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本会计成本会计 1.1.1 1.1.1 支出的涵义和内容支出的涵义和内容 所谓支出,是指企业为了取得资产、劳务或清偿债务等而发生的资产的流出或负债的减少,也就是企业各项开支和耗费的总称。主要包括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营业外支出、利润分配支出、投资性支出和所得税支出。1.1.2 1.1.2 费用的涵义和内容费用的涵义和内容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支出要成为费用必须具备以下特征:支出要成为费用必须具备以下特征:1)费用是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 利益总流出 2)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3)费用与向所有者分配
2、利润无关1.1.费用的涵义费用的涵义2.2.费用的分类费用的分类 1 1)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 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外购动力、应付职工薪酬、折旧费、修理费、利息支出、税金、其他费用。划分为劳动对象方面的费用、劳动手段方面的费用和活劳动方面的费用。包括:按照上述经济内容反映的费用又称为要素费用。按照上述经济内容反映的费用又称为要素费用。2 2)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 生产费用要形成产品实体,计入到产品的成本。生产费用要形成产品实体,计入到产品的成本。(1 1)生产费用)生产费用直接材料费用,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并构成 产品实体的原料、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和其他直接
3、材料费用等。直接人工费用,是指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生产工人的各种相关职工薪酬。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各生产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按照上述经济用途反映的费用又称为成本项目。按照上述经济用途反映的费用又称为成本项目。指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并不形成产品实体而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2 2)期间费用)期间费用期间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将其计入当期损益。期间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将其计入当期损益。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1.1.3 1.1.3 成本的涵义和内容成本的涵义和内容 对于企业而言,成本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或支出,而这种耗费或支出是相对于一定对象而言的,即归
4、属谁的耗费或支出。(1)成本是特定对象的耗费,成本总是针对特定对象或目的而言的。(2)成本作为对象化的资金耗费,在正常情况下,可以从收入中获得补偿。费用强调资源的耗费,成本强调的是资源被费用强调资源的耗费,成本强调的是资源被“谁谁”耗费。耗费。产品成本,也称产品的生产成本或者产品的制造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所发生的各种生产费用的总和。产品成本产品成本 根据马克思的成本价格理论,商品价值(根据马克思的成本价格理论,商品价值(WW)=物化劳动物化劳动(C C)活劳动()活劳动(V V)剩余价值()剩余价值(MM)。)。C CV V,即产品,即产品成本就是前两部分之和。成本就是前两部分之和。从耗费
5、角度看,产品成本是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从耗费角度看,产品成本是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中必要劳动的价值,即和活劳动中必要劳动的价值,即C C十十V V部分,这是产品成本部分,这是产品成本最基本的经济内涵;从补偿角度看,产品成本是补偿商品最基本的经济内涵;从补偿角度看,产品成本是补偿商品生产中资本消耗的价值尺度,即成本价格,是产品生产中生产中资本消耗的价值尺度,即成本价格,是产品生产中已经耗费又必须在价值或实物上得以补偿的支出已经耗费又必须在价值或实物上得以补偿的支出。图图1-1 1-1 支出、费用与成本关系支出、费用与成本关系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营业外支出利润分配支出长期资产
6、按受益期摊销生产性支出销售性支出管理性支出筹资性支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生产费用产品成本按产品归集期间费用一般不表现或不转化为费用所得税支出投资支出表现为所得税费用1 1早期形成阶段早期形成阶段(18801880年年19201920年)年)2.2.近代发展阶段近代发展阶段(19211921年年19451945年)年)3.3.现代发展阶段现代发展阶段(19461946年年-1980-1980年)年)4.4.战略成本会计阶段战略成本会计阶段(19811981年以后)年以后)预测是决策的前提;决策是计划的依据;计划是决策的具体化;控制是对计划实预测是决策的前提;决
7、策是计划的依据;计划是决策的具体化;控制是对计划实施的监督;核算是对计划的检验;分析、考核和检查是实现决策目标和完成计施的监督;核算是对计划的检验;分析、考核和检查是实现决策目标和完成计划的手段。划的手段。其中,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最基本的职能。其中,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最基本的职能。1 13 31 1成本会计的职能成本会计的职能 1 1优化成本决策优化成本决策 2 2制定目标成本,加强成本控制制定目标成本,加强成本控制 3 3准确计算成本,提供成本信息准确计算成本,提供成本信息4 4建立责任成本制度,加强成本考核建立责任成本制度,加强成本考核 1 13 32 2 成本会计的任务成本会计的任务 图
8、图1-2 1-2 成本会计机构的设立方式成本会计机构的设立方式 集中工作方式:集中工作方式:成本会计人员(厂部下属各部门不设成本会计机构)成本会计机构(厂部)成本核算、分析、检查填制、审核、汇总原始凭证 非集中工作方式:非集中工作方式:成本核算、分析、检查成本 厂部会计 分厂(车间)机构 其他各有关部门1.1.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原则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原则 2.2.实际成本计价原则实际成本计价原则3.3.成本核算分期原则成本核算分期原则4.4.权责发生制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5.5.一致性原则一致性原则6.6.合法性原则合法性原则7.7.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1 15 51 1 成本核
9、算原则成本核算原则 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的界限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的界限1 1)正确划分计入成本费用与不计入成本费用的界限)正确划分计入成本费用与不计入成本费用的界限2 2)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 3 3)正确划分本期生产费用与非本期生产费用的界限)正确划分本期生产费用与非本期生产费用的界限 4 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成本的界限)正确划分各种产品成本的界限 5 5)正确划分完工产品成本与期末在产品成本的界限)正确划分完工产品成本与期末在产品成本的界限 1 15 52 2 成本核算要求成本核算要求 图图1-3 1-3 费用界限划分图费用界限划分图 支出费用性支出
10、支出非费用性支出(略)生产费用期间费用本期费用非本期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M产品费用N产品费用完工产品成本期末在产品成本完工产品成本期末在产品成本1.1.“生产成本生产成本”账户账户 该账户按照成本计算对象(通常以产品品种)设置明该账户按照成本计算对象(通常以产品品种)设置明细账,账内按成本项目分设专栏。细账,账内按成本项目分设专栏。1 1)“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账户摘要摘要原材料原材料燃料及动力燃料及动力职工薪酬职工薪酬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合计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本月生产费用生产费用合计生产费用合计月末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
11、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也可按照“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成本项目设置。表1-1 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1 15 53 3 成本核算的账户设置成本核算的账户设置 该账户按照辅助生产车间的名称设置明细账。该账户按照辅助生产车间的名称设置明细账。2 2)“生产成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账户 一般情况下,辅助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在期末要全部转出,“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期末无余额。摘要摘要原材料原材料外购动力外购动力职工薪酬职工薪酬折旧费折旧费合计合计原材料费用分配表原材料费用分配表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职工薪酬分配表职工薪酬分配表折旧费用分配表折旧费用分
12、配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其他费用分配表其他费用分配表合合 计计表1-2 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 该账户按车间名称设置明细账,并按费用项目设置专栏反映。该账户按车间名称设置明细账,并按费用项目设置专栏反映。2.2.“制造费用制造费用”账户账户 除季节性生产企业外,该账户期末一般无余额。该账户按车间名称设置明细账,并按费用项目设置专栏反映。表1-3 制造费用明细账摘要摘要职工薪酬职工薪酬办公费办公费劳动保护费劳动保护费折旧费折旧费机物料消耗机物料消耗水费水费电费电费合计合计1.1.确定成本计算对象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2.2.确定成本计算的期间确定成本计算的期间3.3.审核生产费用审核生产
13、费用4.4.归集、分配生产费用归集、分配生产费用5.5.计算月末完工产品成本与月末在产品成本计算月末完工产品成本与月末在产品成本 6.6.已销售产品成本的结转已销售产品成本的结转1 15 54 4 成本核算的程序成本核算的程序图图1-4 1-4 产品成本核算程序图产品成本核算程序图主营业务成本 说明:归集、分配原材料费用、外购动力费用、人工费用和其他费用;说明:归集、分配原材料费用、外购动力费用、人工费用和其他费用;归集、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归集、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归集、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归集、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确定月末在产品成本,计算并结转完工产品成本;确定月末在产品成本,计算
14、并结转完工产品成本;结转已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结转已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累计折旧银行存款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库存商品 第2章生产费用归集和分配的核算 本章导读 了解材料费用分配的常用方法 掌握计时工资制下工资费用的分配方法 掌握计件工资制下工资费用的分配方法 了解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分配原则和原理 掌握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常用方法 了解制造费用的归集程序和方法 掌握制造费用分配的方法 了解停工损失的归集和分配方法 掌握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的核算 掌握生产费用分配的约当产量法 掌握生产费用的定额比例法 了解生产费用分配的其他方法2.1要素费用的归集与
15、分配 2.1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企业生产费用的发生过程,就是产品成本的形成过程。产品生产成本的核算过程,就是各种要素费用按其经济用途进行分配和归集,最后计入各种产品成本,按成本项目反映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过程。2.1.1材料费用的核算 1.材料费用的归集 材料费用的归集实际上指材料采购成本的核算。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以各种外购材料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各种材料在采购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支出,从而计算出各种材料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材料费用归集的目的是为了对材料存货进行计价,同时也为发出材料成本提供依据。进价成本的确定。企业的材料,大部分通过采购渠道取得。外购材料的成本主要包括:买价,即采
16、购价格。对于购货时存在的购货折扣应予以扣除,即购入的材料物品,应按购货折扣后的净额入账。一般而言,买价可以直接计入材料的成本。材料采购费用。即材料入库以前发生的各种附带成本,包括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仓储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有关成本税金等。材料采购费用 如果材料的日常收发采用计划成本计价,对几种共同发生的费用,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处理,如果这几种材料同属一个成本差异计算类别,这些费用就没有必要再分摊。实际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总额与实际成本总额之间的差异,就是成本差异。如果几种材料分属几个成本差异计算类别,则不能分清归属的附带成本仍需先分摊,分别计算出实际成本后,再计算材料成本差异。在材料日常
17、收发核算采用计划成本计价时,进价成本则按计划成本计价,而进价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在“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内登记。月终,计算出材料成本差异分配率,将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及存料的计划成本调整成实际成本。(2)发料成本的确定 确定发出材料的成本是一项重要而烦琐的工作,其确定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期末库存材料成本及产品成本的合理性。发出材料的成本由两项内容构成,一是发料的数量,二是发料单价。如果材料日常收发核算采用计划成本计价,则还有材料成本差异的问题。发出成本的确定 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时,发料成本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加以确定。对于这些方法,企业可根据自
18、身的具体情况选用。企业一旦选用某一种计价方法,按会计核算一般原则的要求,不能任意变更,如确需变更,应对变更的原因及变更后带来的影响在财务报告中作必要的说明。发出成本的确定 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时,材料的收发凭证都按材料的计划单位成本计价。在材料明细账中,材料的收发金额都应根据收发料凭证按计划成本登记。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进行材料的总分类核算,也应设立“原材料”等总分类账户,根据收料凭证汇总表和发料凭证汇总表按计划成本汇总登记。为了核算材料采购的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和成本差异,调整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计算发出和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还应设立“材料采购”和“材料成本差异”两个总分类账户,并应按照材料类别设
19、立材料采购明细账和材料成本差异明细账。为了调整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计算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还应根据“原材料”等账户登记的月初结存材料和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异,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发料的实际成本可用下列公式计算:发出成本的确定 发出材料实际成本发出材料计划成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发出材料计划成本(1+该类材料的成本差异率)因此,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由两个主要因素决定: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和该材料的成本差异率。为此,要正确计算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首先要合理确定材料的计划成本,使其与实际成本的差异不致过大。2.材料费用的分配 材料发出所依据的原始凭证是领料单、限额领料单或领料登记表。会计部门应该
20、对发料凭证所列材料的种类、数量和用途等进行审核,检查所领材料的种类和用途是否符合规定,数量有无超过定额或计划。只有经过审核、签章的发料凭证才能据以发料,并作为发料核算的原始凭证。为了更好地控制材料的领发,节约材料费用,应该尽量采用限额领料单,实行限额领料制度。生产所剩余料,应该编制退料单,据以退回仓库。对于车间已领未用,下月需继续耗用的材料,为保证车间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及避免手续上的麻烦,可以采用“假退料”方法。即材料实物仍在车间,只是在凭证传递上,填制一张本月份退料单,表示该项余料已经退库,同时还须编制一张下月份的领料单,表示该项余料又作为下月份的领料出库。材料费用的分配 收发结存的核算,可以
21、按照材料的实际成本进行,也可以先按材料的计划成本进行,然后在月末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将材料发出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材料费用的分配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领用的各种库存材料,应根据审核后的领、退料凭证,按照材料的用途归类。基本生产车间生产产品领用的材料,应计入各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明细账;辅助生产车间为提供产品或劳务领用的材料,应计入各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生产车间一般消耗领用的材料,应计入“制造费用”科目;行政管理部门领用的材料以及独立销售机构领用的材料,属于期间费用,应分别计入“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科目。材料费用的分配 用于生产产品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一般占有较大的比
22、重,按照重要性原则,设有单独的成本项目,通常是按照产品品种(或成本计算对象)分别领用;对于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材料,应采用既合理又简便的分配方法,在各种产品之间加以分配,再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包装材料等,属于直接生产一般可根据“发出材料汇总表”计入相应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中。同一期间同一生产车间同时生产两种以上产品,而领用同一种原材料,这时原材料费用间接计入费用,需要采用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计算后,才能计入到有关产品成本中。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 分配标准一般可按产品的产量、体积、重量进行分配,也可以按材料的消耗定额费用进行分配,这里主要介绍
23、以下两种方法:(1)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 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是按照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材料费用的方法。适用于各种材料消耗定额比较健全而且相对准确的材料费用的分配。其计算公式为: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计算公式 某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某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 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该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材料单价 其中,消耗定额是指单位产品可以消耗的数量限额,可以根据企业的有关指标确定;定额消耗量是指一定产量下按照消耗定额计算的可以消耗的材料数量。材料费用分配的会计核算 上述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专设成
24、本项目的各种材料费用,应计入“基本生产成本”科目借方及其所属各产品成本明细账“直接材料”成本项目;直接用于辅助生产、产品销售以及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等方面的各种材料费用,应分别计入“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等科目的借方及其所属明细账中的有关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中。同时,将已发生的各种材料费用总额,计入“原材料”科目的贷方。现举例说明如下。例2-1 鸿瑞工厂某月份实际耗用某种材料6000千克,每千克单价6元,共计36000元。生产甲产品20件,单位消耗定额为440千克;生产乙产品40件,单位消耗定额为80千克。现采用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材料费用如下:甲产品定额消耗量
25、=20440=8800(千克)乙产品定额消耗量=4080=3200(千克)材料定额消耗总量8800+3200=12000(千克)材料消耗量分配率=0.5 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0.588006=26400(元)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0.532006=9600(元)上述计算分配,可以考核原材料消耗定额的执行情况,有利于加强原材料消耗的实物管理,但分配计算的工作量较大。(2)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法 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法是以产品材料定额成本为标准分配材料费用的一种方法。材料费用定额和材料定额费用,是消耗定额和定额消耗量的货币表现。它适用于多种产品共同耗用多种材料的情况。其计算公式如下:定额费用比例
26、分配法计算公式 某种产品某种材料定额费用=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该种材料费用定额 材料费用分配率 某种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各种材料定额费用材料费用分配率例2-2 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共同领用甲、乙两种材料,合计17232元。本月生产A产品60件,B产品50件。A产品材料消耗定额:甲材料8千克,乙材料6千克;B产品材料消耗定额:甲材料5千克,乙材料4千克。甲材料单价12元,乙材料单价10元。计算分配如下:A产品材料定额费用:甲材料定额费用=60812=5760(元)乙材料定额费用=60610=3600(元)B产品材料定额费用:甲材料定额费用=50512=3000(元)乙材料定额费
27、用=50410=2000(元)材料分配率1.2 A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5760+3600)1.211232(元)B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3000+2000)1.26000(元)材料费用分配表 在实际工作中,材料费用的分配一般是通过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进行的。分配表应按照领用部门和用途及材料类别,根据归类后的领料凭证编制。2.1.2动力费用的核算 动力费用是指外购及自制电力、热力等费用,外购动力费用有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有的用于照明、取暖等。在有计量仪器记录的情况下,直接根据仪器的耗用数量和单价计算;在没有计量仪器的情况下,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动力费用,计入
28、各种产品基本生产成本“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其分配方法与材料费用分配方法基本相同。例2-3 假定鸿瑞工厂直接用于甲、乙两种新产品的外购动力(电力)费用共为1800元,没有分产品安装电表,规定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其生产工时为:甲产品20000小时,乙产品10000小时。动力费分配计算如下:电费分配率0.06(元/小时)甲产品电费200000.061200(元)乙产品电费100000.06600(元)编制会计分录 根据表2-1,编制会计分录如下:会计分录如下: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200 乙产品 600 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600 机修车间 3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400 管理费用 2
29、00 销售费用 100 贷:应付账款等 34002.1.3人工费用的核算 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应直接支付给本单位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总额。目前,我国规定工资总额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和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六部分组成。进行工资费用核算,必须有一定的原始记录作为依据。不同的工资制度所依据的原始记录不同。计算计时工资费用,应以考勤记录中的工作时间记录为依据;计算计件工资,应以产量记录中的产品数量和质量为依据。因此,考勤记录和产量记录是工资费用核算的主要原始记录。工资费用分配的原则是(1)分清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与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工资费用一般都应计入产品成
30、本,但医务、福利人员的工资则应由福利费开支,离退休人员的工资应由管理费开支,专设销售机构人员的工资应由销售费负担。(2)应该分清直接计入成本的工资费用与间接计入相应的产品成本。而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的工资应先按不同的车间进行归集,计入制造费用,然后与其他制造费用汇总以后分配计入产品成本。工资费用的分配对象可作如下分类,生产工人的工资应分配给所生产的产品或劳务;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应由各车间的制造费用承担;企业管理人员的工资应由管理费负担,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工资费用应根据成本开支渠道的规定列支。会计核算 企业发生的工资费用,按其发生的地点和用途,计入“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31、管理费用”等科目。对于应计入产品成本的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人工费区分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后,计入各成本计算对象生产成本明细账的“直接人工”成本项目中。在计件工资形式下生产工人人工费通常属于直接费用;在计时工资形式下,如果只生产一种产品,那么生产工人人工费也属于直接费用,都可以直接计入该成本计算对象生产成本明细账的“直接人工”成本项目中,如果生产多种产品,则生产工人人工费则属间接费用,需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进行分配后,计入各成本计算对象的生产成本明细账的“直接人工”成本项目中。实际工作中,为了按人工费的用途和发生地点汇集并分配,月末应分别生产部门根据工资结算单和有关的生产工时记录编制“工资费用分配
32、表”,据以进行总分类核算和明细分类核算。1计时工资的计算 职工的计时工资,是根据考勤记录登记的每一位职工出勤或缺勤天数,按照规定的工资标准计算的。计时工资的计算方法有两种:月薪制和日薪制。(1)月薪制 月薪制不论各月日历天数多少,每月的标准工资相同,只要职工当月出满勤,就可以得到固定的月标准工资。企业固定职工的计时工资一般按月薪制计算。为了按照职工出勤或缺勤日数计算应付月工资,还应根据月工资标准计算日工资率,日工资率一般有以下两种计算方法:每月按固定日数30天计算。按照这种方法计算日工资不论大月或小月一律按30天计算。月内的星期日、法定假日视为出勤,照付工资。而缺勤期间的节假日也应算作缺勤,照
33、扣工资。日工资率的计算公式为:日工资率=月标准工资30每月按2175天计算 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365-104)12=2175 按照此种方法计算日工资率不论大小月一律按2175天计算,月内的休息日和法定假日不付工资,缺勤期间的节假日,也不扣工资,日工资率的计算公式为:日工资率=月标准工资2175其他计算方法 此外,应付月工资,可以按月标准工资扣除缺勤工资计算,其计算公式为:应付计时工资=月标准工资(事假天数日工资率+病假天数日工资率病假扣款率)也可以直接根据职工的出勤天数计算,其计算公式为:应付计时工资=本月出勤天数日
34、工资率+病假天数日工资率(1-病假扣款率)计算缺勤扣款时,应区别不同情况,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对事假和旷工缺勤的按100的比例扣发工资;因工负伤、探亲假、婚丧假、女工产假等缺勤期间应该按100的比例全部照发工资;对病假或非因工负伤缺勤,应根据劳保条例的规定按病假期限和工龄长短扣发一定比例的工资。(2)日薪制 日薪制是按职工出勤天数和日标准工资计算应付计时工资的方法。一般企业的临时职工的计时工资大多按日薪制计算。按日薪制计算计时工资的企业里,职工每月的全勤月工资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当月月份大小而发生变化。对于非工作时间的工资,也应按前述有关规定计算。日薪制的计算要求 无论采用多少天计算工资,都
35、可以采用两种方式计算:一种是用日工资率乘以每月出勤天数计算应付工资;另一种是用月工资标准扣掉缺勤工资计算应付工资。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中的一个固定天数和一种计算方法核算工资,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例2-4】假定某企业某工人的月工资标准为1200元,20X8年5月份该职工出勤情况如下:病假2天,事假1天,星期休假8天,另3天法定节假日,实际出勤17天。根据该工人的工龄,其病假工资按工资标准的90计算。该工人的病假和事假期间没有节假日。(1)按30天计算日工资率,计算出勤工资。按出勤天数计算工资 应付出勤工资40(17+8+3)1120(元)应付病假工资4029072(元)应付工资1120
36、+721192(元)按月工资标准扣除缺勤计算工资 应扣事假工资=401=40(元)应扣病假工资402(1-90)8(元)应付工资1200-40-81152(元)这两种计算方法计算的应付工资相差40元,这是一天的工资,其原因是日工资率按30天计算,而实际出勤天数是按5月份31天计算的。(3)按21.75天计算日工资率 日工资率=120021.75=55.17(元/天)按出勤天数计算工资 应付出勤工资55.17(17+3)=1103.40(元)应付病假工资55.1729099.31(元)应付工资1103.40+99.311202.71(元)按月工资标准扣除缺勤计算工资 应扣事假工资55.17155
37、.17(元)应扣病假工资55.172(1-90)11.03(元)应付工资1200-55.17-11.031133.80(元)2计件工资的计算 计件工资是根据每人(或班组)当月生产的实际合格品数量和规定的计价单价计算的工资。由于材料不合格造成的废品,应照付工资;由于加工人员的过失造成的废品,则不支付工资。计件工资按照支付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个人计件工资和小组集体计件工资两种形式。(1)个人计件工资的计算 当企业生产工人所从事的工作能够分清每个人的经济责任时,可采用个人计件工资方法。如果工人在月份内只生产一种产品,其计件工资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应付计件工资=(合格品数量+料废品数量)计件单价【例2-5
38、】某工人本月加工甲零件900个,计件单价0.90元;加工乙零件500个,计件单价0.45元,经检验甲零件料废3个,工废6个;乙零件工废4个,其余均为合格品。该工人本月应得计件工资为 应付计件工资=(900-6)0.90+(500-4)0.45=1027.80(元)(2)集体计件工资的计算 集体计件工资是以班组为对象计算的计件工资。常用的分配方法有两种:以计时工资为分配标准,在集体各成员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公式为:工资分配率个人应得计件工资个人应得计时工资工资分配率以实际工作小时分配集体工资 以实际工作小时为分配标准,在集体各成员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公式为:工资分配率个人应得计件工资个人实际工作小时
39、工资分配率两种方法的比较 从以上两种分配方法能明显看出,以计时工资作为分配标准进行分配能够体现技术因素,在生产人员技术等级相差悬殊,以及计件工作本身科技含量水平比较高的情况下,这种分配比较合理;而按实际工作小时作为分配标准进行分配,技术因素不能体现,在生产人员技术等级差别不大,或者计件工作本身技术性能不强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此方法。3奖金、津贴和补贴以及加班加点工资的计算 奖金是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以及增收节支的业绩报酬,如生产奖、节约奖、劳动竞赛奖以及企业支付的其他奖金。奖金分为单项奖和综合奖两种。单项奖按规定的奖励条件和奖金标准及有关原始记录计算;综合奖由班组、车间或部门评定分配。津贴是为了
40、补偿职工的特殊劳动、额外劳动或其他劳动需支付的报酬,如技术津贴、保健津贴、高温津贴等。补贴是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变动影响而支付的物价补贴,如粮价补贴、油价补贴。各种津贴、补贴应根据国家规定的享受范围和标准进行计算。加班加点工资是按规定的工资标准和职工增加或延长的劳动时间而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如节假日加班等。加班加点工资,应根据加班天数和加点时数,以及职工个人的日工资率和小时工资率计算。根据上述内容计算出来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及其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加点工资以后,就可以计算职工的应付工资和实发工资。其计算公式为:应付工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加班加点工资+其他工资实际问题在
41、实际工作中,为了减少现金收付工作,便利职工收付有关款项,企业向职工支付工资时,一般可同时支付某些福利费用和交通补贴等代发款项,并且扣除职工应付的房租费、托儿费、个人所得税等代扣款项。实发工资计算公式为:实发工资=应付工资+代发款项-代扣款项【例2-7】鸿瑞工厂直接生产甲乙两产品的生产工人工资中,应直接计入的分别为:5200元和3600元;需要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计入的共计2400元,甲产品工时20000小时,乙产品工时10000小时。人工费分配计算如下:间接工资费用分配率0.08(元/小时)甲产品工资费用200000.081600(元)乙产品工资费用100000.08800(元)2.1.4折旧费
42、及其他费用的核算 1.折旧费的核算 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虽然保持着原有的实物形态,但其价值会随着固定资产的损耗而逐渐减少。固定资产由于损耗而减少的价值就是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应该作为折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和经营管理费用。一种产品的生产往往需要使用多种机器设备,而每一种机器设备的折旧费用虽然是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但一般属于分配工作比较复杂的间接费用,为了简化产品成本的计算工作,没有专设成本项目,而与车间等生产单位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其他固定资产(例如车间厂房)的折旧费用一起计入制造费用,作为制造费用的一个费用项目。折旧费用一般按固定资产的车间、部门分别计入“制造费用”“管
43、理费用”和“销售费用”折旧总额应计入“累计折旧”账户。2.利息费用、税金和其他支出的核算(1)利息支出。利息支出是指企业使用的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等应支付的利息。工业企业各种要素费用中的利息费用,不是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而是财务费用的一个费用项目。利息费用一般按季结算支付,按月预提。为了正确划分各个月份的费用界限,季内各月应按利息费用的季度分月计划进行预提。每月预提时,应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应付利息”科目;季末实际支付全季利息支出时,应借记“应付利息”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全季的预提利息费用与实际利息支出的差额,应计入季末月份的财务费用。实际费用大于预提费用时,用蓝字编制会计分录,
44、以补加差额;反之,用红字编制会计分录,以冲减差额。如果利息费用不大,为了简化核算工作,在季末支付时全部计入当月的财务费用,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例2-9】鸿瑞工厂的利息费用较大,采用按月计提、季末结算的办法,12月20日银行通知支付全季利息28000元。其中,前二个月已经计提18000元,本月负担10000元,其会计分录如下:借:应付利息 18 000 财务费用 10000 贷:银行存款 28 000(2)税金的核算。工业企业要素费用中的税金,也不是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而是管理费用的组成部分,包括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和印花税等。这些税金中,有的税金(例如印花税
45、)可用货币资金直接交纳。交纳时,应借记“管理费用”总账科目和所属明细账,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如果印花税票是一次购买,分月使用,而且金额较大,也可以作为预付账款处理。支付时,借记“预付账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分月摊销时,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预付账款”科目。有的税金(如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和土地使用税)需要预先计算应交金额,然后缴纳。这些税金应该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算出应交税金时,应借记“管理费用”总账科目及所属明细账,贷记“应交税费”科目;在缴纳税金时,应借记“应交税费”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例2-10】鸿瑞工厂12月份用支票直接支付印花税580元,其会计分
46、录如下:借:管理费用 580 贷:银行存款 580(3)其他费用 上述各种费用以外的要素费用,均为要素费用中的其他支出,包括邮电费、租赁费、印刷费、差旅费等。这些费用都不专设成本项目,应在费用发生时,按照发生地点,分别借记“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等科目。工业企业的各种要素费用通过以上所述的分配,已经按照费用的用途分别记入“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在建工程”等账户的借方进行归集。2.2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 在许多工业企业,除了设有基本生产车间以外,还设有一些辅助生产车间以保证生产经营活动
47、的顺利进行。辅助生产是指为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提供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或劳务供应。有的只生产一种产品或提供一种劳务,如供电、供水、供汽、供风等辅助生产;有的则生产多种产品或提供多种劳务,如从事工具、模具、修理用备件的制造,以及机器设备的修理等辅助生产。辅助生产提供的产品和劳务,有时也对外销售,但主要是为本企业服务。辅助生产产品和劳务成本的高低,影响到企业产品成本的水平,因此,正确、及时地组织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对于节约费用、降低成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2.1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是通过“辅助生产成本”科目进行的。该科目应按车间和产品品种或劳务种
48、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账内按成本项目或费用种类归集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辅助生产各车间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费用,分别根据“材料费用分配表”、“工资及提取职工福利费分配表”等有关凭证,计入该科目及其所属明细账的借方;辅助生产各车间发生的管理和组织生产等间接费用,应首先计入“制造费用”科目及其所属明细账的借方,然后,再从“制造费用”科目的贷方转入“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及其所属明细科目的借方,归集辅助生产发生的费用。如果企业有若干辅助生产车间,且又相互提供产品和劳务,则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还应包括耗用其他辅助生产车间提供产品和劳务负担的费用,这需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转入。辅助生产完工的产品或
49、劳务的成本,经过分配以后从“辅助生产成本”科目的贷方转出,期末如有借方余额,则为辅助生产的在产品成本。2.2.2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归集在“辅助生产成本”及其明细账借方的辅助生产费用,由于辅助生产车间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种类不同,费用转出、分配的程序也不一样。所提供的产品,如工具、模具和修理用备件等产品成本,应在产品完工时,从“辅助生产成本”科目的贷方分别转入“低值易耗品”和“原材料”科目的借方;提供的劳务作业,如水、电、风、汽和修理、运输等所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应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按各受益单位的受益量进行分配,由“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及其所属明细账的贷方转出,分别记入“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50、”等科目的借方。分配方法 虽然辅助生产提供的产品或劳务,主要是为基本生产和企业管理部门使用和服务的,但在某些辅助生产车间也存在着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这样就存在着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选择问题,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应通过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进行。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方法主要有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顺序分配法。1.直接分配法 采用这种分配方法,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劳务或产品的情况,而是将各种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这种方法核算较为简便,但只适用于各辅助生产部门互相之间提供产品和劳务成本相差不大的情况,否则会影响成本计算的准确性。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