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苏高考历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四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pptx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文档编号:359113 上传时间:2020-03-12 格式:PPTX 页数:82 大小:1.3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江苏高考历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四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2020年江苏高考历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四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2020年江苏高考历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四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2020年江苏高考历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四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2020年江苏高考历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四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点一 科技成就 (2019江苏单科,21,3分)(节选)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和标志,影响巨大而深远。阅读下 列材料: 材料二 纸张的轻薄柔韧、价廉易得使其成为汉字书写和传播最理想的载体借助于纸 张的普及,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字的各种书体:篆隶草行楷已发展完备(唐宋时期)纸张 的运用也推动了印刷术蓬勃兴起。为达到便于阅读的视觉效果,印刷的字体刻意追求方正规 范、整齐划一。 陈虹器物载体与汉字书写的美学风貌 完成下列要求: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技进步对汉字发展的作用。(3分),A组 自主命题江苏卷题组,五年高考,答案 答案要点: (2)作用: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汉字的传播;造

2、纸术的发展促进纸的普及,催生多种书体;印刷术 的发展使字体变得规范。,解析 (2)主要分析当时中国的两大科技造纸术和印刷术对汉字发展的重要作用,如造纸 术的发展促进纸的普及,促进汉字传播,催生多种书体。,考点二 汉字与书画,1.(2017江苏单科,5,3分)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 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这种特点可概括为 ( ) A.天人合一 B.诗画合一 C.情景合一 D.知行合一,答案 C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特点。材料中“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 说明中国画的特征是用景传情,即情景合一,故C项正确。A、D两项明显

3、不符合中国画的特 点,B项属于文人画的典型特征,不符合题干材料。,知识归纳 文人画与传统绘画比较起来,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强调作者个人内心情感的抒 发,是以绘画的形式来进行的一种抒情活动,其目的并不止于绘画本身,而是超乎其上的。 本题给考生的启示是:凡特点都是比较而来的,所谓特点就是历史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它的 提炼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其内容则具有客观性,理解历史事物要准确把握其特点。,2.(2016江苏单科,2,3分)史记记载:“秦王发图,图穷匕首见(荆轲)乃引其匕首以掷秦 王,不中,中铜柱。”山东嘉祥武氏祠的汉代画像石荆轲刺秦王(下图)再现了这一场景。 史记记载和这块画像石在 ( ) A.

4、描绘上是一致的 B.形式上是一致的 C.风格上是一致的 D.主题上是一致的,答案 D 史记以文字形式描绘整个事件的始末,胜在详备而丰赡;而武氏祠画像石则仅 将整个事件定格在荆轲掷匕首于铜柱导致刺杀失败的瞬间,胜在直观和形象,A、C两项错误; 史记和武氏祠画像石分别以文字和图像的形式对“荆轲刺秦王”这一历史事件进行了 记载,B项错误;尽管描绘、形式和风格上不尽相同,但透过史记和这块画像石,我们所能获 知的有关荆轲谋刺秦王嬴政失败这一历史主题却是一致的,D项正确。,误区警示 本题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考生误选A项,主要原因是对“描绘”“主题”这两个词 语的理解有偏差。史记与武氏祠画像石在基本史实的记载上

5、是一致的,也就是叙述的事 件主题是一致的,但在具体细节描绘上两者有着明显的差异。文字记载侧重过程的叙述,而图 片则是瞬间的定格。本题告诉我们,对重要词句的解读是理解题意的关键。对同一历史事件, 要从多角度搜集史料并进行比较甄别,这是史学研究的基本做法。,3.(2019江苏单科,21,10分)(节选)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和标志,影响巨大而深远。阅读 下列材料: 材料一 青铜器作为文字的载体有一个很大的局限就是面积太小,无法刻写太多的文字,而且 铸造工艺也比较复杂严格地说,轻便而实用的竹简、木牍才是中国文献史上真正意义上 的“书籍”缣帛成本较高,产量有限,这就使得帛书的使用范围不能像简册那样广

6、泛,只有 朝廷和贵族之家才有条件使用。 王恩全论中国汉字的载体演变及其文化功能 材料三 汉字的传播及汉字系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东亚地区乃至全世界最为重要的 历史文化现象之一。历史上,在以我国为中心的东亚地区,随着汉字的广泛传播和深刻影响,先 后形成了包括西夏文、契丹文、女真文、日文、越南喃字等在内的十多种汉字系民族文字, 构成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文字家族和文化宝库。这些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是汉文化和各民族文 化密切交流的成果,也是汉字符号多、语言适用性强的体现。 摘编自王锋追寻汉字传播和发展的历史足迹,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分析简牍在文字载体中一度取得优势地位的原因。(5分) (3)

7、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字对中国、东亚和世界文化的影响,并分析原因。(5分),答案 答案要点: (1)原因:面积较大,写字较多;制作工艺简单;轻便实用;成本低;产量高。 (3)影响:推动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交融和发展;促进了东亚地区文化的交流;丰富了人类文化体系。 原因:汉字符号丰富多样;汉字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解析 (1)注意一定要找全材料一中的有效信息,并对有效信息加以提炼概括,主要从与其他书 写材料相比,简牍具有的比较优势及其本身的优势来分析。 (3)对中国的影响主要从中华民族文化交融和发展的角度进行总结,对东亚和世界的影响主要 从促进文化交流和丰富人类文化体系的角度分析。原因主要从汉

8、字本身的优点等角度分析。,考点三 文学成就,1.(2018江苏单科,4,3分)清代黄周星评论元曲说:“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 发天然而已。”“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这说明,元曲 ( ) A.贴近生活,易受欢迎 B.寄情山水,意境悠远 C.句式整齐,语言精炼 D.内容丰富,包罗万象,答案 A 从材料信息看,元曲的特点是“少引圣籍,多发天然”“雅俗共赏”,这说明元曲贴 近生活,易受欢迎,故选A项。题干材料中的“天然”并不是指自然界中的山水风貌,实际上元 曲也不都寄情于山水,B项错误;题干中没有提到元曲的句式结构与语言的丰瘦标准,且元曲相 比于诗、词,形式更自由

9、,C项错误;尽管元曲内容十分丰富,涵盖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但题干 信息并未涉及具体内容,D项错误。 易错警示 本题失分暴露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阅读、理解能力较差;二是不能紧扣材料所 提供的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这两个问题都反映了考生历史解释的能力不足。,2.(2015江苏单科,3,3分)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 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 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 B.为统治者“润色鸿业” C.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 D.为阅读者“铺陈气势”,答案

10、C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 气势恢弘的汉赋适应了统治者的需求,故A、B两项理解正确。结合材料中司马相如的赋的特 征可知D项理解正确。汉赋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反映了当时恢弘的文化气度和豪迈的时代精 神,与道家的无为思想不符,故C项理解不正确,符合题意。,知识拓展 汉初,楚辞盛行。文学家以楚辞为基础,创造出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赋。这种 夸张渲染的文体,既与汉武帝时期西汉进入强盛阶段的时代气息契合,又迎合了汉武帝这位有 为之君的政治诉求。所以这种夸张的文体直到汉武帝时才引起天子的注意,赢得“内多欲而 外施仁义”的皇帝的赏识。由此,汉赋逐渐流行开来。,考点

11、一 科技成就 (2016天津文综,4,4分)除四大发明外,从中国传到欧洲的东西还有很多,如船尾舵、马镫等器 物,菊花、柠檬、柑橘等水果和植物。柑橘至今在荷兰和德国还被称为“中国苹果”。这些 东西传到欧洲主要通过 ( ) A.中国商人 B.阿拉伯人 C.马可波罗等欧洲人 D.奥斯曼土耳其人,B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答案 B 陆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欧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阿拉伯人是东西方经济文化 交流的使者,故B项符合题意。,考点二 汉字与书画,1.(2017课标,24,4分)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 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文字的

12、频繁使用 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 D.“书同文”的推行,答案 A 本题考查文字的演变。图中“车”“马”二字由繁到简,说明从西周到战国,文字 的频繁使用促使人们简化字形,以利于书写,故A项正确。西周至战国,人们把文字刻在甲骨上, 或镌刻在青铜器上,后来更多地使用竹片、木简和帛做书写材料,但未必会影响文字字形的变 化,B项错误;各国变法主要是为了增强自身实力,对字形的变化影响不大,C项错误;“书同文” 推行于秦统一六国以后,时间不符,D项错误。,2.(2016课标,24,4分)右图为三国 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 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 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 了 (

13、 ) 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 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答案 B 据题干信息可知,三国曹魏三体石经运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再 观察图片可判断出另外一种字体是隶书。先秦古文、小篆、隶书反映了汉字的演变历程,故 答案为B项。曹魏时期并未在统一文字方面做出相关努力,故A项错误;曹魏时期,先秦古文、 小篆已不流行,C项错误;至商朝,汉字已形成完整的体系,D项错误。,3.(2015广东文综,12,4分)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 令隶人(即胥吏)佐书。”据此推断,该字体是 ( ) A.小篆 B.隶书 C

14、.行书 D.草书,答案 B 本题考查汉字的形成与演变。题干材料中“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即 改小篆为隶书,正确选项为B项。,考点三 文学成就,1.(2019课标,26,4分)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 “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 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 ) 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 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 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答案 C 本题考查唐代社会风尚,旨在考查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特征的能力。试题以 唐代“拔河”风俗为切入点,考

15、查历史解释素养,引导学生关注身心健康。 从材料信息看,唐代“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中的诗句描绘了拔河时人们的 英勇气概和争胜精神,据此分析可知,在唐代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故选C项。唐玄宗时期,北方 是经济重心也是文化中心,江南文化并未成为主流,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未涉及“战”,无法体 现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反映的是民间风俗而非宫廷生活,故D项错误。,2.(2018课标,27,4分)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 “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 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

16、可以说明当时 ( ) 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答案 D 从材料信息看,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个人出版著作之风盛行,士大夫间也 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说明当时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故选D项。出版个人著作和士大夫之 间以书为礼并不能说明学术文化水平提升,排除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士人地位的变化,排除 B项;材料信息未涉及经世致用思想,排除C项。,3.(2015福建文综,16,4分)关汉卿在关大王独赴单刀会中,描绘关羽面对大江的滚滚波涛, 仗刀临流。曲中唱道,“大江东去浪千叠驾着这小舟一叶可正是千丈虎狼穴我 觑这单刀会

17、似赛村社”。对该作品理解有误的是 ( ) A.显露关羽壮怀激烈的个性 B.借历史典故吊古抚今 C.严厉斥问颠倒黑白的世界 D.兼采宋词的豪放风格,答案 C 材料中的唱词只是对关羽英雄气概的一种描述,并没有揭露社会黑暗的意图,故C 项的理解明显错误,符合题意。A、B、D三项对材料的理解均准确,故不符合题意。,考点四 戏曲艺术 (2018课标,27,4分)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 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 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 ) 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18、 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答案 D 题干中“官腔”“雅乐”“郡邑大夫”“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等说明昆曲的 流行是因为其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故D项正确。陆王心学注重内心自省,与材料中所体现 的士大夫展示其高雅品味不符,故A项错误。明代京剧尚未产生,故B项错误。题干信息表明 昆曲流行是社会等级观念强化的反映,故C项错误。,考点一 科技成就,C组 教师专用题组,1.(2014江苏单科,3,3分)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 “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 中央崇文院

19、、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 精雕细校。由此推断 ( ) 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 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 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答案 C 从材料信息看,自五代至宋朝,用雕版印刷的书籍数量增多,全国各地书坊所售书籍 大多精雕细校,这说明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故选C项。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 可排除A项;B项与材料信息无关;从材料信息看,雕版印刷不仅用于官方刻书,也用于民间书坊 刻书,故D项错误。,2.(2011江苏单科,3,3分)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 (版),自此

20、以前,并是写本。”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 ( ) 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 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 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 D.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答案 D 材料显示明代才开始使用活版印制邸报,这说明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故D 项正确。材料只能说明活版印制邸报始于明朝,并不能说明活版技术使用始于明朝,故A项错 误。材料并未显示活版以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也未体现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故B、C 两项错误。,3.(2014重庆文综,5,4分)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 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

21、片角在地,随 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由此可知,还魂纸 ( ) 生产遍布全国各地 降低了生产成本 制造工艺更加复杂 扩大了原料来源 A. B. C. D.,答案 C 题干材料只涉及部分地区,中“遍布全国各地”的表述错误。从材料看,废纸亦 可用来造还魂纸,成本降低且造纸原料来源扩大了,正确。由“全省从前煮浸之力”可看 出,还魂纸制造工艺更加简单,错误。故选C项。,4.(2013重庆文综,3,4分)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 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 )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

22、.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答案 C “司南”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A项表述错误;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蔡侯 纸”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出现的,B项错误;火药在唐末开始用于军事,C项正确;活字印刷 术出现于北宋中期,活字印刷书籍不可能始于元朝,D项错误。,5.(2016天津文综,1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是印刷术普遍应用时期,也是中国学术史上的重要时期。十三经和十七 史的印行、地方史志的编纂,许多数学、工艺、医药和科技著作的问世,大型类书和丛书的 编印,都在这一时期。而学术的复兴又促进了学校和书院的兴盛,加之为准备各级考试,使得教 本、史

23、籍、韵书、字典等大量印行。 据方志记载,宋代进士姓名可考者有29 000人,其中两浙、福建等五路约占82%;宋代印书有地 可考者1 500种,该五路即占80%。反之,夔州路仅有进士103人,而所印之书只有2种。 摘编自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1)依据材料一,归纳印刷术普遍应用所产生的作用,指出宋代各地印书种数与进士人数所呈现 的关系。(6分),答案 (1)促进了学术的复兴;满足了教育的需要。 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解析 (1)从材料信息可知,印刷术的应用促进了学术的复兴,“加之为准备各级考试,使得教 本、史籍、韵书、字典等大量印行”说明其满足了教育的需要,据此可回答第一小问。阅读

24、 材料信息可知,印书种数多的地方科考中进士的人数亦多,说明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据此回答 第二小问。,6.(2016课标,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路线示意图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尽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 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 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 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 生了

25、很大的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 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分),答案 示例: 观点: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 论述:中国古代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这一传播 促进了欧洲的社会发展,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造 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为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解析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以根据题目设问要求,灵活作答。解答时,首先应阅读图文材料, 从中国古代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或中西文化交流

26、等角度提炼观点。再依据 选定的观点,迁移相关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论证时注意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考点二 汉字与书画,1.(2013江苏单科,2,3分)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 文字史画卷。观察下面图片,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 ( ),A.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 B.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 C.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 D.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答案 D 甲骨文经过多次演变才发展为楷体汉字,A项表述错误;“飞舞飘逸”是草书的特 点,楷书的特点是笔画详备、结构严整,B项错误;一些甲骨文字已被识读,C项错误;从图片中可 以看出,甲骨文字已经具

27、备了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D项正确。,2.(2016课标,26,4分)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 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 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 )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答案 C 唐太宗认为萧子云书法“无丈夫之气”,崇尚王羲之书法的“尽善尽美”,促使社 会上形成竞相模仿王羲之书法的风气,这与唐代昂扬进取的时代风貌有关。由此表明,王羲之 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

28、的确立,除了其自身较高的艺术水平以外,还与时代选择有关,故应选C 项。皇帝的好恶可以“影响”但不能“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排除A项;B项说法太绝对; D项并非材料主旨。,3.(2013四川文综,1,4分)书法以自由多样的线条艺术表现情感和意境。下列作品中把书法的 写意性发挥到极致的是( ),答案 D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书法字体的特点,能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的是草书, 该字体极具审美价值。A项为行书,B项为隶书,C项为篆书,D项为草书,故D项正确。,4.(2011安徽文综,13,4分)下图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有评价说,枝干“虬(qi,盘屈)屈无端 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

29、能体现其风格的是 ( ) A.“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B.“笔才一二,像已应焉” C.“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答案 A 从对该画的评价看,这幅画主要体现了苏轼对意境的追求,符合这一特征的绘画风 格是A项。B项体现的是写实风格;C项与图片不吻合;D项与该画浓墨重笔的画风不符。,5.(2016课标,48,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郑板桥,清代杰出的艺术家、文学家,为“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他从小生长在农村, 历经康、雍、乾三代。郑板桥提倡“文必切于日用”“笔墨之外有主张”,反对“皆拾古人 之唾余”。他说:“千古好文章,只是即景即情,得事得理,固

30、不必引经断律。”郑板桥一生最 爱画兰、竹、石,其画构图简单、主题鲜明,诗、书、画、印完美结合。他尤喜画竹,曾在一幅 画作上题诗说:“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 板桥的诗画极富生活气息,深受时人喜爱。他晚年靠卖画为生,曾题诗云:“画竹多于买竹钱, 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板桥画作的艺术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郑板桥艺术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7分),答案 (1)个性鲜明;借物抒情,以形表意;画风题材生活化、写实化;多种艺术形式完美结合。 (

31、2)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社会的世俗化;“经世”思想的发展。,解析 (1)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从个性、意韵、题材、艺术形式等方面概括。(2)从经济 状况、社会发展趋势、思想特征等方面分析。,考点三 文学成就,1.(2012江苏单科,1,3分)“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 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 卫(国风之篇)之遗欤?”据明代冯梦龙的这段话,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 的是 ( ) A.诗经 B.楚辞 C.汉赋 D.唐诗,答案 A 材料表明山歌的特点是反映民间风情,与此相类似的是诗经中的“风”,故

32、A 项符合题意。从材料看,楚辞、唐诗兴起后排斥“民间性情之响”,排除B、D两项;材料并未 反映汉赋的情况,排除C项。,2.(2017北京文综,14,4分)唐代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虽仕途失意,但在唐宋时期,他的思想和 文学成就均得到极高评价。明代“唐宋八大家”提法出现后,世人则多将他视为文学家,对其 思想成就关注较少。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对其思想评价受明代通俗文学左右 B.政治成败决定了对其文学成就的评价 C.对其成就评价受制于特定历史条件 D.明代对其成就的评价比唐宋更加全面,答案 C 本题考查唐宋到明代的思想文化及史学研究方法。柳宗元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 他的思想和文学成就

33、在唐宋时期都得到极高评价。但是,到了明代,人们对他的思想成就关注 较少,多将他视为文学家,这与明代实行八股取士、加强思想控制有关,因此C项符合题意。材 料没有涉及明代对柳宗元思想评价的具体内容,无法得出A项的结论。B项说法太绝对,排除; 明代对柳宗元成就的评价仅限于文学领域,并不全面,排除D项。,3.(2016天津文综,1,4分)司马迁说:“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下列选项 中,与司马迁观点相符的是( ) A.历史可以重演,应当以史为鉴 B.历史不会重演,不能以史为鉴 C.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无须学习古人 D.历史事实情同而势异,不能照搬历史经验,答案 D 司马迁认为,以古

34、察今,可以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但由于古今历史环境不同,又不能 照搬历史经验,D项符合题意。历史不会重演,但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应当以古察今,以史为 鉴,A、B、C三项错误。,4.(2016北京文综,12,4分)中国古代有一部文学作品集,下图是其作品来源地域示意图。下列诗 句出自这一作品集的是(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B.长门献赋汉相如,东篱赏菊陶元亮 C.汉代李将军,夺得匈奴马,D.政烦方改篆,愚俗乃焚书,答案 A 示意图中的“齐”“郑”“卫”等名称是西周时期的诸侯国。根据所学知识, 诗经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诗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出自该作品集, 故A项正确。B项中“汉相

35、如”指西汉时期的司马相如,“陶元亮”指东晋时期的陶渊明;C项 中的“李将军”指西汉时抗击匈奴的名将李广;D项诗句是对秦朝在全国推行小篆为标准字 体、“焚书”的评论。B、C、D三项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排除。,5.(2015四川文综,3,4分)“词”在两宋的发展胜过“诗”,被看作一个时代文学的代表,原因可 能有 ( ) 节奏感强,形式更为自由,便于抒发感情 对仗工稳、句式齐整,适于言志和述怀 能合乐歌唱,贴近市民生活,群众基础广 不断变革、创新,风格多样,佳作迭出 A. B. C. D.,答案 C “诗”具有对仗工整、句式齐整的特点,而词的句子长短不齐,错误,故选C项。,6.(2014重庆文综,1

36、,4分)中国古代的一部作品,以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表达了作者 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大量运用“美人芳草”的比兴手法和瑰丽的语言,闪耀着南方楚文化的奇 丽色彩。该作品是 ( ) A.诗经 B.老子 C.庄子 D.离骚,答案 D 由题干中“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和“闪耀着南方楚文化的奇丽色 彩”等可知,该作品是屈原的离骚,故D项正确。其他三项皆与题干所述作品的特点不符。,7.(2014四川文综,3,4分)太史公曰:“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 何异?”据此可知,司马迁认为司马相如作赋 ( ) A.重视吸取西汉败亡的教训 B.旨在批判当时的奢靡世风 C.创作形式与诗

37、经一致 D.注意克服文辞铺张的弊病,答案 B 从材料信息可知,司马迁认为司马相如作赋虽词藻夸张,但其目的是引导节俭风尚, 这一手法与诗经的“风谏”极其相似。可见,司马迁认为司马相如作赋旨在批判当时的 奢靡世风,故选B项。司马迁生活在西汉的强盛时代,故A项表述错误;汉赋与诗经的创作 形式不同,排除C项;D项与材料信息主旨不符。,8.(2013课标,24,4分)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 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 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 ( ) 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

38、准确可信 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 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 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答案 B 由材料信息可知,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 的事迹。文献的记录都带有主观色彩,A项表达过于绝对。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文献中有对 黄帝的赞誉,可见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故B项正确。C项“历史文献记录应当 与口头传说相印证”在题干中不能得到体现。D项表述过于绝对。,9.(2013课标,27,4分)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 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

39、是其教较之 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 )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答案 C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扩大,适应市民阶层需要的小说蓬勃发 展。从材料信息看,明代以来,小说对士、农、工、商的教化影响比儒、佛、道的影响更广 泛。这从本质上说明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了世俗文化的发展,故C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与 材料信息不符。,考点四 戏曲艺术,1.(2013课标,28,4分)“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 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

40、脸谱 ( )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答案 B 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 的特征。这一形式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如关羽的红脸代表其忠义,曹操的白脸代表其奸诈 等,故选B项。A、C两项均与史实不符;脸谱并未提升历史人物的价值,排除D项。,2.(2011福建文综,17,4分)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 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 ) A.乾嘉落户 同光扬名 民族瑰宝 B.戏曲之祖 生旦净丑 曲苑奇葩 C.元末初创 京城献戏 声名鹊

41、起 D.四大徽班 康乾京化 独领风骚,答案 A 京剧起源于乾隆年间徽班进京献艺,逐步融合各家之长而形成,同治、光绪年间迎 来第一个辉煌时期,此后成为中国戏曲文化的杰出代表。戏曲之祖是原始宗教仪式傩,B项错 误;京剧初创于乾嘉年间,C项错误;徽班进京于乾隆年间,D项错误。,考点一 科技成就,三年模拟,A组 20172019年高考模拟考点基础题组,1.(2019江苏南京、盐城1月,3)罗仲辉印刷史话中记述:“各地书坊按照朝廷颁布钦定历 书的月份朔晦和节令变化翻刻印刷,往往还有对全年的旱涝灾情、农事丰歉、瘟疫饥馁的预 测,很受农民和市井工商业者的欢迎。书坊往往在朝廷历书未颁之前争相编印,导致日期有误

42、 差,甚至发生争执而对簿公堂。”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材料中“翻刻印刷”指活字印刷 B.印刷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C.印刷行业有商业化、市场化趋向 D.书坊实为朝廷控制的官营手工业,答案 C 材料“很受农民和市井工商业者的欢迎。书坊往往在朝廷历书未颁之前争相编 印”表明印刷行业有商业化、市场化趋向,C项正确。材料“历书的月份朔晦和节令变化翻 刻印刷”中“翻刻印刷”是指按照原版重新雕版印刷,A项错误;依据材料信息无法推断出印 刷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故B项错误;书坊属于民营手工业,故D项错误。,2.(2019江苏宿迁1月,3)北宋诗人梅尧臣有诗云:“寒溪浸楮舂夜月,敲冰举帘匀割

43、脂。焙干坚 滑若铺玉,一幅百金曾不疑。”该诗中描绘了 ( ) A.造纸技术的主要工序 B.活字印刷的印刷过程 C.瓷器烧制的基本流程 D.丝绸织造的繁复工艺,答案 A 材料“浸楮举帘一幅”表明这是利用树木搅碎举帘,然后焙干成纸,A项 正确;活字印刷术是用胶泥制作活字,而材料无胶泥的信息,B项错误;烧制瓷器的原材料是瓷土 而不是树木,且不用“幅”作计量单位,C项错误;丝绸制品的原材料是蚕丝,材料无蚕丝的信 息,D项错误。,3.(2019江苏七市5月,4)据新编中国史记载,书籍“刊行大备,要自宋开始”,其时“监中官 刻与士大夫家塾付梓者”,大多刀法纯熟,纸墨装潢精美,备受后人珍视。这一记载可以表明

44、 ( ) A.活字印刷技术精湛 B.雕版印刷盛行于宋朝 C.造纸技术得以改进 D.政府推广活字印刷术,答案 B 材料“大多刀法纯熟,纸墨装潢精美,备受后人珍视”表明宋代雕版印刷盛行,其印 刷品刊印精美,装潢考究,成为稀世珍品,B项正确。材料“大多刀法纯熟”表明是雕版印刷术, A、D两项错误;造纸技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4.(2017江苏六市3月,4)右图是南 宋会子铜版拓片,铜版上刻有纸 币金额等文字和花纹图案。 这一铜版佐证了 ( ) A.雕版印刷术开始出现 B.宋代的印刷技术先进 C.南宋时期朝贡贸易发达 D.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发行,答案 B 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术开始出现,与题干信息

45、“南宋”不符,A项错误;“铜版上刻有 纸币金额等文字和花纹图案”表明宋代印刷技术先进,B项正确;朝贡贸易即通过朝贡与赏赐 完成交易,材料中没有涉及,C项错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的交子,与材料中“南宋会子” 不符,D项错误。,考点二 汉字与书画,5.(2019江苏南京学情调研,3)下图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在安史之乱时,他 与堂兄颜杲卿同举义旗,抗击叛军,杲卿父子英勇就义。颜真卿感情激昂悲愤,墨妙通神,情切 意真,写下此稿。对其评价最为贴切的是 ( ) A.气粗字险,气郁字敛 B.矫若惊龙,飘若浮云 C.狂不离神,乱不离意 D.书写方正,而韵有余,答案 A “气粗字险”形容的是作者

46、在激昂悲愤状态下所写的书法,“气郁字敛”形容的 是在悲哀抑郁状态下所写的书法,与材料“颜真卿感情激昂悲愤”相符,A项正确;“矫若惊龙, 飘若浮云”意指飘逸如同天上的浮云,矫健如同天空中的游龙,这反映的是书写者平和自然的 心情,B项错误;“狂不离神,乱不离意”指的是草书的风格,C项错误;“书写方正,而韵有余” 指的是楷书的风格,D项错误。,6.(2019江苏苏州期初,5)右图是明末 清初画家八大山人的写意画孤禽图, 对于该作品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追求个性和神韵意境 B.注重对景物的逼真摹写 C.特别讲究布局与构图 D.具有气势雄壮的特色,答案 A 孤禽图仅在图的中下方绘一只水禽,鸟的眼睛

47、一圈一点,眼珠顶着眼圈,一副白 眼向天的神情。禽鸟一足立地,一足悬空,缩颈,拱背,白眼,一副既受欺又不屈的样子,反映出作 者孤愤的心境和坚毅的个性,这是典型的文人画特征,A项正确;注重对景物的逼真摹写是工笔 画的特征,B项错误;讲究布局与构图是欧洲新古典主义的绘画风格,C项错误;具有气势雄壮特 色的是山水画,与题干“写意画”不符,D项错误。,7.(2018江苏扬州考前,5)某学者在论中国画的特质时说:“诚如诗人发现逃避都市的竞争的最 好出处是自然,以及哲学家在自然里寻求道德的典范和人生的指引,画家也在悠悠的溪旁沉思, 在深山中忘怀了自己,感到这种莫名的精神在这些无言而永恒的事物中,比在纷扰的人

48、生和人 们的思维中,表现得更清楚。”该学者认为中国画的特质是 ( ) A.诗画同源 B.典范指引 C.类型多样 D.崇尚自然,答案 D 材料“最好出处是自然也在悠悠的溪旁在深山中”体现了中国画崇 尚自然的特质,D项正确。,8.(2017江苏徐州考前,3)陈衡恪曾评价某类中国画:“不但意趣高尚,而且寓书法于画法,使画 中更觉不简单。非仅画之范围内用功便可了事,尚须从他种方面研究,始能出色颇占势力, 盖其有各种素养、各种学问凑合得来。”下列作品符合其主旨的是 ( ),答案 D 材料“不但意趣高尚,而且寓书法于画法,使画中更觉不简单。非仅画之范围内用 功便可了事有各种素养、各种学问凑合得来”表明此类

49、中国画不仅讲求意趣,而且融 诗、书、 画于一体,据此可以推断这种画属于文人画,D项正确。洛神赋图和步辇图 属于人物画,清明上河图属于风俗画,均不符合题意。,考点三 文学成就,9.(2019江苏苏州1月,3)宋代的“说话”上承唐代,日益兴盛,在勾栏瓦舍中有很多以此为生的 “说话人”。“说话”分为四家:小说、说经、讲史、合声(演出者随兴“指物题咏”)。这 反映出宋代 ( ) A.说书艺术开始在民间出现 B.世俗文学成为了文化主流 C.传统礼教受到了较大冲击 D.城市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答案 D 宋代以来,随着城市商业的繁荣发展,市民阶层逐渐扩大,相应的世俗文学兴起,说话 艺术逐渐成为市民阶层喜爱的娱乐活动之一,于是出现了以此为生的专门的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高考专区 > 二轮专题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0年江苏高考历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四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pptx)为本站会员(小豆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