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概论-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3537201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PPT 页数:271 大小:1.6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学概论-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1页
旅游学概论-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1页
旅游学概论-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1页
旅游学概论-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1页
旅游学概论-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天津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课 程 基 本 框 架 绪 论 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 旅游的概念 第三章 旅游者 第四章 旅游资源 第五章 旅游业 第六章 旅游组织 第七章 旅游市场 第八章 旅游的影响 一、旅游学的形成背景旅游研究旅游教育旅游学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组织(WTOWTO)的预测:)的预测:20002020年 全球国际旅游人次的年平均增长率将为4.3%;全球国际旅游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将为6.7%。到2020年时,全世界国际旅游活动的规模将达到16亿人次;全世界国际旅游收入将超过1万亿美元。根据这一预测:如果将国内旅游也考虑进去,那么,到2020年时,全世界旅游活

2、动的总体规模将达到160亿人次;全世界旅游收入总额将达到78万亿美元。3、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4、需要政策指导的产业功过评价问题:政府应在何种程度上支持发展旅游业利益协调问题:政府规划旅游业发展的必要性结论:结论:了解旅游学对于各级政府参与制定政策和规 划工作的人员十分必要。5、高度竞争的产业不同层次上的旅游业竞争:目的地间的竞争 行业间的竞争 企业间的竞争专业化经营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结论:结论:不仅意味着行将进入旅游业工作的人员有必要接受旅游专业教育,同时也意味着在职人员将会随着专业化要求的发展,有必要更新知识。二、关于旅游学的定义旅游学:旅游学:就是研究旅游者及其旅游活动、旅游业及其开发

3、和经营活动、以及双方活动的开展对旅游接待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之影响的科学。“Tourism is a study of man away from his usual habitat,of the industry which responds to his needs,and of the impacts that both he and the industry have on the host socio-cultural,economic,and physical environments.”(Jafari,1977)u 注意旅游发展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特色的关系u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我

4、国发展旅游的政策为指导u 理论联系实际,力求学以致用u 借鉴国际经验,同国际旅游学术研究中的共识性成果接轨三、学习中的注意事项返回第一节 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移活动第二节 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 封建社会时期旅行活动的发展第四节 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第五节 现代旅游第六节 我国旅游业的历史发展第一节 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移活动一、“旅游活动,自古有之”所带来的问题二、原始社会早期的社会经济特点三、人类迁移活动的原因和目的 原因:被迫 目的:求生第二节 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与发展一、旅行需要产生的时代背景新石器时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产品交换的发展结论:结论:人类对外出旅行的主

5、动需要始于原始社会瓦解和奴隶社会形成之交。这些最初的旅行活动远远不是人们的消遣或度假活动,而是人们出于现实主义目的,特别是出于易货经商、扩大对其他地区的了解和接触的需要,所促使产生的一种经济活动。古罗马帝国时期的旅行发展中国商代时期旅行活动的发展奴隶主阶级的享乐旅行二、奴隶制社会旅行活动的发展第三节 封建社会时期旅行活动的发展一、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在规模上占支配地位的始终是以“商旅”为代表的经济目的的旅行非经济目的的旅行活动显著增加,例如以诗坛李、杜为代表的士人漫游,以张骞、郑和为代表的公务旅行,以玄奘、鉴真为代表的宗教旅行,以徐霞客、李时珍为代表的科学考察旅行等等二、欧洲封建社会时期

6、的旅行发展 出现倒退的原因 16世纪中期以后的新发展:温泉保健旅行、教育旅行 三、封建社会时期旅行发展的特点1.旅行活动的发展同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政治安定、生产力发展、经济繁荣的统一时期,旅行活动的规模便会发展和扩大;反之,则会停滞甚至出现倒退。2.非经济目的的旅行活动虽有新的发展,但“商旅”始终占居主导地位。3.封建社会的经济和人口特征、农业劳动的特点及其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使得乡村居民普遍缺乏对外出旅行的要求。4.非经济目的旅行活动的参加者多为统治阶级及其附庸阶层。他们在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因此其消遣性旅行活动的开展不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第四节 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

7、 进入19世纪后,旅行活动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开始具有了今天意义上的旅游活动的特征。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消遣性外出观光和度假活动的开展,在规模上超过了传统的商贸旅行。正是基于这一背景,英文中的旅游(Tourism)及其相关词汇也于此时开始陆续问世。一、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和生活地点的变化及其对旅游需求发育的影响。工作性质的变化及其对旅游需求发育的影响。阶级关系的变化及其对旅游需求市场规模的影响。技术进步及其对旅游需求的影响。二、旅游发展进程中的铁路时代同过去的公共马车相比较,新兴旅行方式的优点:费用低廉有支付能力者数量增加。速度提高减小时间条件的制约。运载能力使大

8、规模的旅游活动成为可能。运营网络使外出旅行的活动半径大大增加。结论:不仅使工商人士的业务旅行大大增加,更重 要的是为消遣旅游活动的开展创造了前所未 有的便利条件。三、托马斯库克的活动与旅游业的诞生(一)旅行服务业务出现的社会背景(二)托马斯库克的活动 1.1841年的创举首次利用包租火车的 方式组织团体旅游。与众不同的特点:与众不同的特点:参加者的公众性 全程陪同的最早体现 规模空前 为商业性旅行社的正式创立打下基础21845年始办商业性经营与此前不同的特点:组织工作的性质有意识的商业性活动,而不再是非营利的社会活动组织工作的内容涵盖了旅行社的所有 基本业务,而不再仅是组织和陪同旅游活动的目的

9、纯为观光消遣,而不再是为了参加禁酒大会旅游活动的行程在外过夜的多日游,而不再是当日往返的一日游编印了世界上第一本旅游指南利物浦之行手册3其它开创性活动1855年首例包价出国游巴黎世界博览会1872年首例环球旅游团旅游代金券旅行支票的最早雏形第五节 现代旅游一、现代旅游的概念 现代旅游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二、战后旅游活动迅速发展的原因1 基本背景 政治环境缓和与发展占据主导地位 科技进步生产力的提高 经济发展与社会变化2战后旅游需求迅速扩大的主要“推动”因素 世界人口迅速增加战后短短的20年 中,世界人口增加了44,从而成为战

10、后 旅游人数迅速增多的基础。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家庭收入增加,支付 能力提高。二战前后部分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变化情况()时期时期国别国别 1913 1938 1953 1973 美国英国法国西德日本 2.01.01.01.34.5 3.53.05.25.99.8 资料来源:王章耀等世界经济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 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传统的旅行方式为汽车和飞机所取代,使外出旅行的时间距离得以缩短,性能进步和数量发展也使得旅行费用的减少成为可能。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带薪假期得以实现和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与环境压力对社会心理的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知识的增多对

11、旅游需求的影响。很多国家政府对发展旅游业的支持和鼓励。很多目的地在景点开发和旅游设施建设方面的努力和投入。团体包价旅游的发展和推广。3战后旅游需求迅速增长的主要“拉动”因素 战后现代旅游活动的迅速发展再次证明,旅游活动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并且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演进。这一基本规律对于全球旅游活动的发生与发展来说是如此,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需求的发育和成长来说同样也是如此。结论:第六节 我国旅游业的历史发展一、新中国建立之前旅游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之前的性质扭曲时期改革开放之前的性质扭曲时期 背景:经济发展水平对国人旅游需求的制约;国际政治环境的影响。特点:政治性接待而非经

12、济性经营。二、新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之后步入正轨的振兴和发展时期 背景:全国工作重点的转移;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创汇的渠道和对外开放的窗口。特点:步入正轨,全面振兴。1978年至80年代中期,以接待入境旅游为主的发展阶段。80年代中期至1997年,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并行发展阶段。1997年以后,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全面发展阶段。发展阶段:返回第一节 旅游的概念第二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 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性质 第四节 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第五节 衡量旅游活动发展状况的常用指标第一节 旅游的概念一、定义的类型概念性定义(Conceptual Definitions):从理论抽象出发而下的定

13、义。技术性定义或实务性定义(Technical Definitions):出于实际工作的需要,特别是出于旅游统计工作的需要,根据人们外出旅行的距离或活动范围、外出访问的目的、在目的地的停留时间以及其他一些可能的标准,而对旅游做出的比较具体的定义。二、作为旅游学研究对象的旅游之定义1国际学术界中,较有影响的概念性定义:“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Hunziker and Krapf,1942)“旅游是人们离开其通常居住和工作的地方,短期暂时前往某地的旅行和在该地逗留期间的各种活动。”(译引自Burkart,AJ&

14、Medlik,S,Tourism:Past Present and Future,London,Heinemann,1974)。旅游“是人们出于日常上班工作以外的其它原因,离开 自己居家所在的地区,到某个或某些其它地方去旅行的行动和活动”。(译引自National Tourism Policy Study:Final Report,United States Senate,1980.)。旅游“是人的活动,即市场的活动,而非一项产业的活动,总之,是流动人口对接待地区及其居民的影响”(译引自Lickorish,L.L.,”Planning for Tourism”in Burton,T.L.,(E

15、d),Recreation Research&Plannng,:London,Alleh&Unwin,1980.)。“旅游”指人们出于非移民及和平的目的,或者出于能够导致实现经济、社会、文化及精神等方面的个人发展及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了解与合作等目的,而进行的旅行活动(世界观光第184、185期,WTO)。旅游是“人们离开通常居住和工作的地方,暂时前住目的地的旅行和在该地停留期间所从事的活动,以及(旅游目的地)为满足旅游者的需要而创立的各种设施”。(译引自Cooper,C.,Fletcher,J.,Gilbert,D.,and Wanhill,S.,Tourism:Principle and Pr

16、actice,London,Longman Group Ltd,1993)。“旅游可定义为在吸引和接待旅游者和其他来访游客过程中,由于旅游者、旅游企业、东道地政府和东道地社会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译引自McIntosh,RW&Goeldner,CRTourism:Principles,Practices,Philosophies,Grid Publishing,Inc,Columbus,Ohio,1984)2“艾斯特(AIEST)定义 “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特点:特点:“非定居者”体现

17、了旅游活动开展的异地性。“现象和关系的总和”反映了旅游内涵和外延的综合性。“这些人不会导致定居”指出了旅游活动的暂时性。“不牵涉任何赚钱活动”规定了旅游活动的非就业性。3结论: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以外的其他原因离开自己的长住地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逗留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第二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一、常见的划分标准 地理范围 旅行距离 外出目的 组织形式 旅行方式 活动内容注意:划分类型本身并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了解划分标准固然必要,但更重要的是根据特定的研究需要去选用恰当的划分标准,以及针对所划分出来的旅游活动类型去分析其需求特点和行为特点,否则便会失去对旅游活动

18、进行类型划分的意义。二、国际旅游定义:国际旅游(international tourism)是指跨国开展的旅游活动,即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界到其它国家或地区去访问的旅游活动。分类:国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过夜旅游 不过夜的一日游过夜旅游 不过夜的一日游三、国内旅游定义:国内旅游是指人们在其居住国境内开展的旅游活动,通常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离开自己的惯常居住地,到本国境内其他地方开展的旅游活动。分类(以某一地区为划分基础):国内旅游来访旅游出域旅游过夜旅游 不过夜的一日游过夜旅游 不过夜的一日游旅游活动的发展规律:旅游活动的发展规律:由近及远地渐进发展。这意味着国内旅游活动的发展总是先于出境旅游活

19、动的发展。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国内旅游的旅行距离通常较短,旅途所需时间 较少,费用较低;基本不存在文化障碍;不需要办理繁杂的手续。四、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的差别最根本的差别:是否跨越国界。其它观察角度:消费程度方面停留时间方面便利程度方面经济作用方面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性质一、旅游活动是多种现象的综合体现社会现象:休闲活动的重要方式;不同国家、地区间的人员交往。文化现象:不可避免的文化接触和影响。经济活动的色彩:使用商业性服务、经济影响。政治现象的牵连:政治影响、护照和签证本身就是政治的产物。二、旅游活动的性质 现代旅游活动是一种以不同地域间的人员流动为特征,涉及经济和政治等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

20、。第四节 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一、普及性大众旅游大众旅游(Mass Tourism)的双重含义:大众化旅游,即旅游活动参加者的范围已扩展到 普通的劳动大众。大众型旅游,即以有组织的团体包价旅游为代表 的旅游活动开展形式。奖励旅游(奖励旅游(Incentive TourIncentive Tour):):企业、机关和社会团体为了表彰和奖励工作成绩突出的工作人员,而组织他们外出度假或观光的旅游活动。奖励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奖励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需求方面的原因 供给方面的原因社会旅游社会旅游(Social Tourism)(Social Tourism):又称社会补贴性旅游,指低收入的贫困家庭在政府

21、、雇主、工会或有关社会团体的补贴和援助下而实现的外出旅游活动。认识普及性的意义:认识普及性的意义:旅游活动已成为现代人类社会的基本需要和人人享有的权利(马尼拉宣言)。二、增长趋势的持续性 全世界国际旅游人次及消费额增长情况 _ 年份 人次(万)消费额(亿美元)1950 2528.2 21.00 1960 6929.6 68.67 1970 15969.0 179.00 1980 28484.1 1023.72 1990 45480.0 2550.00 2000 69745.2 4758.00 _资料来源:根据世界旅游组织(WTO)有关统计数字整理 短时的挫折并不能阻止世界旅游持续增长的总趋势。

22、某些地区因局部变故而导致的游客数量减少,会为其它地区游客数量的增加所弥补。国际旅游人次的下降也可能会由国内旅游人次的上升所代替。总之,只要不发生新的世界大战或全球性经济倒退,全球旅游活动的增长肯定将会继续下去。这意味着旅游业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认识意义:三、空间分布上的地理集中性 各地区国际旅游接待量在全球总量中的份额()年份 地区19601970198019902000全世界欧洲美洲东亚太非洲中东南亚 100.072.524.11.01.11.00.3 100.070.523.03.01.51.40.6 100.066.021.37.32.52.10.8 100.062.620.411.43

23、.31.60.7 100.057.718.516.03.92.90.9 资料来源:根据世界旅游组织(WTO)统计数字整理。注:由于计算时四舍五入,各纵列的数字之和可能不等于100。认识意义:从微观层次上看,认识这一特点有助于指导旅游 企业的选址。从宏观层次上看,认识这一特点有助于指导旅游 接待地区的规划工作,从而有助于促进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实现。四、时间分布上的季节性来访旅游季节性的成因:目的地方面的影响因素:该地气候条件。客源地方面的影响因素:出游目的;带薪假期放假时间;传统习惯。旺季(high season)淡季(low season)平季(shoulder season)认识季节性对旅游企

24、业以及对目的地经济和社会的危害,有必要通过旅游规划和市场营销工作,努力减小来访旅游季节性的程度和影响。认识意义:第五节 衡量旅游活动发展状况的常用指标一、旅游人数来访旅游人数与外出旅游人数在通常的旅游研究中,来访旅游人数(tourist arrivals)实为来访旅游人次,即给定时期内,某目的地实现的来访游客接待量。统计方法(以入境旅游的统计为例)根据本国的边防入境登记,对入境的来访者进行数量统计。通过根据旅馆住宿登记的抽样调查进行测算。二、旅游收人和旅游支出旅游收入:旅游收入: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因接待来访的国内外游客,向其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而获取的直接收入。国内旅

25、游收入:国内旅游收入: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因接待国内游客,向其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而获取的直接收入。国际旅游收入:国际旅游收入: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因接待海外来访的入境游客,向其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而获取的直接收入。(一般不包括国际间客运收入)国际旅游支出:国际旅游支出:一定时期内(通常以年计算),一个国家的居民出境旅游期间在境外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消费开支总额。(一般不包括国际间往返交通的消费开支)三、人均停留天数人均停留天数(length of stay):通常指来访旅游者在某一旅游目的地访问期间的的平均停留天数。(在国外有关研究中,这一指标的计算单位常为过夜次数)。来访旅游人天

26、数来访旅游人次人均停留天数返回第一节 旅游者的基本概念第二节 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第三节 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因素第四节 旅游者类型及其需求特点第一节 旅游者的基本概念二、罗马会议定义凡纳入旅游统计中的来访人员统称为“游客(Visitor)。一、际联盟的解释:“外国旅游者”游客:除为获得有报酬的就业以外,基于任何原因到一个不是自己通常居住的国家访问的人。游客分为两类:游客分为两类:(过夜)“旅游者”:到一个国家作短期访问至少逗留24小时的游客。其访问目的可属下列之一,a消遣(包括娱乐、度假、疗养、学习、宗教、体育活动,等)。b工商业务、家庭事务、公务出使、出席会议。“短程游览者”(一日

27、游游客):到一个国家作短暂访 问,停留时间不超过24小时的游客(包括在海上巡游过程中到访上岸者)。但这一定义不包括那些在法律意义上并未进入所在国的过境旅客。三、我国对来访入境旅游者的统计口径凡纳入我国旅游统计的来华旅游入境人员通称为海外游客。海外游客:海外游客:因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交流活动等原因或目的,离开其惯常居住国(或地区)而到我国大陆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12个月,并且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海外游客划分为两类:海外游客划分为两类:海外旅游者海外旅游者:在我国大陆旅游住宿设施内停留至少一夜的海外游客

28、(即过夜游客)。海外一日游游客海外一日游游客:未在我国大陆旅游住宿设施内过夜(而是当日往返)的海外游客(即不过夜游客)。我国旅游统计中还规定,海外游客中不包括下列人员我国旅游统计中还规定,海外游客中不包括下列人员:1应邀来华访问的外国政府部长以上官员及其随行人员;2外国驻华使、领馆官员、外交人员以及随行的家庭服务人员和受赡养者;3在我国驻期已达一年以上的外国专家、留学生、记者、商务机构人员等;4乘坐国际航班过境,不需要通过护照检查进入我国口岸的中转旅客;5边境地区(因日常工作和生活而入出境)往来的边民;6回我国大陆定居的华侨、港澳台同胞;7已在我国大陆定居的外国人和原已出境又返回我国大陆定居的

29、外国侨民;8归国的我国出国人员。四、关于国内旅游者的界定1 1欧美有关国家的情况欧美有关国家的情况加拿大政府加拿大政府:(国内)旅游者是指“到离开其所居社区边界至 少50英里以外的地方去旅行的人”。美国美国National Travel SurveyNational Travel Survey:“一个人外出到某地,其往返路程至少为100英里”。美国旅游资料中心(USTDC)在其国内旅游调研工作中也使用了外出往返距离至少100英里这一规定。法国旅游行政部门法国旅游行政部门:国内旅游者是“出于消遣、保健、会议、商务、修学等目的,离开其主要居所,外出旅行超过24小时但不足4个月的人”。英格兰旅游局英

30、格兰旅游局British Tourism SurveyBritish Tourism Survey:国内旅游者是“基于上下班以外的任何原因,离开居住地外出旅行过夜至少一次的人”。2 2我国国内旅游统计中的界定我国国内旅游统计中的界定纳入国内旅游统计范围的人员统称为国内游客。国内游客国内游客是指任何因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而离开长住地,到我国境内其他地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6个月,并且访问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的人。国内游客也分为两类:国内游客也分为两类:国内旅游者:我国大陆居民离开长住地,在我国大陆境内其他地方的

31、旅游住宿设施内停留至少一夜,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国内游客。国内一日游游客,指我国大陆居民离开长住地10公里以外,出游时间超过6小时但不足24小时,并未在我国大陆境内其他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内过夜的国内游客。我国国内旅游统计中规定,我国国内旅游统计中规定,国内游客不包括国内游客不包括:到各地巡视工作的部以上领导;驻外地办事机构的临时工作人员;调遣的武装人员;到外地学习的学生;到基层锻炼的干部;到其他地区定居的人员;无固定居住地的无业游民。第二节 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一、足够的可随意支配收人可支配收入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income)(disposable income):个人或家

32、庭的收人中扣除全部应纳所得税之后的剩余部分。可随意支配收入亦称可自由支配收入可随意支配收入亦称可自由支配收入(discretionary income)(discretionary income):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扣除应纳所得税、社会保障性消费、日常生活必须消费部分之后的收入部分。二、足够的闲暇时间时间构成:时间构成:法定的就业工作时间 必需的附加工作时间 用于满足生理需要的生活时间 必需的社会活动时间 闲暇时间闲暇时间(闲暇时间(leisure timeleisure time):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以及其他的必须占用时间之外,可由个人随意支配、用于消遣娱乐或自己所乐于从事的任何其他事情的

33、自由时间。三、其他客观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个人因素对旅游倾向的影响收入家庭户主学历家庭户主职业带薪假期户主年龄生命周期种族性别积极影响积极影响积极影响(就职业的社会地位而言)积极影响消极影响消极影响(就婴儿拖累而言)有色人种不如白人积极男性比女性积极资料来源:Arthur DLittle,Inc,Tourism and Recreation,Oct 1967,P64第三节 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因素一、旅游动机旅游动机(旅游动机(tourist motivationtourist motivation):一个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而意欲外出旅游的内在驱动力,即促使一个人有意于外出旅游以及到何处

34、去、作何种旅游的心理动因。旅游动机与个人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hierarchy of human needshierarchy of human needs)自我实现的需要受尊重的需要爱的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二、旅游动机的类型四种基本类型(四种基本类型(Robert W.McIntoshRobert W.McIntosh):):身体方面的动机 文化方面的动机 人际(社会交往)方面的动机 地位和声望方面的动机三、旅游动机(需要)的影响因素心理类型(心理类型(psychographicspsychographics)自我中心型 近自我中心型 中间型 近多中心型 多中心型

35、 (Stanley Plog,“Why Destination Areas Rise and Fall in Popularity”,a paper presented to the Southern California Chapter of the Travel Research Association,October 10,1972.)自我中心型(自我中心型(psycho-centricpsycho-centric)特点:思想上谨小慎微,多忧多虑,不爱冒险。行为上表现为喜安逸,好轻松,活动量小,喜欢熟悉的气氛和活动。多中心型多中心型(allo(allo-centric)-centric)

36、特点:思想开朗,兴趣广泛多变。行为上表现为喜新奇,好冒险,活动量大,不愿随大流,喜欢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和相处。文化水平与受教育程度:有助于增加对外界事物 的了解,从而易于诱发对外界事物的兴趣和好奇 心;有助于克服对异乡陌生环境的心理恐惧感。年龄:决定着所处的家庭生命周期阶段;影响到 体力的差异。性别:意味着生理特点(例如体力)的差异;在 家庭生活中扮演角色的不同。微社会环境:指一个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经 常接触的人际环境或人群,例如所经常接触的家 人、亲友、同学、同事、街坊邻居等人群。四、认识意义 对于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都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对于影响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

37、,旅游经营者无法控制或很难帮助人们克服,这意味着旅游经营者在选择目标市场时必须重视考虑这些因素。对于影响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旅游经营者则有可能采取主动,针对目标消费者人群所追求的需要,利用各种沟通途径和促销手段,激发人们对本目的地或本企业产品的兴趣,促使其产生来访的动机。第四节 旅游者类型及其需求特点一、世界旅游组织对旅行者(Travelers)的分类边民过境上下班工作者游牧民未离口岸中转区域过旅客境难民往来于本国与就任国之间的军事代表(包括其家属和家庭服务人员)往来于本国与就任国之间的领事代表(包括其家属和家庭服务人员)往来于本国与就任国之间的外交人员(包括其家属和家庭服务人员)临时移民

38、永久移民学习保健中转其他会议公务商务度假文化体育活动探亲访友其他消遣差旅其他旅游动机访问目的外国人过夜的外国机、船驾驶和乘务人员(非本国居民)本国海外侨民游船乘客不过夜的外国机、船驾驶和乘务人员(非本国居民)不过夜游客过夜旅游者一日旅游客游客纳入旅游统计者旅行者不纳入旅游统计者二、旅游者的类型 1 1消遣型旅游者消遣型旅游者特点:在全部旅游者中所占的比例大。外出旅游的季节性强。对目的地、旅行方式等拥有较大程度的选择自由。在目的地的停留时间一般较长。对价格敏感。2差旅型旅游者差旅型旅游者特点:人数相对较少,出行次数频繁。出行活动没有季节性。对目的地的选择自由度较小,甚至根本没有选择余地。消费水平

39、较高。对价格不大敏感。3 3家庭及个人事务型旅游者家庭及个人事务型旅游者特点:兼有前两类旅游者的某些特点,难以一概而论。返回第一节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第二节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资源的开发第三节第三节 旅游资源的保护旅游资源的保护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凡是能为人们提供旅游观赏、知识乐趣、度假休闲、娱乐休息、探险猎奇、考察研究以及人民友好往来和消磨闲暇时间的客体和劳务,都可称为旅游资源”(郭来喜,1985)。“凡是构成吸引旅游者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亦即旅游者的旅游对象或目的物,统称为旅游资源”(邓观利,1983)。“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以山水名胜

40、、自然风光为主的自然资源和以历史古迹、文化遗址、革命纪念地为主的人文资源”。“旅游资源就是吸引人们前往游览、娱乐的各种事物的原材料。”(黄辉实,1985)。“凡是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价值的因素和条件即旅游资源”(刑道隆,1986)。“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并可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自然事物和人文事物”。一、关于旅游资源的定义综上,基本上分为两大类综上,基本上分为两大类:基于需求的角度:认为旅游资源是旅游者的旅游活动的客体或对象。基于供给的角度:认为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凭借物 虽然如此,几乎无人将饭店、机场、飞机、公路以及其他

41、各种各样的旅游基础设施和上层设施等旅游业所使用的资源称为旅游资源。在约定俗成的意义上,国人对旅游资源的普遍认识实际上是从需求角度出发的。旅游资源的定义: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环境的自然事物、文化事物、社会事物或其他任何客观事物,都可构成旅游资源。理解与说明:理解与说明:这一定义所强调的是,旅游资源是招引旅游者来访的吸引力本源。虽然表现吸引力的核心因素是某种事物,但是该事物吸引力的真 正发挥,实际上同以它为核心所形成的环境有关。某一事物所具有的作为旅游资源的地位未必是永恒的,如果有朝 一日失去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也就不再是旅游资源。(一)根据表现内容的基本属性:(一)根据表现内容的基本属性

42、:1 1自然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以大自然造物为吸引力本源的旅游资源。凡具有观赏、游览、疗养、科学考察或借以开展其他活动的价值,从而能够引起旅游者来访兴趣的自然界事物,都属于自然旅游资源的范畴。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气候条件 风光地貌或自然景观 动植物资源 天然疗养条件二、旅游资源的分类2 2人文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亦称人造(man-made)旅游资源,指以人类 社会中的文化事物为吸引力本源的旅游资源。其类别包括:其类别包括:历史文物古迹 民族文化及其表现场所 有影响的体育和文化盛会,或简称重大节事活动(Mag-events)以主题公园为代表的当代人造旅游景点。3 3其他旅游资源:其他旅游

43、资源:上述两类之外,以其他社会性因素为吸引力本源的旅游资源。其范围通常涉及:其范围通常涉及:反映和表现目的地经济建设成就的事物 反映和表现目的地科技发展成就的事物 反映和表现目的地社会发展状况的事物 目的地友善与好客的社会环境(二)根据可否人工再生的程度:(二)根据可否人工再生的程度:1 1可再生性旅游资源:可再生性旅游资源:指那些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耗损过大或遭受毁坏的情况,可进行人工恢复或重新再造的旅游资源。以主题公园为代表的当代人造景点便属此类中的典型。2 2不可再生性旅游资源:不可再生性旅游资源:指那些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因使用过度或管理不善而遭到破坏,无法通过人工途径使其价值得以复原

44、的旅游资源。通常为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并留存至今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内涵与形式的多样性吸引力的定向性遗产类资源的垄断性当代人造资源的可创新性易损性三、旅游资源的特点1 1重要性重要性 作为吸引力的本源和旅游活动的客体,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2 2旅游资源的价值认识旅游资源的价值认识 从发展旅游业的角度去认识,旅游资源的根本价值在于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功能。衡量这一价值的唯一客观标准及其量化表现:吸引游客来访的数量。四、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及价值决定3 3价值的决定因素价值的决定因素 本身固有的质量品位 市场了解和认知的程度 所处的坐落地点(距离客源市场的远近、可进入

45、性)第二节旅游资源的开发1现实的旅游资源与潜在的旅游资源2“开发”:为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而致力从事的开拓和建设活动。一、“开发”一词的含义1潜在旅游资源向现实旅游资源的转化2现实旅游资源的再生性开发二、开发工作的必要性生命周期理论:一个以旅游吸引物为核心的旅游地或旅游景点形成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市场寿命会经历一个由弱而渐兴,继尔又会由盛而渐衰的演进过程。这一演进过程称之为该旅游地或旅游景点的生命周期。游客人数 时 间 初创期 成长期 成熟期 衰退期 1评价的目的:为了分析和判定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确定开发后的吸引方向以及开发规模和建设档次。2评价标准:美学(价值)标准 社会或

46、历史(价值)标准 市场(价值)标准三、旅游资源的评价1目的:为开发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2主要内容:开发者的实力和资格 分析和预测市场需求 分析项目开发和经营的微观条件 分析当地宏观社会经济条件四、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1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开发2开发工作的主要内容:解决和提高所在地的可进入性 建设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建设旅游上层设施 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与管理 培训胜任专业水平的工作人员五、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主要内容1市场导向与资源基础的辩证关系2应注意遵循的原则:突出独特性 讲求经济性 注意保护环境 统筹规划与分期开发六、开发工作的原则第三节旅游资源的保护一、保护与开发的辩证关系1自然

47、方面的原因:自然灾害、风化作用、动物原因2人为方面的原因:旅游者的不当行为、当地居民的不当行为二、旅游资源遭受损害和破坏的原因原则: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结合。措施:针对自然方面的原因技术防护与问题治理 针对游客方面的原因承载力与旅游规划;需求高峰与价格手段;游客管理;防护措施。针对当地社会方面的原因提高环保意识与宣传;完善法制与行为约束;健全管理与责任落实。三、保护工作的原则与措施返回第一节 旅游业的概念第二节 旅游业在推动旅游活动发展中的作用第三节 旅游业的性质和特点第四节 旅行社第五节 饭店与住宿业第六节 旅游交通第七节 旅游景点第八节 旅游业的产品第一节旅游业的概念旅

48、游业:以旅游者为对象,为其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一、关于旅游业的定义1“三大支柱”说2“五大部门”说3.直接旅游企业和间接旅游企业直接旅游企业:直接旅游企业:指有赖于旅游者的存在而生存的企业。其典型代表便是旅行社、长途客运公司和旅馆。间接旅游企业:间接旅游企业:虽然也为旅游者提供商品和服务,但其主要市场对象并非外来旅游者,因而旅游者的存在与否并不危及其生存的企业。例如大多数餐馆和娱乐服务企业都属此类。二、旅游业的构成第二节旅游业在推动旅游活动发展中的作用供给作用供给作用组织作用组织作用便利作用便利作用结论:结论:旅游业不仅是构成现代旅游活动体系的 要素之一,而

49、且在推动旅游活动的开展 方面,也是最积极、最活跃的一个因素。第三节旅游业的性质和特点性质:性质:旅游业是一项经济性产业。理由分析理由分析:旅游业的根本目的在于经济创收;旅游企业以营利为目的并需要进行独立核算;旅游业列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列为文化事业。一、关于旅游业的性质1综合性 原因:游客需要的多样性 认识意义:相关行业相互支持、联合营销的必要性 实行全行业管理的必要性2劳动密集 原因:工资成本占据较大比重3涉外性 原因:外交政策、侨务政策、统战政策4脆弱性 原因:供给因素 环境因素二、旅游业的基本特点第四节旅行社旅行社管理条例:旅行社“是指有营利目的,从事旅游业务的企业”。这里所称的

50、旅游业务“是指为旅游者代办出境、入境和签证手续,招徕、接待旅游者,为旅游者安排食宿等有偿服务的经营活动”。一旅行社的定义(一一)外国的旅行社分类外国的旅行社分类 以欧美为代表的多数国家中,人们通常根据旅行社行业中的自然分工状况,按照有关旅行社所主要经营的业务类型,将旅行社企业划分为两大类:1 1旅游批发经营商旅游批发经营商 旅游批发经营商,即主要经营批发业务的旅行社或旅游公司。这里所说的批发业务是指旅行社根据自己对客源市场需求的了解和预测,在选定旅游或度假目的地的基础上,成批量地分别订购有关交通运输公司、饭店、旅游景点等各类有关旅游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然后将这些单项的产品和服务组合成为不同的包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旅游学概论-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