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3556606 上传时间:2022-09-17 格式:PPT 页数:108 大小:30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本课程教学特点本课程教学特点 由于同志们所学专业不同,对安全管理的熟悉熟悉程度程度不同,安全知识掌握的重点掌握的重点不同,培训内容难调众口。同志们想获取新的知识,不断充实自己,需求有差异较大;但主要目的是取得安全监管人员执法证书。当前安全管理学科体系尚不完全成熟,观点有异,有些为一家之言,请同志们注意甄别注意甄别。由于培训时间短,内容较多,只能有所侧重。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安全生产现状及对策安全生产现状及对策现代安全管理基础知识现代安全管理基础知识 1.1.当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前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多数煤矿存在超能力、超负荷生产,部分煤矿资源枯竭。自然灾害严重,开采难度大,防灾

2、体系不健全。煤矿安全投入严重不足,欠帐较多。煤矿企业经营管理者安全意识淡薄,管理机制不到位。一、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及对策一、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及对策 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难以实施,重大安全技术问题难以解决。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下降,安全意识较差。专业技术人才青黄不接。煤炭行业管理相对弱化,宏观调控乏力,安全保障体制不完善,安全监管不力。3.3.中国政府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措施中国政府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措施 进一步完善煤矿安全监管体制。按照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定位,对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和地方煤矿安全监管的职责进行调整,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对煤矿安全监管职能。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力度。资金渠道由企业和

3、国家投入两个方面解决。国家将加大煤矿安全技术改造和安全科技投入,尽快弥补煤矿安全欠帐;允许煤矿企业按煤矿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办法的高线提取。依法对安全资金进行监管。继续深化煤矿安全专项整治。全面贯彻瓦斯防治“通风可靠、抽采达标、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监控有效、管理到位”十六字方针,继续加强一通三防管理。“通风可靠”的基本要求是:系统合理、设施完好、风量充足、风流稳定。“系统合理”,就是要求矿井和工作面必须具备独立完善的通风系统,采区实行分区通风。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自然发火严重矿井的采区等,要设专用回风巷,特别是严禁无风作业、微风作业和串联通风作业。设施完好”,就是风机、

4、风门、风桥、风筒、密闭等井上下通风设施保持完好无损,通风巷道保证有足够的断面并保证不失修。“风量充足”,就是矿井总风量、采掘工作面和各种供风场所的配风量,必须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风速、有害气体浓度等,必须符合规程要求;严禁超通风能力组织生产。“风流稳定”,就是要按规定及时测风、调风,保证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供风地点风量、风速持续均衡,局部通风机通风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采用双风机、双电源,能自动切换,保持连续均衡供风。“抽采达标”的基本要求是:多措并举、应抽尽抽、抽采平衡、效果达标。“多措并举多措并举”,即地面抽采与地下抽采相结合。因地制宜、因矿制宜,把矿井(采区)投产前的预抽采、采动层抽采、

5、边开采边抽采、老空区抽采等措施结合起来,全面加强瓦斯抽采。“应抽尽抽应抽尽抽”,凡是应当抽采的煤层,都必须进行抽采,把煤层中的瓦斯最大限度地抽采出来,降低煤层的瓦斯含量。“抽采平衡抽采平衡”,就是要求矿井瓦斯抽采能力与采掘布局相协调、相平衡,使采掘生产活动始终在抽采达标的区域内进行。“效果达标效果达标”,就是通过抽采,使吨煤瓦斯含量、煤层的瓦斯压力、矿井和工作面瓦斯抽采率、采煤工作面开采前的瓦斯含量,达到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规定的标准。“监控有效”的基本要求是:装备齐全、数据准确、断电可靠、处置迅速。“装备齐全装备齐全”,就是监测监控系统的中心站、分站、传感器等设备要齐全,安装设置要符合规定要

6、求,系统运作不间断、不漏报。“数据准确数据准确”,就是瓦斯传感器必须按期调校,其报警值、断电值、复电值要准确,监控中心能适时反映监控场所瓦斯的真实状态。“断电可靠断电可靠”,就是当瓦斯超限时,能够及时切断工作场所的电源,迫使停止采掘等生产活动。“处置迅速处置迅速”,就是要制定瓦斯事故应急预案,当瓦斯超限和各类异常现象出现时,能够迅速作出反应,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使事故得到有效控制。“管理到位”的基本要求是:责任明确、制度完善、执行有力、监督严格。“责任明确责任明确”,就是要把瓦斯治理和安全生产的责任细化,分解落实到煤矿各个层级、各个环节和各个岗位,上至董事长、总经理和总工程师,下至作业现场的每

7、个职工,都要明确自己的具体职责。“制度完善制度完善”,就是要建立健全瓦斯防治规章制度,把对各个环节、各个岗位的工作要求,全部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做到有章可循。并根据井下条件的变化和随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修改、充实、完善规章制度,不断改进和加强瓦斯治理的各项措施,使管理工作常抓常新,科学有效。“执行有力执行有力”,就是要加大贯彻执行力度,在抓落实上狠下功夫。坚持从严要求、一丝不苟,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严厉惩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落实岗位责任,实现群防群治。“监督严格监督严格”,就是要建立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加强监督检查。煤矿各级干部必须切实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各级煤炭管

8、理部门要加强行业管理和指导,安全监管监察机构要加大监管监察力度,确保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上级安全生产指示指令在各类煤矿得到切实认真的贯彻落实。实施煤矿包工队准入制度。对超能力、无能力煤矿及整体承包国有地方煤矿分类监管。规范煤矿生产能力核定工作。保证煤矿主要设备的正常检修时间。加大中小型煤矿整合力度,实行集约化生产。加快实施“科技兴煤”战略。国家组织煤炭企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有关单位开展安全领域基础性技术研究和科技攻关。加强煤矿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关心和爱护煤矿专业技术人员;改善煤矿技术人员福利和待遇;充分发挥技术人员作用。二、现代安全管理基本原理二、现代安全管理基本原理 1 1、安全管

9、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管理者对企业安全工作安全工作进行计划、计划、指挥、协调、控制指挥、协调、控制的一系列活动活动,以保证职工生生命安全命安全与健康健康,减少职业危害,保证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促进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安全工程安全工程 安全工程是以人类生产、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故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分析、总结已经发生事故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方面的有关知识,辨识和预测生产、生活过程中存在的危险、为害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减少事故损失的学科技术知识体系。安全管理的目的安全管理的目的 提高灾害防治科学水平,预先发现、消除或控制

10、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防止发生事故、职业病和环境灾害,避免各种损失,最大限度的发挥安全技术措施的作用,推动企业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安全管理的对象安全管理的对象 人的系统人的系统。人员管理是安全管理的核心。物质系统物质系统。物质系统是生产的对象,也是发生事故的物质基础。能量系统能量系统。一切危害的根本动力来自于能量系统。信息系统信息系统。信息是沟通各个有关系统的媒介。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安全管理机构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各单位必须依法设立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必要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责任制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各类人员、各职能部门的安全责任制,制定安全责任目标,确立安全责任

11、制得以落实的保障制度,为安全责任制落实提供必要的资源。安全管理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规章制度 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是安全工程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生产和生活安全的保障。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包括: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教育制度、安全奖惩制度、事故追踪整改制度、危险作业审批制度、特种作业管理制度、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危险物品管理制度、重大危险设备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安全评价制度、“三同时”审批制度。安全规划与计划。各企业要依法制定安全规划和安全工作计划,特别是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安全培训教育。安全培训教育包括:新员工岗前三级教育、转岗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员工定期培训。安全档案管理。需要管理安全档案有:工伤事故

12、档案、安全教育档案、特种设备档案、安全检查记录、各类安全文件、违章记录、事故隐患及整改记录。安全管理的安全管理的基本手段基本手段 法律手段法律手段:利用国家法律法规进行安全管理。行政手段行政手段:各级政府依法对安全工作进行宏观管理和监督。技术手段技术手段:制定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实施各种安全技术措施,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经济手段经济手段:发展安全产业,实行安全奖惩,落实安全技术措施费用。安全管理的性质安全管理的性质 人为性人为性。管理是人施加于管理对象的特殊行为,由人制定,受人控制,任人修改。效益性效益性。惟利是管理的出发点,效益是管理的终结。强制性强制性。管理就是管理者对被管理者施加的作用和影

13、响,无序状态会导致事故发生。长期性长期性。安全管理是一项经常的、艰苦细致的、长期的工作,安全与生产同在。科学性科学性。安全生产有自身规律,需要人们探索和实践。层次性层次性。注重安全管理的层次性有利于明确职责,发挥各种积极性,保证各项工作有序正常进行。安全管理应包括三个层次:战略层战略层、战术层战术层、执行层执行层。战略层指公司董事会;战术层指企业行政领导层;执行层指各区队、班组、岗位和个人。预防性预防性。安全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保证安全生产,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预防事故作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群众性群众性。安全管理必须依靠全体员工,实行安全生产自我管理、群众管理。社会功能性社会功能性。安全管理是企

14、业需要,也是社会需要,安全生产涉及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安全生产的好坏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8)安全生产的安全生产的“五要素五要素”一是安全文化安全文化,即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强化全民安全意识,提高全民安全素质;二是安全法治安全法治,即健全安全法制,依法规范全社会的安全行为;三是安全责任安全责任,即强化安全责任,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问责制;四是安全科技安全科技,即推进安全科技进步,实施“科技兴安”战略,解决影响安全生产重大科技问题;五是安全投入安全投入,即加大安全投入,建立国家、地方和企业共同投入的机制。2.2.事故事故 事故事故事故是人们在进行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们意愿的、

15、可能迫使有目的的活动暂时或永远中止,同时可能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意外事件。事故事故等级划分等级划分 职工伤亡事故等级的划分,通常分为轻伤事故、重伤事故、一般死亡事故、重大死亡事故、特大死亡事故。轻伤事故轻伤事故 轻伤事故是指丧失劳动能力满一个工作日,但低于105个工作日以下的伤害事故。重伤事故重伤事故重伤事故是指丧失劳动能力超过105个工作日的伤害事故。一般死亡事故一般死亡事故一般死亡事故是指一次死亡人数在2人(含2人)以下的死亡事故。重大死亡事故重大死亡事故 重大死亡事故是指一次死亡人数在3人(含3人)以上,不足特大事故规定的死亡人数、中毒人数和经济损失标准的事故。特大死亡事故特大死亡事

16、故 民航客机发生的机毁人亡(死亡40人及其以上)事故;专机和外国民航客机在中国境内发生的机毁人亡事故;铁路、水运、矿山、水利、电力事故造成一次死亡50人及其以上,或者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及其以上的;公路和其他发生一次死亡30人及其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在500万元及其以上的事故;一次造成职工和居民100人及其以上的急性中毒事故;其他性质特别严重、产生重大影响事故。一般事故发生具有的共同特征 事故具有因果性因果性。因果性是指某一现象作为另一现象发生的根据的两种现象之关联性。事故具有偶然性偶然性、必然性必然性和规律性规律性。事故具有潜在性潜在性、再现性再现性和预测性预测性。事故具有产生发展

17、及消灭的阶段性阶段性。事故具有突发性突发性、继发性继发性。煤矿重大灾害事故的主要类型煤矿重大灾害事故的主要类型 瓦斯、煤尘爆炸瓦斯、煤尘爆炸 矿井水灾矿井水灾 矿井火灾矿井火灾 煤与瓦斯突出煤与瓦斯突出 冲击地压与大面积冒顶 煤矿重大灾害事故煤矿重大灾害事故能给煤矿生产或人员安全、财产造成严重危害的事故。煤矿重大灾害事故的主要特点主要特点 影响范围广。伤亡人员多。中断生产时间长。损坏井巷工程或生产设备。社会影响巨大。重大灾害事故的共同特点共同特点 突发性、灾难性、破坏性、继发性。“四不放过四不放过”原则原则 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

18、施没有落实不放过。3、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频发倾向理论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1939年法默和查姆勃等人提出了事故频发倾向理论。事故频发倾向是指个别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内在倾向。事故频发者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企业中减少事故频发者,就可以减少工业事故。因此,人员选择就成了预防事故的重要措施,通过严格的生理、心理测试,从众多的求知者中选择身体、智力、性格特征及动作特征等方面优秀人才就业,将企业中的事故频发者解雇。事故频发倾向性具有的性格特征事故频发倾向性具有的性格特征 感情冲动,容易兴奋;脾气暴躁;厌倦工作、没有感情;慌慌张张、不沉重;动作生硬而工作效率低;喜怒无常、感情多变;理解能力低,

19、判断和思考能力差;极度喜悦和悲伤;缺乏自制力;处理问题轻率、冒失;运动神经迟钝,动作不灵活。海因里希工业安全理论海因里希工业安全理论 人员伤亡的发生往往是由于一系列因果连锁之末端事故的结果,而事故常常起因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机械、物质的不安全状态。1931年美国海因里希提出了工业安全理论。其主要论点有:不安全行为是大多数工业事故的原因。人员在受到伤害之前,已经数百次面临来自物的方面的危险。在工业事故中,人员受到伤害的严重程度具有随机性。大多数情况下,人员在事故发生时可以免遭伤害。防止事故的方法与企业管理、成本管理及质量管理方法类似。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1961年吉布森吉布森提出了能

20、量意外释放理论。他认为,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各种形式的能量是构成伤害的直接原因,应该通过控制能量或控制作为能量达及人体媒介的能量载体来预防伤害事故。可以相互转换的各种能量形式: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电离及非电离辐射、声能、生物能、原子能、势能等。事故防范对策:用安全能源代替不安全能源;限制能量;防止能量蓄积;控制能量释放;延缓释放能量;开辟释放能量的渠道;设置屏蔽设施;设置人、物与能源间屏障;提高防护标准;改变工艺流程;修复或急救。事故遭遇倾向理论事故遭遇倾向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对大多数工业事故是由于事故频发者引起的观念产生了怀疑,一些人比另一些人容易发生事故是

21、与他们从事的作业有较高危险性有关。于是,出现了事故遭遇倾向理论。事故遭遇倾向是指某些人员在某些生产作业条件下容易发生事故的倾向。许多人发生事故是由于他们行为的某种瞬时特征引起的。研究结果表明:每个人发生事故概率相等且概率极小,一定时期内发生事故次数服从泊松分布。根据泊松分布,大多数人不发生事故,少数人发生一次事故,极少数人发生两次以上事故。现代因果连锁理论现代因果连锁理论 勃德在海因里希事故因果理论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因果连锁理论。其主要观点是:控制不足管理。事故因果连锁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安全管理。控制是安全管理的核心。基本原因起源论。找出问题的基本原因、背后的原因。其中;基本原因包括个人原因

22、及与工作有关的原因。直接原因征兆。事故接触。受伤、损坏损失。管理失误个人原因工作条件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事故伤亡。轨迹交叉理论轨迹交叉理论 斯奇巴斯奇巴提出事故轨迹交叉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在事故发展进程中,人的因素运动轨迹与物的因素运动轨迹的交点就是事故发生时间和空间,即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发生于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将在此时间此空间发生事故。事故轨迹交叉理论强调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在事故致因中占同样重要作用。按照该理论,可以通过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同时、同地出现,来预防事故的发生。事故轨迹交叉理论将事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描述为:基本原因间接原因直接原因事故伤害。系统安全理论

23、20世纪60年代,美国开始研究系统安全理论。系统安全是在系统寿命周期内应用系统安全管理及系统安全工程原理,识别危险源并使其危险性减至最小,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安全程度。系统安全理论系统安全理论的主要观点是:通过改善物的系统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安全性,从而避免事故。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任何事物中都潜伏着危险因素。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和危险。安全工作目标就是控制危险源。4、事故预防原理 事故预防的基本原则 海因里希把造成人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主要原因归结为:不正确的态度;技术、知识不足;身体不适;不良的工作环境。海因里希提出的四种对策:工程技术方面改

24、进;说服教育;人事调整;惩戒。“3E”原则: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法制对策。工程技术对策工程技术对策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消除设施设备的不安全因素、改善作业环境条件、完善防护与报警装置,实现生产条件的安全和卫生。教育对策教育对策 提供各种层次、形式和内容的教育和训练,使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掌握安全生产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法制对策法制对策 利用法律、规程、标准以及规章制度等必要的强制性手段约束人们的行为,达到消除不重视安全、违章作业等现象的目的。防止人失误与不安全行为 人失误致因分析 超过人的能力的过负荷 与外界刺激要求不一致的反应。由于不知道正确方法或故意采取不恰当

25、行为。防止人失误的三个阶段:控制、减少可能引起人失误的各种因素防止出现人失误。在一旦发生人失误的场合,使人失误不至于引起事故,使人失误无害化。在人失误引起事故的情况下,限制事故发展,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人失误的技术措施 用机器代替人。即在人容易失误的地方用机器代替人操作。冗余系统。其主要方法有:两人操作;人机并行;审查。耐失误设计耐失误设计。通过精心设计使人员不能发生失误或发生失误也不会带来事故等严重后果的设计。警告警告。分为:视觉警告、听觉警告、气味警告、触觉警告。人、机、环境匹配人、机、环境匹配。主要包括显示器人机学设计、操纵器人机学设计、生产环境人机学要求。防止人失误的管理措施防止人失误的

26、管理措施 职业适应性职业适应性:指人员从事某种职业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着重于职业对人员的能力要求。它包括职业适应性分析、职业适应性测试、职业适应性人员的选择。安全教育与技能训练安全教育与技能训练。安全教育包括: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技能教育、安全态度教育。其他管理措施其他管理措施:合理安排工作量;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持证上岗;编制安全技术措施等。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技术措施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技术措施 系统中存在的两类危险源系统中存在的两类危险源 第一类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指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能量(能源或能源载体)或危险物质。第二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

27、效的各种因素。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 其基本出发点是采取措施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防止其意外释放。消除危险源。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隔离。有分离和屏蔽两种措施。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 基本出发点是:防止事故意外释放等能量或危险物质达及人或物,或者减轻对人或物作用。隔离。包括远离、封闭、缓冲三种措施。个体防护。薄弱环节。避难与救援。采取措施减少故障发生 安全系数。提高可靠性。安全监控系统。故障安全设计。有三种方案:故障消极方案、故障积极方案、故障正常方案。5.5.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 系统原理系统原理 系统原理是现代管理科学中的一个最基本的原理。它是指

28、人们在从事管理工作时,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以达到管理的优化目标,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认识和处理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运用系统原理的原则 动态相关性原则动态相关性原则构成企业管理系统各要素是运动和发展的,且相互关联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该原则是指任何企业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转,不仅要受到系统本身条件的限制和制约,还要受到其他有关系统的影响和制约,并随着时间、地点以及人们的不同努力程度而发生变化。整分合原则整分合原则 现代高效率的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综合。整分合原则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的意义:整企业领导在制定整体目标、进行宏观决策

29、时,必须把安全纳入,作为整体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加以考虑;分安全管理必须做到明确分工,层层落实,要建立健全安全组织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使每个人员都明确目标和责任;合要强化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能,树立其权威,以保证强有力的协调控制,实现有效综合。反馈原则反馈原则 反馈原则指的是成功高效管理,离不开灵敏、准确、迅速的反馈。现代企业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都在不断变化,所以,管理系统要实现目标,必须根据反馈及时了解这些变化,从而调整系统的状态,保证目标的实现。管理反馈是以信息流动为基础的,及时、准确的反馈依靠的是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封闭原则封闭原则 在任何一个管理系统内部,管

30、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这就是封闭原则。其基本精神是企业系统内各种管理机构之间,各种管理制度、方法之间,必须具有相互制约关系,管理才能有效。在应用封闭原则时,需做好以下三点:建立健全各机构并使之各司其职,相互制约。企业机构的职能:分为决策指挥中心、执行机构、监督机构和反馈机构。完善企业各项管理制度 按照封闭原则,针对决策指挥、执行、监督、反馈等各环节制定法规,构成一个封闭的法规网。把握封闭的相对性 从空间上和时间上根据事物发展的客观需要,不断以新的封闭代替旧的封闭。人本原理人本原理 人本原理人本原理的含义 人本原理是在企业管理活动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

31、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根本的指导思想。搞好企业安全管理,避免工伤事故与职业病的发生,是人本原理的直接体现。重视人的生命和健康是企业安全管理第一需要;安全健康是职工的基本权利之一;安全生产需要职工主动参与,体现其主观能动。贯彻人本原理的措施贯彻人本原理的措施 重视企业思想教育工作。强化民主管理。激励职工行为。改善领导行为。动力原则 推动管理活动基本力量是人,良好的管理必须有能够激发人的工作能力的动力。动力的产生可以来自于物质、精神和信息,相应就有三类基本动力:物质动力、精神动力、信息动力。运用人本原理的原则 动力原则运用要得当,否则会起到负面的作用。第一,要注意综合协调地运用三种动力,不要仅仅孤立地

32、使用某一种动力;第二,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体动力与集体动力的辨证关系,集体的前进是管理的根本,在此前提下让个体充分地自由发展;第三,要处理好暂时动力和持久动力之间的关系;第四,要掌握好各种刺激量的阈值,避免物极必反的结果出现。能级原则能级原则能级:原子中的电子分别具有一定的能量,并按能量大小分布在相应的轨道上绕原子核运转。这些轨道所对应的能量数值是不连续并按大小分级排列的,称为“能级”。现代管理引入这一概念,认为组织中的单位和个人都具有一定的能量,并且可按能量大小的顺序排列,形成现代管理中的能级。管理能级不是人为假设,而是客观存在。在运用能级原则时应该做到三点:能级确定必须保证管理系统具有稳定性

33、;人才配备使用必须与能级对应;对不同能级授予不同权力和责任,给予不同激励,使其责、权、利与能级相符。激励原则激励原则 管理中的激励就是利用某种外部诱因的刺激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科学的手段,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使其充分发挥出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是激励原则。运用激励原则形成各种激励理论已经发展成管理学中一个理论群,在安全管理中也受到广泛的重视。弹性原理弹性原理 弹性原理弹性原理的含义企业管理必须保持充分的弹性,即必须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以及时适应客观事物各种可能的变化,实行有效的动态管理,这称之为企业管理的弹性原理。管理需要弹性是由于企业系统所处的外部环境、内部条件以及企业管理运动

34、的特殊性所造成的。企业外部环境十分复杂,是企业难以控制的。根据以往信息做出的分析预测总会与当前的实际有差异。因此,应摈弃僵化管理,实行弹性管理。企业的内部条件相对来说是可控的,但可控的程度是有限度的。尤其是人这一因素,作为有思维活动、有自由意志的生命,更是会变化不定。只从理想状态出发,不留任何余地,则往往会处于十分被动的境地。预防原理预防原理 预防原理的含义安全管理工作应当以预防为主,即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出现,从而使事故发生的概率减到最小,这就是预防原理。预防本质是采取事前措施,防止伤害发生。预防与善后是安全管理的两种工作方法。善后是针对事故发生以后所

35、采取的措施和处理工作,预防的工作方法是主动的、积极的,是安全管理应该采取的主要方法。安全管理以预防为主,其基本出发点源自生产过程中的事故是能够预防的观点。由于预防是事前的工作,因此正确性和有效性就十分重要。为了使预防工作真正起到作用,一方面要重视经验的积累,对既成事故和大量的未遂事故(险肇事故)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发现规律,做到有的放矢;另一方面要采用科学的安全分析、评价技术,对生产中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后果作出准确的判断,从而实施有效的对策,预防事故的发生。运用预防原理的原则运用预防原理的原则 偶然损失原则 事故所产生的后果(人员伤亡、健康损害、物质损失等),以及后果的大小如何,都是随机的,

36、是难以预测的。反复发生的同类事故,并不一定产生相同的后果,这就是事故损失的偶然性。证据-重要意义在于指出事故与伤害后果之间存在着偶然性的概率原则。海因里希法则海因里希法则,或者称为 1:29:300法则。青岛贤司法则青岛贤司法则伤亡与无伤亡的比例:重型机械和材料工业,1:8;轻工业,1:32。博德法则博德法则严重伤害轻微伤害财产损失无伤害财产损失=1:10:30:600。中国矿业大学何学秋何学秋教授研究结果 对于全部煤矿事故,事故法则为:死亡:重伤;轻伤=1:10:300。对于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其法则为:死亡:重伤:轻伤:无伤=1:12:200:400。根据事故损失的偶然性,可得到安全管理上

37、的偶然损失原则:不管事故是否造成了损失,为了防止事故损失的发生,唯一的办法是防止事故再次发生。这个原则强调在安全管理实践中,一定要重视各类事故,包括险肇事故,只有将险肇事故都控制住,才能真正防止事故损失的发生。因果关系原则因果关系原则 因果关系-事物之间存在着某一事物是另一事物发生的原因这种关系。事故因果关系-事故是许多因素互为因果连续发生的最终结果。一个因素是前一因素的结果,而又是后一因素的原因,环环相扣,导致事故的发生。事故的因果关系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必然性,即事故因素及其因果关系的存在决定了事故或迟或早必然要发生。因果关系原则-从事故因果关系中认识必然性,发现事故发生的规律性,变不安全条件

38、为安全条件,把事故消灭在早期起因阶段。掌握事故因果关系,砍断事故因素的环链,就消除了事故发生的必然性,就可能防止事故的发生。事故的必然性中包含着规律性。必然性来自于因果关系,深入调查、了解事故因素的因果关系,就可以发现事故发生的客观规律,从而为防止事故发生提供依据。本质安全化原则本质安全化原则 该原则的含义是指从一开始和从本质上实现了安全化,就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本质安全化指的是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强制原理强制原理 强制原理强制原理的含义强制-就是无须做很多的思想工作、统一认识、讲清道理等,而是必须绝对服从,不必经

39、管理对象同意便可采取控制行动。强制原理:采取强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动,使个人的活动、行为等受到安全管理要求的约束,从而实现有效的安全管理。任何管理均带有一定的强制性。管理过程中必然包含管理者对被管理者施加作用和影响,并要求被管理者服从其意志、满足其要求、完成其规定的任务。不强制便不能有效约束被管理者的无拘个性,将被管理者调动到符合整体管理利益和目标的轨道上来。安全管理更需要具有强制性,这是基于以下四个原因:事故损失的偶然性 人的“冒险(走捷径)”心理 事故损失的不可挽回性安全管理的目的性 强制性管理的实现,离不开完善的法规和强有力的监督、执法和管理体系。强制管理不排斥民主管理。应该强调

40、安全管理的特殊性,实行强制性基础之上的民主性。强制管理与唯长官意志的独裁管理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运用强制原理的原则 安全第一原则 在进行生产和其他活动的时候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当生产和其他工作与安全发生矛盾时,要以安全为主,生产和其他工作要服从安全,这就是安全第一原则。贯彻安全第一原则,就是要求企业的领导者要高度重视安全,把安全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要把保证安全作为完成各项任务、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在计划、布置、实施各项工作时首先想到安全,预先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该原则强调必须把安全生产作为衡量企业工作好坏的一项基本内容,作为一项有“否决权”的指标,不安全不准进行生产。作

41、为强制原理范畴中的一个原则,安全第一应该成为企业的统一认识和行动准则,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在从事各项工作中都要以安全为根本。谁违反了这个原则,谁就应该受到相应的惩处。这里不存在想得通就执行,想不通可以不执行的问题,而应该是无条件地、毫不动摇地遵循这一原则。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就要建立和健全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从组织上、思想上、制度上切实把安全工作摆在首位,常抓不懈,形成“标准化、制度化、经常化”的安全工作体系。管生产必须同时管安全的原则 安全是生产的第一属性,是质量、效益等属性的基础,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在抓生产时必须亲自抓安全工作。这就是管生产必须同时管安全的原则。安全生产应该渗透到生产管理的各个

42、环节,企业的各级管理者必须作到生产和安全“五同时”,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贯彻该原则,尤其要把安全生产纳入计划,在编制企业年度计划和长远规划时,应把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结合企业的生产挖潜、技术革新、设备改造、工业改组等,来消除事故隐患,改善劳动条件。坚持这个原则,要求企业的各级管理者,特别是高层管理者要亲自抓安全工作。监督原则监督原则 为了促使各部门严格执行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章制度,保护职工的安全与健康,实现安全生产,必须授权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行使监督、检查和惩罚的职责,以揭露安全工作中的问题,督促问题的解决,追究和惩戒违章

43、失职行为,这就是安全管理的监督原则。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法人,国家与企业、经营者与职工之间利益差别,在安全管理方面也会有所体现。它表现为生产与安全、效益与安全、局部效益与社会效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企业经营者往往容易片面追求质量、利润、产量等,而忽视职工安全与健康。只有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配备合格的监督人员,赋予必要的强制权限,以保证其履行监督职责,才能保证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当前我国安全生产监督可分为六个层次: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监督、群众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工作模式是国家监察、部门监管、企业主体、群众参与、法律依据、科技保证、专家咨

44、询、中介服务。国家监察是指国家授权专门的行政机关,以国家名义并运用国家权力对各级经济、生产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执行安全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企业监督是指由企业经营者直接领导、指挥企业安技部门,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等各部门的安全状况和法规、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的监督和检查。群众监督是指广大职工群众通过各级工会和职工代表大会等自己的组织,对企业各级行政管理部门贯彻执行安全法规、改善劳动条件等进行监督。正确处理安全与金钱的关系正确处理安全与金钱的关系 正确处理安全与金钱的关系正确处理安全与金钱的关系正确处理安全与金钱的关系正确处理安全与金钱的关系 安全,是安全,是:父母的嘱托;父母的嘱托;妻子的叮咛;妻子的叮咛;儿女的期盼;儿女的期盼;自己的希望!自己的希望!联系电话:65201892(办)手机:13110235454 E-mai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