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历史略讲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3561750 上传时间:2022-09-18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5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学历史略讲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经学历史略讲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经学历史略讲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经学历史略讲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经学历史略讲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国学基础国学基础经学史略讲:从六艺、五经到四书五经学史略讲:从六艺、五经到四书五经、十三经经、十三经“经经”字考字考说文解字说文解字:织也。从糸巠声。:织也。从糸巠声。本字作巠,经线。本字作巠,经线。“经经”名考名考“经经”作书名,最早见于作书名,最早见于国语国语吴语吴语:“挟经秉桴挟经秉桴”。韦昭注说:韦昭注说:“经,兵书也。经,兵书也。”而清末俞樾却而清末俞樾却认为认为“世无临阵而读兵书者世无临阵而读兵书者”。俞樾说,。俞樾说,“挟经挟经”是掖着剑把手,是掖着剑把手,“秉桴秉桴”是拿着鼓槌。但剑不插是拿着鼓槌。但剑不插在剑鞘里,偏要挟在腋下,不但古代无此说法,在剑鞘里,偏要挟在腋下,不但古

2、代无此说法,而且捶鼓也难以使劲。俞樾的说法有破绽。俞樾而且捶鼓也难以使劲。俞樾的说法有破绽。俞樾这一驳斥还是有道理的。因之,这一驳斥还是有道理的。因之,吴语吴语的的“经经”,我们不看做,我们不看做“兵书兵书”。“经经”名之起,不在名之起,不在“儒家儒家”墨子墨子有有经经上、下篇,也有上、下篇,也有经说经说上、上、下篇。下篇。经经的文字简单,甚至三四个字便是一的文字简单,甚至三四个字便是一个命题。个命题。庄子庄子天下篇天下篇说墨学弟子徒孙都读说墨学弟子徒孙都读墨经墨经,可见,可见“墨经墨经”之说起于战国。之说起于战国。经说经说便加以说明。便加以说明。荀子荀子解蔽篇解蔽篇引有引有道经道经,不,不知

3、知道经道经是什么时代的书。是什么时代的书。韩非子韩非子的的内内储说储说上、下,和上、下,和外储说外储说左上、左下,右上、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共四篇)也有右下(共四篇)也有“经经”和和“说说”,可能是仿,可能是仿效效“墨经墨经”的。可见,的。可见,“经经”是提纲,是提纲,“说说”是是解释或用故事来作证和说明。解释或用故事来作证和说明。礼记礼记有有经解经解篇篇,可能是因此而得启发的。,可能是因此而得启发的。墨子墨子书影书影清孙诒让清孙诒让墨子间诂墨子间诂“经经”名之起,据目前所知文献记载,大概名之起,据目前所知文献记载,大概起于起于“墨经墨经”,不起于孔子。后代把,不起于孔子。后代把“经经书书

4、”这一这一“经经”字神秘化,甚至宗教化,字神秘化,甚至宗教化,因之凡佛所说叫做因之凡佛所说叫做“佛经佛经”,伊斯兰教有,伊斯兰教有可兰经可兰经。道教称。道教称老子老子为为道德道德经经,庄子庄子为为南华真经南华真经,列子列子为为冲虚至德真经冲虚至德真经。从汉代开始,学者们将从汉代开始,学者们将“经经”之名专属于之名专属于孔子著作或手订的典籍。孔子著作或手订的典籍。儒家之儒家之“经经”把把“儒家儒家”书籍说成书籍说成“经经”的,始见于的,始见于庄子庄子天运篇天运篇:孔子谓老聃曰:孔子谓老聃曰:丘治丘治诗诗、书书、礼礼、乐乐、易易、春秋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六经,自以为久矣。如果上说可信,则如果上说

5、可信,则“六经六经”之名,孔子以前早已有之,他才能说我研究之名,孔子以前早已有之,他才能说我研究这这“六经六经”。但是。但是庄子庄子一书一书“寓言十九寓言十九”(见(见寓言篇寓言篇),不),不尽可信。但大致在战国时,儒家已有尽可信。但大致在战国时,儒家已有“六经六经”。庄子庄子天下篇天下篇又又说:、说:、诗诗以道志,以道志,书书以道事,以道事,礼礼以道行,以道行,乐乐以道和,以道和,易易以道阴阳,以道阴阳,春秋春秋以道名分。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以道名分。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即即“诗诗表达思想感情,表达思想感情,书书记述历史,记述历史,礼礼

6、讲的是应对进退、讲的是应对进退、周旋揖让,周旋揖让,乐乐讲的是声音和谐,讲的是声音和谐,易易讲的阴阳,讲的阴阳,春秋春秋讲的讲的是君臣上下。这种道术分布在四方而在诸侯各国中有所表现和设施的,是君臣上下。这种道术分布在四方而在诸侯各国中有所表现和设施的,各家各派有时有人称道它。各家各派有时有人称道它。”这样一说,这样一说,“六经六经”不但是儒家所专有,不但是儒家所专有,而且它是以后而且它是以后“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学术源泉。的学术源泉。六艺释名六艺释名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周礼周礼保氏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

7、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汉代汉代“六艺六艺”始专指始专指“六经六经”。贾谊贾谊新书新书六术六术:以与以与书书、诗诗、易易、春秋春秋、礼礼、乐乐六者之术以为大义,谓之六艺。六者之术以为大义,谓之六艺。经学史发展略图经学史发展略图四书、五经四书、五经十十三经三经汉汉宋宋清清六艺、五经六艺、五经汉汉六艺、六经六艺、六经汉书汉书艺文志艺文志六艺略六艺略:易易书书诗诗礼礼:仪礼仪礼、周礼周礼、礼记礼记乐乐(有名无书)(有名无书)春秋春秋:公羊传公羊传、穀梁传穀梁传、左氏传左氏传附附论语论语、孝经孝经、尔雅尔雅小学类小学类六艺而九

8、种,奠定了图书分类第一大类经部的基本规模。六艺而九种,奠定了图书分类第一大类经部的基本规模。六艺:五经六艺:五经 六艺之中,六艺之中,乐乐亡佚了,只剩下亡佚了,只剩下“五五经经”。乐经乐经可能只是曲调曲谱,或者可能只是曲调曲谱,或者依附依附“礼礼”,由古人,由古人“礼乐礼乐”连言推想而连言推想而知之;或者依附知之;或者依附“诗诗”,因为古人唱诗,因为古人唱诗,一定有音乐配合。一定有音乐配合。因此,六艺或六经,实则五经。因此,六艺或六经,实则五经。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的经典变化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的经典变化 经典不断扩充经典不断扩充七经七经:1 1、六经加、六经加论语论语;2 2、东汉为、东汉为

9、易易书书诗诗礼礼春秋春秋论论语语孝经孝经;3 3、五经加、五经加周礼周礼仪礼仪礼九经:九经:1 1、易易书书诗诗周礼周礼仪礼仪礼礼记礼记春秋春秋论语论语孝经孝经;2 2、易易书书诗诗周礼周礼仪礼仪礼礼记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左氏传公羊传公羊传穀梁传穀梁传十二经:十二经:易易书书诗诗周礼周礼仪礼仪礼礼记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左氏传公羊传公羊传穀梁传穀梁传论语论语孝经孝经经典名实变化经典名实变化礼礼从从仪礼仪礼到到周礼周礼、礼记礼记唐初唐初五经正义五经正义之之礼记正义礼记正义春秋春秋从从公羊传公羊传、榖梁传榖梁传到到左左氏传氏传唐初唐初五经正义五经正义之之春秋左传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六艺、经与孔子及其弟子六艺

10、、经与孔子及其弟子 六艺之学是关于六艺之学是关于诗诗、书书、礼礼、乐乐等古代文献的学说,包括文本的整理、意义的阐等古代文献的学说,包括文本的整理、意义的阐释等等,属于孔子的学术思想。六艺在孔子之前释等等,属于孔子的学术思想。六艺在孔子之前已存在,孔子以后也不为儒家专有。已存在,孔子以后也不为儒家专有。但孔子在创立儒学时,对六艺进行了系统的编定、但孔子在创立儒学时,对六艺进行了系统的编定、整理和整理和“意义意义”的阐释,并用来教授徒众,这样的阐释,并用来教授徒众,这样便形成儒学内部传授的一套学问。汉代以后便形成儒学内部传授的一套学问。汉代以后“独独尊儒术尊儒术”,这套学问便称为,这套学问便称为“

11、经学经学”。由于后世以孔门之学为社会国家意识形态,问学由于后世以孔门之学为社会国家意识形态,问学之士便以孔子及其弟子为先师、先贤,崇敬有加。之士便以孔子及其弟子为先师、先贤,崇敬有加。祭祀万世师表:释奠礼祭祀万世师表:释奠礼 礼记礼记文王世子文王世子: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凡学,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释奠之礼起源甚早:释者舍也,停也,释奠的意释奠之礼起源甚早:释者舍也,停也,释奠的意思,不过荐馔酌奠而已。释奠用以尊崇先师、先思,不过荐馔酌奠而已。释奠用以尊崇先师、先圣,所以只以释奠示敬,不用迎尸以求报功。圣,

12、所以只以释奠示敬,不用迎尸以求报功。释奠礼摆脱了一切宗教信仰的礼仪,完全成为国释奠礼摆脱了一切宗教信仰的礼仪,完全成为国家和知识分子对自身传统的体认与宣扬,并在其家和知识分子对自身传统的体认与宣扬,并在其盛大与肃穆中,感染群众盛大与肃穆中,感染群众释奠礼:上丁祭孔释奠礼:上丁祭孔春夏秋冬四季,每春夏秋冬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称为孟季三个月,分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古代月、仲月、季月。古代用干支纪日,每月不超用干支纪日,每月不超过三十天,所以甲乙丙过三十天,所以甲乙丙丁等天干一般会出现三丁等天干一般会出现三次,祭孔用第一个丁日,次,祭孔用第一个丁日,称为上丁。四大丁祭,称为上丁。四大丁祭,就是

13、在四季仲月上丁日就是在四季仲月上丁日举行的祭祀。这一传统举行的祭祀。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近代。一直延续到近代。斯文在兹斯文在兹山东曲阜孔庙山东曲阜孔庙释奠礼与孔庙释奠礼与孔庙 周制释奠礼,以虞舜、夏禹、商汤、文王为先圣,以当时周制释奠礼,以虞舜、夏禹、商汤、文王为先圣,以当时有德者为先师。至汉代,乃定周公、孔子为先圣,各以经有德者为先师。至汉代,乃定周公、孔子为先圣,各以经师为先师。隋代至初唐,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东向师为先师。隋代至初唐,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东向陪祭。至唐显庆二年(陪祭。至唐显庆二年(657年),乃尊孔子为先圣,而周年),乃尊孔子为先圣,而周公另外配祀武王。至开元二十七

14、年(公另外配祀武王。至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乃封孔子年),乃封孔子为文宣王,从此南面受祭。同时配祀先师,也有最早颜子为文宣王,从此南面受祭。同时配祀先师,也有最早颜子一人,渐渐增至四配、十哲、七十二弟子等。一人,渐渐增至四配、十哲、七十二弟子等。唐太宗为推进全国各地的祭孔之礼,还作出过两个大的举唐太宗为推进全国各地的祭孔之礼,还作出过两个大的举措。贞观四年(措。贞观四年(630),唐太宗又命令各地州学、县学都),唐太宗又命令各地州学、县学都要建孔子庙,以敦行儒学。这是我国州、县普遍建立建孔要建孔子庙,以敦行儒学。这是我国州、县普遍建立建孔庙的开始,祭孔的仪式随之推行到各地。庙的开始,祭孔的

15、仪式随之推行到各地。唐宋之间孟子的唐宋之间孟子的“升格运动升格运动”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唐代韩愈的唐代韩愈的原道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继承孔子“道统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的“升格运动升格运动”,孟子的地位逐渐提升。北宋神,孟子的地位逐渐提升。北宋神宗熙宁四年(宗熙宁四年(1071年),年),孟子孟子一书首次被列一书首次被列为科举考试科目之一,之后为科举考试科目之一,之后孟子孟子一书升格为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将其与南宋朱熹将其与论语论语大学大学中庸中庸合为合为“四

16、书四书”。元朝至顺元年(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孟子被加封为年),孟子被加封为“亚圣亚圣公公”,以后就称为,以后就称为“亚圣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地位仅次于孔子。自此,儒家思想又冠以自此,儒家思想又冠以“孔孟之道孔孟之道”。孔庙祭祀的四配十哲孔庙祭祀的四配十哲 四配四配指配祀孔子的四位儒门圣贤: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亚指配祀孔子的四位儒门圣贤: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圣孟子。十哲(十二哲)十哲(十二哲)孔庙祀典原来有孔庙祀典原来有“十哲十哲”,是根据,是根据论语论语中中“从我于陈蔡间从我于陈蔡间”一章中列举的弟子确定的,分别是: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一

17、章中列举的弟子确定的,分别是: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贡,冉有,子路,子游,子夏。宰我,子贡,冉有,子路,子游,子夏。此后,颜子配享孔子之后,此后,颜子配享孔子之后,“十哲十哲”加上曾子,改为:闵子骞,加上曾子,改为: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贡,冉有,子路,子游,子夏,曾子。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贡,冉有,子路,子游,子夏,曾子。再后曾子也配享孔子,上述再后曾子也配享孔子,上述“九哲九哲”之外又加上了朱子,子张,之外又加上了朱子,子张,有若,从而成为有若,从而成为“十二哲十二哲”,即: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宰我,子,即: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贡,冉有,子路,子游,子夏

18、,朱子,子张,有若。贡,冉有,子路,子游,子夏,朱子,子张,有若。北京孔庙大成门北京孔庙大成门释奠礼在日本、韩国释奠礼在日本、韩国四书与五经四书与五经 唐宋孟子升格之后,孔孟并称。同时,又唐宋孟子升格之后,孔孟并称。同时,又非常重视原本在非常重视原本在礼记礼记中的中的大学大学中庸中庸两篇。问学教授专本两篇。问学教授专本大学大学中庸中庸论语论语孟子孟子,倡言道德、,倡言道德、性命之学,形成宋明理学(道学)。性命之学,形成宋明理学(道学)。至此,四书之名开始出现。四书又称四子至此,四书之名开始出现。四书又称四子书,而与五经开始并列。书,而与五经开始并列。道统说之兴道统说之兴 唐代韩愈为了抬高儒家在

19、历史上的正统地唐代韩愈为了抬高儒家在历史上的正统地位,与佛教位,与佛教“法统法统”传法世系相抗衡,乃传法世系相抗衡,乃仿照佛教诸宗的法统,在仿照佛教诸宗的法统,在原道原道中首先中首先提出儒学之提出儒学之“道道”的传授系统,认为的传授系统,认为“尧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孔子,孔子传之孟轲。”韩愈以孟子继承韩愈以孟子继承者自居,宣称者自居,宣称“使其道由愈而粗传,虽灭使其道由愈而粗传,虽灭死万万无恨死万万无恨”,表示要象孟子辟杨墨那样,表示要象孟子辟杨墨那

20、样,决心肩负起卫道重任,与佛老进行坚决斗决心肩负起卫道重任,与佛老进行坚决斗争。争。朱子的道统说朱子的道统说 宋代朱熹进一步将韩愈儒道传授系统的思宋代朱熹进一步将韩愈儒道传授系统的思想,概括为想,概括为“道统道统”,而把韩愈本人排除,而把韩愈本人排除在外,认为上继孟子的是二程。他说:在外,认为上继孟子的是二程。他说:“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自来矣”。这个道统是尧、舜、禹、汤、。这个道统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依次相传,至程颢、文、武、周公、孔、孟依次相传,至程颢、程颐才程颐才“实继孔孟不传之统实继孔孟不传之统”。朱熹自诩。朱熹自

21、诩为二程的私淑弟子。朱熹门人黄榦明确提为二程的私淑弟子。朱熹门人黄榦明确提出朱熹嗣二程的嫡统。尔后出朱熹嗣二程的嫡统。尔后宋史宋史道学传道学传充分肯定朱熹继承儒家充分肯定朱熹继承儒家“道统道统”的地位。的地位。朱子道统表朱子道统表经典经典作者或编者作者或编者易易书书诗诗礼礼乐乐春秋春秋论语论语大学大学中庸中庸孟子孟子北宋诸子著作北宋诸子著作伏羲、文王、周公、孔子伏羲、文王、周公、孔子周公、孔子等周公、孔子等孔子孔子孔子、曾子、子思、孟子孔子、曾子、子思、孟子周子、张子、二程等周子、张子、二程等四书释名四书释名南宋朱熹南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四书章句集注:大学大学:学习目的、内容、步骤和最终功效,为

22、学的:学习目的、内容、步骤和最终功效,为学的“间间架架”和和“修身治人底规模修身治人底规模”。论语论语:日常修德从政。:日常修德从政。孟子孟子:谈心论性,内容浩瀚广博、情理兼茂。:谈心论性,内容浩瀚广博、情理兼茂。中庸中庸:谈玄说妙,讲:谈玄说妙,讲“上达处多上达处多”,是形而上的学问,是形而上的学问,最后会归于此,可以最后会归于此,可以“求古人之微妙处求古人之微妙处”,进入理论探讨,进入理论探讨的层面。的层面。大学大学三纲八目表解三纲八目表解三纲八目与儒家内圣外王说三纲八目与儒家内圣外王说极高明而道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道,修道

23、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

24、执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自诚明,谓

25、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诚矣。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其次致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着,着则明,明则动,动则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着,着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

26、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之道也。四书与五经四书与五经读读四书四书次序次序先读先读大学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论语,以立其,以立其根本;次读根本;次读孟子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中庸,以求,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古人之微妙处。朱子语类朱子语类四书为四书为“六经之阶梯六经之阶梯”(朱熹(朱熹朱子语类朱子语类)四书者,六经之阶梯,东鲁圣师以及颜、曾、四书者,六经之阶梯,东鲁圣师以及颜、曾、思

27、、孟传心之要,舍是无以他求也。思、孟传心之要,舍是无以他求也。汪克宽汪克宽十三经十三经 清代学者阮元刊刻清代学者阮元刊刻十三经注疏十三经注疏易易诗诗(毛诗)(毛诗)尚书尚书礼类:礼类:周礼周礼、仪礼仪礼、礼记礼记春秋类:春秋类:春秋左氏传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春秋榖梁传尔雅尔雅孝经孝经论语论语孟子孟子竊謂士人讀書,當從經學始,經學當從竊謂士人讀書,當從經學始,經學當從註疏始。空疏之士,高明之徒,讀註疏不註疏始。空疏之士,高明之徒,讀註疏不終卷而思臥者,是不能潛心研索,終身不終卷而思臥者,是不能潛心研索,終身不知有聖賢諸儒經傳之學矣。至於註疏諸義,知有聖賢諸儒經傳之學矣。至

28、於註疏諸義,亦有是有非,我朝經學最盛,諸儒論之甚亦有是有非,我朝經學最盛,諸儒論之甚詳,是又在好學深思實事求是之士,由註詳,是又在好學深思實事求是之士,由註疏而推求尋覽之也。疏而推求尋覽之也。清阮元清阮元重刻宋版註疏縂目錄重刻宋版註疏縂目錄 明刻本明刻本周礼注疏周礼注疏 年代年代经数经数篇名篇名备注备注春秋战国春秋战国六经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诗、书、礼、乐、易、春秋西汉西汉五经五经诗、书、礼、易、春秋诗、书、礼、易、春秋乐乐已失传已失传东汉东汉七经七经诗、书、礼、易、春秋、论语、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孝经孝经唐朝唐朝九经九经诗、书、易、周礼、仪礼、礼记、诗、书、易、周礼、仪礼、礼

29、记、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春秋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春秋左氏传左氏传论语、孝经为论语、孝经为“兼经兼经”唐后期唐后期十二经十二经诗、书、易、周礼、仪礼、礼记、诗、书、易、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春秋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春秋左氏传、论语、孝经、尔雅左氏传、论语、孝经、尔雅北宋北宋十三经十三经上述上述“十二经十二经”加加孟子孟子唐宋时期唐宋时期十三经注十三经注疏疏由汉及魏晋学者注释,唐宋学者由汉及魏晋学者注释,唐宋学者再注解并阐发再注解并阐发宋朝宋朝四书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南宋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南宋朱熹撰成朱熹撰成四书章句集注四书章句集注,从,从此四书成为科举取士的标准读本。此四书成为科举取士的标准读本。中庸、大学是中庸、大学是礼记礼记中的两篇中的两篇给人信心、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希望、给人方便;给人方便;给,有无限的妙用。给,有无限的妙用。懂得包容、懂得包容、懂得和平、懂得和平、懂得谦让、懂得谦让、懂得尊重;懂得尊重;懂,有无限的妙解。懂,有无限的妙解。弘一大师法语弘一大师法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经学历史略讲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