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点一 农业,A组 自主命题江苏卷题组,五年高考,1.(2019江苏单科,1,3分)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 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这一记载反映 了 ( ) A.井田制度松动 B.世袭制度解体 C.抑商政策弱化 D.礼乐制度崩坏,答案 A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旨在考查考生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特征的能 力。试题以青铜器铭文内容为背景材料,考查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引导学生从历史表象 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 商周时期,一切土地属于国家,实际归国王所有,贵族没有土地所有权。从材
2、料信息看,一位名 叫矩的贵族用耕地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这反映了井田制度松动,故选A项; 材料信息未涉及世袭制度的变化,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抑商政策,故C项错误;材料信 息仅涉及矩换取“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无法说明礼乐制度崩坏,故D项错误。,易错提醒 本题易错选D项,错因在于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 和玉饰”不等于礼崩乐坏,要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2.(2018江苏单科,5,3分)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 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 ( )
3、A.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B.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 C.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 D.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答案 C 从材料信息看,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地主常在农户蚕丝收获 之际收取田租,这说明江南地区农户收入多依赖“桑蚕”,也就是家庭副业,故选C项。小农经 济开始瓦解是在鸦片战争后,故A项错误;谷物收入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虽然降低,但农耕技术 (种桑、采桑技术仍属于农耕技术范畴)依然在发展,并非衰退,B项错误;“蚕罢米”只是说明 地主因农户的收入构成变化而调整了收租时间,剥削程度并未减轻,D项错误。 易错警示 本题误选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未能理解小农经济的内涵,且阅读材料
4、不细致, 材料中的“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农户蚕丝收获”等信息说明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并未开 始瓦解;二是未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江南地区“桑蚕之利”的上升和谷物收入的下降是商品经 济发展造成的,不是农耕技术衰退导致的;三是未能正确理解收租时间的调整与剥削程度的减 轻之间的关系。,3.(2016江苏单科,3,3分)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 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这里“水车”的使用 ( )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 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 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 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答案 B 首先,由材料中“衔尾鸦”“蜕骨蛇”“翻”“推”等可判断出是翻
5、车;再由“天 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可知,农民利用翻车引水灌溉农田,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B 项正确。唐朝创制的筒车使用水力对丘陵山地进行灌溉,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A项错误;利 用“水车”抗旱不能说明灌溉技术的成熟,C项错误;农业发展受土壤、气候、水文等多种自 然因素的限制,“水车”的使用固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不利的水利灌溉境况,但远未能 “摆脱自然的束缚”,D项错误。,方法技巧 解答本题可分为两步:一是判断该“水车”是哪一灌溉工具;二是认识这一灌溉工 具的作用及其在农业灌溉史上的地位。判定灌溉工具时应抓住“衔尾鸦”“蜕骨蛇”这两 个形容其形状的词语和“翻”“推”等体现其使用方法的
6、词语,由这些词语可以判定这一灌 溉工具是翻车。,4.(2015江苏单科,4,3分)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 稻天”的描写。但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 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 ) A.注重作物品种选择 B.需要政府合理作为 C.重视农田生态保护 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答案 B 根据题干材料,淮北农耕经历了从唐宋时期的“稻垄泻泉声”“水阔人间熟稻 天”到清代“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农田水利工程 的破坏和人们对土地的过度开发,这折射出政府的作为不合理,
7、由此判断B项正确。A、C两项 与题意无关,D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命题评审 本题中的史实在教科书中没有涉及。元朝以来,为确保对南方经济资源的控制,统 治者开辟了漕运和海运通道。为确保南北漕运的畅通,政府在淮北地区多次兴修大规模水利 工程,对淮北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淮北地区无法种植水稻的主要原因是工 程性缺水,而非资源性缺水。本题以淮北地区的水稻种植状况为切口展示该地区的农耕变化, 落脚于这种变化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所致。,考点二 手工业,1.(2017江苏单科,1,3分)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 “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
8、作 ( ) A.农具 B.礼器 C.食具 D.货币,答案 B 材料信息显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是政治权力的象征,说明青铜器主要用作礼器,故 B项正确。A、C、D三项均与“政治的权力”这一信息不符,故均可排除。,规律总结 就某一具体知识点的历史试题命制,往往采用纵、横两种方式设计选项。如本题 的四个选项采用横向设计,涉及政治、思想文化、农业经济、货币金融、社会生活等方面。 因而复习备考时既要考虑专题,又要顾及通史,也就是要“打通三本书”,“通”了才能灵活运用。,2.(2015江苏单科,5,3分)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 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
9、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 ( ) 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 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答案 D 材料中的“市”应是吴江地区丝织品的交易中心,它不是导致“机杼彻黄昏”现 象的主要原因,而是“机杼彻黄昏”现象的必然结果。将“水乡成一市”解释成“水上集 市”,概念表达错误,A项错误。家庭纺织工是在家从事生产的,他们到中原地区进行生产和销 售活动,就不是家庭纺织工了,B项错误。C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 尊”表明乾隆时吴江一带的老百姓崇尚物质利益,善于勤劳致富,他们尊敬、羡慕有实力的商 人,这样的社会风气引导和激励
10、着人们从事丝织业的生产,从而导致“机杼彻黄昏”的现象,D 项正确。,误区警示 本题误选主要集中于B项,原因有两点:一是对“罗绮走中原”理解偏差,“罗绮走 中原”反映了当时吴江地区的丝织品在中原地区的畅销,而不是家庭纺织工“走中原”。二 是对选项中家庭纺织工概念的忽略,当时还没有出现当下这样的农民工市场,而且他们一旦外 出打工,也就不属于家庭手工业者了。,考点三 商业,1.(2019江苏单科,4,3分)宋时,太平州当涂县黄池镇“商贾所聚,市井贸易,稍稍繁盛。州县官凡 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据此可知 ( ) A.商税成为政府收入主要来源 B.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 C.政府积极扶持市镇经济
11、发展 D.宋代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答案 D 本题考查宋代商业的发展,旨在考查考生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 阐释的能力,同时考查历史解释素养,引导学生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 因果关系作出解释。 从材料信息看,宋代当涂县黄池镇商业发达,商人聚集,州县官所需之物都能够从该镇购买。据 此可知,宋代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故选D项。材料信息未涉及商税情况,故A项错误;材料信 息无法体现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政府扶持市镇经 济发展,故C项错误。,2.(2019江苏单科,5,3分)有学者认为,“传统上人们对贫穷抱有道德中立的认知”,但明朝晚
12、期, “人们越来越怀疑贫穷是短视和懒惰的结果”。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物质享受 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价值观变化 C.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现象日益严重 D.反正统思想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答案 B 本题考查明朝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旨在考查考生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特征 的能力。试题以学者观点为背景材料,考查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素养,引导学生从历史表象中 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 从材料信息可知,人们对贫穷的态度由最初的“道德中立”转变为“怀疑贫穷是短视和懒惰 的结果”。据此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导
13、致人 们对贫穷的认识发生变化,故选B项。明朝晚期,中国并未产生资产阶级,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 仅涉及对“贫穷”态度的变化,无法体现道德沦丧现象日益严重,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未涉及 反正统思想,且D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3.(2018江苏单科,1,3分)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 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 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 C.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 D.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答案 D 从材料信息看,民
14、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后来他们向政 府纳过税后,可以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民间商人通过向政府纳税获取到城里市场上交易的 资格,意味着其可以取得合法地位,故选D项。中国古代一直实行重农抑商政策,A项错误;材料 体现的是民间商人由非法到合法的变化,没有涉及商业市镇崛起的信息,B项错误;政府不再监 管商业活动的说法明显与史实不符,C项错误。,误区警示 本题误选A项的原因主要是对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延续性不了解,且未能读 懂材料。中国古代抑商政策有的朝代严格,有的朝代松弛,但始终没有放弃。误选B项的原因 主要是时间观念不强,因为直到宋元以后商业市镇才真正崛起。误选C项的原因主要
15、是对中 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内涵未能理解,要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政府必然对商业活动进行监管。,4.(2017江苏单科,21,14分)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一度活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 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在浙江湖州,每亩桑田出售桑叶可获利5两白 银,比种植水稻要高出一到两倍。当地部分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依靠购买桑叶养蚕。嘉定县 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当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徽州商人 “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而资本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
16、。 材料二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 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 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 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 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 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 以上材料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4
17、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朝海外贸易“一度活跃”的原因,说明海外白银流入中国 的主要背景。(7分)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外白银流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3分),答案 答案要点: (1)表现: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商人资本雄厚;商帮(徽商、晋商)活跃。 (2)原因:中国商人主动参与海外贸易;政府开放(放松)海禁;设立专门管理机构。 背景:新航路开辟;殖民者掠夺美洲白银(贵金属);中国手工业品在海外受欢迎;外国无合适商品 与中国交换,不得不用白银支付。 (3)作用: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经
18、济联系。,解析 本题考查明朝商品经济与海外贸易的发展。第(1)问,紧扣材料一信息,迁移所学知识, 从农作物种植、农产品商品化、资本及商业群体等角度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提取材料二 中关键信息,从政府政策、商业贸易的自身发展等方面归纳;第二小问,从新航路开辟、西欧国 家的早期殖民扩张、中外贸易交流等方面分析说明。第(3)问,从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主要流 通货币的变化、经济联系的加强等角度分析。,命题评审 本题由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一度活跃”的材料导入,引发考生 深思课本上提及的海外白银流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在答题过程中,考生必须联系 和对比鸦片战争前,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引发
19、清王朝政治、经济、军事危机的史实。本题前瞻 性比较强,契合了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热点。,5.(2016江苏单科,21,12分)历代王朝的商业政策蕴含着一以贯之的经济思想,也会因时代变化 而作出调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这些措施 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人民可以进入 山泽自由樵采、捕捞,以补助生活。但文、景时期,抑商政策中之“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 吏”的规定一直未取消。 材料二 在西汉中前期,出现了“用贫求富”的热潮。求富最有效的途径是经商。经商也有 经商的学问,商人们把“求利
20、”看做是人生的主要追求目标,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 攘,皆为利往”的说法。为了求利而总结的经验,有“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 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还有“以末致财,用本守之”等。 以上材料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汉文帝“惠商”政策的做法和成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国至汉文帝 统治前“抑商”政策的主要目的及其经济后果。(6分) (2)据材料二,概述西汉中前期的“求富”观念。(3分)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抑商”和“惠商”的关系。(3分),答案 答案要点: (1)做法:取消关卡和禁令(允许自由经商)。 成效
21、:商业(经济)快速发展;民众生活得到改善。 目的:巩固小农经济;维护封建统治。(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后果: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压抑经济活力)。 (2)观念:利润是商人的主要追求目标;经商是实现富裕的最有效途径;购买土地可以更好地保 存财富。 (3)关系:抑商是基本的经济政策;惠商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政策;在某些时期同时存在抑 商政策和惠商政策。,解析 (1)第一小问主要考查归纳概括材料要点的能力,直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并加以简要概 括即可。第二小问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回顾教材知识归纳总结即可。 (2)实际要求考生划分材料二的层次并归纳层次大意,注意一定要使用高度概括性的语言
22、。 (3)重农抑商政策是我国的基本经济政策,其贯穿于中国整个封建社会的始终;“惠商”只是政 府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而采取的阶段性政策。据此回答二者的关系。,误区警示 解答材料题,应注意两点:一是对材料进行适当概括,切忌照抄照搬材料原文,如第 (1)问中的“做法”部分,考生照抄“开关梁,弛山泽之禁”原文,“成效”照抄“富商大贾周 游天下得其所欲”原文;第(2)问照抄“以末致财,用本守之”原文。二是注意审题,如第 (1)问中的“后果”,有的考生忽略“汉文帝统治前”这个时间概念,答成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考点四 主要经济政策,考点一 农业,B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1.(2019课标,27,
23、4分)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 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时 江南 ( ) A.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 B.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 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 D.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答案 C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农业,以乾隆年间江南地区的租佃关系作为背景材料,考查考 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解释和证明历史现象与历史观点的能力,体现的核心素养为史料实证和 历史解释。本题有助于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正确的国 家观念。 题干材料反映了乾隆时期江南地主和富户的土地几乎都委托给佃户经营的现
24、象,而佃户属于个体小农,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土地所有权的变更情况,佃户只拥有所租土地的使用权,无所有权,故A项错误。当时农业生产的利润比较可观,并非微不足道,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是否普遍,故D项错误。,2.(2018课标,25,4分)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 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 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 )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25、,答案 B 材料中“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说明当时小农破产的现象已很严重,表明自耕农 经济发展受阻,故B项正确。西汉文景时期,政府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A项错误。材料并 未体现粮价低抑制了当时农民的生产热情,故C项错误。富商大贾只是操纵物价,其并不能操 纵税收,故D项错误。,3.(2018课标,24,4分)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 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 )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答案 D 考古发现可以反映时代风貌。读
26、图可知,战国以前,铁器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黄 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说明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故选D项。图中反映的 是铁器发现地的分布情况,无法由此推断出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A项排除;汉代张骞通西域 以后,丝绸之路开通,沟通了中原与今新疆地区的联系,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铁器“不少是自然 陨铁制作而成”,无法说明冶铁技术的普及,故C项错误。,4.(2017课标,26,4分),上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 ) A.自耕农经济盛行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均田制破坏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答案 A 本题以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为切入点,
27、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 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表格数据显示,该地占有130亩以下土地(包括130亩)的户 数占总数的90%以上,说明当地盛行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自给自足的自耕农经济,故A项 正确。表格数据显示,占有130亩以上土地的户数不足10%,说明该地土地集中的现象并不突 出,B项错误;表格显示的是土地占有情况,不能体现均田制是否遭到破坏、农业生产效率是否 提高,C、D两项错误。,5.(2016课标,25,4分)右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 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
28、情形,答案 D 随着土地的集中,汉代出现了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田庄,农事图体现的正是 汉代大地主的田庄上多人共同劳作的情景,故D项符合题意。个体农户劳动力有限,不会出现 农事图中多人共同劳作的情景,A项错误;农事图体现的是多人共同劳作,无法说明农业生产的 精耕细作,B项错误;汉代不存在土地公有制,C项错误。,6.(2016浙江文综,17,4分)在古代史家的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 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子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 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 ( ) A.土地过度集中 B.有田者无力可耕 C.小农户个体经营 D.地
29、权与劳动者契合,答案 C 据“家给人足”“妇人纺织”“比邻敦睦”等关键信息,可判断出材料反映了小 农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特点,据此辨析备选项,小农户个体经营符合题意,答案为C项。 A、B、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7.(2015天津文综,1,4分)“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 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 ( ),答案 B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农业耕作方式。依据材料“两柄上弯其所盛种粒,各下 通足窍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可知该农具为播种工具耧车,故B正确;A、D反映的是 犁耕,C为灌溉工具,均不符合题意。,
30、8.(2015课标,26,4分)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 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答案 C 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人口南迁给南方地区 带去先进的农业技术,促进了南方地区经济的发展,故选C项。A、D两项与题意无关。B项不 是推动南方经济发展的因素。,9.(2015课标,24,4分)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 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
31、用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答案 C 从材料信息看,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可以养活更多的人,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 小农的生活压力,有利于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C项正确。畜力和铁制农具的使用有利于农 业收益的增加,A项因果倒置;农业收益增加为手工业和商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故B项错误;农业 收益的增加也会使地主实力上升,有利于土地兼并和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故D项错误。,10.(2015广东文综,14,4分)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 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
32、材料反映了当 时 ( )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资本主义的萌芽 C.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 D.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答案 A 题中材料大意是:用织机织布这些事,男子很早就学会了,但妇女从事耕耘、收割、 取水灌溉等事,是与男子一起劳动的。这描述的是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生产 方式,故正确选项为A。资本主义萌芽体现为雇佣生产关系的出现,故B项不符合题意;C、D两 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提及。,11.(2015课标,27,4分)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上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
33、明显,答案 B 读表可知,唐宋时期,河南科举考试状元人数多于江苏科举考试状元人数,但到了明 清时期,江苏科举考试状元人数大大超过了河南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这一变化反映了明清时 期江苏较河南文化更兴盛,这是由于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发展,故选B项。理学不仅在江苏有 影响,在河南也有较大影响,故A项并不能导致表中数据的变化,排除;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 南移完成,但并不能说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我国政治重心依然在北 方,故D项不正确。,考点二 手工业,1.(2019课标,27,4分)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 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
34、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方式的变革 B.土地制度的调整 C.货币制度的改变 D.地区经济的差异,答案 D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和商业,考查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渗透历史解 释素养。 明代,交通方式并未发生根本变革,A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棉花的产销与加工,与土地制度 无关,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货币制度改变的相关信息,C项错误;“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 棉花产区,所产棉花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反映的是原料产地与加工地区的关系,折射 出地区经济的差异,D项正确。,2.(2018课标,26,4分)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
35、制 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 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 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答案 A 据题干可知,北宋前中期,四川地区采取新制盐技术,井主雇佣大量外地的工匠,且受 雇工匠对工作条件和待遇有要求,不然就另谋高就,这折射出该时期民营手工业的发展需要大 量技术工匠,故选A项。仅从雇佣工匠的待遇要求无法全面说明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排除B 项;材料只反映出制盐业的雇佣工匠现象,并不能说明雇佣劳动的普及,C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 现象与盐业专卖制度无
36、关,排除D项。,3.(2017课标,25,4分)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 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 时( )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答案 C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经济。从材料信息可知,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 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致富,这实际上反映了当时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故选 C项。人们致富并不能说明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排除A项;西汉前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B 项与史实不符;材料信息只能说明人们
37、靠努力和智慧致富,并不能说明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 县,故D项与材料不符。,4.(2016课标,27,4分)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 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 了( )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答案 A 明末江南农村雇工骄惰成风,雇主要好生款待才能留住他们,与百年前勤劳顺从的 雇工相比,其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是因为此时商品经济发展,社会上雇工需求量加大,故 应选A项。材料信息反映的是私人雇佣关系,与政府政策无关,排除
38、B项;材料并没有体现社会 矛盾的尖锐,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农村中人身依附关系的弱化,排除D项。,5.(2015浙江文综,16,4分)“丝绸之路”是古代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 B.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称中国为“丝国” C.明清政府的严格管理限制了丝路商贸繁荣 D.15世纪以前的丝路贸易不具有全球化意义,答案 A 唐宋以来,瓷器成为中国经“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的重要商品,这条对外贸易路线 被称为“瓷路”。A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C、D三项说法符合史实。,6.(2015福建文综,14,4分)景德镇陶录记:“唐武德中,镇民陶玉
39、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 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江西通志载:“景德镇水土宜陶。宋景德中始 置镇,因名。”材料反映了 ( ) A.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 B.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 C.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 D.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答案 D 材料显示陶玉将其所载瓷器称为“假玉器”,上贡给朝廷,“于是昌南镇瓷名天 下”,这反映出陶玉注重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故D项正确。由“景德镇宋景德中始置镇,因 名”可知唐朝时尚未有景德镇之名,故A项错误。B、C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可排除。,考点三 商业,1.(2019课标,27,4分)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
40、两。到 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 ) 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 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答案 C 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以明清时期商人资本的变化作为背景材料,考查学 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的能力,涉及的核心素养为历史解释。 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与明代相比明显增加,这是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的结果,故C项 正确。清代中期仍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的地位未发生根本性改变,故A、B两项错误。 早在明代白银就已经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故D项错误。,2.(2018
41、北京文综,15,4分)明中叶以来,松江府(今上海一带)所辖市镇数量如下表所示。据此表 可以得出 ( ) 市镇数量增长体现出商人 地位上升 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工商业 发展较快 市镇增多与近代开放通商 口岸有关 清政府与民国政府都重视 商业发展 A. B. C. D.,答案 B 明中叶以来,松江府所辖市镇数量增长与这一时期松江地区工商业发展有关,但无 法体现出商人地位的提高,因此错误,正确;18621911年松江府所辖市镇数量猛增与鸦片 战争后上海被开辟为通商口岸有关,因此正确;民国政府建立于1912年,与材料时间信息不 符,排除。正确答案选择B项。,3.(2017课标,24,4分)下图为春秋战国之
42、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 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答案 A 本题为历史地图类材料型选择题,题中所示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并设置了 范蠡、子贡在当时经商致富的历史情境,要求学生对这一历史情境作出合理客观的解释,间接 考查了历史解释这一核心素养。从示意图上看,陶位于济水岸边,曹、宋、鲁三国交界地带, “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这种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非常适合经商。据此分析可知,A项符合题 意。题中图文材料未涉及争霸战争及城市规模,故B、D两项均可排除。交通
43、条件可以影响一 个地方的经济状况,但不是决定因素,C项表述错误。,4.(2017课标,27,4分)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 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答案 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前期,为维护社会等级秩序,朝廷制定了许多用以区别不同 群体等级身份的规定,与人们生活相关的饮食器具也在其中。从材料信息可知,到了明朝后期, 人们已经违背了朝廷制定的关于器皿使用的规定,这反映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等级秩
44、序受 到冲击,故选B项。材料无法体现君主专制统治的逐渐加强,故A项错误;明朝后期,传统伦理并 未瓦解,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D项。,5.(2016浙江文综,14,4分)诗词歌赋既是历代文人墨客咏怀、记游、言志的文学表现形式,也往 往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下列文句,与商业经济无直接关联的是 ( ) A.“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西都赋) B.“贝锦斐成,濯色江波”(蜀都赋) C.“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估客乐) D.“岢峨大舶映云日,贾客千家万家室”(广州歌),答案 B 注意审题:“与商业经济无直接关联”。A项中的“九市”是城市中的商品交易场 所,与商业经济直接关联,排除。B项
45、反映了丝织业的发达,与商业经济无直接关联,符合题意。 C项中的“经游(营)”和D项中的“贾客”都与商业经济直接关联,排除。,6.(2016天津文综,2,4分)右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其上文字为:“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 从便流转行使。”这一铜版 ( ) 证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 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 是纸币交子的文物材料 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 A. B. C. D.,答案 B 该铜版可以证实宋代发行了纸币,正确;该铜版可以反映宋代的印刷技术,正确; 纸币铜版不是纸币交子本身,不能视为纸币交子的文物材料,不正确;纸币的发行是商品经济 发展的结果,该铜版见证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正确。故B项符合题意
46、。,7.(2016北京文综,15,4分)黄崇德是16世纪一位典型徽商。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后获 得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这说明当时( ) 农产品大量进入商品流通领域 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 政府放弃对食盐贸易的控制 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A. B. C. D.,答案 A “16世纪”“典型徽商”“经营棉布、粮食”等信息表明农产品大量投放市场, 故正确;由徽商积累巨额财富后“购田置地”可知,农本思想仍占主导地位,故正确;由徽 商在“获得政府许可”后才转而从事食盐贸易可知,政府并未放弃对食盐贸易的控制,故错 误;题干并未反映商人社会地位提高,故
47、错误。故本题选A项。,8.(2015课标,27,4分)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 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 )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答案 B 明成祖将都城从地处全国经济文化重心地区的南京迁到当时相对落后的北京,需 将大量物资由南方输送到北方,客观上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为区域性商帮的形成和发展 创造了条件,故B项符合题意,C项错误。迁都是在国家政治统一的情况下进行的,A项错误;迁 都并没有改变南方作为经济文化重心的地位,D项错误。,考点四 主要经济政策,1.
48、(2019北京文综,14,4分)据梦溪笔谈记载,张咏任崇阳知县时,因“民不务耕织”而唯以 植茶获利,遂下令将茶树全部砍掉,改种桑麻。有人入市买菜,他怒斥:“汝村民皆有土田,何不 自种而费钱买菜?”这反映出,宋代 ( ) A.官府垄断茶利,商业环境恶劣 B.农副产品较少,货币使用率低 C.地方官员固守重农抑商的思想 D.商人社会地位较以往愈加低下,答案 C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政策,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 的能力。试题以梦溪笔谈的记载为背景材料,考查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旨在引导学 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正确的国家观。 材料“因民不务耕织而唯以
49、植茶获利,遂下令将茶树全部砍掉”“何不自种而费钱买 菜”表明宋代地方官员强调发展农耕,固守重农抑商的思想,C项正确。A、B、D三项均与材 料主旨不符,排除。,2.(2018课标,27,4分)右图中的动物是郑和 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 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 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 )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答案 B 本题考查明代对外贸易的特点。观察图文材料,据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是政 府组织的一次远洋航行,其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明朝君臣将外国使臣贡献的奇珍异兽看作 中国传说中的神兽“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本质上说明了明朝廷用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