容翔实而精彩。第三节 倾 听 倾听是出镜记者的任务之一,它具有以下重要作用:一、善“听”才能善“问”二、善“听”才能善“断”三、鼓励谈话的继续 四、调整采访对象的情绪 现场述评是指电视记者在采访现场面对镜头直接交代、播报和评论新闻事实的报道方式。这一类的出镜方式,形成记者与观众的面对面交流样式,具有人际传播的特点。第四节
40、 现场述评一、现场述评的意义 结合现场进行新闻事实的述评,可以使采访现场的各种信息通过记者的口语、动作、行为直接呈现给观众,它比事后配解说和演播室播报都要生动,更能发挥电视媒介的优势。二、现场述评的内容(一)播报新闻导语(二)介绍新闻由头(三)记者选择现场感较强的新闻事实进行解说式介绍(四)记者将采访现场的所见所闻直接告诉观众,形成直播状态(五)总结报道内容,为追踪报道打好伏笔(六)现场评论,发表见解 一、是否出镜,应有所选择 在电视采访中,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一定要记者出镜。实际上,如果题材或现场的条件不合适,记者出镜采访报道的效果未必好。第五节 记者出镜的注意事项二、出镜的话筒选择 记者在出
41、镜采访时还要善于使用话筒。三、要有清醒的角色定位,不能当法官和裁判 电视记者只不过是媒介的从业人员,没有任何权力逼问他人隐私,包括犯人和犯罪嫌疑人。此外,媒介在报道新闻事件时应保持客观公正,不能以一己之见妄断是非。四、选择最佳采访时机 电视记者常会接到采访领导干部甚至国家元首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记者也应该以平和的心态进行平等的对话,体现人与人之间心灵相通的特点,不要过分拘谨。思考题:1.电视记者出镜有哪些言语手段?2.电视记者出镜有哪些非言语手段?3.电视采访中记者提问和访谈与其它媒介的记者相比有什么特殊要求?4.电视记者提问的具体技巧有哪些?5.为什么说电视采访中的访谈过程是交流的过程?6
42、.电视访谈中打断谈话的必要性?如何发展预定的谈话主题?7.电视记者出镜述评有哪些特殊要求?8.为什么说电视记者出镜评论的最佳方式是点评?第九章 各类电视节目的采访 第一节 电视新闻节目的采访特点 电视新闻节目的采访是各类采访的基础,总的来说,记者将要处理的新闻选题按照性质都可以分成两类:一是有具体事件现场的新闻,称为事件类新闻;二是没有具体现场的新闻,称为现象类新闻。一、事件类新闻的采访特点(一)突发事件新闻的采访特点1.争夺第一时间,以最快速度到达现场2.带机采访,开机进入现场3.充分发掘现场搜索的能力4.最大限度地缩短传播时间(二)预知事件新闻的采访特点 顾名思义,预知事件新闻是指采访之前
43、即已预知事件的发生地点、时间以及其他一些重要元素,记者事先经过策划和准备而拍摄的新闻事件。二、现象类新闻的采访特点 现象类新闻是指持续一段时间的过程性新闻。现象类新闻并一定有具体的现场,对电视记者来说,这是难度较大的一类报道类型。(一)现象事件化 现象事件化,其实就是寻找能够说明现象的典型事件。(二)事件人物化、故事化 焦点访谈播出过两则获奖报道难圆绿色梦和让蜡烛燃烧得更明亮。难圆绿色梦是反映绿化遭到严重破坏的现象,让蜡烛燃烧得更明亮是反映民办教师为我国的基础教育默默奉献,而得到的关心却太少的现象。这两则报道都使现象落实到了具体的人身上,选择了颇具代表性的人物承载现象内涵的意义。三、以编辑部为
44、核心的电视报道形式(一)追踪报道 追踪报道也称连续报道,“连续”之意是指对同一新闻事件的发展连续追踪,也可以是指对某一事件的各重要发展阶段的连续追踪记录。(二)组合报道 组合报道又称“包裹式报道”,顾名思义,它是对同一相关主题进行多侧面、多角度的全方位的立体报道方式。(三)系列报道 系列报道与组合报道有些类似,它也是由多条相对独立的报道组成,也是对同一相关主题的多侧面的报道。四、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采访特点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采访的工作原理与其他新闻类节目基本一致,只是在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加以特别的注意:(1)记者要有鲜明的观点。(2)要用事实来说话,采访中要采集到扎实可靠的形象素材。(3)要在采访
45、中搜集不同的意见,展示不同观点的事实依据,在各种意见的交锋中加大评论的力度。(4)采访中要注意述评结合。五、调查性新闻节目的采访特点 调查性新闻节目,是指采访之前记者没有确定观点和结论,而将不断寻找真象的采访过程作为主体的节目类型。调查性节目即使是在采访结束之后也未必有确切无疑的结论。六、电视直播报道的采访特点 现场直播是指在新闻事件发生现场,将现场的图像、声音以及记者的出镜访谈、述评等重要的新闻事实转换为电信号直接发射传输,观众在异地同步收看的电视报道方式。(一)现场直播要有周密的策划和充足的准备(二)固定机位严格地各司其职,配合移动机位的即时抓拍,二者缺一不可,成为直播报道的关键(三)出镜
46、记者要具备很强的现场取材的能力、语言的即兴组织能力以及语言的高度准确性 所谓访谈类节目是指由记者或主持人对一位或几位被采访者的访谈构成节目主体内容的节目类型。第二节 访谈类节目的采访特点一、访谈节目的案头准备工作要求更细致 对一个人物或就一个问题专访某个人,这些比一般的记者出镜采访要求更高。个人与个人的交流,往往需要访谈双方进入和谐的交流状态,这一点建立在双方相互间充分的信任和理解之上。二、预热、交流与互动 就像在实际生活中一样,人与人之间的交谈不可能一下子进入热烈的状态,尤其是在电视采访中,面对陌生的摄像机和摄制组人员,被采访者通常不容易真正放松自己,以日常闲聊的心态与记者展开交流。三、要选
47、择适当的采访环境 采访环境是访谈类节目的重要构成要素。四、保持访谈的谈话“流”态,把握访谈过程的速度和节奏 电视访谈的过程必须保留谈话的相对完整性,也就是说,呈现给观众的访谈内容不能做过多的剪辑,否则,实际访谈过程中的谈话“流”态会被全然破坏。所谓“流”态,是指人际交流中话语的自然连贯性。五、访谈中遇到以下内容时要谨慎对待,在未获得采访对象同意时不要提及 (一)政治敏感问题(二)个人隐私问题(三)涉及其他人的人际关系问题六、访谈过程中,参与拍摄的各个环节都要保持沉稳的心态(一)提问记者要静下心来,仔细体会采访对象的思想情感(二)摄像师要保持沉稳的心态 脱口秀节目是指特邀嘉宾和现场观众在演播现场
48、,就某一主题在主持人的引导下,阐述和讨论观点的节目类型。第三节 脱口秀节目的采访特点 电视纪录片是指通过非虚构的艺术手法,直接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形象和音响素材,直接地表现真实生活中的人物、故事等特定对象以及作者对这些对象的认识的纪实性电视片。第四节 电视纪录片的采访特点思考题:1.突发事件的电视采访有何特殊要求?2.预知新闻事件的电视采访有何特殊要求?3.调查性新闻节目的采访有何特殊要求?4.以所在校园内的一新闻现象为题材,尝试将现象新闻事件化、故事化、人物化。5.为什么说电视直播是电视新闻发展的大趋势?6.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适应电视新闻直播时代的要求?7.一次成功的访谈应该注意把握哪些方面?8.脱口秀的现场采访、主持和述评需把握哪些要点?9.纪录片的采访与其他类型的电视节目采访相比有何特点?10.如何理解纪录片拍摄中的长时间跨度以及与被拍摄对象之间的朝夕相处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