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教学实录.docx

上传人(卖家):田田田 文档编号:370326 上传时间:2020-03-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说》教学实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师说》教学实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师说》教学实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师说》教学实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师说》教学实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师说教学实录一、导入师:在唐朝中期,门阀之风依然盛行,一些贵族子弟凭借出身门第天生就是统治者,在他们眼里知识学养毫无价值,自然更不把从师学习放在心上据柳宗元介绍,如果有人从事学习,就会“哗笑之”。这时候一位大文学家拍案而起,用一篇力作抨击这种腐朽风气。此文一出,士林哗然,这位作者被士大夫阶层视为异类,视为狂人。此人就是唐朝大文学家韩愈,这篇奇文就是我们今天共同学习的师说。师:同学们在初中学过韩愈的作品,请同学简单介绍韩愈的情况。生:韩愈是唐朝文学家,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生: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师:对。而且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除此之外还要记住,他谥号“文”,世称“韩文公”。在诗歌创作上也卓

2、有成就,和孟郊开创了“韩孟诗派”。注意题目中的“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议论,像马说;可以叙事,像捕蛇者说,但总体为了说理,属于议论文。师:请同学们放开声音自由读一遍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的停顿读好。二、研读课文(一)学生大声读课文师:我们一起学习第一段。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哪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还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还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说出你的观点并且说明理由。生:我认为是“古之学者必有师”,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然后整篇文章围绕它展开论述。师:而且用一个“必”加以强调。同时“古之学者必有师”是有潜台词的,针对韩愈所处时代的风气

3、,揭示了一种现实。生:现实中某些人是不从师学习的。生:我觉得应该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古之学者必有师”太笼统了,“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更像一个论断,而且揭示了从师学习的原则,“从师”就是“学道”,更具体。师:两位同学说的都有道理。但这篇文章不同于我们平时写的议论文,这两句揭示了从师的必要性,揭示了从师的标准学道,合在一起更全面更严密,更像一个总纲。“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气指数最高,但属于给老师一个权威的界定,不是中心论点。下面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课文,要声音洪亮,还要体现班级风貌。(二)学生再大声齐读课文师:请同学们默读第二段,从

4、中找出五个重要词语像典型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重点实词、虚词等等,再从翻译角度选一个典范句子。老师这里有一个信封,里面准备了几个词语和句子,测试一下我们师生的默契指数。(展示給学生)不是空白的。(学生笑)(三)学生默读课文生:我找的句子是“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你很勤奋,是个找句子的劳动模范。但老师要求找一个句子,请你再从中选一个最典型的,给我们解释一下。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5、”首先“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是宾语前置句,用“之”字把宾语前置了,“小学”是个古今异义词,意思是“小的方面”。词语是“众人”课文中是“一般人”, “小学”也是古今异义词。生:我找的词语是“是故圣益圣,愚益愚”中的第一个“圣”“愚”,都是形容词活用做名词。“或不焉”中的“不”是通假字,通“否”。 “士大夫之族”中的“族”是“类”的意思。“君子不齿”的“齿”是“并列” 之意。“其可怪也欤”中的“其”表示强调,“真是”“确实”之意。师:你对“其”的理解是准确的,课下注释的解释不够准确。你很扎实。生:我找的句子是“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因为“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6、是个省略句,省略宾语“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四)请一个学生读老师选取的词语句子。师:选的两个句子完全一致,我们非常默契。词语虽然不完全一致,但是类型也差不多。这些都我们平时学习需要重点积累的内容。师:韩愈写文章主张“不平则鸣”,所以在文中投入了大量的情感。请推荐一位同学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读出作者的感情。学生朗读课文,同学鼓掌师:你是带着怎样的情感读的。生:韩愈对这种现象极端愤慨,我觉得应该体现这种情感。师:你是怎样体现的?生:像“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

7、明也。”,作者在愤慨中流露出一种失望之情,朗读的时候要体现,“惑”是个重点词语需要强调。师:请推荐的同学评价一下同学的朗读。生:他感情很投入,而且强调了一些重点的词语和句子。师:除去刚才两位同学强调的之外,韩愈在本文中运用了不少感情强烈的虚词,像“嗟乎”“呜呼”“矣”,我们朗读时也需要去体现、去强化。(五)教师范读。师:请同学们齐读第二段,注意体现我们所强调的重点。学生齐读第二段师:请同学们找出第二段的中心句,看看用了哪种手法进行论证。生:中心句是“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师:具体分析一下怎样进行对比的?生:首先将“古之圣人”“今之众人”做对比,指出圣和愚

8、的区别就在于是否从师学习。再者还把士大夫对“其子”和“其身”的从师学习做了对比,对他进行了批判。师:现实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比如同学们的父母出于爱心,从小给你们报了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培训班,而自己却迫于各种各种压力没有时间学习,韩愈的观点到今天也仍然富含生命力啊。还有对比论证吗?生:作者还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做了对比,对“士大夫之族”不从师、不学道进行了强烈的批判和讽刺。师:这篇文章问世以后,引起了士大夫群体的嫉恨,假如你是一位士大夫,身处哪个时代,哪个地方最让你震怒?生:我觉得是最后一项,封建时代等级观念森严,韩愈竟然认为士大夫不如巫医百工,他的看法太大胆了。生:我也认为是最后的对比,他这种看法对当时的世风抨击非常猛烈,对抗的是整个世俗。师:这也从一个侧面读出韩愈不顾流俗的勇气,读出作者坚守真理的精神。读其文,品评其为人。请结合我们学过的课文,用一句话评价一下韩愈的人格和精神,请到黑板上写一写,看看谁的更精彩。生:坚持真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生:勇于反抗世俗,敢于坚守真理。师:同学们都肯定了他的反抗与坚持,眼光很准。这位同学用了对偶的形式,既简明,又工整。文章写作至今,一千多年过去了,韩愈本文仍然闪烁着智慧和真理的光辉。请同学们课下好好品赏,背熟课文1、2两段,预习梳理3、四两段。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其它资料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师说》教学实录.docx)为本站会员(田田田)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