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安徽中考物理学复习课件专题三 光现象.pptx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文档编号:354754 上传时间:2020-03-11 格式:PPTX 页数:171 大小:2.7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安徽中考物理学复习课件专题三 光现象.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71页
2020年安徽中考物理学复习课件专题三 光现象.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71页
2020年安徽中考物理学复习课件专题三 光现象.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71页
2020年安徽中考物理学复习课件专题三 光现象.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71页
2020年安徽中考物理学复习课件专题三 光现象.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A组 20152019年安徽中考题组,1.(2016安徽,2,2分)生活中一些光现象:阳光下树的影子水面波光粼粼交警身上穿的警用背心在灯光 照射下很亮站在岸边能看到水里的鱼。其中能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的是 (填序号)。,答案 ,解析 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波光粼粼是太阳光在水面发生反射形成的;警用背心在灯光 照射下很亮是由于反光条对光的反射;站在岸边能看到水里的鱼是由于光从水中的鱼传播到空气中发生 折射形成了鱼的虚像。所以选择两种光现象。,解题关键 了解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现象,并能对生活中的光现象进行分析与辨别,是解 答本题的关键。,知识拓展 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光在同种

2、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 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照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 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 发生偏折,产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2.(2019安徽,10,2分)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一部分光射进水中,另一部分光返回到空气中,其光路如图甲所 示。现在让光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从水中斜射到与空气的分界面,请在图乙中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和反射 光线。,答案 如图所示,解析 图中经过入射点O有垂直于界面的法线NN,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水

3、中法线的另一侧画出反射光线; 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根据光路的可逆性与题图甲中的入射光线可画出折射光线。,审题指导 让光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入射,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乙图中折射角与甲图中入射角相等。,方法技巧 作光路图时,要注意区分实线和虚线、光线要沿传播方向画箭头等细节。,3.(2018安徽,3,2分)一棵小树生长在水塘中,图中用带箭头的线段AB表示小树露出水面的部分。请在图中 画出AB通过水面反射所成的像AB。,答案 如图所示,解析 先根据像与物关于水面对称,作出A端在水面中的像点A,B端与水面中的像点B重合,用虚线连接A、 B,可得AB通过水面所成的像。,易错警示 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像

4、必须用虚线画出。,规律总结 平面镜成像实验探究出的像与物的具体关系是: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镜面 的距离相等。作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常用方法是作出端点(或关键点)的像点,用虚线连接像点得到物 体的像。,4.(2015安徽,10,2分)如图,L表示凹透镜,MN为主光轴,O点为光心,F为焦点。图甲和图乙表示经过凹透镜的 两条特殊光路,请运用凹透镜的特殊光路,在图丙中画出物体AB通过凹透镜所成虚像AB的光路图。,答案 如图所示,解析 应用图甲和图乙所示的两条特殊光路,在图丙中作出物体上A点发出(或反射)的两条特殊光线的光 路,两条特殊光线的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A的像点A,过

5、A作MN的垂线交MN于一点B,B即B的像 点,AB即物体AB的虚像。,思路分析 本题要求画出物体的虚像,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解题关键 明白题目中给出两条特殊光线的折射规律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2018安徽,12,3分)下列光路图错误的是 ( ),答案 C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是由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得到的,故A正确。小孔成像是 光线通过小孔时沿直线传播会聚成的实像,故B正确。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应靠近法线,折射 角应小于入射角,故C错误。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来自物体的光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像会落在视网膜 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为使像

6、成在视网膜上,应让光线发散一些,所以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加以矫 正,故D正确。,6.(2017安徽,19,8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用来研究光从水中斜射到与空气的分界面时所发生的光现 象。 (1)使入射角i在一定范围内由小变大,会发现折射角 (填写变化规律),且折射角总是大于相应的入射角; (2)当入射角i增大到某一值时,折射角会达到最大值,该最大值是 ; (3)若继续增大入射角i,将会发现不再有 光线,而只存在 光线。,答案 (1)变大 (2)90 (3)折射 反射,解析 当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随之增大,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数值时,折射角将 增大到90,若继续增大入射

7、角,则不会再有折射光线,只存在反射光线,故折射角最大值为90。,7.(2016安徽,18,6分)关于凸透镜成像实验,完成以下内容: (1)首先应将蜡烛、凸透镜和 依次固定在光具座上,并调节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图中O为凸透镜的光心,F为焦点,请画出烛焰上的S点发出的三条光线(中间一条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经凸 透镜后的出射光线,并确定其像的位置S。,(3)实验中当物距u等于焦距f时,某同学却发现在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看到了烛焰正立放大的像。对此下列 解释合理的是 。 A.因为烛焰有一定的宽度,实际上它的某些部分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 B.因为烛焰有一定的宽度,实际上它的某些部分到凸透镜的距

8、离稍小于焦距 C.这是烛焰发出的光经凸透镜表面反射形成的像,答案 (1)光屏(1分) (2)如图(3分) (3)B(2分),解析 (1)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需要用光屏来承接烛焰成的实像。(2)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从同一 点发出的光将会聚在同一点形成实像。本题可以利用这一规律,先作下面两条特殊光线的出射光线,确定 像的位置,再连接像与最上面一条光线的入射点。(3)将蜡烛底座的中心位置到凸透镜的距离当成物距是 一种理想情况,这是将发光物看成不计宽度的发光物,实际上蜡烛的烛焰有一定的宽度,内侧的烛焰到凸透 镜的距离小于f,所以会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思路分析 (1)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

9、应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固定在光具座上,并调节它 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这样是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2)先确定所给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特点,然后 根据凸透镜的光学特点作图;(3)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分析即可判断。,答题规范 作光路图一定要规范,光线画成直线,且注意必须标上箭头。,8.(2015安徽,18,6分)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让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水槽内的水中,看到如 图所示的现象: (1)请在图中分别作出入射角(用字母i表示)和折射角(用字母r表示)。 (2)为了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以下方案中正确的是: (选填“A”、 “B”或“C”)。 A

10、.只测量图中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 B.保持入射角不变,进行多次实验,测量入射角和每次实验的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 C.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实验,测量每次实验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答案 (1)如图所示(4分) (2)C(2分),解析 (1)根据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折射角,在图中先画出法线,然后 再分别标出入射角和折射角;(2)为了得出普遍规律,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应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实验, 测量每次实验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思路分析 本题第(2)问容易错选A,不能理解出题人的用意,只是想到角度需要测量,还应明白探究普遍性

11、规律必须多次实验。,B组 20152019年全国中考题组 考点一 光现象,1.(2019天津,16,4分)下列是与光学知识有关的诗句或成语:立竿见影 潭清疑水浅 一叶障目。其 中 (填序号)与另外两个所描述的光现象形成的原因不同,它可以用光的 解释。,答案 折射,解析 立竿见影和一叶障目属于光沿直线传播,潭清疑水浅属于光的折射。,2.(2019北京,26,2分)某同学利用图所示的装置及相同高度的蜡烛等器材进行实验探究,其中平板透明玻璃 与水平纸面垂直。将同一支蜡烛先后放置在白纸上与玻璃距离不同的A、B两点,观测每次蜡烛所成像的 高度。该同学探究的问题是: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像的高度与 是否有关。

12、,答案 物距,解析 实验过程中改变物距后观察像的高度,自变量为物距,像的高度为因变量,所以,探究的问题是:物体通 过平面镜所成像的高度与物距是否有关。,解题思路 首先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然后把探究的问题正确地表述出来。,易错警示 表述所探究的问题时不能因果倒置。,3.(2018河北,24,3分)小明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的现象。“云在水中飘”是小明 以 为参照物看到“云”在水中运动的现象。“鱼在云上游”是鱼通过水面的 形成的虚 像和云在水面的 形成的虚像同时出现的现象。,答案 湖边 折射 反射,解析 以湖边为参照物看到“云”在水中运动;“鱼在云上游”中的“鱼”是来自鱼的光由

13、水斜射入空气 中时,发生折射所形成的虚像;水中的“云”是光在水面发生反射形成的虚像。,4.(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16,2分)小娇上学出门前照一下镜子正衣冠,当她从距平面镜2 m处以1 m/s的速度 向平面镜靠近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她在平面镜中 的像相对于她的速度是 m/s。,答案 不变 2,解析 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大小相等;人相对于平面镜速度是1 m/s,相对于像的速度就是2 m/s。,知识归纳 平面镜成像特点:(1)像和物大小相等;(2)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3)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 等;(4)平面镜成虚像。,易错警示 人以1 m/s的速

14、度向平面镜靠近时,像也会以1 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故相对于人,像的速度为 2 m/s。,5.(2017河北,25,3分)由于光在电影屏幕上发生 ,所以人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屏幕上的像。小明想用 一块平面镜使与水平面成30角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如图所示),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 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镜面与水平面夹角的度数。,答案 漫反射 120 如图所示,解析 入射光在电影屏幕上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所以人们能从不同方向看清屏幕上的像; 要求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则反射光线与水平面成90角,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30+90=120;根据 光的反射定律,作入射

15、光线和反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即法线,再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的垂线,垂线所在的位置即平面镜的位置,由于入射角为60,所以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30=60。,作图规范 利用尺规作图,要清晰规范,注意光线用实线并标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法线用虚线,平面镜 要用其示意图符号表示。,6.(2016四川自贡)“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诗句中的三个人,除他自己外,另外的两个“人”,一个是由 于光的 形成的影子,另一个是由酒面 形成的像。,答案 直线传播 反射,解析 其中一“人”是人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它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另一“人”是杯中的“人”,酒 面相当于一个平面镜,

16、人在这个“平面镜”中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7.(2019天津,3,3分)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反射角是 ( ) A.30 B.60 C.70 D.90,答案 B 入射角是指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而不是与反射面的夹角,所以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 上,入射角为60,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等于60,故选项B正确。,8.(2019湖南长沙,17,3分)“一河诗画,满城烟花”,2019年浏阳国际烟花节的焰火惊艳全球。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 ) A.焰火属于自然光源 B.焰火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 C.先看到焰火后听到爆炸声,说明声速比光速快 D.焰火把人影照

17、在地面上,人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答案 D 焰火属于人造光源,故A错误;倒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B错误;先看到焰火后听到爆炸声,说明 光速大于声速,故C错误;焰火把人影照在地面上,人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正确。,9.(2019湖南衡阳,2,2分)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答案 D 小孔成像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故A不符合题意;天空出现的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故B 不符合题意;池水变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故D符合题意。,知识归纳 本题考查光现象中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

18、光在同种均匀 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其现象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光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 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如海市蜃楼、彩虹等。,10.(2018吉林,2,2分)小明在岸上看见鱼在水中游玩,看到的“鱼”是 ( ) A.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B.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D.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答案 D 小明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由水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所形成的虚像,故本题应 选D。,11.(2018四川成都,B2,2分)下列对光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 ( ) A.近视眼镜的镜片采用凹透镜是因为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B.眼睛

19、能看见物体是因为眼睛发出的光到达了该物体 C.兴隆湖中出现科学城建筑的倒影是因为光从空气进入了水 D.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因为水珠对不同颜色的光折射程度不同,答案 D 近视眼镜的镜片采用凹透镜是因为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A错误;眼睛能看到物体是因为 来自物体的光进入了人的眼睛,所以B错误;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所以C错误;雨后彩 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水珠对不同颜色的光折射程度不同,所以D正确。,12.(2015山东潍坊,9,2分)小明同学在家中用两个平面镜和纸筒制作了一个简易潜望镜。如图所示,他把该 潜望镜放到窗户下观察窗外的物体,则观察到的物体的像是 ( ) A.正立的虚像

20、 B.倒立的虚像 C.正立的实像 D.倒立的实像,答案 A 潜望镜中使用的是两块平面镜,而物体通过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物体在上面平面镜中 成正立、等大的虚像,这个虚像又在下面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所以,眼睛观察到的是正立、等 大的虚像。故本题应选A。,13.(2019山东潍坊,19,4分)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将一块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 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用激光笔将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用直尺和笔描出光线的传播路径。 (1)上述实验中硬纸板的作用是 ; (2)为了探究完整的反射规律,还需要用到的器材是 。,答案 (1)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2)量角器

21、,解析 (1)光的传播路径我们看不见,可通过一些方法间接看到,如通过水雾、烟雾等,这里利用光在硬纸板 表面发生漫反射显示出光的传播路径;(2)为了探究完整的反射规律,还需要用到的器材是量角器,测入射角 和反射角的大小。,14.(2019贵州贵阳,26,9分)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都会发生折射现象,但是水和玻璃对光的折射情况相 同吗?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华选择了光屏、透明玻璃砖、水槽、激光电筒等器材进行实验。他先在光屏 上画出相互垂直的NN和MM两条线段并相交于O点,如图甲所示。,(1)小华将玻璃砖的一个表面与MM齐平放置,让激光电筒发出的光线从A点向O点入射,他看到了如图乙所 示的光路(AO

22、、OC为同一直线)。你认为出现光线OC是因为 。鉴于本实验的目的,你此 时最应该记录的两条光线是 。 (2)接下来他要观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情况。他将光屏竖直置于水槽中(使线段MM水平)并向水槽缓 慢注水直至水面与线段MM齐平。入射光线应从A点向O点入射,这是为了保证 ; 其实本实验 中小华还考虑了入射光线所在一侧的 相同。 (3)小华最终在光屏上记下了如图丙所示的光路图(OE为水中的折射光线),通过分析光路,你认为玻璃和水 这两种介质对光的偏折能力较强的是 。 (4)若激光以相同的入射角度分别从玻璃和水斜射入空气,则从 射出的折射光会更远离法线。,答案 (1)光沿直线传播 AO和OB (2

23、)入射角相同 介质 (3)玻璃 (4)玻璃,解析 (1)出现与AO同一直线的光线OC,是部分光线在光屏与玻璃砖缝隙的空气中沿直线传播所致;为了 探究折射现象,应记录入射光线AO和折射光线OB。(2)为了探究水和玻璃对光的折射情况是否相同,斜射入 水时,光线仍从A点射向O点,控制了两次入射角和入射光线所在介质相同。(3)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水 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由图丙中的光路可知,玻璃中的折射光线OB更靠近法线,说明玻璃对光线的偏折能 力更强。(4)由于光从玻璃或水斜射到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玻璃对光的偏折能力更强,故从玻璃中 射出的折射光线更远离法线。,15.(2018吉林长春,

24、21,3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中: (1)选用 (选填“薄”或“厚”)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更合理。 (2)移动未点燃的蜡烛B,使其与蜡烛A的像重合,然后在原位置用光屏替换蜡烛B,直接观察光屏时看不到蜡 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 像。 (3)使玻璃板上端向蜡烛A倾斜,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的大小将 。,答案 (1)薄 (2)虚 (3)不变,解析 (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中选用薄玻璃板相比用厚玻璃板是为了减小重影对实验的 影响;(2)在像的位置放置光屏却承接不到像,说明平面镜成虚像;(3)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的大小与 物体相等,故玻璃板上端向蜡烛A倾

25、斜,像的大小不变。,知识拓展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考点归纳 (1)选择较暗的环境的目的:实验现象会更明显。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3)选择薄玻璃板的目的:减小重影对实验的影响。 (4)选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 (5)刻度尺的作用:测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6)平面镜放置要求: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7)多次测量的目的:保证实验结论的普遍性。,考点二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2019湖北黄冈,8,2分)为了加强管理,某单位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行刷脸考勤制度。如图,当人靠近摄像 头时,光源自动打开,照亮 (选填“人脸”或

26、“显示屏”)。人脸通过摄像头成一个倒立、 的 实像,并与录入的信息进行比对,从而记录考勤。,答案 人脸 缩小,解析 记录考勤时需给人脸拍照,为了拍照清晰,需要把人脸照亮,摄像头与照相机的原理相同,成倒立、缩 小的实像。,2.(2018四川成都,A20,4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次实验的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小组成员提出 “有哪些方法可让光屏上的像变大”的问题,经过讨论后形成两个方案,而且结果都达到目的。方案一:保 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只将凸透镜向 移动适当距离;方案二: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 屏都向 移动。,答案 左 右,解析 题图中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保持蜡

27、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将凸透镜向左移动,当物距 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的某位置时,光屏上会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如果要想 在光屏上得到大一些的清晰的像,应减小物距,增大像距,即将蜡烛右移,光屏右移。,方法技巧 为了使光屏上的像增大,必须减小物距,同时增大像距。可以采用移动透镜或者同时移动蜡烛 和光屏来实现。,解题关键 此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2018吉林长春,11,2分)人的眼球相当于一架照相机,看到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 的实像。 眼睛近视的人可以通过戴 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答案 缩小 凹,解析 人眼相当于照

28、相机,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近视眼是由于远处 物体的像成在了视网膜前方,故用对光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4.(2017湖北襄阳,32,1分)如图,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当烛焰 在B点时,成像在A点;当烛焰在A点时,成像在C点,则凸透镜一定固定在 之间。,答案 B、C,解析 当烛焰在B点时,成像在A点;当烛焰在A点时,成像在C点,由于凸透镜成实像时光路可逆,故在B点和 在A点成像情况不同,故一次成的是实像,一次成的是虚像;由于A、B间的距离小于A、C间的距离,故当烛焰 在B点时,成的是虚像,像与物体在凸透镜的

29、同一侧,故凸透镜应该在B的左边;当烛焰在A点时,成像在C点,成 的是实像,凸透镜应在A、C之间。故凸透镜的位置应该在B、C之间。,解题关键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和像在透镜的两侧;成虚像时,物体和像在透镜的 同侧。,5.(2019浙江杭州,15,3分)关于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为近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B.乙为近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C.甲为远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D.乙为远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答案 A 由图可知,甲为近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故A正确,C错误;乙为远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故B、D错误。,6.(2019湖南衡阳

30、,5,2分)当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监控摄像头就会拍下照片。摄像头相当于一个透镜,影像 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监控摄像头和近视眼镜的镜片都对光有会聚作用 B.拍照时,汽车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C.当汽车远离摄像头时,影像传感器上的像变大 D.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虚像,答案 B 监控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 散作用,故A错误;监控摄像头是利用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工作的,故B正确,D错 误;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所以当汽车远离摄像头时,影像传感器上的像变小,故C错误。,方法归纳

31、凸透镜动态成像“顺口溜”: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成实像),物近 像近像变小(成虚像),离焦点越近像越大(不分实像虚像)。,7.(2018新疆乌鲁木齐,8,3分)夜晚,发着光的小萤火虫从放大镜的2倍焦距处沿着主光轴匀速飞行过程中,萤 火虫发出的通过放大镜部分的光逐渐减少,则萤火虫的像 ( ) A.远离放大镜,平均速度小于萤火虫的飞行速度 B.远离放大镜,平均速度大于萤火虫的飞行速度 C.靠近放大镜,平均速度小于萤火虫的飞行速度 D.靠近放大镜,平均速度大于萤火虫的飞行速度,答案 C 由“萤火虫发出的通过放大镜部分的光逐渐减少”可知,萤火虫从二倍焦距处向远离透镜的方 向飞

32、行,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以及像的变化情况判断出,在此过程中,萤火虫的像逐渐靠近凸透镜,并且像的 移动速度小于萤火虫飞行的速度,故本题选C。,8.(2017北京,24,2分)小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将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 cm刻度 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实验前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如 图所示。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 ),A.若蜡烛放置在10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B.若蜡烛放置在20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 C.若蜡烛放置在35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

33、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 D.若蜡烛放置在45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缩小的实像,答案 C 若蜡烛放置在10 cm刻度线处,物距是40 cm,大于2倍焦距20 cm,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呈现烛焰 清晰缩小的实像,所以A错误;若蜡烛放置在20 cm刻度线处,物距是30 cm,大于2倍焦距20 cm,移动光屏,可在 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缩小的实像,所以B错误;若蜡烛放置在35 cm刻度线处,物距是15 cm,大于一倍焦距而 小于二倍焦距,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所以C正确;若蜡烛放置在45 cm刻度线处, 物距是5 cm,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

34、的虚像,而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所以D错误。故选C。,解题关键 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时,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易错警示 不能把物体所处位置对应的刻度当成物距。,9.(2018吉林,25,4分)小明同学在实验室利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元件摆放位置如图所示,在光屏中心呈现出清晰的烛焰的像,由此可知透镜焦距为 cm; (2)保持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把蜡烛放在刻度尺的15 cm 处,可在蜡烛和凸透镜间合适位置添加一个焦 距恰当的 透镜,仍能在光屏上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若不添

35、加透镜,适当移动光屏可承接到一个倒 立的、 的实像; (3)在实验中,小明更换了一个凸透镜,使三者还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并使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在透镜右侧 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承接到烛焰的像(光具座足够长),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写出一种原因即可),答案 (1)10 (2)凸 放大(3)蜡烛处于焦点上,解析 (1)由题图可知,u=v=2f=20 cm,则f=10 cm;(2)将蜡烛放在刻度尺的15 cm处,由实像变化规律“物近像 远像变大”可得,若保持透镜和光屏不动,应在蜡烛和凸透镜间放置一个合适的对光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 光屏上仍能承接到清晰的像,或不添透镜,向右适当移动光屏(由

36、于f15 cm2f),能承接到倒立、放大的实 像;(3)更换透镜后,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且光具座足够长,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承接到蜡烛的像,其原因可 能是蜡烛处于焦点处,不成像,也可能是物距小于焦距,成虚像。,知识拓展 (1)凸透镜所成像的变化规律:(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虚像)物近像近像变小。(2)更换透镜后实 像的变化:所换凸透镜焦距越小,会聚能力越强,相当于物距变大,故像距会变小,像变小;所换凸透镜焦距越 大,会聚能力越弱,相当于物距变小,故像距会变大,像变大。,考点三 光学作图 1.(2019广东广州,13,2分)如图所示,一束由A发出的光射到平面镜表面O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37、,并 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答案 如图所示:,解析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先作出物体AB的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连接A、B点即得出 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注意辅助线和虚像用虚线;过入射点垂直镜面作出法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作出反射光线,注意法线要用虚线。,2.(2019山东潍坊,17,3分)如图所示,AB为遮光板,S是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 镜反射后恰好经过凸透镜左侧焦点F。请画出:(1)光源S的位置;(2)光线EF的入射光线;(3)光线EF经凸透镜 后的出射光线。,答案 如图所示,解析 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过

38、S作平面镜的垂线并延长使OS与OS相等,连接 SE即入射光线。因为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所以作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即EF经凸 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如答案图所示。,3.(2018新疆乌鲁木齐,15,2分)如图所示,OC是折射光线,请画出入射光线AO和反射光线OB。,答案 如图所示,解析 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共面、异侧、空气中角大),在法线左侧的空气中画出入射光线大致位置,再根据 反射定律(共面、异侧、等角),在法线右侧空气中画出相应的反射光线。,4.(2018福建A,24,2分)在图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答案 如图所示,解析 平面镜成像的特

39、点,总结为两个字就是“对称”,即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是对称的。根据该特点,作 两条辅助线就可画出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5.(2018河南,16,2分)如图所示,一玻璃三棱镜的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一束红光平行于BC边从S点 射入三棱镜,经AB面折射后,又在BC面发生反射,然后恰好从P点折射后射出。请画出这个传播过程的光路 图。,答案 如图所示,解析 这个光学作图比较复杂,它是由典型作图题变形而来,把S看成发光点,P看做反射光线通过的点,BC 为反射面。步骤如下:作S关于BC的对称点S,然后连接S、P(注意垂直符号、虚线),光线经过AC折射出去 之后的光线应该与入射光线平行。,6.

40、(2017四川内江)如图所示,请画出由烛焰上S点发出的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画出发光点S 的像点S(F是凸透镜的焦点,O是凸透镜的光心,光线SP平行于主光轴)。,答案 如图所示,解析 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据 此画出两条折射光线,再将两条折射光线反向延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发光点S的像点S。,C组 教师专用题组 考点一 光现象,1.(2019河北,24,3分)小明在湖边游玩时,看到了一些光现象。 (1)茂密的树下有一个个圆形的小光斑,是由于 而形成的太阳“像”; (2)看到的湖水中游动的“鱼”比其实际位置要 (选填“深”

41、或“浅”); (3)湖中孔桥的“倒影”,是由于光的 而形成的虚像。,答案 (1)光沿直线传播 (2)浅 (3)反射,解析 (1)茂密的树下有一个个圆形的小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是由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太阳“像”; (2)看到的湖水中游动的“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偏浅的虚像;(3)湖中孔桥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 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知识拓展 树下圆形的光斑是太阳光线通过树叶间的缝隙,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小孔成像现象。所 成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相同,与小孔的形状无关。,易错警示 湖水中游动的“鱼”,是鱼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偏离 法线并进入了我们的

42、眼中,我们按照光射来的方向去推断鱼的位置,实际上看到的是鱼偏浅的虚像。,2.(2018广西贺州,15,2分)探究“光的反射现象”,减小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则反射角将 (选填 “增大”或“减小”);小敏和小华通过同一平面镜彼此看到了对方的眼睛,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 是 的。,答案 增大 可逆,解析 在探究“光的反射现象”时,减小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会使入射角增大,而在光的反射现象中,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同样会增大;小敏和小华通过同一平面镜彼此看到了对方的眼睛,这说明在光的 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2017上海,2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玻璃板应 放置在水

43、平桌面上;为得到像与物 体到镜面的距离关系,物体需放在 位置多次实验(选填“同一”或“不同”)。如图所示,在“探究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凸透镜置于光具座的A点处,蜡烛、 应置于凸透镜的两侧,若蜡烛置 于B点处,得到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 10厘米(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答案 竖直 不同 光屏 小于,解析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玻璃板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这样可以使镜后的物体与镜前物 体的像重合,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为了得到普遍规律,物体需要放在不同位置多次实验;在探究凸透镜 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凸透镜放在A点处,蜡烛和光屏应分别置于凸透镜两侧,若蜡烛置于B

44、点,得到缩小的实 像,则有20 cm2f,故f10 cm。,4.(2019重庆A,2,3分)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中明月倒影是光的折射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共赏的天上明月是平面镜所成的像,答案 B 酒中明月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在液面处发生反射形成的虚像,故A错误;影子是光沿直线传 播形成的,故B正确;月亮本身不发光,因此月亮不是光源,故C错误;共赏的天上明月是由于月球反射的光射 入我们

45、眼睛,我们所看到的实物,不是平面镜成的像,故D错误。,5.(2018山西,17,3分)暑假小明去五台山旅游,站在清澈的湖边,望向平静的水面,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 上游,鱼戏白塔绿树间”(如图)。这些景象中距离水面最远的是 ( ) A.白云倒影 B.游动的鱼 C.白塔倒影 D.绿树倒影,答案 A 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白云、白塔、绿树在水中成像,像到水面的距离等于物到水面的距 离,白云离水面最远,所以白云的倒影离水面最远,故正确选项为A。,方法技巧 我们看到水中的景象都是虚像,这些虚像可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也可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 的。若物体在水面外,则来自物体的光通过水面反射形成倒影;若

46、物体在水中,则来自物体的光通过折射形 成虚像。,6.(2016吉林,1,2分)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能够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答案 A 鸟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潜望镜观察物体是利用了平面镜使光线发生反 射的原理,故B不符合题意;两镜相连,鼻子“长”在上,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 意;铅笔在水杯中弯折,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故D不符合题意。,7.(2017浙江义乌)坐公交车时,看到同方向行驶的轿车玻璃窗上出现连续横移的字,拍摄了其中两字,如图。 关于这两字写在哪辆车上,从车头向车尾看,字的顺序是 ( ) A.轿车上 中兴 B.

47、轿车上 兴中 C.公交车上 中兴 D.公交车上 兴中,答案 D 因为是坐公交车时,看到同方向行驶的轿车玻璃窗上出现连续横移的字,拍摄了其中两字,根据 平面镜成像可知,两个字是在公交车上。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物像对称。可知,从车头向车尾看,字的 顺序是“兴中”。故D正确,A、B、C错误。,8.(2015湖南郴州,4,2分)人站在竖直放置的穿衣镜前4 m处,若人向镜移动1 m,则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化及 移动后人离像的距离为 ( ) A.变大 6 m B.变大 5 m C.不变 6 m D.不变 8 m,答案 C 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大小相等,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因此,人向镜移动1 m过程中

48、,像大 小不变,移动后人离像的距离为6 m。,9.(2019吉林,22,3分)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 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图10所示,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EO入射,经平面镜反射后沿OF射出。 (1)在纸板前从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纸板上入射光EO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反射; (2)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进行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反射角 入射角; (3)如果让光沿FO方向入射,反射光将沿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图10,答案 (1)漫 (2)等于(=) (3)可逆,解析 (1)实验时,在纸板前从不同的方向

49、都能看到入射光EO的径迹,是由于纸板表面凹凸不平,光在纸板上 发生了漫反射。 (2)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进行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EO入射,经平面镜反射后沿OF射出,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FO射到O点,光将沿OE 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10.(2017吉林,24,3分)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 (2)选取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进行实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3)实验中移动蜡烛B,直至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时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是12 cm,则蜡烛B到玻璃板的 距离是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物理 > 中考专区 > 二轮专题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0年安徽中考物理学复习课件专题三 光现象.pptx)为本站会员(小豆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