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高考选考生物复习练习课件:专题22 种群与群落.pptx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文档编号:359319 上传时间:2020-03-12 格式:PPTX 页数:121 大小:1.5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浙江高考选考生物复习练习课件:专题22 种群与群落.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2020年浙江高考选考生物复习练习课件:专题22 种群与群落.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2020年浙江高考选考生物复习练习课件:专题22 种群与群落.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2020年浙江高考选考生物复习练习课件:专题22 种群与群落.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21页
2020年浙江高考选考生物复习练习课件:专题22 种群与群落.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点1 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A组 自主命题浙江卷题组,五年高考,1.(2019浙江4月选考,12,2分)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种群数量在K/2时增长最快 B.同一群落各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相同的 C.环境容纳量会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D.环境容纳量是种群数量在生存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答案 B 种群数量在K/2时增长最快,A正确;同一群落各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一般是不同的,B 错误;环境容纳量会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C正确;环境容纳量是种群数量在生存环境中 的稳定平衡密度,D正确。,素养解读 本题通过环境容纳量,考查了生命观念。,2.(2018浙江11月选考,13

2、,2分)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种群密度越大种群数量增加越快 B.性比率对种群密度的影响在生殖前期最大 C.自然增长率小于1时种群的数量即开始减少 D.年龄金字塔表示取样期间各年龄组个体数量在种群中的比例,答案 D 在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中,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A错误; 性比率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在生殖期的影响最大,B错误;自然增长率小于1时种 群的数量仍在增加,C错误;年龄金字塔表示取样期间各年龄组个体数量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D正确。,素养解读 本题通过种群特征,考查了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3.(2018浙江4月选考,18,2分)在对某

3、自然保护区内甲、乙两个不同物种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 查之后,又开展了连续4年的跟踪调查,计算其L值(L=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末种群个体 数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这4年调查期间的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第1年末甲、乙两种群的增长速度不一定相等 B.第2年末乙种群数量不一定大于甲 C.第3年末乙种群数量达到了最大值 D.这4年中甲种群每年增加的数量是相等的,4.(2017浙江4月选考,15,2分)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环境容纳量是种群在该环境中的最大数量 B.环境容纳量会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变化 C.环境容纳量由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 D.种

4、群的指数增长会受到环境容纳量的限制,答案 B 环境容纳量是种群在该环境中长时间内所能维持的最大数量,A错误;环境容纳量 会随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发生相应的变化,B正确;环境容纳量由生物所处的环境决定,C错误;种 群的指数增长不存在K值,不受环境容纳量的制约,D错误。,素养解读 本题通过环境容纳量,考查了生命观念。,5.(2016浙江10月选考,8,2分)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种群的性比率都为11 B.种群内的个体都能互配繁殖 C.种群在理想环境下呈“S”形增长 D.种群的老龄个体比例过大,预示种群密度将下降,答案 D 种群的性比率不一定为11,如蜜蜂等社会性昆虫的种群中,具有繁

5、殖能力的雄性 个体数目大于雌性个体数目,A项错误;种群内的成熟个体能互配繁殖,B项错误;种群在理想环 境下呈“J”形增长,C项错误;若种群的老龄个体比例过大,则该种群属于衰退型种群,预示种 群密度将下降,D项正确。,素养解读 本题通过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考查了生命观念。,6.(2016浙江10月选考,25,2分)图中甲、乙为同一群落中的两个种群,曲线表示(=出生率/死亡 率)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t1和t4时刻乙种群的种群密度相同 B.t2时刻甲、乙种群的自然增长率一定相同 C.t2和t3时刻乙种群的自然增长率一定相同 D.t2t4甲种群密度先上升后下降,答案 D t1

6、t4之间乙种群的大于1,种群数量处于增长过程中,t4时刻种群密度较大,A项错误; t2时刻甲、乙种群相同,但其自然增长率不一定相同,B项错误;t2和t3时刻乙种群的自然增长率 不一定相同,C项错误;t2t4甲种群的先大于1,后小于1,说明种群密度先上升后下降,D项正 确。,素养解读 本题通过种群的数量变化,考查了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7.(2016浙江理综,5,6分)下列是表示蝉在夏季的年龄结构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生殖前 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其中正确的是 ( ),答案 A 蝉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一般34年繁殖一代,在夏季部分蝉发育成 熟羽化后进入生殖期,夏末和秋初产卵后

7、会在一周内死亡。所以蝉的生殖前期(卵和若虫阶 段)特别长,生殖期特别短,生殖后期等于0。据此判断A项符合蝉在夏季的年龄结构。,素养解读 本题通过种群的年龄结构,考查了生命观念。,8.(2016浙江4月选考,27,2分)蒲公英为一年生植物,每个成熟植株能产生许多种子。自然状况 下,其种子随风飘落到某草地上萌发生长,形成一个新的种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蒲公英的种群数量呈非周期波动 B.蒲公英在第一个生长期呈集群分布 C.该种群的存活曲线符合对角线形特征 D.动物取食蒲公英不能将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压制在低水平,答案 D 蒲公英是一年生植物,其生命周期比较有规律,每年的总植株数量可能会有所变

8、化, 但数量最高点总是有规律地出现在每年的同一时间节点上,种群数量呈现出周期波动的特点, A错误;蒲公英种子散落到某个地方便可萌发生长,由于种子随风散布有一定的随机性,其种群 中个体会表现出随机分布的特点,B错误;蒲公英各年龄段的死亡率有差异,一般来说幼苗存活 率低,而幼苗长成植株后多数能长满一年直至衰老死亡,故其存活曲线不符合对角线形特征,C 错误;动物取食是蒲公英种群密度(数量)的外源性调节因素之一,但由于蒲公英被动物取食后 不会立即死亡,且第二年还可以由残存的根萌发长出新的茎叶,故动物取食蒲公英不能将其种 群密度压制在低水平,D正确。,素养解读 本题通过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考查了生命观

9、念。,9.(2016浙江4月选考,19,2分)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种群密度的变动受性比率的影响 B.环境容纳量代表种群的最大密度 C.年龄结构可预测种群未来数量的变化 D.出生率受种群的遗传特性和环境的影响,答案 B 本题考查种群的特征及环境容纳量。种群的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 年龄结构和性比率等,性比率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种群密度,A正确;年龄结构有增长型、稳定 型和衰退型,可预测种群未来数量的变化,C正确;出生率的大小会受到种群遗传特性和环境等 因素的影响,D正确;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S”形增长中的稳定平衡密度,不一定是最大种群 数量,相当于一个最大均值,B错

10、误。,素养解读 本题通过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考查了生命观念。,10.(2015浙江10月选考,14,2分)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年龄结构不影响种群密度 B.不同种群的种群密度没有差异C.性比率的改变不影响种群密度 D.出生率减去死亡率等于自然增长率,答案 D 年龄结构会影响种群密度大小,A错误;不同种群的种群密度存在差异,B错误;性比 率的改变会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C错误;自然增长率是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D正确。,素养解读 本题通过种群的特征,考查了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11.(2015浙江10月选考,21,2分)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如图中a、b1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1、 ( ) A.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出生率等于零 B.当某害虫种群数量达到K/2时,进行杀虫效果最佳 C.若空间充足,种群数量增长一定如曲线a所示 D.若曲线b1变成曲线b2,说明该种群生存环境变得恶劣,答案 D 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出生率并不为零,A错误;种群数量在K/2 时,种群增长最快,要达到较好的杀虫效果,应在种群数量达到K/2以前进行杀虫,B错误;种群增 长若要出现如图中a曲线的趋势,除了保证空间充足外,也要保证食物充足且没有其他生物的 制约,C错误;若曲线b1变为曲线b2,种群数量的K值降低,说明该种群生存环境变得恶劣,D正 确。,素养解读 本题通过种群的数量增长

12、模型,考查了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12.(2017浙江11月选考,29,6分)某湖泊生活着金鱼藻、浮萍、芦苇等生物,并长期养殖鲫鱼。 回答下列问题: (1)从湖岸到湖心依次生长着芦苇、浮萍和金鱼藻等生物,这体现了群落的 结构。 动、植物残体主要落在 层发生腐败和分解。若从湖底裸地开始逐渐演替为陆生 群落,这种演替属于 演替。 (2)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鲫鱼种群密度,若调查期间有些个体身上的标志丢失,则该种群密度的估 测数值会 。当鲫鱼被大量捕捞后,其K值将 。 (3)在保证食物充足、环境适宜的条件下,该湖泊中鲫鱼种群的增长方式为 。,答案 (1)水平 底泥 原生 (2)偏大 基本不变 (3)逻辑斯

13、谛增长,解析 本题考查群落的结构、群落演替及种群的相关知识。(1)题中信息重点强调了从湖岸 到湖心植物的不同分布,这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在湖泊中,动、植物残体的分解主要在底 泥层进行,因为分解者主要存在于底泥层中。从湖底裸地开始逐渐演替为陆生群落,符合原生 演替的特征。(2)根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数量= 可知,若 标志个体身上的标志丢失,会导致标志个体重捕量减小,这样会使计算得到的种群数量偏大。 K值与环境条件有关,人为地大量捕捞,不会影响种群K值的变化。(3)食物充足、环境条件适 宜只是影响种群数量的部分因素,种群数量还受其他条件的制约,如天敌等,只有在完全理想条 件下种群数量才可

14、能出现“J”形增长。,素养解读 本题通过种群和群落的综合分析,考查了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考点2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1.(2019浙江4月选考,6,2分)下列群落中,其植物能通过植株间隔和根系分布以最大限度减少竞 争和充分利用水分的是 ( ) A.荒漠 B.苔原 C.草原 D.森林,答案 A 荒漠缺水,其植物能通过植株间隔和根系分布以最大限度减少竞争和充分利用水 分,A正确。,素养解读 本题通过群落类型,考查了生命观念。,2.(2018浙江11月选考,2,2分)某森林曾被开垦用于种植农作物,后因产量不高而弃耕,若干年后 又恢复到森林。下列关于该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演替属于次生演

15、替 B.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不变 C.人为因素引发了该演替 D.弃耕地中有种子等繁殖体,答案 B 弃耕地中土壤基质和环境条件比较好,有种子等繁殖体,在此基础进行的演替属于 次生演替,A、D正确;由题干中“某森林曾被开垦用于种植农作物,后因产量不高而弃耕,若干 年后又恢复到森林”可知,该演替是人为因素引发的,C正确;弃耕地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群落 的结构逐渐复杂,B错误。,素养解读 本题通过群落次生演替,考查了生命观念。,3.(2018浙江4月选考,4,2分)影响水生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 A.温度 B.氧气的垂直分布 C.光的穿透性 D.大气中颗粒物含量,答案 D 本题考查水生群落

16、的结构。影响水生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包括光的穿透性、 温度和氧气的垂直分布,与大气中的颗粒物含量无关。,素养解读 本题通过水生群落垂直结构,考查了生命观念。,4.(2017浙江4月选考,2,2分)冬候鸟秋天飞到南方越冬,使群落的组成发生了变化。这体现了群 落的 ( ) A.时间结构 B.水平结构 C.垂直结构 D.分层现象,答案 A 群落的时间结构是指群落的组成和外貌随时间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冬候鸟秋天飞 往南方过冬,导致不同季节群落中物种组成出现差异,属于群落的时间结构,A正确。,素养解读 本题通过群落的时间结构,考查了生命观念。,5.(2016浙江4月选考,6,2分)地球上具有最丰富生物基

17、因库的是 ( ) A.水稻田 B.草原 C.荒漠 D.热带雨林,答案 D 本题考查主要的陆地生物群落类型。一个生态系统或群落中具有的生物种类越 多,该地具有的生物基因库就越丰富,其具有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地球上各群落中,热带雨林 的物种最多,生物基因库最丰富,自我调节能力最强,D正确。,素养解读 本题通过不同群落类型特点,考查了生命观念。,6.(2015浙江理综,5,6分)在沙漠的一个灌木群落中,某种基于种子繁殖的灌木,其分布型随着生 长进程会发生改变,幼小和小灌木呈集群分布,中灌木呈随机分布,大灌木呈均匀分布。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 ( ) A.这种改变使群落的水平结构发生变化 B.这种改变是群

18、落演替所引起的结果 C.均匀分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种内竞争 D.集群分布主要是由于种子不能远离母株,答案 B 本题主要考查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种内斗争、种群空间特征等方面的知 识。该灌木群落随生长进程空间分布会发生变化,会导致群落水平结构发生变化,A项正确;演 替是随时间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现象,而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该灌木群落中物种种类没有发生变化,只是空间分布发生变化,不是演替所致,而是该灌木群落 内的种内斗争、种子的传播等因素引起的,B项错误;一个种群种内竞争(斗争)加剧,不利于集 群分布,而均匀分布能降低种内竞争,沙漠干旱缺水,大灌木种内竞争(斗争)加剧,

19、易形成均匀分 布,C项正确;植物通过风吹、动物携带等方式传播种子,如果种子传播能力弱,不能远离母株, 易造成集群分布,D项正确。,素养解读 本题通过沙漠灌木群落,考查了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考点1 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B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1.(2019课标全国,6,6分)某实验小组用细菌甲(异养生物)作为材料来探究不同条件下种群增 长的特点,设计了三个实验组,每组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菌甲后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定时更新培 养基,三组的更新时间间隔分别为3 h、10 h、23 h,得到a、b、c三条种群增长曲线,如图所 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菌甲能够将培养基中的有机物分

20、解成无机物 B.培养基更换频率的不同,可用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 C.在培养到23 h之前,a组培养基中的营养和空间条件都是充裕的 D.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23 h时,种群增长不会出现J型增长阶段,答案 D 异养生物细菌甲可将培养基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A正确;更换培养基可提高 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相对含量,培养基更换频率的不同,可用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B正确; 由图示曲线a变化规律知,在培养到23 h之前,细菌数量以较大的速率增长,说明此阶段之前,a组 培养基中的营养和空间条件都是充裕的,C正确;在刚开始培养时及培养基更换后,细菌的生存 环境理想,在较短时间内,种群增长会出现J型增长阶段

21、,D错误。,2.(2019江苏单科,14,2分)如图是一种酵母通气培养的生长曲线,a、b是相同培养条件下两批次 培养的结果,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 A.a批次中可能有大量细菌污染 B.b批次的接种量可能高于a批次 C.t1时两批次都会产生较多的乙醇 D.t2时两批次发酵液中营养物质剩余量相同,答案 B K值大小取决于环境。两条曲线均为“S”型增长曲线,且K值相同,说明两批次培 养的环境条件相同,A错误;b曲线达到K值所需时间较短,可能的原因是b批次接种量高于a批 次,B正确;因为对酵母菌进行通气培养,所以t1时两批次都不会产生较多乙醇,C错误;因a、b两 批次培养达到K值时间不同,故两批次培

22、养到K值时消耗的营养物质的量不同,即t2时两批次发 酵液中营养物质剩余量不同,D错误。,3.(2018课标全国,5,6分)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答案 D 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就会加剧,种群密度 就会制约种群数量增长,A、B正确;当鱼塘中某种鱼的密度高于或低于最适密度时,单位水体 该鱼的产量均会下降,

23、即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C 正确;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随种群密度的增加,密度对种群增长的制约作用逐渐 增强,D错误。,规律方法 影响种群密度因素分析 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入率与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凡是影响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 因素均影响种群密度,如食物、天敌、空间、气候、传染病及种群的性别比例、年龄组成 等。,4.(2018江苏单科,19,2分)由于农田的存在,某种松鼠被分隔在若干森林斑块中。人工生态通道 可以起到将森林斑块彼此连接起来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农田的存在,增加了松鼠的活动空间 B.生态通道有利于保护该种松鼠遗

24、传多样性 C.不同森林斑块中的松鼠属于不同种群,存在生殖隔离 D.林木密度相同的不同斑块中松鼠的种群密度相同,答案 B 据题干“某种松鼠”可知,不同森林斑块中的松鼠属于同一物种,不存在生殖隔离, C项错误;据题干“由于农田的存在,某种松鼠被分隔在若干森林斑块中”可知,农田的存在,减 少了松鼠的活动空间,A项错误;据“人工生态通道可以起到将森林斑块彼此连接起来的作 用”可知,生态通道有利于保护该种松鼠遗传多样性,B项正确;林木密度相同而斑块不同时,松 鼠的种群密度可能不同,D项错误。,审题方法 该题干以文字形式呈现试题情境,准确获取信息关键词“某种”“分隔”“连 接”是解题关键。,5.(2017

25、江苏单科,5,2分)某小组开展酵母菌培养实验,如图是摇瓶培养中酵母种群变化曲线。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培养初期,酵母因种内竞争强而生长缓慢 B.转速150 r/min时,预测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形) C.该实验中酵母计数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D.培养后期,酵母的呼吸场所由胞外转为胞内,答案 B 本题考查酵母菌培养过程中其数量及代谢等相关知识。在培养初期,酵母种群密 度较小,其种内竞争较弱,生长缓慢是其为适应环境而调整的结果,A错误;由于是在摇瓶中培 养,其环境资源条件有限,转速150 r/min时,种群增长曲线应呈“S”型(形),B正确;酵母计数应 采用显微计数法,C错误;酵

26、母的呼吸场所只在胞内,D错误。,6.(2019课标全国,31,8分)回答下列与种群数量有关的问题。 (1)将某种单细胞菌接种到装有10 mL液体培养基(培养基M)的试管中,培养并定时取样进行计 数。计数后发现,试管中该种菌的总数达到a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由此可知,该种群增长曲 线为 型,且种群数量为 时,种群增长最快。 (2)若将该种菌接种在5 mL培养基M中,培养条件同上,则与上述实验结果相比,该种菌的环境 容纳量(K值)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在5 mL培养基M中接种该菌的 量增加一倍,则与增加前相比,K值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原因是 。,答案 (1)S a/

27、2 (2)减小 不变 K值是由环境资源量决定的,与接种量无关解析 (1)将某种单细胞菌接种到 固定容积的培养基中,由于受到营养物质和空间的限制,种群数量增加到一定值后趋于稳定的 菌种的种群增长曲线为S型,在种群数量为K/2=a/2时,种群增长最快。(2)环境容纳量(K值)是指 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也就是说,种群的K值大 小由其生存的环境决定。若将该菌生存的液体培养基的量减少,其K值减小。若增加该菌的 接种量,其K值不变,但到达K值的时间减少。,易错警示 K值的易错点解读 (1)K值不是一成不变的:K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当环境遭到破坏时,K值会

28、下降;当 环境条件状况改善时,K值会上升。 (2)在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数量会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当种群数量偏离K值的时 候,会通过负反馈调节使种群数量回到K值。 (3)K值并不是种群数量的最大值:K值是环境容纳量,即在保证环境不被破坏的前提下所能容 纳的种群数量最大值;种群数量所达到的最大值会超过K值,但最大值存在的时间很短,因为环 境已遭到破坏。,7.(2017课标全国,31,9分)林场中的林木常遭到某种山鼠的危害。通常,对于鼠害较为严重的 林场,仅在林场的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对鼠害的控制很难持久有效。回答下列问题: (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山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

29、 型。 (2)在苗圃进行了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高这一因 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 。 (3)理论上,除药物灭鼠外还可以采取生物防治的方法控制鼠害,如引入天敌。天敌和山鼠之间 的种间关系是 。 (4)通常,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年龄结构等。那么,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 。,答案 (1)“J” (2)苗圃中山鼠种群中个体的迁出 (3)捕食 (4)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解析 本题考查了种群增长曲线、种群数量、种间关系及种群年龄结构等相关知识。(1)在 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没有环境阻力,山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J”型(形)。(2)

30、要了解种 群数量的变化趋势,需要综合考虑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种群的数量特 征。药物灭鼠后,除了药物直接引起死亡率升高之外,还可能是某些因素引起迁出率增大,从而 使种群数量下降。(3)山鼠的天敌主要是以山鼠作为食物的动物,因此,天敌与山鼠之间是捕食 关系。(4)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种群的年龄结构 主要有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8.(2015课标全国,31,10分)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处 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回

31、答下列问题: (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 。研究表明:该鱼 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 和老年3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 , 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 (2)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常用 于调查 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3)在该湖泊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 。,答案 (1)增长型、衰退型、稳定型(3分) 111 保持稳定(每空2分,共4分) (2)活动能 力(1分) (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2分),解析 本题综

32、合考查了种群年龄结构的类型及其与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关系、标志重捕法 及适用范围、能量流动的特点等。(1)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分为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三 种。依据题给条件,幼年个体数为92+187+121=400(个),成年个体数为70+69+62+63+72+64=40 0(个),老年个体数为55+42+39+264=400(个),故幼年、成年、老年3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 111,为稳定型,未来一段时间内,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保持稳定。(2)鱼类属于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因而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应用标志重捕法。 (3)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时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

33、减。,考点2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1.(2018江苏单科,13,2分)下图是某处沙丘发生自然演替过程中的三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从形成沙丘开始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阶段的沙丘上草本植物占优势,群落尚未形成垂直结构 C.阶段与的沙丘上生长的植物种类完全不同 D.阶段沙丘上的群落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答案 D 从形成沙丘开始发生的演替是初生演替,A错误;阶段的沙丘上草本植物占优势, 群落结构比较简单,但已经形成垂直结构,B错误;阶段由阶段演替而来,两个阶段沙丘上生 长的植物种类部分相同,C错误;和阶段、相比,阶段沙丘上的群落结构复杂,对外界干扰 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D正确

34、。,名师点睛 本题以群落演替为背景,对群落演替类型、群落空间结构、群落的抵抗力稳定性 进行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群落相关生物学核心概念的透彻理解。,2.(2017海南单科,18,2分)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可导致害虫 A的暴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暴发也受到 了抑制。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 ( ) A.新的种间关系不利于害虫A B.新的群落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A C.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 D.乙和害虫A存在互相抑制的竞争关系,答案 D 由于间作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暴发也受到了抑制,所以新的种间关系和群落

35、 空间结构对害虫A是不利的,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A、B、C解释合理;农作物 乙可抑制害虫A,而害虫A不能抑制乙,所以乙和害虫A不存在互相抑制的竞争关系,故选D项。,3.(2016海南单科,22,2分)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群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演替是生物群落的特征之一 C.群落中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D.群落是由空气、水和生物组成的,答案 D 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A正确;群落特征包括物种丰度、种间 关系、空间结构、群落演替等,B正确;群落是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的复合体,不包括无机 环境,不同物种之间存在捕食、竞争等关系,C正确、D错

36、误。,4.(2019天津理综,7,10分)在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中温带半干旱区,当农田连续耕作六年后,农作 物产量往往下降,弃耕后土地易沙化。对三片弃耕土地分别采取围封禁牧、人工种植灌木或 乔木等恢复措施,灌木、乔木成活后该地自然恢复。十五年后进行调查,结果见表。,*多样性指数综合反映丰富度和均匀度 据表回答: (1)土壤含水量增加最明显的是 样地。土壤全氮增加最明显的是 样地,这是该样地内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相互作用的结果,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 。 (2)三种恢复措施均可改良土壤,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答案 (1)人工乔木林 人工灌木林 互利共生 (2)间接 (3)围封禁牧 (4)强

37、,(3)在半干旱地区,节肢动物是物种最丰富和数量最多的类群,在食物网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多 样性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三种恢复措施中更 适宜于中温带半干旱区的是 。 (4)在中温带半干旱区,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更 。,解析 (1)弃耕地的土壤含水量为0.26%,人工乔木林的土壤含水量为1.37%,二者相差最大,所 以土壤含水量增加最明显的是人工乔木林样地。与弃耕地土壤全氮相比,增加最明显的是人 工灌木林样地。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为互利共生的种间关系。(2)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 能的价值为间接价值。(3)据题可知,节肢动物的多样性一定程度上

38、可反映生态系统的物种多 样性,采取围封禁牧措施,节肢动物多样性指数最高,更适宜于中温带半干旱区。(4)在中温带 半干旱区,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物种的数量较多,自我调节能力更强。,知识归纳 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三种价值与四类保护 (1)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2)三种价值 注: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远大于其直接价值。 (3)四类保护:就地保护、易地保护、生物技术保护、法制保护。,5.(2017天津理综,7,12分)大兴安岭某林区发生中度火烧后,植被演替过程见下图。 据图回答: (1)该火烧迹地上发生的是 演替。与相比,中群落对光的利用更充分,因其具有更 复

39、杂的 结构。 (2)火烧15年后,草本、灌木丰富度的变化趋势均为 ,主要原因是它们与 乔木竞争时获得的 。 (3)针叶林凋落物的氮磷分解速率较慢。火烧后若补栽乔木树种,最好种植 ,以加快 氮磷循环。,(4)用样方法调查群落前,需通过逐步扩大面积统计物种数绘制“种面积”曲线,作为选取样 方面积的依据。如图是该林区草本、灌木、乔木的相应曲线。据图分析,调查乔木应选取的 最小样方面积是 。,答案 (1)次生 垂直 (2)下降后保持相对稳定 光逐渐减少 (3)阔叶树 (4)S3,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群落演替特点及用样方法调查物种丰(富)度。(1)火烧迹地保留了原有 的土壤条件和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在该地发

40、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与相比,垂直结构更 复杂,对光的利用更充分。(2)题图显示,火烧15年后,随乔木数量增多,草本、灌木物种数减少, 最后趋于稳定,主要原因是草本、灌木在与乔木竞争阳光过程中获得的光逐渐减少。(3)针叶 植物叶较阔叶植物叶难分解,火烧后最好补栽阔叶植物,以加快氮磷循环。(4)草本、灌木均较 乔木植株个体小,故图示的三条曲线中,选取的各样方面积对应物种数最少的曲线表示的是乔 木物种数随样方面积变化的规律。样方面积为S3时,乔木物种数不再随样方面积变化而变 化。故调查乔木应选取的最小样方面积为S3。,考点1 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C组 教师专用题组,1.(2017课标全国,5,6

41、分)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形)增长,该种群的增 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则应在种群数量 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 ) 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答案 D 本题主要考查对种群数量数学模型的分析及应用。由图可知,随着种群数量的增 加,种群增长率先增加而后减小,当增长率减小至0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即达到了“S”型(形) 增长的K值;为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应使该种群维持在较高的增长率,故选择丁点对 应的种群数量开始捕获,每次捕获后家畜种群仍

42、可以保持较大的增长率,D正确。,2.(2016天津理综,3,6分)在丝瓜地生态系统中,丝瓜、昆虫甲、昆虫乙存在捕食关系。图为某 年度调查甲、乙两种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丝瓜地的碳循环在丝瓜、昆虫与无机环境之间完成 B.依据随机取样原则统计成虫数量可计算出昆虫种群密度 C.乙与甲的数量比值代表两种昆虫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乙数量的增加会减少甲种群对丝瓜的摄食量,答案 D 碳循环发生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具有全球性,A错误;只统计成虫数量计算 出的是成虫的种群密度,B错误;乙与甲的数量比值不能代表两种昆虫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错 误;由于乙捕食甲,因此乙数量的增

43、加使甲种群数量减少,从而使甲种群对丝瓜的摄食量减少,D 正确。,3.(2016浙江1月学考,20)某池塘中,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的鲈鱼个体数量所占的比例 分别为60%、35%和5%,该种群一段时间后数量明显增加,则其年龄结构类型为 ( ) A.增长型 B.稳定型 C.衰退型 D.随机型,答案 A 该鲈鱼种群的生殖前期个体数量大于生殖期,生殖后期个体数量最少,年龄结构属 于增长型,A正确。,4.(2016浙江1月学考,26)如图是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 的是 ( ) A.K值就是种群在该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 B.种群在b点时增长最快 C.种群在bc段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D.逻辑

44、斯谛增长总是会受到环境容纳量的限制,答案 C 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存在K值,即种群在该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A正确;种群在b 点时增长速率最大,B正确;种群在bc段还是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继续增长,C错误;逻 辑斯谛增长总会受到环境容纳量的限制,D正确。,5.(2015浙江7月学考,5,2分)一定时期内某种群的出生率为10%,死亡率为7%。这段时期内该 种群的自然增长率是 ( ) A.0 B.3% C.7% D.17%,答案 B 本题考查种群自然增长率的概念,一定时期内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因此, 这段时间内该种群的自然增长率=10%-7%=3%,B正确。,6.(2015浙江1月学

45、考,11,2分)下列各项中,能构成一个种群的是 ( ) A.一片森林中的全部生物 B.一块稻田中的全部水稻 C.一个农场中的全部植物 D.一个湖泊中的全部动物,答案 B 一片森林中的全部生物构成群落,A错误;一块稻田中的全部水稻属于一个种群,B 正确;一个农场中的全部植物由许多植物种群组成,C错误;一个湖泊中的全部动物由多个动物 种群组成,D错误。,7.(2015浙江1月学考,25,2分)如图表示不同动物种群的个体总数以及一段时间内新出生的个 体数。在这段时间内出生率最高的种群是 ( ) A.猎豹 B.亚洲象 C.赤狐 D.田鼠,答案 D 出生率一般用单位时间内出生个体数占种群总个体数的百分数

46、或千分数来表示。 根据图中数据可知,猎豹、亚洲象、赤狐、田鼠中出生率最高的是田鼠,D正确。,8.(2015广东理综,4,4分)如图表示在一个10 mL封闭培养体系中酵母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关于 酵母细胞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种内竞争导致初始阶段增长缓慢 B.可用数学模型Nt=N0t表示 C.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计数 D.K值约为120 000个,答案 D 酵母菌种群在培养初期需经过一段的调整适应,故增长缓慢,在接近K值时,种内斗 争(竞争)加剧,增长速率变小,A错误;在封闭培养体系中培养的酵母菌数量呈“S”形增长,不 适用“J”形增长的数学模型,B错误;酵母菌的计数方法是抽样检测法,C

47、错误;由图知,K值约为 121 00010=120 000(个),D正确。,9.(2014浙江6月学考,24,2分)如图是巴西龟种群引入某池塘后,若干年内种群数量的增长曲 线。图中表示该种群个体数量增长最快的时间点是 ( ) A.t1 B.t2 C.t3 D.t4,答案 B 在种群的“S”形增长曲线中,数量增长最快的点是K/2处,即题图中的t2点,B正确。,10.(2014浙江理综,4,6分)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 B.种群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 C.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D.植食动物在自然

48、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答案 B 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 数量,实际上,种群数量是在一个平均值的上下波动,这个平均值才是环境容纳量,A错误;环境 容纳量不受种群内源性调节因素的影响,B正确;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无K 值,C错误;由于食物的影响,植食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在冬季最小,D错误。,11.(2014浙江1月学考,27,2分)如图表示4个种群的年龄结构,其中属于增长型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 A 甲种群中生殖前期的个体数量比例大于生殖期的个体比例,而生殖后期的个体比 例最少,属于

49、增长型的年龄结构,A正确。,12.(2013浙江理综,4,6分)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 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 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 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 D.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答案 B 本题主要考查了种群密度的相关知识。出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 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A选项中该种群的出生率为20%;一雌一雄婚配制的动物,生殖期雌 雄比越接近11,婚配成功率越高,出生率会越高;推迟某动物的性成熟,则出生率会降低;三种 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中,增长型的出生率最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生物 > 高考专区 > 二轮专题突破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0年浙江高考选考生物复习练习课件:专题22 种群与群落.pptx)为本站会员(小豆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