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年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临港区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真题一、填空题1.当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及强弱顺序分为高低不同的 个层次。2.教师提供学生成绩的方式不恰当,对学生造成伤害,教师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权。3.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4.对师生关系的认识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教师中心”或 。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条规定,教师应当取得国家规定的 。6.新课程目标一般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 三个维度设计。7.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 和职业
2、行为的基本要求。8.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二条“爱岗敬业”中,教师要做到的三个认真是: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 。9.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 ,不得对未成年人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10.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的能力,是教学 能力。二、单项选择题11.新课程的课程价值观是( )A.以学生发展为本 B.科学与人文交融C.回归生活世界 D.民主化12.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的高低是由教师的水平,学校的设施,学生的主观努力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造成,从因果关系来看,这是( )A.异因
3、同果B.同因异果C.多因一果D.一因多果13.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主要载体为( )A.课题研究B.劳动技术C.社区服务D.信息技术14.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运用的是哪一种德育方法?( )A.陶冶教育B.榜样示范C.实际锻炼D.品德评价15.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全面了解学生C.培养优良班风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16.( )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A.民主平等 B.关心学生C.以人为本 D.鼓励学生17.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 )A.体现公平 B.甄别与选拔C.展示激励 D.促进发展18.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作是( )A.师生交往,
4、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过程B.课程传递和执行过程C.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过程D.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发展过程19.教学关系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统一的实质是( )A.师生对话B.师生交往C.共同讨论D.课堂活动20.我国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 )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环境意识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减轻学生学习负担A.B.C.D. 21.教育的心理起源认为教育起源于( )A.生产劳动 B.模仿C.语言 D.动物本能22.师德的灵魂是( )A.关爱学生B.提高修养C.加强反思 D.提高业务水平23.师德修养的历史继承性特点首先需要教师( )A.从历史和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传承和弘扬世界各民族职业
5、道德B.从历史和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师德C.继承古代孔子、孟子思想,传承儒家思想文化D.继承现代的陶行知、蔡元培教育思想,践行和弘扬他们的根本主张24.我国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行为人应承担( )A.行政法律责任B.民事法律责任C.违宪法律责任D.刑事法律责任25.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 ),作出处理。A.15日内B.30日内C.30日后D.60日内26.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阶
6、段学校收费的规定是( )A.收学费、不收杂费B.收杂费、不收学费C.不收学费、杂费D.不收书本费、杂费27.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 )A.讲授法B.发现法C.掌握学习法D.头脑风暴法28.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 )A.国家公务员B.教育公务员C.教育职员D.专业人员29.在我国,明确提出实行学生申诉制度的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30.某寄宿小学派车接送学生,途中有学生提出要上厕所,司机在路边停车5分钟。5分钟过后,司机没有
7、清点人数就将车开走。小学生王某从厕所出来发现车已经开走,在急忙追赶过程中摔倒在地,将牙跌落三颗。王某的伤害由谁承担责任( )A.司机负责B.某寄宿学校负责C.司机和某寄宿学校共同负责D.司机和王某共同负责三、请按题目要求,进行论述。7 简要论述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并就你所教学科举例说明。 2018年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临港区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真题解析一、填空题1.七2.隐私3.夸美纽斯4.学生中心5.教师资格6.情感态度和价值观7.道德品质8.认真辅导学生9.人格尊严10.监控二、单项选择题11.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课程的课程价值观。新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是以学生发展为
8、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即在整个社会的宏观背景下,促进学生发展,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12.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质量高低的影响因素。由“多因”包括教师的水平,学校的设施,学生的主观努力以及社会影响等;造成“一果”学校的教学质量的高低。为典型的多因一果。13.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主要载体。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其中,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
9、问题的学习活动,其主要载体为课题研究。14.A【解析】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德育方法。15.B【解析】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16.A【解析】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是民主平等。17.D【解析】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课程评价要从终结性评价转变为与发展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1
10、8.A【解析】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同时也是教学论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基于此,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19.B【解析】教学关系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师生交往。20.C【解析】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同时,新课程改革贯彻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21.B【解析】美国教育学家孟禄在批判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的心理起源说,他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22.A【解析
1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出师德的灵魂是关爱学生。23.B【解析】师德修养的历史继承性特点首先就需要教师从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责无旁贷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师德。24.D【解析】教育法第七十三条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5.B【解析】教师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26.C【解析】义务教育法第二条规定义
12、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27.B【解析】发现法,通常称作发现学习或问题教学法,就是让学生通过独立工作,自己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掌握原理的一种教学方法。28.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29.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权利:第(4),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30.B【
13、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三、请按题目要求,进行论述。1.准确预设,有效生成。“预设”经常被人认为给学生挖一个陷阱,等着孩子往里跳,筐住了学生的思维。其实这是对预设的一种误解。没有预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哪有课堂上的有效互动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哪有课堂上的游刃有余。所以如何准确地预设将直接影响着“生成”。在新课程理念下对预设的要求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它要求预设能真正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机会,让不同层面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在立体式互动中促使师生同成长共发
14、展。2.多种预设,促进生成。教师不但要预设学生的“已知”,还应该注重预设学生的“未知”。因此,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乃是科学预设的一个重要前提。教学设计要有“弹性区间”,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教师只有尽可能地预设各种可能,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临阵不乱。只有这样,当课堂出现未曾或无法预见的情况时,教师才有足够的智慧去应对,从而将课堂引向精彩,而不至于听之任之,甚至手足无措,方寸大乱。3.放弃预设,创造生成。课堂是千变万化的。不论教师做了多么充分的预设,课堂上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意外的事情。课堂教学是有目标的,但学生的兴奋点往往与教学目标不一致。但如果
15、教师视教案为禁锢,不敢越雷池半步,就有违“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动态生成的过程”的教学理念。4.放大错误,升华生成。以前的教师就怕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出现这样和那样错误,经常藏着、躲着、捂着。其实错误是一种自然现象,是课堂教学动态生成很好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教师可应用错例,及时地放大错例,只有对“错例”进行理性反思、探寻“病根”,才能对症下药,杜绝旧病复发。学生通过亲自参与找错、议错、辨错这一动态的过程,生成的知识、技能就更牢固。由于这种学习是学生自发产生的,所以经常会出现激情四射的场面,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 总之,“预设”和“生成”仿佛是一对孪生姐妹,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5.以语文学科为例。老师在备课时可以预设问题环节和讨论环节等 , 促使班上学生成功进入课堂情境 ,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当学生有错误或问题时,灵活地进行生成,及时地延伸和拓展。总之,预设与生成相辅相成,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