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概论第7章-现代机械工程教育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3581405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4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工程概论第7章-现代机械工程教育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机械工程概论第7章-现代机械工程教育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机械工程概论第7章-现代机械工程教育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机械工程概论第7章-现代机械工程教育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机械工程概论第7章-现代机械工程教育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第7章章 现代机械工程教育现代机械工程教育7.1 机械工程教育规模7.2 机械工程学科划分及基础理论7.3 机械类专业本科生培养7.4 机械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7.5 机械类专业的人才择业7.6 21世纪的机械工程教育7.1 7.1 机械工程教育规模机械工程教育规模 机械工程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改革、调整和提高的过程。在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为满足建设需要,在高等学校中增设了许多机械工程方面的专业和专业点,新办了大批中专和技工学校,扩大了招生量。到1954年,全国高等学校机械专业在校生达到20788人。1958年,机械工程教育在数量上又有了很大的增长,在校学生人数达到 6573

2、3人。1961年前后,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巩固、充实和提高,机械工程教育事业又进行了调整,并得到了积极稳步的发展。到1965年,全国高等学校中机械工程专业在校生已达到88593人。但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教育事业遭到破坏,高等学校取消招生考试,改为推荐入学,质量下降,数量锐减。1976年全国高等学校机械工程专业在校生降为53099人,仅为1965年的59.9%。7.1 7.1 机械工程教育规模机械工程教育规模 1977年,国家恢复了高等院校统一考试招生制度。1978年以后,教育成为“四化”建设的战略重点之一。高等教育方面采取了多层次、多规格、多种形式办学的方法,充分发挥办学的潜力。高等院校通过举

3、办分校、夜大学、函授大学、电视大学、大专班及干部专修班等,成倍地扩大招生人数。迄今为止,全国机械工程教育已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高等职业、中等专业及技工等为辅的基本教育和培养高层次机械工程人才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完整体系,基本满足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对机械工程人才的需求。国家还派出了许多工程机械专业的学生去国外进行学习,有许多学生学成回国后成为机械工业发展的骨干力量。7.2 7.2 机械工程学科划分及基础理论机械工程学科划分及基础理论7.2.1 机械工程学科划分机械工程学科划分 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6月下发

4、,1998年10月和2005年12月两次补充修订),我国学位授予和研究生培养按“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学科大类)”和“二级学科”(专业)三个层次来设置,共设立了12个学科门类,分别是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和管理学。在12个学科门类之下共设有89个一级学科和387个二级学科。学位按学科门类授予,如工学学士、理学硕士、法学博士等。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艺术学首次从文学学科门类中独立出来,单列为艺术学学科门类,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门类从原来的12个增加到13个。7.2 7.2 机械

5、工程学科划分及基础理论机械工程学科划分及基础理论 在工学学科门类中,共设有32个一级学科和115个二级学科。这32个二级学科分别是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农业工程、林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其中,在机械工程一

6、级学科中设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和车辆工程四个二级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以工艺流程、工装夹具为主;机械电子工程以信息处理、自动控制为主;机械设计及理论以人机工程、结构设计为主;车辆工程以汽车技术、设计理论为主。7.2 7.2 机械工程学科划分及基础理论机械工程学科划分及基础理论7.2.2 机械工程学科基础理论机械工程学科基础理论 机械工程学科以有关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生产实践中的技术经验,研究和解决在开发、设计、制造、安装、运用和修理各种机械中的全部理论和实际问题。机械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有画法几何、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热力学、燃烧学、流体

7、力学、摩擦学、互换性、机械振动、传动、金属工艺学及电子学等。机械工程的核心是机械设计技术、机械工艺技术和有关的管理技术,材料是基础,而电子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则是手段。7.2 7.2 机械工程学科划分及基础理论机械工程学科划分及基础理论 1.1.画法几何画法几何(Descriptive Geometry)画法几何是研究在平面上用图形表示形体和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画法几何是机械制图的投影理论基础,它应用投影的方法研究多面正投影图、轴测图、透视图和标高投影图的绘制原理,其中多面正投影图是主要研究内容。2.2.机械制图机械制图(Mechanical Drawing)机械制图是用图样确

8、切表示机械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工作原理和技术要求的学科。图样由图形、符号、文字和数字等组成,是表达设计意图和制造要求以及交流经验的技术文件,常被称为工程界的语言。为了能对图样中涉及的格式、文字、图线、图形简化和符号含义有一致的理解,人们制定出统一的图样规格,并使其发展成为机械制图标准。各国一般都有自己的国家标准,国际上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标准。7.2 7.2 机械工程学科划分及基础理论机械工程学科划分及基础理论 3.3.机械原理机械原理(Mechanical Principle)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械中机构的结构和运动,以及机器结构、受力、质量和运动的学科。这一学科的主要组成部分为机

9、构学和机械动力学。机构学的研究对象是机器中的各种常用机构,如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和间歇运动机构等;研究内容是机构结构的组成原理和运动确定性,以及机构的运动分析和综合。机械动力学的研究对象是机器或机器的组合;研究内容是确定机器在已知力作用下的真实运动规律及其调节、摩擦力和机械效率以及惯性力的平衡等问题。4.4.机械设计机械设计(Machine Design)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和设计各种设备中机械基础件的一门学科。具体内容包括:1)零(部)件的联(连)接,如螺纹联接、销联接、键联结、花键联结、过盈配合连接、弹性环连接、焊接和胶接等。7.2 7.2 机械工程学科划分及基

10、础理论机械工程学科划分及基础理论 随着机械工业的发展,以及新的设计理论和方法、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机械设计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有限元法、断裂力学分析、弹性流体动压润滑、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学等理论,已逐渐用于机械零件的研究和设计。更好地实现多种学科的综合、实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探求新的原理和结构、更多地采用动态设计和精确设计、更有效地利用电子计算机、进一步发展设计理论和方法,是这一学科发展的重要趋向。5.5.热力学热力学 (Thermodynamics)热力学是研究热现象中物质系统在平衡时的性质和建立能量的平衡关系,以及状态发生变化时系统与外界相互作用(包

11、括能量传递和转换)的学科。工程热力学是热力学最先发展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热能与机械能和其他能量之间相互转换的规律及其应用。7.2 7.2 机械工程学科划分及基础理论机械工程学科划分及基础理论 工程热力学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对热力系统、热力平衡、热力状态、热力过程、热力循环和工质的分析研究,改进和完善热力发动机、制冷机和热泵的工作循环,不断提高热能利用率和热功转换效率。工程热力学是关于热现象的宏观理论,研究的方法是宏观的,它以归纳无数事实所得到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各种形式能量在相互转换时总能量守恒)、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贬值)和热力学第三定律(绝对零度不可达到)作为推理的基础,通过物质的压力、温度

12、、比体积等宏观参数和受热、冷却、膨胀及收缩等整体行为,对宏观现象和热力过程进行研究。6.6.燃烧学燃烧学(Combustion Science)燃烧学是研究着火、熄火和燃烧机理的学科。燃烧是指燃料与氧化剂发生强烈化学反应,并伴有发光发热的现象。燃烧不单纯是化学反应,而是反应、流动、传热和传质并存以及相互作用的综合现象。7.2 7.2 机械工程学科划分及基础理论机械工程学科划分及基础理论 燃烧学的研究内容通常包括:燃烧过程的热力学,燃烧反应的动力学,着火和熄火理论,预混气体的层流和湍流燃烧,液滴和煤粒燃烧,液雾、煤粉和流化床燃烧,推进剂燃烧,爆燃燃烧,边界层和射流中的燃烧,以及燃烧的激光诊断等。

13、燃烧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学科。能源、航天、航空、环境工程和火灾防治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有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诸如高强度燃烧、低品位燃料燃烧(以重油代轻油、以煤代油及以劣质煤代优质煤等)、煤浆(油-煤、水-煤、油-水及煤等)燃烧、流化床燃烧、催化燃烧、渗流燃烧、燃烧污染物排放和控制、火灾起因和防止等。燃烧学的进一步发展与湍流理论、多相流体力学、辐射传热学和复杂反应的化学动力学等学科的发展相互渗透。7.7.流体力学流体力学 (Fluid Mechanics)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的平衡和运动的学科。7.2 7.2 机械工程学科划分及基础理论机械工程学科划分及基础理论 流体力学主要研究流体(液体和气体)在静止

14、或运动时的基本规律,以及流体与所接触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机械工程中,诸如流体机械、锅炉、内燃机和液压传动、管道等的设计、测试和控制,以及润滑、噪声、燃烧、传热和射流等方面都需要运用流体力学的知识。流体力学包括流体静力学、流体运动学和流体动力学。流体静力学研究流体静止时的规律;流体运动学是从几何观点研究流体运动的规律;流体动力学是研究流体运动的规律和流体与边界之间的相互作用。流体动力学按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又可分为水力学、空气动力学和气体动力学。流体具有黏性和压缩性,为简化起见,可把流体简化为不可压缩的和无黏性的两种基本模型,相应地可把流体动力学分为无黏性不可压缩流体动力学和黏性不可压缩流体动

15、力学等,前者又称为经典流体动力学。近代又形成了高速气体动力学、稀薄气体动力学、等离子体动力学、化学流体力学、生物流体力学和多相流体力学等分支。7.2 7.2 机械工程学科划分及基础理论机械工程学科划分及基础理论 8.8.摩擦学摩擦学 (Tribology)摩擦学是研究表面摩擦行为的学科。摩擦学主要研究相对运动相互作用表面间的摩擦、润滑和磨损,以及三者间相互关系的基础理论和实践,包括设计和计算、润滑材料和润滑方法、摩擦材料和表面状态以及摩擦故障的诊断、监测和预报等。世界上使用的能源大约有 1/31/2 消耗于摩擦。如果能够尽力减少无用的摩擦消耗,便可大量节省能源。另外,机械产品的易损零件大部分是

16、由于磨损超过限度而报废和更换的,如果能控制和减少磨损,则既能减少设备维修次数和费用,又能节省制造零件及其所需材料的费用。不过,摩擦也有可供利用的一面。摩擦学研究的对象很广泛,在机械工程中主要包括:1)动、静摩擦副,如滑动轴承、齿轮传动、螺纹联接、电气触头和磁带的录音头等。7.2 7.2 机械工程学科划分及基础理论机械工程学科划分及基础理论 2)零件表面受工作介质摩擦或碰撞、冲击,如犁耙和水轮机转轮等。3)机械制造工艺的摩擦学问题,如金属成形加工、切削加工等。4)弹性体摩擦副,如汽车轮胎与路面摩擦、弹性密封的动力渗漏等。5)特殊工况条件下的摩擦学问题,如宇宙探索中遇到的高真空、低温和离子辐射等,

17、深海作业的高压、腐蚀、润滑剂稀释和防漏密封等。9.9.互换性与测量技术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Interchangeability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是将实现互换性生产的标准化领域与计量学领域的有关知识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基础学科。互换性是指机械制造中按规定的几何和力学性能等参数的允许变动量来制造零件和部件,使其在装配或维修更换时不需要选配或辅助加工便能装配成机器并满足技术要求的性能。7.2 7.2 机械工程学科划分及基础理论机械工程学科划分及基础理论 几何参数包括尺寸大小、几何形状、相互位置、表面粗糙度、角度和锥度等;力学性能参数通常指硬

18、度、强度和刚度等。机器的零件和部件的各种参数不可能也不必要达到绝对的准确值,只要实际值保持在规定的变动范围之内就能满足技术要求。互换性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生产原则与有效技术措施。按互换的目的,互换性可分装配互换性和功能互换性。装配互换性是规定几何参数公差达到装配要求的互换;功能互换性是既规定几何参数公差,又规定性能参数公差达到使用要求的互换。装配互换性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零件基本要素(构成零件的点、线、面)和通用零部件(轴承、键和花键、螺纹及齿轮等)的几何参数公差及其检验方法的标准化问题。随着对机械产品质量和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除装配互换性外,还要求零件和部件有一定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功能互换性的

19、研究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水平。7.2 7.2 机械工程学科划分及基础理论机械工程学科划分及基础理论 10.10.机械振动机械振动(Mechanical Vibration)机械振动是物体或质点在其平衡位置附近所做的往复运动,其强弱用振动量来衡量。振动量可以是振动体的位移、速度或加速度。振动量如果超过允许范围,机械设备将产生较大的动载荷和噪声,从而影响其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严重时会导致零、部件的早期失效。例如,涡轮机叶片因振动而产生的断裂可以引起严重事故。由于现代机械结构日益复杂,运动速度日益提高,振动的危害更为突出。反之,利用振动原理工作的机械设备,则应能产生预期的振动。在机械工程领域中,

20、除固体振动外还有流体振动,如空气压缩机的喘振以及固体和流体混合的振动。机械振动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产生振动的原因可分为自由振动、受迫振动和自激振动;按振动的规律可分为简谐振动、非谐周期振动和随机振动;按振动系统结构参数的特性可分为线性振动和非线性振动;按振动位移的特征可分为扭转振动和直线振动。7.2 7.2 机械工程学科划分及基础理论机械工程学科划分及基础理论 11.11.传动传动 (Transmission)传动是传递动力和运动的装置,也可用来分配能量、改变转速和运动形式。机器通常是通过它将动力机产生的动力和运动传递给机器的工作部分。设置传动的原因为:机器工作部分所要求的速度和转矩与动力机的

21、的速度和转矩不一致;有的机器工作部分常需要改变速度;动力机的输出轴一般只做回转运动,而机器工作部分有的需要其他运动形式,如直线运动、螺旋运动或间歇运动等。传动可以由一台动力机带动若干个机器工作部分,或由几台动力机带动一个机器工作部分。传动分为机械传动、流体传动和电力传动三大类。机械传动是利用机件直接实现传动,其中齿轮传动和链传动属于啮合传动;摩擦轮传动和带传动属于摩擦传动。流体传动是以液体或气体为工作介质的传动,又可分为液压传动、液力传动和气压传动。电力传动是利用电动机将电能变为机械能,以驱动机器工作部分的传动。7.2 7.2 机械工程学科划分及基础理论机械工程学科划分及基础理论 12.金属工

22、艺学(金属工艺学(Metal Processing Technology)金属工艺学是研究在机械制造中金属材料(或坯料、半成品等)的冶炼、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切削加工及机械装配等工艺过程和方法的一门学科。金属工艺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各种工艺方法的规律性及其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和联系,金属机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和结构工艺性,常用金属材料性能对加工工艺的影响,工艺方法的综合比较等。13.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工程材料(Material for Mechanical Engineering)机械工程材料包括用于制造各类机械零件、构件的材料和在机械制造过程中所应用的工艺材料。机械工程材料涉及面很广,按属性

23、可分为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两大类。金属材料包括钢铁材料和非铁金属。非金属材料又可分为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此外,还有由两种或多种不同材料组合而成的复合材料。这种材料由于复合效应,具有比单一材料优越的综合性能,成为一类新型的工程材料。7.2 7.2 机械工程学科划分及基础理论机械工程学科划分及基础理论 机械工程材料也可按用途分类,如结构材料(结构钢)、工模具材料(工具钢)、耐蚀材料(不锈钢)、耐热材料(耐热钢)、耐磨材料(耐磨钢)和减摩材料等。由于材料与工艺紧密联系,也可结合工艺特点来进行分类,如铸造合金材料、超塑性材料、粉未冶金材料等。机械产品的可靠性和先进性,除设计因素外,在很大程

24、度上取决于所选用材料的质量和性能。新型材料的发展是发展新型产品和提高产品质量的物质基础。各种高强度材料的发展,为发展大型结构件和逐步提高材料的使用强度等级、减轻产品自重提供了条件。现代发展起来的新型纤维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非晶质材料、单晶体材料、精细陶瓷和新合金材料等,对于研制新一代的机械产品有重要意义。14.电子学(电子学(Electronics)电子学是一门以应用为主要目的的科学和技术。电子学是以电子运动和电磁波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和利用为核心而发展起来的。7.2 7.2 机械工程学科划分及基础理论机械工程学科划分及基础理论 电子学是研究电子在真空、气体、液体、固体和等离子体中运动时产生

25、的物理现象,电磁波在真空、气体、液体、固体和等离子体中传播时发生的物理效应,以及电子和电磁波的相互作用的物理规律的一门科学。电子学不仅致力于这些物理现象、物理效应和物理规律的研究,还致力于这些物理现象、物理效应和物理规律的应用。电子学作为科学技术的门类之一具有十分鲜明的应用目的性。1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ique)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门实用性很强、发展极其迅速的面向广大社会的技术学科,它建立在数学、电子学(特别是微电子学)、磁学、光学及精密机械等多门学科的基础之上。但是,它并不是简单地应用某些学科的知识,而是经过高度综合形成

26、一整套有关信息表示、变换、存储、处理、控制和利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7.2 7.2 机械工程学科划分及基础理论机械工程学科划分及基础理论 计算机科学是研究计算机及其周围各种现象与规模的科学,主要包括理论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和人工智能等。计算机技术则泛指计算机领域中所应用的技术方法和 技术手段,包括计算机的系统技术、软件技术、部件技术、器件技术和组装技术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五个分支学科,即理论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组织与实现、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应用。7.3 7.3 机械类专业本科生培养机械类专业本科生培养7.3.1 我国大学分类我国大学分类 我国现有2000多所普通高

27、等学校。按学校较强的学科门类,可将大学分为综合、工科、农业、林业、医药、师范、语言、财经、政法、体育、艺术及民族等类。按学校科研规模的大小,大学可分为四种类型,它们分别是:(1)研究型大学学术水平最高、科研成果最多、以研究生培养为主的大学。(2)研究教学型大学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仅次于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和本科生培养并重的大学。(3)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为主、科研为辅,教学科研协调发展的大学。(4)教学型大学本科教学为主的大学。7.3 7.3 机械类专业本科生培养机械类专业本科生培养 “211工程”是国家为了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加快经济建设,促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实现高层

28、次人才培养基本立足于国内而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的重点建设工程。“211工程”的计划目标是在“九五”期间,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以及一批重点学科。至2000年左右,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及办学效益等方面要有较大提高,在教育改革方面有明显进展,力争在21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接近或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自国家推行“211工程”以来,重点大学的概念逐渐让位于“211工程”大学的概念。7.3 7.3 机械类专业本科生培养机械类专业本科生培养 “985工程”是国家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高等教育建设工程。“985工程”

29、的主要内容包括机制创新、队伍建设、平台和基地建设、条件支撑和国际交流与合作五个方面。“985工程”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目标,建立高等学校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牢牢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资源,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发挥优势,坚持跨越式发展,走有中国特色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之路。最初入选“985工程”的高校有9所,截至2011年末,“985工程”共有39所高校。此后,教育部表示“985工程”和“211工程”的规模已经稳定,将不会再新增高校。7.3 7.3 机械类专业本科生培养机械类专业本科生培养 “2011计划”也称高等学校创

30、新能力提升计划,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国务院在高等教育系统启动的第三项国家工程。该项目是针对新时期中国高等学校已进入内涵式发展的新形势下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实施该项目,对于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项目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通过构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以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深化高校的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建立起能冲击世界一流的新优势。2013年4月,教育部公布“2011计划”的首批入选名单,全国四大类共计14个协同

31、创新中心获得认定建设,牵头高校和主要协同单位成为首批“2011计划”。2014年8月,全国又有四大类共计24个协同创新中心获得认定建设。7.3 7.3 机械类专业本科生培养机械类专业本科生培养 “双一流”是指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项目总体目标: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加快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水平,使之成为知识发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先进思想和优秀文化的重要源泉、培养各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支撑国家创新

32、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正式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共计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A类36所,B类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双一流建设学科共计465个(其中自定学科44个)。7.3 7.3 机械类专业本科生培养机械类专业本科生培养7.3.2 机械类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和主要课程机械类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和主要课程 按照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

33、年),本科学科分为学科门类、学科类和专业三级。学科门类是最大的学科,学科门类下设学科类,学科类下设专业,专业是学科的最小单位。共设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12个学科门类,92个学科类,506种专业。工学门类中包括力学类、机械类、仪器类、材料类、能源动力类、电气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土木类、水利类、测绘类、化工与制药类、地质类、矿业类、纺织类、轻工类、交通运输类、海洋工程类、航空航天类、兵器类、核工程类、农业工程类、林业工程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生物医学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建筑类、安全科学与工程类、生物工程类及公安技术类

34、等31个学科类。7.3 7.3 机械类专业本科生培养机械类专业本科生培养 机械学科类之下共设有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车辆工程和汽车服务工程等8个本科专业。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和主要课程分别如下:1.1.机械工程机械工程(专业代码专业代码:080201):080201)培养目标:具备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扎实的自然学科基础,较好的人文、

35、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7.3 7.3 机械类专业本科生培养机械类专业本科生培养 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文献检索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专业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强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敏锐的市场意识。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工程热力学、现代控制理论、材料加工工艺与设备、测试技术、计算机系列课程、经营与管理及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等。7.3 7.3 机械类专业本科生培养机械类专业本科生培养 2.2.机械设计制

36、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代码专业代码:080202):080202)培养目标: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要求: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

37、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工程学、机械制造基础、自动化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7.3 7.3 机械类专业本科生培养机械类专业本科生培养 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实

38、习、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主要专业实验:现代制造技术综合实验,测试与信息处理实验。7.3 7.3 机械类专业本科生培养机械类专业本科生培养 3.3.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专业代码专业代码:080203):080203)培养目标:掌握机械热加工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热加工领域内的设计制造、试验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要求:主要学习材料科学及各类热加工工艺的基础理论与技术、有关设备的设计方法,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各类热加工工艺及设备设计

39、、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热加工工艺基础、自动化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7.3 7.3 机械类专业本科生培养机械类专业本科生培养 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了解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主干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40、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热加工工艺基础、热加工工艺设备及设计、检测技术及控制工程和CAD/CAM基础。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主要专业实验:塑性成形工艺过程综合实验、铸造工艺过程综合实验、焊接工艺过程综合实验、材料性能及检验和CAD上机实验。7.3 7.3 机械类专业本科生培养机械类专业本科生培养 4.4.机械电子工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代码专业代码:080204):080204)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机械、电子、控制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

41、专业知识,具有解决机电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测控技术、电子信息技术、自动化仪表、智能设备、计算机应用等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主要学习机械工程、控制科学工程、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课程设计、金工实习、电工实习和生产实习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在机电领域从事机电系统的设计、生产、管理、规划、组织及商务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使用、维护的综合能力;具有较好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和较

42、高的外语能力;7.3 7.3 机械类专业本科生培养机械类专业本科生培养 掌握电子、液压、气动以及信息技术在工艺设备中的应用知识;了解先进制造技术、控制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的专业基础知识;了解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主干学科: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核心课程:电路、工程力学、机械设计、液压与气动传动、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微机控制技术及机电系统智能控制技术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机械测绘、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

43、术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主要专业实验:电路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力学实验、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实验和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实验。7.3 7.3 机械类专业本科生培养机械类专业本科生培养 5.5.工业设计工业设计(专业代码专业代码:080205):080205)培养目标:掌握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要求:主要学习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具有应用造型设计原理和法则处理各种产品的造型与色彩、形式与外观、结构与功

44、能、结构与材料、外形与工艺、产品与人、产品与环境、市场的关系,并将这些关系统一表现在产品的造型设计上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7.3 7.3 机械类专业本科生培养机械类专业本科生培养 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业设计工程基础、设计表现基础、设计基础、设计理论、人机工程、设计材料及加工、计算机辅助设计、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具有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的初步能力,有较强的表现技能、动手能力、美的鉴赏与创造能力以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

45、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主干学科:机械工程、艺术学。主要课程:力学、电工学、机械设计基础、工业美术、造型设计基础、工程材料、人机工程学、心理学、计算机辅助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及环境设计。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7.3 7.3 机械类专业本科生培养机械类专业本科生培养 6.6.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代码专业代码:080206):080206)培养目标:掌握化学工程、机械工程、控制工程和管理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化工、石油、能源、轻工、环保、医药、食品、机械及劳动安全等部

46、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以及工程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要求:主要学习化学、物理、物理化学、化工计算、工程热力学、化工原理、流体力学、粉体力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及计算机控制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工程设计、测控技能和工程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对化工单元设备及成套装备的优化设计、创新改造和新型化工装置技术开发研究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控制工程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7.3 7.3 机械类专业本科生培养机械类专业本科生培养 掌握化工单元设备和成套装备的设计方法与控制技术;具有对新装

47、备、新技术进行开发研究与创新设计以及对化工装置项目进行成本评估与投资决策的初步能力;熟悉国家关于化工装置设计、开发、研究、环境保护和安全防灾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化工装备与控制工程的理论前沿,了解新装置、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主干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7.3 7.3 机械类专业本科生培养机械类专业本科生培养 主要课程:化学、物理、物理化学、化工计算、化工原理、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粉体力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化工装置设计及控制

48、与管理技术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化工工艺及设备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安排3545周。主要专业实验:流体力学实验、热力学实验、粉体力学实验、设备强度实验、微机测量与控制实验及化工装置实验等。7.3 7.3 机械类专业本科生培养机械类专业本科生培养 7.7.车辆工程车辆工程(专业代码专业代码:080207):080207)培养目标: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厚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职业素养、较强的工程实践、一定的工程技术研究及创新能力,能具备从事车辆工程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研开发、应用研究、试验测试及市场营销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

49、业生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扎实的与本专业相关的自然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车辆工程技术领域内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相关技术领域的专门知识,以及掌握机械工程、控制工程、车辆工程三个专业方向所共有的基础知识、实践技能和设计方法;应在车辆设计技术、车辆制造技术、车辆电子技术以及生产组织与管理技术等某一专业方向上进行深入学习,具有良好地应用该专业方向知识的能力;7.3 7.3 机械类专业本科生培养机械类专业本科生培养 具有良好的机械产品设计、生产工艺编制、品质控制知识,可以借助现代工程设计分析软件完成工程任务的应用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具有终身获取新知识的欲望和能力,

50、具有跟踪车辆工程应用前沿的能力,具有工程应用创新能力;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一些重要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质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具有团队合作意识、独立工作能力、撰写工程技术和设计文档能力。主干学科:机械工程、车辆工程。主要课程:工程力学、制图学、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工程材料、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基础、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车辆电器与电子技术、汽车试验技术及汽车CAD/CAE/CAM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车辆拆装实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车辆驾驶训练、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7.3 7.3 机械类专业本科生培养机械类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机械工程概论第7章-现代机械工程教育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