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高考选考历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pptx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文档编号:358982 上传时间:2020-03-12 格式:PPTX 页数:72 大小:584.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浙江高考选考历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2020年浙江高考选考历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2020年浙江高考选考历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2020年浙江高考选考历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2020年浙江高考选考历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五年高考,A组 自主命题浙江卷题组,考点一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1.(2018浙江11月选考,9,2分)有学者指出:“今日没有人会替一手持枪、一手兜售毒品的恶霸 行为辩护;但这一众所认同的观点,依旧未把毒品本身当作问题的关键。”“前事不忘,后事之 师”,人们不应忘记,近代历史上,以维护可耻的毒品贸易为目的发动的两次侵略战争发生在 ( ) A.1840年、1856年 B.1840年、1883年 C.1860年、1894年 D.1860年、1900年,答案 A 通过材料“以维护可耻的毒品贸易为目的”可知,这指的是两次鸦片战争。第一 次鸦片战争发生在184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1856年,故A正

2、确。,2.(2018浙江4月选考,8,2分)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佛(法)兰西人在五口地方,如有不协争 执事件,均归佛兰西官办理。遇有佛兰西人与外国人有争执情事,中国官不必过问。”法国据 此攫取的特权是 ( ) A.领事裁判权 B.开放通商口岸 C.片面最惠国待遇 D.居住及租地权,答案 A 本题考查近代列强侵华的史实。题干中提到,外国人在中国的争执事件由外国官 员管理,不许中国官员过问,说明列强攫取了领事裁判权,故A项正确。,3.(2017浙江4月选考,8,2分)有学者痛陈:“当20世纪揭开帷幕的时候,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 任人摆布,仿佛已经奄奄一息,濒临灭亡的边缘。”下列项中体现这一

3、说法的是 ( ) 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 北京东交民巷被侵华列强划为“使馆界” 美国商品借资本输出完全垄断中国市场 侵华列强丧心病狂地毁坏中华文明遗产 A. B. C. D.,答案 C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在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 辛丑条约,其主要内容有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所述与材料“20世纪揭开帷幕的时候,中国濒临灭亡的边缘”相符。民 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不能体现“中国濒临灭亡的边缘”,故错误;美国商品借资 本输出完全垄断中国市场发生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故错误。因此本题选C。,4.(2016浙江4月选

4、考,7,2分)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 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将香港一岛给予英国”。该不平等条约是 ( ) A.辛丑条约 B.马关条约 C.南京条约 D.胶澳租界条约,答案 C 根据开辟的通商口岸和割占香港岛这两点可以确定是南京条约。,5.(2015浙江文综,38,7分)(节选)学习历史,重在培养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阅读材料,回答 问题。 材料一 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 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 之时矣。 杨廷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

5、1902年) (1)阅读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并写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与影响。 (7分),答案 (1)通过法律途径修订不平等条约,废除领事裁判权。 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后)。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完整,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解析 (1)第一小问归纳材料一的中心思想即可,注意关键信息“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 约”。第二小问回顾教材知识作答即可。,考点二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1.(2019浙江4月选考,9,2分)在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前仆 后继,可歌可泣。甲午战争后,大陆和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的重要人物是 ( ) 邱逢甲 徐

6、骧 刘永福 丁日昌 A. B. C. D.,答案 C 1895年,清政府因甲午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 本,激起台湾人民的反抗。根据所学,反割台斗争中邱逢甲、徐骧领导的义军与刘永福领导的 黑旗军并肩作战,痛击敌人。故正确。丁日昌是洋务派官员之一,逝于1882年,并未参加 反割台斗争。故错误。因此正确选项为C。,2.(2015浙江10月选考,8,2分)新材料的发现始终是史学研究的动力。“丹东一号”沉船经水 下考古调查与研究,极有可能是黄海海战中爱国将领邓世昌率领官兵与日军激战的战舰。它 是 ( ) A.“致远”舰 B.“定远”舰 C.“靖远”舰 D.“经远”舰,答案 A

7、 根据所学可知,黄海海战中爱国将领邓世昌率领官兵与日军激战的战舰是“致 远”舰。故A项正确。,考点三 伟大的抗日战争,1.(2019浙江4月选考,13,2分)抗战时期,某次战役的亲历者感慨地说:“这次打仗我们千万 不能忘记鲁南的老百姓冒着敌人的炮火,日夜奔走在战场上抬运伤兵胜利的取得,应 当归功于鲁南民众有力的支援。”这场“仗”指的是 ( ) A.太原会战 B.百团大战 C.枣宜会战 D.台儿庄战役,答案 D 根据题干信息“抗战时期”“胜利的取得”和“鲁南民众有力的支援”,可以判 断该战役应为抗战期间发生在山东南部的战役,且以中方的胜利告终。太原会战发生在山西 境内;百团大战发生在华北地区;枣

8、宜会战发生在湖北境内;台儿庄战役发生在山东南部,且中 国官兵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故A、B、C错误,D正确。,2.(2018浙江11月选考,16,2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早在1937年8月召开的 一次重要会议所作的决定中就明确提出: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使“抗战发展为全 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这次会议是 ( ) 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洛川会议 D.中共七大,答案 C 根据题干信息“1937年8月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和会议内容可知,该会议是洛川 会议,故C项正确。,3.(2018浙江4月选考,11,2分)1935年,有学者发表文章说,“中华民族是整个

9、的是历史的事 实,更是现在的事实”。“然而这些天里,平津一带空穴来风,有所谓自治运动。在平 津者有教育界(宣言见上星期日大公报),其他各界虽未宣言,居心无二。这个宣言,初签名 者数十人,到了第二天,几有千人,这才是民意的负责表示。宣言中指明这是破坏国家领土完整 的阴谋”。上述言论的背景是 ( ) A.国共两党开始合作抗日 B.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 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抗日救亡扩展为群众运动 D.工、农、兵、学、商各界形成全民族抗战的浪潮,答案 C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抗日救亡运动扩展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故C正确。国共正

10、式合作抗日、卢沟桥事变、形 成全民族抗战的浪潮都发生在1937年,与题干中时间不符。,4.(2017浙江4月选考,13,2分)某抗日将领在一次战役时写给妻子的信说:新秋入序,暑气渐消,尤 以夜间气爽,想皖地亦同此景象耳!昨日报载,又由日舰运来援军五万余口汇山码头 (黄浦江下游西岸)为我军占领,敌人虽有大部援军,无法登陆寇日内再不解决,或即参加战 斗也。这位将领参加的战役是 (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枣宜会战,答案 A 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汇山码头(黄浦江下游西岸)”结合信的内容可以判断,这 位将领参加的战役为淞沪会战,故A项正确。,5.(2016浙江10月选考,1

11、3,2分)1937年,八路军将领陈赓在日记中写道,这是“中日开战以来最 大的第一次的胜利。这一胜利虽然是局部的,但在政治上的胜利是无穷的:1.证明我党的主张 正确;2.只有积极地采取运动战、游击战、山地战,配合阵地战,抄袭敌人,才能胜算”。这次 “胜利”是 ( )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枣宜会战,答案 B 根据“1937年”“开战以来最大的第一次的胜利”“我党的主张正确”“运动 战、游击战”等信息,可以判断此次战役为平型关大捷。故B项正确。,6.(2016浙江4月选考,11,2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史实的角度对此进行论证说明,

12、需要从下列哪几个方面着手 ( ) 中国在抗战中付出的民族牺牲 中国战场对欧洲战场的战略支援 中国战区牵制日本军力的占比 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对日作战 A. B. C. D.,答案 A 题目考查的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说的是美军,与题 意无关,可排除,均符合题意。,7.(2015浙江10月选考,10,2分)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期间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下 图所示反映了 ( ),A.旅顺大屠杀 B.九一八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八一三事变,答案 C 由图片中的信息“遇难者300 000”可知,其反映的是南京大屠杀。故C项正确。,8.(2015浙江10月选考,11,2分

13、)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在一次会战 中,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某部取得了全面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这次会战是 (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枣宜会战,答案 B 根据材料“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某部取得了全面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即可 判断出,此次会战为太原会战。故B项正确。,B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考点一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1.(2018天津文综,5,4分)清政府官员曾要求外商具结承诺:“懔遵钦定新例,不敢夹带鸦片。倘查出本船有一两鸦片,愿将夹带之犯,听凭天朝官宪即行正法,船货全行没官,若查无夹带鸦片,应求恩准照常进埔贸易。良歹分明,情甘

14、帖服。”这表明当时 ( ) A.政府对于禁烟态度坚决 B.禁烟政策得到各国政府公认 C.鸦片贸易已实现合法化 D.走私鸦片不再享有治外法权,答案 A 清政府官员要求外商具结承诺不再夹带鸦片并且被发现夹带鸦片甘愿接受处理, 体现出政府的禁烟态度坚决,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各国政府对禁烟政策的态度,也不能 说明鸦片贸易已实现合法化,B、C两项错误;当时列强还未获得在华治外法权,D项错误。,2.(2018课标,28,4分)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 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 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

15、、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 这反映了 ( )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列强侵华。解读题干可知,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充分利用舆 论宣传策略和公关手段,引导欧美舆论倒向日方,西方认为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是日本将中 国“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解放出来,而清政府却对此没有任何回应,这本质上说 明了昏庸的晚清政府不谙熟近代外交,故选C项。材料只反映了日本利用舆论宣传掩盖其侵 华的本质和晚清政府的不作为,未反映A、B、D三项。,3.(2016江

16、苏单科,9,3分)下表是18941914年英、日等国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 ) A.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明显下降 C.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 D.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答案 A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从1894年到1914年,日本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逐年 加大,表明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的加强,A项正确;对英贸易比重降低与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侵 略加强有关,并不能说明英国国际地位明显下降,B项错误;中日甲午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 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C项错误

17、;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的变化说明列强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不断加深,D项错误。,评析 本题从18941914年列强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数据切入,考查马关条约 签订对中国经济的危害,难度中等。解题的关键是对表格数据信息的准确解读。,4.(2015四川文综,5,4分)右图是法国某报刊登的关于晚清一场 战事的图片。该战事的后果是 ( ) A.南京条约签订 B. 中国西南门户被迫打开 C. 沙市、重庆等商埠开放 D.辛丑条约签订,答案 D 由图中美国星条旗、英国米字旗等列强旗帜及列强占领的建筑物,可以判断此次 战争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其结果是中国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

18、条约,故选D项。A 项是鸦片战争的后果,B项是中法战争的后果,C项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后果,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二 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规定,进出口货物按值百抽五交纳关税。根据 这个税则,一些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较原来粤海关实征的税率大幅降低,出口税率一般也比过 去降低。此后,列强利用协定关税权,一再压低中国进口税率,使其长期低于出口税率。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海关税率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5分),答案 (1)变化:从不区分进口税率与出口税率,到区分进口税率和出口税率,并且出口税率高 于进口税率;晚清海关税

19、率较鸦片战争前降低。 原因:清代中前期限制中外贸易,鸦片战争后国门被打开;协定关税,海关主权丧失;列强向中国 倾销商品。,解析 (1)第一小问,据材料一中“海关设置后即制定税则,不分进出口”和材料二中“出口税 率”“进口税率”的相关信息进行比较,得出变化;据材料二中“一再压低中国进口税率”并 结合所学得出,协定关税后海关税率降低。第二小问,联系清朝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鸦片 战争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等知识回答。,5.(2019课标,41,15分)(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康熙时解除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设立四处海关,管理对外贸易。海关 设置后即制定税则,不分进出口,往

20、来贸易统一征税,包括正税和杂税,税率总计10%左右。乾 隆时期对浙海关税率提高两倍,试图“寓禁于征”,但效果不显著,之后实行粤海关一口通商。 摘编自韦庆远、叶显恩主编清代全史等,6.(2015天津文综,13,12分)(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4年,清廷官员至英国使臣律劳卑广州住处商谈贸易问题,双方在各自应处的座 位、方向、次序等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分歧。中方要求将自己的座位安排在会见大厅的北面 (上席),英方则坚持将自己的座位置于大厅北面主席的突出位置。两者争执不下,商谈未能进行。 摘编自王开玺隔膜、冲突与趋同清代外交礼仪之争透析 (1)材料一中,中英双方争执的内容是什么?反映了

21、清廷官员怎样的心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 国使臣所持态度的国内背景。(6分) 材料二 1901年,虽经李鸿章讨价还价,清王朝仍被迫接受西方外交使团的礼仪要求,将外国使 臣觐见清帝的礼仪说帖,作为辛丑条约的附件十九。其中规定:外国使臣递交国书时,清帝 须派高于王公规格的轿子往来使馆迎送,同时派军队保护;清帝款宴各国使臣应在皇宫大殿内 举行,并躬亲入座。 摘编自王开玺隔膜、冲突与趋同清代外交礼仪之争透析,(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怎样的外交地位?试从国际背景分析其原因。(6分),答案 (1)座位次序(外交礼仪之争)。 以天朝上国自居。 英国进行工业革命,国力强盛。 (2)屈辱的服从地位。 19世纪末,

22、西方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输出资本,瓜分世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中国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可知中英双方争执的内容为座位次序问题;第二小问结合时 代背景可知反映了清朝官员以天朝上国自居的心态;第三小问结合时代背景可知英国开展了 工业革命,国力强盛,因此其在与中国的外交中采取了较强硬的态度。第(2)问第一小问由“清 王朝仍被迫接受西方外交使团的礼仪要求”“清帝款宴各国使臣应在皇宫大殿内举行,并躬 亲入座”可知中国处于屈辱的服从地位;第二小问结合时间信息“1901年”分析即可。,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715),7.(2018北京文综,16,4分)190

23、3年,林纾编译的伊索寓言出版。书中有一则故事:狮王与群 兽立约,羊由狼管辖,兔子由狗管辖,彼此友好,和平共处。兔子感叹说,我期待这一天很久了,但 真能实现吗?故事后的按语说:“今有盛强之国,以吞灭为性,一旦忽言弭兵,亦王狮之约众耳!弱 者国于其旁,果如兔之先见耶?!”林纾意在 ( ) A.提醒中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 B.颂扬人类社会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 C.呼吁世界列强承担保护弱国的责任 D.鼓动中国民众推翻清政府残暴统治,答案 A 寓言故事中的狮、狼和狗代表西方列强,羊、兔子代表面临列强侵略威胁的中国 等国。1903年,正值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时期,这则故事后的按语意在提醒中国人警惕被列强侵

24、略瓜分的危险,因此A项符合题意。这则故事后的按语抨击了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揭示了列 强侵凌弱国的罪行,B、C两项错误;题干材料强调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的关系,而非中国民众 和清政府之间的关系,由此排除D项。,疑难突破 抓住关键词巧解选择题 选择题题干中的时间限制词、空间限制词或角度限制词等往往是解题的突破口,解题时要学 会抓住关键词。如本题中的“1903年”就是一个关键的时间限制词,结合这一时期中国的社 会状况,再联系题干中的其他信息即可作出准确判断。,8.(2018课标,28,4分)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 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

25、;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 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 ( ) 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答案 D 地方官员在上奏中要求按照万国公法来评判涉外事件,说明国人具有了一定的近 代外交观念,故D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提及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故A项错误。当 时朝贡体系尚未完全解体,故B项错误。材料中地方官员只是在上奏中提供建议,并非干预朝 廷外交事务决策,故C项错误。,9.(2017海南单科,8,2分)1894年,在中国的25个通商口岸有洋行552家,其中近三分之二属于一 个国家。这个

26、国家是 ( ) A.日本 B.美国 C.德国 D.英国,答案 D 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末,英国在中国拥有广阔的势力范围,遍及长江流域、云南、 广东,因此能够在通商口岸建立众多的洋行,故D项正确。,10.(2017江苏单科,6,3分)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 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 御寇之由”。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 A.贫富不均 B.莠民作乱 C.民性懦弱 D.吏治败坏,答案 D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从材料信息看,耆英认为,官吏因“欺压良善”,而 “自命为能员”,这是不能抵

27、御外寇的主要原因。同时,这也折射出清政府吏治败坏,故选D 项。材料信息未涉及贫富不均对鸦片战争失败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莠民作乱, 故B项错误;“民性懦弱”是百姓不敢“闹事”的原因而不是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故C 项错误。,11.(2015山东文综,15,4分)“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 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这 强调的是 ( ) A.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西方的主导性 B.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 C.中国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 D.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答案 B “结束了中国的闭

28、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到今天,在中国或西 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体现出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故B项符合题 意。材料强调中西方相互的影响,A项错误;材料并未说明中国近代社会演进的模式,C项错误; 材料不仅仅强调近代中国的“西学东渐”,D项错误。,12.(2014江苏单科,5,3分)下侧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 ) A.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B.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 C.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 D.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答案 B 由清道光帝谕旨中“准其贸易”“赏借”等信息可以看出,这份谕旨仍体现着天 朝上国的外交观念,故B

29、项正确。由谕旨中通商口岸的名称及题干中“道光帝”可知,A项错 误;由谕旨内容可知,南京条约尚未签订,中国社会性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C项错误;由 “香港仍坚持赏借”可以看出D项错误。,13.(2014山东文综,18,4分)“合议既成,举国争言洋务: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 陆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 大臣”“合议既成”是指签订了 (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答案 D 马关条约签订之后,举国震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意识到中国的落后,所以才会 出现材料中“举国争言洋务”的局面。由此可知,D项符合题

30、意。A、B、C三项均与材料信 息不符,排除。,评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度较 低。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中国近代重要条约的影响。,14.(2013大纲全国,18,4分)1863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正式任命英国人赫德为海关总税务司,赫 德制定了管理海关的相关章程,对海关内部用人、行政等作了详细规定。这表明 ( ) A.中国关税自主权进一步丧失 B.清政府加强了对海关的管控 C.洋务运动正式展开 D.对外贸易完全被英国控制,答案 A 近代中国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于1842年南京条约的“协定关税”条款,1863 年英国人赫德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及其推行的

31、措施,表明中国关税自主权进一步丧失,A项 正确,B项错误。洋务运动自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时即已开始,排除C项;题干所述 事件不足以证明对外贸易完全被英国控制,排除D项。本题选A项。,15.(2013北京文综,17,4分)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 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 ( ) A.获得军费赔偿 B.进驻北京使馆区(界) C.在华开设工厂 D.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答案 D 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美国根据这一条款, 完全可以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故D项正确。获得军费赔偿的只有英法,故A项

32、错误。B、C两 项分别是辛丑条约和马关条约的规定,故可排除。,考点二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1.(2015江苏单科,22,13分)甲午之役,民族之殇。对此,史学家陈旭麓说:“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 一种精神上的强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旅顺陷后,海军提督丁汝昌褫职,仍统海军驻威海,兵舰既弱,坐守而已。日舰集大连 湾,将袭威海,先攻登州,陷荣城。日舰二十五艘环威海口外。海军方新败,并匿不出。汝昌恐 北炮台不能守,命卸巨炮机件以归,免资敌,戴宗骞持不可。无何北台陷,宗骞奔刘公岛。日军 踞炮台,以台之巨炮俯击澳内兵舰海军水手并登岸,噪出,鸣枪过市,声言向提督乞生路,刘 公岛中大扰。诸洋员请姑

33、许乞降,以安众心,汝昌不可。军士露刃挟汝昌,汝昌仰药死。诸将推 洋员托汝昌之名,作降书。日军受降。 材料二 当中国盛时,日本不敢与抗。咸丰庚申中英之战,败衅,英、法、俄、美并为有约之 国,日本不得与是役(甲午战争)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 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 湾,以互为钤制。中国乃不国矣。 以上材料摘编自杨松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威海之战战场态势的特点,归纳北洋舰队失败的主观原因。(6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所造成的危害。(3分) (3)结合1

34、9世纪末20世纪初相关史实,对“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这一论断 加以说明。(4分),答案 (1)特点:敌攻我守(被动挨打);海陆交织(局处海嵎)。 原因:北洋舰队避战不出;将士贪生怕死;洋员鼓动投降;主帅指挥不力。 (2)危害: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民族危机的加深);刺 激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野心。 (3)说明:甲午战争客观上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推动了救亡图存运动;激发了政治变革思潮; 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现代化)进程。,解析 (1)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概括。第二小问要从作战策略、军队斗志及指 挥等角度分析。(2)由材料信息可知,甲午

35、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甲午战争导致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同时还要考虑到甲午战争对日本侵略野心的 刺激作用。(3)结合甲午战争对中国的深刻影响进行分析,注意角度要全面。,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2),2.(2013重庆文综,13,20分)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了19世纪,沙俄逐渐形成了夺取南疆喀什噶尔的基本构想:在经济上,替俄国资产阶 级在这一亚洲心脏地区开辟其他列强不易进入的销售市场;在政治上,把它变成俄国控制下同 英国角逐中亚的前哨阵地,进可以经帕米尔、克什米尔威胁英属印度,退足以阻遏英国向北的 扩张。19世纪60年代,俄

36、国正经历着巨大的社会变动。60年代中叶,沙俄还计划对伊犁和乌鲁 木齐实行军事占领。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沙俄侵华史 材料二 18771882年,左宗棠连续五次上书清政府请求新疆建省。1877年7月,当西征军一 举规复吐鲁番之际,他向清政府提出“设行省、置郡县”,指出:“伊古以来,中国边患西北恒 剧于东南”,“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西北臂指相连,形势完整,自无隙 可乘”。1884年11月17日,清政府正式发布新疆建省上谕:“新疆底定有年,绥(安定)边辑(和 睦)民,事关重大,允宜统筹全局,厘定新章。添设甘肃新疆巡抚、布政使各一员。” 摘编自沈传经、刘泱泱左宗棠传论,

37、(1)根据材料一,指出南疆喀什噶尔对俄国的战略价值,(4分)以及俄国对新疆侵略计划的变化,(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俄国方面分析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左宗棠提出的新疆建省的理由。(4分) (3)综合以上材料,简析清政府在新疆建省的历史意义。(6分),答案 (1)在亚洲心脏地区的销售市场;同英国角逐中亚的前哨阵地。从南疆喀什噶尔扩大到 伊犁和乌鲁木齐。农奴制度被废除,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拓展市场、领土扩张的愿望更加迫 切。 (2)西北边患严重;新疆战略地位重要。 (3)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有利于加强对新疆的管辖。,解析 第(1)问,由材料一中

38、沙俄企图在经济上开辟销售市场、政治上“同英国角逐中亚”等 信息回答南疆喀什噶尔对沙俄的战略价值;再由19世纪60年代中叶沙俄的计划回答沙俄侵略 计划的变化;结合19世纪60年代俄国农奴制改革等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第(2)问,由材料二左宗棠1877年上书中陈述的西北边疆的重要性及新疆在战略上的地位进行 概括。 第(3)问,综合前两问,从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行政管辖及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等角度 简析新疆建省的历史意义。,考点三 伟大的抗日战争,1.(2019北京文综,17,4分)1938年初,中国共产党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下列表述正确的 是,它 ( ) A.是八路军正面战场的战区之一 B.

39、壮大了新四军的力量 C.是抗战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 D.是敌后战场的组成部分,答案 D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中的敌后战场,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设置历史情境,考查学生调 动和运用知识辨别历史事物的能力,体现出历史解释这一核心素养。本题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符合立德树人的命题立意。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深入敌后、开辟敌后战场的具体表现,故D项正确。 八路军主要在敌后战场作战,故A项错误。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八路军建立的,壮大了八路军 的力量,而非新四军,故B项错误。抗战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位于陕甘宁边区,故C项错误。,知识拓展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关系 (1)两个战场是互相依存的,同仇敌忾、驱逐日

40、寇的总目标是一致的;两个战场互相配合,都是 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为抗战作出了贡献。 (2)在战略防御阶段,没有正面战场的积极抵抗,就没有敌后战场的迅猛发展;而没有敌后 战场的发展,就没有抗战相持阶段的迅速到来。在战略相持阶段,没有正面战场的积极抵抗,就 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的胜利;而没有反“扫荡”的胜利,正面战场就不可能坚持抗战到 底。两个战场都是在持久战方针指导下整体战争的组成部分,不应将二者割裂与对立起来。,答案 C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旨在考查学生客观叙述历史事物、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试 题以中国共产党发表的宣言为背景材料,考查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从历 史的角

41、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 从材料信息看,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主张把抗日和反蒋相结合,号召大家与苏维埃政府和东北 各地抗日政府一起,组织全中国统一的国防政府,这有利于团结抗日力量携手抗日,反映了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初步奠定,故选C项。根据材料“抵抗日寇侵略和蒋介石政府的压迫” 可知,此时日本尚未全面侵华,中国共产党并没有与国民党合作的意愿,故A、B两项错误;1945 年的中共七大上,中共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故D项错误。,2.(2019天津文综,9,4分)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对于日寇对我国的领土侵略和内政干涉,表示 激烈的反抗”,号召大家团结起来,抵抗日寇侵略和蒋介石政府的压

42、迫,“勇敢地与苏维埃政府 和东北各地抗日政府一起,组织全中国统一的国防政府”。这反映了 ( ) A.日本全面侵华导致了民族危机加深 B.国共两党有合作抗日的意愿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初步奠定 D.中共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解题思路 注意关键信息“抵抗日寇侵略和蒋介石政府的压迫”,该思想体现了抗日反蒋方 针,出现在1936年9月以前。1936年9月,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从反蒋抗日转变为逼蒋抗日。,3.(2019江苏单科,9,3分)观察时事漫画不许戎衣有泪痕(见右图),对其涵 义理解正确的是 ( ) A.夫唱妇随赴战场 B.抗战流血不流泪 C.国共北伐齐协力 D.解甲归田喜而泣,答案 B 本题考

43、查抗日战争,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试题以 时事漫画为背景材料,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素养,旨在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引导学生 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漫画中的时间信息“1940”表明是抗日战争时期,“不许戎衣有泪痕”体现了抗战流血不流 泪的民族气节,B项正确,C项错误。漫画不能反映“夫唱妇随”和“解甲归田喜而泣”,A、D 两项错误。,4.(2019江苏单科,8,3分)近代上海报纸刊登纪苏州一车夫:昨日经过观前街,见一日本人,正 在叫车,大呼:“至盘门(租界)大日本领事馆去!”车夫操吴侬软语道:“只拉我国的大国民,倭 奴是不拉的。”这一记载可能出现于 ( ) A.18401

44、894年 B.18951911年 C.19121945年 D.19461949年,答案 C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和日本侵华,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 力。试题以近代上海报纸的记载为背景材料,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素养,引导学生培养爱 国情怀。 材料中“大国民”说明此时已进入民国时期,“只拉我国的大国民,倭奴是不拉的”说明当时 中国民众的民族主义日渐觉醒,同时也说明当时中日之间有较大的民族矛盾,据此判断此时期 应是辛亥革命后、抗战胜利前,故C项正确。18401911年属于清后期,与“日本人大 呼”“大日本”“大国民”不符,A、B两项错误;19461949年属于解放战争时期,与“倭奴

45、 是不拉的”不符,D项错误。,5.(2018课标,30,4分)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 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 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 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 ( ) A.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 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 D.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答案 A 由材料信息可知,抗日根据地的农民因为获得了政治权利而成为具有奋斗目标的 人,这说明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故A项正确。中国共产党在抗日

46、根据地实行农民交租交 息、地主减租减息的政策,并未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故B项错误。材料是关于抗日战争 时期的记述,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农民抗日积极性的提高,并未涉及国民党的影响,故D 项错误。,6.(2017江苏单科,10,3分)1937年8月,毛泽东强调要“发挥红军的特长”,创建根据地,开展游击 战,钳制与消灭敌人。在此原则指导下,人民军队 ( ) A.粉碎了第三次“围剿” B.变敌后为抗日的战场 C.赢得长征的伟大胜利 D.取得台儿庄战役大捷,答案 B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的敌后抗战。从材料信息看,毛泽东认为,人民军 队应发挥自己的特长,创建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在此原则

47、的指导下,人民军队变敌后为抗 日的战场,故选B项。粉碎第三次“围剿”发生在1931年,故A项错误;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 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赢得了伟大胜利,故C项错误;台儿庄战役是由国民党组织的,与 “人民军队”不符,故D项错误。,7.(2017北京文综,17,4分)有同学以14年抗战为题材,制作了 “抗战史事示意图”(右图),其中五个序号代表五个事件,按时 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宝岛回归” “家园沦陷” “血战台儿庄” “全民族抵抗的枪声” “中共七大召开” A. B. C. D.,答案 D 本题考查学生的时序思维能力。发生在1945年抗战胜利后;指的是1931年的

48、 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8年春;指的是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发生在1945年4月。故D项 符合题意。,评析 本题以历史地图的形式考查14年抗战期间的史实,要求考生将抗战时期的主要历史事 件进行排序,体现了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时空观念的考查,这提醒考生在复习时应关注历 史地图及大事年表。,8.(2017天津文综,8,4分)1938年,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周刊连续发表文章,总结七年来党 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的经验教训,其根本经验的第一条便是“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分裂则败,联合则胜,成为铁一般的定律”。这是中国共产党总结东北抗日斗争经验教 训的第一次尝试。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 ) 总结全面抗战的经验教训 在东北地区长期坚持抗日斗争 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准备 强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A. B. C. D.,答案 C 本题考查伟大的抗日战争。根据题干材料“总结七年来党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 的经验教训”可知,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长期坚持抗日斗争,故正确。“根本经验的第一 条便是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说明中国共产党强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 性,故正确。错在“全面”二字,全面抗战开始于1937年,与题干材料中“总结七年来 的经验教训”不符。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高考专区 > 二轮专题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0年浙江高考选考历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pptx)为本站会员(小豆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