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专版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二篇专题精讲中考考情速递近5年河北中考命题分析 年份及 篇目 概况 考点2019(14分)2018(14分)2017(14分)2016(15分)2015(15分)读书之法短文四则复儿子书东坡还宅归钺孝亲清张英聪训斋语明末清初张岱夜航船清末张之洞宋费衮梁溪漫志明归有光归氏二贤传实词解释固、若、尽、通谓、何、旦、是去、宜、是、作闻、怆然、即、竟比、由是、市、色、怡然虚词辨析于之、与、其、而文言断句24字,标四处 26字,标四处近5年河北中考命题分析 年份及 篇目 概况 考点2019(14分)2018(14分)2017(14分)2016(15分)2015(15分)读书之法短
2、文四则复儿子书东坡还宅归钺孝亲清张英聪训斋语明末清初张岱夜航船清末张之洞宋费衮梁溪漫志明归有光归氏二贤传翻译句子(关键词)(1)安、以(2)宜、省(1)即以其言对(2)及、复、恐(1)虽、亦、足以(2)余、恐、于(1)何为、至是(2)则、以、所得文意理解谈“六经、秦汉之文,词语古奥,必须幼年读”的理由包含哪两项习俗;拟写题目写信的目的是什么概括所写故事概括归钺孝行近5年河北中考命题分析年份及 篇目 概况考点2019(14分)2018(14分)2017(14分)2016(15分)2015(15分)读书之法短文四则复儿子书东坡还宅归钺孝亲清张英聪训斋语明末清初张岱夜航船清末张之洞宋费衮梁溪漫志明归
3、有光归氏二贤传人物形象写对话以表现人物感情感悟启示谈画线句的启示课内迁移联想记承天寺夜游的情境【考情总结】考试说明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乃、虽、为、者、且、则、何、焉、与、所)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归纳文章内容要点。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1)选文特点:河北中考自2015年开始考查课外文言文阅读,选文以宋元明清的散文、传记等为主,主题涉及读书学习、人物传记、传统美德等方面。(2)题型分值:题型主要包括实词解释、虚词辨析、文言断句、翻
4、译句子、文意理解等,2020年备考还应注意课内与课外的链接拓展类题目。一般设题4-5道,分值为14-15分。第1讲实词解释翻译句子文意理解感悟启示2019河北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4分)凡读书,二十岁以前所读之书与二十岁以后所读之书迥异。幼年知识未开,天真纯固,所读者虽久不温习,偶尔提起,尚可数行成诵。若壮年所读,经月则忘,必不能持久。故六经、秦汉之文,词语古奥,必须幼年读。长壮后,虽倍蓰其功,终属影响。自八岁至二十岁,中间岁月无多,安可荒弃或读不急之书?此时,时文固不可不读,亦须择典雅醇正、理纯辞裕、可历二三十年无弊者读之。若朝华夕落、浅陋无识、诡僻失体、取悦一时者,安可以珠玉难换之
5、岁月而读此无益之文?何如诵得左国一两篇及东西汉典贵华腴之文数篇,为终身受用之宝乎?我愿汝曹平昔已读经书,视之如拱璧一月之内,必加温习。古人之书,安可尽读?但读得一篇,必求可以背诵,然后思通其义蕴而运用之于手腕之下。如此,则才气自然发越。若曾读此书,而全不能举其词,谓之“画饼充饥”;能举其词而不能运用,谓之“食物不化”。二者其去枵腹无异。汝辈于此,极宜猛省。(选文有删节)【注释】迥异:相差很远。开:开导,启发。古奥:指深奥,不容易理解。倍蓰(x):数倍。影响:影子和回声。指不切实际、不持久。时文:当时流行的文体,多指科举应试之文。华:花。诡僻:荒谬邪僻。左国:左传国语。华腴(y):丰美有文采。曹
6、:辈。拱璧:大璧,泛指珍宝。义蕴:内在的意义。发越:散播。举:举出。去:距。枵(xio)腹:腹中空虚。极:同“亟”,急。1.20197/考点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4分)(1)时文固不可不读固:(2)若朝华夕落 若:(3)古人之书,安可尽读 尽:(4)然后思通其义蕴 通:【答案】(1)本来(2)像(3)全、都(4)通晓、理解【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固”的意思是“本来”,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之中的“固”意义相同。“通”这里为“通晓”,与“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中的“通”意义相同。“若”的意思是“像”,与“门庭若市”中的“若”意义相同。“尽”的意思是“全
7、,都”,与“一食或尽粟一石”中的“尽”意义相同。2.20198/考点二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1)安可以珠玉难换之岁月而读此无益之文?【答案】(1)怎么能用珠宝玉石都难以交换的岁月(时间)来读这些没有益处的文章?【解析】第(1)句翻译时注意“安”翻译为“怎么”,“以”必须翻译成“用”,“益”要翻译为“益处”,翻译后注意语句通顺。【答案】(2)你们这些人对于这件事(这种行为),应该马上深深地自我反省。【解析】第(2)句中“此”作为代词要翻译为“这件事”或“这种行为”,“极”按照原文注释翻译,“宜”翻译为“应该”,要前置使语句通顺,“猛”的翻译要灵活,“省”翻译时注意联想
8、“吾日三省吾身”,最后句意要通顺。(2)汝辈于此,极宜猛省。3.20199/考点三作者认为“六经、秦汉之文,词语古奥,必须幼年读”,其理由是什么?(3分)【答案】幼年时期所学知识较少,天真无邪,记忆力较强;壮年时人记忆力不如幼年时好。【解析】注意在原文寻找答题区间。“六经、秦汉之文”前使用了“故”字,属于总结句,所以上面内容即为答案。特别注意:不能只写幼年时的原因,也要写成年后的原因,注意分条和语言组织。4.201910/考点四从选文加线句子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3分)【答案】读书务求成诵。以成诵为基础理解文章或书本的含义。将所读内容消化吸收,化为己用,能够做到运用自如。【解析】题干要求谈
9、启示,注意句中“然后”“而”“如此”的使用,划分层次,总结概括大意即可。【参考译文】(人们)凡是读书,二十岁之前所读的书与二十岁之后所读的书相差很远。(人们)幼年时期知识未经开导,(性格)天真固执,所读的书即使很久不复习,偶尔提起,也可以背诵几行。如果是壮年时期所读的书,过一个月就忘了,一定不能长久。所以“六经”和秦汉时期的文章,词语古拙深奥,一定要在幼年时期读。等到壮年之后,即使花费数倍于(幼年时期)的努力,终究也只是不切实际罢了。从八岁到二十岁,这之间时间不长,怎么能荒废时间或读无关紧要的书呢?这个时候,科举应试之文本来不能不读,(但)也要挑选内容典雅醇正、内涵丰富且文字优美、历经二三十年
10、没有错误的来阅读。像早上开花傍晚落下、浅薄低俗无见识、荒谬邪僻毫不得体、取悦一时的文章,怎么能用珠宝和玉石都难以交换的时间来读这些没有任何益处的文章呢?不如背诵左传国语中的一两篇文章和东西汉经典华美且富有文采的几篇文章,作为终身受用的珍宝呢!我希望你们这些人把过去已经读过的经书,视若珍宝,(读过后)一个月之内,一定加以温习。古人写的书,怎么能全部读完?只是每读一篇,一定要做到能够背诵,之后考虑通晓其中的含义,并且在手中灵活运用。像这样做,才气自然散播。如果曾经读过这本书,但根本不能举出书中的字词,就叫“画饼充饥”;能举出其中的字词而不能运用,就叫“食物不化”。这两者大概距离空腹没有什么差别。你
11、们这些人对于这种做法,应当立刻深深地反省。技法精讲考点一实词解释1.课内迁移法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考查到的实词,其意义在课文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面对大部分文言实词的释义,我们均可联系已学过的课文,从中回忆相关的词句,便可做到准确判断。历年考查文言实词课内迁移示例:年份考查实词课内对应例句2019固河中石兽求之下流,固颠若邹忌讽齐王纳谏门庭若市尽夜上受降城闻笛一夜征人尽望乡通马说鸣之而不能通其意2018谓鱼我所欲也此之谓失其本心何曹刿论战又何间焉旦三峡每至晴初霜旦是湖心亭看雪是日更定矣年份考查实词课内对应例句2017去岳阳楼记则有去国怀乡宜出师表诚宜开张圣听是北冥有鱼亦若是则已矣作生于忧患,死
12、于安乐而后作2016闻邹忌讽齐王纳谏燕、赵、韩、魏闻之怆然登幽州台歌独怆然而涕下即桃花源记太守即遣人随其往竟河中石兽竟不可得2.组词推断法 将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进行扩充,组成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然后再根据具体语境确定文言实词的词义。如2019年河北7(4)“然后思通其义蕴”的“通”可组词:通晓。3.成语联想法 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可以根据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文中实词的词义。如2018年河北7(3)“从夕达旦”中的“旦”,可以联想成语“通宵达旦”“枕戈待旦”等,从而推知词义:早晨。4.语法分析法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句子的语法结构基本上是一致的,除了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
13、、状语后置、主谓倒装)外,文言文的句子是按“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的顺序排列的。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根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们的词性,进而推知它们的意义。如2015年河北10(2)“钺贩盐市中”的“市”,我们学过它的两个义项:集市,市场;买。那么应选哪个义项呢?通过语法分析,该句是“钺(于)市中贩盐”的倒装,“贩”是谓语,“(于)市中”是状语,据此推知“市”是名词“集市,市场”之意。5.语境推断法 大多数实词都有多个义项,只有在具体语境中,它的意义才是确定的。因此在解释实词时,一定要联系上下文进
14、行判断。如2019年河北7(2)“若朝华夕落”中的“若”可结合这句话的具体语境来理解,文中是对“朝华夕落、浅陋无识、诡僻失体、取悦一时”这些不值一读的文章的列举,故解释为“像(如)”。考点二翻译句子1.对译古汉语中的单音节词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要逐字逐句落实,以对应现代汉语的意义。例句: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翻译:然而侍候守卫的大臣在朝中不敢懈怠。2.更换古汉语中有些词(古今异义)的意义已经发生较大变化,翻译时应特别注意;通假字在翻译时都要换成本字。例句: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翻译:带领妻子儿女以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3.保留表示时间、地点、人名、官职等专用名称的词语可直接保留在译文中。
15、例句: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翻译: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这都是些忠良诚实的人。4.删除有些虚词起凑足音节、停顿等作用,没有实际意义,翻译时可以不译。例句:夫战,勇气也。翻译:作战,要靠勇气。5.补充将省略的成分补充进去,否则有时会语意不清。例句: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翻译:这个人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的事。6.调序倒装句在翻译时应调整语序,以符合现代汉语规范。例句:能谤讥于市朝。翻译:能够在公共场所指责讥刺(我的)过失。【注意事项】1.重点字词是翻译题最主要的得分点,作答时要有得分点意识,看到文言句子先梳理哪些应该是得分点,力争翻译准确。2.翻译时要
16、结合语境,按照“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作答。类型一归纳概括类1.审题干,明确概括范围。一定要看清题干,明确是在全文范围内概括,还是在指定段落的范围内概括。2.归纳段意、层意,明确文段所述事件。在全文范围内概括段意,看各段讲述了哪件事、涉及了哪个方面;在段落范围内概括层意,看讲述了哪件事、涉及了哪个方面。3.注意时间词、地点词。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往往是两个事件的转换标志,不同时间、地点,所涉及的主人公的所作所为是不同的。4.“求同存异”,逐条列出。将文段中讲述的各个事件、各个方面进行整理,讲述同一事件或同一方面的内容合并为一,然后逐条列出各个事件、方面。类型二内容理解类
17、1.整体把握文意,明确题干信息在选文的位置。首先要整体把握文意。记叙类文章要明确“何时何地何人做了何事,结果如何”;写景类文章要明白是什么景色,有什么特点。看题干的提问是针对选文的什么内容,比如解答2013年河北14题,首先要找出“此皆后学所当取法也”在原文的什么位置。2.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找到题干所针对的问题在选文的位置之后,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问题,将问题放在全文的范围之内,明确题干的问题是否与文章主旨有关。如果与主旨有关系,就要注意联系主旨来答题。如2017年河北11题,要求回答写作目的,便需要联系文章主旨来思考。3.合理组织语言。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18、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考点四感悟启示 开放探究类试题,或者要求结合自身或现实生活,谈谈读后的启示或收获;或者针对指定话题,要求发表自己的见解。1.要准确、深刻地领会作品的内容、思想和情感倾向,看文章是赞美或宣扬哪一种人生观、世界观、品质、精神。2.要从作品本身出发,紧扣题目所问进行感悟。3.根据题干要求,需要联系实际生活的,尽量从自己的真实感受出发,贴近生活,紧跟时代,有新意。4.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使观点经得起推敲,令人信服。所持观点、看法不能偏颇过激,甚至错误。针对训练2019泰安改编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4分)王祯,
19、字维祯,吉水人。成化初,祯由国子生授夔州通判。二年,荆、襄石和尚起义反明,进攻四川巫山。督盗同知王某者怯不救。祯面数之,即代勒所部民兵,昼夜行。至则城已陷,贼方聚山中。祯击杀其魁,余尽遁,乃抚伤残,招溃散。甫三日,贼复劫大昌。祯趣同知行,不应。瞿塘卫指挥曹能、柴成两人,与王素党结避祸,多方诡辞庇之。激祯曰:“公为国出力,肯复行乎?”祯即请往,两人伪许相左右。祯上马,夹二人与俱,与贼夹水阵。既渡,两人见贼即走。祯被围半日,误入淖中,贼执欲降之,祯大骂。贼怒,断其喉及右臂,祯死。从行者奉节典史及部六百余人皆死。自死所至府三百余里,所乘马奔归,血淋漓,毛尽赤。众始知祯败,往觅尸,面如生。子广鬻马为归
20、资,王同知得马,不偿直,竟徒手得之。榇既行,马夜半哀鸣。同知起视之,马骤前啮项,捣其胸,翌日呕血死。(节选自明史王祯传,有删节)【注释】同知:官名。淖:no,烂泥。鬻:y,卖。榇:chn,棺材。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4分)(1)祯面数之数:(2)余尽遁尽:(3)两人见贼即走走:(4)不偿直直:【答案】(1)责备(数落)(2)全,都(3)逃跑(4)同“值”,价钱【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能力。(1)句中的“数”联系上下文可解释为“数落”;(2)句中“尽”与夜上受降城闻笛中“一夜征人尽望乡”中的“尽”意义同,译作“全,都”;(3)句中的“走”是“逃跑”的意思;(4)句
21、中“直”与卖炭翁“系向牛头充炭直”中的“直”意义同,同“值”,是“价钱”的意思。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1)至则城已陷,贼方聚山中。【答案】(1)(等到他们)赶到时,(巫山)城已经陷落,贼兵正聚集于山中。【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答题时注意:(1)中的“陷”意思是“陷落”,“方”是“正,正当”的意思。(2)马骤前啮项,捣其胸,翌日呕血死。【答案】(2)马突然冲上前来咬住他的脖子,撞击他的胸膛,第二天,(王某)吐血而亡。【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答题时注意:(2)中的“骤”意思是“突然”;“啮”意思是“咬住”;“翌日”即“第二天”;“翌日呕血死”
22、是省略句,翻译时应该加上“王某”。3.文章第二段写战马是否多余?请说明理由。(3分)【答案】不多余。用战马长途奔归、啮项复仇,衬托了王祯的忠义精神。【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分析。文章第二段写战马从战场奔回报信,后又咬死王同知,说明王祯的精神连马都感染了,意在衬托王祯的忠义精神,使其形象更加鲜明高大。4.结合文中王祯的事迹,谈谈你对“舍生取义”的认识和理解。(3分)【答案】示例:“舍生取义”的意思是为了真理和正义,宁可舍弃生命。当百姓遭受叛军伤害时,王祯指责王同知失职,并亲自带兵上阵杀敌;后来身陷敌手,他拒不投降,视死如归。他在面对生死抉择时,将“义”看得比生命更重要,充分体现了“舍生取义”
23、的价值取向。【解析】本题考查针对选文谈认识感悟。要结合选文中与人物有关的事件和人物言行去分析,由“祯面数之抚伤残,招溃散”“祯被围半日断其喉及右臂,祯死”都能够体现他的舍生取义。【参考译文】王祯,字维祯,吉水人。成化初年,王祯由国子生授夔州通判。成化二年,荆、襄石和尚起兵反抗明朝,(大军)进攻四川巫山。督盗同知王某胆怯不敢救援。王祯当面指责他,(自己)就带领王某所部民兵,昼夜兼程(赶去援救)。(但他)赶到时,巫山已经陷落,贼兵正在山中集结。王祯驱兵剿杀贼兵首领,其余逃走,接着又安抚伤残士卒,招集被贼兵击溃散的官兵。刚刚过了三天,贼兵转攻四川大昌。王祯催促王同知出兵,同知不肯。瞿塘卫指挥曹能、柴
24、成二人,一向和王同知勾结在一起来躲避灾祸,多次使用诡辩的话语袒护他。(他们故意)激王祯说:“您为国出力,肯再带兵出战吗?”王祯立即请求前往,曹、柴二人假称愿为王祯的左右手。王祯上马,夹带着两人一同前行与贼兵隔水摆开战阵。渡河后,一见贼兵二人就逃走了。王祯被(贼兵)围困半日,不慎陷入泥淖之中,为贼兵所俘,贼兵要他投降,他破口大骂。贼兵大怒,割断他的喉咙和他的右臂,王祯死去。随行的奉节典史及部卒六百余人都被杀死。从(王祯)死的地方到他家三百多里路,(王祯)所乘的马跑回家中,(马身上)血水不停地流下,鬃毛全部变成红色。众人才知道王祯已经战死,前往寻找王祯的尸首,(王祯)脸像活人一样。王祯的儿子王广卖掉马作为回去的盘缠,而王同知心思在马上,不按马的价值出钱,最终白白地得到它。(王祯的)棺材已经起行,马在半夜里发出哀鸣。王同知起床去查看,马突然冲上前来咬住他的脖子,撞击他的胸膛,第二天,(王同知)吐血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