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用)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4讲.doc

上传人(卖家):LY520 文档编号:360232 上传时间:2020-03-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专用)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4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4讲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最新考纲核心素养定位考情报告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1.知道自然灾害的概念,利用人地关系思想分析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危害与防御措施。(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2.结合区域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分析区域灾害类型,制定灾害防御措施。(综合思维、区域认知)高考常以某种资源为切入点考查自然资源的分布,资源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措施。多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梳 理 知 识 体 系再 现 基 础 知 识1.水资源的组成及其特征读自然资源与资源、物质与能量包含关系示意图,回答问题。(1)自然资源概况。概念:人类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并能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分类与环境的关系:是自然环

2、境的组成部分,相关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表现出整体性。开发原则:综合开发利用,处理好资源与环境的关系。(2)水资源的组成与分布组成:狭义的水资源是指地球上的淡水资源,较易开发利用的有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分布水资源的特征2.古老文明的诞生与水资源(1)古老文明的分布特征:四大文明古国分别位于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印度河和黄河流域的冲积平原上。(2)大河文明的形成原因:河流提供水源。河流的冲积作用形成肥沃的土壤,利于农耕。河流提供便利的水运。3.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与水资源(1)水与人体:水是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物质,人对饮用水还有质的要求。(2)水与生产活动:农业:是用水的最大部门。工业

3、:用水类型有冷却用水、空调用水和产品用水;用水量占城市用水的80%左右;水源条件是影响工厂厂址选择的重要因素。水运:具有投入少、运费低、污染小等优点。水能: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也是最清洁的能源之一。4.全球水危机(1)原因: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世界用水量大幅度增加,水污染严重等。(2)影响:除影响人们的生产及生活外,还可引起政治冲突。考点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例】(2015全国卷,79)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 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1)(3)题。(1)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A.甲 B.乙 C.丙 D

4、.丁(2)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A.葫芦岛 B.秦皇岛 C.大连 D.烟台(3)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A.成本过高 B.破坏环境C.资源量不足 D.市场需求不足尝试自解(1)_(2)_(3)_审题能力培养从图示材料中获取信息答案(1)B(2)A(3)A1.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2.自然资源的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依据图,结合社会发展历程,不难分析出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如下关系:(1)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对资源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2)人类对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所利用资源的分布空间从地表到地下,利用程度从单一到综合。(

5、3)不同的历史阶段,各种资源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有所不同。如能源在当今社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中国主要的能源资源能源主要特点分布煤炭非可再生能源;分布广、储量大,开发和利用难度不大,发热量和燃烧效率不高,输送和使用方便,灰渣、粉尘多,易污染环境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以山西、内蒙古、陕西、河南等省区分布较丰富石油非可再生能源;发热量高,开采、运输、使用方便,属于高质量的能源;会产生污染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华北地区水能可再生能源;不污染环境,为清洁能源主要分布在西南、中南(长江三峡、珠江中上游)和西北黄河上游地区太阳能能源比较分散;投资大、效率低、占地广、储能难,但利用前景广阔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

6、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西藏南部一线以西、以北地区核能能量集中、巨大,地区适应性强;运转费用低,收益大;但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我国已建成的核电站有秦山和大亚湾核电站等1.(2019广州验收)下图为“人均能源消耗量与人均GDP的全周期S形规律图”。读图回答(1)(2)题。(1)关于人均能源消耗量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农业社会时期,能源利用技术落后,人均能源消耗量大B.工业化时期,经济快速发展,人均能源消耗量快速增长C.后工业化时期,经济发展减缓,人均能源消耗量保持稳定D.人均能源消耗量随人均GDP增长而增加(2)中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阶段,为防止人均能源消耗快速增长,下列措施

7、合理的是()调整产业结构控制经济增长速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新能源A. B. C. D.解析第(1)题,据图分析,农业社会时期,人均能源消耗量小;后工业化时期,人均能源消耗量保持稳定,是因为工业化过程基本完成,而不是经济发展减缓;后工业化时期,人均能源消耗随人均GDP增长而减少。第(2)题,应采取节流措施,符合;控制经济增长速度是消极措施,开发新能源不会减缓人均能源消耗的快速增长。答案(1)B(2)C2.读“某自然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1)该自然资源是()A.太阳能 B.风能C.森林 D.水资源(2)影响该自然资源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C.下垫面

8、D.人类活动解析第(1)题,该资源在我国的大致分布规律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为水资源。第(2)题,水资源的分布主要受大气环流的影响。答案(1)D(2)B素养一综合思维:淡水资源利用分析1.(2014全国卷,67)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称为非生产性绿水。据此完成(1)(2)题。(1)下列流域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A.塔里木河流域 B.长江流域C.雅鲁藏布江流域 D.黑龙江流域(2)在干旱和半干旱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例提高最多的是()A.水田

9、改旱地 B.植树造林C.覆膜种植农作物 D.修建梯田解析第(1)题,本题通过水循环特点考查区域特征。绿水比例大表明该地主要以蒸发(腾)为主,形成的径流较少。选项中塔里木河流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蒸发旺盛,形成的径流少,故A项正确。第(2)题,本题考查人为因素对水循环的影响。覆膜种植农作物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增加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蒸腾,增加生产性绿水比例,故C项正确。水田改旱地不会增加植物蒸腾作用,故A项错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不适宜发展植树造林,故B项错误;修建梯田可以减少水土流失,但对植物的蒸腾作用影响不大,故D项错误。答案(1)A(2)C素养二区域认知:能源资源的分布与开发2.(2014

10、四川文综,56)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反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下图为南海全年风功率密度等级图。读图,回答(1)(2)题。(1)结合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于夏季判断,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风是()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2)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目前在下列四地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的是()A.地 B.地 C.地 D.地解析第(1)题,该图所示地区大部分位于我国南海区域,多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西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而V级风也正分布于图东北和西南方向,且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于夏季,因此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风是东北风。第(

11、2)题,两地风功率密度等级低,可供利用的有效风能资源少,A、C项错误。地虽等级高,但距广东太远,建设成本太高,D项错误。地等级高,分布广,距发达地区近,故B项正确。答案(1)A(2)B限时规范专练(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我国近年来积极采取包括发展新能源在内的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木薯是喜高温、不耐霜雪的作物,也是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每生产燃料乙醇1吨需要消耗鲜木薯约7.5吨。下图是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分布图,读图和材料回答12题。1.图中所示区域最适宜种植木薯的地方

12、是()A.甲 B.乙 C.丙 D.丁2.与化石能源相比,种植木薯、发展木薯燃料乙醇的优点是()A.节约土地资源 B.原料有可再生性C.减少原料运输量 D.原料适宜长期储存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中的提示:“木薯是耐高温、不喜霜雪的作物”,可知木薯适宜生长在年均温最高的地区。读图可知丁地最合适。第2题,化石能源属非可再生资源,而木薯作为一种作物可重复种植,具有可再生性。答案1.D2.B(经典高考题)下图示意2008年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的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34题。3.图示四个国家中,人均煤炭消费量最高的是()A.中国 B.美国 C.印度 D.日本4.借助图示资料可

13、以大致推算出相应国家的()A.单位GDP能耗 B.碳排放量C.能源进出口量 D.煤炭自给率解析第3题,解答本题需要对各个国家的人口数量有大致的了解,中国的人口大约为13.7亿,美国约为3亿,印度约为11亿,日本约为1.3亿。然后根据各个国家煤炭的消费量计算大致的人均煤炭消费量,通过计算可以得出美国的人均煤炭消费量最高。第4题,注意题干要求,“借助图示资料推算”,因此在缺少资料的情况下,难以推算单位GDP能耗、碳排放量、能源进出口量,但是资料中有煤炭生产量和煤炭的消费量,因此可以计算煤炭的自给率。答案3.B4.D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下图中黑点所在地是世界某资源的主要分布区。读图完

14、成56题。5.该资源分布区的共同特点是()A.全年平均气温高 B.大气降水较多C.纬度或海拔都高 D.土壤发育程度低6.有关该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近年来数量有减少趋势B.被人类大量开发利用C.取之不尽,用之不竭D.其形成与岩浆活动关系密切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种资源集中分布在南极洲、格陵兰岛、亚欧大陆和美洲大陆的高山地区,由此可以判断该资源为冰川。第6题,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世界上的冰川在加速融化,其分布面积和蕴藏量在逐步减少。目前被人类开发利用较少,资源都具有有限性,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其形成与岩浆活动没有关系。答案5.C6.A下图为我国某市20042013年用水量变化图

15、。读图,完成78题。7.该市用水量减少幅度最大的是()A.生活用水 B.农业用水C.工业用水 D.生态用水8.关于该市工业用水量减少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工业技术进步,水资源利用率提高B.工业用水价格提高,节约用水C.该市较多耗水量大的工业企业迁出到周边省份D.气候变暖导致工业用水总量减少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量增加,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量减少,其中农业用水量减少幅度最大。第8题,该市工业用水总量下降,与工业技术进步、节约用水和工业企业外迁有关,而与全球变暖没有关系。答案7.B8.D(2017石家庄模拟)下表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耗水量表。据此完成911

16、题。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法国世界平均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米3)2 2008 95218 2453 3578 900每万元GDP耗水量(米3)5 0455143872881 3449.由上表分析可以看出()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问题均低于法国B.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约是美国的10倍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D.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10.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发达,耗水量大B.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C.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D.水污染严重11.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A.加大水利建设投入 B.控制城市规模C.提

17、高水资源利用率 D.优先发展工业解析第9题,由表可知,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是最少的,约占世界的1/4;澳大利亚由于人口少,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最大,约是美国的10倍。第10题,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最高是因为技术水平低,循环利用率低,节水意识淡薄。第11题,要建设节水型社会,降低每万元GDP耗水量,必须加大技术投入,加强宣传,提高节水意识,从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这才是主要措施。答案9.B10.B11.C二、综合题(共46分)12.(2017江苏南京、盐城一模)读中国风电场分布图及上海风电站规划建设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4分)(1)简述中国风电场分布的特点。(4分)(

18、2)甲地区风能资源短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乙地区风能资源丰富而风电场少,其原因是有哪些?(6分)(3)简述上海风电场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6分)(4)简述上海开发风能资源的意义。(8分)解析第(1)题,沿海地区地势平坦开阔,风力大。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地表植被稀少,风力强劲。第(2)题,甲地位于盆地,受四周山地阻挡,风能资源缺乏。乙地风电场少的原因应从市场经济水平等方面分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上海风电场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原因应从风力大小、地区等方面分析。第(4)题,上海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常规能源短缺。风能是一种清洁能源。答案(1)主要分布于北部地区(新疆、内蒙古)

19、及东部沿海地区。(2)地形。人口稀少,经济落后,需求量少;开发难度大。(3)主要分布于沿海及近海地区。海滨地带风能资源丰富;近海地价低廉。(4)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改善环境质量。13.(2018太原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西海固是宁夏南部西吉、海原、固原等7个国家级贫困县市的统称。1972年联合国粮食开发署将“西海固”确定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清水河是“西海固”地区的主要河流,该河河水苦涩,矿化度高,一般不能直接饮用。下图示意清水河水系分布,下表是清水河主要水利工程统计资料。中型水库小型水库塘坝机井水窖数量7643

20、873183 748蓄水量(万m3)4 1143 0174171 858265(1)概括西海固地区的水资源特点。(8分)(2)推测该地区水资源利用不当可能导致的生态问题。(6分)(3)该地区家家户户在院落里面建有水窖,用来蓄积各种淡水,供人畜饮用。分析夏冬季节水窖淡水的补给来源。(8分)解析第(1)题,特征描述类题目。在答题过程中需先总体概括再具体描述,同时还要注意结合材料指出水质的特点。第(2)题,结合文字材料与图表展开分析即可。第(3)题,西海固地区夏季降水较多,可蓄积雨水;冬季温度低,可蓄积冰块与积雪。注意此处为“水窖”,而非“水井”,主要用来储藏从别处运来的淡水。答案(1)水资源总量(和人均)少(匮乏);地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时间分配不均,季节(和年际)变化大;矿化度高,水质差。(2)干旱地区盲目扩大耕地灌溉面积易造成土地荒漠化;引用河水灌溉和只灌不排,易造成土地盐碱化;大量开采地下水,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3)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可以蓄积雨水(地表径流);冬季河流结冰,可开凿河冰,放入冰窖,冰块融化后使用;也可蓄积少量的积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地理 > 高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高考专用)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4讲.doc)为本站会员(LY520)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