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心电图学基本知识心电图学基本知识 1异常心电图异常心电图2心电图描记、分析和临床应用心电图描记、分析和临床应用3多参数心电监护多参数心电监护42教学内容心电图产生的基本原理1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2心电图导联体系3心电图测量4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53一、心电图产生原理一、心电图产生原理第一节第一节 心电图基本知识心电图基本知识4 心脏在机械收缩之前,首先发生电心脏在机械收缩之前,首先发生电激动。电激动沿心脏传导系统下传,使激动。电激动沿心脏传导系统下传,使房、室按序产生电变化,形成微弱的心房、室按序产生电变化,形成微弱的心电流,传到表面。电流,传到表面。将探测电极放置
2、在人体表面的不同将探测电极放置在人体表面的不同部位,利用心电图机将心脏每一心动周部位,利用心电图机将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变化描记成的曲线图,即期所产生的电变化描记成的曲线图,即为心电图为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lectrocardiogram,ECG)ECG)。一、心电图产生原理一、心电图产生原理5(一)心肌细胞的电位变化规律(一)心肌细胞的电位变化规律(一)心肌细胞的电位变化规律 心肌细胞的生物电变化表现为细心肌细胞的生物电变化表现为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一、心电图产生原理一、心电图产生原理61.1.静息状态(极化状态)静息状态(极化状态)此时
3、不产生电此时不产生电位变化。位变化。一、心电图产生原理一、心电图产生原理72.2.心肌细胞除极心肌细胞除极电偶:电偶:电源(正电荷)、电穴(负电荷)电源(正电荷)、电穴(负电荷)一、心电图产生原理一、心电图产生原理83.3.心肌细胞复极:心肌细胞复极:复极过程与除复极过程与除极过程方向相同,极过程方向相同,但电偶是电穴在但电偶是电穴在前,电源在后,前,电源在后,因此记录的复极因此记录的复极波方向与除极波波方向与除极波方向相反。方向相反。一、心电图产生原理一、心电图产生原理9一、心电图产生原理一、心电图产生原理10(二)影响心脏电位强度的因素(二)影响心脏电位强度的因素 1.1.与心肌细胞的数量
4、成正比。与心肌细胞的数量成正比。2.2.电极的位置。电极的位置。3.3.电极的方位与心肌除极方向所构成的角电极的方位与心肌除极方向所构成的角度,夹角愈大,心电位在导联上的投影愈度,夹角愈大,心电位在导联上的投影愈小,电位愈弱。小,电位愈弱。一、心电图产生原理一、心电图产生原理11一、心电图产生原理一、心电图产生原理12(三)心电向量(三)心电向量v心脏的电激动过程中产生许多向量。心脏的电激动过程中产生许多向量。v某一瞬间许许多多大小、方向不同的向量某一瞬间许许多多大小、方向不同的向量按照:同一轴的两个心电向量的方向相同按照:同一轴的两个心电向量的方向相同者,其幅度相加;方向相反者则相减和平者,
5、其幅度相加;方向相反者则相减和平行四边形法则综合起来形成的瞬时心电向行四边形法则综合起来形成的瞬时心电向量叫做心电综合向量量叫做心电综合向量 。一、心电图产生原理一、心电图产生原理13一、心电图产生原理一、心电图产生原理14二、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与命名二、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与命名第一节第一节 心电图基本知识心电图基本知识15二、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与命名二、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与命名心脏传导系统:心脏传导系统:16二、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与命名二、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与命名171.P1.P波波 心房除极波心房除极波 。代表左右心房的电位和时间变化。代表左右心房的电位和时间变化。二、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与
6、命名二、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与命名18二、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与命名二、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与命名2.P-R2.P-R间期间期 代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代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即激动从窦房结传到心室所时间,即激动从窦房结传到心室所需要的时间。需要的时间。19二、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与命名二、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与命名 3.QRS3.QRS波群波群 代表左右心室肌除极时的电位变化代表左右心室肌除极时的电位变化和时间变化。和时间变化。20二、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与命名二、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与命名 R R(r r)波:即第一个向上的波。)波:即第一个向上的波。QQ(q q)波:即)波:即R
7、 R波之前向下的波。波之前向下的波。S S(s s)波:即)波:即R R波之后向下的波。波之后向下的波。R R,(r r,)波:即波:即S S波之后向上的波。波之后向上的波。QSQS波:整个波群完全向下。波:整个波群完全向下。注:注:1.1.每个波的成立必须是这个波超过基线,若未每个波的成立必须是这个波超过基线,若未超过基线的称为粗钝或切迹。超过基线的称为粗钝或切迹。2.2.波幅波幅0.5mv0.5mv,用大写,用大写Q,R,SQ,R,S表示表示21QRSQRS波群的命名波群的命名二、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与命名二、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与命名22二、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与命名二、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与命
8、名4.ST4.ST段段 代表心室复极的早期(缓慢复极)电位变代表心室复极的早期(缓慢复极)电位变化。其与化。其与QRSQRS波的交界点称为波的交界点称为J J点。点。23二、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与命名二、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与命名 5.T5.T波波 代表心室快速复极的电位变化。代表心室快速复极的电位变化。24二、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与命名二、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与命名 6.Q-T6.Q-T间期间期 代表心室除极代表心室除极和复极全过程和复极全过程所需要的总时所需要的总时间。间。25二、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与命名二、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与命名 7.U7.U波波 代表心肌的激后电位。胸导联代表心肌的激后电位。
9、胸导联V V3 3 最清楚。最清楚。26二、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与命名二、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与命名 8.T-P8.T-P段段 T T波结束至下一个心动周期波结束至下一个心动周期P P波开始的平波开始的平段。通常作为等电线(基线)。段。通常作为等电线(基线)。27三、心电图的导联三、心电图的导联第一节第一节 心电图基本知识心电图基本知识28三、心电图的导联三、心电图的导联 导联导联(1ead)(1ead)在电子学的原意是导线,在电子学的原意是导线,指在电路中连接两点的电线。指在电路中连接两点的电线。心电图导联则是指将两电极置于人心电图导联则是指将两电极置于人体的任何两点与心电图机相连接,就可体的任
10、何两点与心电图机相连接,就可描记心电图,这种描记心电图,这种放置电极与心电图机放置电极与心电图机连接的线路连接的线路,称为心电图导联。其装置,称为心电图导联。其装置包括包括电极板电极板和和导线导线。29(一)双极肢体导联(一)双极肢体导联(bipolar limb leads)(bipolar limb leads)是双极标准导联,反映两肢体间的电位差变化。是双极标准导联,反映两肢体间的电位差变化。有三个:有三个:1.1.标准导联标准导联I(I(标标I)I)正极置左上肢(正极置左上肢(+)负极置右上肢(负极置右上肢()2.2.标准导联标准导联(标标)正极置左下肢(正极置左下肢(+)负极置右上肢
11、(负极置右上肢()3.3.标准导联标准导联(标标)正极置左下肢(正极置左下肢(+)负极置左上肢(负极置左上肢()三、心电图的导联三、心电图的导联30双极肢体导联双极肢体导联三、心电图的导联三、心电图的导联31(二二)单极肢体导联单极肢体导联1.1.单极右上肢导联单极右上肢导联(VR)(VR)右上肢正极右上肢正极 (+)中心电端负极中心电端负极 ()2.2.单极左上肢导联单极左上肢导联(VL)(VL)左上肢正极左上肢正极 (+)中心电端负极中心电端负极 ()3.3.单极左下肢导联单极左下肢导联(VF)(VF)左下肢正极左下肢正极 (+)中心电端负极中心电端负极 ()三、心电图的导联三、心电图的导
12、联32单极肢体导联单极肢体导联三、心电图的导联三、心电图的导联33(三三)加压单极肢体导联加压单极肢体导联1 1加压单极右上肢导联加压单极右上肢导联(aVR)(aVR):右上肢正极右上肢正极 (+)中心电端负极中心电端负极 ()2 2加压单极左上肢导联加压单极左上肢导联(aVL)(aVL):左上肢正极左上肢正极 (+)中心电端负极中心电端负极 ()3 3加压单极左下肢导联加压单极左下肢导联(aVF)(aVF):左下肢正极左下肢正极 (+)中心电端负极中心电端负极 ()三、心电图的导联三、心电图的导联34加压单极肢体导联加压单极肢体导联三、心电图的导联三、心电图的导联35(三三)胸导联是单极心前
13、区导联胸导联是单极心前区导联胸前区正极胸前区正极 (+)中心电端负极中心电端负极 ()三、心电图的导联三、心电图的导联36 常规探查电极在胸前有常规探查电极在胸前有6 6个部位。个部位。V V1 1:胸骨右缘第:胸骨右缘第4 4肋间。肋间。V V2 2:胸骨左缘第:胸骨左缘第4 4肋间。肋间。V V3 3:V V2 2与与V V4 4连线的中心。连线的中心。V V4 4:左锁骨中线与第:左锁骨中线与第5 5肋间相交处。肋间相交处。V V5 5:左腋前线:左腋前线V V4 4水平处。水平处。V V6 6:左腋中线:左腋中线V V4 4水平处。水平处。三、心电图的导联三、心电图的导联37胸导联胸导
14、联三、心电图的导联三、心电图的导联38(四四)附加导联附加导联 是一种单极心前区导联,作为一般常是一种单极心前区导联,作为一般常规导联的补充。疑后壁心肌梗死时可加作规导联的补充。疑后壁心肌梗死时可加作V V7 7、V V8 8、V V9 9 导联,疑右室壁心肌梗死时可导联,疑右室壁心肌梗死时可加作加作V V3 3R R、V V4 4R R、V V5 5R R导联。导联。三、心电图的导联三、心电图的导联39 V V7-7-左腋后线左腋后线V V4 4水平处水平处 V V8-8-左肩胛线左肩胛线V V4 4水平处水平处 V V9 9-后正中线左侧脊柱旁后正中线左侧脊柱旁V V4 4水平处水平处 V
15、 V3 3R-R-右胸右胸V V3 3处处 V V4 4R-R-右胸右胸V V4 4处处 V V5 5R-R-右胸右胸V V5 5处处三、心电图的导联三、心电图的导联40(五)导联轴(五)导联轴v某一导联正负两极之间的假想连线称导联轴。某一导联正负两极之间的假想连线称导联轴。v方向由负极指向正极。方向由负极指向正极。三、心电图的导联三、心电图的导联41v将将I I、II II、IIIIII导联的导联轴平行移动,使之导联的导联轴平行移动,使之与与aVRaVR、aVLaVL、aVFaVF的导联轴一并通过坐标的导联轴一并通过坐标图的轴中心点,构成额面六轴系统。图的轴中心点,构成额面六轴系统。v采用采
16、用180180的角度标志,以左侧为的角度标志,以左侧为0 0,顺钟向的角度为正,逆钟向者为负。顺钟向的角度为正,逆钟向者为负。v每个导联轴从中心点被分为正负两半,每每个导联轴从中心点被分为正负两半,每个相邻导联间的夹角为个相邻导联间的夹角为3030。三、心电图的导联三、心电图的导联42三、心电图的导联三、心电图的导联额面六轴系统额面六轴系统43 6 6个胸导联的导联轴分别从人体水平面个胸导联的导联轴分别从人体水平面的不同部位探测心电活动,心前区导联以的不同部位探测心电活动,心前区导联以中心电端为中心,探测电极侧为正,其对中心电端为中心,探测电极侧为正,其对侧为负,构成横面六轴系统。侧为负,构成
17、横面六轴系统。三、心电图的导联三、心电图的导联44三、心电图的导联三、心电图的导联横面六轴系统横面六轴系统45四、心电图测量四、心电图测量第一节第一节 心电图基本知识心电图基本知识46四、心电图测量四、心电图测量(一)心电图纸(一)心电图纸小方格的各边均为小方格的各边均为1mm1mm纵向代表电压(纵向代表电压(毫伏,毫伏,mV mV)通常定准电压通常定准电压 1mV=10mm1mV=10mm 1 1小格小格=0.1mV=0.1mV 横向代表时间(横向代表时间(秒,秒,s s)若走纸速度若走纸速度 25 mm/s25 mm/s,则,则1 1小格小格=0.04s =0.04s 若走纸速度若走纸速度
18、 50 mm/s50 mm/s,则,则1 1小格小格=0.02s=0.02s47(二)电压、时间的测量(二)电压、时间的测量v等电位线:以等电位线:以TPTP段为标准;段为标准;v测量正向波:从等电位线的上缘量至波顶;测量正向波:从等电位线的上缘量至波顶;v测量负向波:从等电位线的下缘量至波底;测量负向波:从等电位线的下缘量至波底;v测量各间期:选择波幅最大、波形清楚的导联;测量各间期:选择波幅最大、波形清楚的导联;v测量各波时间:自该波起始部的内缘量至终末部测量各波时间:自该波起始部的内缘量至终末部的内缘。的内缘。四、心电图测量四、心电图测量48四、心电图测量四、心电图测量49(三)心率的计
19、算(三)心率的计算v 心律规则时心律规则时 测量测量1 1个个P-PP-P(或(或R-RR-R)间期时间()间期时间(s s),然后应用公),然后应用公式每分钟心率(次式每分钟心率(次/分)分)=60=60(s s)/P-P/P-P(或(或R-RR-R)间)间期(期(s s)。)。v 心律不规则时心律不规则时 测量测量5 5个以上个以上P-PP-P(或(或R-RR-R)间期时间()间期时间(s s),取其平),取其平均值,均值,6060除以其平均值,即得每分钟心房率(或心除以其平均值,即得每分钟心房率(或心室率)室率)四、心电图测量四、心电图测量50(四)平均心电轴(四)平均心电轴1.1.平均
20、心电轴的概念平均心电轴的概念 平均心电轴亦称心电轴,简称平均心电轴亦称心电轴,简称“电电轴轴”,是指在额面上左、右心室除极过程,是指在额面上左、右心室除极过程的总方向。通常用心电轴与的总方向。通常用心电轴与 I I 导联正侧端所导联正侧端所构成角度表示心电轴偏移的方向。构成角度表示心电轴偏移的方向。正常人的心电轴常常指向左下方,正常正常人的心电轴常常指向左下方,正常范围范围0 09090四、心电图测量四、心电图测量512 2、平均心电轴的测量、平均心电轴的测量(1 1)目测法)目测法 :据:据、导联导联QRSQRS波主波方波主波方向判断。向判断。(四)平均心电轴(四)平均心电轴四、心电图测量四
21、、心电图测量52(2 2)作图计算法)作图计算法 按按 I I 导联中的导联中的QRSQRS波振幅的代数和记于波振幅的代数和记于六轴系统的六轴系统的 I I 导联轴上,将导联轴上,将 导联中导联中QRSQRS波波振幅的代数和记于振幅的代数和记于导联轴上。然后自两点导联轴上。然后自两点各引垂线;两垂线相交于一点,该点与各引垂线;两垂线相交于一点,该点与OO点点的连接线即为所求之电轴。的连接线即为所求之电轴。四、心电图测量四、心电图测量53(3 3)查表法)查表法 按按 I I 导联及导联及 导联正负波幅值代数和的二导联正负波幅值代数和的二个数值,从一专用的心电轴表中直接查得个数值,从一专用的心电
22、轴表中直接查得相应的额面心电轴角度。相应的额面心电轴角度。四、心电图测量四、心电图测量543.3.平均心电轴偏移的临床意义平均心电轴偏移的临床意义轻、中度左偏:轻、中度左偏:心电轴在心电轴在0 00 0-30-300 0,见于横位心,见于横位心(肥胖体肥胖体型,妊娠晚期,大量腹水等型,妊娠晚期,大量腹水等)及左室肥大。及左室肥大。重度左偏:重度左偏:心电轴在心电轴在-30-300 0-90-900 0,见于左前分支传导阻,见于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及下壁心肌梗死。滞及下壁心肌梗死。轻度右偏:轻度右偏:心电轴在心电轴在+90+900 0+120+1200 0,见于垂位心,见于垂位心(儿童、儿童、瘦长体
23、型者瘦长体型者),右室肥大,侧壁心肌梗死。,右室肥大,侧壁心肌梗死。显著、极度右偏:显著、极度右偏:心电轴在心电轴在+120+1200 0+180+1800 0见于左后分见于左后分支传导阻滞和重度右室肥大。支传导阻滞和重度右室肥大。四、心电图测量四、心电图测量55(五)钟向转位(五)钟向转位四、心电图测量四、心电图测量v含义:心脏沿长轴的转动含义:心脏沿长轴的转动v确定:过渡区图形出现的导联确定:过渡区图形出现的导联v意义:顺钟向转位:右室肥大意义:顺钟向转位:右室肥大 逆钟向转位:左室肥大逆钟向转位:左室肥大56第一节第一节 心电图基本知识心电图基本知识五、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五、心电图波
24、形特点与正常值57五、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五、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 (一)(一)P P 波波 1.1.形态形态 圆钝平滑,可有小切迹,但双峰间距圆钝平滑,可有小切迹,但双峰间距0.04s0.04s;2.2.方向方向 、aVFaVF、V V4 4V V6 6直立,直立,aVRaVR倒置;其余倒置;其余可倒置、双向可倒置、双向/低平。低平。3.3.时间时间 0.12s0.12s;4.4.电压电压 肢导联肢导联0.25mV,0.25mV,胸导联胸导联0.20mV0.20mV;58 5.5.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P P波时间正常范围,见于左房肥大或不全性波时间正常范围,见于左房肥大或不全性房内传导阻滞
25、。房内传导阻滞。P P波电压正常范围,见于右房肥大或右房内波电压正常范围,见于右房肥大或右房内压力增高。压力增高。逆行逆行P P波:波:、aVFaVF导联的导联的P P波倒置,波倒置,aVRaVR的的P P波直立,表波直立,表示激动起源于房室交界区。示激动起源于房室交界区。五、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五、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59五、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五、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二)(二)PRPR间期间期1.1.时间时间 0.120.120.20s0.20s。年龄越小、心率越快,。年龄越小、心率越快,PRPR间间期越短。期越短。2.2.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P-RP-R间期延长,表示间期延长,表
26、示度房室传导阻滞。度房室传导阻滞。P-RP-R间期缩短,多见于预激综合症。间期缩短,多见于预激综合症。60五、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五、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三)(三)QRSQRS波群波群1 1、形态与主波方向、形态与主波方向 、aVFaVF、V V4 4V V6 6-主波向上主波向上的导联,呈的导联,呈qRqR、qRsqRs、RsRs、R R型;型;aVR-aVR-主波向下的导联,呈主波向下的导联,呈rSrS、QrQr型;型;V V1 1V V2 2-主波向下的导联,呈主波向下的导联,呈rSrS;61五、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五、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 2.Q2.Q波波 Q Q波振幅波振幅
27、同一导联同一导联1/4R1/4R波;波;时间时间0.040.04秒;秒;V V1 1 V V2 2导联不应有导联不应有q q波,但可呈波,但可呈QSQS波。波。3.3.时间时间 多为多为0.060.060.10s0.10s。624 4、振幅、振幅 RaVR RaVR 0.5 mV0.5 mV;RaVF RaVF 2.0 mV2.0 mV;RaVL RaVL 1.2 mV1.2 mV;Rv5 Rv5 2.5 mV2.5 mV;Rv1 Rv1 1.0 mV1.0 mV;RI+SIII RI+SIII 2.5 mV2.5 mV;Rv5+S v1 Rv5+S v1 3.5 mV3.5 mV(女),(女
28、),4.0 mV4.0 mV(男);(男);Rv1+S v5 Rv1+S v5 1.2 mV1.2 mV。R RI I 1.51.5 mVmV;R RII II 2.52.5 mVmV R RIII III 1.51.5 mV mV II II+R+RIII III 4.0 mV4.0 mV五、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五、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63 5 5、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QRSQRS波群时间延长、电压增高见于心室肥大或室内传波群时间延长、电压增高见于心室肥大或室内传导阻滞。导阻滞。Q Q波过深过宽见于心肌梗死。波过深过宽见于心肌梗死。低电压低电压 三个标准导联或三个加压单极肢体导联中,每个
29、三个标准导联或三个加压单极肢体导联中,每个导联的正、负向波的绝对值相加小于导联的正、负向波的绝对值相加小于0.5 mV0.5 mV,或胸导,或胸导联中联中每个导联的正、负向波的绝对值相加小于每个导联的正、负向波的绝对值相加小于0 0.8 mV.8 mV,见于肺气肿、心包积液、胸腔积液或积气、高度水肿见于肺气肿、心包积液、胸腔积液或积气、高度水肿等,偶尔可见于正常人。等,偶尔可见于正常人。五、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五、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64(四)(四)STST段段 1 1、正常值:、正常值:STST段下移段下移0.05mV0.05mV;STST段段上移上移0.3mV0.3mV(V V1 1
30、V V2 2 )V V3 3导联导联STST上移上移0.5mV 0.5mV 其余导联其余导联STST段上移段上移0.1mV0.05mV0.05mV提示心肌缺血或心提示心肌缺血或心肌损伤。肌损伤。STST段异常上抬多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段异常上抬多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变异型心绞痛、急性心包炎。变异型心绞痛、急性心包炎。五、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五、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66(五)(五)T T波波 1.形态形态 圆钝,两肢不对称,圆钝,两肢不对称,前肢前肢-长、坡小,长、坡小,后肢后肢-短、坡陡。短、坡陡。2.2.方向方向 大致与大致与QRSQRS波主波的方向一致。波主波的方向一致。、V V4 4V
31、V6 6 直立,直立,aVRaVR倒置,其余可变。倒置,其余可变。3.3.振幅振幅 T T波波同一导联同一导联1/10R1/10R波(在波(在R R波为主波为主的导联)的导联)五、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五、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674 4、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T T波显著增高(尤其是双肢对称)可见波显著增高(尤其是双肢对称)可见于心肌梗死早期、高血钾;于心肌梗死早期、高血钾;T T波低平或倒置,见于心肌缺血、心肌波低平或倒置,见于心肌缺血、心肌损害、低血钾。损害、低血钾。五、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五、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68(六)(六)QTQT间期间期1.1.正常值正常值 0.320.32
32、0.44s 0.44s 与与心率有关心率有关.QTc=QT/R-R QTc=QT/R-R,最高值为,最高值为0.44s0.44s2.2.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QTQT延长:见于低血钾、低血钙、心肌延长:见于低血钾、低血钙、心肌缺血、心肌损害、胺碘酮等药物影响或中缺血、心肌损害、胺碘酮等药物影响或中毒。毒。QTQT缩短:见于洋地黄效应、高血钙。缩短:见于洋地黄效应、高血钙。五、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五、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69(七)(七)U U波波1.正常值正常值 在在V V2 2V V4 4导联较清楚;导联较清楚;T T波之后波之后0.02 0.02 0.04s 0.04s的小波,不高于的小波,不高于T T波;波;方向与方向与T T波相同。波相同。2.2.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U U波明显增高见于低血钾;波明显增高见于低血钾;U U波倒置见于高血钾、波倒置见于高血钾、心肌缺血。心肌缺血。五、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五、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70正常心电图正常心电图五、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五、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