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章民國時期的中外文化交流第六節二十世紀西方人眼中的中國資料來源:老照片編輯部,2001,另一種目光的回望,頁221山東山東畫報有關西方的中國記述v瀏覽西方人關於近代中國的各種著作,發現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對於中國的記述觀察,確有中國人習焉不察的獨特之處v西方的中國印象中1)有真實的一面2)亦有扭曲的一面3)有受其社會文化心理影響4)或有先入為主或誇大描述的部分5)也有視而不見,充耳不聞的盲點西方視野裡的中國印象(一)v皮膚是黃色的,聲音尖厲而不悅耳v髖骨突出,扁平的鼻子就像是老祖宗在某次打鬥中受傷之後傳下來似的v嘴唇很厚,嘴巴寬大無比v窄窄的黑色杏仁眼中,細小的眼珠在眼眶裡轉來轉去,就像
2、是在與外面的世界捉迷藏v大部分的中國人看上去都顯得遲鈍、無神,給人一種缺乏想像力的印象v中國人固執己見,且自以為是v在與中國人打交道的過程中,你會發現他們並不誠實。這種不誠實的現象是普遍存在的v中國人的神經總是繃得很緊,他們會像法官和陪審團那樣對所得的信息進行分析、權衡,從中得出真實真相v中華民族絕非一個毫無主見的、懦弱的民族。最有骨氣的就算是中國人了西方視野裡的中國印象(二)中國人的生活一瞥v中國人的生活態度忍耐1)遭受疼痛時,較西方人能忍受2)耽誤他人時間時,所表現出的平靜與毫不在意v中國人具很強的幽默感v隨處可見的馬馬虎虎的生活態度中國城市隨筆v中國城市給人的印象似是不久前才建成的,提供
3、給她的空間不多v房子一座挨一座地擠在一起,中國人能擠住在有限的空間裡,還顯得悠然自得。中國人根本沒有私生活,而人們似乎對此毫不在乎v狹窄彎曲的街道,不結實的平房,坑坑洼洼的道路,貧困人家住宅的簡陋,以及不論窮人富人都具有的那可怕的,令人厭惡的氣味等等構成了這個城市的特徵中國人的家庭與家庭生活v中國人十分注重於家庭生活,並且對他們的家庭懷有深厚的感情v絕大多數的中國家庭都是靠愛和感情來維繫的。但年輕婦女被要求逆來順受的風俗成為中國家庭許多痛苦的根源v東方人對男孩子有特殊的偏好。對婦女生下女兒,她的苦難只會加重v中國人的床及枕頭令人不可思議,枕頭的樣子也很古怪,在英國人看來,它更像是某種刑具中國人
4、的刑罰與私刑v通常對小偷或入室搶劫者的處罰是給他戴上一個木枷或木製項圈,中間有一個供罪犯活動脖子的洞。有一根鐵鍊固定在木板上,它的另一端銬在犯人的腳上、手上或脖子上v另一種中國對罪犯採取流放的方式既經濟又有實效,只有天才才想得出這一招。流放的罪犯必須每月到官府報到一次,他們不敢逃離,因為一旦逃離,會使他的親友受到牽連v私刑在中國是公開的,對小偷做出什麼處罰,由抓獲小偷的人們的情緒而定,諸如挖去雙眼等日人逮捕抗日人士之家屬1895年日軍進入嘉義之後,逮捕抗日人士的家屬,令其頂枷示眾資料來源:時報文化編輯委員會,2000,珍藏20世紀台灣,頁58,台北時報中國的學校與教師v中國人篤信教育,因為受教
5、育是通向由政府給予榮譽與金錢的正統之路v鄉村的學校可能是只有一間孤零零的、毫不起眼的房子,沒有絲毫美感可言。屋內的地面髒亂難看,而且凹凸不平v教師的首要任務是把學生分類,看他們讀過那些書,再因材施教v中國孩子的早期學校生活是相當乏味與單調中國人的風水觀v中國人相信死者有能力為他們留在世上的朋友祈福或是詛咒,但他們只能通過某種看不見的力量來進行,而這種力量總是集結在他們被埋葬的地區周圍,人們相信這些力量是能夠被死者葬身之處的那種一致性所幫助的v風水做為一種迷信,給整個中國帶來了無法估量的災禍,因為沒有什麼東西能像他那樣,如此地阻礙著一個國家的進步,使廣大的地區深深地陷於貧窮醫生與行醫v在中國,無
6、論男人還是女人,人人都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公開地行醫。而在英國,對行醫是有嚴格限制的,只有學醫的人才能從事這一職業v中國的行醫者大多衣衫襤褸,但正當你在遲疑他的角色時,會有人告訴你,他是一位很有名的業餘醫生v這些中國醫生能在短時間為需要有很高技術才能治療的疾病開出處方v一個生病的中國人,隨時準備服任何藥,聽取任何人提供的意見金錢與放債v許多中國人在生活中往往都債台高築v負債似乎絲毫不會使中國人感到憂傷v中國人實在讓人難以理解。平時他們被稱為吝嗇鬼。他們把每一個銅幣都看得很神聖。但是一旦涉及到婚禮或是有關家族顏面的事情,中國人就會鋪張的像是有英格蘭做後盾的英國貴族一般v對每個中國人來說,只要他有餘錢,就會把錢借給他人參考、延伸閱讀資料v老照片編輯部,2001,另一種目光的回望,山東山東畫報v英麥高溫著、朱濤、倪靜譯,1998,中國人生活的明與暗,北京時事v美明恩溥著,午晴、唐軍譯,1998,中國鄉村生活v美明恩漙著、舒揚等譯,2004,【典型的中國人】,山西書海v英約羅伯茨編著、蔣重躍等譯,1999,十九世紀西方人眼中的中國,北京時事v吳孟雪,2000,明清時期歐洲人眼中的中國,北京中華v美M.G.馬森著、楊德山等譯,1999,西方的中華帝國觀,北京時事v美哈德羅伊薩克斯著、于殿利等譯,1999,美國的中國形象,北京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