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结构主义-PPT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3560892 上传时间:2022-09-18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文论-结构主义-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西方文论-结构主义-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西方文论-结构主义-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西方文论-结构主义-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西方文论-结构主义-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西方文论西方文论结构主义与后结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构主义第一节第一节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概述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概述 v20世纪5060年代以来,法国哲学中出现过两次重要变更。第一次是以列维斯特劳斯等人的结构主义向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提出挑战。第二次是结构主义内部的衍化。德里达、福柯等人要求消解结构主义的固定和僵化的概念结构和理论框架。结构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v有着激进传统的法国思想界,在20世纪50年代遭遇困境。以萨特的现代期刊为核心的左派知识分子阵营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热衷于马克思主义的左派知识分子也无法解释苏联正在发生的复杂情况,而萨特在50年代上半期一如既往宣扬他的人道主义,却对苏联

2、的高压政策置若罔闻,这使大部分的追随者开始怀疑他的理论。法国思想界需要一种新的理论代替左派的意识形态,结构主义如期而至。v 1962年,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出版了野性的思维一书,书的最后一章“历史和辩证法”对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萨特在辩证理性批判中的基本观点提出明确挑战,引发了一场决定法国乃至西方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走向的学术论战,使结构主义取代存在主义成为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思潮。什么是结构主义?v从广义上讲,结构主义可以看作是20世纪发生于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种思潮,它兴起于五六十年代的法国,然后迅速蔓延到欧美各国,成为一种社会性的思潮。相对于其他思潮来讲,它不重视因果解释,而是坚持如果

3、要弄清楚一种现象,人们就必须描述其内部结构其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并描述它跟其他现象的关系,因为这些现象与之构成更大的结构。v从狭义上来讲,结构主义一般只是指现代语言学、人类学和文学批评的一种方法。v结构主义更多的是一种方法,是“关于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它认为“事物的真正本质不在于事物本身,而是在于我们在各种事物之间的构造,然后又在它们之间感觉到的那种关系。”v结构主义者坚持认为客观世界不仅是真实的,而且也是可以被科学认识的,只是构成客观世界的事物的本质不存在与单个的事物本身,而在于事物于事物的关系之间。v结构主义者特别关注对结构的感知和描绘,试图通过建立一个关于客体事物的结构模式来达到对于客

4、体的认识,从这个角度看,结构主义具有了方法论的性质。v结构主义在当代西方文论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它继承了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派注重文学文本客观分析的科学主义精神,并使这种传统发展到了极致;另一方面它又开启了解构主义和阅读理论的新思想。v结构主义风行于很多国家,同时也造就了不少结构主义文论家,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被称为“结构主义五巨头”的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罗兰巴尔特(结构主义文论)、雅克拉康(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心理学)、福柯(结构主义历史学)、阿尔都塞(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以及雅各布逊、普洛普、格雷马斯、热奈特等等。后结构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v19世纪末,尼采宣称“上帝死了”,并要

5、求“重估一切价值”。他的叛逆思想从此对西方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一股质疑理性、颠覆传统的思潮,尼采哲学成为解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之一。另外两股启迪和滋养了解构主义的重要思想运动,分别是海德格尔的现象学以及欧洲左派批判理论。v 1968年,一场激进学生运动席卷整个欧美资本主义世界。在法国,抗议运动被称作“五月风暴”。可悲的是,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昙花一现,转眼即逝。在随之而来的郁闷年代里,激进学者难以压抑的革命激情被迫转向学术思想深层的拆解工作。不妨说,他们明知资本主义根深蒂固、难以摇撼,却偏要去破坏瓦解它所依赖的强大发达的各种基础,从它的语言、信仰、机构、制度,直到学术规范与权力网络。什么是后结构主义

6、v后结构主义(Postsructuralism)是20世纪7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改造结构主义的政治思潮。v其代表人物大多数是原来的结构主义者,如法国的巴尔特、福柯、拉康、索勒斯、德里达等。v后结构主义主要批判结构主义对形而上学传统的依附,反对传统结构主义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对客观性和理性问题上,企图恢复非理性倾向,追求从逻辑出发而得出非逻辑的结果,揭示语言的规律。v解构理论有时也称为后结构主义,因为它采用费迪南索绪尔提出的概念以及以其理论为主要基础的结构主义符号学的因果关系,旨在削弱索绪尔体系和结构主义本身的基础。v后结构主义是跟随在结构主义觉醒之后出现的一套思想,它试图去了解这个无法挽回地被分割成

7、数个体系的世界。v后结构主义者与它的结构主义前辈最明显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抛弃了结构主义的简化主义方法论。v他们挑战结构主义宣称自己是能够诠释所有文本的批评后设语言(metalanguage),并且认为一个文本之外中立全知的观点是不可能存在的。v后结构主义者追求的是意符的无限扮演(play),并且不会给予任何一种阅读方法比其他方法还要更高的地位。也因此,后结构主义领域中很少有互相一致的理论,但是每个理论都是从对结构主义的批判为起点。而后结构主义的研究是带有政治性的,因为许多后结构主义者相信,我们认为我们居住的这个世界事实上只是一个社会建构,在当中有许多不同的意识形态推动著想要成为霸权。v需要注

8、意的是: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不是一个统一的哲学流派,而是具有不同倾向的学者因在不同意义上将原来主要在语言学中运用的结构主义方法推广用于从事其他研究而形成的一种庞杂的思潮。因此,我们要真正了解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文论,就必须了解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的文论思想,如列维斯特劳斯、拉康、罗兰巴特、福柯、德里达等人的文论思想。第二节第二节 索绪尔:结构主义先驱索绪尔:结构主义先驱v索绪尔(18571913)v他是现代语言学的重要奠基者,也是结构主义的开创者之一。v代表作:普通语言学教程v该书集中体现了他的基本语言学思想,对二十世纪的现代语言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v由于其研究视角和方法论所具有的一般性和深

9、刻性,书中的思想成为二十世纪重要的哲学流派结构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索绪尔提出的四组核心概念v语言和言语v他将人类语言活动分为言语和语言两个层次。v言语:在具体日常情境中进行的个体语言活动,比如说出来的话和写下来的句子,它是一种个人行为。v语言:指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词汇系统和语法体系,它是语言活动的社会性部分。v在语言活动中,这两个层次相互关联。一方面要使言语能为人们所理解,首先必须有一个能被参与言语活动的各方共同掌握的语言系统,否则言语活动就无法进行;另一方面,要建立起一种语言,又必须有言语实践,语言是言语的产物。v索绪尔对言语和语言的区分,突出了语言系统的结构性质。任何具体言语都不具有独立的

10、意义,它们之所以能够表情达意,都是由于那个超越其上的语言系统的作用。v历时与共时v“语言中凡属历时的,都只是由于言语。”v言语的历时性发展,构成了语言从一个状态过渡到另一个状态的演化,研究这种演化的,称作历时语言学;与此相对,从语言的现实用法的角度,将语言作为一个符号系统,对构成这一系统的各项要素及要素间的关系展开共时研究,称作共时语言学。v索绪尔更强调的是对共时语言学的研究,因为在他看来,语言更是一种客观的现实存在,因此只有集中于某一状态,排除历时的干扰,才能深入到它的系统内部去了解和描述它。v这一点也促使结构主义文论家对文学系统和它内部结构的注意,成为结构主义文论将寻找和建构文学内在结构作

11、为主要研究目标的基本理论依据和出发点。v能指和所指v作为语言结构基本成分的语言符号,“连接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概念所指、音响能指)语言符号不是能指与现实中事物的结合,而是能指与所指即音响与概念的结合。v“语言还可以比作一张纸:思想是正面,声音是反面。我们不能切开正面而不同时切开反面,同样,在语言里,我们不能使声音离开思想,也不能是思想离开声音。”v组合和聚合v索绪尔认为,在语言状态中,一切都是以关系为基础的。这种关系表现为两个向度:语言的横组合关系和纵聚合关系。v横组合关系:语言的句段关系。指构成句子每一个语句符号按照顺序先后展现所形成的相互间的联系。v纵聚合关系:指特定

12、句段中的词与“现在”没有出现的许多有某种共同点的词,在联想作用下构成的一种集合关系。v从这两种关系,我们可以看出,语言符号的意义并不是它们本身的内容所规定的,而是在一个纵横交织的关系网中,被语言的结构所规定的。v结构主义文论作为结构思潮的一部分,一方面是西方社会存在的产物,另一方面它也经过了由索绪尔语言学到捷克结构主义,直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结构主义文论的自身发展过程,而对于结构主义文论自身发展过程的了解,对于我们理解结构主义文论本身,无疑是有益的。第三节 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v雅克拉康(JacquesLacan,1901-1981)v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和思想家,不仅从根本上改

13、造了精神分析的理论和方法,而且也是整个新型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和方法的奠基人。v代表作:论镜象阶段象征性、想象力及现实 结构精神分析学说的诞生v1936年,拉康在精神分析学国际研讨会上发表论镜像阶段,提出“镜像阶段(Le stade du miroir)”理论,这是他全面深刻地研究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提出的心理发生和人格历史建构逻辑后发表的颠覆性观点,标志着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说的诞生。拉康的镜像理论v拉康在弗洛伊德学说的基础上提出“镜像阶段”理论,认为镜像阶段在儿童“自我”的形成过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v婴儿在出生后的6个月之内,即“前镜像阶段”只能被动地接受到外界对他的作用,所得到的印象只

14、能是零碎的片断的,并无统一性和整体性观念。v6至18个月期间,一般婴儿都会经历一种变化,拉康称之为“镜像阶段”的变化。这一年龄段的婴儿经常会冲着镜中自身的像发笑。拉康认为这是一种会心之笑,标志着从被动接受阶段向主动行为阶段的转变。v大约在18个月左右,婴儿的兴趣就从对镜像的迷恋转移到试图对工具的控制和他人的行为交往中去,于是“镜像阶段”宣告结束。v菲勒斯(Phallus)v婴儿一旦从镜像的迷恋中脱离出来,他就会转向他人。最重要的他人莫过于母亲。拉康认为,单独的母婴关系并不存在,它只能是想象三角形中的一部份。想象三角形的另一元是什么呢?拉康称这一第三者为菲勒斯。v拉康认为,人是欲望的载体,是一种

15、欲望主体。v就母婴关系而言,婴儿欲望的对象并不是母亲,而是其它东西。那其他东西是什么呢?为了独占母亲的爱,婴儿往往会想方设法来取悦母亲。从根本上说,要想真正取悦母亲,就要成为母亲欲望的东西。v作为母亲欲望指向的菲勒斯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它是一种象征符号,代表了一种缺乏,是关于缺乏的能指。拉康的新俄狄浦斯情结v在婴儿出生以后,母亲与父亲都可以成为婴儿的注视对象,其中在多数情况下母亲居于中心地位(这与母亲哺育照顾婴儿有关,而不是性欲关系)。v在618个月间,儿童开始与母体的认证过程,以后儿童逐渐变得与母亲的欲望客体认证,儿童要成为母亲欲望的能指,这就是菲勒斯。这时菲勒斯和父亲的隐喻对婴儿来说只是一个

16、所指而已(即目的、意义是让母亲关爱自己)。这个过程的意义并不在于儿童对母体的关系本身,而在于儿童对他人性的承认,儿童已经能区分自身与他人,向他的对象化思维迈进。这时产生了第一个隐喻性的能指父亲的名字(the NameoftheFather)拉康有意把它断开来,表示它的混乱和阉割状态(即儿童对法权尚未有真正的认知)。拉康的无意识理论v无意识是语言的产物v无意识像语言一样有规律或有结构v无意识是通过隐喻和转喻来表现其内容v语言的一种特殊作用,是语言对欲望加以组织的结果v无意识和语言一样是由各个能指的运动构成的,欲望就仅仅是一种能指符号,没有尽头地从一个能指向另一个能指运动,它们的所指、意义则由于被

17、压抑而无法接近。文本分析v失窃的信 爱伦坡v小说情节:法国皇宫的一位重要人物接到一封秘信,未来及细读,就因国王的突然出现而将信搁置一边,这时一位想谋得政治利益的大臣恰在一旁,便当着王后的面将信拿走,而王后因为国王在场而无可奈何。后来,王后委托巴黎警察局长将信找回,警察局长几乎搜遍了大臣的家却一无所获,只得求教于侦探杜宾。杜宾假装去拜访大臣,在大臣家中发现:原来信被改装后就大模大样地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上于是,他再次托辞拜访,用一封相似的信将王后失窃的信掉包,最终解决了王后的难题。v拉康对爱伦坡被窃的信所做的结构分析体现了拉康的无意识意义显现与语言的意义显现具有同构性的理论,被窃的信的情节结构很好的

18、反映了意义是如何在能指符号的位移和转换过程中被产生出来。v 国王 v v v王后 D大臣v 警长 v v v D大臣 杜宾第四节 罗兰巴特的结构主义文论v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v法国文学批评家、文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和符号学家。其符号学著作使他成为将结构主义泛用于文学、文化现象及一般性事物研究的重要代表。v代表作:写作的零度、神话学、S/Z、恋人絮语、作者之死罗兰巴特主要思想v结构主义的叙事理论v1966年,罗兰巴特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文章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这篇文章从结构主义符号学的观点出发,在托多洛夫可榜霄玛斯等人的基础上,为叙事理论开辟了新的方向。v巴特

19、从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出发,指出在语言分析中,句子可分为三个层次:语音、语法、语义。这些层次之间至少有两种关系:从同一层次上看有“分布”(dskbtto:la)的关系,从不同层次或超层次上看有“融合”(ntegratve)的关系。v为此叙事文的层次也可以参照上述分析方法而分成三层:功能、行动、叙述。各层次上有单元分布关系,不同层次上有融合关系,如“功能”的确定须决定于角色的意向或故事大体的“动向”,“动向”的作用、价值又须看它在整个“叙述”中的地位而定。v符号学理论v巴特于1953年发表了他的重要论文写作的零度,探索古典的法国写作的风格,这是他结构主义符号美学思想极富代表性的一篇文章,也是对萨特的

20、文学纲领的反驳。v作者论述了“什么是写作”、”文体”的本质,他认为文体作为个人的封闭步骤,与社会无关而又易于为社会青睐。语言只存在于包括文学在内的使用之中,文体却不限于此v他主张文学批评应从具体的作品出发,只对作品本身感兴趣,其矛头针对法国传统的实证主义批评,被认为是法国新批评派的宣言。v结构主义的转向:后结构主义v1968年的“五月风暴”,导致了法国知识界对结构主义的普遍不信任。从外部看,当时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崩溃使人们对结构主义稳定的传统意义发生了怀疑;从内部看,“五月风暴”的失败也促使结构主义阵营自身的分解。v巴特对符号问题进行了更大胆的探索。他发现,能指与所指并不能构成一个完整固定

21、的符号,每一个所指的位置都可能被其他能指取代过,能指所指涉的与其说是一个概念(所指),不如说是另一些能指群,这就导致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分裂,能指的意指活动还未及达到其所指前就转向了其他的能指。v巴特强调的不再是科学的研究,而是文本的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读者有创造意义的自由。主体阅读文本是一个在创造中体验的过程。v他的创造反映了后现代艺术的一个特点,即,要求读者不要旁观,而要参与;不是消极地理解作者的本意,而是积极地制造出适合于自己口昧的意义文本分析v恋人絮语中的几个片段他/她在等待v “我在恋爱着?是的,因为我在等待着。”而对方从不等待。有时我想进入那个一无所待的角色;我让自己围着别的什么事忙碌

22、,我故意迟到;但在这种游戏里,我总输,不管干什么,我还在老地方,什么事也没干,十分准时,甚至提前。恋人注定的角色便是:我是等待的一方。风流名士和妓女v 某风流名士迷上了一个妓女,而她却对他说:“只要你在我的花园里坐在我的窗子下的一张凳子上等我一百个通宵,我便属于你了。”到了第九十九个夜晚,那位雅客站了起来,挟着凳子走开了。v一则冷笑话v影视作品:撕花瓣第五节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文论v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19302004)v法国著名的哲学家,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被称为“解构主义之父”。v代表作:书写和差异、论文字学、马克思的幽灵德里达的解构理论v为了反对形而上学、逻各斯中心

23、,乃至一切封闭僵硬的体系,解构运动大力宣扬主体消散、意义延异、能指自由。换言之,它强调语言和思想的自由嬉戏,哪怕这种自由仅仅是一曲“带着镣铐的舞蹈”。除了它天生的叛逆品格,解构主义又是一种自相矛盾的理论。v用德里达的话说,解构主义并非一种在场,而是一种迹踪。它难以限定,无形无踪,却又无时无处不在。换言之,解构主义一旦被定义,或被确定为是什么,它本身随之就会被解构掉。v解构的两大基本特征分别是开放性和无终止性。v解构一句话、一个命题、或一种传统信念,就是通过对其中修辞方法的分析,来破坏它所声称的哲学基础和它所依赖的等级对立。德里达的解构策略v反逻各斯中心论(语音中心论)v西方形而上学思想传统发端

24、于柏拉图对于古希腊逻各斯的理解。在柏拉图及其弟子看来,真理源于逻各斯(Logos),即真理的声音,或上帝之言。v这种逻各斯主义认为,世上万物的存在都与它的在场紧密相联。为此,最理想的方式应当是直接思考“思想”,而尽量避免语言的媒介。书面文字(writing)传统地被认为是第二位的,是一种对于声音的代替,是媒介的媒介。v德里达通过颠倒说话和书写的次序,移动中心和边缘的位置来消解形而上学。德里达颠覆了言语对书写的优先地位,使说话(言语)从中心移位到了边缘。中心的解除,使说话与书写具有相同的本性,二者不存在任何中心和从属关系,也不存在二元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的互补关系。v解构二元对立v传统的逻各

25、斯中心主义,集中体现于等级森严的二元对立中。v“在传统二元对立中,两个对立项并非和平共处,而是处于一个鲜明的等级秩序中。其中一项在逻辑、价值方面占据了强制性位置,它统治着另一项。”(德里达语)v言语文字,自然文化,男人女人,灵魂肉体,意识无意识,理性疯狂,真理谬误,西方东方v德里达认为,要拆解一切不平等的对立概念,从而颠倒在本质与现象、内容与表现、隐含与显现、物质与运动关系上的传统观念,对绝对理性、终极价值、本真、本源、本质等有碍于自由游戏的观念提出质疑v 发明“延异”概念v符号是由概念和声音两部分构成的。v符号代表了一种缺席的在场(an absent presence)。我们无需呈现椅子实物

26、,只需使用声音或chair文字即可,这样就推迟或延后了实物的在场。v语言符号无非是一系列不断推延的差异游戏。v德里达将差异(difference)中的一个字母E变为A,用它来质疑和颠覆逻各斯中心论,进而解开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死结。在法语中,difference 和differance两词的发音相同。若要区分它们,我们必须得借助文字拼写上的差异,这本身就是对言语优于文字逻各斯主义论点的一个极好讽刺。v关于延异,德里达有一个生动比喻,说它就像一把扎束的花(sheaf)。其中有着“复杂的组织结构,不同的花枝和不同的词意,各自朝不同的方向散漫开去。与此同时,每一枝花又与其它的花枝或意义紧密联系,形成一

27、种交错结构”。v需要说明,作为延异特征之一的散漫,除了时间上的延迟、空间上的差异这两层含义之外,还含有一种“播撒”(拉丁文differe)之意。也就是说,没有人能够完全控制流动的象征符号游戏,没有人能够约束文字的差异区别。v在德里达这里,语言被看成延迟与差异永无止境的游戏,而意义也只能从无数可供选择的意义差异中产生。由于作为意义归宿的“在场”已经不复存在,符号的确定意义被层层地延异下来,又向四面八方指涉开去,犹如种子一样到处播撒,因而它根本没有中心可言。v德里达认为,播撒是一切文字固有的能力,它永远无休止地瓦解文本,揭露文本的零乱与重复。v“替补”v卢梭在其忏悔录里曾有过一系列著名论述。譬如他

28、说过:“语言是讲述的,文字仅是言语的补充。”v德里达援引卢梭有关“补充”的说法,进而提出,言语需要文字的补充,这说明言语的本身并不完整。而他所说的替补,实质上就是一连串无休止的语言代替。v关于互文性v 解构主义认为,文字不是外在实物的反映,而是一系列符号的推迟和差异的永无止境的游戏。文本也不再是外在世界的再现,与之相反,在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中,客观世界也被文本化了。或者说,整个世界都被归纳为一个文本。v德里达还认为,阅读与写作无孔不入地渗入我们的知识和经验世界,而我们的世界除了解释,别无他者。阐释者无法超越解释,因为他被囚禁于语言牢笼之中,必须面对修辞和差异构成的无休止的符号游戏,所以他的解释也是永无止境的。v在此前提下,德里达提出了他的互文性观念:一篇作品既不属于某一个作家,也不属于某个时代,它的文本贯穿了各个时代,带有不同作家的文本痕迹。所以,针对一个文本的解释和阅读也只能是开放型的,而且千差万别。v任何一个新文本,都与以前的文本、语言、代码互为文本,而过去文本的痕迹,则通过作者的扬弃而渗入他的作品。不仅如此,西方形而上学的哲学思想更是无声地潜伏于语言体系中。v互文性,不仅是语言互文,它更是一种文化思想的互文。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西方文论-结构主义-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