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东高考生物复习练习课件专题18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pptx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文档编号:359359 上传时间:2020-03-12 格式:PPTX 页数:57 大小:1.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山东高考生物复习练习课件专题18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2020年山东高考生物复习练习课件专题18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2020年山东高考生物复习练习课件专题18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2020年山东高考生物复习练习课件专题18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2020年山东高考生物复习练习课件专题18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A组 山东省卷、课标卷题组,五年高考,考点1 反射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2019课标全国,30,8分)人的排尿是一种反射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膀胱中的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兴奋。兴奋从一个神经元到另一个神经元的传递是单 向的,其原因是 。 (2)排尿过程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 。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排尿反射也受高级中枢控制,该高级中枢位于 。 (3)排尿过程中,尿液还会刺激尿道上的 ,从而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促进排尿。,答案 (1)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2)脊髓 大脑皮层 (3)感受器,解析 (1)兴奋经突触传递

2、时,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 所以兴奋从一个神经元到另一个神经元的传递是单向的。(2)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脊髓, 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3)排尿过程中,尿液刺激尿道上感受器使其产生兴奋,兴奋经传入神 经传入排尿中枢,促进排尿。 素养解读 本题借助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物学问题的能力;通 过对排尿反射过程的分析,体现了生命观念素养中的结构与功能观。,考点2 兴奋的传导和传递 (2016课标全国,4,6分)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C.突

3、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答案 B 线粒体内膜上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可产生ATP,A正确;突触间隙中的组织液 属于细胞外液,神经递质通过扩散的方式在突触间隙中移动,不需要消耗ATP,B错误;蛋白质的 合成需要消耗ATP,C正确;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的过程中有K+外流和排钠吸钾(钠 钾泵)过程,其中后者为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消耗ATP,D正确。 素养解读 本题通过与神经细胞有关的知识考查科学思维中的归纳与概括能力。 易错警示 动作电位的形成与Na+内流(顺浓度梯度)有关;静息电位的形成主要与K+外流(顺浓 度梯度)有关;神经细胞

4、兴奋后恢复静息状态的过程中,需要依靠钠钾泵进行排钠吸钾过程(逆 浓度梯度)。,B组 课标卷、其他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考点1 反射和人脑的高级功能,1.(2019北京理综,2,6分)为探究运动对海马脑区发育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研究者将实验动 物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跑步/游泳)。数周后,研究人员发现 运动组海马脑区发育水平比对照组提高了1.5倍,靠学习记忆找到特定目标的时间缩短了约4 0%。根据该研究结果可得出 ( ) A.有氧运动不利于海马脑区的发育 B.规律且适量的运动促进学习记忆 C.有氧运动会减少神经元间的联系 D.不运动利于海马脑区神经元兴奋,答案

5、 B 本题借助神经系统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获取信息、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通过对 影响海马脑区发育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因素分析,体现了科学思维素养中的演绎与推理要素。 根据“运动组海马脑区发育水平比对照组提高了1.5倍”,推知有氧运动有利于海马脑区的发 育和增加神经元间的联系,A、C错误;根据“靠学习记忆找到特定目标的时间缩短了约4 0%”,推知规律且适量的运动可促进学习记忆且有利于海马脑区神经元兴奋,B正确,D错误。,2.(2018天津理综,1,6分)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不受激素影响 C.不存在信息传递 D.能直接消灭入侵病原体,答案 A 本题主

6、要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 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正确;神经调节可受激素影响,如甲状腺激素可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B错误;神经元之间通过神经递质传递信息,C错误;直接消灭入侵病原体的系统是免疫系统,D 错误。 知识归纳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1)部分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2)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3.(2017课标全国,5,6分)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 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

7、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答案 B 本题主要考查胰岛素、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反射的种类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 关系。胰岛素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使血糖水平降低,A正确;膝跳反 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反射中枢在脊髓,大脑皮层受损后条件反射不能完成而膝跳反射可以正 常完成,B错误;甲状腺激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C正确;胰腺的生理活动 既受神经调节也受体液调节,D正确。 知识拓展 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的区别:内分泌腺又称无管腺,没有导管,其分泌物直接进入细 胞周围的血管和淋巴,通过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输送到各细胞、组织

8、或器官中,如垂体、甲状 腺、肾上腺等;外分泌腺又称有管腺,其分泌物通过腺导管输送到相应的组织或器官发挥作用, 如各种消化腺。,4.(2017海南单科,15,2分)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小脑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 B.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C.大脑皮层具有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 D.下丘脑参与神经调节而不参与体液调节,答案 D 小脑的主要作用是维持身体平衡,小脑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A正确;脑和脊髓 构成了人的中枢神经系统,B正确;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都位于大脑皮层,C正确;下丘脑既能参 与神经调节,又可以通过分泌激素参与体液调节,D错误。,5.(2017海南

9、单科,16,2分)在家兔动脉血压正常波动过程中,当血压升高时,其血管壁上的压力 感受器感受到刺激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减慢和小血管舒张,从而使血压降低,仅由此调节过 程判断,这一调节属于 ( ) A.神经调节,负反馈调节 B.神经调节,免疫调节 C.体液调节,负反馈调节 D.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答案 A 根据题目所给信息,血压调节过程属于神经调节;在该过程中,系统的结果(血压高) 作用于调节系统使结果相反(血压降低),属于负反馈调节。 知识拓展 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 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6.(2017北京理综,29,16分)学习、记忆是动物

10、适应环境、使个体得到发展的重要功能。通过 电刺激实验,发现学习、记忆功能与高等动物的海马脑区(H区)密切相关。 (1)在小鼠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单次强刺激,传入纤维末梢释放的 作用于突触后 膜的相关受体,突触后膜出现一个膜电位变化。 (2)如果在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100次/秒、持续1秒的强刺激(HFS),在刺激后几小时之内,只 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HFS处理时高23倍,研究者认为是 HFS使H区神经细胞产生了“记忆”。下图为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如图所示,突触后膜上的N受体被激活后,Ca2+会以 方式进入胞内。Ca2+与 共同作用,使C酶的 发生改变,C酶被激活

11、。 (3)为验证图中所示机制,研究者开展了大量工作,如: 对小鼠H区传入纤维施以HFS,休息30分钟后,检测到H区神经细胞的A受体总量无明显变化,而细胞膜上的A受体数量明显增加。该结果为图中的 (填图中序号)过程提供了实验证据。 图中A受体胞内肽段(T)被C酶磷酸化后,A受体活性增强。为证实A受体的磷酸化位点位于 T上,需将一种短肽导入H区神经细胞内,以干扰C酶对T的磷酸化。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所用 短肽分别应与T的氨基酸 。 A.数目不同序列不同 B.数目相同序列相反 C.数目相同序列相同 为验证T的磷酸化能增强神经细胞对刺激的“记忆”这一假设,将T的磷酸化位点发生突变 的一组小鼠,用HFS

12、处理H区传入纤维,30分钟后检测H区神经细胞突触后膜A受体能否磷酸 化。 请评价该实验方案并加以完善 。 (4)图中内容从 水平揭示了学习、记忆的一种可能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答案 (16分)(1)神经递质 (2)易化扩散/协助扩散 钙调蛋白 空间结构 (3) C、B 该实验方案存在两处缺陷。第一,应补充一组对未突变小鼠同样处理的对照实验。第二, 应补充施加HFS后检测和比较以上两组小鼠突触后膜电位变化的实验 (4)细胞和分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及实验设计的相关知识。(1)传入纤维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谷 氨酸)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关受体,突触后膜出现膜电位变化。(2)分析图示

13、可知:突触后膜上 的N受体被激活后,Ca2+会通过离子通道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胞内,进而与钙调蛋白共同作 用,使C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C酶被激活。(3)对小鼠H区传入纤维施以HFS,休息30分钟 后,H区神经细胞的A受体总量无明显变化,但细胞膜上的A受体数量明显增加,说明发生了图 中的过程,即胞内的A受体转移到了细胞膜上。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 则,对照组所用短肽应与T的氨基酸数目相同但序列相反(C酶正常磷酸化胞内肽段T),实验组 所用短肽应与T的氨基酸数目相同序列相同(C酶磷酸化导入H区神经细胞内的短肽,从而干扰 C酶对T的磷酸化)。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原则,为验证假设,应补充一

14、组对未突变小鼠用 HFS处理的对照实验,并补充施加HFS后检测和比较两组小鼠突触后膜电位变化的实验。(4) 图中内容从细胞水平(神经细胞)和分子水平(蛋白质分子)揭示了学习、记忆的可能机制。,规律总结 实验方案评价试题解题的一般思路: 一看对照(有无对照及对照设计是否合理); 二看步骤(步骤的顺序是否合理,是否完整); 三看验证(实验结果的验证目标、验证方法是否得当); 四看材料(生物学材料、实验器材、药剂选择是否得当); 五看条件(是否需要搅拌、加热等)。,考点2 兴奋的传导和传递,1.(2019江苏单科,8,2分)如图为突触传递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和都是神经元细胞膜的一部

15、分 B.进入突触间隙需消耗能量 C.发挥作用后被快速清除 D.与结合使的膜电位呈外负内正,答案 D 本题借助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模式图,考查考生对模型信息的识别与分析能力;通 过对示意图的分析,体现了科学思维中的模型与建模、分析与判断要素。 图中分别为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突触后膜和受体,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都是神经 元细胞膜的一部分,A正确;图中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突触间隙,胞吐过程需要消耗 能量,B正确;神经递质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识别并发挥作用后会马上被清除,C正确;神经递质 分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只有兴奋性神经递质才可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变为内正 外负,D错误。 知能拓展 突触

16、后神经元会持续兴奋或抑制的原因: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 结合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后,立即被相应酶分解而失活或被迅速移走;若某种有毒有 害物质使分解神经递质的相应酶变性失活或神经递质的转移受到影响,则突触后神经元会持 续兴奋或抑制。,2.(2018课标全国,3,6分)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 ( ) 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 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 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 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答案 D 本题主要考查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内、外离子的分布与特点。静息状态下,神经 细

17、胞内的K+浓度高于细胞外的K+浓度,细胞外的Na+浓度高于细胞内的Na+浓度,故D项符合题意。 知识拓展 离子通道蛋白 通道蛋白是一类跨越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的蛋白质,它包含两大类:水通道蛋白和离子通道蛋 白。一种离子通道蛋白只允许一种离子通过,并且只有在对特定刺激发生反应时才瞬时开放。,3.(2017海南单科,13,2分)下列与人体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缺氧不影响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 B.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C.神经纤维上的电信号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D.神经递质可将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递给突触后神经元,答案 A 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方式是胞

18、吐)都需要消耗能量,缺氧会影响肽类神经递 质的合成与释放,A错误;效应器是由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和腺体等组成,说明肌肉细胞的 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B正确;神经纤维上的电信号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实现 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C正确;神经递质可将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递给突触后神经元,从 而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完成兴奋的传递,D正确。,4.(2017江苏单科,8,2分)如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结构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 B.当兴奋传导到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 C.递质经的转运和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 D.结构膜电位的变化与

19、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答案 D 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传导和传递的相关知识。由突触结构示意图可知,、 、分别为线粒体、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结构线粒体为神经递质分泌到 突触间隙提供能量,递质与受体结合不消耗能量,A错误;当兴奋传导到突触前膜时,膜电位由静 息电位变为动作电位,即由内负外正变为外负内正,B错误;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小泡的转运,以胞 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C错误;突触后膜膜电位的变化,与其对K+、Na+等的选择透过性密 切相关,D正确。,5.(2015江苏单科,18,2分)下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 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20、) 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 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 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Cl-同时内流,答案 D 本题主要考查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机理的相关内容。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 泡内,可因突触小泡膜的保护而避免被细胞内水解酶等破坏,A正确;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释放, 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B正确;根据题图可以看出,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可 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离子通道开放,C正确;若神经递质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则引起Na+通道开 放,Na+内流,若神经递质为抑

21、制性神经递质,则引起Cl-内流,D错误。 知识拓展 离子的跨膜运输有被动运输(顺离子浓度梯度)和主动运输(逆离子浓度梯度)两种 方式。被动运输中的离子通路称离子通道,主动运输中的离子载体称为离子泵。,6.(2015浙江理综,4,6分)血液中K+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反射减弱,下列解释合理 的是 ( ) A.伸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不能传播到肌纤维内部 B.传出神经元去极化时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 C.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过程中逐渐减弱 D.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的绝对值增大,答案 D 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是K+的外流所致,血液中K+浓度急性降低,使神经细胞外K+浓 度下降,K+外流增多,静息膜电

22、位绝对值增大,当受刺激时,就可能导致Na+内流不足以引起内负 外正电位的逆转或动作电位值偏小,D正确。,7.(2016课标全国,30,9分)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据图回 答问题: (1)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填“A”“C”或“E”)。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 (填“能”或“不能”)作为神经递质。 (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 这一运输方式释放到 ,再到达突触后膜。 (3)若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 。,答案 (1)C 能 (2)胞吐 突触间隙 (3)兴奋,解析 本题

23、考查突触的相关知识。(1)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B表示ADP和Pi,E表示ATP。据 图可知,A-C在突触间隙中,被D酶催化分解成A和C,其中,C又被突触前膜吸收回突触小体中,重 新与A反应生成A-C,由此可知C能循环利用。神经递质种类很多,主要有乙酰胆碱、多巴胺、 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羟色胺、氨基酸类、一氧化氮等。(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 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通过胞吐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中,再到达突触后膜。(3)若某种原因使 D酶失活,则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A-C将无法分解,会导致受体持续受A-C刺激,从而会引 起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解后反思 一是要立足于教材,掌握好基础知

24、识,包括课本上的“相关信息”“学科交叉” “知识链接”等栏目;二是要提升审题、获取信息等能力;三是要提高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评析 本题考查突触处化学信号的传递过程。考查学生识图获取信息能力、理解能力等。,8.(2016江苏单科,26,8分)为研究神经干的兴奋传导和神经肌肉突触的兴奋传递,将蛙的脑和 脊髓损毁,然后剥制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需要经常在标本上滴加任 氏液(成分见表),以保持标本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任氏液成分(g/L),(1)任氏液中维持酸碱平衡的成分有 ,其Na+/K+与体液中 的Na+/K+ 接近。 (2)任氏液中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若将其浓度提高到

25、15%,标本活性会显著降低,主要 是因为 。 (3)反射弧五个组成部分中,该标本仍然发挥功能的部分有 。 (4)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腓肠肌收缩,突触前膜发生的变化有 、 。 (5)神经肌肉突触易受化学因素影响,毒扁豆碱可使乙酰胆碱酯酶失去活性;肉毒杆菌毒素可 阻断乙酰胆碱释放;箭毒可与乙酰胆碱受体强力结合,却不能使阳离子通道开放。上述物质中 可导致肌肉松弛的有 。,答案 (1)NaHCO3、NaH2PO4 细胞外液(组织液) (2)细胞失水 (3)传出神经、效应器 (4)产生动作电位 突触小泡释放乙酰胆碱(或神经递质) (5)肉毒杆菌毒素、箭毒,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稳态及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1)

26、任氏液中维持酸碱平衡的成分有NaH- CO3和NaH2PO4,任氏液中Na+/K+与组织液的Na+/K+接近。(2)若将任氏液中葡萄糖的浓度提高 到15%,相当于细胞外液浓度增大,会造成标本细胞失水,引起标本活性降低。(3)该标本中脊髓 损毁,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结构正常,仍然能发挥功能。(4)刺激坐骨神经产生兴奋,兴奋传到突 触前膜,突触前膜产生动作电位,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5)乙酰胆碱酯酶失活,会使突触间 隙的神经递质持续刺激突触后膜,导致肌肉痉挛;突触前膜不释放乙酰胆碱及突触后膜的阳离 子通道不开放,均不能使突触后膜兴奋,导致肌肉松弛。故题中物质中可导致肌肉松弛的有肉 毒杆菌毒素、箭毒。

27、 疑难突破 (1)当兴奋传到突触前膜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至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 使突触后膜产生电位变化,这是兴奋传递的生理机制。(2)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就被水 解或转移,若不能水解或不转移,则持续发挥作用;若神经递质不能释放,或不能作用于突触后 膜,则兴奋不能传递。,C组 教师专用题组,考点1 反射和人脑的高级功能,1.(2014海南单科,15,2分)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 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据图判断下列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 B.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 C.从a到d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D.牵拉骨骼肌时,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答案 C 由图中

28、突触的结构和神经节所在的位置可知,b为传入神经,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 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A正确;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B正确;从a到d没有 效应器,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C错误;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说明 有神经兴奋的传递,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D正确。,2.(2014安徽理综,6,6分)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 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 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 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

29、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 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答案 C 由题干可知,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属于条件反射,反射中枢在大脑皮层,A错误;食物 引起味觉不属于反射,B错误;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以促进相关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C 正确;食物引起唾液分泌属于非条件反射,故与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不同,D错误。,3.(2014四川理综,8,11分)某人行走时,足部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迅速抬腿。下图为相关反射 弧示意图。 (1)图示反射弧中,a是 。当兴奋到达b点时,神经 纤维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变为 。当兴奋到达c处时, 该结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 。 (2)伤害性刺激

30、产生的信号传到 会形成痛觉。 此时,内脏神经支配的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导致 心率加快,这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是 。 (3)伤害引起的疼痛可通过下丘脑促进垂体释放 , 直接促进 对水的重吸收。 (4)当细菌感染足部伤口时,机体首先发起攻击的免疫细胞是 。未被清除的病原体经 过一系列过程,其抗原会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 。,答案 (11分)(1)传入神经 内正外负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大脑皮层 神经体液调节 (3)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和集合管 (4)吞噬细胞 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解析 (1)依据a所在的神经纤维上有神经节可知,a为传入神经,神经纤维兴奋时,由于Na+内流, 膜电位变为内正外

31、负;当兴奋到达c处即突触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后 膜兴奋,所以此过程发生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感觉形成于大脑皮层, 包括痛觉、热觉、冷觉等;内脏神经支配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导致心跳加快属于神经体液 调节。(3)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4)细菌感染足部伤 口时,机体首先发起攻击的免疫细胞是吞噬细胞;抗原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 细胞。,考点2 兴奋的传导和传递,1.(2014江苏单科,11,2分)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 B.神经递质与突

32、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 C.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 D.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答案 B 神经元受到的刺激需达到一定强度时,才能引起神经元的兴奋,A错误;神经递质与 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可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B正确;由于突触的存在,兴奋在反射弧 中的传导是单向的,C错误;神经元细胞膜静息电位的形成与膜内K+外流有关,D错误。,2.(2014重庆理综,6,6分)获2013年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发现了与囊泡运输相关的基因及其表达 蛋白的功能,揭示了信号如何引导囊泡精确释放运输物。突触小泡属于囊泡,以下相关叙述,错 误的是 ( ) A.神经元中的线

33、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 B.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 C.突触前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 D.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答案 B 突触小泡的运输所消耗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A正确;神经元与其他体细胞一样含 有本物种的全套遗传物质,B错误;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是由突触前膜的特定蛋白决定的,C正 确;突触小体产生兴奋时,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才会由突触前膜释放,D正确。,3.(2014上海单科,17,2分)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的酶)的作用,对于以乙酰 胆碱为递质的突触来说,中毒后会发生 ( ) A.突触前膜的流动性消失 B.关闭突触后

34、膜的Na+通道 C.乙酰胆碱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 D.突触前神经元的膜电位发生显著变化,答案 C 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的作用,使得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不能分解,一直持续作 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C正确。,三年模拟,A组 20172019年高考模拟考点基础题组,考点1 反射和人脑的高级功能,1.(2018山东德州期末,5)下列有关缩手反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缩手反射的感受器和效应器相同 B.大脑能调控脊髓中的缩手反射中枢 C.反射弧结构完整缩手反射就能正常进行 D.反射快慢主要取决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答案 B 缩手反射的感受器是皮肤,效应器是肌肉,A错误

35、;大脑皮层能调控脊髓中的缩手反 射中枢,B正确;反射完成的两个基本条件是完整的反射弧、足够强的刺激,C错误;反射快慢主 要取决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D错误。,2.(2019山东博兴第三次月考,14)某科学家发现了大脑定位系统细胞,其中网格细胞周期性地 响应空间环境而产生兴奋并发射信号,将空间组织成一个动态的导航网格。下列关于网格细 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高度分化,有潜在的全能性但难以表达 B.与红细胞相比,该细胞的细胞膜面积显著减小 C.细胞膜上磷脂分子合成场所为内质网 D.响应特定空间环境时,Na+通道蛋白与静息状态下相比空间结构会有差异,答案 B 网格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

36、细胞,其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与受精卵相同,故有潜在的全 能性,但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难以表现出全能性,A正确;网格细胞属于神经细胞,其表面有许多 突起,如树突和轴突,所以其细胞膜面积显著大于红细胞的细胞膜面积,B错误;磷脂分子属于脂 质,其合成场所为内质网,C正确;响应特定空间环境时,钠离子通过通道蛋白内流,与静息状态 下相比Na+通道蛋白空间结构会有差异,D正确。 解题关键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看清题干中相关信息“某科学家发现了大脑定位系统细胞,其 中网格细胞周期性地响应空间环境而产生兴奋并发射信号,将空间组织成一个动态的导航网 格”,得知网格细胞属于神经细胞,再根据题意作答。,3.(2018山东寿光

37、开学考试,28)如图中是反射弧的五个部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表示中间神经元 B.切断,对处的刺激形成感觉无影响 C.的功能是将刺激信号转化为神经兴奋 D.正常机体内兴奋在上的传导是双向的,答案 D 据图可以看出,反射弧包括五个部分,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 经、效应器,而则可以表示神经中枢(中间神经元),A正确;感觉是由神经中枢向大脑传出 的信息,所以切断传出神经后,效应器没有反应,但不影响对处的刺激形成感觉,B正确; 是感受器,其功能是将刺激信号转化为神经兴奋,C正确;表示中间神经元,神经细胞间的神 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在正常机体内兴奋在上的传导

38、是单向的,D错误。,4.(2018山东寿光开学考试,24)某反射弧模式如图所示,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强度、适当持续时 间的刺激(S)后,肌肉收缩。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给予S刺激以前,a处细胞膜上没有Na+、K+进出 B.a点与肌肉的距离越近,给予S刺激后肌肉收缩越强 C.S刺激可使a处细胞膜的通透性迅速发生变化 D.从图中可看出神经细胞之间有3个突触,答案 C 未受刺激的条件下,K+外流,使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A项错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 的传导不随距离的增大而衰减,B项错误;S刺激可使a处Na+通道迅速开放,Na+大量涌入,导致动 作电位的产生,C项正确;图中神经细胞之间有2个突触,

39、均存在于脊髓中,D项错误。 解题关键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生理基础,明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 的传导具有不衰减的特点。,考点2 兴奋的传导和传递,1.(2019山东济南月考,21)当神经细胞受到适宜刺激时,首先发生的现象是 ( ) A.Na+通道开放 B.K+通道开放 C.Na+通道和K+通道同时开放 D.Na+通道和K+通道同时关闭,答案 A 神经细胞未受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 受到适宜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对Na+通透性增加,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该部位与相 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故选A。,2.(20

40、19山东日照期末,28)下列有关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静息时,突触前神经元不能释放神经递质 B.某些神经递质的释放与生物膜的流动性关系密切 C.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答案 D 突触前神经元只有在接受神经纤维传来的兴奋时(即产生动作电位时)才释放神经 递质,A正确;某些神经递质可通过胞吐方式释放,所以与生物膜的流动性关系密切,B正确;神经 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 兴奋或抑制,C正确,D错误。,3.(2019山东青岛调研,22)将完好的某动物神经元浸

41、泡在任氏液(模拟细胞外液)中进行实 验,A、B为神经元膜外侧的两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静息状态时,可测得A、B两处的电位不相等 B.静息状态时,膜两侧没有离子进出 C.B处兴奋时,与任氏液相比,细胞内Na+浓度高 D.若阻断Na+内流,刺激后,A、B不能产生兴奋,答案 D A、B两点均位于神经细胞膜外,静息时无电位差,电位相等,A错误;静息电位主要 是由钾离子外流形成的,B错误;B处兴奋时,Na+内流,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即从高浓度向低 浓度运输,所以与任氏液相比,细胞内Na+浓度低,C错误;如果阻断了钠离子的内流,无论刺激任 何点都不会产生兴奋,无兴奋产生和传递,

42、刺激后A、B两处都不能产生兴奋,D正确。 解题关键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机理,明确钾离子外流和钠离 子内流的方式都属于协助扩散,只能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4.(2019山东济南五模,27)如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结构可为某些神经递质的释放提供能量 B.当兴奋传导到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 C.某些神经递质经的转运和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 D.结构膜电位的变化体现了由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答案 A 某些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为胞吐,需要消耗能量,结构为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 工厂”,可为某些神经递质的释放提供能量,A正确;当兴奋传

43、导到突触前膜时,膜电位由内负 外正变为内正外负,B错误;某些神经递质经的转运和的胞吐作用释放至突触间隙,C错误; 神经递质作用于结构突触后膜,可使突触后膜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内正外 负的动作电位,体现了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变化,D错误。 解题关键 解答本题要求考生识记和理解突触结构,能分析在突触处兴奋传递是单向的原因 和在突触处信号的转变过程。,B组 20172019年高考模拟专题综合题组 时间:20分钟 分值:6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5分),1.(2019山东青岛二模,4)研究发现,神经递质A会与蓝斑神经元上的GaIRI受体结合,引起K+通道开放,使K+顺浓度梯度转移

44、,影响幼年大鼠蓝斑神经元的兴奋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神经递质A与蓝斑神经元上的GaIRI受体结合后会使K+外流 B.离体的蓝斑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同 C.神经递质A可以通过增大静息电位绝对值,抑制幼年大鼠蓝斑神经元的兴奋性 D.神经递质A还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答案 D 通过题干可知,神经递质A与蓝斑神经元上的GaIRI受体结合后使K+顺浓度梯度转移,静息电位时,K+会外流,A正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静息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动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局部电流在膜内和膜外均由正电位向负电位传导,据此可推测,蓝斑神经纤维上兴奋的

45、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同,B正确;神经递质A会与蓝斑神经元上的GaIRI受体结合,促进钾离子外流,可见神经递质A可以通过增大静息电位绝对值,抑制幼年大鼠蓝斑神经元的兴奋性,C正确;神经递质A与受体结合具有特异性,因此神经递质A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D错误。,2.(2019山东青岛期中,20)取未受操作影响的两相连的神经元浸泡在任氏液(模拟细胞外液),其 中一个神经元是与肌肉纤维连接的运动神经元。装置如图,下列各选项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分别刺激A、B、C、G、H五处,能引起肌肉纤维收缩的(位置)有五处 B.刺激E、F点,引起肌肉收缩的时间不同 C.两个神经元相连接的部位可

46、形成突触 D.在B、C两点接上灵敏电流计,刺激A点,指针发生两次偏转,刺激G点则发生一次偏转,答案 D 本题通过对两个相连的神经元的分析考查科学思维中的演绎与推理能力。分别刺 激A、B、C、G、H五处,都能引起肌肉纤维收缩,A正确;由于E和F分别位于不同的神经元,兴 奋在神经元之间存在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过程,因此刺激E、F点,引起肌肉收 缩的时间不同,B正确;两个神经元相连接的部位可形成突触,C正确;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是单向的,刺激G点,B、C两点接上的灵敏电流计不会偏转,D错误。,3.(2019山东潍坊一模,4)如图是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的示意图。当神经冲动传到突

47、触小体时,Ca2+由膜外进入膜内,促进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接触,释放某种神经递质。该神经递 质发挥作用后被重新吸收利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过程、都需要消耗ATP B.图中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C.Ca2+跨膜运输受阻时会导致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降低 D.过程说明兴奋可在两个神经元间双向传递,答案 C 本题通过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示意图考查科学思维中的演绎与推理能力。为 钠离子内流过程,方式为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图中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会导 致钠离子内流,进而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B错误;Ca2+能促进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接触,释放 某种神经递

48、质,因此Ca2+跨膜运输受阻时会导致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降低,C正确;是释放神 经递质,传递兴奋的过程,而是神经递质被重新吸收利用,不是传递兴奋的过程,D错误。 思路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是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的图解,表示突触小泡释放神经 递质,表示钠离子内流,表示神经递质被重新吸收利用,返回突触小体内。,4.(2019山东济宁一模,4)为研究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别用适宜强度的刺激进行如下实验: 只刺激a神经元,只刺激b神经元,先刺激a神经元再立即刺激b神经元。结果c神经元的 电位变化表现分别为甲、乙、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刺激a神经元,c神经元产生电位变化,属于反射 B.由

49、图可推知,突触2的神经递质起抑制作用 C.适宜强度刺激b神经元,b神经元不会产生电位变化 D.若c神经元接受神经递质刺激后能够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则c神经元存在于垂体,答案 B 本题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考查科学探究中的实验分析能力。刺激a神 经元,c神经元产生电位变化,由于不是在反射弧上完成的,不属于反射,A错误;由图可知,只刺激 b神经元时,c不兴奋,可推测突触2的神经递质起抑制作用,B正确;适宜强度刺激b神经元,b神经 元兴奋,会产生电位变化,C错误;若c神经元接受神经递质刺激后能够分泌促激素,则c神经元存 在于垂体,D错误。 易错警示 神经递质分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生物 > 高考专区 > 二轮专题突破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0年山东高考生物复习练习课件专题18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pptx)为本站会员(小豆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