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3570613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1.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章第三章 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 导论导论世界的存在状态是怎样的?世界的存在状态是怎样的?它有没有发展规律?它有没有发展规律?有什么样的发展规律?有什么样的发展规律?物质世界的存在状态是怎样的?辩证法 形而上学 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一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根本分歧根本分歧形而上学形而上学辩证法辩证法派别派别分歧分歧孤立孤立联系联系静止静止发展发展片面片面全面全面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一)唯物辩证法坚持物质世界普遍联系的观点。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的关系 联系

2、的特点:1.客观性 2.普遍性 3.多样性 联系是客观的。这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联系是客观的。这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现象,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也有的客观现象,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也不是人们强加给事物的。不是人们强加给事物的。“中国的发展离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始终不开世界,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对外开不渝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方针。放的基本方针。”联系是普遍的。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内部的诸要素是相互联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内部的诸要素是相互联系的;系的;任何一个事物与其他事物也处于相互联系之任何一个事物与其他事物也处于相互联系之中。中。联系是多样的。事联系是多样的

3、。事物联系的基本形式可分物联系的基本形式可分为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为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等。方法论意义:坚持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和复杂多方法论意义:坚持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和复杂多样性,就是在联系问题上坚持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样性,就是在联系问题上坚持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在实际工作中,要努力做到在一般原理指导统一。在实际工作中,要努力做到在一般原理指导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要有全局观念,又要有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要有全局观念,又要有防治防治“一刀切一刀切”和简单化。和简单化。(二)唯物辩证法坚持物质世界永恒发展的

4、观点。(二)唯物辩证法坚持物质世界永恒发展的观点。普遍联系普遍联系 运动运动 变化变化 发展发展 联系构成运动,运动引起变化,变化的基本趋势联系构成运动,运动引起变化,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发展是运动变化的结果,但并非任何的运动是发展。发展是运动变化的结果,但并非任何的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变化都是发展。运动:五种基本运动形式运动:五种基本运动形式 基、化、机、生、社基、化、机、生、社 变化:量变和质变变化:量变和质变 发展:是事物前进的、上升的运动(由简单到复杂,发展:是事物前进的、上升的运动(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由低级到高级),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

5、亡。发展的特点发展的特点 发展的发展的过程性过程性: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的,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事物和过程是不可分离的。和灭亡的过程。事物和过程是不可分离的。发展的发展的条件性条件性:一切依条件、时间、地点为转移。:一切依条件、时间、地点为转移。不同的条件对于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不同的条件对于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方法论意义方法论意义:利用有利条件,改变不利条件,创造必利用有利条件,改变不利条件,创造必需条件,实现发展目标。需条件,实现发展目

6、标。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指与人类意识相区别的自然运动、社会过程的辩证法,即指与人类意识相区别的自然运动、社会过程的辩证法,是以客观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形式体现的各种物是以客观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形式体现的各种物质形态运动发展的规律。质形态运动发展的规律。主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指以概念作为即指以概念作为“细胞细胞”的思维运动发展的规律。亦称的思维运动发展的规律。亦称概念辩证法或思维辩证法。概念辩证法或思维辩证法。二二 唯物辩证法的划分唯物辩证法的划分

7、两者的联系:客观辩证法决定主观辩证法,后者两者的联系:客观辩证法决定主观辩证法,后者只是前者的反映。客观的辩证规律和思维的规律在本只是前者的反映。客观的辩证规律和思维的规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质上是一致的。两者的区别:外部世界的规律通过外部物质运动两者的区别:外部世界的规律通过外部物质运动的、必然的形式表现出来,离开人的意识、思维而独的、必然的形式表现出来,离开人的意识、思维而独立存在。思维的规律,则通过主观的、逻辑的形式表立存在。思维的规律,则通过主观的、逻辑的形式表现出来,同人的自觉的精神活动相联系。现出来,同人的自觉的精神活动相联系。1.1.关于普遍联系的思想:关于普遍联系的思想:“阴阳互

8、补、相依相阴阳互补、相依相待待”、“五行变化,相生相克五行变化,相生相克”等。等。2.2.关于发展变化的思想:关于发展变化的思想:“变动不居,生生不变动不居,生生不已已”、“物极必反、革故鼎新物极必反、革故鼎新”、“积微成著、以积微成著、以著显微著显微”等等 3.3.矛盾观:矛盾观:“物生有两,相反相成物生有两,相反相成”、“一分一分为二,合二为一为二,合二为一”、“和而不同、执两用中和而不同、执两用中”。三、中国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三、中国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A.A.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B.B.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C.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事物根本

9、性质的变化D.D.事物存在范围的扩大事物存在范围的扩大1.1.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A A)练习题练习题A.A.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联系的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联系的 B.B.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孤立的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孤立的 C.C.任何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都是主观随意的任何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都是主观随意的 D.D.事物之间是互不影响的。事物之间是互不影响的。2.“2.“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说明说明 (A)(一)规律的含义:(一)规律的含义:事物、现象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事物、现象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系。1.

10、本质和现象本质和现象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由事物内在的基本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由事物内在的基本矛盾构成。矛盾构成。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现象有真相和假象之分。质的外在表现。现象有真相和假象之分。四、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四、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是由事物内部特殊矛盾造成的、并决定事物根本性质的内在根据。+闪电的本质闪电的本质是云层中的正电是云层中的正电与负电相遇而发与负电相遇而发生猛烈放电的过生猛烈放电的过程。程。-庐山庐山题题 西西 林林 壁壁 苏苏 轼轼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看成岭侧成峰

11、,远近高低各不同。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缘身在此山中。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物的外在表现。现象与本质的区别现象与本质的区别现象本质外部的、表面的内部的易逝的、多变的稳定的个别的、具体的一般的、共性的感官感知的思维抽象的生动的、丰富的单纯的、枯燥的 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本质是现象的根据,本质决定现象,并且总是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自己的存在。现象是从特定的方面表现事物的本质,它的存在和发展变化,归根到底是依赖于本质的。现象与本质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认识的任务就是通过现

12、象揭示本质:第一,现象是认识事物的本质的向导。第二,通过现象发现本质是科学研究的任务。第三,通过现象认识本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现象与本质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现象与本质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2.2.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在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1.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2.偶然性体现并受制于必然性,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3.必

13、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反对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和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有力武器。在机械决定论看来,一个豆荚中豆粒的多少,一条狗尾巴的长短等等,都是必然的。(二)规律的分类:特殊规律:各门具体科学揭示的规律 普遍规律:唯物辩证法的规律 作用:要想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类规律都要掌握。(三)三大规律各自的地位和作用:1.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最本质的联系以及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2.质量互变规律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3.否定之否定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道路和趋势。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特

14、别是揭示了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第三,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第四,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对立和斗争的焦点。(四)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是一个关系范畴,它揭示的是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或事物之间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对立面之间的两种基本关系或基本属性。第二节 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我的矛无坚不摧!我的盾没 有利器能穿过它!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如何?!?!?这里的

15、“矛盾”是逻辑矛盾,而不是唯物辩证法所说的辩证矛盾。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矛盾双方之间相互吸引、相互转化的性质和趋势。(一致性、统一性、互相依赖、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联结、互相合作等)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和,前后相随。老子老子矛盾同一性的表现:第一,矛盾同一体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之中。“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上就是非下,上的规定上就是非下,上的规定就在于它不是下,有上就是就在于它不是下,有上就是因为有下,反过来也一样,因为有下,反过来也一样,在每个规定中包含着

16、它的对在每个规定中包含着它的对立面。立面。列宁列宁 第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A.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化合与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B.矛盾双方相互转化。(遗传和变异,真理和谬误,公有制和私有制等)(失败是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否定、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市场竞争 哲学范畴“斗争”政治学概念“斗争”矛盾斗争性的表现:具有无限多的内容和形式,如机械运动中物体之间的排斥、生物界的生存竞争、社会领域中的阶级斗争、人民内部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思想领域中不同观点间的争鸣等。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一、同一性

17、离不开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基础和前提的,辩证的统一是相互排斥的同一,是充满斗争的统一,同一性中包含着斗争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同一就是辩证的同一,它们之间如果没有剥削和反剥削、压迫与反压迫的相互斗争,也就不能相互依存。“旧形而上学意义下的同一律是旧世界观的基本原则:a=a。每个事物和它自身同一。一切都是永久不变的,太阳系、星体、有机体都是如此。但是最近自然科学从细节上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真实的具体的同一性包含着差异和变化。”恩格斯 恩格斯 二、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而存在,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差别和对立总是与同一相联结,斗争性总是为同一性所制约。辩

18、证的对立并不是任意的两个事物间的对立,而是有着内在同一性的两个事物间的对立。战争 和平 (而非鸡蛋)父亲 儿子 (而非石头)黑格尔说:黑格尔说:“在对立中,在对立中,有差别之物并不是有差别之物并不是一般的他物一般的他物,而是正与他相反对的别物;这而是正与他相反对的别物;这就是说,每一方只有在它与另就是说,每一方只有在它与另一方的联系中才能获得它自己一方的联系中才能获得它自己的(本质)规定,此一方只有的(本质)规定,此一方只有从反映另一方,才能反映自己。从反映另一方,才能反映自己。另一方也是如此;所以,每一另一方也是如此;所以,每一方面都方面都它自己的它自己的对方的对方对方的对方。黑格尔卡尔 马

19、克思 马克思指出,形而上学的错误在于:“在它看出有差别的地方就看不见统一,在它看见统一的地方就看不出差别。”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统一的方法论意义:在社会实践中把同一性和斗争性有机结合起来,在同一性中把握斗争性,在斗争性中把握同一性。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一)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不同作用及其相互联系。唯物辩证法把运动看作是事物的自我运动,认为事物的运动、发展主要是事物内部矛盾引起的,同时也受外部矛盾的影响。内因是事物自身所包含的各要素的对立统一,即内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和其他事物的对立统一,即外部矛盾。二、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二、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

20、作用不同。“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邓小平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毛泽东 首先,内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据,是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第一位的因素。其次,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它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的进程。它是事物质变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必要条件。它使事物发展显示出特定的具体形式和样貌。再次,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外因内因化)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1.在同一范围和过程中,内因和外因的界限是绝对的、确定的。2.在不同的范围和过程中,内因和外因的界限则是相对的,

21、二者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从范围来看,在较大范围内是内因的东西在另一较小范围内则可能变成外因的东西,反之亦然 从过程看,对某一事物的发展过程是外因的东西,如果后来融合到了这一过程的结果中,就变成了下一过程的内因;对某一事物发展过程是内因的东西,如果后来从这一过程的结果中消失了,就变成了下一过程的外因。方法论意义方法论意义: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有力武器;它是我们党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哲学基础;对于人们的实际工作和实际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二)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首先,矛盾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依存而发展。(工业和农业、重工业和轻

22、工业等)其次,矛盾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利用,互相吸收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辩论双方、学术争鸣等)再次,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现进和落后、真理和谬误、战争与和平等)(三)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首先,它引起矛盾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推动事物的量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国共内战)其次,它冲破事物存在的界限,促使旧的矛盾统一体的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的产生,造成事物的质变。(内战结果:旧中国新中国)说明:矛盾的斗争性推动事物的发展,并不等同于斗争本身就是发展,而是指斗争的结果促使事物向前发展。发展,就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只有新事物反对旧事

23、物的斗争,才能推动事物的前进,而旧事物反对新事物的斗争只会阻碍事物的发展。即使是新事物反对旧事物的斗争,也不是一切斗争都能推动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切对于斗争的限制都是对于事物前进的限制。(矛盾的性质等因素不可忽略)矛盾同一、斗争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列宁:“对立面的统一(一致、同一、均势)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矛盾的同一和斗争的关系是相对和绝对的关系。矛盾同一的相对性:指矛盾统一体以及贯穿其中的同一性的存在受着特定条件的限制。矛盾斗争的绝对性:即无条件性。所谓无条件并不是指不需要任何具体条件,而是指矛盾斗争既受特定条件的限

24、制,又能打破这些限制,并创造事物发展所必需的新条件。说明:1.不能因为斗争是绝对的,同一是相对的,就认为斗争性永远重要。2.在矛盾的实际发展过程中,斗争和同一何者更为重要,这会因矛盾的特点、矛盾发展的阶段、矛盾运动所处的具体条件不同而不尽相同,因而需要对它们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3.片面夸大一方的作用,是错误的。A.事物的相对性B.事物的内在矛盾性C.事物的变化D.人的自觉能动性 1.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B)练习题2.矛盾是反映 A.事物之间互相对立,互相排斥、互相否定关系的范畴 B.对立面之间互相联系、互相转化关系的范畴 C.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基本哲学范畴 D.主体

25、和客体之间互相对立的范畴(C)第三节、质量互变规律第三节、质量互变规律 1 1、质、量、度、质、量、度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具有两种状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具有两种状态:态:量变量变和和质变质变,因为任何事物都具有,因为任何事物都具有质和量的规定,都是质和量的统一,都质和量的规定,都是质和量的统一,都是有限度的存在。其次还必须掌握量变是有限度的存在。其次还必须掌握量变和质变范畴。和质变范畴。57质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和其它事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量量是同质事物相区别的外在规定性;度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由事物的质所确定的量的变化范围或数量界限。58度的范畴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 适度原则:为了保持事

26、物的性质必须把事物量的变化限制在其质所规定的界限之内。超度原则:为了改变事物的性质必须使事物量的变化超出其质所规定的界限。59 量变是事物存在期间的变化,是连续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产生和灭亡的变化,是间断的显著的变化。量变意味着事物的存在和增长;质变意味着事物的非存在和转化。因此,量变和质变是两种对立的变化。60(1)量变和质变相互依存:)量变和质变相互依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必然结果;质变巩固着量变的成果,是新的量变发质变巩固着量变的成果,是新的量变发生的前提。生的前提。.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它们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就是质量

27、互变规律的主要内容:61(2)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在事物的量变过程中,存在着部分质变的情况;在事物的质变过程中存在着量的扩张现象。阶段性部分质变:阶段性部分质变:局部性部分质变:局部性部分质变:(事物的发展程度)(事物的发展程度)(事物的存在范围)(事物的存在范围)部分质变62(3 3)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量变引起质变;(关节点问题)量变引起质变;(关节点问题)质变产生新量变;(质变的标志质变产生新量变;(质变的标志63 .割裂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导致的错误割裂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导致的错误 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必须在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关系中理解和把握规律的内容,如果人

28、为地割裂二者的辩证关系,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错误。“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就是这样的错误观点。64 激变论:18121812年,法国生物学年,法国生物学家居维叶提出的,又叫灾变论。居维家居维叶提出的,又叫灾变论。居维叶不承认生物进化,可他后来发现一叶不承认生物进化,可他后来发现一些化石跟现有的物种不一样,于是他些化石跟现有的物种不一样,于是他提出物种本来没有进化,古生物类型提出物种本来没有进化,古生物类型的更替是地壳激烈变动的结果。也就的更替是地壳激烈变动的结果。也就是灾变的结果,上帝把生物创造出来,是灾变的结果,上帝把生物创造出来,另外还在地球上发生过另外还在地球上发生过2727次激变或灾次

29、激变或灾变。后来这个观点引申为事物要么不变。后来这个观点引申为事物要么不变,一变就是质变,从而否认量变的变,一变就是质变,从而否认量变的激变论。激变论。65 庸俗进化论:与激变论相反,庸俗进化论:与激变论相反,庸俗进化论认为进化仅仅在量的范庸俗进化论认为进化仅仅在量的范围内进行,永远不会引起质变,从围内进行,永远不会引起质变,从而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而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在质变和量变的关系问题上,以上两种观点都走了极端,没有认识到质量互变的统一性。.学习质量互变规律,掌握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有远大的奋斗目标,又要有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既要反对“左倾”冒险主义

30、,又要反对右倾保守主义。67学习质量互变规律对我们做人、做事和为学所具有的指导意义: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行善如春院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做恶如行善如春院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做恶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博学通识,在于积学。里之行,始于足下;博学通识,在于积学。第四节第四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1.肯定与否定事物矛盾的不同方面在事物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我们把占统治地位并决定事物性质的矛盾方面称

31、为肯定,把处于被统治地位且同事物性质相反的矛盾方面叫做否定。肯定和否定辨证统一、不可分割,但否定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唯物辩证法着眼于事物的发展,所以更看重否定的作用。692.辩证否定观唯物辩证法对否定的理解是辨证的,是以肯定和否定的辩证统一关系为基础的。这种辩证否定观认为:辩证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是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否定。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则认为:否定是它物的否定;是单纯的否定;是自我完蛋、否定一切的否定。703.掌握辩证否定观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

32、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论。714.4.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特点和实质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特点和实质 否定之否定是反映事物由于自身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相对完整过程的哲学范畴。这个过程必须通过两次否定才能实现,因此这个过程中的规律就被称为否定之否定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72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特点:两次否定;两次否定;三个阶段;三个阶段;周期性。周期性。肯定肯定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 (肯定)肯定)否定否定一次否定一次否定两次否定两次否定73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实质: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前进性趋势,即事物发展的方向是由低级阶段到高级的前进上升运动;指明了事物发展过程的曲折性道路,即事物发展的

33、道路是由肯定到否定、再到肯定的曲折过程。74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前进性趋势和曲折性道路是辨证统一的,即事物的发展必须通过曲折性道路,才能实现由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前进上升运动;事物的发展只有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过程中的道路才能被称为曲折性道路。割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必然会导致形而上学的“直线论”和“循环论”的错误观点。75直线论直线论循环论循环论76 战国时期思想家邹衍提出的“五德终始”:五德”指土、木、金、火、水五种德性或性能。“五德终始”指这五种性能从始到终、终而复始的循环运动,邹衍以此作为历史变迁、王朝更替的根据 5.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客观的普遍性的规律,只有正确理解这个规律实质和存在的原因,才能坚持它的客观普遍性。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揭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事物的矛盾运动规律的展开和体现,只有抓住矛盾运动规律,才能真正懂得否定之否定规律。7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