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 初中生100m短跑成绩约为10sB. 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5cmC. 现在用的乒乓球的直径约为60mmD. 一块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时间约为4s【答案】B【解析】【详解】A、目前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中学生百米成绩不可能达到10s,一般在15s左右,故A错误;B、中学生大拇指宽度大约在2cm左右,一元硬币的直径略大于2cm,在2.5cm左右,故B正确;C、现在用的乒乓球直径约4cm=40mm,故C错误;D、课桌的高度在80cm左右,橡皮从课桌表面掉到地
2、上的时间不到1s,故D错误故选B2.2019年2月16日在英国伯明翰举行的室内赛男子60米决赛中,中国飞人苏炳添力挫美日欧几大高手,以6秒47夺冠,创造了赛季世界最佳成绩,如图所示,关于运动的快慢,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观众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B. 终点裁判用“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C. 物理学上用物体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D. 物理学上用物体所用时间与通过路程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答案】D【解析】【详解】A运动员同时起跑,观众观察运动员的位置即运动员在相同时间内走过的路程来比较运动员的快慢,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终点裁判记录运动员
3、全程所用的时间,是采用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员的快慢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D物理学中用物体单位之间内走过的路程,即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错误,符合题意3.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 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B. 倒车雷达C. 超声波清洗机D. 真空罩中的闹钟【答案】D【解析】【详解】AB都是说明声音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C说明声波具有能量;D项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4.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C
4、. 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D. 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音调很高【答案】A【解析】【详解】A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故A正确;B物体只要振动就能发出声,但不是所有的声我们都能听见,声音响度很小或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我们是听不到声音的,故B错误; C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C错误;D“震耳欲聋”是形容声音特别响亮,快把耳朵震聋了,我们用响度来表示声音的大小,故D错误;故选A。5.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图采用水浴法是为了受热均匀 B. 图乙温度
5、计示数为2C. 图丙中该物质是非晶体D. 图丙AB段该物质处于固态【答案】C【解析】【详解】A将装有固体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固体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温度在0以上,分度值为1,示数为2,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该物质是晶体,故C错误,符合题意;D图像中的AB段表示该晶体处于固态,吸热升温,还没有熔化,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6.俗话说“被水蒸气烫伤比被相同温度的开水烫伤得更严重”,这是因为:A. 水蒸气蒸腾时有冲击力B. 的水蒸气比的开水温度高C.
6、水蒸气会汽化,汽化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热D. 水蒸气会液化,液化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的热【答案】D【解析】【分析】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时要放热【详解】100的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变成100的水,由于多了水蒸气液化放热这个过程,所以,100水蒸气烫伤比被100的开水烫伤更严重故选D7.下列各组物态变化现象中,都放热的是 ( )A. 春天冰封的湖面逐渐解冻;家里冰箱中形成冰霜B. 工人用铁水浇铸成工件;太阳出来,湖面上的水雾消失了C. 夏天剥开包装的冰棍周围冒“白气”;冬天玻璃窗上出现冰花D. 洒在地面上的水很快就干了;家中衣箱内的樟脑球逐渐变小【答案】C【解析】【详解】A春天冰封的湖面逐
7、渐解冻属于熔化,吸热;家里冰箱中形成冰霜属于凝华,放热,故A不符合题意;B工人用铁水浇铸成工件属于凝固,放热;湖面上的水雾消失属于汽化,吸热,故B不符合题意;C夏天剥开包装的冰棍周围冒“白气”属于液化,放热;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属于凝华,放热,故C符合题意;D洒在地面上的水很快就干了属于汽化,吸热;家中衣箱内的樟脑球逐渐变小属于升华,吸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8.如图所示是其中一辆共享单车的二维码,使用者用手机摄像头扫描车牌上的二维码并识别其中的内容,获取验证后自动开锁即可使用关于单车的使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车牌上的二维码是光源B. 二维码经扫描后在手机上成实像C. 手机上的摄像
8、头镜片是凹透镜D. 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一倍焦距以内【答案】B【解析】【分析】(1)能自身发光的物体是光源;(2)手机上的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摄像头的原理与照相机相同,物体应位于其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详解】A. 二维码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A错误;BCD、手机上的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摄像头的原理与照相机相同,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之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正确,CD错误故选B9.小明和小红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小强同学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图中的(a)和(b),则A. 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减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B. 小明
9、和小红离小强的距离相同C. 小红离小强的距离近D. 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答案】D【解析】【详解】由图知,b的像比a的像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成的像越小,此时的物距越大,像距越小所以拍摄b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即小明离小强的距离近,所以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即可,所以选项A、B、C错误选项D正确故选D10.如图所示有四幅图,能说明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的是( )A. 甲、丁B. 乙、丙C. 乙、丁D. 甲、丙【答案】D【解析】【详解】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
10、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图甲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图丙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故D符合题意11.醋的妙用:可以软化鱼骨-煮鱼时添加少许醋,能将小鱼鱼骨煮得柔软可口:蛋皮剥壳-煮蛋前,先在水中加些醋,煮好后便容易剥壳,一瓶食用醋用去一半后,则剩下的醋 ( )A. 质量、体积、密度均减为原来的一半B. 体积减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保持不变C. 质量减为原来的一半,密度减为原来的一半D. 体积减为原来的一半,密度减为原来的一半【答案】B【解析】【详解】醋用去一半,含有的物质变少了,所以质量变少,成为原来一半;一瓶醋变成半瓶,故体积也变为一半;醋这种物质没变,代表一类物质特性
11、的密度就不变故选B。【点睛】质量是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密度是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一般不随体积而改变12.有甲乙两个量筒,用它们来测量等质量煤油的体积,如图所示。某同学的读数分别是13.8cm3和13.9cm3 , 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甲量筒的分度值是1cm3B. 两次读数不同是因为煤油体积不同C. 两量筒的分度值不同,不影响误差大小D. 乙量筒的分度值小,因此精确度更高【答案】D【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甲量筒的最小格表示的是2cm3,故A错误;B两次读数不同是因为量筒的分度值不同,故B错误;C两量筒分度值不同,分度值越小,误差越小,故C错
12、误;D由图可知,乙量筒的一个最小格为1cm3,分度值越小,误差越小,精确度更高,故D正确;故选D。13.小明在学习物理时觉得记规律有些枯燥,于是分别对声音、光的反射规律、热学、机械运动等知识总结出以下的顺口溜,你认为科学正确的是A. 超声次声都能听,回声测距定位妙;B超查病信息传, 超声碎石声传能.B. 三线本来就共面,两角又以相等见;光路可逆互相看, 入射角变反射角.C. 晶体熔化和凝固,吸放热且温不变;液体沸腾需吸热 升到沸点温不变.D. 运动静止是相对,参照物选择是关键;使用精密仪器认真测,误差仍不能避免【答案】BCD【解析】【分析】(1)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20-20000Hz;高于2
13、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2)光的折射规律可概括为“三线同面,两线分居”,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晶体熔化特点:吸热温度不变;晶体凝固特点:放热温度不变;液体沸腾特点:吸热,温度不变;(4)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误差可以减小,但不可避免【详解】A、超声波和次声波都超出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听不到,故A错误;B、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故B正确;C、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晶体凝固时放热温度不变、液体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故C正确;D、同一物体,选择不同参照物时,判断结果可能不同,即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使
14、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D正确故选BCD14.我国的古诗词文化有几千年的灿烂历史,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正确的是A.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浓阴”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的“落日”是光线经过大气发生折射而成的像C. “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句中“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D.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句中的“彩云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答案】ABD【解析】【详解】树荫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的“落日”是光线经过大气发生折射而成的
15、像,故B正确“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句中“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故C错误“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句中的“彩云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故D正确答案为ABD15.一副眼镜的镜片是用密度为2.5g/cm3的玻璃制成的,当把该眼镜放在试卷上后,出现如图所示情形下列有关此眼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该眼镜可以矫正远视眼B. 该眼镜镜片属于晶体C. 若每个镜片的体积是4cm3,则每个镜片的质量为10gD. 冬天,戴该眼镜从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镜片上会出现小水珠【答案】ACD【解析】【详解】A.图中可使字成正立放大的像,起到放大镜的作用,因此这是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故A正确;B.眼镜镜片是
16、玻璃制成的,玻璃属于非晶体,故B错误;C.每个镜片的质量:mV2.5g/cm34cm310g,故C正确;D.冬天,戴该眼镜从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因此镜片上会出现小水珠,故D正确故选ACD二、填空题16.将下列图中三种测量仪器的测量结果(数值及单位)填写在下表相应空格中 被测物体的长度温度计的示数停表的示数_【答案】 (1). (2). -21 (3). 2min20s或140s【解析】分析】注意使用刻度尺时起始位置对应刻度,观察温度计由下而上刻度变化,由此读数,停表分针未果一半,则秒针示数未超过30s【详解】1根据物体对应的刻度尺的刻度,计算物体长度为:故读数可为2根据温
17、度计液柱位置,液柱向下变大,读取温度为-21;3根据秒表分钟盘,指针刚超过2格,秒钟指针指向20,为20s,则总时间为2min20s或140s【点睛】温度计注意自下而上刻度增减性,由此判断高于0或低于0,停表注意分针是否过半,由此判断秒针读数17.2019年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如图为群众游行中的“扬帆大湾”广东彩车和“壮美广西”彩车,它们以相同的速度驶过天安门广场,如果以“广西彩车”为参照物,“广东彩车”是_的;在天安门城楼上的观众觉得“广东彩车”是运动的,他们选取的参照物是_;这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_【答案】 (1). 静止 (2).
18、天安门 (3). 相对的【解析】【分析】选择合适的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状态,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详解】1当物体运动的方向和速度相同时,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以一个为参照物,另一个是静止的;23当行驶的车辆相对于地面上固定的物体而言,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是运动的,静止和运动是相对而言的18.如图所示,超声波型加湿器是利用超声波将水打散成细小的颗粒,再利用风动装置,将这些小颗粒吹到空气中,以改善室内湿度的一种装置它说明超声波能够传递_;通过B超可获得人体内脏各器官的各种切面图形,这说明超声波可以传递_;在校园内多种植树木主要是通过在_中减弱噪声【答案】 (1). 能量 (2). 信息 (3). 传播过程
19、【解析】【分析】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根据造成的结果判断即可【详解】1利用超声波加湿器,超声波可以将水打碎,说明声音具有能量;2通过“B超”可知人体内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3树木可以影响声音的传递,是在传播途径处减弱噪声19.如图所示,用气筒向装有少量水的瓶里打气,当瓶塞从瓶口跳出时,看到瓶中出现了_。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答案】 (1). 白雾 (2). 液化【解析】【详解】12用气筒向装有少量水的瓶里打气,瓶内气压增大,当气压把瓶塞从瓶口推出时,瓶内气体对瓶塞做功,使气体自身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受温度降低的影响,瓶口周围的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液滴,即发生了液化
20、现象,故这些小水滴就是看到的“白雾”。20.滑雪是很多人喜欢的冬季运动,自然界的雪是水蒸气_而成的;当自然界降雪不足时,滑雪场需要“人工造雪”;在0以下的天气里,造雪机喷射出水雾,这些雾滴遇到冷空气发生_,形成“人工雪”(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答案】 (1). 凝华 (2). 凝固【解析】【详解】自然界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为固态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造雪机喷射出水雾,小的水滴遇“冷空气”凝固形成小冰晶,是凝固形成的21.如图的港珠澳大桥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它是全球最长跨海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车运营。大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_
21、现象,倒影看起来较暗是由于光在水面发生了_导致的。【答案】 (1). 反射 (2). 折射【解析】【详解】1大桥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发生反射形成的;2光射到水面时,一部分光线发生了反射,另一部分发生了折射而进入水中,所以大桥在水中的倒影的看起来比实际物体本身“暗”一些。22.月全食现象是由于光在_中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其数值近似为_m/s晚上雨后,当我们背着月光走在有积水的路面,应该走较亮的地方,因为其发生的是_(“镜面”或“漫”反射)【答案】 (1). 同种均匀介质 (2). 3108 (3). 漫【解析】【详解】当太阳、地球、月球在同一直线上,地球位于太阳
22、与月球之间时,太阳发出的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地球完全挡住,光线照不到月球上,在地球上完全看不到月球的现象就是月全食,因此月全食是由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约为3108m/s;背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没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水面暗,地面发生漫反射,有少量的光线反射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地面亮23.如图所示,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削冰令圆”就是把冰块制成_镜要得火,应把“艾”放在镜的_位置,例如_就是应用这种镜的一种仪器【答案】 (1). 凸透 (2). 焦点 (3). 放大镜【解析】【详解】要
23、取火需要将光线会聚,所以应该将冰块制成凸透镜,透镜会把光线集中在焦点上时,所以当把艾放在焦点上时,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达到燃点时即可燃烧;生活中利用凸透镜的仪器很多,比如:放大镜、投影仪、幻灯机等24.某小区楼道设有多功能电子门铃,此装置可以通过其内置摄像镜头来识别来访者,经该摄像镜头所成的是_(选填“正立”或“倒立”)、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且便于观察的像,来访者的距离应大于_cm;如图的透镜与该摄像镜头_(选填“是”或“不是”)同一类透镜【答案】 (1). 倒立 (2). 缩小 (3). 20 (4). 是【解析】【详解】摄像镜头相当于
24、一个凸透镜,它是根据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来工作的;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由凸透镜成像规律知道,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镜头的二倍焦距,即大于20cm由图知道,此时通过透镜观察到的字是正立、放大的,由凸透镜成像规律知道,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说明图示透镜与该摄像镜头是同一类透镜25.在做真空是否能传声的实验时,先让电铃发声并放入玻璃罩内,再_,发现电铃的声音将逐渐_(选填“变大”或“变小”),然后把空气_,会发现声音将逐渐_(选填“变大”或“变小”),这个实验用到一种物理方法是_.【答案】 (1). 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 (2). 变小 (3). 又
25、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 (4). 变大 (5). 推理法【解析】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铃声变小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铃声变大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了“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实验运用的是推理法26.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有质量和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则液体的密度甲_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甲_p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_F乙(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答案】 (1). 大于 (2). 大于 (3). 等于【解析】【详解】第一空甲乙两容器中两种液体质量相同,由容器形状可知,甲液体的体积小于乙液体的体积,由可知,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即甲乙;第二空两容器中
26、两种液体深度相同,甲乙 , 由p=gh可知,甲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于乙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即p甲p乙;第三空水平桌面上,两个相同容器中两种液体质量相等,完全相同的容器质量也相等,则甲乙容器与液体的总重力相等,故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三、实验探究题27.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该实验的原理是_;(2)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_(选填“较小”或“较大”);(3)小车通过AB段时测得时间,则AB段的平均速度=_cm/s;(4)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会偏_
27、(选填“小”或“大”);(5)根据你的实验,你认为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6)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选填“正确”或“不正确”)_,理由是:_【答案】 (1). (2). 较小 (3). 25 (4). 小 (5). 小于 (6). 不正确 (7). 因为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或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或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
28、时间等,言之有理即可)【解析】【详解】(1)1测量速度的原理是;(2)2测量物体运动速度时,要使斜面的倾斜角度较小,倾角太大会导致小车下滑太快不便于测量数据;(3)3根据图像,AB段的路程为40cm,AB段的速度为;(4)4若测量AB间的时间,秒表超过B才停止计时,测量的时间偏大,速度会偏小;(5)5小车从上释放时,会加速运动,所以上半程的速度小于下半程的速度;(6)67测量小车下半程的速度时,小车在B点是运动的,若从B点释放则是从静止开始的,不是全程中下半程的速度28.某校综合实践活动小组要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为了达到更好的降温效果,需要知道“冰”和“盐水结成的冰”哪一个的降温效果更好于是他
29、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1)在选择器材时,小明提出不要使用量程为0102的温度计,要使用量程为-20102的温度计,这样考虑主要是基于什么假设?答:_(2)小明和小红分别通过实验得到了盐水的凝固图像如图所示,则小红所测盐水从第_分钟开始凝固,在第6分钟处于_状态,凝固过程用了_分钟,凝固点是_(3)他们发现各自所测得的盐水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ml,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红加了4汤匙的盐,由此猜想,盐水的凝固点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进行多次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记录数据如下表盐水浓度(%)03691215182124273036凝固点()0
30、-2-4-6-8-11-15-18-17-1.8-0.40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_(选填“升高”、“降低”、“先升高后降低”或“先降低后升高”)(4)你认为,要给冷藏盒中药品降温,最好选用_(选填“冰”、“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5)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水浓度为15%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_(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答案】 (1). 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低于0(“盐水的凝固点低于0,0-102的温度计无法测量”,答案不唯一,只要能够表达出温度低于0的意义即可) (2). 5 (3). 固液共存 (4
31、). 5 (5). -6 (6). 先降低后升高 (7). 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 (8). 变多【解析】【分析】选择的温度计的最低温度要低于所测量的低温;根据温度不变的时间计算凝固时间,不变的温度为凝固点;盐水的凝固点和浓度有关;适当浓度的盐水结成的冰降温效果更好;液体遇到更低的温度会凝固【详解】(1)1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低于0,选择的温度计量程要低于0;(2)2345根据图像,小红实验时,从第5分钟开始凝固,在第6min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凝固过程用时:由图像可知凝固点为-6;(3)6根据表格中实验数据,当盐水的浓度增大时,凝固点先降低后升高;(4)7最好的降温物质是适当浓度的盐水结的冰;(
32、5)8浓度为15%的盐冰水混合物熔点为-11,而正在熔化的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当把冰水混合物放入盐冰水混合物中,冰水混合物遇冷,会凝固,冰增多29.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1)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_(填“上”或“下”)调整;(2)小明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_;(3)烛焰放距凸透镜20cm处,移动光屏至某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_cm;(4)在第(3)的前提下,使烛焰向右移动2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_(填“左”或“右”)移至另一位置,才能得到一个倒立、_、_像;实际生活中根据这个
33、原理可制成_。【答案】 (1). 下 (2). 蜡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之内(或者蜡烛放在了焦点上) (3). 10 (4). 右 (5). 放大 (6). 实 (7). 投影仪【解析】【详解】(1)1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三者在同一直线上,三者还要在同一高度上,成像才能在光屏的中央位置,因此蜡烛要向下调节;(2)2烛焰成虚像的原因有两个:蜡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之内;蜡烛放在了在焦点上;(3)3烛焰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满足u=2f=20cm,所以f=10cm;(4)456在第(3)的前提下,即f=10cm,烛焰向右移动2cm
34、,物距变为18cm,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所以光屏应向右移动至另一位置;7生活中投影仪就是依据这一原理制成的。四、计算题30.汽车行驶的正前方有一座高山,汽车以l2m/s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鸣笛2s后,司机听到回声,则此时汽车距高山有多远?(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答案】328m【解析】【详解】声音传播的距离,汽车前进的距,所以汽车鸣笛时距离高山为,则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为。31.在测定某液体密度时,有一同学测出了液体的体积、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实验做了三次,记录如下:液体的体积V/cm35.87.810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m/g10.81
35、3.0m试求:(1)液体的密度;(2)容器的质量m0;(3)表中的m【答案】(1)=1.1g/cm3;(2)m0=4.42g;(3)m=15.42g【解析】【详解】(1)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当液体的体积从5.8cm3增加到7.8cm3时,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从10.8g增加到13.0g,而增加了的这部分质量与增加了的这部分体积是对应的,因此,液体的密度=1.1g/cm3;(2)在第一列数据中,液体的质量m1=V1=1.1g/cm35.8cm3=6.38g,则容器的质量m0=10.8g6.38g=4.42g;(3)在第三列数据中,液体的质量m3=V3=1.1g/cm310cm3=11.0g,则m=11.0g+4.42g=15.4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