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之家庭生命週期與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3565625 上传时间:2022-09-18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2.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夫妻之家庭生命週期與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夫妻之家庭生命週期與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夫妻之家庭生命週期與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夫妻之家庭生命週期與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夫妻之家庭生命週期與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授課老師:林舜涓 老師學生:胡夢萍 M99B0210來源:第七屆休閒、遊憩、觀光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作者: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 羅于婷、吳淑女p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家庭生命週期階段夫妻在日常生活當中所擁有的休閒體驗,選取六十對合作意願高的夫妻為對象。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經統計分析獲得下列主要結果:背景特性:應答者分別為六十對夫妻,年齡主要集中在31-40 歲之間,教育程度多以專科為主,職業以公司中級主管、職員,及公教人員最多,個人所得普遍在20,001-40,000 元,家庭所得在60,00180,000。假設驗證結果:1性別不同在休閒體驗上無顯著差異

2、。2家庭生命週期不同之休閒體驗均有顯著差異。3活動類型不同之休閒體驗均有顯著差異。4活動同伴不同之休閒體驗皆有顯著差異。5活動地點不同之休閒體驗皆有顯著差異。本研究同時依據研究結果進行討論,最後提出相關建議。【關鍵字】性別、家庭生命週期、休閒體驗摘要(英文)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s of gender,family life cycle,and leisure experience among married couples.In the study,data were collected by

3、open questionnaires.Data sample of 60 married couples.And t-test,one-way ANOVA,were adopted for data analysis.The profiles of samples were the majority of the member investigated were couple,graduated from college,the occupation of administrators,staff,and Government employees and teachers.,earned m

4、onthly income less than 20,000 NTD,family income from 60,000-80,000 NTD,and the average age was 31-40 years old.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as follow:1.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leisure experience of the different gender on the daily and weekend.2.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

5、es in leisure experience of the different family life cycle on the daily and weekend.3.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leisure experience of the different type of activity on the daily and weekend.4.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leisure experience of the different partner of activity o

6、n the daily and weekend.5.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leisure experience of the different place of activity on the one daily and weekend.At last,based on the findings and conclusions,this research offered some suggestions.Keywords gender,family life cycle,and leisure experiencep研究背景與動機台灣社會

7、已逐漸擺脫以勞力密集為生產的基本結構,代之以高科技、資本密集的生產方式,導致工時的縮短,休閒時間與增加有助於國人對於休閒生活的重視。對家庭或個人而言,藉由休閒活動的安排,不但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自尊以及人際關係上都有正面影響,且可增進夫妻、親子互動的關係。行政院主計處 2004年資料卻顯示出,國人民生痛苦創二十三年來的新高,也是創下民國71年以來的最高記錄,顯示由於失業率偏高,以致於家庭所得減少,連帶的對於目前的生活品質更不滿意程度高。根據台灣精裨醫學會理事長李明濱(2002)指出,導致國人憂鬱症的兩大因素,第一是家庭、感情因素,另外一個就是經濟。男性的憂鬱與家庭和經濟因素有關,而女性的憂鬱

8、則以家庭和感情為主,顯示男性與女性憂鬱症的起因都與家庭有關,醫師建議,國人必須多參與休閒活動來減輕壓力,所以休閒對於忙碌的現代人非常重要。p研究背景與動機(續)家庭是個人生活的中心單位,亦是個人成長中最早與他人互動的基本單位,而家庭的建立則必須靠夫妻共同合作所組成,故夫妻乃是家庭形成的最基本單位。家庭生命週期是最容易被用來預測休閒行為的變項(Kelly,1990b)人的一生中的每個階段都有應扮演的角色而休閒功能也隨角色的改變而異。本研究以探討在不同階段之夫妻,其休閒體驗的差異。最小子女數的多寡、年齡與家庭生命週期息息相關,過去研究顯示夫妻休閒體驗與家庭生命週期相關,有無最小子女或最小子女的年齡

9、皆影響夫妻在休閒活動上的參與程度(Kelly,1978);本研究擬將家庭生命週期列入研究探討當中。研究背景與動機(續)Rapopoh,&Rapopon(1978)研究顯示:夫妻在不同生命階段中,所擁有的休閒時間、興趣、休閒體驗都不同。休閒體驗,乃指個人經驗出自於本身內在動機,可自由選擇並從中擁有自由感,而得到快樂、放鬆的感受,進而達到自我實現的狀態(陳怡如,2001)。根據shaw(1985)的說法:休閒體驗應該考慮到個人所處的社會脈絡及環境的經驗。因為休閒體驗在不同情境之下的皆可能發生,因此,個人於日常生活環境當中都可能會出現不同的休閒體驗,若能自身察覺到休閒帶,意義與功能,方能學習享受休閒

10、、體會休閒對個人的意義。故本研究關注的是在不同生命階段的夫妻,可能擁有多少的休閒及以何種方式去體驗休閒。研究背景與動機(續)綜合上述,本研究旨在以時間預算法,讓樣本紀錄兩天的生活體驗,藉以探討不同家庭生命週期階段夫妻在日常生活當中所有擁有的休閒體驗,此研究特別處以時間預算法,記錄一日的生活體驗,除了促使社會重視婦女的休閒問題外,更希望未來有更多的研究者,投入家庭休閒的學術研究,且盼讓後續相關研究者對於夫妻的休閒體驗能有更深入的了解。p文獻探討本研究探討夫妻在不同家庭生命週期之休閒體驗之關係,相關文獻分為五部分,依序為家庭休閒、性別、家庭生命週期、休閒體驗,最後為相關實證研究探討,期望透過文獻回

11、顧了解各變項之意義與關係,作為本研究之參考依據。文獻探討(續)一、家庭休閒家庭是人類生命中最早以及重要的社會化機構,因為個人從出生、成長時期都在家庭中,不僅承傳個人社會化的因素,相對重要的是家庭本身就是一種最主要的休閒環境(ElliS&Roberts,1981)。家庭是所有社會的基本單位,個人的生活中心,家庭可透過休閒成為家庭成員的共同話題,增加家庭成員間的互動(Kelly,1996)。因此,家庭可謂是最普遍的遊憩單位(涂淑芳譯,1996)。文獻探討(續)休閒行為錯綜複雜,因此分類法也眾說紛紜,以家庭為研究休閒的單位時,Kelly(1978)由兩個方向定義家庭休閒功能:(一)聯繫(Associ

12、ation)指和家人一起從事休閒活動時,可增進家庭成員間情感交流及心理歸屬感的功能關聯稱之。例如:休閒可成為家庭成員的共同話題,增加家庭成員間的互動機會。(二)取向(Orientation)指家庭成員參與家庭休閒活動時,個人會對家庭休閒產生不同的感受,進而了解家庭休閒的意義及重要往。例如:家庭成員對休閒的期待及休閒動機不盡然相同,即會產生不同的休閒體驗,各成員分別賦予家庭休閒不同的意義。綜合上述可知,本研究定義家庭休閒為除了有助於家庭成員間情感的聯繫與促進家庭成員的凝聚力外,更可了解其中所蘊含的意義及重要性。文獻探討(續)二、性別差異在出生時,生理上的性別就已決定,但在社會化的影響下,行為卻可

13、能因為受到環境、社會文化的影響而有所轉變。本節將性別區分為生理性別(sex)、社會性別(gender),再就其差異性探討兩性在休閒上及時間分配上的差異所在。文獻探討(續)二、性別差異(一)生理性別(Sex)生理性別指的是生理意義上的性別,經常是由第一、第二性徵區辨。以人類學而言男女在生理性別上的差異是與生俱來的,不容易改變(Broverman,1972)。(二)社會性別(Gender)社會性別的差異乃是來自於文化的創造,個體透過社會化的影響,而塑造成為社會所期待的性別角色。張春興(1996)定義性別角色(gender-role)為在社會文化傳統中,大眾所公認男性與女性應有的行為(頁45),即性

14、別乃被認為是和男性或女性的行為標準。如男性勇猛智勇、女性柔順嬌弱;在角色分配上,女性多扮演照顧者、男性扮演社會中堅份子等。文獻探討(續)二、性別差異(三)男女在休閒參與上的差異性別和個人生活中的各個層面皆習習相關,在休閒上,男女的差異依然存在,只是存在的形式及感受程度不同;其差異大致有以下幾點:休閒活動方面、休閒時間方面、休閒體驗方面、活動同伴方面。文獻探討(續)二、性別差異休閒活動方面:女在參與體育運動方面的比例差距極大,男性在參與體育運動的人數及 活動競爭激烈程度上較女性為高(Shaw,1992),相較之下,女性對於社交性和文化性的活動較有興趣。另外,隨著年齡不同對休閒活動的選擇也有所差異

15、,如年輕人喜好活動量大的休閒項目,而老年人則多半從事如散步、宗教活動等休閒。而女性比男性在活動上更具整合性,女性經常在同一時間參與不同的活動,如:一邊看電視、一邊照顧小孩等(Shaw,1992)。休閒時間方面:已婚男女性而言,女性休閒時間少於男性,尤其在週末活動中特別明顯。在週末,男性可以自平日的工作中解脫,但女性卻仍需要照顧小孩和處理家務,反而休閒時間減少(Shaw 1985)。休閒體驗方面:家庭休閒活動的體驗上男女顯現出差異,男性較少參與家庭休閒活動,即使參與,也是以玩的心態,而女性卻要為家庭休閒活動作準備(Homa,1989;Shaw 1992)。對女性而言,家庭休閒的體驗為工作,而非休

16、閒。活動同伴方面:兩性在活動同伴方面的差別在於,男性參與活動時,多半是團體或集體行動;女性則會出現少數幾個較親密的朋友或親人。可能因為共同參與活動者皆為女性,因此比較能表現自我、擺脫社會預期角色的壓力(Sadker&Sadker,1986)。文獻探討(續)二、性別差異(四)男女在時間分配上的差異男女在工作、家務與休閒時間分配上的差異,可分下列幾項:工作時間:工作時間對休閒時間的影響甚大。對男性而言,外出工作的時間越長,休閒的時間自然越短(Coverman&Shelley,1986);而女性除了工作時間之外,往往須先考慮家庭的需求,以致休閒時間遠比男性不足。家務時間:性別角色在傳統男主外,女主內

17、的家庭分工觀念中,妻子承擔大部分的家務工作而男性則沒有這方面的約束。夫妻之間的差異,不論妻子是否就業,往往仍然必須負擔丈夫的二至三倍的家務工作(Stohs,1992;Hochschld,1989;Kamo,1988)。休閒時間:由於受到家務勞動、工作、配偶外出工作時間、最小子女照顧及經濟自主能力缺少等原因,女性的休閒時間被切割得十分零碎,因此其休閒時間常遭到壓縮(Stohs,1992)。文獻探討(續)三、家庭生命週期家庭生命週期是研究家庭休閒的一個重要的概念,隨著家庭生命週期的不同,生活的重心和優先順序就呈現極大的歧異。針對家庭生命週期的定義、各學者對家庭生命週期的劃分,以及家庭生命週期與工作

18、、家務與休閒參與三者關係間的相關文獻進行探討。文獻探討(續)三、家庭生命週期(一)家庭生命週期的定義家庭生命週期(family life cycle)乃描述家庭內所發生的一序列生命事件,如養兒育女至最小子女成年另組一個新的家庭生命週期,經歷了嬰兒期、兒童期、少年期、青少年期、壯年期及老年期,形成生命週期(life cycle)(高淑清,2000)。(二)家庭生命週期劃分標準本研究主要參考Witt&Goodale(1981)以最小子女年齡為劃分家庭生命週期的依據,此一劃分標準較能將家庭生命週期完整包括在內,故本研究採用之。將家庭生命週期劃分為夫妻時期(無子女)、嬰幼兒時期與學齡前時期、學齡兒童時

19、期、青少年時期及青少年以上時期及退休時期等六個階段。文獻探討(續)三、家庭生命週期工作、家務方面:家庭生命週期影響工作參與時間,Shelton(1990)的研究指出,當孩子的數目增加時,女性工作的時間會明顯減少,但男性外出工作的時間卻相對增加。而家庭中夫妻家務時間的安排亦受家庭生命週期影響(唐先梅,1998),不論是對夫或妻而言,第一個孩子誕生是夫妻生活中最重大的轉變之一。休閒參與方面:每個人在不同階段的家庭生命週期,所需執行的任務各異,對休閒時間的需求及休閒活動類型的選擇亦有很大的差別。隨著年齡的增長,個人參與活動的頻率及數量會減少(Kelly,1990)。另外,Cyba(1992)指出家中

20、有無最小子女也顯著影響女性的休閒時間,因為照顧最小子女仍被視為女性主要的職責。Firestone&Shelton(1997)研究也發現孩子的數目多寡影響女性家務的時間,相對影響休閒的時間。Deem(1982)研究則顯出,家庭中有16歲以下最小子女的父母休閒活動的參與最少。文獻探討(續)四、休閒體驗休閒可能是在某個短暫、瞬間內體驗到的,也許是由不同的場合、人物與活動聯繫起來的。以下就休閒體驗的意義、影響休閒體驗的因素、休閒體驗測量方式等方面,分述如下:(一)休閒體驗的意義截至目前為止,休閒體驗仍沒有一種公認及明確的定義。本研究參考國內外文獻,將其意義整理分述如下Mannell(1980)提出休閒

21、體驗是休閒參與者對從事休閒活動的當時感受,包含了情緒、印象及看法,它是一瞬間且短暫的心理狀態,且也是一種主觀、隨著時間而變化之感受。劉喜臨(1992)進一步說明,休閒體驗會因不同的活動情境而產生不同變化,且不同的活動類型及環境組合將會發展出不同的體驗。本研究定義休閒體驗為在某一時間內,個體出於內在動機且自由選擇下,藉由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所獲得主觀的經驗感受。文獻探討(續)四、休閒體驗影響休閒體驗的因素影響體驗的因素包羅萬象,本研究將綜合影響休閒體驗的因素做簡要說明。Neulinger(1974)提出休閒體驗是由覺知自由或自由感(perceived freedom)及內在動機intrinsic m

22、otivation)兩個要素構成。參與者必須感覺到行為不是出於外在的限制,而是出於自於本身參與的意願,這種內在動機的行為才能感受到真正休閒。許多研究亦發現,區分休閒與非休閒的主觀心理狀態因素中,自由感是最關鍵的決定因素(Iso-Ahola,1979;Neulinger,1974;Mannell&Bradley,1986)。Mannell&Bradley(1986)研究中也有類似的發現:自由感是影響休閒體驗的最重要因素,另外,休閒體驗與實質環境的空間亦有關,個人在不同的活動地點上會產生不同的休閒體驗(Shaw,1985)。Henderson,Bialeschki,Shaw&Freysinger(

23、1996)指出休閒體驗除了受自由選擇的影響之外,還包含其他影響因素,如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無須顧及他人的評價(lack of evaluation)、投入感(a sense of involvement)、自我表達(self-expression)及逃離日常生活之感(sense of separation)等。Jackson(1991)指出休閒阻礙會降低休閒品質、休閒滿意,這使得個人可能產生負面的休閒體驗。可見休閒體驗除了受到心理主觀因素的影響之外,仍受到其他外在客觀條件的影響,如,設施、時間、金錢、同伴等影響。文獻探討(續)四、休閒體驗(三)休閒體驗之衡量:

24、對休閒體驗之評估,一般分為下列幾種:1.立即意識體驗法(Immediate Conscious Experience Approach)著重於測量活動發生時的體驗。此研究方法是利用休閒主觀的方法去測量個人在休閒時的體驗特點。如,實地的體驗(one-site leisure experience):由More&Payne(1978)提出,利用活動開始至結束的過程填寫研究調查表,測量應答者參與活動時的心情。2.實驗研究(Leisure in the Laboratory)藉由操作及控制某些變項後,觀察應答者在活動時的專注力、對時間的感受,參與活動過程中所運用多少時間的敏感度和情緒測量休閒體驗。3.

25、經驗取樣法(Experience Sampling Method)由Csikszentmihalyi(1975)首倡,用於記錄人們每 日生活中所從事的活動及伴隨這些活動的心理狀態和體驗。文獻探討(續)四、休閒體驗4.主觀定義法(Definitional Approach)以參與者本身的主觀經驗作為評斷休閒體驗的依據。可分為質性訪談、準實驗法。質性訪談方式(Qualitative Approach)依與應答者進行深入訪談,回溯活動中最難忘的休閒體驗或日常生活中例行的行為,分析其休閒體驗的心理特色或了解其休閒活動型態和休閒阻礙。準實驗法(Quasi-Experiments)給予應答者不同的假設情況

26、下,由應答者想像在條件之下會從事的休閒活動及休閒動機,並由應答者本身針對此休閒活動定義其是否為休閒。5.事後滿足法(The Post-hoc Satisfaction Approach)乃參與活動時,參與者的休閒體驗與其休閒滿意度有關。文獻探討(續)四、休閒體驗本研究主要參考Shaw(1992)的調查方式,採用實地體驗法中的經驗取樣法,應答者將以時間預算法就週末與非週末各一日,記錄其最主要的活動及感受。此方式的好處在於可清楚了解應答者從事活動期間其真實的心理反應與情緒狀況。文獻探討(續)五、實證研究唐先梅(1998)就台北地區雙薪收入家庭732對的夫妻為對象,進行郵寄問卷調查,研究發現:(1)

27、雙薪家庭兩性的工作時間男性每周平均46.96小時;女性44.02小時;(2)休閒時間:男性每週個人休閒時間較女性多1.2小時;(3)家事時間已婚女性為已婚男性的二倍半,因此,家事時間是唯一女性高於男性的構面。Shaw(1992)運用時間預算法及訪談方式進行調查,搜集加拿大60 對夫妻的生活與體驗,研究發現:(1)夫妻間平均一天從事家庭休閒的時間為45分鐘至二小時,其中陪伴最小子女的時間為54分鐘至一小時,不論女性是否就業,所花的時間仍比男性多;(2)活動類型上男性以在家看電視居多;女性則以家務居多;(3)家庭休閒上擁有休閒感的比例男性為73.8%,女性為46.9%;自由感上男性為98.4%,女

28、性為79.5%,顯示出兩性於家庭休閒上態度不同有關,比方說在陪伴小孩這項家務工作上,男性的態度雖傾向於好玩,女性卻以責任看待,但父母雙方都不認為這是休閒。文獻探討(續)五、實證研究性別相關實證研究發現,夫妻受到家庭傳統觀念的影響深,仍以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模式,也因此,影響夫妻在休閒參與上、時間安排上及心態上的差異。徐一帆(2000)研究發現:(1)家庭生命週期隨著家中成員的成長而改變;(2)不同家庭生命週期的男女性之參與阻礙分別為,時間無法配合、做家事、照顧家人或上班,沒有時間參加、不知道相關活動訊息、不知道哪些機構可以提供服務和活動地點太遠。王震宇(1996)研究發現休閒體驗中,自由感是被

29、認定為最重要的特質。董香欄(2002)休閒體驗常受到照顧倫理的影響,因此照顧的倫理、疲倦與缺乏自由時間是這些女性最大的休閒阻礙。其因應的方式為壓抑或改變自身的休閒需求,或利用工作夾縫中的自由時間來創造生活的樂趣,滿足自己的休閒需求。p研究方法在參酌國內外研究者對資訊需求的研究文獻後,將從研究假設、研究範圍與對象、問卷設計與操作型定義、抽樣設計與資料分析及研究限制等五部份說明研究進行之規劃。研究方法一、研究假設本研究提出下列幾點假設:(一)性別的不同,夫妻在休閒體驗上有顯著差異。(二)家庭生命週期的不同,夫妻在休閒體驗上有顯著差異。(三)活動類型的不同,夫妻在休閒體驗上有顯著差異。(四)活動同伴

30、的不同,夫妻在休閒體驗上有顯著差異。(五)活動地點的不同,夫妻在休閒體驗上有顯著差異。研究方法二、研究對象研究選取合作意願高的60對夫妻為調查對象。涵蓋新婚夫婦、無及有小孩的夫妻,但不包含同性、單親或同居卻無婚姻關係等夫妻。研究方法三、問卷設計與操作型定義本研究之調查工具為由吳淑女博士依 Shaw(1992)調查男性與女性每日生活經驗與家庭時間知覺(An examination of womens and mens everyday experience and perceptions of family time)研究,擬訂而成,問卷形式為自填式問卷,主要內容分為二大部分:第一部分之係屬於非

31、週末及週末一日活動記錄:第二部分為應答者之個人背景特性。研究方法三、問卷設計與操作型定義有關上列各部分之詳細說明,分述如下:(一)非週末及週末一日活動記錄本部分各以週末及非週末一天進行紀錄,以每一小時為單位,分別進行時間運用、主要活動、休閒活動的同伴、活動地點、活動時的感受及感受程度之紀錄,研究設計分述如下:1.時間運用:應答者的填答時間,以一天二十四小時,每一小時紀錄依次。最後本研究針對應答者填寫之內容將此部分區分為:維生時間、義務性活動時間及休閒時間三部份。2.活動類型:本部分採開放式題項,依活動內容,依時間運用進行主觀分類。3.活動同伴:本部分採開放式題項,依休閒活動同伴為何?最就開放式

32、回答內容進行主觀分類。4.活動地點:本部分分為家中、工作場所及其他三類。家中及工作場由應答者自行勾選;其他部分為開放式題項,由應答者自行填答。研究方法三、問卷設計與操作型定義休閒體驗:本部分包括活動時的感受與其感受程度,採開放式題項。由應答者根據當時所參與活動時的立即感受,包括情緒反應、印象、感覺、內心反應、及對某些事物的看法,採應答者自行填答,最後就開放式回答進行內容分析歸為正面或負面情緒。本研究僅採納正面休閒體驗為依歸,原由為本研究欲探討一日中有覺知休閒感的部份,排除睡眠及工作等活動,僅採用有正面情緒的部份,但對於如:個人在維生時間內沐浴其感受為愉悅、在義務性活動時間中工作或是與同事午餐等

33、其感受為積極等有正面情緒者,亦可屬於正面的休閒體驗。休閒體驗的強度,以Likert六點尺度進行衡量,正面記分方式,1代表感受低;6代表感受高;2至4代表介於低感受與高感受之間。該面向得分越高,則代表正面感受程度越高。研究方法三、問卷設計與操作型定義(二)個人背景特性 個人背景特性分為性別、年齡、小孩個數、家庭生命週期、教育程度、職業、工作時間、個人及家庭所得。除年齡、小孩個數為開放性問題外,其餘皆採名目尺度測量。研究方法四、抽樣設計與資料分析以立意及便利抽樣方式進行。首先,以電話做初步的聯繫,聯繫內容為家庭生命週期是否合乎本研究需求及是否有高度的合作意願夫妻,而選定共60 對夫妻,120人,進

34、行調查活動。採用SPSS for Windows 10.0統計套裝軟體,進行資料之分析應用,包括:描述性統計分析、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與Scheffe事後檢定等分析方法。研究方法五、研究限制受限於時間、人力、財力等因素條件,本研究研究限制如下:(一)抽樣方法:本研究採立意加便利抽樣方式,各地樣本數低,故代表性可能不足,欲以本研究之結果進行推論時,必須十分審慎。(二)資料收集:由於本研究之工具填答較為麻煩,且是委託專人代為發送問卷的方式,無法當面說明,故應答者是否能及時和詳實填寫,較難掌握。(三)研究類型:本研究樣本僅就選取的60對夫妻自行認定的典型週末

35、與非週末各一天的活動來進行填答,並非採縱貫式之調查研究,故無法得知相同樣本在不同生命週期休閒體驗變化。研究結果與討論(續)樣本背景分析應答者分別為60對夫妻,年齡主要集中在31-40歲之間,教育程度多以專科為主,職業以公司中級主管、職員及公教人員最多,個人所得普遍在20,001-40,000元,家庭所得在60,001-80,000元(見表4-1)。研究結果與討論(續)(二)家庭生命週期劃分標準本研究主要參考Witt&Goodale(1981)以最小子女年齡為劃分家庭生命週期的依據,此一劃分標準較能將家庭生命週期完整包括在內,故本研究採用之。將家庭生命週期劃分為夫妻時期(無子女)、嬰幼兒時期與學

36、齡前時期、學齡兒童時期、青少年時期及青少年以上時期及退休時期等六個階段。研究結果與討論(續)二、休閒相關資訊分析男女在休閒活動的參與上,以週末而言男女皆以視聽活動為首,其次男性為旅遊、女性為逛街購物;就非週末而言,男女皆以視聽活動為主,其他活動(休息等)為輔;不論週末與非週末時間,男女皆以維生時間為主,但比較週末義務性活動時間,女性則長於男性高二倍。至於非週末義務性活動時間,男女卻無太大的差異,週末男性的休閒時間上長於女性,但在非週末的休閒時間上女性卻長於男性(見表4-2)。研究結果與討論(續)三、假設驗證(一)性別的不同,夫妻在休閒體驗上有顯著差異。經獨立樣本 t檢定發現,性別不同在非週末與

37、週末休閒體驗上無顯著差異存在(見表4.3)。表4-3性別不同在休閒體驗上之差異檢定表研究結果與討論(續)三、假設驗證(二)家庭生命週期不同,夫妻在其休閒體驗上有顯著差異。經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發現,男性與女性家庭生命週期不同,在其非週末與週末休閒體驗上均有顯著差異存在(詳見表4-4)。(三)活動類型不同,夫妻在其休閒體驗上有顯著差異。經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發現,男性與女性活動類型的不同,在其非週末與週末休閒體驗上均有顯著差異存在(詳見表4-5)。(四)活動同伴不同,夫妻在其休閒體驗上有顯著差異。經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發現,男性與女性之活動同伴的不同,在其非週末與週末休閒體驗上皆顯著差異存在(詳見表4-6)

38、。(五)活動地點不同,夫妻在其休閒體驗上有顯著差異。經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發現,男性與女性之活動地點不同,在其非週末與週末之休閒體驗上均顯著差異存在(詳見表4-7)。p討論與建議本部分性別、家庭生命週期、活動類型、活動同伴及活動地點與休閒體驗之關係進行討論。討論性別不論週末與非週末時間,男女皆以維生時間為主,但比較週末義務生活動時間,女生則長於男性高二倍。至於非週末義務生活動時間,男女卻無太大的差異,週末男性的休閒時間上長於女性,但在非週末的休閒時間上女性卻長於男性。Shaw(1992)的發現類似。另外,男女性在週末的義務性活動時間之差異頗為懸殊,男性的休閒時間也長於女性,此外,Shaw(1985

39、)之已婚男女性在週末休閒時間上的差別特別明顯結果相仿。本研究亦發現,男女在非週末與週末之休閒體驗上無太大差異,男女在參與休閒活動之類型上卻有所不同,此現象的原因可能為男女角色分配上仍保有的男主外,女主內傳統,女性仍舊負責大部分的家務工作有關。討論(續)家庭生命週期 非週末時間,最小子女 13歲以上的男性擁有的休閒體驗高於其他階段男性;但對女性來說,最小子女19歲以上的女性所擁有的休閒體驗則高於其他。Deem(1982)認為擁有I6歲以下子女的父母之休閒參與最少。女性的休閒尤其常受到照顧倫理的影響(Shaw,1992),故有可能在最小子女獨立之前,都必須改變自己或抑制自己的休閒需求。週末休閒體驗

40、,男女均有顯著差異存在。有子女者之休閒體驗高於無子女者。Cyba(1992)指出家中有子女者在參與休閒活動時,多會優先考慮小孩的喜好及需求,故可能比無子女者有較多的家庭休閒活動而獲得到更高的休閒體驗。最小子女6-12 歲者在週末休閒體驗高。MacDermid,Huston,&McHale(1990)認為家中有學齡期子女之父母親花在子女課業時間增加,因為必須配合學校學業的安排或者子女在課業上的需求,如陪同參觀科博館等,自然就增加許多親子共樂的機會。討論(續)家中有最小子女13-18歲及I9歲以上者休閒體驗顯著高於夫妻時期(無子女)者。此現象可能為子女13-18歲仍屬於國中生的階段皆未滿18歲,許

41、多活動、外出時間都會受到限制,所以在家看電視、聽音樂就成為青少年下課之後的休閒活動,當然與父母親的互動時間會比較多,故此階段的夫妻之休閒體驗較高。十九歲以上的子女皆已長大獨立,休閒活動易受到學校因素、同擠因素的影響,故不願意受到父母的約束且也不喜歡與父母一同參與活動有關,反而,父母亦不受子女影響,有時間可選擇安排自己喜好的生活,故此階段的夫妻之休閒體驗較高。退休時期者的休閒體驗顯著高於夫妻時期(無子女),由於退休時期者生活步調大多無週末與非週末之分,比處於其他階有空閒的時間有關,且許多人擁有比較多的資源,因而比其他組別的夫妻有高的休閒體驗。討論(續)三、活動類型兩性在非週末時從事維生活動及休閒

42、活動之體驗顯著均高於義務性活動,工作時間相對影響休閒時間,即工作時間長,自然休閒時間會被壓縮。本研究之樣本而言,全職工作者的比例高,故非週末時,多數人皆須全職工作,自然非週末的義務性活動時間長,休閒時間必然會減少,故休閒體驗亦隨之減少。週末時,男性從事休閒活動的休閒體驗高於義務性活動;女性則是從事 維生活動及休閒活動的休閒體驗高於義務性活動,可見義務性活動的非自由本質,讓個人很難產生休閒體驗。討論(續)四、活動同伴男性於非週末期間,活動同伴為其他者之休閒體驗高於以同事為伴者,可見工作時與同事所談的多半是公事比較難產生休閒之體驗。女性於非週末期間,活動同伴為家人、朋友及其他的休閒體驗高於同事。根

43、據補償理論,乃人在休閒時間用來彌補工作苦悶的休閒行為(Bammel&Burrus-Bammel,1992)。如下班後和家人一同觀賞電視、和朋友約吃飯聊天逛街或者獨自去美容院等放鬆享受休閒。討論(續)五、活動地點對許多人而言,工作與家庭是生活中主要的重心,在除去了工作壓力後,家是最好的依靠。本研究結果顯示,男性在非週末期間,以家中為活動地點者之休閒體驗高於工作場所者。在傳統的男主女從及男尊女卑觀念下,男主人得以休閒的享受居家生活,這使得男性在家中可以得到高的休閒體驗。女性在非週末期間,活動地點為家中和其他者其休閒體驗高於工作場所。Iso-Ahola(1979)提及環境的改變會導致個體行為變化產生

44、不同的情緒狀態,故可了解,不同的活動地點可為人們帶來不同的感受。對職業婦女而言,下班離開職場回到家後,可以卸下一整天的妝扮與最親近的家人一起輕鬆自在,而平日的家庭採買等都能提高女性的休閒體驗。討論(續)綜合上述觀之,男女在休閒體驗上受到傳統觀念影響,況且不論女性是否就業,仍受到來自家庭的影響甚大,因為女性仍必須負起家庭照顧的重責,故在休閒時間上易被剝奪,而男性在休閒體驗方面比較起女性受到家庭因素的影響較小。在活動同伴與活動地點上,可發現有工作的男女於週末或非週末期間大多於家中與家人的比例最高,但在參與活動類別上兩性的差別在於男性參與比女性動態的活動(Shaw,1992)。建議根據上述結果提出建

45、議,以提供休閒專業人員再提供休閒服務、休閒規劃及後續研究之參考。建議(續)休閒服務本研究發現,男女在休閒體驗上仍有差異,首先必須先打破傳統兩性分工的迷思,因為家庭是共生的環境,在追求兩性平權的社會中,男女越趨平等乃時代的潮流。休閒服務應配合政府及民間團體政策與措施,研擬整合社會可用資源,促使健康休閒服務的功能得以發揮,透過具有專業知識技術的人員以及環境設施、活動、資訊等,協助休閒參與者提升生活品質。非營利組織、產業及政府行政部門等相關單位,必須密切交流、共同合作,舉辦活動之時,男女應勇於突破傳統角色的束縛,積極且主動尋找同伴,共同體驗生命,因此,在設計或推廣活動時,可設置專人、專室、專線服務民

46、眾,以建立適合全家一起參與的活動。建議(續)休閒規劃本研究之結果發現,兩性仍然共同以家人活動時的休閒體驗為最高,故相關單位應積極主動鼓勵全家人共同參與,一方面可增加女性與他人互動的機會,以縮短家人間思想、行為的差距,讓全家人共同成長,共同重視休閒。另外,女性花在照顧子女上的時間兩倍於男性,故承受了相當大的育兒壓力,往往必須犧牲自己的休閒時間,當然也就無法樂在休閒。Shaw(1992)建議女性必須學會放下家人的需求,這樣才能擁有完全屬於自己的休閒時間進而帶來高價值的休閒體驗。因此,休閒規劃應丟營造一個真正適合女性參與地休閒環境,使女性可以更自在輕鬆地享受休閒。p建議後續研究在本研究過程中,發現仍

47、有許多末臻完善之處,對未來研究者提出相關建議,以利將來對休閒體驗有更深入的探討。後續研究(續)(一)研究對象本研究以家庭生命週期為劃分對象,分為六個階層,每一階層各為十對夫妻,由於樣本數僅120,故難以進行較精細的資料分析,建議今後的研究可再增加其樣本數。本研究對象以夫妻為主,並未推論至其他家庭成員,若能將研究對象推至其他重要之家庭成員,將更有助益家庭成員了解家庭休閒活動的重要性。另外,本研究並未以地區為劃分。因此收集問卷方面相當不易,故建議今後的研究可在針對其他地方或小規模地區進行。搜集最小子女 19歲以上及退休時期人員的這兩個生命階段的樣本資料較困難,原因在於此階段的夫妻多數教育程度較低或

48、表達能力較差,故建議今後的研究可單獨對某一階層的夫妻做更詳細的探討。後續研究(續)(二)研究方法本研究以開放式時間預算問卷調查法,由應答者自由填答,雖然有助於研究資料的彙集,但可能也增加應答者填答時的負擔及意願。建議今後研究類似的主題時,或許可精簡填答問卷內容或選擇單一階段做更深入的研究。本研究乃必須由應答者自行紀錄週末與非週末各二十四小時,由於時間過長,故建議今後研究可朝向質性研究或者縱貫性研究方式進行,能更進一步了解男女的休閒體驗差異。後續研究(續)(三)研究變項本研究發現,男女性在休閒上仍存在差異,但未就休閒阻礙、休閒滿意度及幸福感做討論。建議今後研究可增加變項探討其羞異性。另外,本研究只針對性別、家庭生命週期與休閒體驗做差異性與相關性分析,並不能作為因果關係的說明。Thank you for your listenin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夫妻之家庭生命週期與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