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林下经济发展理论基础-PPT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3526066 上传时间:2022-09-11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章-林下经济发展理论基础-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第3章-林下经济发展理论基础-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3章-林下经济发展理论基础-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3章-林下经济发展理论基础-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3章-林下经济发展理论基础-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章第三章 林下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林下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第一节第一节 生态学理论生态学理论 一、生态系统原理一、生态系统原理德国的科学家德国的科学家EHaeckel在在1866年提出了生态学年提出了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和是研究有机体和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即一个物理意义上的整个系统,它不仅包括各种生物,而且包括了我们称之为生物群环境的全部物理因子(最广泛意义上的生境因子)。生态系统通常由生产者(自养生物,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消费者(第一、二、三次消费者,即植食性、肉食性、大型肉食)、分解者(微生物,把大分子有机物还原成简单的无机物,释放到环境

2、中,即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组成。按不同的基质类型基质类型可将生态系统划分为陆地生态系统(森林、草原、荒漠等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淡水、海洋、湿地等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此外,近些年研究认为信息传递也是基本功能之一。(二二)林下生态系统与环境因子林下生态系统与环境因子在林下生态系统中,主要的环境因子主要的环境因子有:气候因子(如温度、湿度、光、降水、风、气压和雷电等)、土壤因子(岩石风化后在生物参与下所形成的生命与非生命的复合体,土壤因子包括土壤结构、土壤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的理化性质及土壤生物等)、地形因子(如地面的起伏,山脉的坡度和阴坡阳坡等,这些因子对植物

3、的生长和分布有明显影响)、生物因子(包括林木林木、林下系统内生物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如捕食、寄生、竞争和互惠共生等)、人为因子(把人为因子从生物因子中分离出来是为了强调人的作用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三三)林下生态系统的结构林下生态系统的结构指林下生态系统的分布即物种的互相搭配、密度和所处的空间位置。空间分布可分为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1垂直结构垂直结构 垂直结构又称立体层次结构,包括地上空间、地下土壤和水域的水体层次。垂直高度越大,空间容量越大,层次越多,资源利用率越高。但垂直空间的利用并非是无限的,它受到生物因子、环境因子和社会因子等的影响和制约。林下经济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主要为:双层结构和多

4、层结构,2水平结构水平结构 水平结构是指林下经济系统的生物平面布局,可分为带状间作、团状混交、均匀混交(密集式和稀疏式)、景观布局、等高带混交和镶嵌式混交种植等多种类型。带状间作:林作模式、林花模式等均为此类型,如果杨树下种植桑树、枣树下种植小麦等。团状混交:或称丛状混交,如海南、云南等地橡胶林下种植茶叶。等高带混交种植:坡地林下带状种植、坡地梯田田埂种植林木等经济林,田面种植林下生物、丘陵山地带状种植,山体上部水源涵养林种植林下作物、山体中部及下部种植果树,果树下种植作物等。3时间结构时间结构 林下经济系统中林下生物组分的种植安排在时间序列上有不同形式:轮作、连作、短期间作、间断间作、套种和

5、复合搭配式等。轮作:在林下种植一种作物后,第二年改变种植种类 连续间作:是指林下种植多年生植物,如橡胶下间作茶树,杨树下间作桑树等。短期间作:多指林木幼年期采取林下间作,待林木盖度增大后不再进行林下种植。林下套种:如在二年三熟地区,农田林网或宽行林带下套种小麦、玉米等。复合搭配型:在一年两熟区,为了提高林下作物复种指数,如在播种春小麦时留出西瓜种植行,4月中下旬套种西瓜,6月上旬小麦收获后种上秋玉米,西瓜成熟后种白菜,这样一年可四熟。(四四)林下经济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林下经济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 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它们与环境之间,以多种方式联

6、系和发生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结构和特定功能的生物集合体具有一定的外貌、结构和特定功能的生物集合体。群落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组成群落生物的数量和种类、群落中种群的生态结构、不同种群结构之间相互影响的动态特征。结构结构:林下经济的生态系统正是在对自然植物群落模仿过程中得以发展的。有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苔藓及真菌类生物等,有多种动物、昆虫和微生物,从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食物网。外貌外貌:生物群落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基本的形式有季节性变化、年度变化和演替。季节性变化季节性变化:植物群落随季节不同,在外貌变化,形成一定外貌(群落的外部景观,由优势植物的生活型和背景决定)和季相(群落季节性变化产生的外貌

7、特征)。年度变化年度变化:是由于任何地方年与年之间的气象或水文条件都不完全的相同,降水丰富和干旱少雨的年份可能周期性地出现,使得植物的生长发生周期性的变化。特定功能特定功能:群落季相的变化林下经济生态系统的结构变化,影响功能变化.二、林下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循环原理二、林下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循环原理(一一)能量循环能量循环 生态系统最初的能源来源于太阳,太阳光照到地球表面上,产生两种能量形式:一种是热能,它温暖大地,推动水分循环,产生大气和水的循环;另一种是光化学能,成为地球上一切活有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能量的来源。林下生态系统中林木及林下植物为第一性生产,林下养殖的动物为第二性生产,从而合成

8、为如肉、奶、蛋、皮毛等动物性产品。(二二)物质循环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也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指生态系统从大气、水体或土壤中获取各种营养物质,通过绿色植物的吸收,进人生态系统,被其他生物重复利用,最后又归回到环境中的过程,其特点是物质总在循环,且物质是不灭的。林下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类型主要有碳循环、氮循环、水循环、有毒物质循环等。(三三)平衡调节平衡调节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和稳定的阶段时,它的生产、消费和分解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接近于平衡状态,此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组成和数量比例没有明显的变动,是一种动态的和相对的平衡。林木与林下作物(微生物、动物)是开放的人

9、工生态系统,它也遵循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因而林下经济必须以生态系统原理为指导,要求:(1)林下经济的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必须与环境条件相适应,生物成分和环境之间必须能进行良好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转换。(2)林下经济的生态系统的各生物组成之间不是孤立的,是彼此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要弄清生物成分间的相互关系。在向系统中引人或去除某一生物成分之前要弄清这一组分引入或去除对其他生物成分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3)建立物质循环与能量流转过程通畅的有机整体,采取措施强化或加速其流转,加大系统的生产力。(四四)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循环原理在林下经济中的应用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循环原理在林下经济中的应用 林下经

10、济种植是受人为影响的生态系统,其物质与能量的循环是时刻进行的。为使该系统保持平衡和高效,应合理运用系统中物质与能量规律:根据生物种群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和生物间的互利共生关系合理组建的生态群,使其在时间、空间上形成多层结构,充分地利用太阳能、水分和矿物质营养元素,保证能量与物质的最大输入;构建合理良性的可循环食物链,使得系统中的物质多次循环利用,提高能量的转换率和资源利用率;最后,适时进行物质投入,保证系统中物质的合理比例,防止有害作用的产生。1林下经济的种植形式增加生产环,调整系统内部的食物链结构,有效控制系林下经济的种植形式增加生产环,调整系统内部的食物链结构,有效控制系统内部病虫害的发生

11、统内部病虫害的发生如枣牧草形式,害虫的科与种及多样性和均匀度明显大于单作枣园,个体数显著小于单作枣园,捕食性天敌种类明显多于单作枣园。2林下牧草种植生物之间互生互利作用(物质的利用)林下牧草种植生物之间互生互利作用(物质的利用)总体数量、物种丰富度及均匀性都有所增加,多样性提高。有效利用了空间和自然资源,增加了生物多样性,改善相应生态环境,提高了捕食性天敌的种群数量,增加捕食性天敌控制害虫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提高生物之间互生互利作用,增加边际效益。3林下种植提高能量的转换率和资源利用率林下种植提高能量的转换率和资源利用率(物质的循环)如对幼龄果园间作牧草,在苹果园中生草区比清耕区040 em土

12、壤容重下降65,种植牧草使土壤结构得到了改善,林草模式其年径流量和冲刷量比纯林种植减少率平均达3725和694。苹果园生草能显著地增加0。20厘米土层土壤有机质,禾本科牧草每年增加o1,豆科牧草增加o15。林草模式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土壤中营养元素的活性,有利于林木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同时对间作牧草进行刈割还可以显著减轻林草对土壤肥力的竞争,促进林木的生长。4林下种植模式在空间上形成多层的结构(提高能量的应用)林下种植模式在空间上形成多层的结构(提高能量的应用)如林草模式中充分利用立体空间,高矮搭配,增加系统内光能利用率,减缓内部环境的变化。苹果一紫花蓿组成的系统平均反射率高于单作苹果,平均透射率

13、较单作苹果系统低2个百分点。林草模式不仅可以截获和吸收更多的光能,提高对光能的利用率,而且在林草间作区夏季生草区土壤湿度比清耕区高34,夏季020厘米土层土壤温度明显低于清耕区,冬季比清耕区温度高1左右,生草区土壤温度较清耕区变化平稳,有效缓解了温度的剧烈变化对林草生长的影响。三、植物物种之间相互作用原理三、植物物种之间相互作用原理 生物群落中,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相互联系、协同发展 (一一)植物物种间相互作用概念的提出及发展植物物种间相互作用概念的提出及发展植物之间表现出的相生相克现象,在植物化学生态学研究中称之为植物化感作用。化感作用是指植物之间(包括微生物)作用的相互生物化学关系,这种生

14、物化学关系包括有益和有害两个方面。(二二)植物间的化感作用植物间的化感作用 植物主要是通过茎叶挥发、茎叶淋溶、根系分泌以及植物残株的腐解等途径向环境中释放化感物质来影响周围植物生长和发育的。是否显示其化感作用,还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主体植物释放化感物质使得受体生长发育受到连续、定量影响;2.能从主体植物中分离鉴定得到化感物质,这些化感物质能对在自然生态系统中邻近的伴生植物产生效应;3.主题植物产生和释放的化感物质在自然条件下能以足够的生物活性浓度到达邻近的客体植物;4.以足够生物活性到达客体植物的化感物质能够被吸收并能够影响客体植物的生理生化过程;5.排出客体植物受植物竞争、动物侵害、病菌感

15、染以及物理环境等非化感物质因素产生的影响。利用物间化感利用物间化感:构建林下的复合群体,充分利用植物的化感作用,强化互补、弱化竞争,将能够产生互补作用的作物组合在同一群体内,如玉米和大豆间作;大白菜、卷心菜与大蒜、黄瓜和萝卜的套种,都会使两者所产生的化感物质促进彼此植株的生长,从而提高经济产量。林下同时种植豆科作物与禾谷类作物,可明显提高林木和禾谷类作物对P、K、ca的吸收;宽林带下洋葱和棉花间套种洋葱分泌的挥发气体能抑制棉蚜生长;林下种植大蒜和油菜,大蒜素可使油菜菌柱病大幅度下降;林下种植豆科类植物,豆科类植物根系分泌的氨基酸可被其他作物的根系吸收,而其他作物分泌的无氮有机物质能被豆科作物吸

16、收利用。避免物种化感避免物种化感:许多植物如豌豆、番茄、黄瓜、西瓜和甜瓜植物根系分泌物均具有自毒作用,即林下种植此类植物后不能在第二茬再种植同样的作物,只能轮作其他作物。二茬的豌豆可减产50,自毒物质主要是阿魏酸、香豆酸、香草酸、对羟基苯甲酸等。黑核桃树能分泌具有毒性的胡桃醌,当胡桃醌的浓度为20微克毫升时就能抑制其他植物种子的发芽。黑核桃产生的胡桃醌抑制苹果树,但不抑制梨、桃和李树生长。桉树下不适宜种植亚麻类植物,桉属植物叶中被水冲洗下来的化感物质主要是酚类,它们对亚麻类植物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四四)物种相互作用在林下经济中应用物种相互作用在林下经济中应用植物化感作用是植物通过化学媒介

17、在生态系统中一种自然调控规律,包括植物与植物,植物与微生物之间多种化学关系,这种作用是森林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对森林群落结构、功能、效益及发展均有重大影响,是自然群落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1林下经济生态系统的互补与应用林下经济生态系统的互补与应用 三个方面的内涵:时间上的互补、空间上的互补和资源上的互补。2林下经济生态系统的竞争性与应用林下经济生态系统的竞争性与应用 植物竞争植物竞争是指两个种在所需环境资源或能量不足的情况下,或某种必需的环境条件受限制或因空间的不足而发生的相互关系。林下经济生态系统的种间的竞争取决于物种的生态习性、生态幅度,而生长速率、个体大小、抗逆性、冠幅和根系的

18、数量与分布以及植物的生长习性都会影响物种之间的竞争力。利用物种间平衡制约关系及在物理气候因素上的相互保护关系,提高林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抗灾能力。发展林下经济引进外来种要考虑对本土原生种的危害。外来种引进在各地都造成过程度不一的生态、经济灾难。外来种一旦立足则难以控制,外来种可能排挤原生种,使原生数量减少,甚至灭绝。四、生物多样性原理四、生物多样性原理(一一)林下经济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特征林下经济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特征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所包含的基因以及由这些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物种内、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化程度。通常包括遗传(基因)

19、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物种目前已被认为是分类等级中最基本的单位,也是生物多样性的一个主要成分。通过物种丰富度、物种丰度(一个地区内某个物种所拥有的个体数)、物种均匀度3种方法来估计生物多样性。林下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特征主要有4个方面:1林下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林下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 物种丰富度即一个地区所有的物种数。2物种均匀性物种均匀性 指各个物种根据其相对丰富度而得到的分布均匀程度。3结构多样性结构多样性 指生态系统的分层性和空间异质性,物种多样性受营养层次间功能关系的影响。4生化多样性生化多样性 在生态系统中,生化多样性的增加,不仅表现在有机化合物多样

20、性的增加,在群落代谢过程中,向环境中分泌或排出的产物增多,还可以通过一些自身合成的化学物质相互影响,或称生化交互作用。在这种作用中起媒介的主要是次生物质。次生物质对其他生物可产生重要的生态学功能,如生物相互竞争时的化学武器;可成为生态系统中蚂蚁、昆虫等社交行为的化学信息;也是生物建立伙伴关系的媒介。(二二)生物多样性与林下经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与林下经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建立林下经济的生态系统时,要采取间作、混种、轮作和立体种植措施,增加物种多样性,引进天敌,开展综合的生物防治,是控制病虫草害、维护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措施。(三三)生物多样性在林下经济中的应用生物多样性在林下经济中的应用 在

21、发展林下经济中要把握生物多样性中最重要的两个特点:一是我一是我国栽培植物、家养动物及其野生亲缘的种质资源非常丰富。国栽培植物、家养动物及其野生亲缘的种质资源非常丰富。具体表现在我国是水稻和大豆的原产地,品种分别达5万个和2万个。有药用植物11 000多种,牧草4215种,原产我国的重要观赏花卉超过30属2238种。我国也是世界上家养动物品种和类群最丰富的国家,共有1938个品种和类群。二是我国有丰富的生态系统。二是我国有丰富的生态系统。我国具有地球陆生生态系统,如森林、灌丛、草原和稀树草原、草甸、荒漠、高山冻原等各种类型,由于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又分各种亚类型599种。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类型

22、也很齐全。对这两个特点的深刻理解和合理运用势必会使林下经济向有益、有利的方向发展。第二节第二节 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理论一、生态一、生态效益林业理论效益林业理论 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森林经营及林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投入和产出、生产成本和效益等经济学问题,期望用最低的成本组合,最佳的资源配置方式,谋取最大的净收益。二、森林资源经济学理论二、森林资源经济学理论(一一)森林资源经济系统及特征森林资源经济系统及特征森林资源森林资源是森林生态系统内一切被人所认识的可利用资源的总称,包括森林、散生木(竹)、林地以及林内植物、动物、微生物、森林环境和森林景观等。森林资源经济系统森林资源经济系统是由森林资源系统和经济

23、系统在特定的社会系统里,通过技术中介以及人类劳动过程所构成的物质循环、能量转化、价值增值和信息传递的结构单元。(二二)森林资源经济系统的效益一成本分析方法森林资源经济系统的效益一成本分析方法 森林资源经济学理论运用边际分析原理对林下经济系统进行效益一成本分析,通过计算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进行比较。如果系统的,可以增加产量;如果系统的,就要减少产量;当系统的=时,利润达到最大化。该理论针对森林资源的特殊性,要求在林下经济系统生产过程中优化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最优的经济生态效益。强调在经营森林的过程中不能割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联系,而应追求二者的综合,即最佳的生态经济效益,认清生

24、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一种伴生、互为因果的关系。只有将二者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在提高生态效益中取得高的经济效益,在提高经济效益中追求高的生态效益,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协同一致,从而取得最佳的经济生态效益,即森林的物质生产和生态环境生产达到最经济的分配状况“帕累托最优”。实现森林物质产品和生态环境产品的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相一致,以及生产这两种产品的边际交换率和社会消费的边际替代率相一致.三、区域经济理论三、区域经济理论 (一一)区位经济理论区位经济理论 区位经济理论,主要指研究任一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有必要首先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交通条件、气候条件等,并据此放在一个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如全世界、全国或

25、一:个大的经济区等)进行考察,研究自己所处的位置(区位)、区域经济特征、产业结构、人口状况与周边区域的联系等,合理地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规划。(二二)辐射源理论辐射源理论 辐射源理论又称地理中心理论或发展理论,主要研究由人口聚居将形成一个二、三产业比较集中的城市或大集镇,即形成了一个“发展极”(“辐射源”或“地理中心”),其作用将向周边辐射。辐射源理论认为城市或集镇的辐射,总是沿着交通线向四周放射的,随着距离的增大,辐射力递减。据此,发展林下经济的乡镇应根据自身距离城市或集镇的远近,安排自己的发展项目和发展模式。林下经济实际上是包括森林资源、人口、社会、技术和经济在内的区位林业经济。四、结构

26、经济理论四、结构经济理论 是研究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常用的理论,适用于林下经济。其主要通过对系统结构的分析、分解、设计和重新组合,使其达到最优化,取得新的系统功能和最优的经济效益。在发展林下经济过程中,通过调整结构,在不增或少增加投资的情况下,利用林木资源和林地资源,产出多种农林产品,满足人类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五、双向推动理论五、双向推动理论 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宏观调控上应该采取的战略思想、战略步骤以及战略措施。可采取两类根本性的措施,其一为外力推动措施,其二是内蕴突破措施。(一一)外力推动理论外力推动理论 农林发展存在受自然条件制约大、土地报酬递减对资金和技术投入

27、的影响大、产品消费弹性小和市场波动性特别明显等先天不足。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借用国际、国内成熟经验、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和措施,推动林业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包括大推进理论、基础结构先行理论、技术“嵌入”理论、梯度推移理论和全方位开发理论等。(二二)内蕴突破理论内蕴突破理论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基础”,采取从内因起动,跳跃式的前进。其中最主要的是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其素质的高低是决定地区经济发展好坏的根本原因。素质高低,主要表现在商品意识的强弱,包括市场观念的更新,及对提高生活水平预期的动力等。农民是林下经济的主体,须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发展

28、林下经济,增加信息量,增强商品意识等,引导农民投入到商品生产这个“大潮流”中去,开发林下经济。六、循环经济理论六、循环经济理论 成功的林下经济系统都是利用了生态学上的规律,以生态系统为基础,通过技术系统的投入,使生态子系统的能流、物流转变成经济子系统的产品物流,最后形成价值流,使在系统的循环过程中,能有更多的能量进入产品物流,形成商品价值流。例如,桑基渔塘中桑叶供给蚕作饲料产出蚕丝,蚕砂投入鱼塘生产出鱼,鱼粪和塘泥又返回给桑树,这样,使食物链的每一级都有商品的生产,提高了能量向商品的转化率,系统的经济效益也在此过程中得到提高。如果这个系统去掉鱼这一环节,当然也可能形成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转换,但

29、经济效益就大大下降了。提高经济效益的办法就是使能量循环的每一环节都要有更多的部分转化为产品,以提高循环转化效率。所谓循环转化率循环转化率是指生态经济系统循环过程中完成转化的物质量(或价值量)与参与循环的物质(或价值)总量之间的比例。资源节约型系统不仅循环转化率高,而且还意味着废弃物少,对环境的污染轻、损害小。七、市场供求理论七、市场供求理论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又具有反作用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又具有反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的供应不仅是由土地生产力水平与性质决定的,随着现代科技日益发展,受消费市场需求的制约越来越大。从供求法则出发,对于林下经济的设计和经营,在提高系统物种多样

30、性的同时,要顺应市场供求形成的价格导向,进行不同作物品种的早、中、晚,林木的短、中、长以及上、中、下的时空配置,力争向市场提供丰富多样、适合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八、地域分工理论八、地域分工理论 地域分工理论要求各地要以市场为导向,遵照地域分工的原则,建立开放式的林下经济系统。各地区由于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差异,在选择经营模式的形式、内容和产品结构时都应有所差别,不能强求千篇一律。各地区应该充分考虑本地区的特点,选择一二种优势产品作为主导产品,来带动整个地区的林下经济发展。林下经济系统开放经营的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满足当地的需要;另一方面以自己的优势产品推向外地。九、比较优势理论九、比较优势

31、理论 (一一)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 比较优势理论最早由18世纪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后经许多现代经济学家的发展和充实,已经从“绝对比较优势”和“相对比较优势”的古典经济学理论,发展到了“资源配置”理论等现代经济学的范畴。(二二)比较优势理论的分析比较优势理论的分析 确定“绝对比较优势”的尺度是产出投入比率,如果甲生产某种产品的产出一投入比率高于乙,则甲在这种产品上具有绝对比较优势,而乙则表现劣势。“资源配置”理论揭示了生产要素不同配比之间的效率差别。“绝对比较优势”,和“相对比较优势”都有一个共同的局限性,就是只强调了劳动者的生产技术差异而没有涉及资本和土地.但生产是

32、由劳动力、资本、土地劳动力、资本、土地三要素构成的。有些产品生产还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这些产品被称为资本密集型产品;有些产品主要依靠手工操作,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这类产品被称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另外,各个地区的生产要素储备比例也各不相同,如有的国家资本实力雄厚,有的国家劳动力相对充足等。”资源配置”理论认为,产品的相对成本不仅可以由技术差异决定,也可以由要素比例和要素的稀缺程度决定。劳动力、资本、土地劳动力、资本、土地要综合考虑,第三节第三节 社会学理论社会学理论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一一)持续发展概念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持续发展概念产生与发展的历史 1980年发表的世界自然资

33、源保护大纲(wcs)把保护与发展看作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这一定义虽然经过不断修改,但是却为持续发展的概念奠定了基本的轮廓。大纲提出了生物资源保护的3个目标:维持基本的生态过程和生命系统;保持遗传的多样性;保证生态系统和生物物种的持续利用。1983年11月成立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I)的工作和贡献。该组织指出:即“持续发展是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人类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但在其对问题认识的深度上则有明显的提高。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这次会议,以持续发展 为指导思想,从政治平等、消除贫困、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生产和消费方式、科学技

34、术、立法、国际贸易、动员广大群众的参与,特别是妇女、青年和当地群众的参加以及加强能力建设和国际合作方面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在许多重要的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为全世界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作了必要的准备。(二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林下经济的指导可持续发展理论对林下经济的指导 FAO结合农业部门的特点对可持续发展给出的定义是:可持续发展要求管理和保护自然、自然资源及进行技术和机构改造使之朝能向保证和持续满足现代和今后人类的需要的方向发展。这样的持续发展(在农业、渔业和林业部门)应该是能保护土地、水、植物和动物遗传资源,防止环境退化,同时又应是技术上适宜,经济上可行并能为社会所接受的(FAO,1992)。实现农业

35、的可持续发展要从5个方面着手:对改进部门政策的持续;群众的参与和人类资源的开发;复合生产系统的管理和促进农村收入的多样化;持续利用自然资源基础;节约和持续利用,重点农业投入。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我国今后发展道路唯一的选择是寻求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把近期与长远利用,生态与经济效益结合起来,逐步走上持续发展的道路。这一观点应成为林下经济系统设计、实施、评价和改进的指导思想。二、市场经济视角下的生态资本运营观二、市场经济视角下的生态资本运营观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有三个特点经济发展有三个特点:一是经济活动生态化;二是经济目标人性化;三是经济形态知识化(包括信息化)。

36、这三大发展的有机统一,是现代人类存在发展的希望所在。生态资本生态资本包括4个方面:能直接进入社会生产与再生产过程的资源环境,即自然资源总量(可更新和不可更新的)和环境消耗并转化废物的能力(环境的自净能力);自然资源及环境质量变化和再生量变化,即生态潜力;生态环境质量,是指生态系统水环境质量、大气环境质量等各因子为人类生存和社会生产消费所提供的必需的环境资源;是生态系统整体的使用价值,如风景及向人们提供美感、娱乐休息,满足人类精神文明、道德需求等生态服务功能,呈现的各环境要素的总体状态对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有用性。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矛盾统一体,只要处理得当,两者协

37、调发展,相得益彰。良好的生态效益是经济效益持续发展的基础,良好的经济效益是良好生态效益的必然结果。完全脱离经济效益的生态工程是不会有什么良好的生态效益,也是没有生命力的。完全脱离甚至以破坏生态效益为代价的经济建设,其效益是不会持久的。第四节第四节 林业现代化理论林业现代化理论一、林业现代化的含义一、林业现代化的含义目前学者对林业现代化含义有以下几种:(1)林业现代化是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装备来武装林业,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来组织和管理林业,从而使林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使森林和林业更好地为满足我国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服务(张建国,1985,1992)。(2)林业现代化

38、就是在我国现有的林业基础上,逐步的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来装备林业,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来管理林业(李克亮,1 986)。(3)林业现代化建设要包含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比较健全的林业保障体系三大方面(黄柏顺等,2000)。(4)林业现代化应包含三个层面(谭世明,2019):即林业经营思想的现代化(由以木材利用为中心转向以生态利用和可持续利用为中心)、林业经营模式的现代化(即实现生产手段、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的现代化)、林业经营成效(包括保护性资源经营和生产陛产品经营两个方面)的现代化。林业现代化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以产业化发展为动力,以全社

39、会共同参与和支持为保障,实现林业资源、环境和产业协调发展,经济、生态和社会高度统一。在形态上成为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持续化。发展过程,是技术、经济、社会条件互相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发展过程。发展通过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完善生产流通组织制度,不断提高“三大效率”(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林产品商品率)和“三大效益”(经济、社会和生态)。二、林业现代化理论的选择二、林业现代化理论的选择 第一次第一次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是技术创新、资本积累和政治民主;主要特征是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也就是物质是第一位的。基本目标是加快经济增长,第一次现代化是对大自然的掠夺和征服,第二次第二次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是知识创新、制

40、度创新和专业人才。主要特征就是知识化和信息化,知识化和信息化能够扩大人们的精神生活空间,满足人们对幸福的追求和自我表现;知识创新导致科学和技术的结构变化,经济和社会结构变化需要大量的制度创新。基本目标是提高生活的质量;第二次现代化则是对大自然的保护和回归。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第一次现代化到第二次现代化的转变就是物质化到非物质化的转变。非物质化,并不意味着物质产业不重要,相反物质产业过去、现在、将来都是经济的基础,没有物质基础产业的繁荣和进步,就没有经济的发展。所以,林业不能脱离物质生产,仍然要在第一次现代化理论的指导下,努力提高林业生产能力,繁荣林业经济,推动林业现代化的前进。第二次现代化理论既是对第一次现代化理论在时间上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第一次现代化理论的超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3章-林下经济发展理论基础-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