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杨礼赞教学目标:1.了解白杨树的不平凡。2.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3.品味文章的语言。教学重点: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教学难点:理解象征手法运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了解相关背景,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来感知课文,并且理解白杨树的不平凡。一、导入新课,出示目标 (播放歌曲小白杨) 小白杨这首歌曾唱遍了大江南北,它歌颂的仅仅是一棵小小的白杨树吗?我们的文学家也曾高声礼赞过白杨树,它们在手法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今天,让我们一起研读散文白杨礼赞。二、预习交流,学生主讲1.作者简介。2.学生梳理重要字词并讲析,老师投影补充。3.当堂检测(见学案“预习检测”第1、2题)。三、初读课文,自主学习1.
2、有感情自读课文。2.朗读点评和指导。3.自主学习,思考讨论:(1)全文有哪些段落是直接用抒情议论对“白杨树”进行“礼赞”的?(2)在直接抒发赞美之情的段落中,有一个短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是哪一个短语?由此可见此文的线索是什么?四、再读课文,突破重难点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的?2.白杨树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3.互动交流,展示合作成果。五、当堂训练完成学案“预习交流”第3题和“课堂反馈”第1、2题。六、学生小结,谈本节课的收获七、布置作业1.学案“拓展延伸”(一)。2.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2.品味文章语
3、言。一、复习检查1.指名朗读,说说白杨树的不平凡之处。2.检查文学常识和相关字词。二、再读课文,理解象征意义1.文中的白杨树为什么能象征西北敌后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它们有什么相似点?2.联系写作背景,进一步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3.文章最后的楠木象征什么?对“那也是直挺秀颀的”这句话应怎样理解?这样写目的何在?4.交流展示,教师点拨总结。三、品读课文,体会作者写作匠心1.品读课文,学生思考讨论:(1)作者为什么要描述白杨树不平凡的生长环境?(2)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此文是怎样表现这一特点的?2.交流展示合作成果,教师点拨总结。四、品味文章语言文章中有许多描写性的和抒情议论性的语句,很有表现力,请找出来试加赏析。如文章的第7、8自然段,运用了反问句和排比句,分别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五、学生当堂训练,自主质疑1.学生当堂训练,完成学案相关练习。2.自主质疑,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六、学生总结,畅谈收获七、布置作业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