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复习四专题复习四 遗传的分子和遗传的分子和细胞学基础及遗传规律细胞学基础及遗传规律一、遗传的分子基础一、遗传的分子基础1 1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染色体染色体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主要载体,因为绝大部分的遗传物质载体,因为绝大部分的遗传物质(DNADNA)是在染色体上的。也有少量的)是在染色体上的。也有少量的DNADNA在线粒体和叶绿体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所以线粒体和叶绿体被称为遗传物质的中,所以线粒体和叶绿体被称为遗传物质的次次要载体。要载体。2 2DNA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最直接的证据:(最直接的证据:(1 1)细菌转化实验)细菌转
2、化实验 (2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等。3 3DNADNA的结构、复制及基因控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控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1234 步骤步骤方方 法法现象现象结结 论论R R型型活活菌菌S S型型 活活 菌菌加热杀加热杀死死 S S型菌型菌 R R型型 活活 细菌细菌 S S型型 死死 细菌细菌活活R R型活菌无毒型活菌无毒S S型活菌有毒型活菌有毒加热杀死的加热杀死的S S型菌无毒型菌无毒S型死细菌中存型死细菌中存在在“转化因子转化因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S型活细菌型活细菌多糖多糖 脂质脂质 蛋白质蛋白质 DNA DNADNA水解酶水
3、解酶 分别与分别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型活细菌混合培养RRRRRSRS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噬菌体的结构噬菌体的结构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吸附吸附注入注入合成合成组装组装释放释放噬菌体借尾丝吸附在细菌表面噬菌体借尾丝吸附在细菌表面把把DNA注入到细菌细胞注入到细菌细胞利用细菌的化学成分和酶系统合利用细菌的化学成分和酶系统合成出噬菌体的成出噬菌体的DNA、蛋白质、蛋白质新合成的新合成的DNA、蛋白质组装、蛋白质组装成很多噬菌体成很多噬菌体细菌解体,释放出噬菌体细菌解体,释放出噬菌体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标记法蛋白质的组成元素:蛋白质的组成元素:DNADNA的
4、组成元素:的组成元素:C、H、O、N、SC、H、O、N、P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亲代噬菌体寄主细胞(有无放射性)子代噬菌体结论35S标记蛋白质32P标记DNADNADNA是是遗传物质遗传物质放射性很高放射性很高DNADNA中中有有3232P P标记标记 放射性很低放射性很低外壳蛋白外壳蛋白无无3535S S标记标记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基因在染色体上萨顿萨顿基因在染基因在染色体上色体上证据证据现象现象假说假说演绎推理演绎推理实验论证实验论证结论结论类比推理类比推理摩尔根实验摩尔根实验孟德尔遗传规孟
5、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律的现代解释应用应用肤色肤色眼皮单双眼皮单双血型血型有遗传效应的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片段控制生物性状控制生物性状在染色体上呈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线性排列列基因的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代表遗传信息。两个阶段两个阶段1、转录(、转录(mRNA的合成)的合成)2、翻译(蛋白质的合成)、翻译(蛋白质的合成)基因基因控制生物控制生物性状性状蛋白质蛋白质DNA DNA 转录形成转录形成 RNA RNA 的过程的过程在细胞核内,以在细胞核内,以 DNA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合成按照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合成 RNA
6、 RNA,使,使 DNA DNA 上的遗传信息传递到上的遗传信息传递到 mRNA mRNA 上。上。碱基配对原则DNA RNAA UA UG CG CC GC GT AT A边解旋边转录边解旋边转录RNA RNA 翻译形成蛋白质的过程翻译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在细胞质中,以在细胞质中,以 mRNA mRNA 为模板为模板,合成具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中心法则中心法则 信息流:信息流: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DNADNARNARNA蛋白质蛋白质转录转录翻译翻译复复制制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基因基因 酶酶 代谢过程代谢过程 性状性状
7、 基因基因 蛋白质分子结构蛋白质分子结构 性状性状 正常红细胞正常红细胞 镰刀型红细胞镰刀型红细胞表现型表现型=基因型基因型 +外界环境外界环境豌豆:豌豆:1.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2.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能避免外来花粉混杂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能避免外来花粉混杂 3.豌豆能产生较多的种子,便于收集数据进行豌豆能产生较多的种子,便于收集数据进行遗传学常用的实验材料及原因遗传学常用的实验材料及原因 果蝇:果蝇:(1)易培养。)易培养。(2)生活史短,繁殖力强。在短时间内可获得大量的子代,便)生活史短,繁殖力强。在短时间内可获得大量的子代,便于遗传分析。
8、于遗传分析。(3)染色体数少,唾液腺染色体制片容易,横纹清晰,适做细)染色体数少,唾液腺染色体制片容易,横纹清晰,适做细胞学观察和研究。胞学观察和研究。(4)变异性状多,且多数为形状突变,便于通过性状遗传杂交)变异性状多,且多数为形状突变,便于通过性状遗传杂交实验及杂交后代的观察和分类统计,验证遗传学的基本规律。实验及杂交后代的观察和分类统计,验证遗传学的基本规律。二、遗传的基本规律与自然选择二、遗传的基本规律与自然选择遗传的基本规律主要有遗传的基本规律主要有3 3个:个:1.1.基因的分离规律;基因的分离规律;2.2.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3.3.基因的连锁互换规律(不作要
9、求)。基因的连锁互换规律(不作要求)。判断基因在性染色体还是在常染色体上判断基因在性染色体还是在常染色体上设计思路:设计思路:1、亲本纯合: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多对进行正反交试验,、亲本纯合: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多对进行正反交试验,比较正交和反交后代的表现型。比较正交和反交后代的表现型。2、一次杂交实验:隐雌、一次杂交实验:隐雌 X 显雄显雄 (对于(对于XY型生物)型生物)观察子代表现型:观察子代表现型:若子代若子代雄性雄性全为隐性性状,则基因在全为隐性性状,则基因在X的非同源区段的非同源区段 若子代若子代雄性雄性有显性性状也有隐性性状,则基因在有显性性状也有隐性性状,则基因在X与与Y的同源
10、的同源区段或在常染色体上。区段或在常染色体上。限雄遗传则基因在限雄遗传则基因在Y染色体上。染色体上。人类遗传病的人类遗传病的5 5种遗传方式及其特点种遗传方式及其特点遗传病的遗传方式遗传病的遗传方式遗传特点遗传特点实例实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隔代遗传,患者为隐性纯合体隔代遗传,患者为隐性纯合体白白化病化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代代相传,正常人为隐性纯合体代代相传,正常人为隐性纯合体软 骨 发 育 不软 骨 发 育 不全症全症伴伴X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隔代遗传,交叉遗传,患者男性隔代遗传,交叉遗传,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多于女性色 盲、血 友色 盲、血 友
11、病病伴伴X 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代代相传,交叉遗传,患者女性代代相传,交叉遗传,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多于男性抗抗VDVD佝偻病佝偻病伴伴Y Y染色体遗传病染色体遗传病传男不传女,只有男性患者没有传男不传女,只有男性患者没有女性患者女性患者人 类 中 的 毛人 类 中 的 毛耳耳变异的种类变异的种类不遗传的变异不遗传的变异 可遗传可遗传的变异的变异 基因突变:基因突变: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 基因重组:(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基因重组:(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染色体数染色体数目的变异目的变异 非整倍的变
12、异非整倍的变异 整倍的变异整倍的变异 单倍体单倍体 多倍体多倍体 生物的变异生物的变异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概念:概念:由于由于 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基因突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基因突变。例子:例子:色盲、白化病、糖尿病色盲、白化病、糖尿病原因:原因:由于在由于在 DNA 复制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复制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内,外因内,外因)而发生差错,导致分子结构改变(碱基种类、数而发生差错,导致分子结构改变(碱基种类、数量、排列顺序等发生局部改变)量、排列顺序等发生局部改变)种类种类自然突变:自然发生自
13、然突变:自然发生诱发突变:人工条件诱导发生突变诱发突变:人工条件诱导发生突变意义:意义: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进化提供最初原材料。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进化提供最初原材料。(1)普遍性)普遍性 任何生物都可以见到突变产生的性状。任何生物都可以见到突变产生的性状。(2)随机性)随机性 在生物个体发育的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任何时期和生物体的和生物体的任何任何细胞细胞都可以发生基因突变。都可以发生基因突变。(3)低频率性)低频率性 在自然界,各物种的突变频率很低,高等在自然界,各物种的突变频率很低,高等生物中,大约十万到一亿个配子,仅有一个发生基因突变。生物中,大约十万到一亿个配子,仅有一个发生
14、基因突变。(4)多害少利性)多害少利性 大多数基因突变会破坏生物长期进化达大多数基因突变会破坏生物长期进化达到的相对协调和平衡,不利于生长和发育。到的相对协调和平衡,不利于生长和发育。(5)不定向性)不定向性 显性基因可以突变成隐性基因,隐性基因显性基因可以突变成隐性基因,隐性基因可以突变成显性基因,一个基因可以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可以突变成显性基因,一个基因可以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发生在生殖细胞中的突变,可以通过受精作用发生在生殖细胞中的突变,可以通过受精作用直接传递给后代。发生在体细胞中的突变常常引起直接传递给后代。发生在体细胞中的突变常常引起当代生物个体性状发生变化,一般是不能遗
15、传给下当代生物个体性状发生变化,一般是不能遗传给下一代的。一代的。基因突变的特点基因突变的特点 基因突变是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环境。基因突变是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环境。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基因突变的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基因突变的发生的时间越早,生物体表现的突变发生的时间越早,生物体表现的突变部分越大部分越大人工诱变在育种上的应用人工诱变在育种上的应用诱变意义:是创造动、植物新品种和微生物新诱变意义:是创造动、植物新品种和微生物新类型的重要方法类型的重要方法优点:提高突变频率,加速育种进程优点:提高突变频率,加速育种进程缺点:诱发产生的突变,有利的个体往往不多,缺点:诱发产生的突变,有利的个体往往不多,
16、需处理大量材料。需处理大量材料。诱变因素诱变因素物理因素:各种射线、激光物理因素:各种射线、激光化学因素: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化学因素: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有性生殖中非常普遍有性生殖中非常普遍突变频率低,但普遍存在。突变频率低,但普遍存在。发生可能发生可能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是形成生物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通过杂交育种多样性的重要原因。通过杂交育种性状的重组,培育出新的优良品种性状的重组,培育出新的优良品种。生物变异的生物变异的根本根本来源,为来源,为进化进化提供原材料提供原材料。通过诱变育种可。通过诱变育种可培育新品种。培育新品种。意义意义有性生殖过程中有性生殖过程
17、中减数分裂形成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生殖细胞外界条件的剧变和内部外界条件的剧变和内部因素的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条件条件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由组合,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细胞分裂间期,细胞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分子复制时制时,由于外界理化因素或自,由于外界理化因素或自身生理因素引起的碱基对的替身生理因素引起的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换、增添或缺失发生时间发生时间及原因及原因不同基因重新组合,不产生新基因,不同基因重新组合,不产生新基因,而是产生而是产生新基因型新基因型,使不
18、同性状重,使不同性状重新组合。新组合。基因分子结构改变,产生基因分子结构改变,产生新基新基因因,出现,出现新性状新性状。本质本质基因重组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区别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区别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组的概念染色体组的概念雄果蝇产雄果蝇产生的配子生的配子 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一个染色体组,也,也称为称为基
19、因组基因组。2、染色体组为单位成倍的改变(整倍变异)、染色体组为单位成倍的改变(整倍变异)识别染色体组的方法识别染色体组的方法1、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就含有几个、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就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如:此细胞有四个染色体组染色体组。如:此细胞有四个染色体组。2、在细胞和生物体的基因型中,同一种基因有几、在细胞和生物体的基因型中,同一种基因有几个,就有几个染色体组。如:若细胞的基因型为个,就有几个染色体组。如:若细胞的基因型为AaaaBBbb,任一种基因各有四个,则该生物含,任一种基因各有四个,则该生物含有四个染色体组。有四个染色体组。雄蜂是由卵细胞雄蜂是由卵细胞不经过不
20、经过受精受精直接而来的。直接而来的。单倍体的概念单倍体的概念雄蜂雄蜂 蜂王蜂王 工蜂工蜂通过通过单性生殖单性生殖产生的个体,都只含有本物种产生的个体,都只含有本物种配配子子中的染色体数目,这样的个体叫做中的染色体数目,这样的个体叫做单倍体单倍体。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单倍体单倍体多倍体多倍体概念概念体细胞中含有本物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种配子染色体数配子染色体数的的个体个体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自然形成自然形成原因原因由未经受精作用的由未经受精作用的卵细胞发育而成单卵细胞发育而成单倍体倍体
21、由于自然条件剧烈变化的影响,有丝分裂过由于自然条件剧烈变化的影响,有丝分裂过程受阻碍,于是细胞核内染色体加倍。通过程受阻碍,于是细胞核内染色体加倍。通过减数分裂形成染色体数目也相应加倍的生殖减数分裂形成染色体数目也相应加倍的生殖细胞,再经受精作用形成合子而发育成多倍细胞,再经受精作用形成合子而发育成多倍体体人工诱导人工诱导方法方法花药离体培养花药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植株特点植株特点植株弱小、高度不植株弱小、高度不育育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含量都有所增高,类和蛋白质等营养成
22、分的含量都有所增高,但发育延迟,结实率降低但发育延迟,结实率降低单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F1花粉花粉单倍体单倍体二倍体(或多倍体)纯系二倍体(或多倍体)纯系组织培养组织培养人工诱导人工诱导 染色体加倍染色体加倍利用单倍体植株培育新利用单倍体植株培育新品种,只需要两年时间,品种,只需要两年时间,就可以得到一个稳定的就可以得到一个稳定的纯系品种。与常规的杂纯系品种。与常规的杂交育种方法相比,明显交育种方法相比,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缩短了育种年限。人工诱导多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人工诱导多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作用对象:作用对象:实实 例:例:作用原理:作用原理:作用时间:作用时
23、间:分裂前期分裂前期无籽西瓜等无籽西瓜等秋水仙素秋水仙素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为什么秋水仙素的作用对象是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为什么秋水仙素的作用对象是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若对象是已经成熟的植物好不好?为什么?若对象是已经成熟的植物好不好?为什么?1、原理、原理:杂交育种:杂交育种:基因重组基因重组 人工诱变育种:人工诱变育种:基因突变基因突变 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基因工程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引入外源基因然后基因重组。引入外源基因然后基因重组。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杂交育种杂交育种产生新的基因型,产生新的基因型,人工诱
24、变育种人工诱变育种产生新基因,产生新基因,单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花粉离体培养,然后秋水仙素处理幼苗,短花粉离体培养,然后秋水仙素处理幼苗,短时间得到纯合品种,时间得到纯合品种,多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基因工程基因工程引入外源基因。引入外源基因。细胞工程细胞工程育种应归入杂交育种,只不过利用融合技术,育种应归入杂交育种,只不过利用融合技术,促进亲缘关系远的物种很快融合,得到新品种。促进亲缘关系远的物种很快融合,得到新品种。2、特点:、特点:(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基因库和基因频率基因库和基因频率 (1)概念)概念 (2)基因频率的
25、计算)基因频率的计算 (3)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4)基因频率改变的原因:)基因频率改变的原因:生物进化的实质生物进化的实质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基因重组、自然选择自然选择19081908年,英国数学家哈迪和德国医生温伯格分别提出年,英国数学家哈迪和德国医生温伯格分别提出关于基因频率稳定性的见解。关于基因频率稳定性的见解。哈迪温伯格定律哈迪温伯格定律 一个种群如果符合下列条件一个种群如果符合下列条件 (1 1)种群必须无限大)种群必须无限大 (2 2)个体间交配是随机的)个体间交配是随机的 (3 3)没有突变产生)没有突变产生
26、 (4 4)种群间不存在个体的迁移和基因交流)种群间不存在个体的迁移和基因交流 (5 5)没有自然选择)没有自然选择 这个种群的这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基因型频率可以保持恒定。可以保持恒定。(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1 1、突变指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突变指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2 2、突变的有害和有利、突变的有害和有利取决于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生物的生存环境。3 3、突变和基因重组只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突变和基因重组只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方向。种群中基因突变的特点:种群中基因突变的
27、特点:突变数大,不定向突变数大,不定向种群中基因重组的结果:种群中基因重组的结果:产生更多的变异,不定向产生更多的变异,不定向原因原因:淘汰不利变异基因,:淘汰不利变异基因,积累有利变异基因。积累有利变异基因。结果结果: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自然选择使基因频率发生自然选择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定向改变,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三)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三)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物种的概念物种的概念 隔离:隔离: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不能发生基因交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不能发生基因交流流 的现象。的现
28、象。地理隔离地理隔离:地理隔离在物种形成中起着促进性状分歧的作用。地理隔离在物种形成中起着促进性状分歧的作用。生殖隔离:如生殖隔离:如 a a生态隔离;生态隔离;b b季节隔离;季节隔离;c c杂种不活;杂种不活;d d杂种不育杂种不育由地理隔离发展到生殖隔离是由地理隔离发展到生殖隔离是大多数物种大多数物种形成的方式。形成的方式。多倍体的形成不需经地理隔离多倍体的形成不需经地理隔离。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志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志。二、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二、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地理隔离地理隔离 阻断基因交流阻断基因交流 在不同的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作用下在不同的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作用下
29、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发生改变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发生改变 种群的基因库出现差异种群的基因库出现差异 差异进一步加大差异进一步加大 生殖隔离生殖隔离 新物种形成新物种形成1 1、物种形成的方式有多种,、物种形成的方式有多种,经过经过长期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长期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是比是比较常见的方式。较常见的方式。2 2、小麦的二倍体与四倍体、小麦的二倍体与四倍体是同一物种吗是同一物种吗?进化的基本进化的基本单位单位是种群。是种群。进化的进化的实质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是: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提供进化的原
30、材料;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决定进化的方向;决定进化的方向;隔离隔离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 1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 判断生物是否属于同一个物种,依据是是否判断生物是否属于同一个物种,依据是是否出现生殖隔离,即能否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出现生殖隔离,即能否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2共同进化与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共同进化与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1)共同进化)共同进化 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
31、间的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2)生物进化的历程)生物进化的历程 生物进化的趋势:生物进化的趋势:从原核生物到真核单细胞生物,再到真核多细胞生物;从原核生物到真核单细胞生物,再到真核多细胞生物;从异养生物到自养生物;从异养生物到自养生物;从厌氧生物到需氧生物;从厌氧生物到需氧生物;从无性生殖到有性生殖;从无性生殖到有性生殖;从低等到高等;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从水生到陆生。(3)生物多样性层次)生物多样性层次遗传多样性:指遗传信息的总和、包括地球遗传多样性:指遗传信息的总和、包括地球上所有动植物、微生物个体的基因。上所有动植物、微生物个体的基因。物种多样性:地球上生物有机体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地球上生物有机体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圈中生态环境、生物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圈中生态环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成因:生物多样性成因: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的结果。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