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8-2011年全国中考试题及答案汇编之:满井游记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满井游记复习资料 一、文学常识; 1.出处:选自袁中郎集笺校作者是明代著名文学家袁宏道,字中郎,号右公;代表作有袁中郎全集。他与其兄袁宗道、其弟袁中道,以“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鲜明旗帜,反对前七子的复古主张,世称“公安派”,与其兄弟被称为“公安三袁”。 二、字音: 三、重点词语: 稍和:略为暖和。于时:在这时。未始无春:未尝没有春天。堕事:耽误公事。 古今异义: 披风:古为偏正短语,“在风中开散”的意思,柔梢披风;今作为名词,一种披在肩上的没有袖子的外衣。 一词多义: 时:时常,冻风时作;时候,春和景明之时。 为:
2、表被动,被,山峦为晴雪所洗;写,故为之文以志之;是,人为刀,我为鱼肉。 得:能够,欲出不得;得意,悠然自得;得到,得道多助。 之:助词,的,脱笼之鹄;舒缓语气,不译,如倩女之靧面;限定关系,以,郊田之外;代词,未乏知也。 乍:初,开始,波色乍明;突然,忽然,冷光乍出于匣也。 鳞:像鱼鳞,鳞浪层层;代鱼,呷浪之鳞;鱼鳞,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偕:一起,宠辱偕忘;和,与,偕数友出东直。 词语活用: .泉而茗者:泉,名词作动词,用泉水。.泉而茗者:茗,名词作动词,煮茶。.罍而歌者:罍,名词作动词,端着酒杯。 .红装而蹇者:红装,名词作动词,穿着艳妆。 .作则飞沙走砾:飞,动词使动用法,使飞;走,动
3、词使动用法,使走。 四、.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倒装句:冷光乍出于匣也。宾语后置,“于匣”是状语,“出于匣”即“于匣出”,译:冷光突然从镜匣子里闪射出来。) 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 宾语后置,“于山石草木之间”是“萧然”的状语,正常语序应为“于山石草木之间者”。译:在山石草木之间潇洒自然。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宾语前置,“之”是代词,代指上文所说“郊田之外未始元春,是“知”的宾语。在否定句中代词“之”作宾语,经常把宾语提到动词前,形成宾语前置的句式。正常语序应为“未知之也”。译: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这一点。 省略句: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省略主语“我”,即偕数友出东直。)译
4、:二十二日,天气略微暖和,(我便)同几个朋友出了北京城东直门,到了满井。柔梢披风。(动词后省略介词“于”,应为“柔梢披风”,“于风”作“被”的状语,又构成状语后置。)译:柔软的柳梢在风中散开。 判断句: 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译:能够不因为游玩而耽误公事,不受拘束流连忘返在山水草木之间的,恐怕只有我这种清闲的官吧。 翻译: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译:我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只是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罢了。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译:高高的柳树夹着河堤,肥沃的土壤有些湿润,放眼望去是一片开阔的
5、景象,感到自己好像是从笼子里飞出来的天鹅。 五、文章内容理解: 1、中心:这篇游记通过对满井早春二月自然风光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置身于大自然时舒畅欣喜的心情,也流露出对官场沉闷生活的厌倦。 2段意:全文共三段。 第一段写城中“余寒犹厉”的景象。第二段写满井春色。 第三段抒发感受,写此文的目的。 3、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春天景色? 共四个方面。 首写春水:如镜出画;次写春山:如倩女梳妆;再写春柳:柔梢披风;最后写春苗:浅鬣寸许。山好、水好、万物美好。 4、作者由游满井春色,归纳出什么样的感受,表现了他怎样的情怀? 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表现了他厌弃喧嚣尘俗的城市生活,寄意山川草木的
6、潇洒情怀? 5、文中表现作者春游满井轻松愉快心情的句子是?若脱笼之鹄。 6、本文作者写春光中的人物活动极有生气,这几句是什么? 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7、“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这几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从哪两个方面写出了“春”的信息? 修辞方法:排比(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 借代(呷浪之鳞,“鳞”代指“鱼”); 从人的活动和动物的活动两方面写出了“春”的信息。 六、常见重点问题简答 1、文中准确地描写出作者出游心情的句子是:若脱笼之鹄 2、文中哪些语句写出“天稍和”这一特点? 土膏微润;冰皮始解;波色乍明;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7、。 3、文中写水、山的比喻句分别是: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4、文中写了哪些人?哪句话描绘了鱼、鸟的神情 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5、本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6、找出第二段中与第一段相呼应的景致与情致。 天稍和与余寒犹厉相呼应;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与飞沙走砾相呼应;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与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相呼应。 7、这篇游记写初春的景象,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试举例说明。(2分) 运用白描的手法和新奇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举例略。 8、本文要写“满井”,第一段却不着一
8、字,反而抒发作者郁闷的心情,用意何在? 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把那种迫切渴望出游的心情暗示给读者,为下文勾画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满井做铺垫 9、“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一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性格?(1分) 表现了作者冒寒出游见到美丽的早春景色的欢快的心情;对“城居者”不知大好春光表示惋惜,也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官场的厌弃 10、本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找出来并说说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及其所包含的哲理。 主旨句是“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表现了作者冒寒出游见到美丽的早春景色的欢快的心情,对“城居者”不知大好春光表示惋惜,也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
9、爱,对官场的厌弃,。 哲理:美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由于这样那样的限制而看不到它,这是很可惜的。 11、第2自然段描写初春景物,抓住了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特点,分析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怎么描写的? 先写全景:“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及其独特的感受:“若脱笼之鹄”; 再以独特感受为审美中心,分别描写“冰皮”“山峦”“柳条”“麦田”“游人”“鸟”“鱼”等种种景物,抓住了初春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特征,运用新颖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幅生机勃勃、喜气洋洋的画卷。在景物的描写中也寄寓了作者欢快、恬适的心情。作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七、内容解读: 1.本文是从哪些方面写出城游玩的喜悦
10、之情的? 本文是从写水光山色、柳枝麦芽、游人欢欣、鱼鸟之乐、作者的内心感受等方面来写出城游玩的喜悦之情的。 2.第一段描写了何时何地何景? 描写了京城早春时节“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砾”的景象。 3.本文要写“满井”,第一段却不着一字,反而抒发作者郁闷的心情,用意何在? 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把那种迫切渴望出游的心情暗示给读者,为下文勾画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满井做铺垫。 4.找出第二段中与第一段相呼应的景致与情致。 “天稍和”与“余寒犹厉”相呼应;“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与“飞沙走砾”相呼应;“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与“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相呼应。 5.从第二段的景物描写中可看出作者游
11、览满井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作者游览满井时怀着轻松喜悦的心情。 6.找出表明全文主旨的句子。 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7各用一句话概括三个自然段的大意。 第一段:写北京附近早春的风沙天气。第二段:写满井早春的景色,以及作者游满井的喜悦心情。第三段:表述了自己乐于有此闲情出游。 8本文以什么为线索?写了哪些内容? 全文以出游探春为线索,从城居不见春写起,接着写郊外探春,逐层写出了郊外早春的诱人景色,最后归结到“郊田之外未始无春”的感受。 9本文表达作者的情感与小石潭记和记承天寺夜游相比为什么会不同? 因为小石潭记和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都有抱负未酬和被贬谪的遭遇,因此在文中流露出某种忧愁和
12、愤懑,而满井游记的作者只是官小、职务清闲,并无被贬的遭遇,性情又比较达观,乐于闲于山水中,所以不仅没有忧愁,甚至为此而庆幸、自慰。 10作者在第一段写北京气候的寒冷时是怎样抓住景物特征来写的? 第一段写北京气候的寒冷时,“余寒犹厉”的“犹”字强调了严寒的余威之烈。“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句中的“作”、“飞”、“走”三个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寒风刺耳、沙石漫天的肃杀景象。两句中的“寒”、“冻”也集中地表现了自己欲出不能的懊丧、郁闷的心情。 11“妙用衬托,起伏多姿”是本文写景的一大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说明。 如:第一段极力描写北京气候寒冷,是用来衬托第二段满井风光的;用城内的“寒”衬托满井郊野的
13、“暖”;用城内的“冻风”“飞沙走砾”衬托满井的水色山光、飞鸟游鱼;用囚于一室“欲出不得”的烦闷衬托游于满井山水中那种“若脱笼之鹄”的“悠然自得”的欢愉。 12本文作者写景善用比喻,而且贴切新奇。根据提示找出相关的比喻句,然后再作简要分析。 (1)写水:“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分析:由春风泛起河里的层层“鳞浪”,很自然地联想到新打开的一面面亮晶晶的镜子。这个新奇的比喻准确写出了春天到来之时河水“清澈”的特点。波光与镜光都给人以冷的感觉,“冷光之乍出于匣”,又极为贴切地写出了早春水冷的特点 (2)写山:“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
14、,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分析:山峦被融雪洗后就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刚梳过髻鬟一样。这个比喻不仅写出积雪消融,山峦转翠,青山显得格外清新、娇艳的特点,同时还极富美感,充满神韵,真正形神兼备。 (3)写麦田:“麦田浅鬣寸许”分析:早春二月,麦苗高约寸许,又时时在拔节,就像兽身上生长着的浅浅的鬃毛。这个比喻联想奇特,不仅写出了早春二月田野麦苗的形态,而且表现出春天是生长的季节这个典型的季节特征。 13文中哪些语句写出天稍和这一特点? 土膏微润;冰皮始解,波色乍明;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14文中写了哪些人?哪句话描绘了鱼、鸟的神情? 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悠然自得,
15、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2008-2011年全国中考试题汇编之:满井游记 2008年常德市 (甲)湖心亭看雪(乙)满井游记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2)是日,更定矣 (3)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4)而此地适与余近 19、选出下列各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2分) A.湖中人/鸟声俱绝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C.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D.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20、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4分) (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21、这两篇写景散文皆情景交融,自然成章,毫无雕琢
16、之感。甲文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的特点;乙文则表现了满井早春的特点。 22、甲、乙两文在写景的同时,都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说说你从这两篇文章中分别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4分) 18(1)客居(2)这(3)起,兴起(4)刚好,恰巧19A20(1)别说相公您痴,还有比您更痴的人。(2)这才知道郊外田野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城里居住的人不知道有这样的变化啊。21凝静清绝(开阔辽远、纯洁静谧、清新淡雅)生机勃勃(春意盎然、万物复苏、乍暖还寒)22甲文(1)表达了作者闲适恬静、远离世俗的雅趣。(2)含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3)表达了作者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4)寄托了作者对人生渺茫的深沉慨叹。乙文
17、(1)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寄情于山水的情怀。(2)表现作者淡泊名利,注重亲近大自然的愉悦心情。(3)表现了作者对都市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4)表现了作者不因官小职闲而懊丧,反而庆幸自己有游乐时间的达观个性。 (2010.荆州市,9-14,12分) 三(12分)古诗文阅读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满井游记 9.(2分)选出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几处早莺争暖树(向阳的树)B.局促一室之内(拘谨不自然) C.娟然如拭(美好的样子)D.泉而茗者(煮茶喝) 10.(2分)选出
18、下面各组中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A.游人虽未盛风力虽尚劲B.红装而蹇者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C.罍而歌者而城居者未之知也D.局促一室之内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11.(2分)从两篇诗文中各选出两个最能体现初春季节特点的词。 12.(2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13.(2分)请你从钱塘湖春行中找到一句与“余寒犹厉”有类似感受的诗句。 14.(2分)说说你对满井游记最后一句的理解。 【答案】三(12分)古诗文阅读 9.(2分)B10.(2分)C11.(2分)早莺新燕渐欲浅草才能微润始解乍明新开始掠将舒未舒浅鬣(前后分别各选2个即可)12.(2分)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
19、梳好发髻一样。13.(2分)几处早莺争暖树14.(2分)回应首段,是对自己冒寒出游的肯定,并对“城居者”困坐室内不知大好春光表示惋惜。(意思相近即可) 2011:承德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0-14题。(13分) 【甲】(节选自满井游记) 【乙】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昔尧清问下民,故有苗之恶得以上闻;舜明四月,达四聪,故共、鲧、欢兜不能蔽也。秦二世偏赵高,以成望夷之祸;梁武帝偏信朱异,以取台城之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以致彭城阁之变。是故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拥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上曰:“善。”(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释】有苗:古代少数民
20、族部落,在今长江中下游一带。共、鲧、欢兜:指上古传说中的共工、姒鲧、欢兜,都为劣臣。 10下列句子中的“而”与例句中的“而”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A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B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C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D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11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1)娟然如拭娟然:(2)上曰:“善。”善: 12请给文中画线的句子加上标点。(1分) 是故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拥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译文: (2)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21、。学科王译文: 14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向后主提出了“开张圣听,察纳雅言”等治国方略,魏征在【乙】文中向唐太宗李世民提出了什么建议?这个观点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案: 102分,D112分(每题1分)(1)美好的样子(2)好(答成“很好”也对)121分(有错不得分)是故人君兼听广纳,由贵臣不得拥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 134分(每题2分,意思对即可)(1)作为一个君主,自私做才能明辨是非,自私做会昏庸糊涂?(2)好像美丽的少女洗衣了脸刚刚梳好髻鬟一样。144分(意思对即可)魏征提出的建议是:人君要兼听广纳。(2分) 启示:生活中要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完善自我。(2分) (2
22、011.广西省桂林市)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廿二日天稍和泉而茗者 柳条将舒未舒呷浪之鳞 15从文段中找出与下列句子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个句子。(2分) 若脱笼之鹄 娟然如拭 16.将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3分)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译文: 17.文中“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形容的景物是,其特点是(用自己的话概括)。 18.选文最后一段作者说自己“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间”。“潇”意为“潇洒无牵挂”,你觉得文章中有哪些地方能体现作者的“潇然”呢?试作分析。 【答案】 14暖和喝茶舒展鱼(每小题0.5分,共2分)15“曝沙之
23、鸟”;“呷浪之鳞”;“毛羽鳞鬣之间”;“郊田之外”;“山石草木之间”(1分,任答一例即可)“晶晶然如镜”;“悠然自得”;“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1分,任答一例即可)16才知道郊外田野未必(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城里居住的人不知道有这样的变化罢了(“始”、“未始”、“城居者”、“知”翻译正确2分,整体表达流畅1分,共3分)。17水(春水)(1分)冻水初解的清澈(1分)(共2分)18找到相应内容(1分),分析如何体现(2分)。(共3分)示例:“若脱笼之鹄”可以体现“潇然”,因为这一句表现了作者目睹美景后心情愉快,举止如鸟儿脱笼一般无拘无束与“潇然”一词很吻合。体现“潇然”的内容有:游人活动、动物悠然
24、、“惟此官”、“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 2011舟山(二)满井游记(节选)(9分)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风力虽尚劲(2)呷浪之鳞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19选文第一段是从哪三方面描绘满井早春气息的?(3分) 20文中画线句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2分) 17.(1)猛,强有力(2)代鱼18.(我)才知道效野之外不是没有春天,可是居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这一点)啊。19.郊外的植物(柳条麦田)、游人、鱼鸟。20.表明了作者寄情山水,厌恶官场生活的人生
25、态度。(写出“寄情山水”即可) 满井游记练习题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发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一、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茗mng罍li髻鬟jhun汗出浃背ji B偕ji膏go娟然jun飞砂走砾sho
26、 C蹇jin靧hu倩女qin脱笼之鹄h D呷xi廿nin明媚mi羽鳞鬣li 二、加粗词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饮少辄醉未百步辄返 B波色乍明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C于时冰皮始解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D冻风时作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E风力虽尚劲游人虽未盛 三、没有用比喻修辞的一句是() A若脱笼之鹄B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C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D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四给下列加黑的字注音。 (1)燕地寒()靧面()花朝节()呷浪()浃背()髻鬟()()廿二日()乍明()曝沙()浅鬣()土膏()蹇者()罍()沙砾()鲜妍()茗者()堕
27、事()脱笼之鹄() 五解释下列加黑词语。 (1)冻风时作()(2)廿二日天稍和() (3)麦田浅鬣寸许()(4)凡曝沙之鸟() (5)夫不能以游堕事()(6)恶能无纪() (7)泉而茗者()(8)罍而歌者() (9)红装而蹇者()(10)柔梢披风() 六翻译句子 1.高柳夹堤,土膏微润。 2.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3.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4.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5.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6.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7.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四、问答思考题 1.本文是从哪些方面写出城游玩的喜悦之情的? 2.第一段描写
28、了何时何地何景? 3.本文要写“满井”,第一段却不着一字,反而抒发作者郁闷的心情,用意何在? 4.从第二段的景物描写中可看出作者游览满井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5.文段最后一句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六填空: 1满井游记作者是代的,字,号.湖北公安人,他和他的哥哥袁宗道、弟弟袁中道主张用平易近人的文学语言进行写作,不必厚古薄今,人们称他们为派。本文选自 2.满井游记是一篇,全文以为线索组织材料。 3.表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4.表现作者春游满井轻松愉快的心情的句子是:_ 5.描写波光的比喻句是:_。 6.描写山峦为晴雪所洗后的鲜艳明媚的比喻句是:_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题1B2D3C
29、 二、阅读题1若脱宠之鹄;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2C。注意原文中语言点:将舒未舒意为将要舒展开还尚未完全舒展开;披风意为在风中散开。 3悠然自得4修辞方法:排比(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借代(呷浪之鳞,鳞代指鱼);从人的活动和动物的活动两方面写出了春的信息。 三、问答思考题 1.本文是从写水光山色、柳枝麦芽、游人欢欣、鱼鸟之乐、作者的内心感受等方面来写出城游玩的喜悦之情的。 2.描写了京城早春时节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砾的景象。 3.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把那种迫切渴望出游的心情暗示给读者,为下文勾画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满井做铺垫。 4.天稍
30、和与余寒犹厉相呼应;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与飞沙走砾相呼应;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与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相呼应。 5.作者游览满井时怀着轻松喜悦的心情。 6.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参考答案: 1.本文是从写水光山色、柳枝麦芽、游人欢欣、鱼鸟之乐、作者的内心感受等方面来写出城游玩的喜悦之情的。 2.描写了京城早春时节“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砾”的景象。 3.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把那种迫切渴望出游的心情暗示给读者,为下文勾画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满井做铺垫。 4.“天稍和”与“余寒犹厉”相呼应;“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与“飞沙走砾”相呼应;“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与“局促一室之内,欲
31、出不得”相呼应。 5.作者游览满井时怀着轻松喜悦的心情。 6.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参考答案:1(1)ynzhqinhu(2)zhoxijijhun(3)ninzhpli(4)xiojinli(5)lynmnhu(6)whih 2(1)起。(2)暖和。(3)在这时。(4)兽颈上的长毛。这里形容麦苗不高。(5)像鱼鳞似的。(6)晒太阳。(7)坏,耽误。(8)怎,怎么。 3(1)飞:使(沙石)飞扬。使动用法。走:使(碎石)滚动。使动用法。(2)泉,汲泉水。名词用作动词。茗,煮茶。(同上)罍,端酒杯。(同上)红装,着红装。(同上)蹇,骑驴。(同上)提示:此题意在考查对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
32、能力。 4D提示:“然”用在形容词后表示为“的样子”,A、B、C三项都是这个含义,D项表转折。 5C提示:其余都做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6(1)初、始,副词突然,副词(2)一起,副词与一起,动词 7(1)被动词(2)宾语前置句(3)判断句提示:此题考查对句式的辨别能力。 8明袁宏道中郎公安 9(1)初、始(2)吸而饮 10亮晶晶地好像镜子刚打开,清凉的光突然从匣里射出来似的。 11写了郊游所见所感。出游前习惯于江南气候而对北方的寒冷有一种压抑感。主要写了水光山色、柳条麦田,以及游人的欢欣、鱼鸟的“悠然自得”。 12写山写水是重点,运用白描的手法来刻画。 13最后一句是作者的总括一句。这一句回应首段,是对自己冒寒出游的肯定,并对“城居者”困坐京城不知大好春光表示惋惜。 14,C提示:C项中“察”应理解为“仔细地思考”。 15集市上没有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