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从哪里选材选材,就是根据主题的需要,有目的的选择恰当的材料来表现主题,使文章产生最好的效果。(一)从生活中寻找1.亲身经历。2.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二)从阅读中挖掘1.课本等经典的文学作品。2.历史、政治、音乐、美术和自然。3.新闻、杂志或经典的影视作品(著名的人物和事件、典型的形象及经典的情感寄托与描写、人物及故事)。二、选什么样的材料(一)选鲜活新颖的材料。材料鲜活有下笔引人之效。你可以从熟悉的人物中找到新颖的切入点:写老师“笑里藏刀”,不过,“刀子”里藏的是无言的激励;写同学“冷若冰霜”,不过,“冰霜”后难掩的是深切的关爱;写朋友“疯疯癫癫”,不过,“
2、疯癫”里蕴含的是健康的心态。快乐存折 一滴泪水的体验 上帝也困惑 走进桃花源 让嘴角轻轻上扬等中考满分作文,透过题目便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其所选材料的非凡活力。(二)选情感充沛的材料。“文章不是无情物”,只有“情动”才能“辞发”。在考场作文中,情感是连接考生与阅卷老师的桥梁,考生若能拨动阅卷老师喜怒哀乐的琴弦,溢出感动的泪水,何愁得不到高分?选材以情动人须做到:或对生活、对客观对象充满热情,或用传神的肖像描绘出人物神韵,或用生动的语言展示生活真情,或用形象的景物衬托人物感受,力求做到小巧合理,真实动人。(三)选底蕴深厚的材料。在写作中如能恰当引用名言警句或诗词典故,必能收到“画龙点睛”“文采飞扬”
3、之效。如果你有丰富的诗词积累,还可从诗词方面选材。这类材料的特点是写人所未知,以知出新。如写景,不妨引用“一年湖上春如梦,二月江南似水天”,“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写勤奋,可以引用“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三、选好了材料应该怎么用(一)引用文学作品中的具体内容。即将素材中的具体内容加以处理用到自己的文章里,来印证自己的文章主题。1用为自己文章的次要内容。即化用活用一些有意蕴的句子。我们来看下面两篇文章。A是冰心先生的一首散文诗,B是考场作文。显然,B选用了A的大部分文字,但用得巧,主要体现在:不是简单照搬,而是把“她人经典”自然化入自己作品中的首尾,作
4、为“妙言”甚至“眼睛”来用,意蕴深长。另外,A的主题是赞“爱”赞“情”;B写对幸福的感悟,主题不同,最后一句“有泪可落,却不因为悲凉”改得尤其好(主题是“幸福”啊)!作者活用冰心诗句,而能将自己的思想与借用的材料的水乳交融,毫无穿凿附会之痕,的确是不简单。2用为自己文章的主要内容。C是作家散文,D是考场作文。D文中的三幕剧是文章的基本材料,也是文章的“亮点”,很能抓住阅卷人的眼球。但实际上这三个片段都不是作者在考场上的即时创造,其中有两幕化用了C文,但表述更简洁。同样,不是简单照搬,而是紧紧围绕主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巧妙地将平日积累的素材移植到自己的文章里,然后加上紧扣主题的议论。化用模仿
5、,而又很有独创性,作品不论形式还是内容都有相当多自己的东西。作者丰厚的阅读背景和急中生智的应考智慧很好地诠释了“学以致用”的含义。(二)引用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人物 即围绕经典人物形象的相关素材加以处理用到自己的文章里,来显示自己的文章主题。1.穿越古今对话法。先想好主题,选中某个素材后,再多角度联想,通过虚拟场景、书信交流、对话访谈等形式,突破时空限制,与故去的人物在虚拟环境中实现对话,自如地表情达意。借鉴实例:2.翻转文学人物法。即大胆地标新立异,对课内外经典中涉及的文学人物,转换角度,活用素材,在充分尊重文学和原著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多极思维、立体思维,站在发展的或相反的
6、立场上向传统观念发起质疑,表现出全新的、发人深省的观点,达到对课内外经典素材的创新使用。这样的文章,将会显得新颖独特,令人叹赏。借鉴实例:在原著的基础上,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作为主人公,采取童话的形式,对原著进行想象续写。翻案文学人物的过程,就是改写主题的过程。很有创意。3名人串联加强法。令我们记忆犹新的文人墨客有很多。写作中,我们表达某一观点时,不妨独具匠心,不妨“串联”与主题相关的名人素材,恰到好处地引用、化用名人典故、诗词、名言警句,引起读者共鸣,也提升文章的文化含量和人文精神。这样不仅创新了文章形式,也展示了人文的魅力,文章自然更典雅。借鉴实例:总之,森林中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7、,人海中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考场作文要想出奇制胜,借助熟识的课内外经典人物素材,创新形式和内容,写出新鲜的考场满分作文的确是一个好办法。提升训练(一)请运用本节所学的方法和技巧为下面的作文题选择素材。“感”是2018年指导性年度汉字。这一年,我们为祖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伟大成就而感同身受;这一年,各类风流人物绘量的恢宏画卷感天动地;这一年,我们为亲人给予的爱而感恩,为他人每一回的帮助而感动,为自己经历的每一次成长而感怀 请以“感”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自定立意;符合文体;不少于600字;不要套作、抄袭。_(二)如何用一则素材写遍中考作文题目。我们学过的课文也可以如“孙大圣”般在
8、考场“善变”。比如,莫怀戚的散步。不仅在广东的考题如此,很多的中考作文题,我们都可以用散步来转变_ (三三)从那一刻开始从那一刻开始 一张张揉碎的宣纸散布于书房,马友友的古典大提琴在一旁也愈显沉重。几个月来,我一直找不到一种方向 这或许是我学习书法这么长久以来遇到的最大瓶颈。临摹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将近四个月,从起初的结构相似,笔画的侧转相似,直至最后的游丝也达到深似程度。但老师总说缺少些什么。我不停地练习,然后揉碎一张张载满希望的宣纸,颜真卿之所以能如此泼墨是因为他当时的心情,我自然体会不到书法流露的情感,并且我始终认为书法最高境界不在于是否相似,而是一种自创的风格。如今,我却被困在这框架之中,
9、丝毫追寻不到方向。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来到了上海市博物馆,欣赏了米芾的多景楼记。在千万幅作品中,我唯独倾心于之无愧的“刷字”!侧锋转笔间流露出一种抑扬顿挫的韵调,起笔很重,不受束博,中间随意略轻,尽显豪放,在看似隔断又意味相连的数十字之间,我竟体会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明朗。那一刻,我被“刷字”深深触发,此后似乎抛开了颜真卿的拘泥。更为可贵的是,米芾也是在临遍百家后,才积聚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当我重新提笔的一刻,墨汁竟在纸上行云流水般地散开了。虽然还有原先的影子,但心态却发生了大变化,我追寻到了书法的方向。或许,人生方向亦是如此。在繁忙的复习阶段,我总把自己困于成堆的资料中,有时,我们更该放开内心,去体味不同的风景,从而收获本真,或许换了思考角度,就会有想随柳暗花明。我将一张张揉碎的宜纸铺平,沉心欣赏古典大提琴声,从那一刻开始,我体味到一种书法的方向,一种生活的方向。正如梁实秋所说:“一切绚烂之极又归于平淡了。”运用转换:如果应对2019年的上海作文题这事,真带劲,你该如何转换呢?请写下来吧!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